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050900000001

第1章 王濬,三分天下自他终

众所周知,三国分裂时代的结束,国家的重新统一,始于280年的西晋灭东吴,完成这个大业的主要人物,就是西晋名将王濬。

说到三国的晚期,读过小说《三国演义》的人,都会想起这样的评语:“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在许多受《三国演义》影响的人心里,三国晚期是一个英雄乏善可陈的时代,《三国演义》里的英雄,过了八十回之后,不是死得差不多了,就是垂垂老矣,这一时期的风云人物,貌似一代不如一代。事实上,三国晚期绝不是许多后人想象的那样。

三国晚期与早期,其真实情况,与“三国”小说里描写的是恰恰相反的。客观上说,东汉末年到三国的中前期,是中国历史上一段惨痛的破坏期,常年的分裂与内战,导致国民经济遭到了剧烈的破坏:国家人口锐减,经济凋敝,城市萧条,无论是北方的东汉乃至魏国政权,还是东部的东吴政权,以及西南的蜀汉政权,都在这场暴乱中受害深重。仅就后人津津乐道的战争来论,东汉末年到三国的中前期,这期间有多次战争都很热门。但不争的事实是,三国后期的战争,无论是规模、范围,还是国家对战争的动员能力,都已经远远超越了三国前期。无论是曹魏灭蜀国,还是最后的西晋灭吴国,其战争的曲折程度和规模,都远胜于赤壁之战等现代人津津乐道的战役。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三足鼎立的局势,让当时中国的三个政权都获得了休养生息的时间,中国的人口、经济,在这一时期得以迅速恢复并发展。这样的一个时期,自然也是属于英雄的舞台。在真实的历史上,三国晚期不是人才凋零的时期,其杰出人物,特别是军事家们的能力毫不逊色于三国中前期的英雄们。最后完成国家统一大业的,也是他们之中最优秀的人物,王濬正是其中之一。

在三国晚期,门阀大族已然迅速崛起,并日益把持国家政权。王濬,自然是一个家世很牛的人。

王濬,字士治,河南灵宝人,他的家族在当时非常著名,史载“世代显贵”。按《晋书》里的说法,他们家世代都担任北方年薪两千石的高官,典型的世袭权贵。一般这种家族出来的,大多都是不学无术的纨绔子弟,然而王濬却例外。他从小机敏好学,年轻时候就博览群书,外加他相貌英俊,很早就是当时的知名人物。

在那个重视风度和出身的时代里,才貌双全外加身世显赫的王濬,大展宏图貌似不成问题。但早期的王濬,却相当不上进,对做官根本没兴趣,生活中最大的爱好,就是和一群狐朋狗友四处游玩。二十岁以前,政府曾经几次征召他做官,都被他婉言谢绝。而且他的行为也很另类,在当时人的许多笔记里,都记录过他放荡不羁的行为方式,比如曾经衣冠不整地招摇过市,或者是白天在大街上弹琴。甚至有一次,他因为和别人有一点儿私怨,居然光天化日下和对方打群架,十足一个形骸放浪的富二代。说起这位二世祖,当地的乡民们大多鄙视,史载“为乡老所弃也”。

但过了二十岁,王濬却浪子回头了。史料上对于他二十岁前后的记录,可谓大相径庭,不管是当时人的笔记,还是正史,说到他二十岁之前的事情,大多是“为害乡里”“无意仕途”“嬉戏为乐”,可一过二十岁,就成了“胸怀大志”“交游豪杰”“力图有功于国”。很能表现他那时候胸怀大志的事情是,有一次他家盖房子,王濬特意在门口留出了几十步宽的大路,这在当时看来很没必要,王濬却说“要是有一天我带兵出发,这条路就能派上用场了”,这真是狂得没边儿。当时凡是听到这句话的人,无不挖苦他两句,王濬却理直气壮地回答:“陈胜都说过,燕雀安知鸿鹄之志。”你看,年纪轻轻,他就把自己当鸿鹄了。

后来他的人生证明,他这不是狂,而是真有这个本事。

王濬的官场起点,发端于他为官河东。当时他的职务是河东从事,也就是当地负责司法工作的检察官。在这个职务上,王濬干得很认真,认真到谁的面子都不给,凡是有违法行为的,都会被他大胆纠察,甚至和他家有关系的官员也不例外,而且越是和他熟,他办案越严厉,是当地有名的铁面无私的人物。他这个人眼光也很刁毒,能抓住各种贪污腐败行为的蛛丝马迹,只要他巡查一个地方,当地官员就别想有任何事情瞒着他。这样六亲不认且嗅觉灵敏的人,在当地官员眼中,简直是条人见人怕的疯狗。

