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16400000023

第23章 青衣

一个村庄,一条河,几十家土坯筑墙茅草覆顶的房子,一大片在河滩干瘪地生长着的玉米,几缕淡若缥缈的炊烟,一条蜿蜒起伏的土路。那便是淮河村了。

一个村庄,一条河,几十家土坯筑墙茅草覆顶的房子,一大片在河滩干瘪地生长着的玉米,几缕淡若缥缈的炊烟,一条蜿蜒起伏的土路。那便是淮河村了。

淮河村有一个女孩,叫青衣。

青衣是个有心思的女孩。

对青衣而言,城市是最诱人的地方了。青衣觉得,城市的灯比乡下的亮,城市的路比乡下的宽,城市的人比乡下的多,城市的水比乡下的甜,城市的花比乡下的香……青衣能列举很多。反正城市比乡下漂亮。这些都是青衣父母鼓励青衣好好读书时说的。青衣还觉得,有了这些心思,走路时像有个灯泡似的,亮晃晃的。

青衣很有出息。

青衣18岁那年,第一次参加高考就一下子考了个全县第一名。青衣很轻松地就被省城的一所大学录取了。听说那所大学大得很,有河滩玉米地10个那么大。青衣的父母高兴得把家里所有的牲畜都赶到县城里卖了,凑学费。

青衣上学临走那天,村里的父老乡亲都来送她。青衣是小村唯一能有机会成为城里人的女娃。火车站的站台上,黑压压的一片。青衣的父母兄妹也在其中。青衣上了车,脸好几次从车窗里露了出来,湿得几乎像是一张陌生人的脸。车站的广播里最终响起了发车的通知,列车便缓缓地启动,然后把一根根枕木落在身后。青衣朝18岁以后的年龄那头驶去。

青衣对这种出发的记忆是深刻的。

青衣在省城里认认真真地读书,态度好得令人惊异。青衣知道她家太穷,青衣知道有个哥哥就是因为她家太穷而没娶到媳妇,青衣还害怕见到那一摊常常被河水淹没的半死不活的玉米。青衣觉得自己是一面希望的旗。

可就在青衣来省城读书还不到10天,家中就突然传来噩耗。

比一场大水来得更突然。

青衣的父母兄妹在制作花炮的过程中,竟然在一声炮响里全被炸死了。家中房倒屋塌,灰尘袅袅,几片乌黑的瓦砾扑在地上,没有一点儿生机。青衣那个有父母兄妹的家,便突然间就没了。

青衣听到这个消息嗓子都哭得不能发声了。

青衣从此变得举目无亲。

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都很同情青衣。其实这种不幸在有人烟的地方,几乎天天都有,它成为一种生命轮回后给后人积存的一块伤疤。但难得的是,青衣得到了好多人的安慰,甚至还有那些她还未来得及熟悉的同学为她捐助回家路费。看得出,很多人都憎恶不幸。

青衣的生活一下子就跌到了谷底。

当青衣含泪向学校提出退学后,老师和同学都很无奈。可这又是唯一的办法。当老师问青衣日后打算怎么办的时候,没想到坚强的青衣一下子又哭了。青衣说,我还想上学,我害怕回家。可事实上,青衣又不得不回家。

那些来不及熟悉的同学又迅速地为青衣捐助回家路费。

可老师告诉青衣,说其爱人在校报工作,编辑部正需要一个看稿的,每月350块钱,其他的让青衣再想办法。

于是,青衣入学不到10天便成了一名校报的编辑。

学校的校报是半月一张,稿子不多,好长时间没得看。但工资照发,月月350块。编辑部共5人,老赵,老钱,小孙,大李……人人对青衣都很好。青衣有时因课紧不能天天去编辑部,也从来没人找她。就是看稿也十分简单,改改错字,提些意见。青衣一度以为,做编辑真是轻松。

