登陆注册
58167100000009

第9章 烽火连天

十八路诸侯,汇集于三处:酸枣以兖州、豫州人马为主,张邈为核心;河内为冀州、并州人马为主,袁绍主持;鲁阳为荆州、扬州人马,袁术主持。西凉的马腾、韩遂,口说讨董,却并未出动;徐州的陶谦,不但没出兵,还首鼠两端,暗中给董卓送去礼物;幽州公孙瓒则被乌桓缠绕,不能脱离;孔伷仍迟疑在颍川;韩馥则只在冀州为袁绍提供后勤支持,也没有出兵。这路面山阳太守袁遗挺个别,他本来离酸枣近,应该汇集到张邈那里,但他十分看好袁绍,所以不辞辛苦带兵赶往了河内。

鲁阳位于洛阳南边,酸枣位于洛阳东边,河内位于洛阳北边,讨董联军从东南北三面对洛阳形成包围之势。

而此时刘备在干什么?他正在公孙瓒那里当别部司马。

以李儒、贾诩为首的董卓谋士集团,判断反董的中坚是袁家势力,于是派出使者团,兵分两路,试图劝说袁绍、袁术罢兵。以名士韩融、阴修为一路,去见袁术,以“八厨”之一胡母班和吴循、王瑰为一路,去见袁绍。但袁家除了袁绍和袁术,整族都被董卓灭掉了,这血海深仇,如何劝说?胡母班带队到了河内后,先找到大舅哥王匡,王匡告知了袁绍并说明来意,袁绍早已愤怒异常,此时有点失去理智,竟不顾胡母班与王匡的关系,将胡母班、王瑰、吴循全部处死。袁术也杀了阴修,只是韩融因名声太大,袁术没忍心下手,把他放还,将情况禀报了董卓。

董卓见劝说无效,便以通敌之罪,处斩了举荐袁绍等人的周毖与伍琼,并召开会议,决定以武力讨伐。但是中央政府手里,并没有多少军队,除了董卓的五千原班人马,再就吕布统带的原丁原并州军,此刻还剩下有七八千,把南北禁军和西园军以及中垒校尉、屯骑校尉、步兵校尉、越骑校尉、长水校尉、胡骑校尉、射声校尉、虎贲校尉各部凑集到一起,也就是几万人,而各地地方部队,除了已经起兵讨董的,剩下都态度不明,朝廷都调不动。中央这些部队虽然都很精锐,但是数量上远远不如讨董联军。李儒、贾诩等认为不具备出击讨伐条件,只能采取防守策略。经过研究,决定也兵分三路:董卓亲自率军北上进驻孟津阻挡袁绍,大将徐荣领兵东去进驻荥阳阻挡张邈,吕布统领原并州军南下进驻汜水关阻挡袁术。

开罢会议,开始分兵行动,大军徐徐就绪,与讨董联军形成对峙。

打仗这个事情,艰险万分,尤其是冷兵器时代,胜负实难预料。形成对峙后,双方各自掘壕据守,谁都不率先出击。只有袁术集团的长沙太守孙坚,一向勇武好战,率先向汜水关发动了进攻。

汜水关又名虎牢关,《三国演义》虚构了刘关张在这里“三英战吕布”。此时迎击袁术集团的吕布,命李肃带领前锋,出关列阵,迎战孙坚。孙坚身披银铠,头裹赤帻,坐骑花鬃马,手中大刀一挥,亲自率队,向李肃发起冲击,背后程普、黄盖、韩当、祖茂,一齐率队杀出,李肃出关迎战的队伍并不多,一下子就被孙坚冲垮,向关内败退。孙坚乘胜追击,追到关前,吕布在关墙上指挥放箭,一时间箭如雨下,将孙坚人马止住。

天至傍晚,孙军在汜水关前扎营。李肃对吕布说:“孙坚远道而来,人马疲倦,白天又经过一场激战,军士更加疲惫,我们虽说小有失利,但是以逸待劳,可于深夜偷营劫寨。”吕布赞同,遂令兵丁饱餐战饭,早早休息,于五更时分,将队伍集合,令李肃和华雄从关旁小路,绕到孙坚大营背后,自己带领主力,从正面接近。全军人人口噙木条,叫做“衔枚”,默不作声,偷偷行进,到达孙坚大营,四下里围定,一声号炮,全军一拥而上,点燃火把,往孙坚营帐四处纵火,一时间人喊马嘶,烈焰飞腾。孙坚士兵都在睡梦中,少数放哨的士兵,呼唤不及,孙坚阵营大乱,军士们从被窝里爬起来,四处乱窜,兵将互相寻找,失去秩序,只得各自为战。吕布手持方天画戟,坐骑赤兔马,一马当先,亲率亲兵卫队四处冲撞。祖茂跑到孙坚大帐,护佑孙坚突围而出,深一脚浅一脚,往回路逃窜。正在奔逃之间,李肃、华雄绕到背后的队伍突然出现,拦住去路,火把通明。孙坚急了,大刀一横,率队拼死冲杀撞出一条血路,李肃、华雄率队紧紧追赶,追兵边追还边喊:“活捉孙坚,孙坚戴的是红头巾”。祖茂见形势危急,让孙坚除下红巾,自己戴上,手持铁枪,对孙坚说:“您先前面走,我来断后。”孙坚快马加鞭,扬长而去。待到天明,归拢败兵,伤亡加失散,队伍只剩下一半。祖茂因头戴孙坚的头巾,李肃、华雄等人以为他是孙坚,穷追不舍,祖茂力战不敌而阵亡。

消息传来,各位诸侯无不大惊失色,感觉这动刀动枪的事情,实在不是闹着玩儿的,遂严阵以待,更加不主动出击。

曹操心里焦急,认为孙坚虽然首战败了,但是大家既然起兵讨董,就得积极行动,董卓当然愿意这么耗着,联军却不该消极怯战。另外袁绍既然封自己为奋武将军,那就是赋予了他监督全军的职责,于是曹操找到张邈,要求大军前进,但是除了鲍信,其他人都反对贸然进兵。曹操激动起来,大声说:“如今我们各郡兵强马壮,光我们酸枣这里就聚集了十几万人马,而朝廷禁军、御林军再加上董卓原班人马和吕布的并州军以及京畿部队,估计都不到十万,我们又正义在手,人心舆论都站在我们这一边,虽然孙坚失利,但只要袁本初引渤海、河内之众临孟津,我们酸枣诸将进占成皋,据敖仓,塞轘辕、太谷,控制险要,袁公路再率南阳之众由鲁阳进军丹、析,入武关,以震三辅,视天下形势,以顺诛逆,可立定也。今兵以义动,持疑而不进,失天下之望,窃为诸君耻之!”