在河东当地,各路官员对这条“疯狗”都格外怕,发展到后来,王濬走到哪里,当地都会有一些官员连辞职报告都不打,立刻卷包袱逃之夭夭。有一次王濬从河东的最南边,巡查到河东的最北边,一路路过的各个县城,先后有五个县令闻风而逃,王濬当时也因此被称为官场第一杀手。这样当然得罪人,有一次,王濬在外巡查的时候,被人雇凶追砍,谁料王濬更猛,当场抄家伙和歹徒肉搏,一个人砍翻了五个歹徒,剩下的一个歹徒被王濬从郊外追杀进县城,直砍得血肉模糊才算完。日久天长,他成了河东郡没人敢惹的人物。

没人敢惹的王濬,自然也没人敢用,由于得罪的人太多,好多年王濬都没有得到提拔。敢用他的人总算还是来了,不过先碰上了一个敢嫁给他的。当时河东刺史徐邈,其女逐渐到了嫁人的年龄,徐邈本人很讲恋爱自由,特意把河东的青年才俊都请来了,以宴会为名招待众人,暗中让女儿躲在屏风后面自己挑选,素来被称为“疯狗”的王濬也在其中。结果徐姑娘一眼就看上了王濬,铁了心非他不嫁。赴了一次宴,竟然抱回来一个老婆,这运气着实好得很。运气更好的是,当时的名将羊祜前来看望老友徐邈,身为徐邈女婿的王濬也参加了,这一次见面,羊祜就对王濬青眼有加。到了羊祜受命镇守四川的时候,王濬被羊祜点名要了过去,成了他的参军司马,其军事生涯也就此开始。

跟随羊祜后,王濬开始屡建功勋。他最初在羊祜军中担任的参军一职,主要负责整顿军队纪律。在这个职务上,王濬依然铁面无私,甚至连跟随羊祜征战多年的名将们也不姑息。这等于是不给羊祜面子,但没面子的羊祜,反而很高兴,对王濬大力提拔,先做了从事中郎,后来又当上了巴郡太守。当时的巴郡,就是现在的重庆,与东吴的领地接壤,是西晋重要的战略要地。能执掌如此重要的地方,自然是因为羊祜对王濬的赏识。不过,王濬上任后才知道,这赏识是有条件的:巴郡,是当时西晋边镇中最麻烦的地方。

在西晋统一中国之前,作为西晋边境的巴郡,主要特点就一个字:乱。常年的战争,让当地百姓苦不堪言,与东吴接壤的地区几乎打成了无人区,老百姓大量逃亡,土地大片荒芜。可这还不算最麻烦的,最麻烦的是当地持续很久的弃婴风。由于长期战乱,巴郡老百姓的负担非常重,尤其是要承受频繁的兵役,家家户户都有人战死沙场。为了逃避兵役,大多数家庭都不愿意生男孩。那时候没有先进的避孕、流产技术,所以生了男孩的家庭,孩子生下后都不敢声张,偷偷扔掉。甚至到了后来,在巴郡通往外界的要道上,每走一段,都能看到路边被抛弃的男婴,这样的局面,可谓人心思乱。

巴郡外面的麻烦也不少。当时的重庆地区还处于汉夷杂居的时期,巴郡的周边有许多少数民族部落,因为经济穷困,他们经常骚扰巴郡百姓。镇守在当地的西晋军队,也时常仗势欺人,劫掠周围的少数民族部落。从曹魏灭掉蜀国开始,几十年来,当地军队与少数民族之间的械斗就从未间断过。政府穷,老百姓苦,战乱多,这就是初任地方官的王濬面临的乱如麻的局面。

但王濬不怕,在河东做官的时候,皇亲国戚他都不放在眼里,巴郡的麻烦又算什么?不过他一反当初打击腐败时候的苛刻做法,在巴郡当地为政以宽,甚至还出台了奖励生育的政策,规定凡是家里有男孩的,国家都给予奖励,生男孩的家庭,国家还承担部分生活费用,并且减免赋税。对于之前当地百姓需要负担的各种赋税,他也大量减免。如此一来,当地的秩序很快安定下来。

