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797700000001

第1章 部署进军西藏

毛泽东在莫斯科访问期间致电西南局,要求西南局尽快进军西藏。

刘伯承、邓小平两人都觉得犯难了,这是一个很棘手的任务,不但进军西藏十分困难,而且入藏的人员更不好选。

刘伯承说:“这次是交给你们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

1.刘、邓选定十八军进西藏

在解放战争取得节节胜利的情况下,西藏局势却变得紧张起来,西藏反动当局在外国势力的鼓动下,进行着分裂祖国的阴谋活动,而且开始扩充藏军,在昌都依靠金沙江的天险,试图阻止解放军进入西藏。

鉴于这种情况,毛泽东和中共中央高度关注,思考着如何进藏的计划。1950年毛泽东在莫斯科访问期间致电西南局,要求西南局尽快进军西藏。

毛泽东在莫斯科的电报很快就转到了西南局。

在重庆的曾家岩,刺眼的阳光从大半个窗户外照射进来,虽然还是深冬季节,但是整个房间里却显得十分闷热。

邓小平看完电报后,没有说话,就把电报给了刘伯承。邓小平坐在椅子上,抬头看着窗外的阳光,沉闷地抽着烟。

刘伯承用手推了下他那硕大的眼镜,一手拿着电报认真地看着,也没有说话。

看完电报后,刘伯承把电报轻轻地放在桌子上,把手插在袖管里,就站了起来,在房间里踱着步子。

邓小平已经被烟雾所缭绕,烟气并顺着窗子飘到外边去了。刘伯承抬头看了一下邓小平,又低下头思虑着。

看得出来,两人都觉得犯难了,这是一个很棘手的任务,不但进军西藏十分困难,而且入藏的人员更不好选。这是个苦差事,到底该派谁出兵西藏呢?谁又能担当这个重任呢?这个人是否又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呢?

二野的部队本来就少,只有三个兵团,九个军。刘伯承与邓小平两个人不知道如何是好,但是中央的命令必须坚决执行,而且进军西藏关系到整个民族的利益,马虎不得。

两人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一个人,觉得无论从地理位置,还是从经济、时间上分析,贺龙的第六十二军最合适,而且这个军现在已经占据了西康省会雅安,由这支军队进军西藏很有把握。但两人很快就觉得不妥,最艰苦的工作最好还是由二野的老部队来执行。

他们又把自己的九个军一个个拿出来分析,认为十军的战斗力最强,进军西藏很有希望。不过令他们遗憾的是,军长杜义德近来身体不太好,难当重任。

“让‘地主’去吧!”邓小平吐了最后一口烟,然后把烟头丢在了烟灰缸里,突然说了一句看似玩笑的话。

“谁?”刘伯承急切地问邓小平。

“张国华。”邓小平也站起来,微微一笑。看得出来,邓小平对这个人很欣赏,觉得他可以完成进军西藏的任务。

“我也正在打他的主意,好,就叫他去1”刘伯承和邓小平对视一下,也跟着笑了起来。

两人都认为十八军军长张国华比较年轻,既当过军事指挥员,又做过政治工作和地方工作。在解放战争时期,屡挫数倍强敌的进攻,开辟和巩固了豫皖苏解放区,对转入战略反攻和实施淮海决战起了重要作用。

所以,决定由张国华率领部队进军西藏是适当的。在部队组成上,考虑各部队都已进到指定位置,正在“安家”,是从各兵团抽调三个师组建进藏部队,还是十八军全军执行进藏任务呢?

刘、邓两人认为:进军西藏时间紧迫,任务艰巨,前者不利于统一指挥;特别是在进藏初期,部队要起军政府的作用,要建党建政,要开展地方工作,要搞生产建设。十八军这支部队英勇善战,作风顽强,在军、师领导层中,有一大批老红军、老八路、老新四军干部,能够承担起这一重大任务。

刘、邓二人就马上电令十八军主力集结乐山、丹棱地区整训待命。让张国华及每师一个负责同志速来重庆受领新任务。

这样,进军西藏这一光荣而又艰巨的历史使命,最后落在十八军肩上。

刘、邓二人于1950年1月7日上报毛泽东和党中央,同时发给当时还在成都的贺龙。

电报内容如下:

