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560800000182

第182章 吕梁之战

在平齐凯旋途中突然重用宿将韦孝宽,其实并非宇文邕的一时心血来潮,而是他经过对营中诸将在此次东征伐齐前后的各种表现进行了一番认真考察后,为将南北统一大业贯彻始终而做出的一项重大决定。

韦孝宽出身于关中望族京兆韦氏,不仅是在西魏、北周两朝战功卓著,在军中享有祟高声望的名臣宿将,更是自北周立朝以来长期被刻意压制在关陇贵族集团中下层的汉族士宦的代表人物。

在平齐之后对他的重新起用,无疑将对北周朝中最迫切渴望实现南北统一,结束长期分裂状态的汉族官吏、将佐形成巨大的激励作用,为宇文邕继续施展胸中抱负争取中坚支持力量。同时,也是宇文邕对日趋流露出保守倾向的宗室亲贵及关陇集团上层鲜卑族将领们发出的一记警告,提醒他们切勿固步自封,再以安居关中津津乐道,阻挠、妨碍自己完成南北统一大业。

当然,宇文邕心里也十分清楚,对韦孝宽以及颜之推、李德林等汉族士宦的擢拔重用是在平定关东后,朝廷需要在更加广大的汉人定居地域范围内实现稳定统治的背景下,迫于形势而采取的一种策略,并不能代表他对韦孝宽等人的高度信任。

正因如此,当他返回长安后不久,接到徐州总管梁士彦(于周军攻占邺都后自晋州调任徐州总管)发来的关于陈朝派大将吴明彻统军北上,侵掠淮北的求援军报时,依然没有考虑任用韦孝宽为将,率军驰援徐州,而是另委自己的心腹大将王轨为行军总管,统军五万赶赴淮北迎战陈军。

王轨率军昼夜兼程,抵达徐州城外时,陈军已然攻占吕梁(在今徐州东南30公里处),吴明彻亲率数万大军将徐州城三面围困,同时,传命麾下大将程文季率军于徐州城东的泗水下游筑堰蓄水,意图待水势上涨后决堰引河水倒灌徐州城,逼城内的周军就范。

王轨之前虽从不曾与南陈军队交过手,可也听说过南朝向以水路作战见长,兼之这次遇上的对手乃是曾主持过太建北伐的南陈名将吴明彻,因此,在领受率军驰援徐州这一差使后就凭添了几分小心谨慎。

在率军于徐州城外扎下营寨后,王轨并没急于与陈军列阵开战,而是一面派出斥候乔装改扮成陈军模样混入城中,与梁士彦取得了联络,一面轻装简从,亲自出营探看敌情。

彼时,陈将程文季已率部在徐州城东的泗水上修筑起一道七八丈高的堰坝,堰坝下游直至淮河入口处的河面上满目皆是大大小小的南陈水军船舰,只待吴明彻传令决堰放水,这近千艘船舰即可溯流而上,借助水势对徐州城发起猛烈进攻。

王轨带着五六名亲随,扮做当地百姓,辗转沿河而下,一直走至下游入淮处,花费了足足两天一夜的功夫,将陈军在泗水沿线的军力部署及筑堰情况探察了个一清二楚。尔后,他密派一支由水性好的军士组成的小股部队自徐州城北悄悄绕至泗水入淮处,效仿数年前北齐在秦州阻止北伐陈军的做法,潜入水下栽下了数百根木桩,并用车轮将木桩之间的水面统统拦上,先行截断了陈朝水军的退路。

待吴明彻发觉北周援军已在泗水入淮处密排下水栅,切断了已方水军退路时,王轨又派大将史万岁会同徐州城内的梁士彦反守为攻,率领周军主力向陈军大营突然发起猛烈进攻,从正面牵制住陈军主力,令其难以分兵,同时,亲率精兵驰赴徐州城东泗水河畔,迅速击溃了程文季所部,并传命军士自东面掘开堰坝,引堰内蓄涨的河水顺流而下,一举冲垮南陈水军船舰。

这么一来,就使得陈军陷入了进退两难的困境。

吴明彻接到程文季的禀报,得知周军自东面掘堰的消息,情知大势不妙,遂命麾下骁将萧摩诃率领两千轻骑自北向南突围,以吸引周军的注意力,他则抱病上阵,亲自登舰指挥水军向淮河入口处紧急撤退。

无奈王轨一口咬死了被困在泗水河面上的数百艘陈军船舰决不松口,全然置向南突围的萧摩诃所部骑军于不顾,加紧率领人马驰抵淮河入口处,彻底堵住了南陈水军的唯一退路。

可怜数年前还是无坚不摧、无往不胜的南陈主力水军,有多一半的船舰被周军决堰放出的大水冲得七零八落,沉入了泗水河底,另有一部分没被大水冲垮的也在撤退途中一头撞上了周军设置的水栅,成了瓮中之鳖。

吴明彻前后不下十次派出“水鬼”潜入水下欲拔除周军设置的水栅,却都被及时赶到的周军主力使用强弓硬弩活活射死在了河中。周陈两军在淮河入口处一直相持到次日天亮,吴明彻因见大势已去,为保全麾下将士的身家性命,只得率领三万残兵败将弃船登岸,投降了周军。

昔日堂堂的南陈北伐名将吴明彻,恐怕怎么也想不到,自己竟会在徐州城下阴沟翻船,败在了“旱鸭子”王轨的手下。他被俘之后,随即被送往长安,虽蒙宇文邕格外开恩,封官赐宅,依然保全了荣华富贵,却始终对徐州战败被俘一事耿耿于怀,一年之后,便郁郁而终,死在了长安家中。

