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29800000005

第5章 地对地弹道导弹

经过大半个世纪的风风雨雨,导弹家族益发壮大,可谓“英雄辈出”。尤其是家族中的老大,洲际导弹更是能够跨洲越洋,毁天灭地,在冷战中曾数次把人类推向了灾难的边缘。

追本溯源,我们首先从世界第一枚液体推进导弹V-2的诞生说起。

1.太空时代的敲门砖——V-2导弹

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后,作为战败国,德国被迫接受了一系列的军备限制条款,包括飞机、坦克、重型机关枪在内的许多军用武器都不能研制、装备。德国陆军为了扩充实力,不得不寻求一种不在条约限制范围内的武器。火箭作为一种新型武器进入了德国高层的视线。

1929年德国陆军军官贝克尔和多恩伯格召集了一个火箭研究团队,包括冯·布劳恩、内贝尔、克劳斯·里德尔以及瓦尔特·里德尔等人。其中冯·布劳恩是物理学博士,被称为“导弹之父”,也是日后美国阿波罗登月计划的主要负责人之一。

这个研究团队首先研制成功了A-1、A-2等一系列试验火箭,解决了大推力发动机、气动外形和飞行姿态等众多难题。最终,他们制造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庞然大物,这就是V-1导弹的前身——A-4.

这枚试验用的火箭起飞重量达到了12.5吨,当它在1942年10月3日腾空而起时,人类的太空时代在战争的硝烟中也缓缓开启了。多恩伯格在当天夜里举行的庆祝会上发表演讲时兴奋地说:“我们利用火箭进入了太空,并且首次利用太空为地球上的两点架起了桥梁。这是宇宙航行新纪元的曙光。今天,1942年10月3日,是人类旅行乃至太空飞行新时代的第一天。”

但是开启人类太空之门的A-4,没有用在为人类造福的科学事业上,而是首先成了了纳粹德国的杀人武器。A-4研制成功以后,纳粹头子戈培尔把它命名为“复仇使者”V-2,1944年穷途末路的希特勒下令使用V-2空袭英国。

1944年9月8日,德国向英国伦敦发射了第一枚V-2,炸弹在伦敦市区爆炸。这是V-2首次成功袭击英国本土,在伦敦引起了很大的恐慌。从1944年9月6日到1945年3月27日,德国共发射了3745枚V-2导弹,其中有1115枚击中了英国本土,2050枚袭击了欧洲大陆的比利时安特卫普、布鲁塞尔、列日等地,还有582枚用于了发展、改进和训练。

在所有发射的V-2中,有74%落在目标周围30千米以内,这些导弹又有44%落在10千米的范围内。从袭击英国造成的人员伤亡看,V-2共炸死2724人,炸伤6476人,建筑物的破坏也相当大。V-2火箭武器的威力得到充分展示,但它并没有获得德国当局希望的那种能挽回败局的战果。

由于德国火箭专家的努力,火箭技术终于达到了实用阶段,并且达到了世界液体火箭技术的最高水平。战后,德国火箭技术的转移形成了许多国家发展航天技术的重要基础。美国、前苏联、法国、英国,甚至中国都从德国火箭技术中获益匪浅。这是德国对世界航天界的重大贡献。

2.V-1导弹

1928年德国人保罗·施密特研制成功了一种新型的冲压式喷气发动机。但是当时的冲压式发动机性能很差,不仅寿命很短,振动也很大。于是施密特就打算研制一种“飞行炸弹”来使用他的发动机,这种构想在德军进攻英国的时候,被德国空军重视,因为计划中这种飞行炸弹不需要人来操作,这可以减少日益珍贵的飞行员的伤亡。

1942年12月24日,V-1成功完成了飞行试验。但是盟军得到情报说德军正在研制一种新型远程武器,于是派出轰炸机炸毁了研制V-1、V-2的试验场,这大大推迟了这两种导弹的生产和研制。直到1944年2月15日,V-1才进行了第一次发射试验,3月份便匆匆决定大批量投产。

从此,人类最早的实用型巡航导弹问世了,其作为德国法西斯垂死挣扎的杀手锏,曾大量用于对西欧战场的作战。作为一种初出茅庐的新型武器,V-1虽然在技术上还不成熟,命中精度和杀伤力不高,且遭到了盟军飞机和地面火力的有效拦截,但还是给英国造成了重大破坏和伤亡。