对待老百姓宽容的王濬,对待贪污腐败依然不手软,在巴郡担任太守的时候,他多次惩治腐败官员。那时候,当地的军将经常抢占老百姓的土地,王濬到来后,对巴郡周围的土地重新进行清查,凡属侵占的一律还给原主。就这样短短几年,饱受战乱之苦的逃亡难民纷纷回归,人口、土地大为增加。他在任的几年里,仅国家可以收取赋税的自耕农土地就增加了整整四倍,人口也增加了三倍。不但巴郡老百姓安居乐业,就连对面敌国东吴的百姓,也纷纷归附到巴郡。在他担任巴郡太守的最后一年,东吴归附巴郡的百姓数量竟有三万多人,对志在一统天下的西晋王朝来说,此举自然起到了统战的作用。

因为治理巴郡政绩卓著,王濬很快就在西晋政坛里冒头,之后他又担任了广汉太守。广汉,就是今天的四川遂宁,在广汉太守任上,王濬干了一件差点儿给他带来杀身之祸的事。公元272年,益州军官张弘造反,杀掉了益州刺史司马晏,并派兵大规模进攻广汉。当时王濬虽然手握重兵,但西晋军制规定,调动军队需要有朝廷的命令,否则一兵一卒也不能调动。十万火急的叛乱局势下,王濬当机立断,不等朝廷下令,就擅自调动了广汉驻军进行平叛。这时的广汉驻军,在王濬长期严格的训练下,战斗能力很强,张弘虽然在兵力上有绝对优势,却被摧枯拉朽式地平定。事后,有官员指责王濬的做法,但是在老领导羊祜的维护下,王濬还是得到了封赏,被封为关内侯,并顺水推舟,又被封为益州刺史。益州刺史是当时中国大西南最位高权重的地方官,它的辖区包括今天四川大部以及云南、广西、西藏的部分地区,可谓西南王。

在这个职务上,王濬依然延续自己的狠毒之风,不过对象变了,主要不是贪官污吏,而是当地的各种邪教。当时的益州地区虽然是西晋一部分,但一开始并未受到西晋政府的重视,居住在当地的人大部分是迁徙过来的北方农民。由于统治松散,在蜀汉政权灭亡后,各种散布怪力乱神的邪教组织纷纷活动,他们在当地欺骗乡民、成立教派、奸淫妇女,甚至互相攻打策动叛乱,先前的张弘反叛,也是由当地的教派操纵的。对于这种问题,之前的政府部门大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乐得无事。王濬是个眼里不揉沙子的人,他到任后立刻取缔各种邪教,对邪教徒们的犯罪行为进行打击。不过他并不只是采取高压政策,为了彻底铲除邪教,他还对邪教头子们进行了公开审判,宣布其罪恶,揭穿各类邪教的骗人把戏。他甚至组织了宣传队,在各个村庄中来回走访,帮助群众破除封建迷信思想。同时他大搞精神文明建设,由官府出钱在当地设立学堂,从中原礼聘教师前来讲学,即重教化。此举对于整个四川的历史都有重要影响。从东汉末年战乱开始,四川地区人口增多,鱼龙混杂,当地动乱不止,文化极其落后,王濬此举,让儒家文化重新在四川大地传播开来,无论是对四川的人心稳定,还是文化发展,都有着重要意义。

多年以来的出色政绩,让王濬成了当时西晋的优秀地方官,王濬也因此被调任大司农。他离开前,因为在益州威望颇高,当地百姓苦苦挽留,沿着四川的群山峻岭一路相送,有的百姓居然从成都一路跟到了重庆。这次他被提拔,同样是因为得到了老领导羊祜的举荐,因为此时的羊祜,正在为晋武帝司马炎筹划一件大事——统一中国。

此时的西晋政权和东吴政权南北对峙,西晋拥有整个中国北方以及四川盆地,东吴的统治只局限在江南一隅。一统华夏貌似只剩下最后一步,但是这最后一步却不好走。长年以来,东吴的水军是当时中国最强的,西晋虽有当时最强大的陆军,放在水里却没招儿。尤其是东吴的主力战船,比西晋的要大很多。多年以来,从曹魏到西晋,也发动过对东吴的进攻,无论陆地上打得多顺利,只要一下长江,就会被东吴打得很惨。渡江,成了西晋统一全国的无解难题,王濬就是要来解决这个难题的。