周陈吕梁一战,王轨率军大破陈军,不仅成功遏制了南陈趁北周灭齐之机向淮北拓展领地的势头,还一举全歼了南陈最精锐的一支水军,进而对淮南、甚至南陈帝都建康形成了直接威胁。当吕梁大捷的消息传至关中长安,一时间,北周朝中关于乘胜一鼓作气荡平江南,恢复南北统一的议论之声此起彼伏,充斥在了朝堂之上。

而就在举朝上下热议兴师伐陈的同时,一辆轺车却载着内史上大夫王谊悄没声地出了长安,径直朝北疾驰而去。

同类推荐
  • 我真不想当房遗爱

    我真不想当房遗爱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日色才临仙掌动,香烟欲傍衮龙浮。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这是描写盛唐的诗,重生在大唐的现代搬砖员,决定不负韶华,用自己的双手,推动大唐这个庞大的机器,不断的往自己想要的方向去走!只因为他那不屈的灵魂在肆意怒吼!我命由我不由天!书友群2-8-9-9-9-4-6-4-8,欢迎加群给作者寄刀片
  • 被坑从当皇帝开始

    被坑从当皇帝开始

    什么?马上亡国!主角:不好意思,这里风大,我还是回去当宅男系统:别怕,我会坑……帮你,做人要有理想,否则和咸鱼有什么区别,贾诩:敢犯吾主,皆以一计灭之典韦:双戟在手,乱臣贼子,皆斩马下,休想伤主分毫薛仁贵:纵使千军万马,吾也三箭退之陈庆之:给吾七千勇士,吾可灭一国诸葛亮:亮有一计,可撼日月高顺:冲锋之势有去无回,秀儿之志有死无生赵云:即使敌众我寡,亦能从万军丛中取敌将首级
  • 铭华志

    铭华志

    是个渔家少年,偏似个王侯公子,更像个纨绔子弟,可却心系天下,护我国门!
  • 人皇冥帝

    人皇冥帝

    两个无赖小子,天生体质一阴一阳,逆天改命,终成一代人皇和冥帝。
  • 重生之回到战国

    重生之回到战国

    这是一个书生能翻山倒海的战国这是一个武者能开山断河的时代同样的战国不一样的事物
热门推荐
  • 极越帝天

    极越帝天

    当恢弘的战歌响彻天地,替天路上消失世代强者;天地预言,真要流传亿年可破,古往今来,真未出生旷古天才;在这背后拥有何种秘辛,帝主择霸究竟何许霸主!霸主之外是否还有无极!
  • 欢天喜地背锅侠

    欢天喜地背锅侠

    如何才能成为一名愉快的背锅侠?以下是凑字数...
  • 步步惊华:盛宠鬼王妃

    步步惊华:盛宠鬼王妃

    人有三魂七魄,七魄尽,三魂离,便成阴人。21世纪,阴阳师赵明月执行任务时遭暗杀,重生楚国。楚王第九子,天生阴体,招邪祟,绝世容颜,病于床久而不起。“你不怕吗?”他气若悬丝。“不怕。”身为阴阳道第二十九代传人,斩妖除邪乃为天职,怎能畏惧五阴之体?万魔共伏!急急如律令!然而,却不曾料想……裂开的鬼王面具下,唇角微勾,漾出好看的弧度,道,“明月。”【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The Research Magnificent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墨武侠锋

    墨武侠锋

    平凡少年陆麟辰因一次意外服下了天下奇珍龙魂草,在龙魂草药力改变他的根基的同时也让他背负上了三年内化解体内不可控药力的包袱。对于外界毫无所知的陆麟辰将会怎样的进入江湖,又将怎样掀起惊天风云!苍生何晓几危安,真龙欲腾九天,惊鸿敢与天对立,侠剑锋,握世皇权!
  • 我的青春有你陪伴

    我的青春有你陪伴

    在高一新开学的时候,邻座一位长相漂亮的女生主动与我交谈。他们之间也很快的认识对方,当天晚上由于女生害怕那条黑漆漆的路,让男生送她回家。而那名男生也觉得只要坦白一下,就会追到那名女生,当又想起开学前,男生的妈妈千番嘱咐该男生不能谈恋爱,所以男生只能忍住。可后来的种种原因,使该名男生和那名女生走在一起,也断定她是能和那名男生走到最后的...
  • 感情之书

    感情之书

    这本书,为感情而创作,希望,珍惜你们身边的那个他吧
  • 典制与刑罚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典制与刑罚历史纵横谈(中国历史纵横谈)

    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配以深沉的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了中华文明的历史,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外交、科技、法律、宗教、艺术等领域,具有很强的系统性、知识性和可读性,不仅是广大读者学习中国历史知识的读物,也是各级图书馆珍藏的版本。
  •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卧底记者:我的正义之旅

    本书讲述一位从海军陆战队走出来的政法记者,第一卧底记者为正义而战的真实记录。作者以冷静的笔端将自己经历的一次次卧底暗访的历险过程真实地记录了下来,包括“从民工到流浪记者”、“广东最大谋杀案的新闻背后”等15章。
  •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文学理论与批评实践

    本书生动而详细地考察了20世纪和21世纪的重要批评流派,是进入当代西方文学理论与批评的入门书,其中主要涉及俄国形式主义、新批评、读者导向批评、现代性/后现代主义、结构主义/后结构主义、精神分析批评、女性主义、马克思主义、文化诗学(新历史主义)、后殖民主义,非裔美国文学批评、酷儿理论和生态批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