单单从外形上来看,V-1和一架普通的小型飞机差不多,也有两个翅膀和一个尾翼。在短舱内安装的一台冲压式喷气发动机,可产生300千克推力。导弹的发射重量为2180千克,发射速度每小时240千米,巡航速度为每小时644千米,射程240千米,最大射程可达到280千米,战斗部装有850千克高能炸药。V-1导弹发射后,由自动驾驶装置控制按预定航向飞行,根据射程计数装置进行计算。

当导弹将到达目标上空时,阻流板打开,导弹减速俯冲奔向目标,直到引爆战斗部摧毁目标。这就是V-1导弹发射的大致过程。

为了防范V-1来袭,盟军为此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首先是盟军组织了好几个飞行中队,用飞机来拦截导弹。为了使这些飞机飞得更快,工程师们绞尽脑汁,他们把飞机上所有的装甲都去掉,把油漆挂掉,甚至重新打磨了飞机的蒙皮,更换了汽油做燃料,这些措施把飞机的时速提高了30?40千米。1944年7月27日,刚刚问世的盟军第一种喷气式战斗机“流星”也披挂上阵,参与了对V-1作战的行列,并在8月4日首开记录,击落了第一枚导弹。

除了使用武器对导弹进行攻击以外,飞行员还发明了一种作战方法,就是用战斗机的尾流影响导弹,使导弹失去平衡,或者干脆用自己飞机的机翼来挑翻导弹,能这样做的飞行员可真是艺高人胆大。

1944年6月23日一架“喷火”战斗机首次挑翻了一枚V-1,4天后一架“飓风”飞机又用自己的尾流掀翻了一枚导弹。1944年7月12日盟军参与作战的飞机增加到22个中队,包括13个单发战斗机中队,9个双发战斗机中队。到7月13日为止,所击落的1192枚导弹,其中有883枚归功于盟军的战斗机。到8月中旬,创造最好成绩的是装备“飓风”战斗机的第3中队,共击落V-1导弹257枚。其次是装备“喷火”战斗机的第91中队,他们击落了185枚。装备“蚊”式战斗机的第96中队,总共击落了174枚。飞行员个人创造的最好成绩是J。伯瑞(中队长),共击落V-1导弹61枚,另有34名飞行员击落10枚以上。

英国还从美国获得了大量的高射炮、雷达以及高炮瞄准器,到1944年英国一共有1700多门高炮和火箭发射器,这些高炮对导弹的拦截成功率达到五成以上,能提前发现目标的雷达也功不可没。取得最好战绩的一次是1944年8月27至28日,共有97枚V-1导弹进入高炮防线,其中有90枚被成功拦截,最后只有4枚导弹落入伦敦市内。

第三道防线是用气球拦阻,这也是盟军在反导弹作战中最原始最简单的一招,总共动用了2000多个气球。用气球拦截导弹主要是利用气球间的绳网,当V-1撞上之后自然是自投罗网。为了尽快使被撞导弹减速,盟军从6月21日以后又在气球后加装了阻力伞。导弹冲到气球网上后阻力伞会立即打开,使其迅速减速。

气球拦阻听起来神奇,但是实际效果不好,主要是天气不好时气球拦阻网难以保持,而英国恰恰以天气不好而著称。同时因氢气供不应求,有一部分时间气球升不了空。后来德军还采用了反拦阻的措施,在弹翼前安装剪刀来切割绳索。在整个战役中,盟军共损失气球630个,被拦掉的V-1导弹只占全部被击落导弹的4.4%至7.8%。

据统计,英国在对V-1导弹的作战中,共发现来袭导弹7488枚,击落3957枚,其中战斗机击落1846枚、高炮击落1878枚、气球拦阻231枚。

除了袭击英国,在诺曼底登陆以后,德国还发射了超过1.2万枚导弹袭击了荷兰、比利时等国。

V-1的出现标志着一种全新武器的诞生,战后美苏等国根据所搜集的资料,在V-1导弹的基础上开始了巡航导弹的研制和竞争。经过几十年的不断发展,巡航导弹如今已成为现代战争的重要武器之一。

3.山姆的大棒——美国陆基洲际战略弹道导弹大全

洲际战略导弹是战略核威慑力量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美国的陆基洲际导弹以“民兵Ⅲ”和“和平卫士”两种导弹为主,组成了共有550枚洲际弹道导弹的陆基战略核力量。