时光飞逝,4年的大学生活一晃就过去了。青衣始终不知道,4年中的每月350块,并非学校所发,而是5名编辑老师从工资里均摊给她。青衣更不知道校报并不需要这样一位看稿的编辑,一切都是为她专门设立的。

4年里,没有人愿意点破这个秘密。

4年里,青衣一直蒙在鼓里。

青衣离校的那天,校报的5位编辑与她合了影。从此,青衣的相片便高高地挂在编辑部的墙上。奇怪的是,青衣走了,5位编辑反而觉得空落。到发工资的时候,他们有时还是不自然地就将工资取出一部分,摊在一起。这时他们才谈论一些关于青衣的话题。

没想到的是,三年后,青衣研究生毕业又回到了学校。青衣成了校报的主编。青衣做的第一件事,就是他们又雇了一名因交不起学费而要中途退学的山里孩子。

人生有压力不一定是坏事,有压力才会有动力。很多功成名就是逼出来的。

——方海权

同类推荐
  • 奔奔女职场生存记

    奔奔女职场生存记

    城市中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大都处于“在路上”的事业初级阶段。他们为了体面生活、事业有成、身体健康而日日奔波;他们在高房价、高车价、高医疗费用的压力下使出浑身解数,在职场上玩命工作;他们同样热情奔放,在生活的夹缝中学着享受生活。没错!他们,他们就是奔奔族!职场经验的匮乏、人际关系的处理和麻烦、腰包的胀胀瘪瘪,让奔奔族体验到奔跑中的酸甜苦辣和人情世故。身为女性,这条道路奔起来更加艰辛。本书作者剥离职场背后的层层伪装与戒备,还原被生活逼迫得无处落脚的种种天真,对奔奔女职场中需要面对的各种情况进行现身说法,从进入职场、在职场上稳定下来、加薪、升职,一直到最终自己创业。
  •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善待自己,宽容他人

    一部改变几代人,生活观念的心灵读物。刘墉、席幕容首次联袂推荐。也许自私是每个人的天性,也许忌妒是每个人的本能,可是,当我们选择放下心灵的包袱时,自私就会转化成奉献的基石,忌妒也会转化为向上超越的动力。打开心窗,与世界相拥,与快乐同行。我们的人生会因为忘掉不愉快而变得春光灿烂。
  •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

    “公司因你而不同”,是微软和IBM等公司成功的秘诀,也是我们在工作中十分值得提倡的一种职业理念。《公司因你而不同》通过这个理念,帮你激发工作潜能,提升工作价值,实现人企双赢。
  • 奠定资本(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奠定资本(影响你一生的成功励志书)

    心态决定一切!智慧创造一切!这是一个人人追求成功的时代,心智的力量具有创造成功态势的无穷魔力!即具有成功暗示的随着灵感牵引的成功力。
  •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左手国学院,右手哈佛园

    本书汇集中国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智慧精华,以上下篇的形式对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全景展示。国学院,教会我们审时度势,上善若水的智慧令我们体会为人的谦虚和韬光养晦;哈佛园,令我们激昂振奋,在现代史化的熏染下攀登事业的巅峰。
热门推荐
  • 与君绝:三生三世

    与君绝:三生三世

    三生三世的情,我只能与君绝,不管我是陌灵、彩儿还是云兮,我都还是我,也不管你是乌鳢、樊煜卿还是血煞,你仍是那个带我纵观世事的他,只可惜……
  • 执手望年华

    执手望年华

    灰姑娘巧遇白马王子,是幸运?还是最大的不幸!他是高高在上的公子,翻手为云覆手为雨。他永远的高高在上,俯瞰众生。他爱你的时候,可以将你宠上天堂。他绝情时,也能将你推入地狱。她放弃梦想,远离亲人只为和他在一起。他却毫无留恋的远赴巴黎,抛弃了她与尚未出生的小生命。痛过,伤过,绝望过,才明白,她不过是他圈养的宠物,灰姑娘即便拥有了水晶鞋,也变不成高贵的公主。五年后,再相逢,他是国内知名建筑业巨子,有令人艳羡的殷实背景与门当户对的未婚妻。她是炙手可热的亚洲第一性感小天后,追求的男人趋之若鹜。带着刻骨铭心的仇恨,她再次出现在他身边。从未想过自己的心还会为她而痛。“对不起,请问你哪位?”她微微一笑,妖冶如罂粟。几米说:当你喜欢我的时候,我不喜欢你。当你爱上我的时候,我喜欢上你。当你离开我的时候,我却爱上你。是你走的太快,还是我跟不上你的脚步?
  • 爱以诚