王濬调任大司农时,洛阳城就有民谣:“阿童复阿童,衔刀浮渡江,不畏岸上兽,但畏水中龙。”意思是,最终将由一个叫阿童的人完成统一大业,巧的是,王濬的小名就叫阿童。王濬做大司农的时候,一直赏识他的羊祜也被调回了京城,司马炎经常召羊祜密谈,商议灭吴的战略。羊祜认为,灭掉东吴,关键在于要拥有一支强大的水师,而要想拥有强大的水师,首先就要有强大的战船,因此他提出了一个规模巨大的造舰计划,并提议让王濬担任主要负责人。这个计划要造大批新式战船,由于体积巨大,在当时号称楼船,既要花费国家大量资财,又要调动大量人力,稍有不慎就可能激起民变。所以计划提出来之后,晋武帝本人也很犹豫。羊祜告诉晋武帝,能完成这个计划的人只有王濬。几经考虑之后,晋武帝终于命令王濬回任益州刺史,执行这个关系统一大业的造舰计划。

拿到这个计划之后,王濬才知道有多难。这个计划要求建造上百艘楼船,在当时的科技条件下,这就好比一个现代国家需要在短期内建造几百艘航空母舰,难度可想而知。造船的主要地点是王濬为官多年的四川地区,这项工程耗费的人力和物资非常巨大,很可能会成为当地百姓的负担。在四川生活多年的王濬也知道,当时的四川一直就是多乱之地,因为和中央距离遥远,当地经常发生暴乱,南面的少数民族还经常骚扰此地,此时实行这个计划,是一件牵一发动全身的大事。

王濬迎难而上了,公元273年,这个庞大的计划在四川启动。工程一开始就困难重重,首先是缺人。这种新型战舰,每一艘的长度是一百二十步,可装载士兵两千人,战船上还有高大的堡垒,堪称当时的航空母舰。造这样的庞然大物,没人是玩不转的,但这时候四川真没人。早年王濬镇守四川的时候,主要精力就是开垦农田、恢复生产,当地闲散劳动力极少。而今要造船,势必就要征用大量农夫,农业荒废不说,一旦征用过度,很可能会引起农民的反抗。王濬很聪明地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尽可能缩减征用民夫的数量,调动了大量镇守四川的卫戍部队参加工程。但人手还是不够,他又调动了四川各衙门的衙役甚至官吏。在这个问题上,王濬主动起了干部带头作用,他自己就吃住在工地现场,参与劳动,如此一来,就没人敢开小差了。

工程进度安排上,王濬很有办法,比如他用当地库存的绸缎与四川本地人交换木材,这就节省了发动民夫进山伐木的工序,整个工程一半以上的木材都是同当地各民族的贸易中得来的,造船效率大大提高。同时他设立了轮班制度,各地的驻军按时间轮流参加建造,尽可能节约劳动力。王濬也知道,要战胜东吴,仅有战船是不够的,更要拥有一支战斗经验丰富的水师。按照一般将领的安排,肯定是先有战船,再训练水师,但王濬很讲统筹方法,在造船进行的过程中,他就把大量水师部队调进了造船现场,一边建造,一边进行水师训练,并通过造船的过程,让士兵们熟悉战船。

这项规模浩大的工程,在西晋政府先前的预算里,是需要五年时间才能完工的,而放到王濬手里,只用了一年时间就完成了。不过王濬千算万算,还是漏算了一件事:造船工程如此巨大,期间势必会有大量的木屑顺流东下,如此一来,东边的东吴政权就会察觉,饶是你严守秘密,事情终究是要露馅儿的。

东吴人确实知道了,在当时东吴人占据的四川巫山,就有大量的木屑漂来。驻守在当地的边将是东吴末期的著名将领吴彦,此人立刻明白了王濬想干什么,火速向东吴国主孙皓禀报了此事,但孙皓不以为然。虽然如此,吴彦并不敢掉以轻心,他立刻在东吴水域的江面上建造了大量的木桩,并且用铁链连成一片,用来防备西晋水师东进。

西晋的造船计划圆满完成,东吴加强边境防御的消息也很快传到了西晋。这时的西晋,在是否南下灭吴的问题上,依然分歧颇大。当时支持南下灭吴的大多是一些功勋卓著的地方实权派,比如一直赏识王濬的名将羊祜,以及杜预、张华等人,这些人都是当时的实干派,希望凭借灭东吴来成就千古奇功。竭力反对的是早年帮助晋武帝司马炎夺权的贾充等人,他们大多是拿之前西晋乃至北魏多次征讨东吴无功来说事。