一、毛主席及德怀同志关于西藏问题的两电均收到。经我们考虑后,完全同意于今年即九月占领全藏。根据敌情,尤其交通经济条件来说,在兵力派遣上先以一个军去,惟在开辟时,则准备以另一个师给予加强之。在康藏两侧之新青两省及云南邻界,各驻防兄弟部队如可能时予以协助。

二、拟定以二野之十八军担任入藏任务,以张国华为统一领导的核心,已指令该军集结整训,并召张及各师干部速来重庆受领任务,解决进军西藏中的运输诸问题。

三、拟请由十八兵团在经营西康之部队中指定一个师随同十八军先期进入西康之西部。如需要时,则由张国华统一指挥参加藏东作战,任务完成后,随即归还西康。

以上意见是否可行,请中央毛主席及贺龙同志审核。

1月8日接到电报后,张国华一惊,马上意识到:任务有变!当时张国华正带领他的部队在开辟川南新区,大批干部已被派往川南各地担任县市领导了,政委谭冠三已喝过十八军的送行酒,就要去自贡市当市委书记了,张国华本人也已就任了川南行署第一任主任。

但张国华还是立刻赶往了重庆,在路上他思虑着:是让我去哪里呢?是云南昵?但那是四兵团的地盘;是去西康呢?可十八兵团已经进驻;打台湾呢?不过有三野。看来看去也就只有去西藏了,因为新疆解放后就是西藏了。

2.十八军接受进藏任务

1950年1月10日,张国华到了曾家岩之后,刘、邓就把毛泽东要二野进军西藏的命令告诉了张国华。让张国华在二野所有部队中任意挑选三个主力师,组成3万人的一个军。

刘伯承见张国华不言语,他问到:“你的意见如何?”

张国华不敢马上接受任务,他觉得,这样组成的军队战斗力是比较强的,但是进藏不只是打仗,更多的是政治斗争。要把和平解放西藏作为进军重点,对这个准备临时组建的军队来说,张国华没有太大把握。

另一方面,他自己领导的十八军也很难想明白为什么要接受这个任务。他们本来要去贵州的,刘、邓考虑到十八军过江以来跑路最多,比较辛苦,于是中途便让十八军改进川南;但大家正准备向川南行进时,却突然接到命令去西藏,他们能想明白吗?

但是,想到这是关系整个国家统一的大事,西藏问题必须解决,这个任务交给他了,他就必须出色地完成。就这样,张国华下定了进藏的决心,他用一种坚定的目光轻声对刘伯承和邓小平说:“我愿意接受这个任务,带领十八军完成祖国的统一大业。”

“你觉得有没有把握?”邓小平转而问张国华。

“问题不大。”张国华回答道。两位首长看着他都欣慰地笑了。

于是,邓小平便指示张国华:“那就这样定了!我们马上报告中央,你还有什么困难吗?”

“现在还没有想到。”张国华嘿嘿笑道。

“有困难要说话,全二野都会支援你们。”刘伯承拍了拍张国华的肩膀给他打气。

张国华对两位首长说,保证完成任务,他显得信心十足,因为在他的军队里有着很多参加过长征的老红军,还有大量懂政治有文化的干部,这些都让他看到了希望。

十八军担任进军西藏任务后,第二野战军于1月10日电告第五兵团:十八军直属二野指挥,脱离五兵团建制。

在张国华到达重庆几天后,军参谋长陈明义率供给部长赖荣光、卫生部长陈致明、五十二师政委刘振国、五十二师副师长陈子植、五十三师师长金绍山、五十四师师长张忠也到达重庆。

在这个时候,全国人民和中共中央期待着这支顽强的部队去完成解放西藏的光荣使命,给了这支部队无数的支持和鼓励,希望他们出色地完成任务。

而西南局另一个重要首长贺龙,在得知西南局、第二野战军受领了进军西藏的任务后,马上开展了对西藏实地情况的考察,为十八军挺进西藏提供参考。

贺龙司令还组织召开了康藏问题的专家学者座谈会,邀请华西大学教授李安宅、副教授于式玉、四川大学教授任乃强和法尊大师谢国安等人参见。他们对进藏道路、西藏政治、经济、民族、宗教、军事及气候等情况,进行了初步的调查研究,还请任乃强绘制了康藏地区地图,由二野司令部测量队印发给张国华的十八军。