    爱以诚

    【2016年度倾心随笔,情感诚意之作】因为有了人海,所以遇见你是最美丽的意外,都希望在最好的年华遇见一个人,可往往是遇见了一个人,才迎来最好的年华。只要你不放手,我就可以爱你很久很久。
  •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

    《乘公交车的猫》——卡斯柏是只12岁的公猫,它和65岁的主人苏珊·芬登生活在英国德文郡普利茅斯市。每天上午10点55分,卡斯柏都会准时跳上3路公交车开始它的旅行,一路上它会经过古老的造船厂、海军基地、市中心、几个郊区甚至还有该市的“红灯区”。苏珊·芬登用轻松的口吻讲述了她和这只猫的故事。
  • 酷医生的猫咪情人

    酷医生的猫咪情人

    被失眠症困挠的她,无意间闯进他的办公室。没想到,他的外套竟然是她的良药?看到他的外套就犯困,抱着他的外套睡觉会睡得更香,害得她不得已做了偷衣贼!一件,两件,三件……他的外套要被她偷光了!偷着偷着,没想到,把他的心也偷过来了!
  • 傲娇阎王不好撩

    傲娇阎王不好撩

    我失忆了,作为一只游魂鬼徘徊在阴阳两界之间,无法脱出禁锢。一日鬼差捉谴我去阎罗殿,销完今生账好轮回。奈何一问三不知,阎王差点发怒将我发往饿鬼道。好在阎王最后让我在酆都城住下,关于身世问题可以慢慢想。岂料,打从入住酆都城那日起,麻烦与危险接踵而至,关于我的身世之谜也渐渐浮出水面……
  • 水晶之约:我爱冷漠小王子

    水晶之约:我爱冷漠小王子

    “你为什么会变得这么残忍冷血!?”“你还不明白吗?”他冰冷的唇狠狠的吻了上去,他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得到她的关心,可为什么,却越来越让她讨厌。“喂,我喜欢上了一个人……”“谁啊?”“你想知道是谁吗?”他温柔的看着她。“回去照照镜子,你就能和她见面了。”他冷漠、残忍的心,竟为一个丫头而动。她温暖的笑容一点一点的融化他的心,她的笑容,他要霸占到底。一块水晶,让他们相遇,也让他们相爱。永恒的爱,他只为她承诺。
  •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

    《开阔眼界的地理故事》丝绸之路的格局.尽管变化万端,但在塔克拉玛干南北的天山南麓的两道却变化不大,尽管如此,却至今无人能准确地说出它们的途径。现代地图无一例外标注的都是”示意图”,给人们留下了一个难解之谜。
  •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浙江人的创新思路

    1912年经济学家荀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次提出了创新的概念。创新行为在历史上长期是一种企业家的个人行为,后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创新是一个多主体、多机构参与的系统行为,因此,20世纪80年代,人们提出了创新系统的概念和理论。由于创新的系统性以及创新系统的复杂性,人们越来越注意从社会、政治和科技、文化的角度来理解企业、企业之外的其他机构在创新系统中的行为和作用。这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如果把企业之外的不同机构或者不同社会角色在创新系统中的作用孤立起来,特别是撇开与企业创新活动的联系,就往往容易把创新这个概念单纯理解为“创造新东西”。
  • 如果中无论如何

    如果中无论如何

    嘿嘿,一个翱翔的经济世界,您请往里看就会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