众人听了曹操一番言语,感觉是这个道理,遂按照曹操的设想,互通信息,酸枣、河内、鲁阳这才缓缓而动。

曹操率先行动,率军西进,向成皋方向进发。鲍信见曹操行动,也引了本部军马,在曹操之后跟进。

军至荥阳汴水,正遇徐荣先遣部队。曹操摆开阵势,自领中军三千,排开方阵,以夏侯惇、曹洪为先锋,令曹仁、夏侯渊、乐进、李典各领五百人,分列左右翼,往来巡骏。卫兹亲自监督打造的铠甲兵器,质地精良,曹操所募士兵,各个身体强壮。徐荣的先遣部队,大约也有五六千人,与曹操部队大致相当。两方相距两百米各自停住互相对峙,刀枪林立,铁甲森森。曹操、卫兹身着铁甲,各持一把大刀,立于阵前。曹操命人雷响战鼓,对方见曹军擂鼓,也把战鼓擂起。鼓声如雷,震人心魄。

曹操把令旗一举,夏侯惇手持一条大铁枪,曹洪双手抡刀,催动战马,率队直奔敌阵。曹操大刀一挥,三千铁甲军如水泄地,向敌阵漫卷而去。对面部队,也挺起刀枪,迎面而来。一场激战爆发了。只听得人喊马嘶,刀枪铿锵,伤亡倒地者,发出撕心裂肺的嚎叫。双方人数战力相当,战场上刀光闪闪,鲜血飞溅,一会儿此进,一会儿彼退,军阵如同海浪潮汐,此起彼伏。

正在胶着之中,鲍信的军队赶到了,带领他的弟弟鲍韬和手下大将于禁,从两翼出击,向对方阵后包抄。敌军一看,赶紧分兵,两翼队尾随着鲍信两翼箭头,向后面蔓延展开。曹操见状,大刀一举,发出一声巨吼:“杀呀。”卫兹、夏侯惇、曹洪也齐声喊喝:“杀,杀,杀。”曹仁、夏侯渊、乐进、李典在两翼也各率方队,一齐挺进。只见敌军方阵齐齐发出一声吼叫,轰然崩溃,士兵们扔掉兵器,四散奔逃。两军打仗,不似泼皮打架,凭身板拳头,而是凭集体力量,只要队列一散,便毫无战力可言。对方一垮,曹军精神倍增,卫兹、夏侯惇、曹洪、曹仁、夏侯渊、乐进、李典各率本队,面对溃兵,横冲直撞。鲍信的队伍,在外围也展开追击。敌军如失去头羊的羊群,四散乱窜,曹军鲍军,乘胜挺进。

转眼之间,奔出了十余里,追击进入一条山涧,忽听金鼓大震,对面赫然又出现一支队伍,一色强弓弩手,箭发如雨,向追击部队射来,山涧狭窄,无处藏身,曹军鲍军,纷纷中箭。曹操一看形势不好,大呼撤退。但是后面的追击部队,不知道前面的情况,仍然往上涌来,堵住了退却的道路,与退却之兵发生拥挤。正在这时,从两旁山坡上,漫山遍野冲出埋伏的部队,杀声阵阵,震慑人胆。曹军鲍军一下子乱了,兵丁将官互相离散,各自为战。

曹操见形势不妙,对方漫山遍野也不知有多少部队,感觉坏了,局面已不可收拾,遂想起蔡邕的话: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于是曹操策马夺路而走,顾不得别的了,先逃到安全的地方再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转过一个山坡,左臂上中了一箭。曹操不顾疼痛,继续奔逃,不料有两个敌军兵士埋伏于草中,见曹操独马奔来,二枪齐发,曹操的马中枪倒地,曹操翻身落马,被两军士擒住。完了,曹操心中一凉。正在这时,只见一将飞马而来,挥舞双刀,砍死了两名军兵,下马扶起曹操。曹操定睛一看,原来是曹洪。曹洪跳下马来,扶曹操上马。曹操说:“我骑了你的马,那你怎么办?”曹洪说:“天下可无洪,不可大哥您。我步行就是了。”曹操上马而行,曹洪跟马而走。走至四更,只见前面一条大河,阻住去路,后面出现追兵喊声。曹操说:“这下麻烦了。”曹洪急扶曹操下马,脱去袍铠,扶着曹操下了水。他们小时候经常在老家龙潭戏水,因此水性都还不错,二人泅渡而过。才过彼岸,追兵已到,隔水放箭,曹操、曹洪湿着衣衫,狼狈奔逃。逃了一夜,走到天亮,遇见夏侯惇、夏侯渊,扶着一瘸一拐的鲍信,身边只有几十个残兵败将。随后,曹仁、李典、乐进也各引百八十人,见到了曹操,悲喜交集。只不见卫兹和鲍信的弟弟鲍韬,归拢残兵,只剩五百多人。有军士来报,说两位将军已经阵亡了。

曹操听说卫兹牺牲,悲痛万分。想不到这样一位慷慨激昂的侠义之士,就这样出师未捷身先死,头一仗就牺牲了,曹操这个心疼啊。

这一仗,不但卫兹、鲍韬阵亡,主帅曹操、鲍信也都负了伤,曹军、鲍军全军覆没。

曹操狼狈回到酸枣,只见拥兵十多万人的联军,并无西进动作,几位诸侯正在大帐内聚会,笙歌饮酒。曹操心中充满怒火和悲哀,但也无从发泄。几位诸侯见曹操归来,将曹操接入帐内。有人对曹操说:“孟德英明神武,此战定是大获全胜。”这显然有点幸灾乐祸的意思了,曹操哭笑不得。诸侯对曹操说:“董卓毕竟掌握着全国,手下兵多将广,不可轻敌,还需慢慢逼迫,寻找稳妥之策。”又安慰曹操说:“兵没了不要紧,可以重新招募。”

重新招募,那么容易,好不容易募得五千军兵,一仗就打得净干毛光,再去招募,钱从哪来?像卫兹这样大义高洁又侠义勇武的人哪里去找?再有,附近周边,可征之兵基本上已经被在座诸侯征发殆尽,民间还有几个壮丁?

这时候,曹洪对曹操说,扬州刺史陈温以及他治下的丹杨太守周昕,都是他的老友,可以到扬州去找他们,到他们那里募兵。曹操觉得这是个好主意,他曾多次亲眼看见国孙坚的队伍作战,感觉江东士兵勇猛善战。至于钱嘛,向父亲要来的陈留郡已吾的那份产业还没有动用。这位曹操,刚刚经历一场大败,竟然没有因此失落,遂将已吾的产业全部变卖,带领了文武离开酸枣前往扬州。

此时,屯兵河内的王匡积极动作,进抵河阳津,准备发动进攻。河内郡地处今河南武陟、焦作、济源、新乡、安阳地域,隔黄河对峙洛阳,一旦突破河防,就与酸枣联军对洛阳形成夹击。董卓亲自率军迎敌。董卓长期征战西凉,军事能力不是白给的。董卓派出疑兵,摆出要由平阴渡河攻击王匡的姿态,暗地里却派遣精兵从平阴北面渡河,绕到王匡军背后,从后方突然发起攻击,王军大败,如同曹操、鲍信一样,全军覆没。王匡一下子跟曹操一样也没了兵马,只得告知袁绍后,孤身离开,跑到兖州去了。

袁绍闻得王匡败绩,急忙挥兵进抵孟津,董卓见状,忙将部队从平阴撤回,到孟津列阵迎击袁绍。此时,汜水关那边败阵的孙坚,得到袁术的补充,军力很快恢复,再次向前推进。酸枣这边虽然停滞不前,但是却也对洛阳形成正面压迫。面对关东军三路齐发的态势,董卓颇感压力。

正在这时,奉董卓之命在河东郡征讨黄巾余党白波军的牛辅,作战不力,损兵折将败退到孟津。董卓大惊,一旦黄巾余党白波军与关东诸侯联络,从河东方向也来夹击洛阳,那洛阳可就真的危险了。