1月10日,贺龙就进藏路线、藏军力量、康藏气候以及宗教等问题,写出详细报告,上报党中央、毛主席。

报告最后在分析了达赖与班禅的历史地位和相互关系后建议:

对宗教问题处理得适当与否,是一个决定的关键,因而要十分慎重。一般的见解是前方派赴易,后方勤务难;军事收拾易,政治收拾难。国民党在康藏所以失败,即由于对其内部宗教问题处理得不好,绝非捧一个在外的班禅所能决定的。英国的势力能够伸张进去,也是从宗教问题着手的。

3.刘、邓召开进军动员大会

在解放军部署进军西藏的时候,而“藏独”分子在英美等帝国主义的干预和调拨下,进行着分裂国家的阴谋活动,而且非常猖獗。

1950年1月,美国合众社向世界发出电讯:“西藏将派出亲善使团分赴英、美、印、尼和北京表示独立。”

西藏反动当局更是像跳梁小丑一样,试图想尽办法阻止解放军进入西藏。在高原的上空法号凄厉,喇嘛们在寺庙里念咒经诅咒解放军,而16岁以上,60岁以下的男夫陆续被征召入伍,藏军迅速膨胀起来。

新生的共和国面对着艰难而严峻的考验,如果再拖延时间的话,西藏问题恐怕就很难解决了,所以进军西藏刻不容缓。

所以到了1950年1月11日,刘、邓接见十八军师以上干部,准备动员十八军的领导层,希望他们能够尽快进军西藏,当然,更重要的是如何争取西藏问题的和平解决、如何团结藏族老百姓和西藏的爱国人士等。

张国华、谭冠三、王其梅等人在1月10日晚上接到通知后,第二天一大早就赶到曾家岩,在二野司令部会议室等候刘、邓首长的指示。

刘伯承走进会议室时,张国华等人唰地站起来给首长敬礼。

刘伯承满脸微笑,一边和他们一一握手,一边说:“坐下,坐下坐下,都是经常见面的人,不要这么客气。”

刘伯承素来不苟言笑。尽管今天他面带笑意,张国华等人仍本能地端端正正地坐好,连谭冠三这位老将也腰板挺得绷直,两只手规规矩矩地放在膝盖上。

刘伯承笑笑说:“你们放轻松点,别那么拘束,你看谭政委,太正规了嘛,把手放下来,放下来。你们架着二郎腿也没有什么不好。”

刘伯承扫一眼这些打仗猛如张飞,而此时又像小学生一样规规矩矩坐在周围的十八军将领们,笑着说:“小平同志有个重要的会不能来,他让我先问候你们。”

张国华等人一阵掌声,齐声说:“感谢邓政委。”

刘伯承走到张国华面前的时候,用手扶了扶眼镜,对他笑着说道:“你没得40岁吧?”

“36啦!”张国华挺起胸脯有力地说道。

“好嘛,很年轻嘛。36按虚岁是属兔的,兔子灵活,跑跳都很行,特别是爬山。”刘伯承乐呵呵地拍了拍他的肩膀,很满意地说。

“已经开始走下山路罗。”张国华也嘿嘿地笑。

“下山?还早得很呢。”刘伯承再次拍了拍张国华。

刘伯承又笑着对谭冠三说:“这里除了我和你,他们几个都是三十来岁的年轻人嘛,朝气蓬勃,手脚灵活,又都是红军时期的,准备叫你们挑重担子。”

“请司令员下命令吧!”听到首长这么说,大家便异口同声地回答。

刘伯承突然又严肃了自己的面容,对大家说:“这次是交给你们一个非常重要、非常艰巨、非常光荣的任务!党中央毛主席决定由十八军担任解放西藏的任务。”

刘伯承用了三个“非常”,可见任务的重要性,于是张国华和谭冠三等人就大声说道:“请司令员放心!我们坚决完成这个任务,决不辜负党中央、毛主席对十八军的信任!”