下面的介绍也顺便提及了一些早期的型号,以供参考。说起美国的导弹肯定绕不开一个人:“导弹之父”——布劳恩博士。

红石导弹

红石导弹是美国战后研制和装备的第一代弹道导弹,它是由“导弹之父”布劳恩博士负责研制的。

二战结束后,美国从德国获得了一大批火箭研究专家。为了跟前苏联竞争,由布劳恩博士领导的美国陆军弹道导弹署发展部,在V-2的基础上研制成功了“红石”导弹。这种导弹能够装载核弹头,但是射程只有300多千米,只能算是短程导弹,没有太大的实战意义。

这种导弹命中误差在300米左右,只在美军中装备了不到6年时间就被退出作战序列。红石的推进部分被布劳恩博士改装成了发射美国第一颗人造卫星的运载火箭。

弃武从文——“宇宙神”洲际导弹

“宇宙神”是一种一级半液体洲际导弹。然而,“宇宙神”导弹的头两次发射实验经历了一系列的曲折。导弹在发射过程中,一台发动机失灵,致使导弹出现异常飞动。为了安全起见,靶场军官只好把它引爆了。幸运的是,在1957年12月17日,“宇宙神”导弹进行的第三次发射实验成功了。

“宇宙神”在1959年9月定型并装备部队,1965年由“民兵”洲际弹道导弹取代,后来用作运载火箭,与不同的第二级火箭组合发射了多种航天器,是世界知名的运载火箭品牌。

“宇宙神”导弹的命中精度很高,误差只有2000米左右。在当时,对于装备百万吨级当量的核武器来说,这个误差已经是世界上最好的水平了,当时前苏联第一代战略洲际导弹S-6“警棍”导弹的命中精度在8000米左右。

对峙加勒比海——美国“民兵”系列导弹

在20世纪60年代,美苏两国核军备竞赛加剧。为了应对前苏联的核威胁,美国加紧部署了一种新型导弹,这就是“民兵”洲际导弹。这种导弹不仅准确度高,而且反应迅速。

在20世纪60年代初期,美国肯尼迪政府大力扩充其核武库,逐渐取得了对前苏联的核优势,前苏联领导人为了夺回核优势,就试图在加勒比海的古巴安装一批中程导弹,并加装核弹头。

1962年,震惊世界的古巴导弹危机爆发了。原因就是因为前苏联在古巴部署导弹,而美国则以武力威胁坚持要求撤除导弹。这次危机虽仅仅持续了13天,但却是冷战期间美苏双方最激烈的一次对抗。

在1962年,美国所拥有的核运载工具大约比前苏联多5倍。前苏联拥有约350~700枚短程导弹,这些导弹不能从前苏联发射到美国,只能发射到欧洲。前苏联只有200架洲际轰炸机,而美国却有600架。美国还有大约130枚至150枚导弹装置在“北极星”潜艇上。美国核武库中的新成员和美国制定的“打击军事力量战略”又给前苏联的核力量带来了巨大的威慑。

美国核武库中当时主要有3种洲际导弹,即第一代战略导弹“宇宙神”、“大力神”和第二代的“民兵”洲际导弹。

“宇宙神”和“大力神”导弹都属于美国第一代战略导弹,“宇宙神”我们前文已经介绍过,下面我们简单介绍下“大力神”洲际弹道导弹。

这是一种二级液体导弹,采用地下井贮藏,发射的时候用升降机把导弹升到地面的发射台上。“大力神”洲际导弹在1956年由马丁飞机公司开始研制,1959年首飞,1960年首次部署,总装备量54枚,导弹单价200万美元,地下发射井造价85万美元。这种导弹在1965年退役,被大力神2式所取代。

美国当时在3个内陆州建设了54个导弹发射井,每个战略导弹发射井全部由钢筋混凝土浇筑而成,整个发射装置全部由液压系统操纵,共重760吨。发射场地面设备有10多台,周围有4座天线,其中一个巨大的圆型天线可接受来自全球的无线通讯信号。而一个10米左右高的立式天线,可在短时间内升高到200多米。每个井内都有24小时值班准备发射的战略导弹。

在古巴导弹危机时,瞄准苏联的超级武器还有10枚美国刚刚部署的“民兵”洲际导弹。这是“民兵”系列导弹的第一代,它是由著名的波音公司研制的。1958年底研制工作开始,1962年“民兵ⅠA”服役。至1965年6月,“民兵ⅠA/ⅠB”两型导弹共800枚装备美国战略空军。