这白波军,原本是太平道在山西境内的一方,渠帅郭太。河南、河北黄巾主力覆灭之后,山西黄巾如同山东黄巾一样,大部散去,郭太、杨奉、韩暹、李乐、胡才、徐晃等流窜到白波谷一带隐匿。中平二年,博陵人张牛角与常山真定人张燕合兵再度揭竿而起,不久,张牛角在与朝廷交战时重伤而亡,张燕率军退据以太行山抗拒官军,被称作“黑山军”。受张燕鼓舞,郭太等也在白波谷复起。太行上横向有八条孔道,称作太行八陉,从南到北依次为轵关陉、太行陉、白陉、滏口陉、井陉、飞孤陉、蒲阴陉、军都陉,由河南直到幽州界。白波军以八陉孔道与黑山军联络,彼此呼应。中平五年,白波军与居于并州的南匈奴单于於夫罗结盟,攻破太原,抄略河东郡,河东郡难以应付,告急朝廷,董卓遂派遣女婿牛辅率军一部前往平叛,不料白波军勇悍异常,牛辅竟遭大败。倘若白波军与关东反董联军联合,截断洛阳西撤道路,洛阳将陷入四面受敌的困境。

董卓见孙坚、曹操、王匡们居然敢于这么不要命,又想鲁阳、酸枣、河内三处大军逼迫,声势浩大,盘算一下自己的兵力,感觉对阵困难,白波军这一勾结匈奴背后插刀,形势太严峻了,遂萌生迁都到关中长安之意。关中沃野千里,有潼关天险防护,利于防守。遂召集文武,开会商量。

董卓说:“昔高祖都关中,十一世后更都洛阳,遭遇王莽之篡,而后光武中兴,从光武至今复十一世,按《石苞室谶》所载谶言,宜复还都长安。”这董卓又是汉高祖,又是光武帝,还知道当时十分流行的谶纬预言图书《石苞室谶》,可见董卓也时常读书,而且涉猎范围很广。但是他这个理由太虚,太空洞。

司徒杨彪首先反对说:“海内动之甚易,安之甚难。又长安宫室坏败,不可卒复。”杨彪的理由是长安城的宫殿早已破败不堪,不容易修复。这个反驳理由显然也不充分,不就是宫殿问题嘛,不就是多花钱少花钱和多费事少费事的事情嘛。

董卓说:“武帝时居杜陵南山下,有成瓦窑数千处,引凉州材木东下以作宫室,为功不难。”董卓的意思是,在杜陵南山下有汉武帝时期的现成砖瓦窑,立马就可以启动烧砖烧瓦,凉州木材多多,从那里伐木不难,砖瓦有了,木材有了,修复宫殿有什么问题呢。董卓竟然连长安杜陵南山下有汉武帝用过的砖瓦窑都知道。

杨彪的质疑被董卓用丰富的历史知识破解了,顿时无话可说。但太尉黄琬也站出来反对,他的理由是长安虽地处八百里秦川,又有潼关等天险可守,利于自保,但是毕竟偏于一隅,倘若联军封闭了关口,想出来也不易,到时候龟缩在那里,那还能叫朝廷吗?必须坚守洛阳,以举国之力,堂堂正正与联军对阵,以天子之威,号令天下,讨伐贼寇。

这个理由很有道理,但董卓不听,执意要迁都,黄琬、杨彪则坚决不同意,特别是黄琬,这个一心为国的正义之士,抵死不同意迁都,他又对董卓说:“国家迁都必须有充分理由,假如与外族开战,战事不利,为了保证中枢,迁都到安全的地区是可疑的,但是仅仅因为有了内乱就迁都,这样的话有失国家尊严,那样成何体统,贸然迁都会失去人心,就会国将不国。”黄琬的主张是对的,后来朝廷迁都到长安的后果真的如同黄琬所料。但是董卓主意已定,根本不听,而且为了消除阻力,董卓下令撤了黄琬和杨彪的职,他自己自兼太尉,并提拔王允为司徒以代之。从丁亥日开始,董卓下令用车驾先送献帝西迁,以新任司徒王允护驾,他自己率军从与袁绍对峙的前线撤回到洛阳毕圭苑,捉拿富翁,罗织罪名籍没他们的财产,又让吕布派人掘开先帝及公卿冢墓,掳掠珍宝,然后,逼迫洛阳全城百姓全部徙往长安,老百姓被人踩死、被马踏死、饥饿而死、遭抢劫而被杀的堆满道路。最后董卓下令一把火烧了洛阳的皇宫宫殿、庙宇、官衙以及老百姓的房舍。

这是一场空前浩劫,洛阳城周边二百里内,建筑物全毁,鸡犬不留。三月乙巳日,献帝到达长安,因董卓未到,便以王允辅政。事后,曹操曾作《薤露行》,描述当时的状况:“贼臣持国柄,杀主死宇京。荡覆帝基业,宗庙以燔丧。播越西迁移,号泣而且行。瞻彼洛城郭,微子为哀伤。”

此时,孙坚已依托袁术重新整顿了部队,再度发起进攻,占据了阳人城。此时吕布、徐荣两路人马已经奉命撤回来了,董卓对搬家期间孙坚的进攻大为惊惧,于是派胡轸为大都督,令吕布、华雄为副都督,再次率军前往抵御孙坚。吕布对此任命非常不满,他不服胡轸,而胡轸为了立威,则宣布强力整肃军纪,甚至扬言不惜“斩一青绶”。据《汉书·百官公卿表》所载,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等为金印紫绶,其他将军银印青绶,因此胡轸所说的“青绶”不言而喻是指向吕布。此役主力部队为原并州军,诸将当然都听吕布的而疏远胡轸。当队伍到达离阳人城数十里的广成时,已是黄昏,便扎营喂马休息,准备次日早上攻城。吕布等却报称阳人的孙坚队伍正在撤走应立即追击。胡轸听罢,下令停止扎营,立即追击,但到了阳人城发现孙坚军并未撤走,而且已整顿好了守备。胡轸认为连夜攻城不利,于是下令人马就地休息。半夜时分,有人大喊孙坚偷袭,造成全军混乱,慌乱中士兵们不辨真假,丢盔弃甲一拥而逃,竟逃出到十多里外,才发现并没有追兵。此时天已放亮,胡轸令部队返回,寻找丢弃的盔甲兵器,正在此时,孙坚领兵杀来,胡轸士兵惊魂未定,因此抵挡不住,大败而逃。孙坚亲率大军,带领程普、黄盖、韩当等追击,于乱军之中斩杀了大将副都督华雄。

这吕布怎么如此作为,这不是吃里扒外吗?事情并非那么简单,这里面有董卓的失策。吕布所属,原本是丁原的部下,与凉州军并非一伙,西凉军一贯以主军自居,不把并州军放在眼里。董卓虽然认吕布为义子,待之甚厚,甚至时常让吕布拱卫于身旁,但是吕布的官职,却在李儒、牛辅、李傕、郭汜、徐荣、胡轸之下,仅高于华雄、李肃等人。对抗联军初始,吕布本为一方主帅,而这次对阵孙坚,董卓却又遣胡轸到来当大都督,吕布的心态可想而知,他就是要搞破坏,不希望胡轸打胜仗。

孙坚大败董卓军,这边也有人向袁术进谗言:“假如孙坚得到洛阳,便无法制衡他,这是除去狼而反招来虎呀。”袁术心疑,便不发军粮给孙坚。孙坚连夜赶回鲁阳来见袁术,袁术感到惭愧,立即调发军粮,孙坚这才回到阳人。