刘伯承点点头:“好,很好!共产党员就要有这股子劲头,这就叫做党性。西藏这地方很不平常,困难多,也很艰苦,你们要做好充分的思想准备和物资准备。党中央、毛主席非常关心这次进军,我们要动员全野战军来支援你们。”

在刘伯承的心中其实也有很多愧疚,毕竟十八军已经很劳累了,现在又进军西藏,他怕大家会有情绪。

事实上,刘伯承对十八军师以上的领导班子成员是非常满意的,他用和蔼的目光依次扫视着十八军的这些将领。

文质彬彬的苗丕一;又矮又瘦精力充沛的陈子植;充满书生气,说话慢条斯理,满脑子都是点子,很有统战经验的十八军敌工部部长陈竞波;头顶微秃的甘炎林;很讲究仪表,全二野有名的少壮派、十八军参谋长、河南人陈明义;再就是老沉持重、满腹才气,曾参加秋收起义、老红军,十八军政委谭冠三。有这些优秀十八军将领跟着张国华就不会担心西藏的那群叛军了。

1月15日,在曾家营二野司令部的作战室里,正在召开动员大会。在会议室的墙上挂着一张陈旧的西藏地图,再上面就是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的画像,显得庄严肃穆。会议由邓小平主持,他首先大略讲述了今后进军西藏的政策走势。

接着,刘伯承传达了党中央、毛主席关于进藏的任务。他说:“毛主席命令今年进军西藏,这是现在民主力量与世界帝国主义斗争形势的必然趋势,势在必行。夜长则梦多,英国人现在承认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对西藏的主权,是由于我们强大,拿我们没办法,因为以后两国还要来往。但他们的骨子里是恨我们的,如果有条件,他们还是想扶持西藏分裂势力,把西藏置于他们的控制之下。因此,我们宜早不宜迟,必须尽早进军西藏。根据气候特点,毛主席要求我们4月至10月开始西藏。”

十八军这些战士们都是些老八路、老红军,可谓是身经百战,还从来没有在战场上退缩过。可是在这个时候,都规规矩矩地坐在那里,一动不动,不敢说一句话,虽然他们曾对刘伯承司令员下了保证,但心里还是没把握。

这一切都让邓小平看在眼里,此刻,他目光如电,在仔细观察着每个人的表情。接着刘伯承的话,邓小平铿锵有力地对大家说道:“西藏地方政府军队兵力有六、七千人,如果向三大寺征兵,则会生反抗,如向农牧民或其他寺庙征兵,最多有3万人,实际上只能到2万人左右,所以军事上我们占优势。”

邓小平先说了两军的力量对比,但他话锋又突然一转,从军事转到了政治。他敲敲桌面,意思是让大家注意,远征西藏,要讲政治团结,而不是军事争斗。

然后,邓小平就从西藏的历史与现实的比较中进一步阐述。他说西藏是少数民族地区,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特殊性,要争取政治方式解决,解放西藏有军事问题,但军事与政治比较,政治是主要的。

邓小平说:“从历史上看,历代对藏多次用兵未果,而解决者亦多靠政治,如唐朝,以后用兵均未成。在宗教问题上。达赖是其中有力量的,但其力量不会很大,要团结达赖、班禅两大派,要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军事政治协同解决,必须解决运输补给的公路,我军需相当兵力,但力量过大,则会引起以后问题不好解决,兵力确定入藏3万人,力求精干,补给线上1万,加强兵站线。”

“为什么要十八军干呢?”邓小平笑着望了一眼张国华说,“主要是干部问题,你们是地主大户嘛!”

