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882400000054

第54章 国语的进化(1)

现在国语的运动,总算传播得很快很远了。但是全国的人,对于国语的价值,还不曾有明了正确的见解。最错误的见解,就是误认白话为古文的退化。这种见解,是最危险的阻力。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既认某种制度文物为退化,决没有还肯采用那种制度文物的道理。如果白话真是古文的退化,我们就该仍旧用古文,不该用这退化的白话。所以这个问题——“白话是古文的进化呢,还是古文的退化呢?”——是国语运动的生死关头。这个问题不能解决,国语文与国语文学的价值,便不能确定。这是我所以要做这篇文章的理由。

我且先引那些误认白话为文言的退化的人的议论。近来有一班留学生出了一种周刊,第一期便登出某君的一篇《平新旧文学之争》。这篇文章的根本主张,我不愿意讨论;因为这两年的杂志报纸上,早已有许多人讨论过了。我只引他论白话退化的一段:

“以吾国现今之文言与白话较,其优美之度,相差甚远!常谓吾国文字至今日虽未甚进化,亦未大退化。若白话则反是。盖数千年来,国内聪明才智之士,虽未尝致力于他途;对于文字却尚孳孳研究,未尝或辍。至于白话,则语言一科不讲者久!其乡曲愚夫,闾巷妇稚,谰言俚语,粗鄙不堪入耳者无论矣!即在士夫,其执笔为文,亦尚雅洁可观;而听其出言,则鄙俗可噱!不识者几不辨其为斯文中人!……以是入文,不惟将文学价值扫地以尽,且将为各国所非笑!”

这一段说文言“虽未甚进化,亦未大退化”;白话却大退化了!我再引孙中山先生的《孙文学说》第一卷第三章的一段:

“中国文言殊非一致。文字之源本出于言语,而言语每随时代以变迁;至于为文,虽亦有古今之殊,要不能随言语而俱化。……始所歧者甚仅,而分道各驰,久且相距愈远。顾言语有变迁而无进化;而文字则虽仍古昔,其使用之技术实日见精研。所以中国言语为世界中之粗劣者,往往文字可达之意,言语不得而传。是则中国人非不善为文,而拙于用语者也。亦惟文字可传久远,故古人所作,模仿匪难,至于言语,非无杰出之士妙于修辞,而流风余韵,无所寄托,随时代而俱湮,故学者无所继承。然则文字有进化,而言语转见退步者非无故矣。抑欧洲文字基于音韵,音韵即表言语;言语有变,文字即可随之。中华制字以像形会意为主,所以言语虽殊,而文字不能与之俱变。要之此不过为言语之不进步;而中国人民非有所阙于文字;历代能文之士,其所创作突过外人,则公论所归也。盖中国文字成为一种美术,能文者直美术专门名家,既有天才,复以其终身之精力赴之,其造诣自不易及。”

孙先生直说:“文字有进化,而语言转见退步。”他的理由,大致也与某君相同。某君说文言因为有许多文人专心研究,故不曾退步;白话因为没有学者研究,故退步了。孙先生也说文言所以进步,全靠文学专家的终身研究他。又说中国文字是像形会意的,没有字母的帮助,故可以传授古人的文章;但不能纪载那随时代变迁的言语;语言但有变迁,没有进化。文字虽没有变迁,但用法更“精研”了!

我对于孙先生的《孙文学说》曾有很欢迎的介绍;《每周评论》第三十一号但是我对于这一段议论,不能不下一点批评。因为孙先生说的话,未免太笼统了;不像是细心研究的结果。即如他说:“言语有变迁而无进化。”试问他可曾研究言语的“变迁”是朝什么方向变的?这种“变迁”何以不能说是“进化”?试问我们该用什么标准来定那一种“变迁”为“进化的”,那一种“变迁”为“无进化的”?若不曾细心研究古文变为白话的历史,若不知道古文和白话不同之点究竟在什么地方,若不先定一个“进化”“退化”的标准,请问我们如何可说白话有变迁而无进化呢?如何可说文字有进化而语言转见退步呢?