其实,反对派反对南征的真正原因并没这么简单。这帮人是靠着帮助司马炎夺权来确立自己地位的,他们中大多数人在军事上并无建树,一旦战争爆发,那些地方军将的地位势必要提高,他们自己的地位也势必遭到威胁。这里面反对最积极的就是司马炎的宠臣贾充,他不但多次阻挠进军行动,还秘密授意手下人搜集羊祜的黑材料,诬陷羊祜勾结东吴,图谋不轨。这场明争暗斗在造舰计划完成后就一直不断,到了公元278年,一直主张灭掉东吴的羊祜去世了,他的去世既让主战派少了一个实力人物,也让王濬失去了一个赏识自己的知音。如果没有人挺身而出的话,此时的反对派必然会占取上风并竭力阻挠南征计划,中国的统一大业恐怕又要推后了。

这个时候王濬挺身而出了,在他之前,张华、杜预等人都曾上奏章要求南征,司马炎却迟迟下不了决心,真正让他拿定主意的正是公元279年王濬的奏章。在这封奏章里,王濬并没有像其他人那样拿双方的军力对比说事,因为这样的论调别人都说滥了,他只说了一件事:如今东吴的国主孙皓昏庸残暴,已经闹得众叛亲离,即使西晋不去进攻他,他也很可能会被东吴军民推翻,到那个时候,如果东吴方面重新拥立一个贤明的君主,那么灭掉东吴就是难上加难了。这本奏章让司马炎明白了这个事实:现在灭东吴是千载难逢的最好机会,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

司马炎自然不想错过机会,王濬的奏章送上去不久,司马炎就颁诏灭吴,三国历史上最后一场大规模战争开始了。西晋的南征大军兵分六路:琅琊王司马伷负责攻打苏北和安徽,建威将军王戎负责攻打武昌,平南将军胡奋负责攻打夏口,镇南大将军杜预负责攻打江陵,安东将军王浑负责攻打淮西,身为益州刺史的王濬负责率领他亲手打造的无敌舰队顺江东下。从东到西的千里战线上,沉寂多年的晋军全线出动。这次南征的总指挥是反战派贾充,他被司马炎委任为大都督。即使在这个时候,贾充仍然拼命反战,先是拒绝从命,受命之后又多次拖延,擅自修改进兵日期,他很清楚自己几斤几两——搞阴谋是个好手,打仗他是白痴。

任命贾充为南征大都督,是司马炎的政治平衡之策。开战之后,西晋的进军并不顺利,在贾充的瞎指挥下,华东、华中的几条战线都遭遇挫折。好在最关键一路的指挥者是王濬,他从四川出发东下,碰到了灭吴战役中最硬的钉子——当年吴彦在巫山设立的阻遏西晋水师的防线。这条防线可谓煞费苦心,吴彦在江面险要的地方打了不少大木桩,钉上大铁链,把大江拦腰截住,又把一丈多高的铁锥安在水面下。王濬的无敌舰队就像一群面临冰山的泰坦尼克号,但他早有办法。王濬很懂水力学,针对那些等着扎战船的铁锥子,他准备了大批竹筏,进攻的时候,先放竹筏子,竹筏子被铁锥扎到后,会卡在铁锥上,这样,强大的水流就可以把竹筏以及卡住的铁锥一起冲走。这一招立竿见影,上千个锋利的铁锥连带着竹筏,一下子就被冲得无影无踪。至于铁锁链就更好办了,王濬在木筏上架起一个个很大的火炬,这些火炬都灌足了麻油,一点就着。他让这些装着大火炬的木筏驶在战船前面,遇到铁链就燃起熊熊大火,时间一长,那些铁链、铁锁都被烧断了。东吴煞费苦心构筑的防线就这么化为乌有,王濬的东进之路,至此已经一马平川。