邓小平最后的一句话,让在场的人都笑了。

这个时候,刘伯承司令员也幽默地说:“你们都很年轻,是进军西藏的各路诸侯。西藏这个地方非常特殊、敏感,历史上一些帝王将相多次用兵,有的翻了船,损兵折将,有的不战自退。我们是人民的军队,要处处体现出王者之师,仁义之师的形象。”

邓小平笑过之后,又严肃地告诫大家说:“靠政策走路,靠政策吃饭。”

在这次会议中,刘、邓首长还把兵力、兵站诸事作了具体地安排,给了十八军很多嘱咐和鼓励的话。

张国华和谭冠三在刘、邓首长下达进军西藏任务之后,立即代表全军将士坚决地把任务接受下来了。

当刘伯承、邓小平询问进军西藏有何困难时,张国华说:“全军最担心的是粮弹接济,只要粮食有保障,其他任何困难均有信心克服。”

刘伯承表示说:“西南局、二野当采取一切措施,保障运输补给。但在领导思想上,要有饿肚子的准备,一个军在高原上前进几千里,要保证不饿肚子是非常艰苦的工作。”

邓小平要求军师干部要认识到解放西藏的伟大意义,做好思想动员工作,发扬人民军队英勇顽强、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从思想上、组织上、工作上做好充分准备,保证完成进军西藏的任务。

4.刘、邓建议中央多路进军

西南局考虑到进军西藏任务的确非常艰巨,因此,刘、邓首长向中央建议:

自西康、云南、青海、新疆四省对西藏“多路向心进军”,以分散西藏地方政府抵御力量和解决粮食供给问题,从而保障西南方面顺利进军。

1950年1月18日,西南局又向中央军委报告有关进军西藏的大体安排,并作出保证:

十八军经营(西藏)的问题,则是我们当前极大的战略问题,也是该军在思想上一个极大的转折问题,但在我们与其师以上干部说明任务和我们决心全力支援进军的情况下,大家都愉快地接受这一光荣任务。

18日当天,由邓小平起草了关于进军西藏的部署,并成立中共西藏党的领导机构向中央报告,报告中说:

我们近日召集十八军师以上干部来重庆,讲清入藏任务并商谈具体准备,大家对此光荣任务的接受,尚称愉快。

我们大体确定于二月底完成准备,三月初出动,三月底主力集结甘孜地区,四月底集结德格地区,五月间占领昌都,占领昌都就会震动全藏,促进内部分化。

再者,关于西藏党的组织,我们拟成立西藏工作委员会,以张国华(军长)、谭冠三(军政委)、王其梅(军副政委)、昌炳桂(副军长)、陈明义(军参谋长)、刘振国(军政治部主任)、天宝(藏族干部、全国政协代表)等七人为委员。张国华任书记,谭冠三任副书记。请予审查批示。

中共中央收到刘、邓的报告后,于1月24日向西南、西北局发出多路进军西藏的指示:

西南局、西北局、贺、李、王震:

一、刘、邓已决定十八军为进攻西藏主力,并提议由青海、新疆及云南各出一支兵向西藏多路向心进兵,以便解决粮食及地形上的困难,刘、邓提议由西北局负责派工兵迅速修复由西宁经玉树至甘孜的公路,并调查玉树飞机场的情况电告。以上望西北局立即讨论并提出意见电告中央及刘、邓。由新疆向西藏西部进兵问题,望王震立即调查并提出意见。又据龙云说,由云南丽江有一条路到西藏,骡马勉强可走。在云南地区多为汉人。在西藏察隅一带气候温暖,粮产丰富,并有一条公路通至印度,和印度商业关系密切,应有一支兵从云南进军察隅。此点请刘、邓在陈赓占领云南后,令陈赓计划并布置。

二、同意即成立西藏工作委员会,以张国华为书记,谭冠三为副书记、王其梅、昌炳桂、陈明义、刘振国、天宝为委员。此外请西北局考虑是否还有其他人可以加入此委员会,望西北局即提出意见。据德怀同志说,西北局藏民干部训练班有牧民学生受训,此训练情形如何,望西北局注意检查督促。在三月间结束学习,以便能在四月间派到十八军随军前进。又北京现有藏民训练班二十余人,已经开学,两个月毕业,亦准备在毕业后送西南局分配工作。

三、关于飞机的利用是否可能,当由中央加以研究。所需五百辆汽车的汽油,并需有一部运至甘孜问题,及所需二十五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17万五千匹布,另复。解放西藏完全确定由十八军负责,十八军高级将领们是无条件地接受了任务,但下层官兵到底愿不愿去,思想通不通呢?刘伯承、邓十分关注这个问题。