某君用的标准是“优美”和“鄙俗”。文言是“优美”的,故不曾退化。白话是“鄙俗可噱”的,故退化了。但我请问我们又拿什么标准来分别“优美”与“鄙俗”呢?某君说:“即在士夫,其执笔为文亦尚雅洁可观;而听其出言,则鄙俗可噱!不识者几不辨其为斯文中人!”请问“斯文中人”的话又应该是怎样说法?难道我们都该把我字改作予字,他字改作其字,满口“雅洁可观”的之乎者也,方才可算作“优美”吗?“梦为远别啼难唤,书被催成墨未浓。”固可算是美。“衣裳已施行看尽,针线犹存未忍开。”又何尝不美?“别时言语在心头,那一句依他到底?”完全是白话,又何尝不美?《晋书》说王衍少时,山涛称赞他道:“何物老妪,生宁馨儿?”后来不通的文人把“宁馨”当作一个古典用,以为很“雅”很“美”;其实“宁馨”即是现在苏州上海人的“那哼”;但是这般不通的文人一定说“那哼”,就“鄙俗可噱”了!《王衍传》又说王衍的妻郭氏把钱围绕床下,衍早晨起来见钱,对婢女说:“举阿堵物去。”后来的不通的文人又把“阿堵物”用作一古典,以为很“雅”很“美”;其实“阿堵”即是苏州人说的“阿笃”,官话说的“那个”“那些”;但是这班不通文人一定说“阿笃”,“那个”,“那些”都是“鄙俗可噱”了!

所以我说“优美”还须要一个标准,“鄙俗”也须要一个标准。某君自己做的文言未必尽“优美”,我们做的白话,未必尽“鄙俗可噱”。拿那没有标准的“优美”“鄙俗”来定白话的进化退化,便是笼统,便是糊涂。

某君和孙先生都说古文因为有许多文人终身研究,故不曾退化。反过来说白话因为文人都不注意,全靠那些“乡曲愚夫,闾巷妇稚”自由改变,所以渐渐退步,变成“粗鄙不堪入耳”的俗话了。这种见解是根本错误的。稍稍研究言语学的人,都该知道文学家的文学,只可定一时的标准,决不能定百世的标准。若推崇一个时代的文学太过了,奉为永久的标准;那就一定要阻碍文字的进化。进化的生机,被一个时代的标准阻碍住了;那种文学就渐渐干枯,变成死文字或半死的文字。文字枯死了,幸亏那些“乡曲愚夫,闾巷妇稚”的白话,还不曾死,仍旧随时变迁;变迁便是活的表示;不变迁便是死的表示。稍稍研究言语学的人,都该知道一种文字枯死,或麻木之后;一线生机,全在那些“乡曲愚夫,闾巷妇稚”的白话。白话的变迁,因为不受那些“斯文中人”的干涉,故非常自由。但是自由之中,却有个条理次序可寻。表面上很像没有道理,其实仔细研究起来,都是有理由的变迁;都是改良;都是进化。

简单一句话,一个时代的大文学家,至多只能把那个时代的现成语言,结晶成文学的著作;他们只能把那个时代的语言的进步,作一个小小的结束;他们是语言进步的产儿,并不是语言进步的原动力;有时他们的势力,还能阻碍文字的自由发达。至于民间日用的白话,正因为文人学者不去干涉,故反能自由变迁,自由进化。

本篇的宗旨,只是要证明上节末段所说的话,要证明白话的变化,并非退步,乃是进化。

立论之前,我们应该定一个标准,怎样变迁才算是进化?怎样变迁才算是退步?

