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1200000224

第224章 红豆饼

锦帐低垂掩云屏的后一句,是珊瑚枕翠钗横,香艳非常,纪舜英扫得一眼,皱了眉头把书往案上一抛,恰落在他才刚写的文章上头,纸上墨迹未干,倒把最末几行蹭糊了,青松赶紧拿起来,纪舜英一看已是污了,索性重写一章。

绿竹正在烤火搓手,外头落得雪珠子,不是正经的干雪,里头还夹着雨珠,下一场湿一场,地下便没一寸干的,他往外跑这一趟,衣裳鞋子全湿了,沾衣就化,这天儿出去打伞无用,得穿着蓑衣。

他见着纪舜英扔了书,把手往嘴边一放,呵了气道:“少爷,可是我买错了?”书肆里头除开话本卖得好,头一个就是这梅季明的诗词集,他这人连出书都有古怪,没写名字就一个梅花印作了落款,却卖得极好,这书还是他抢来的。

“不是买错了,是无用处。”纪舜英往墨砚里头加热水,青松赶紧磨墨,天儿这样冷,屋里头烧了炭,地上的青砖还反出潮气来,身上的衣裳吸水,又冷又湿,桌上的纸张不易干,砚里头的墨却不一时就冻住了,搁在暖砚里也无用,水一会儿就凉了,干脆用小铜壶烧得热水,书写起来还更方便些。

绿竹拿了那本书不知如何是好,正要收罗起来,纪舜英挑出笔来往温水里化开来,沾得墨汁,抽出一张纸来,眉毛都不抬一下:“昨儿说榻脚有些斜,拿这个垫一垫。”

绿竹听见了扁扁嘴儿,书僮都是识得几个字儿的,拿远了一翻,咋着舌头冲青松招招手:“这可了不得。”两个到底没把这书垫了桌子脚,绿竹道:“少爷不要,不如给了我?”

纪舜英把之前写的反过来扣着,手上落笔不停,听见绿竹的话,还反问一声:“你要这东西何用?”一面说一面写,不一时便把才刚那篇文章默写出来。

绿竹“嘿嘿”一笑:“才刚秦相公想要的,我只说买岔了,给了他去。”还能赚个零碎钱,纪舜英不以为意,本来他也不想要,索性点了头:“给他便给了他。”

绿竹嬉皮笑脸:“这冻死人的一天儿,少爷饶我几个。”说着就往外头跑:“我给少爷买碗豆腐花来。”

绿竹不独买了豆腐花回来,他还乐颠颠的告诉了纪舜英,说秦易也在预备着送妻子的礼:“我可瞧见那帕子包的红豆了,一颗颗血血红,秦相公还掩了不给我看呢。”

说这几句话的功夫,纪舜英便把一篇文默了出来,青松接过去晾干,绿竹把豆腐花摆到桌上,趁着纪舜英往里头调蟹膏蟹脚的时候道:“少爷不喜欢,秦相公却喜欢的紧,还说是绝妙好词,赏了我十来个大钱呢。”

纪舜英吹了两口豆腐往嘴里送,不置一词,那些个诗曲儿倒也曾读过,写的好的口齿生香,写理四句便说尽千古诗,这才是好词好诗,梅季明这一本,真是连垫桌脚都嫌骨头软,撑不住。

他且不知道梅季明跑了,也没费神打听这个,却知道他在游学,除得诗集,还有一本游记,山水佳处,不论险滩崚峰还是溶洞峡谷,只听说何处有洞有谷必要往里头去钻。

那些个稿子只零零散散往外流落,这些个淫词艳曲青楼事,倒刊印成册,买者甚众,纪舜英拿这东西垫桌脚,一半儿是为着瞧不上眼儿,另一半儿是为着可惜,满腹的才华只写出这些东西来。

他看不上这些,可梅季明却着实靠着这些写出了名气,他出来的时候没带多少钱钞,先还能行船坐车,他自来不曾出过远门,年纪又轻,上船才一日,就叫当作肥羊,行船到江中,问他要钱要东西,若不给,便把他从江心抛下去。