一马平川后就是势如破竹。公元280年正月,王濬攻克了东吴的重镇宜昌,俘虏了东吴的镇南将军留宪。这场战斗的过程让人啼笑皆非,当大群西晋战舰抵达宜昌的时候,从来没有见过这种庞然大物的东吴军队居然一下子都吓傻了,半点儿反应都没做出来,就眼睁睁地看着西晋军队拿下了城池。二月,王濬又占领了湖北松滋,俘虏了东吴监军陆晏。他打胜仗的时候,其他五路大军的进程都不顺利,遭到了东吴军队的节节抵抗,双方正是相持的阶段。王濬的胜利恰好成了西晋大军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整个东吴的防线一下子全崩溃了。随后王濬与另一路大军胡奋部会师,连续拿下了夏口和武昌。士气尽丧的东吴军队已经失去了抵抗的勇气,只要看到“王”字战旗,不是投降就是逃跑。

王濬的节节胜利,对于西晋南下的整个战局是有决定意义的,其原因就在于“长江天险”四个字。在中国古代历史上,盘踞江南的政权可以得到保存,主要凭借的就是长江的地理优势。这个地理优势有个前提,就是江南地区要有相邻的荆襄地区的庇护,两者互为唇齿,一旦一方有失,另一方的地理天险也就形同虚设。所以也就不难理解,当年曹操南伐东吴前,为什么先要讨伐荆州地区的刘表,这也是为什么在荆州沦陷后,当时东吴投降派的声浪会这么高。但那个时候东吴有周瑜,而王濬时候的东吴,已经是王朝的末期了。在扫平了整个荆州地区之后,王濬的部队早已疲惫不堪,其他各路大军也已经逼近建康,这个时候王濬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东进,抢占建康;二是原地休整,等待增援。当时王濬的部队都倾向于第二种,毕竟部队占领荆州,已经完成了先前的作战任务,休息理所应当。王濬深知战争没有结束,就像他对部下说的,这时候东吴在建康还有不少兵力,如果我们停顿不前,他们一旦立住阵脚,攻克建康就难了。

在他的坚持下,部队继续东进,向建康进发。估计连王濬自己也没想到,这次进军竟有意外收获。因为他突进得太快,他的军队比其他几路大军更快逼近了建康。此时孙皓的手里还有几万兵马,如果用来守建康,说不定还能多支撑一段时间,但孙皓闻听王濬杀来,急红了眼,不由分说就立刻派大将张象主动出击,迎战王濬。张象出兵后,目睹王濬的水师,面对高大到恐怖的楼船,立刻吓破了胆,当场决定投降,结果孙皓的最后一点儿家底就这么没了,走投无路的孙皓只能向各路晋军送上降表。消息传来,原本进军缓慢的各路部队纷纷加速向建康开进,谁都想要平定东吴这个大功。最后,是王濬占了这个“便宜”,因为他是坐船去的,速度比其他几路人马都快。公元280年,王濬开进建康城,东吴国主孙皓带领太子以及百官,在王濬的军营门口被反绑双手,并让人抬着一口棺材向王濬投降。这是中国古代国君们约定俗成的投降仪式。格局分裂的三国时代,从此就结束了。

东吴投降之后,王濬以灭吴第一人的大功,成为西晋统一战争的第一功臣。但是他并不飘飘然,进入建康城之前,王濬就严明纪律,令部队与百姓秋毫无犯。进入建康城后,王濬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迅速盘查了吴国皇宫里的图册典籍,封存好东吴的府库,等待朝廷派官员来接管。西晋的灭吴战争,一共得到了东吴的4个州,共计43个郡,312个县,52.3万户百姓。除了早期零星的战争外,江南地区的经济、民生并没有因此遭到破坏。这看似很平常,但在当时却有重要意义——西晋用最小的代价完成了国家的统一,并将战争对经济的破坏减到了最小。

在西晋之前,中原政权用武力统一江南这种情况一共发生了两次:一次是战国末期秦国灭掉楚国,另一次是西汉初期刘邦平定江东。这两次都遭到江南当地激烈的反抗,对江南经济造成了很大破坏。王濬兵不血刃取下江南,开创了一个历史奇迹,在之后大多数中原政权统一南方的战争里,这样的奇迹也被一次次重演了下去。

立下奇功的王濬,在战后得到了司马炎的表彰,司马炎赞他为灭吴第一功臣。但是在其他将领看来,王濬的所谓战功更像是捡便宜,毕竟别人打得头破血流的时候,他已经轻轻松松地开进建康城了。许多人也因此心里不平衡,其中最不平衡的就是在荆州和王濬并肩战斗过的王浑。这个王浑做事和他的名字一样,非常浑,本来他的军队距离建康比王濬近得多,但由于他在击败东吴主力军孙震部时伤亡惨重,因此私心大起,很想保存实力,于是就在当地止步不前,并且纵兵抢掠,发了不少战争财,没想到被王濬抓住机会抢先进入了建康城。事后大呼上当的王浑,就对王濬妒火中烧。在王濬初入建康城的时候,王浑竟然想发动兵变吞并王濬部,不过他不傻,见识了王濬强大的军事力量后,只好硬生生地把这口气憋了回去。而且,在这之前二人关系就已有裂隙。