这个问题太大,我们不能详细讨论,现在只能简单说个大概。

一切器物制度,都是应用的。因为有某种需要,故发明某种器物,故创造某种制度。应用的能力增加,便是进步;应用的能力减少,便是退步。例如车船两物,都是应付人类交通运输的需要的。路狭的地方有单轮的小车,路阔的地方有双轮的骡车;内河有小船,江海有大船;后来陆地交通有了人力车马车火车汽车电车,水路交通有了汽船;人类的交通运输更方便了,更稳当了,更快捷了。我们说小车,骡车变为汽车,火车,电车是大进步;帆船,划船变为汽船也是大进步;都只是因为应用的能力增加了。一切器物制度,都是如此。

语言文字也是应用的。语言文字的用处极多。简单说来:(一)是表情达意。(二)是纪载人类生活的过去经验。(三)是教育的工具。(四)是人类共同生活的惟一媒介物。我们研究语言文字的退化进化,应该根据这几种用处,定一个标准:“表情达意的能力增加吗?纪载人类经验更正确明白吗?还可以做教育的利器吗?还可以作共同生活的媒介物吗?”这几种用处增加了,便是进步;减少了,便是退化。

现在先泛论中国文言的退化:

(1)文言达意表情的功用久已减少至很低的程度了。禅门的语录,宋明理学家的语录,宋元以来的小说,——这种白话文学的发生,便是文言久已不能达意表情的铁证。

(2)至于纪载过去的经验,文言更不够用。文言的史书传记,只能记一点极简略极不完备的大概。为什么只能记一点大概呢?因为文言的自身本太简单了,太不完备了,决不能有详细写实的纪载。只好借“古文义法”做一个护短的托词。我们若要知道某个时代的社会生活的详细记载,只好向《红楼梦》和《儒林外史》一类的书里去找寻了。

(3)至于教育一层,这二十年的教育经验,更可以证明文言的绝对不够用了。二十年前,教育是极少数人的特殊权利,故文言的缺点还不大觉得。二十年来,教育变成了人人的权利,变成了人人的义务,故文言的不够用,渐渐成为全国教育界公认的常识。今年全国教育会的国语教科书的议案,便是这种公认的表示。

(4)至于作社会共同生活的媒介物,文言更不中用了。从前官府的告示,“圣谕广训”一类的训谕,为什么要用白话呢?不是因为文言不能使人人懂得吗?现在的阔官僚到会场演说,摸出一篇文言的演说辞,哼了一遍,一个人都听不懂;明天登在报上,多数人看了还是不懂!再看我们的社会生活,——在学校听讲,教授演说,命令仆役,叫车子,打电话,谈天,辩驳——那一件是用文言的?我们还是“斯文中人”,尚且不能用文言作共同生活的媒介;何况大多数的平民呢?

以上说语言文字的四种用处,文言竟没有一方面不是退化的,上文所说。同时又都可证明,白话在这四方面没有一方面的应用能力不是比文言更大得多。

总括一句话,文言的种种应用能力,久已减少到很低的程度,故是退化的。白话的种种应用能力,不但不曾减少,反增加发达了;故是进化的。

现在反对白话的人,到了不得已的时候,只好承认白话的用处;于是分出“应用文”与“美文”两种;以为“应用文”可用白话,但是“美文”还应该用文言。这种区别,含有两层意义:第一他承认白话的应用能力,但不承认白话可以作“美文”。白话不能作“美文”,是我们不能承认的。但是这个问题和本文无关,姑且不谈。第二他承认文言没有应用的能力,只可以拿来做无用的美文。即此一端,便是古文报丧的讣闻!便是古文死刑判决书的主文!

天下的器物制度,决没有无用的进化,也决没有用处更大的退化!

上节说文言的退化和白话的进化,都是泛论的。现在我要说明白话的应用能力是怎样增加的,——就是要说明白话怎样进化。上文我曾说:“白话的变迁,因为不受文人的干涉,故非常自由;但是自由之中,却有个条理次序可寻;表面上很像没有道理,其实仔细研究起来,都是有理由的变迁;都是改良,都是进化。”本节所说,只是要证明这一段话。

从古代的文言,变为近代的白话,这一大段历史有两个大方向可以看得出:(一)该变繁的都渐渐变繁了。(二)该变简的都变简了。

(一)该变繁的都变繁了变繁的例很多,我只能举出几条重要的趋向:

同类推荐
  •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寻找失落的世界遗产

    本书熔铸了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对“教育品格”、“科学品质”、“文化品位”一以贯之的追求,内容涵盖了“寻找失落的年表”、“丝绸之路”、“世界遗产”以及“科技与文化”四部分内容。
  •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神奇的想象——南北欧作家与中国文化