这是行江的用惯了的手段,见着单身客才敢下手,先说船中无舱,梅季明急着要走,哪里还计较通铺还是客舱,往偏僻屋里一住,同人少有交际,再下手就不惹眼了。

原来只他一个,不多时又进来一个,满头倒发,胡子拉渣,背上背一把铁剑,梅季明原来嘴里说着要当游侠,叫他碰见一个,怎么不乐。

那人也不甚搭理他,倒头就睡,一沾着草枕鼾声震天,梅季明说得半日,他撑开一只眼儿,冲他一瞪,便又睡了过去。

梅季明也不以为意,他才得自由,见着谁都有三分亲切,买茶买吃食时,便也给他多带一份,摆在他桌边,也不管他吃不吃。

那几个船上水手是做惯了的,似这等年轻的最好骗,看着衣冠锦绣,像是个有钱人家出来的,却无仆从跟随,晓得是偷跑出来的,剥干净扔江里,家人又哪里去寻,骗他说外头有三尺来长的大白鱼出水,行船多少年也见不着一次的江中龙王,梅季明果然出去了。

叫两个水手自后头套了麻袋,把身上的腰带锦袍都解下来,眼看着就被抛下船去,叫那豪客救他下来,行船的见他一脸煞气,背后又是老长一把铁剑,倒不敢动他,那豪客把他带到了蜀中。

那地方好山好水,雇向导买小厮,通身银两用尽了,竟也能挨得苦日,就着馒头咸菜,宿得破庙山洞,等他见着卖酸文的,折了笔间风骨,换得三餐饭食。

那些个游记卖不出价去,他便写得花间词,等在一处有了明堂,便有人出资给他,还有人请他登山吃酒,最多的自然是逛青楼,那些个诗妓也有仰慕他才华的,见天儿的送帖儿给他,不独请资他衣食,还肯叫他作入幕之宾。

梅家寻着诗稿一路找过去,听得许多香艳事,却只寻不着他,这些个事送信回去,许氏气的肝疼,倒是梅家二老打定了主意,再不能误了外孙女的终身,这小子是扯不回来了,就让他野在外头,可明芃却不能这么干等。

许氏还只求情,说他年小糊涂,等再大些,知道轻重了,定会回来成亲,梅老太爷掀开眼皮看看妻子跟许氏:“一个两个把他给纵坏了,退亲!”

许氏差点儿晕过去,可既是梅老太爷定下的,哪儿还有她说话的余地,信送回颜家,颜顺章看着是师长岳父写的,原来他好退亲,既定下了盟约就该守约,此时接着信才方长出一口气儿,拿给妻子看,又是拍又是哄,梅氏倒赔去许多眼泪,却也拿定了主意。

男人在外头闯荡不出,自然还得回家里来,可梅季明既能活得有滋味,那家便再栓不住他了,她抹得眼泪便捏着信去明芃屋子里头,先是好声好气儿的劝着,接着又晓之以理,多少年不曾说过的道理,对着女儿全吐露了。

“撒出去的鸟儿,不知倦不会回来,你看他写的东西,可是想要回来的样子?收了这份痴心,咱们再寻别家,成不成?”梅氏还没说完,明芃便怔怔落泪,咬死了不肯,既说定了两年就要等到两年。

梅氏此时焦心也是无用,前边的事儿已经办岔了,还能怎么圆回来,她苦口婆心说得许多,偏明芃死不肯认:“娘答应了我两年的,我就等到两年,若他不回来,也绝不等他!”

梅氏晓得女儿一时难转圜,便叫人到外头收罗些梅季明的游记回来给明芃看,叫她知道这男人的心已经放在外头了,哪里还能回来。

明芃从来不知这个,等见着了,看得两三篇,竟抬头露出笑容来:“这才是表哥写的文章。”那些个八股自来不是他所长,这些读着才是身临其境,仿佛亲身陪了他上山下河行舟滑杆。

梅氏叫她一堵,一个字儿都说不出来,眼见得女儿一脸痴气,她此时再悔也是无用,背了身便对着颜顺章哭:“是我害了女儿。”

明芃原来不过一意痴等,此番见字如见人,满心说不出的欢喜,差了人往外头去一篇一篇的收罗,她把收罗来的文章,按着路线划分,从何地至何地,上面都写得详细,有笔误处还一一纠错。

明芃写得一手好字,又擅山水,她做得一本大册子,先誊写上小记,再配上山水图录,里头总画的一个人,或是援石而登,或是缠藤而下,或是逆水行舟,或是平原走马。

原来整日无聊,如今有了事作,只觉得同他身处一地,见他写登山遇雨避之不及,索性剥了衣衫洗个天浴;又看他说夜宿石洞,腹如雷鸣只得伸手接了雨水解渴,心里不住向往,便似置身天地,把这一幅幅都描出来画出来。