董卓闻得小小孙坚竟然如此厉害,便派李傕去游说,声称丞相要与之和亲,并许诺孙坚入朝为九卿,令其子弟担任刺史、郡守,孙坚毫不给面子,大骂董卓,一口拒绝,并继续向洛阳挺进。董卓忿怒,亲自率兵,与已经前进至先帝陵墓间的孙坚对阵激战。但此时董卓的部队大部已撤往长安,所留兵马并不多,所以杀不退孙坚,遂移屯渑池。

孙军则挥军进入洛阳宣阳门,就这样占据了都城洛阳。讨董之役,孙坚立下大功,各诸侯望尘莫及,袁术也觉得脸上有光,因为孙坚是自己的麾下,这讨董大功,应该算他袁术的。

孙坚随即扫除宗庙,祭祀天地,并分兵出函谷关,到渑池对阵董卓。

此时洛阳城已成废墟,孙坚于废墟之中,意外获得“传国玉玺”。此玉玺乃秦始皇以著名的和氏璧所镌,方圆四寸,上纽交五龙,印面刻有李斯所书“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篆字,乃国之重器。传说公元前219年,秦始皇南巡行至洞庭湖时,风浪骤起,所乘之舟行将覆没,始皇抛玉玺于湖中,祀神镇浪,方得平安过湖。8年后,当他出行至华阴平舒道时,有人持玉玺站在道中,对始皇侍从说:“请将此玺还给祖龙。“言毕不见踪影,玉玺复归于秦。秦末战乱,汉高祖刘邦率兵先入咸阳,秦亡国之君子婴将玉玺献给刘邦。刘邦佩此玺建汉登基,号称“汉传国玺“。此后玉玺珍藏在长乐宫,成为皇权象征。西汉末王莽代权,皇帝刘婴年仅两岁,玉玺由孝元太后掌管,王莽命安阳侯王舜逼太后交出玉玺,遭太后怒斥,太后怒掷玉玺于地,玉玺被摔掉一角,后以金补之,从此留下瑕痕。王莽败后,玉玺几经转手,最终落到汉光武帝刘秀手里,并传于东汉诸帝。十常侍作乱挟持少帝和称流亡仓皇出逃时,来不及带走玉玺,被王允、袁绍、董卓等拥护返宫后却发现玉玺失踪了。此次孙坚部下,在洛阳城南甄宫井中打捞出一宫女尸体,从她颈下锦囊中发现了“传国玉玺“。

孙坚手持象征“君命神授”的传国玉玺,心潮澎拜,欣喜若狂。

有人将此事报告给袁术,袁术闻听孙坚得了传国玉玺,心里发痒,立即软禁了孙坚之妻,想以此迫孙坚交出玉玺。但是孙坚又拍胸脯又发誓,不承认得了传国玉玺,袁术一看孙坚这么坚决否认,自己又没什么真凭实据,也没什么好办法,就改变策略,加倍笼络孙坚,他认为假如孙坚手里真有玉玺,其实藏着也没用,早晚有一天会献给他。袁术遂以大汉后将军名义,罢免了讨董迟疑不前的豫州牧孔伷,发表孙坚为豫州牧代之,让他前往收缴孔伷的印信,这样一举两得,一方面把孙坚调离了洛阳,使孙坚不再处于那个醒目显眼的位置,冲淡他的功绩,另一方面升了孙坚的官,让孙坚心存感激。袁术告知孙坚,如孔伷不从,便以武力解决,不惜发起战争。

如果说孙坚打开了军阀混战的第一道闸门,那么袁术则打开了第二道闸门。州牧那可是国家省级大员,岂是一个军区司令性质的后将军可以随意任免的吗?

此时,正在帮助曹操募兵的丹阳太守周昕,听说袁术擅自撤职孔伷,任命孙坚,就找到曹操发表自己的看法,认为袁术即不能代表朝廷,联军这边又该是盟主袁绍主事,所以任免地方大员,怎么也轮不到袁术。曹操对此不加评论。

周昕为什么这么关心这件事呢?原来曹洪的这个老友周昕,此前已经与袁术有了过节。周昕字泰明,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少年时游历京城,曾拜太傅陈蕃为师,又被后来的太傅袁隗征辟,举为高第,周昕遂成为袁氏门人,后迁任丹阳太守。但是周昕亲近袁绍,不喜欢袁术,他不喜欢袁术也就罢了,竟断绝了与袁术的交往,袁术十分痛恨周昕身为袁氏门人却不像孙坚这样敬他,于是挑唆孙坚的大舅哥吴景带领孙坚的侄子孙贲与周昕去争夺丹阳太守,周昕不敌吴景,战败跑回会稽老家,找到会稽太守王朗,在王朗帮助下才击败吴景,因此周昕对袁术十分痛恨。此时吴景虽败但却并未被消灭,还在虎视眈眈盯着丹阳。

见曹操不说话,周昕就直接给袁绍写信,说:“袁公路有什么权力和资格废立诸侯?您是盟主啊?诸侯的废立和将领的命名、赏罚全都应该您说了算才是,如果都这样各行其是,那您这个盟主又算个什么呢?”

这话说到袁绍心里去了。袁绍自幼就与袁术感情不睦,关系不佳,这倒在其次,关键是如今自己是公推的盟主,但袁术仍然一如既往看不起他,没把他放在眼里。可总不能当面去和袁术理论吧?于是眼珠一转,计上心来,回信周昂说:“你说的太对了。这样吧,我就以盟主的身份,发表你为豫州牧,不知道你敢不敢去和孙坚争。”周昕一听,自己一下子就从郡太守晋升为州牧,哪有什么敢不敢的,当即给袁绍回信,大表决心,也不顾这边还有吴景、孙贲这两个隐患,也顾不得帮曹操募兵了,就雄心勃勃领兵而去。这下子热闹了,袁术任命了孙坚,袁绍任命了周昕,而孔伷却并无中央政府的免职令,一下子有了三个豫州牧。

这就是汉末三国之间军阀混战的最初起因。固然,主要罪魁祸首可以算在董卓身上,要不是他不顾人心舆论擅行废立,也不会引发这些事情,但是如果群雄全都出于公心站在正义角度专心致志讨伐董卓,哪会有军阀混战呢?对于讨董联军方面主要人物的所作所为,不说别人如何看待,就连吕布那样匹夫之勇的人,都发表了评论说,袁术、袁绍等擅自封官许愿的做法是“擅相署置,不足贵也。”说严重点,简直就是没想吧事情往好处办,完全是出于私心意气用事,和胡闹差不多。

通过这件事,袁绍思谋自己这个盟主,总归是名不正言不顺。盟主这个东西,到底算什么?人家认你,你就是盟主,人家不认你,你就屁也不是,总之这东西对诸侯而言,其实没什么约束力,人家愿意听则挺,不愿意听你就没辙,这样下去,如何能实现自己重整国家的大志呢?袁绍又感觉,自己虽然名声不小,但是要想真正号令群雄,毕竟还欠火候。

此时,袁绍见董卓已迁都长安,考虑到长安有雄关险隘防护,难以攻击,又考虑到他们退居到关中一隅,号令不出潼关,也以难称是中央政府了,那就干脆让他们在那个旮旯里困着算了,由此放弃了继续讨伐的打算。