    书中主要内容有:欧洲人眼中的中国,中国文化和文学在荷兰的传播,中国文化在北欧的传播,易卜生在中国,意大利作家与中国文化等。
  • 武林丛谈

    武林丛谈

    本书介绍了武林行当、武林习俗、江湖特征、江湖规矩、江湖习气追溯了武林形成的原因,探讨了武术流派发展成武术门派、武术门派和江湖帮派割舍不断的联系,以及武术从民间走向殿堂的历程反映了民间对武术的见解和理解记述了以良莠混杂的江湖文化为特点的武术文化现象,还原给读者一个真实的武林。
  • 读故事学国学

    读故事学国学

    本书涉及国学知识:“哲学星空”、“史书巨著”、“医学经典”、“书画长廊”、“戏曲文化”、“文学殿堂”六个方面,是青少年素质教育的经典读本。
  • 无调性文化瞬间

    无调性文化瞬间

    本书汇集了作者近年来撰写的文化短论和思想随笔数十篇,显示出作者的多样风格和兴趣。既有偏重理论的思考,也有结合了知性与感性的随想。本书涉及了当代社会文化的诸多问题,有对文学现象和问题的探讨,也有对古典音乐、当代电影、当代大众文化的最新评述。
热门推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楼主夫妇

    楼主夫妇

    楼主与阿筱的故事。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开心与否只因有你。
  • 为雪化于君指尖

    为雪化于君指尖

    人物设定无出色之处,女主不傻不白不甜不圣母,却也较为佛系列不强势,男主弟弟性格冷定,男二哥哥性情温柔。本文较多心理描写,前期大幅情节情感铺垫。前期为三人相亲相爱和矛盾爆发点,后期为男二纠结心路和弥补。男主男二人物设定灵感来源于宇智波佐助和宇智波鼬,不过因为是女频小说,所以兄弟二人都只是只谈恋爱不怎么干事业。若大家感觉较为枯燥,请尽量忍一忍,到最后应该会好一点…
  • 青涩之笔书写青涩之文

    青涩之笔书写青涩之文

    每一篇都是有感而发,绝无抄袭,不喜勿喷!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等一场姹紫嫣红的花事:最美林徽因

    男人都想有她这样素淡如莲的知音,女人希望像她那样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为什么要读林徽因?她是让三大才子魂牵梦绕的奇女子,民国学者眼中学识渊博的林先生,文学与建筑的双料才女,事业与婚姻美满无暇的女神。最真实的林徽因,温雅如玉,民国气质,美到极致,纵然岁月流转,未曾输给时光。
  • 红警之异界末世

    红警之异界末世

    没有遍地的晶核,没有烂大街的进化者,没有连导弹都炸不死的丧尸,没有多重限制的基地,在最大程度上保证了末世的合理性。(附:不建议阅读)
  • 五月的思念

    五月的思念

    诗与春光同在,热爱生活,热爱春光,热爱诗歌。让生活融入诗歌,让诗歌升华生活,让生活如春光一样明媚。
  • 你我余生皆漫长

    你我余生皆漫长

    一次聚会,他与她结识,他是S市的主宰者,而她只是一个普通的大学生而已。第一次遇到她时,他玩味一笑。第二次遇到她时,他眉梢微翘。第三次遇到她时,他拆吞入腹嗯......味道还不错,第二天,某女气势冲冲的朝他挥了一拳,你滚啊,某男笑着将她揽入怀中,说:老婆,你不能吃完不认账啊。某女怒了,吃你妹啊,再说了,谁是你老婆。某男道,咱俩昨天可是领了证的,而且法律承认的。她........竟无言以对。从这以后,他们这对欢喜冤家开启了虐渣渣的道路。
  • 出道不利也要C位登顶宝可梦世界

    出道不利也要C位登顶宝可梦世界

    少年小拓今年15岁,正是领取初始宝可梦、迈向宝可梦大师之路的年龄,才怪嘞…真新镇今年名额已满,于是,无法成为超级真新人的小拓只好…大家习惯哪个译名:宠物小精灵,神奇宝贝,口袋妖怪,精灵宝可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