她总画这么一个人,谁都知道是梅季明,梅氏见她情根深种,心里也指望着梅季明真能守这两年之约。

明芃这般,家里人哪会不知,梅氏特特请了明沅几个同她一道玩乐,叫她别成日陷在那里头出不来,若是看着别个备嫁,说不得她也起了念头。

趁着年节摆起宴来,梅氏还专到外头请了女先儿,又寻那些个玩杂耍的童子,算是开了一回眼界,可她们玩闹她们的,热闹过后,明芃回去头一句问的还是画可晾好了,外头有没有新篇送进来。

她的这些个宝贝儿,也拿出来给明沅几个看,程家詹家颜家都送了节礼来,梅家既要退亲,纪氏便不许明芃见那送礼来的婆子,怕她说漏了嘴儿,女儿心里缓不过来,便不告诉她梅家来了人。

明芃却半点也不在意,天下间哪里还有比这个更好的节礼,她把制得的一册拿出来,明湘明洛明沅三个倒都知道些口风,还没开口劝她,她便叫丫头翻过第一页,开篇就是夜游峡谷,上头画的点点萤火,怪石奇松,顺着粗大松枝挂下一个红衣人来,明芃满眼笑意,拿指尖轻轻碰触一回。

几个姑娘各自对视一眼,倒都开不出口来了,明洛回去就酸了一鼻子:“梅季明也不知道要怎么才能对得住二姐姐。”

明沅知道的且还多些,梅氏对着纪氏哭诉一回,纪氏很是叹息,似梅氏这样一辈子醒不过来才好,若似她这样,梦了十几年才一朝清醒的,又怎么受得住。

明沅知道的且还多些,梅氏对着纪氏哭诉一回,纪氏很是叹息,似梅氏这样一辈子醒不过来才好,若似她这样,梦了十几年才一朝清醒的,又怎么受得住。

明芃这模样落在三个姑娘眼里,除开明沅明白,另两个一个也不明白,明洛跟詹家那个儿子见都不曾见过,连牵挂都谈不上,明湘也是一样,她倒是见过程家少爷的,可也不过相得一面,还是远远只见得个身量,眼睛是圆是长都不知道,更谈不上相思了。

这闺中女儿总有些绮思,她看见明芃作得那本大册子,可不就是写给梅季明的情书,明洛叹一回:“他赶紧回来娶了二姐姐罢。”

明湘自来对梅季明存着芥蒂,最恨他那轻浮的性子,事儿过去的久了,此时便道:“莫不要有变故才好。”

明沅却明白,明芃只怕更喜欢她画册里头那个梅季明,眼睛里只见着他的好,半点没想着他的坏处,她也跟着明湘叹一口气,几个姑娘彼此看看都不说话,外头七蕊却来了:“给四姑娘五姑娘六姑娘请安,六姑娘,才刚表少爷送了东西来,太太差我送来。”

明洛“扑哧”一笑,拿眼儿一睇明沅,赶紧拿帕子捂了口,也不知道这个纪大呆子,这回又送什么来。

明沅早就习惯了他送些古怪东西,还猜测这回送得什么,抬进来却有一个盒子,七蕊满面是笑:“表少爷送得些节庆果子。”

这回倒送起吃得来了,明洛把头伸过去,明沅打开一瞧,是个福盘,里头一圈儿杏仁红枣长生果,还有蒸糕儿,底下是一匣子红豆饼,明沅见着一笑:“可要在我这儿吃茶?当茶食也是现成的了。”

同类推荐
  •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养条鱼来修个仙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诶,你就是转世的鲲吧”某仙曰。某鱼懵逼。“既然君上把你交给了我,那就要好好照顾呀”某仙曰。某鱼依旧懵逼。
  • 彼岸花开彼岸

    彼岸花开彼岸

    她叫曼珠,蛮族族长独女,族中受人尊敬的德雅。她平生酷爱红装,那血一般鲜红的色彩,好似她的个性:骄傲,张扬。那日清晨,她站在忘川河畔,遇见那个令她永世难忘的男子。她曾后悔过:若是那日没去忘川河畔,没有救下他,是不是不会这样,族人们将在她的守护下,和平安宁地过着日子;而她。仍是那个骄傲张扬,爱着红装的曼珠德雅……可,一切都回不去了,不是么?呵……
  • 一睹清欢