但是这个中央政府存在一天,名义上都代表国家,可以宣布谁是叛贼,谁是奸臣。这可怎么办呢?袁绍遂产生了另立朝廷的想法。本来这次起兵,针对的就是董卓蛮横废黜少帝另立陈留王,不承认他所所做出的决定,既然我们不承认他的行为和事实,那何不自己另立一个皇帝呢?那时候由自己来主持朝政,这样就能真正名正言顺号令群雄、筹划国家大政了,到时候谁敢不听,就拿皇帝的大帽子去压他,再不服就以皇帝名义讨伐他。

可是立谁好呢?袁绍巡视了一遍,最后把目光投向了主政幽州的刘虞,觉得刘虞比较合适。

刘虞的先祖是东汉光武帝刘秀的嫡长子东海恭王刘彊,就皇室宗系而言,血统比汉灵帝刘宏都更近,更不用说汉灵帝的庶出儿子刘协了。刘虞的祖父刘嘉当过光禄勋,父亲刘舒当过丹阳太守,刘虞本人也是通过正常举孝廉入仕的,凭借的并不是皇室宗亲身份,他入仕后从基层做起,担任过曹吏、县令等职务,后因政绩而升为幽州刺史,主政幽州期间,在这个胡汉相杂的边廷之地,提倡民族和睦,因而在鲜卑、乌桓、夫余、濊貊、鲜虞等各族间有崇高威望,他们都敬慕刘虞的德望,按大汉律向政府朝贡,各自相安,不敢互相侵扰,各族百姓们因此都传唱歌谣赞颂刘虞。刘虞因德受到汉灵帝的敬重,把他调到京城担任主管皇族的宗正,希望能以他的德行表率皇族,刘虞遂成为九卿之一。公元184年,黄巾起义爆发,黄巾军攻破冀州诸郡,刘宏命爱惜民众的刘虞前去安抚百姓,此一行,刘虞处处以俭朴为下属榜样。黄巾之乱平复后,刘焉被调往益州去对付天师道,刘虞以其在北方的声望再次被任命为幽州牧,接替刘焉。

幽州因地处东北部边疆,战事多、人口少,长期需要朝廷调拨青、冀两州的赋税予以支援,但当时因战乱,交通断绝,朝廷无法及时调度钱粮,因此造成幽州财政困难,刘虞就带头倡导节俭,穿着破旧的衣服,每顿饭都只吃一道荤菜,原本作风奢侈的官吏豪族,都被他感化而改变风气。在倡导节俭的基础上,刘虞对百姓实行宽厚的税收政策,鼓励劝导百姓勤勉种田,又开通了上谷(今河北张家口怀来)的边廷市场与北方游牧民族互市,发展贸易经济,再开发渔阳(今北京密云)的盐铁矿,增加财政收入,这些举措使幽州一时间成为政局安定、自给自足、物价平稳的地区,既有“上谷胡市之利”,又有“渔阳盐铁之饶”,粮价低至“谷石三十”,不但实现了自给自足,并且还吸纳了来自青、兖、徐等州因躲避黄巾之乱逃难而至的百姓一百多万人。

公元187年,也就是黄巾之乱平复后的第三年,因故被免职的中山国相渔阳人张纯和他的宗亲同样也是因故被免职的太山太守张举,引导和怂恿乌桓首领丘力居再次发动叛乱,乌桓叛军在他们的引导下直逼蓟州(今北京),杀死官员上百人,护乌桓校尉、辽东太守等数名高官大吏均以身殉国,只剩下公孙瓒孤军奋战,但是由于贼势浩大,公孙瓒也是疲于应付。

此后,张纯在丘力居拥戴下,自称天子,聚拢胡汉两族部队竟达到十万之众,并曾分兵威逼与之相邻的青州和冀州。

这个公孙瓒,也是汉末一条好汉,他出身贵族,但如同袁绍一样,其母地位卑贱,故而只当了郡中小吏,但因其相貌俊美,声音洪亮、机智善辩,很快得到涿郡太守的赏识,将女儿许配给他,公孙瓒受岳父帮助,得以与刘备等共同师事于卢植。他亦曾拜于刘基门下作门生,刘基后来官拜太守,公孙瓒追随刘基任其御车,后来刘基犯法,被发配往交州日南,公孙瓒违法乔装成士兵沿途予以护送,在途中刘其获赦返还,公孙瓒归来后因此德行被举孝廉,任为辽东番属国长史。在担任辽东番属国长史时,有一次公孙瓒率领数十名骑兵巡逻关塞,遭遇越界前来劫掠袭扰的数百名鲜卑骑兵,公孙瓒退到空亭,对随行士兵说:“我们人少,如果不去主动进攻他们,必将被他们所杀。“于是手执长矛,策马带队冲入鲜卑队伍,杀伤鲜卑兵数十人,自己队伍也损失过半。但鲜卑人因其之神武,再不敢轻易越进关塞,公孙瓒因此功升迁为涿县令,做了一阵刘备的父母官。后来在光和年间(公元178年),西凉边章、韩遂随羌人叛乱时,朝廷从幽州征发边军三千骑兵去参加平叛,令公孙瓒统帅,行军到蓟中时,渔阳的乌桓首领丘力居叛乱,劫掠右北平郡、辽西郡和辽东番属国各城,公孙瓒受命停止西进,以此三千骑兵讨伐丘力居,立下战功,升为骑督尉。不久,辽东番属国的乌桓首领贪至王率众来归降公孙瓒,公孙瓒以此功升为度辽将军,并领右北平郡太守。此后的五六年间,公孙瓒与丘力居及北方其他各游牧民族争战不断。公孙瓒常与身边数十个善于骑射的人骑白马,相互间为左右翼,自号“白马义从“,如同侠客一般,这里面其中就有后来大名鼎鼎的赵云赵子龙。

此时,张纯、张举诱导丘力居再叛,公孙瓒与张纯、张举、丘力居等战于辽东属国石门,张纯、丘力居被公孙瓒杀败,张纯不得不抛下妻儿逃入鲜卑境内。公孙瓒奋力反击丘力居,由于追击太深入,反被丘力居围困于辽西管子城二百余日,日夜奋战后,士卒死伤大半,但此时丘力居军粮耗尽,再加上公孙瓒拼力死战,不得不撤围而走柳城,此役算是公孙瓒获胜,由此朝廷封公孙瓒为都亭侯,在领右北平郡太守的同时,又封其为度辽将军,并令其兼领辽东属国长史。

然而张纯、张举和丘力居的乌桓,如同野草一般,野火烧不尽、顺风吹又生,乌桓其他各部以及鲜卑、夫余、濊貊、鲜虞等各族也蜂拥而起,剿不胜剿。

鉴于如此状况,刘虞决定改变公孙瓒主导的攻杀政策,重新拾起对少数民族的怀柔策略,派遣多路使臣带上礼物到各游牧民族中去交往,并晓以利害。丘力居等各族首领受其感动,也派遣使者前来沟通,并表示归附,公孙瓒却一意孤行,不遵循刘虞的策略,仍主张武力攻杀,他还在暗中派人于途中偷偷暗杀这些使者,破坏刘虞的和平政策。但是纸包不住火,游牧民族后来探明了此事,便绕开公孙瓒防地前往刘虞处。刘虞遂上报朝廷,建议撤掉公孙瓒的骑兵部队,只给他留下步兵随他屯驻右北平郡,以此限制公孙瓒的机动性,公孙瓒由此与刘虞矛盾愈深。这就是人的复杂性,没有志向和追求,必然庸庸碌碌,而有志向追求,就必然有自己的意图,志向与追求相互碰撞,必然产生矛盾,乃至酿发阴谋。所以曹操在任济南国相时研究太平道,一直在思索到底什么才是人间大道,什么才能切合社会实际。但是至今并未形成理论性看法,否则他也会像张角那样,去创一个什么什么“道”了。