“民兵”导弹采用了固体燃料作为推进剂,其开启了固体燃料导弹的先河。这类导弹的总研制和装备费用是60亿美元,导弹单价132万美元。编成3个战略导弹联队,各辖3个导弹中队,每中队5个小队,每小队导弹10枚,每枚置于1座发射井中。“民兵”ⅠA和“民兵”ⅠB在1969年~1974年间陆续退役,由“民兵Ⅱ/Ⅲ”式导弹取代,现在则通过改进用作了运载火箭。

“民兵Ⅱ”型是在“民兵Ⅰ”型的基础上,经过改进制导系统而成的导弹。其可以存储多个目标资料,大大增加了命中精度,由原来的1600米大幅提高到了400米以内,装载120万吨当量的核弹头,在1969年全面取代了“民兵Ⅰ”型。导弹中的计算机可以存放8个目标资料,并指定一个主要打击目标。还有8枚民兵导弹被用作火箭紧急通讯系统,也就是把弹头换装成通讯设备,一旦在战争中,己方的通讯卫星被敌人击落,这些导弹就能紧急升空,担当了短暂的低轨通讯卫星的功能,担任电讯中继台或传送预录的发射指令。

美国的核威慑力量被称为三位一体,就是战略轰炸机(B-52和B-2)、战略核潜艇、陆基战略洲际导弹。

“民兵”Ⅲ型弹道导弹是美国最主要的陆基核威慑力量,目前装备了500枚,部署在发射井中。这是第一种安装分导式多弹头的洲际弹道导弹,每一枚母弹中装有3枚核弹头。导弹采用三级固体火箭推动,射程最远为1.3万千米。这种导弹命中精度极高,误差只有200米左右。

美国非常重视对“民兵Ⅲ”型的改进工作,从1990年代初期就启动了延长服役期一直到2020年的工作,目前其改进计划仍然在进行。

首先是改进发射控制中心,配备现代化的指挥控制系统即快速执行和作战瞄准系统。然后是改进导弹的制导系统,波音公司最新换装的制导系统使得“民兵”导弹的命中精度提升到90米,成为世界上最精准的洲际导弹,这大大提高了导弹的作战效用。改进后的民兵导弹尽管弹头减少了三分之二,但是由于精度提升,毁灭力不降反升,达到改进前的一倍左右。

为了和平退役——和平卫士洲际导弹

2005年9月19日,美国拆除了最后一枚“和平卫士”洲际弹道导弹,这种导弹被认为是美国装备的威力最强大的战略导弹。

它装备了10枚核弹头,每个弹头都有独立的再入系统,而且它的第四级液体火箭可以做末端机动飞行,几乎是不可拦截的。“和平卫士”在冷战时期让前苏联意识到这是一种能进行“相互确保摧毁”,也就是能进行同归于尽的报复性打击的武器。

“和平卫士”大型洲际导弹是美国第四代战略弹道导弹,也是目前美国最先进的战略导弹之一,1986年开始服役。到1993年,一共部署了50枚。导弹由弹头和弹体组成。弹头包括子弹头释放舱、10枚MK21核弹头和整流罩。

弹体分四级,前三级为固体火箭发动机,第四级为液体火箭发动机。导弹采用惯性制导方式。根据1993年签署的“美俄关于进一步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的协议”,2003年前50枚导弹要全部拆除,随后这一协议被2002年莫斯科条约替代,根据新条约美国在2005年完成了导弹的拆除。

目前,美军战略导弹部队建设的重点已经转移到了破坏威力相对较小的战略核导弹系统——“民兵Ⅲ”型洲际弹道导弹系统上。每枚“民兵Ⅲ”型导弹可携带3枚核弹头,并可以在30分钟内打击全球任何一个角落。

4.像香肠一样生产——俄罗斯战略导弹

作为三位一体核威慑力量的之一的陆基洲际导弹是美苏两国冷战期间比拼核武库的重要战场。二战后,美苏两国通过从德国获得的科技人员、设备及图纸资料,快速研制成功了各自的地对地弹道导弹。

赫鲁晓夫曾经说过:苏联生产战略导弹就像生产香肠一样容易。这种夸张的说法在一定程度上说明了冷战初期,前苏联在与美国进行的竞赛中处于一种优势。而在其中做出了重要贡献的就是前苏联战略导弹总设计师——米哈伊尔·库兹米奇·扬格利。

扬格利负责设计的第一款导弹就是在“古巴危机”中打出名头的“SS-4凉鞋”,这种导弹是在V-2的基础上设计的,射程有1930千米,是美国人由“导弹之父”布劳恩设计的“红石”导弹射程的6倍。这也是SS系列导弹称雄世界的开始。

虽然在“凉鞋”导弹上拔得头筹,但是美国人接连推出“宇宙神”、“大力神”等一系列导弹,稳稳压过了苏联,这也间接导致了苏联在“古巴导弹危机”中败下阵来。知耻后勇的苏联领导人强力推进战略导弹的研制,终于在20世纪60年代末期相继推出SS-7、SS-9、SS-11和集大成的SS-18.