按照司马炎战前的布置,王濬是要受王浑节制的,王濬却不买账。东进初期,王浑曾经以领导的名义让王濬来自己的军中议事,王濬以“风大,船不容易停泊”为由拒绝从命。王濬是个硬派性格,王浑这种浑人自然是指挥不了的。如此一来,私怨加妒忌,让王浑开始上蹿下跳了。他先是诬告王濬纵兵抢掠,祸害地方(其实大部分罪状都是王浑经常干的),王濬也不是个吃亏的人,立刻写了奏章驳斥。在晋武帝面前,两人当场对质,王濬不但能打,更能骂,一串连珠炮把王浑骂得体无完肤。晋武帝深知王濬大功,赶快和了稀泥,加封王濬为辅国大将军,还专门为王濬设了一个新官职——步兵校尉,这就相当于西晋王朝的陆军总长,可谓荣宠到了极点。虽然如此,王濬并不满足,因为一直诬告他的王浑也被封官了,而且先前一直是南征反对派的贾充,在战争中的表现惨不忍睹,事后竟然也因为平南大功被封赏。如果是别人,也就不计较了,换成王濬,想让他不计较是不可能的。

于是,灭吴后的王濬经常在各种宴会上口出怨言,抱怨司马炎赏罚不公。如果碰上刘邦、朱元璋这类的帝王,王濬恐怕要搭上性命了,但司马炎为人宽厚,并没有和王濬计较太多。王濬的亲信范通很有远见,多次劝说王濬要谦虚待人,不要恃宠自傲,起初王濬不以为然,范通一句“公以为自比韩信,如何”,总算让王濬一下子醒悟了。虽然这之后的王浑一直没有停止对王濬的中伤,但王濬大多是小心提防,不再睚眦必报。

王濬的遭遇在当时也得到了许多世家大族的同情,比如博士秦秀、太子洗马傅康等人,都曾上奏抱怨司马炎赏罚不公。而王濬这时候已经悟到兔死狗烹的道理,开始夹着尾巴做人,所以他的官职也节节攀升,平吴后没几年,就已经成为西晋的抚军大将军,可谓西晋军中的第一人。不过这时的王濬已经不再有青年时期的勃勃进取之心,反而重拾二世祖本色,晚年将主要精力放在经营家族产业以及游宴玩乐上,还经常参与当时世家大族之间的斗富。公元285年,八十岁的王濬与世长辞。五百多年后,唐朝诗人刘禹锡在其名作《西塞山怀古》中歌颂王濬的功劳,其中“金陵王气黯然收”一句,从此成为描述历代中原王朝统一南方的最佳言辞。

同类推荐
  • 武林高手在明末

    武林高手在明末

    聂政意外重生于明末,面对这陌生又熟悉的时代,他会如何选择?
  • 大明之特种兵王

    大明之特种兵王

    一个穿越到明朝的历史系大学生,凭借一腔热血,以无穷的勇气和智慧,平定后金,安抚西北,杀稳了明朝的半壁河山。白龙分队,大明兵王,他的故事,将会永远流传。
  • 再世武圣

    再世武圣

    当关羽在拥有比以前更好武艺同时还有现代的记忆,会发生什么?当历史上命运凄惨的貂蝉,蔡琰,甄宓在改变的历史中碰到关羽,她们的人生还会和以前一样吗?一样的人物,不一样的历史,弥补历史的遗憾。平四夷,征欧洲,笑傲天下。让大汉立于世界之颠。
  • 明末太子带把左轮手枪

    明末太子带把左轮手枪

    21世纪青年携带物资兑换系统穿越至明末最后一个太子朱慈烺身上,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穿越男开始用热武器指点江山,南下剿灭叛军,集大明举国之力,打造世界超一流大国,七大洲四大洋,凡日月所照江河所至皆为大明!朱慈烺为大明始皇大帝,后世以计数...
  • 三朝十八国