朝廷听从了刘虞意见,命令大规模精简公孙瓒的军队,刘虞又以朝廷的名义,给渔阳乌桓王丘力居写信,告知免除他们全族的罪责,并宣布在幽州境内实行“大赦”,声称只要放下武器的人所有罪责都一律不予追究,同时宣布悬赏通缉“汉奸”张纯、张举。就这样,数万乌桓叛军在兵不血刃的情况下瞬间瓦解,乌桓的族众不顾丘力居劝阻,首先将张举绑送给了刘虞,中平六年(189年)三月,张纯也被其门客王政杀掉了,并把首级送给了刘虞。平定了张纯、张举叛乱后,刘虞上表朝廷,请求减免幽州全州的赋税,同时加大鼓励老百姓开垦土地的力度,努力恢复幽州经济,使得百姓安居乐业。幽州牧刘虞立了大功,汉灵帝因此想提拔刘虞担任“三公”之一的太尉,以取代被免职的曹嵩,免得何进身兼数职。但不料刘虞一听要升为太尉,赶忙上书坚辞,并推荐卫尉赵谟、益州牧刘焉和豫州牧黄琬等其他德高望重的大臣前去担任,可是汉灵帝不干,先后三次驳回了刘虞的辞呈,一定要刘虞到任。此时,刘虞才不得不哭着向汉灵帝说了实话:“我没钱啊,我哪能比得了曹嵩,怎么花得起那么大的价钱,曹嵩上任太尉可是花了两亿钱呢。汉灵帝向身边的宦官一打听,发现刘虞确实是个清官,考虑到刘虞刚刚平定北方的叛乱为朝廷解决了心腹大患,汉灵帝竟然破天荒的免去了刘虞的买官钱。有人可能会疑惑,刘虞由幽州刺史晋为宗正的时候,怎么有钱交呢?错了,那个宗正,是负责管理皇室家族事情的,汉灵帝再贪钱,也不会允许这个职位可以买卖。但是此时的刘虞虽然被免去了买官钱,还没来得及上任,汉灵帝就驾崩了。

董卓在灭族袁氏后,寻找替代人物,朝中一致认为刘虞德高望重,堪当此任,于是董卓发表刘虞为太傅,但此时讨董联军已经和董卓发生战斗,路途不通,无法赴任,刘虞遂留在幽州。

就连董卓操控的朝廷,都发表刘虞为太傅,这样的人如果当了皇帝,则百姓幸甚,国家幸甚。

于是,袁绍从河内前线,跑到邺城去找韩馥,提议立刘虞为帝,理由如下:第一,汉献帝是董卓专权擅行废立搞起来的,应该算是“伪”帝;第二,即便不算“伪”帝,汉献帝年幼且被董卓控制,如今又相隔关塞,不知是否平安活着,即便活着也已无法号令天下,这纷乱的世态何时能了;第三,刘虞乃是光武帝嫡长子之后,论血统比先皇汉灵帝都近;第四,刘虞道德高尚,亲善人民,和睦民族,大有尧舜那样的仁德之君风采。等等,如果立刘虞为帝,则大可结束天下大乱,复归于国泰民安,这不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吗?

韩馥听了袁绍一番宏论,被他说动了,认为很有道理,于是对袁绍说:“好吧,那我们应该把这个想法通知诸侯,取得大家的一致拥护。”袁绍觉得有道理,于是和韩馥一起,分头给诸侯致信。

袁绍第一个想到的是他的铁哥们兼小弟曹操。不料此时正在扬州募兵的曹操却明确反对,他回信说:“董卓的罪行,国人尽知。我们会合大众,兴举义兵,远近无不响应,这是因为我们的行动是正义的。现在皇帝年纪幼小,被奸臣董卓控制着,但还没有象昌邑王那样的破坏汉家制度的过错,如果一旦加以废除,天下有谁能够心安呢?诸君北面(刘虞北),我自西向(汉献帝在西)!”

曹操不同意啊。这时,韩馥已经给山东诸将发了信,内容是:“朝廷幼冲,逼于董卓,远隔关塞,不知存否,以虞宗室长者,欲立为主。”但是诸侯们都没有回信,不知道他们都是什么意思。

这时,袁绍、韩馥想到了袁术。在当今讨董豪杰中,实力最雄厚的就是袁术,不但兵多将广,而且兵精粮足,麾下更有孙坚这样数一数二的猛将,在诸豪杰都原地踏步的时候,他们风驰电掣拿下洛阳,令人不得不佩服。如果袁术同意,这事儿就算定下大半了。但是袁绍自幼与袁术关系不好,不想给袁术写信,恐怕适得其反,于是由韩馥写信给袁术,除了阐明上述内容外,韩馥还特意写了这样一段话:“董卓无道,使天下叛乱,少帝幼弱,为贼臣所立,又不识母氏所出,幽州牧刘虞宿有德望,其功德治行,华夏少二,当今公室枝属皆莫能及。故欲依绛、灌诛废少主迎立代王故事,立之以安当时。”写这段话是袁绍的主意,意思是对汉献帝的血统存有疑问,因为天下没有几个知道他的生母王美人的。这个理由有点牵强,但足可见袁绍急于求得袁术支持的迫切心态。

不料袁术却回信说:“慺慺赤心,志在灭卓,不识其它。”

好家伙,这几句话比曹操说的还简洁硬朗,曹操那是和朋友商量探讨的口气,而袁术却直截了当说:“我怀揣一颗赤胆忠心,只知道讨灭董卓,不知道别的。”这不光是不支持,简直是旁敲侧击予以讽刺的意思。

袁绍见袁术一副大义凛然的样子,不知道袁术到底是什么意思,于是憋不住了,亲自给袁术写信说:“我与韩文节(韩馥)共谋长久之计,要使海内见中兴之主。如今长安名义上有幼君,但公卿以下都媚事董卓,如何信得过他?我们应派兵驻守关津要塞,让他自我衰竭而亡,我等东立圣君,太平之日指日可待,难道还有什么疑问吗?况且我袁氏家室遭到屠戮,决不能再对他北面事之了。“言辞恳切,兄弟之情溢于言表。

但是袁术却没有回信。这还不如对韩馥的态度呢,好歹还是给了答复。

其实袁绍不知道,此时袁术已经有了自己称帝的想法。

袁术是怎么产生称帝的想法的呢?这首先是源于孙坚获得传国玉玺的那件事情,虽然孙坚矢口否认,但是袁术相信孙坚真的得到了玉玺,而且袁术相信,孙坚早晚会把玉玺交出来,这个玉玺就是自己的。当然,光一个玉玺不能说明什么问题,但是这个玉玺,却勾起了袁术无穷遐想,他看到董卓当政、群雄讨伐,天下已经大乱,孙坚随便杀了州刺史和郡太守这样的高官,若在平时那是罪大恶极,岂止是一个死字了得,还不得千刀万剐呀,但是此时朝廷却连屁也放不出一个,而自己和袁绍随便任命州牧、太守这样的封疆大吏,朝廷也半点都无可奈何,说明大汉朝廷已经没有任何威信了,但凡有点实力的谁都可以不尿他,大汉气数已尽,被人取代是早晚的事。恰在此时,民间忽然传言,说长安城里有个孕妇生出了两个脑袋的连体婴儿,预示着天下要出两个皇帝了,袁术更加确信,即将有人要称帝,新皇帝不久即将诞生。既然老天预示有人要称帝,那么这个称帝的人盖世谁呢?大汉的江山该被谁取代呢?