美国人鉴于液体导弹的不可靠性,在六十年代推出了第一款固体燃料导弹“民兵Ⅰ”。而扬格利在发展固体燃料导弹方面十分谨慎,比如一种新型导弹,它的第一级火箭采用固体燃料,而第二级仍采用液体燃料,直到1965年才推出了三级全固体燃料的SS-11战略导弹,其性能大致相当于美国“民兵Ⅰ”洲际导弹。

美国的战略导弹在命中精度上一直遥遥领先,苏联人只好在导弹的威力上面做文章。最初的“凉鞋SS-4”装备单弹头,当量为100万吨,SS-7则直接猛窜到了500万吨,到了SS-18则达到了史无前例的5000万吨。

恶魔之王——“撒旦”导弹

在圣经中,撒旦是魔鬼的代表。而在前苏联的导弹家族中,有一种导弹被西方称为“撒旦”,这就是SS-18.这是人类制造的最大导弹,其身高36.6米,胸围3.3米,采用二级液体火箭发动机和惯性制导系统,起飞重量达到惊人的220吨,射程最远达到1.6万千米,可以携带8~10枚核弹头,最大的弹头当量达到5000万吨TNT。

这种导弹既能打击硬目标,也就是经过加固的地下军事设施等,如导弹发射井,也具备打击软目标的能力。软目标指的是没有防护的设施,如城市。

SS-18是在冷战进入白热化的时候研制和服役的。研制这种导弹的直接目的就是压制美国的“民兵”导弹及其改进型。

在SS-18诞生以前,前苏联的核力量主要是SS-9,这也是一种巨无霸导弹。SS-9运载能力巨大,装载了当时世界上最大的10兆吨级当量核弹头,而且它还是世界上首型轨道型导弹,可将弹头送到地球轨道运转,随时对地面发动核打击。但由于地面发射系统复杂,导致发射井抗摧毁能力较差,而且作战反应时间长、服役期短,因此其实用性不强,只能是纯粹的战略威慑武器。在其服役不到4年的1969年9月,前苏联作出了研制其后继型SS-18导弹的决定。

负责研制SS-18的工程师是扬格利的学生乌特金,他和自己的导师设计的早期SS-18虽然抗打击能力较强,且是多弹头,但它还有一个致命的缺陷,就是导弹的精度很差。

科学家研究发现,若命中精度不变,弹头威力提高1倍,摧毁能力增加大约0.6倍;若弹头威力不变,命中精度提高1倍,则摧毁能力增加大约3倍。因此,提高精度比提高威力的效果要好得多。

这个结论使得前苏联投入大量精力提高导弹的精度,通过采用计算机显示制导技术,苏联人把导弹的精度由原来的500米以上提升到350米以内,而美国“民兵”Ⅲ当时的精度在370米以上,这使得前苏联的导弹进入了精确时代。提高精度的同时,导弹也缩小了弹头。其可以装载10枚分导式弹头,这使得突破导弹防御系统的能力有所提高。

SS-18的抗打击能力很强,其安装在经过特殊加固的发射井中。SS-18的发射井筒深39米,直径5.9米。这些发射井在20世纪80年代初期再度改良,已可承受每平方厘米365千克以上的压力,同期美国“民兵”导弹发射井的抗压强度只有每平方厘米175千克。此外,为抗近距离核爆打击,SS-18的弹上和阵地电子设备都经过抗核爆电磁脉冲加固,使其具有很强的反击作战能力。

前苏联解体以后,俄罗斯继承了前苏联的大部分军事遗产。其中的SS-18的命中精度时至今日也不落伍,同时它还有令人恐惧的数千万当量战斗部。

但SS-18的庞大维护费用是俄罗斯无力承担的,再加上其它各种因素,在美俄削减进攻性核武器的协议中,SS-18被削减了一半的数量。

另外,随着俄罗斯经济衰退带来的一系列问题,SS-18导弹的正常服役也受到了一定的影射。2005年只剩下85枚SS-18,随着俄罗斯导弹新星“白杨-M”的部署,SS-18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