    三朝十八国

    天下初分,万族林立。安邦定国,谁与争锋。
热门推荐
  • 呆萌小公主腹黑妖孽:不要跑

    呆萌小公主腹黑妖孽:不要跑

    她是鸿灵帝国的十一公主,是21世纪的毒医神偷,明明是废材,却受尽荣宠,这背后究竟藏着什么秘密?他是鸿灵帝国的异姓王爷,是神秘莫测的天生子,明明是强大,却总是装弱,这背后到底如何宠妻无度?“你是谁?”“人。”“什么人?”“好人。”“不对!你是骗子!”“嗯,专门来骗你这个傻子的!”“你才是傻子!”“那好,你来骗我吧。”
  • 谪仙传

    谪仙传

    太白金星?NO!他是纵横人、仙两界的李青莲。百年之约,杀戮,神佛为他折腰。给你一个不一样的谪仙李白。
  • 凌昊传说

    凌昊传说

    凌:凌驾。昊:昊天。凌昊:凌驾于九天之上,唯凌昊也。凌昊传说,属于我尘凉周一个人的传说。
  • 时光叶笔记

    时光叶笔记

    这不是一个人的故事,这是一群人的故事。这不是谁的人生,这只是一段奇妙的相遇。它讲述了八个来自不同地方或世界的主角们,她们各自的风采和往事。她们在短短两年间的相聚,她们的或惊或喜或怒或悲,她们明了或不明了的匆匆一别,以及无人可知是否能再相聚的未来。她们全部都钟灵毓秀,寄注了蠢作者所有的期盼和祝福,所以略显失真传奇。但其人其心,绝对无愧于那些褒赞美好。蠢作者以此,向她大学生涯中最可爱美好的舍友们,献上最真挚的祝福,祝她们一生平安喜乐。——时光叶,记于华夏历丁酉年闰六月廿七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孽缘:家有小尸妻

    孽缘:家有小尸妻

    莫名而来的快递,改变他的一生。她:默鸥我饿了!他:好到我怀里来,我喂饱你!她:迫不及待的往他怀钻!他:偷偷漏出邪恶的笑容!
  • 带着哆啦A梦的道具做魔王

    带着哆啦A梦的道具做魔王

    带着秘密道具系统的流岸穿越到了异世界,在此之前,整整10000名勇者也降临到了这个世界当中。面对数量众多的勇者,想要成为魔王的流岸小声地说出了自己的愿望。竹蜻蜓、缩小灯、任意门、相反霜、时光机、复制镜、翻译魔芋、闪电瓦斯、变身饮料、迷你哆啦、换装相机、桃太郎丸子、天气控制机……当一件件熟悉地道具出现在流岸面前,他又将怎样利用这些道具在异世界做魔王呢?——————下面进行第233次勇者作战总结及战略会议,目标赛姆鲁村的慎重勇者。魔物1:为啥我们总在救死扶伤,而勇者一直在物理超度,到底谁才是魔物?魔物2:这个勇者简直跟大人一样谨慎这是一群魔王和一群勇者间菜鸡互啄的故事,这是属于穿越者的较量,更是金手指的博弈。【ps:哆啦A梦正版道具,全员智商在线,异界种田文,本书含有萌王、骨王、慎勇、盾勇部分世界观,没看过也可无障碍食用,新书启航求支持!】
  • 腹黑堡主:独宠小毒妻

    腹黑堡主:独宠小毒妻

    一本毒经,一种体质,惹来灭门惨剧。十年前,她幸运逃生。十年后,她决心复仇。复仇之路遥遥无期,可为什么还会碰上一个腹黑无赖!是觉得她还不够忙吗?!
  • 雷锋

    雷锋

    本书是第一部反映雷锋事迹的长篇小说,细腻生动地再现了雷锋如何从一个旧社会乞儿成为时代榜样的全景式历程,真实展现了雷锋作为普通人的成长轨迹,以及他在平凡岗位上兢兢业业工作、满腔热诚待人、怀揣理想奋斗,从而成就非凡人生的内在逻辑。直到今天,雷锋的名字依旧响亮,雷锋精神依然感动和影响着我们!
  • 战卿

    战卿

    [花雨授权]初次见面就被他撂下马背,这可是草原独秀的奇耻大辱呀。不过,校军场再次见面时,她又不得不被他的英姿所慑服,从此一发而不可收拾。本来以为是手到擒来的郎君,谁知坎坷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