    一睹清欢

    他这一生都没有有幸得到林子亦的爱更别说因爱生恨他连爱慕他的资格都没有-我有时候真的坚持不住想说“我仰慕于你”但看到你和阁楼处的她笑谈言欢我想可能我这一生都再也没有勇气了–许清欢
  • 穿越之风起天澜

    穿越之风起天澜

    一觉醒来,发现自己穿越了。奇葩的是,自己的夫君貌似不是很喜欢自己。怎么办,当然不能坐以待毙。看着周围的各种各样的花美男,灵玥决定要红杏出墙。只是,随着事件一件接着一件接踵而来,灵玥发现自己的穿越不似那么简单。自己到底是谁,与这个世界的人和事究竟有着怎样的纠葛……
  • 女盟驾到

    女盟驾到

    她是天下第一奇女,为他打下江山。十年未见,再次见面,他却已娶他人为妻。“清泊,我定让你君临天下。”慕墨雪的话,掷地有声。未想他们竟在战场上刀光相见。他要她做他的皇后,她不肯,她逃他追。各位大臣也是汗泪,你们上演啥虐情戏。演就演干嘛老是在早朝。动不动就拿哪个奸臣开刀,我们良臣心里也是毛毛的。看搞笑女盟智斗逗比皇。
热门推荐
  • 快穿之女神打造记

    快穿之女神打造记

    买个爱疯纠结死,告别乡下突击晕,谁能告诉他系统是个什么鬼?被迫做任务还要穿进女身,要命的还是被炮灰的女配,摔!还让不让人活了!
  • 天谕神界

    天谕神界

    这是一个由多个世界组成的大陆,但所有的世界都被天谕神界掌管着他们的命运,被限制各个上等世界的人之间不得来往,也不许前往下等世界,不然就会被神罚队通缉。渴望自由的人们,不惜被通缉也决定要靠着自己的力量逆转命运。为了救出爱人,姜浩天也成为了通缉团的一员。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山海经之上古世界

    山海经之上古世界

    在参阅各典籍,以山海经为背景,写下的一点小随笔
  • 不羁巅峰路

    不羁巅峰路

    既然老天让我来到这个武力至上的世界,那么我易晓峰就要踏上这个世界的巅峰,做一个霸世武王。--易晓峰一个从游戏获得三种技能的现代人,来到一个演武世界,如何利用自己的能力,一步一步踏上巅峰的故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呆萌世子妃:竹马夫君咬一口

    呆萌世子妃:竹马夫君咬一口

    本文一对一。甜宠文。他是天朝贵胄,生来便尊贵无比。她是江湖侠女,从小就受尽宠溺。初逢时,他狼狈不堪,她笑如暖阳。他为她一笑倾心,从此明白何为相思入骨。她对他容貌深刻,如此便知何为郎艳独绝。旁人眼里的她,骄纵却不跋扈,纯粹却不单纯,成熟却不老成,活脱脱一个祸水红颜。而在他眼里,她撒泼耍赖信手拈来,调皮的叫他头疼……这是一个调皮小青梅和腹黑小竹马的互宠日常,且看他们如何玩转江湖与庙堂!
  • 妖徒现世:师父,拿命来

    妖徒现世:师父,拿命来

    世人皆知,妖帝之女的血,活人饮下,修为大增,寿延千年;尸体沾上,成为尸鬼,听从号令。被灭门的少女为了给亲人复仇,与妖帝之女融合,当身份暴露,贪婪,野心,背叛,一次次将少女推入死亡边缘;少女踏着鲜血,一袭红裙随风飘扬,灵动的双眸,再无光彩,手中的剑沾着鲜血“既然三界再无我的立足之地,那么,就让我将这天下搅个天翻地覆!”
  • 囧!又相亲啊

    囧!又相亲啊

    资深单身狗,不是在相亲就是在相亲的路上,各路大神一样的人物粉末登场
  •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毽球·壁球

    学生球类运动学习手册—教你毽球·壁球

    球类体育运动的起源很早,中国在2300年前,即春秋战国时代,就有了足球运动,当时的足球叫“蹴鞠”,至汉代,蹴鞠运动发展到了鼎盛时期,有了专业足球队、竞赛规则,还设立了裁判员。汉代,我国的踢毽子运动也十分盛行,至清末,参加的人越来越多,人们不仅用踢毽子锻炼身体,而且还把它和书画、下棋、放风筝、养花鸟、唱二黄等相提并论,可见对其的宠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