袁家四世三公,门生故吏遍天下,袁氏的祖宗发源于陈地,陈人都是舜的后代,而舜属于土德,按照五行学说,“木生火、火生土”,汉朝是炎汉,属于火德,替代炎汉的必定是土德,那么不就是袁家吗?此时大哥袁基被董卓杀了,二哥袁绍属于庶出,现在自己算是袁家嫡长子,那么这个新皇帝不就是自己吗?再说,如今的天下,董卓那一帮已气息奄奄,而讨董群雄中,势力最强大的不正是自己吗?放眼四海,袁绍、韩馥、刘岱、张邈、曹操等等,哪一个比自己更强?况且,在这一帮诸侯里面,也顶数自己的后将军职位最高,当初讨董联军尊袁绍为盟主,袁术心里就不舒服,认为这个盟主应该自己来当,可恼的是居然没有人推荐自己,但是这讨董的实际功绩,哪个又比得上自己?曹操出击败了,王匡出击也败了,袁绍出击却并没有发生实际战斗,其他人都是光打雷不下雨,根本就没有和董卓军队接触,京都洛阳不是自己的手下孙坚二次出击给拿下的吗?

另外此事还涉及到一则流传已久的谶言:“代汉者,当涂高也。”

这则谶言见于《春秋谶》。在春秋战国那个诸子百家争鸣的年代,诞生儒、道、法、墨、名、农、兵、医、阴阳、纵横各派学说的同时,也诞生了一种谶纬学说,《春秋谶》就是这家学说的著作,如今已经失传,但是其中许多条谶言还是流传了下来,这种谶言大有“天机不可泄露”的意味,把预示将来的话隐晦地说出来,当时大家感觉一头雾水,但是当事情真正发生之后,就会让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此前早有“月将升,日将没。檿弧箕服,几亡周国”和“亡秦者胡也”的谶言,结果是褒姒一笑真的让周幽王亡了国,而秦始皇以为谶言中将要亡秦的胡是指北方的胡人,也就是匈奴,于是派了大将蒙恬带领三十万大军常年玩命追打匈奴,不料亡秦的却是自己的儿子胡亥。而这句“代汉者,当涂高也。”历来也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王莽篡汉后,大家都认为这句话错了,因为王莽和“涂高”这两个字没有半毛钱关系,结果王莽短短几年就被大汉后裔刘秀干翻而中兴了汉室,此时大家又认为这句话是对的,王莽失败正是因为他不是“涂高”,所以他不能真身正亡汉,自己哦能昙花一现暂短取代一时,于是人们又开始猜测到底谁是真正的“涂高”。王莽末年,天下纷扰,群雄竞起,刘秀起于河北之时,有个公孙述自称辅汉将军起于川蜀,公孙述给刘秀写信说,自己的手异于常人,有“龙兴之瑞”,另一本谶纬图书《录运法》说:“废昌帝,立公孙。”还有一本谶纬图书《括地象》也说:“帝轩辕受命,公孙氏握。”这些都说明代替王莽当皇帝的将是他公孙述,他是有皇帝之命的人。公孙述的本意是想让同为反王莽豪杰的刘秀与自己结盟,靠拢自己,但刘秀正在蒸蒸日上,哪里尿得着他,本来把这封信当擦屁股纸扔了就算了,但是刘秀看到这位公孙述胡诌白咧,忍不住想卖弄学问,就回信给公孙述说:“废昌帝立公孙”,说的是元平元年(前74年)夏四月癸未日,汉昭帝驾崩,他没有儿子,霍光就迎立汉武帝的孙子昌邑王刘贺即位,但二十七天后就以淫乱无道的理由报请上官太后废除了他,然后同群臣商议,决定从民间迎接武帝的曾孙刘病已(后改名刘询)继承帝位,这就是汉宣帝,汉宣帝刘病己是汉昭帝的孙子辈,因此称之为公孙,跟你公孙述有个毛关系?现在大家都熟悉的谶言是《春秋谶》的“代汉者,当涂高也”,就算汉朝会灭亡,那么取代汉朝的也是一个姓当涂长的高大威猛的人,你也不撒泡尿照照自己哪里高大了?刘秀在这封回信里,把“代汉者,当涂高也”解释成一个姓当涂长得高大威猛的人。但是公孙述不信这个邪,后来仍然在刘秀中兴汉室已经当了光武皇帝的建武元年(25年),称帝于蜀,国号大成,年号龙兴,自称白帝。建武十一年(35年),刘秀派兵征讨,被公孙述所拒,次年,复命大司马吴汉举兵讨伐,攻破了成都,尽诛公孙氏,大成为东汉所亡,公孙述割据益州称帝共在位十二年。

而当今此时,有一个著名的女巫解释这一条谶纬之语说,涂高的“涂”其实是路途的“途”,“当涂高”的意思就是路边的高楼,就是宫阙啊。于是徐州有一个名叫“阙宣”的土豪,觉得这不就说的是自己嘛,自己姓阙,应该就是“涂高”,于是纠结了几千人就称帝了,结果被陶谦派兵剿灭。袁术则认为,涂确实通途,而途确实也就是路,这个没错,但是跟高楼宫阙没有关系,“当涂高”是指高大的路,世间最高大的路就是官道,官道也叫公道或者公路,自己姓袁名术字公路,这个“当涂高”不就是指自己吗?

以上种种原因,有的确实是事实,有的则属于无稽之谈,但是总而言之,袁术认为自己应该当皇帝,而自己的二哥袁绍,只配当个大将军,作为辅佐自己的打手,他应该来帮助自己才是,但他却吃饱了撑的要推出刘虞来当皇帝,那个刘虞道德高尚不假,可是软软绵绵、窝窝囊囊是当皇帝的料吗?更重要的是,不管他是不是皇帝料,这个新皇帝应该袁家出,你怎么胳膊肘朝外鼓捣外人呢?

这人要是钻进一个想法里,就会走火入魔,此时袁术就走火入魔了。但是这些心里所想话,袁术没法跟袁绍明说,所以袁术先是假装义正词严回复了韩馥,等到袁绍给他写信时,他就干脆不回答了。

袁绍、韩馥见诸侯们反应冷淡,认为是欠火候,于是开始大造舆论,当时有四星会于箕尾,韩馥就声称谶云“神人将在燕分。”袁绍又找人模仿玉玺刻了一个玉印,就放出话去传言,说济阴男子王定从地下挖出一个玉印,上面刻着“虞为天子“四个字。又传说有人看见两日出于代郡,谓虞当代立。

做足了这些事情后,袁绍又给曹操等人写信,告诉他们上述种种,并特意说:“济阴男子王定从地下挖出的那颗玉印,可以代替传国玉玺。”暗示已经准备好了一切,可以立刘虞为帝了。并且告诉大家,到时候大家都是新朝廷的大臣,位列三公九卿。