西南局关于进军西藏、经营西藏的方案确定之后,十八军考虑到配备干部,调整组织是首要工作。于是,刚刚成立的西藏工委、十八军党委提出补充干部的要求,西南局、西南军区都尽量予以满足。

配齐十八军的领导班子是很重要的。所以,1950年1月初,十八军宣布经中央军委批准的第五十三师政委王其梅升任军副政委、第五十二师政委刘振国升任军政治部主任。

时任二野司令部作战处处长的李觉主动要求加入十八军的进藏部队,因为十八军曾是他的老部队。刘、邓于1月21日报军委批准,李觉任十八军第二参谋长,后来又为西藏工委委员。

西藏属于少数民族地区,那里的语言听不懂,而且很多生活习俗也和汉人不一样,所以十八军需要很多懂藏话、又了解西藏的干部,但当时藏族干部数量是极少的。中央军委根据西南局的要求,立即在全军进行物色。

除已选调红军长征时在四川阿坝地区参军、后在内蒙古伊克昭盟骑兵大队任政委的吴天宝外,又把在阿坝地区参加红军、任职于安徽滁州军分区的杨东生(协饶顿珠)调到西藏工委工作。

不久,西南局又批准原西康巴塘地下党组织负责人平措旺阶调西藏工委工作。另从西南军区部队和地方的通信、机要、医疗、外事、公安等专业部门,对口调来一批干部,到西藏工委和十八军开展工作。

为了顺利进军西藏,西南局做着积极的准备工作,大家都相信刘、邓大军能够再次创造辉煌。

同类推荐
  • 乱世征战之群英传

    乱世征战之群英传

    大宁王朝历21帝,立国318年,元昊6年宁哀帝在瓜州被三州太府司马桧杀害,自立为帝,以三州之地建国“东江国”开启了诸国并立,军阀混战的“新时代”
  •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

    《特种部队武器装备》着重对主要特种兵器的特性、使用效果及其在作战中的精彩表现等作了详细的介绍,笔者以美国、俄罗斯、法国、英国、德国和以色列6个国家为主,从单兵武器方面着手,用简洁、通俗而富有趣味性的语言将特种部队的兵器王国展现在广大读者面前,相信广大读者一定会从《特种部队武器装备揭秘》中领略到威力与细腻结合的震憾,了解战斗背后大兵与武器的故事,从而揭开“特种兵器”这块神秘的面妙。
  • 火眼

    火眼

    苏虎,幼年流落在大别山,信念使得他锻炼成钢,参加红军后便显出了出色的侦察能力。抗战爆发后,部队投入抗日前线,他依旧担任侦察任务,每一次都出色地完成任务,在他担任部队指挥部警卫期间,更是利用出色的侦察以及作战力屡立战功。而且他还担负着掩护运送无数热血青年前往延安的任务。火眼——一名侦察员的抗日历程。
  • 汉旗指处

    汉旗指处

    我心,为情所寄;我血,为爱而洒。我刀,为义而战;我身,为国而捐。一个柔弱女子,一群热血少年,在异族肆虐之际,遇强敌而不屈,虽九死而不悔......欺我人者,我杀之人;辱我国者,我灭之国。只因这国是我的国!那人是我的爱!
  • 霍郎

    霍郎

    年少羽林郎,翩翩侍武皇,生创不世功,亡后亦称王!
热门推荐
  • 大帝神劫

    大帝神劫

    穿越到异世界不可怕,可怕的是正好砸在人家头顶上。砸在人头顶上不可怕,可怕的是被砸的那人正在接受传承。打断人接受传承不可怕,可怕的是接受传承那人跪了七天七夜,磕头磕到头破血流才好容易召唤出的传承……少年就是这样突然的穿到了异世界,砸断了战神后人的腿,彻底破坏了传承。本以为大祸临头,结果,所有人都特别和蔼,迎接他进入圣城成为当代战神。然后,大战开启,战神要殉城而死……
  • 独自爱你的那些年

    独自爱你的那些年

    从年少时的一见钟情到我一人余后的十年都只能用各种身份偷偷看着你,偷偷陪着你。你的名字是我写不进的温柔,是我小心翼翼的提及……
  • 锦鲤萌妃,王爷追妻套路深

    锦鲤萌妃,王爷追妻套路深

    从小就是“锦鲤体质”的卢尧菱真可谓是天选之女,被圣物之王“天机玄玉”选中,成为异次元南晋国轩王府的王妃。一路蒙圈斩获王爷的芳心,一向清淡俊逸的轩王,表面上看似对卢尧菱若即若离,心中却有一个宠妻狂魔的热情灵魂!即使爱妻来自不知名的世界也让他无所畏惧!奈何亲亲王妃总是不信王爷的爱啊!拼了命的想逃跑,王爷只好默默干起了暗地追随的事情..……--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妖孽横行:暴妃不好惹

    妖孽横行:暴妃不好惹

    (日十更以上)她是21世纪特种佣兵,一朝穿越,成为丞相府可有可无的庶出小姐。他,皇朝三皇子之首,明明是男子,却被天下人评为‘第一美人’。一场皇宴,一句箴言。她成为天下人皆知的‘祸国’!他亦成了她名义上的丈夫。然而,阴谋与爱情接踵而至,他以她为棋子,深入敌后,横扫千军。她亦以他为棋子,培养暗军,执掌玉玺。棋子尽,棋局了。他说:“弱水三千,为汝倾尽又何妨?”她笑:“弱水三千,终不得吾欢颜。吾要的是天下无妃!”他与她,王王相见,究竟是携手天下,还是独占江山?
  • 美人心计:残王爱妃

    美人心计:残王爱妃

    毫无征兆的夜晚,她被人下药,在半梦半醒之间承欢于不知名的男人……她欲睁眼看清他,他用丝带蒙住她的双眼,在她耳边下咒:“记住我。你若忘了,我会让你好受!”她是赐去的王妃,也是潜伏的奸细。出嫁前,皇帝将她压在身下:“他受伤后就不再碰女人,他已经不行了!”"
  • 刺猬恋人

    刺猬恋人

    冰冷带刺的外表下,都只是害怕卸了外壳,受到更大的伤害当冰冷对上冰冷,是谁慢慢塌了城,倾了心夏赐溦始终不相信父亲就这么轻易死去,最终决定住进池家,而命运的齿轮也在这一刻开启一个是俊美阳光,单纯的大男孩一个是冷情却为爱不顾一切的天使少年当人物一个个登场,当真相一层层揭开千帆过后,谁才是那个和她牵手走下去的人
  • 雙子中學亂來記

    雙子中學亂來記

    在日本的東京市,有一間名滿天下學校,名為"雙子中學"。那裡的高材生和優等生多不勝數。而那裡的學生幾乎都是貴族出身,家裡都是千萬以上。而中學有兩個"活招牌"校花校草-----鈴和連。由於兩人長得極像而又是青梅竹馬(所以中學命名為雙子中學),被誤會為姐弟。由於平時關係暖味,非常容易被人誤以為姐弟戀…可是女主很開心,男主較煩惱。而得罪他們的人,會無端消失,再也不會出現這個世界上……
  • 锦衣之下之余生有你

    锦衣之下之余生有你

    绎夏的现代生活,因一张图纸结下的梁子……你还有我啊!
  • 六界之妖界浮生

    六界之妖界浮生

    一个阴谋的委托让他成为了四大家族最后的遗裔,险恶的人心和命运的巨轮让他不得不凝聚起所有可以利用的力量。神族的逃离、魔族的复生和他的逐步壮大,只是这个阴谋的一部分。他决心要冲破这一场阴谋,可当他觉醒后却发现一切的一切是……
  • 天宸变

    天宸变

    三百年前,魔族破界而来,夺人族半壁江山,令人族置身存亡之秋。而后二十载,人魔争锋,狼烟不止。殃及四海,焚滅九天,双方于中武绝域一战,天崩地毁,两败俱伤,不得以签订《止战盟约》。三百年后,平静的波流底部,暗流涌动,远去的战鼓雷鸣,再度响起。曾经的《止战盟约》已然失去意义,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将开始。人间尘界,偏僻山麓。落魄少年,再掀波澜……这是一个以武为尊,弱肉强食的残酷世界;这是一个群雄并起,百家争鸣的大争之世;这是一个尸骸遍野,血流成河的绝望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