发出这些信后,不等他们回信,袁绍和韩馥就决定直接去找刘虞,他们特意聘请与刘虞交情深厚的乐浪太守张岐前往,邀刘虞前来冀州邺城商议有关事宜。不料张岐见到刘虞说明来意后,刘虞却斥责张岐说:“现今天下大乱,国君失去政权,我虽受重恩,却未能清雪国耻。各位都据有州郡,应该一起合力,尽心为报王室,但你们却反而要另立皇帝,这和造反有什么区别?这是自取耻辱呀!”坚辞不受。袁绍见状,就退一步,想请刘虞在邺城宣布先就职太傅,领尚书事,以太傅名义在冀州主持国事,以此来对抗董卓政权,仍遥尊献帝为皇帝。但刘虞仍然拒绝,袁绍几次三番派人去请,最后刘虞急了,甚至斩杀了袁绍派去的使者。刘虞还说,如果袁绍再没完没了,那么他就弃官逃跑,到匈奴那里去藏身,让袁绍找不着。袁绍一看刘虞这样态度,油盐不进,只好罢手。

其实袁绍的想法是对的,那个龟缩在长安的董卓朝廷,号令不出潼关,名义上却还是国家核心,这样国家能不乱嘛,只有重新立一个刘虞这样的道德楷模,才能使天下归心,最后困死董卓,重新振兴汉室。但是袁绍没考虑到,像刘虞这样的人,既然是道德君子,那就绝对做不出半点有悖大汉皇室的事情来,你让他当皇帝对抗汉献帝,那他能答应吗?

同类推荐
  • 从教师到国师

    从教师到国师

    刘溢,一个接受21世纪教育的化学高材生,在回到母校当老师的第一天,做了一个实验,就,穿了……最后,成了国师……
  • 大唐府兵

    大唐府兵

    这里是大唐,这里有李二,这里有房谋杜断,这里有千古人镜,这里有李靖秦琼尉迟恭,这里有混世魔王,这里有袁天罡李淳风等等、等等的明君、贤臣、名将以及名人。可是这一切和我有什么关系?我不过是一个小小的府兵。
  • 穿越成神医

    穿越成神医

    没有了手机、没有了便捷的交通、没有了撸串和啤酒……就是坐拥黄金万两又如何;没有了香水、没有了黑丝、没有了光影变换的情调……就是佳丽三千也无欲望;没有了吊瓶水病就好、没有了看着病灶开刀、没有了靶向药物……那生了病怎么办?高天带着现代的医学观念回到古代,可他只想回来。
  • 庶子定国

    庶子定国

    大济六年,济国连年风调雨顺,国富民强,引万邦来朝。济国皇帝居安思危,本想亲游天下体察民情,但碍于百官劝阻只得作罢,指派唯一的亲弟弟庄王,代天巡守。庄王领旨,率领队伍自南向北遍走济国一十二州,历时一年而回……
  • 秦帝国灭亡指南

    秦帝国灭亡指南

    塞北岭南夜鬼哭,蝼蚁寻觅万户侯!韩信:刘邦身死,匈奴败亡,东瀛朝贡,南越请降,主公何不称帝?齐孟:民主共和!民主共和!民主共和!重要事情说三遍?韩非:诸子百家,扰乱天下,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齐孟:废话少说,全部送去西伯利亚挖煤!徐福:献祭海神的童女珠宝皆已备好,小臣何时出海,为主公求取长生不老药?齐孟:现在就可以啊,章邯何在!送徐神仙入黄河,为寡人祈祷海神,大将南征澳洲时,让夏季风来的更猛烈些吧!帝国交流群:226342842
热门推荐
  • 情意绵绵浓似海

    情意绵绵浓似海

    有一种爱叫日久生情,和你待在一起,你的点点滴滴侵入脑海,才发现爱你已深入了骨髓。女主懵懂,男主主动,男追女演绎不一样的属于他们的平凡人生。小萌新报道,请多多支持!谢谢!
  • 咫尺有灵

    咫尺有灵

    咫尺就有神明!主人公白歌在震后救灾时无意中发现了灵魂的秘密,却不曾想牵扯出人类一场巨大浩劫。白歌用先祖流传下来的星图一步步逼近灾难真相——神秘“收割者”,它们在人类诞生之初就埋下了灭亡的火种。伴随着全球此起彼伏的自救运动,尤其是以政府为主导的“蓝茉莉工程”见证了人类之“神”再次出现。就在所有人以为效忠即可生存时,白歌却再次发现一个惊天的秘密:人只不过是神的玩物!当“师神长技以制神”成为延续人类的唯一方式……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都市最强打脸天王

    都市最强打脸天王

    【无敌装逼打脸爽文】比有钱?抱歉,我随便解一块原石就价值上亿。想打架?抱歉,我让你双手双脚。想我?抱歉,我有老婆了。请不要在我面前装逼,我有一个绰号,叫打脸张!【打脸团群号:149387878】期待各位兄弟姐妹的到来,带你装逼带你飞!
  • 惊天绝宠,蛮妃猎冷王

    惊天绝宠,蛮妃猎冷王

    他本是腹黑冷血铁腕狠的一代枭雄。她本是刁蛮跋扈狂炫拽的羽衣公主。河边嬉水她入了他的眼,着了他的道儿。他拾了她的衣,绑了她的人。扒贵妃衣裳,打传话太监,劫御膳房早膳,下药呛你贼王个大气喘,偶尔再出宫私会下蓝颜,本公主凑是闲的气你玩儿。怎么,派个奸妃来抓包吗?太监来火烧连营,极品来飞针挑脉。本公主率领劫富济贫二人组等的就是鱼死网破这一天!她半夜踹开他的寝殿。“贼王你没事闲得蛋疼,弄个百糕宴想撑死我啊你!有种你别忍着我!别惯着我!还我羽毛衣,让我走啊!”他抬手拧住她的下颌。狭长的凤眸流光愠怒。“你也知道我惯着你?”【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花又入剑匣

    花又入剑匣

    我写江湖,不止写江湖。我写仙侠,不止写仙侠。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敌人的名字是宫本武藏

    敌人的名字是宫本武藏

    一代剑圣宫本武藏!战胜一万个敌人,不如战胜一个自己!从七个敌人的视角深入了解一代剑圣宫本武藏的一生!宫本武藏是日本历史上登峰造极的剑术家、兵法家。以他为蓝本的各类影视剧、舞台剧、游戏、动漫、音乐、文学作品超过一百种,对日本社会和文化影响深远!本书同年入围直木奖、山本周五郎奖、山田风太郎奖!从七个敌人的视角深入了解一代剑圣宫本武藏的一生。一柄长刀,一身武艺,一位令所有对手胆寒的绝世高手。一条红布,一块胎记,一个隐藏至深的身世之谜。一幅水墨,一只黑猫,一场宿命般的生死对决。一代剑圣,七个敌人眼中的宫本武藏。
  • 短篇惊悚故事集:疑神疑鬼

    短篇惊悚故事集:疑神疑鬼

    本文由二十二个恐怖短故事集合而成。作者从小便喜欢听鬼故事,接触恐怖事件,感受恐怖经历,所以,作者将这些故事收集起来,加以自己的主观编构,希望可以给大家带来最纯净的恐怖体验!
  • 幸得相逢时未嫁

    幸得相逢时未嫁

    苏白和林玖是青梅竹马。很早很早以前,苏白就喜欢上了林玖。早到,他自己都忘了是什么时候。那一年,苏白和她表白了。同时也知道,林玖也是喜欢他的。如果,没有那一件事的发生,两人是不是会一直走下去呢?但是啊,哪有那么多如果。那些青春年少的美好,都已不再复返。我们总该要学着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