克里姆林宫的底气——俄罗斯“白杨—M”导弹

美国自从里根以来的几位总统都在国际舆论的反对声中强力推进国家弹道导弹防御系统,也就是NMD。这个系统使得世界核大国都感到了压力,因为这可能打破核实力的平衡,引发新一轮军备竞赛。但是俄罗斯人对此却底气十足,因为他们有“白杨-M”导弹。

“白杨-M”导弹是未来俄罗斯核打击力量的中坚。白杨-M导弹是俄罗斯20世纪90年代研制、部署的最新战略导弹,也是90年代国外部署的唯一新型陆基洲际弹道导弹。

“白杨-M”导弹的工程研制只耗费不到5年的时间,部署前只进行了4次研制飞行试验,其工程研制时间之短,飞行试验次数之少,在主要战略导弹型号中是很少见的。

“白杨-M”导弹系统之所以引起世人的关注,主要是因为它所拥有的战术技术性能优势,最为让人津津乐道的是它超强的突防能力。

“白杨-M”导弹点火时间短,不易被监测,也不易被拦截;导弹飞行速度快,突防能力强,可令敌方反导系统防不胜防。“白杨-M”导弹具备机动变轨技术,目前的导弹防御系统主要通过卫星和雷达探测导弹的发射轨道,测算导弹的惯性轨道,从而实现提前拦截。

但是“白杨-M”导弹采用了新技术,可以在飞行过程中改变轨道,提高导弹的突击能力。该种导弹的弹头可以伪装成数千枚假弹头,让防御系统疲于奔命,防不胜防。

5.东风揽月——中国战略导弹

中国的战略导弹部队称为“第二炮兵”,这个名字是周恩来总理亲自起的,主要是考虑到20世纪60年代的国际形势,没有用“战略导弹部队”的称谓。

中国的弹道导弹被称为“东风”系列,也简称“DF”。最早的“东风-1”地地导弹是仿制前苏联的近程地地战略导弹,这种导弹没有进行实战部署。在它的基础上我国自行研制成功了中程导弹东风-2,其最大射程1500千米,能够携带2万吨当量的核弹。

在此之后,中国又研制了“东风-3”和“东风-4”,“东风-5”是中国第一种真正意义上的洲际导弹,射程达到1.2万千米,改进型的“东风-5A”射程达到1.5万千米,携带400万吨的核弹头,命中精度500米,射程范围包括欧洲、俄罗斯和美国本土的任何地区。

“东风-5A”是一种液体燃料导弹,两级推进,可以携带分导式弹头,具备末端机动能力。这是我国第一代战略导弹。

1995年我国研制成功“东风-31”洲际导弹,这是我国第二代战略导弹。它采用三级固体燃料火箭发动机,公路机动发射和地下发射井发射,最大射程8000千米。“东风-31”导弹可携带1枚700千克的威力为100万吨TNT当量的热核弹头或3枚威力为9万吨TNT当量分导热核弹头,命中精度为300米。

“东风-25(DF-25)”中程地地战略导弹是中国最先进的第二代战略导弹之一。它是近年在原“东风-21”基础上改进,才装备军队不久的先进中程地对地战略导弹,其有效射程为3200千米,在中国本土发射可覆盖亚洲大部分地区,包括美军太平洋关岛基地。它采用高能固体火箭推动,弹头舱最多能够携带6枚分导式核弹头,是目前世界上唯一能够携带多枚弹头的中程导弹。

“东风-41”是我国正在研制的一种先进的多弹头洲际导弹,固体燃料,两级结构。“东风-41”能够携带12枚分导式核弹头,最大射程超过1.4万千米。该型导弹采用公路机动平台、铁路机动平台和加固地井发射3种方式部署,发射方式灵活多样,大大提高了导弹在战场上的生存能力。

6.导弹中的AK47——“飞毛腿”导弹

说起“飞毛腿”导弹,想必大多数人对它不会陌生。这种导弹曾经活跃在中东战争、两伊战争和海湾战争中。此外,在中东国家也门的内战中和车臣战争中,“飞毛腿”导弹也都显示了一定的身手。

“飞毛腿”导弹是前苏联研制的R-17型战术导弹,它的最大射程为160千米,最小射程为80千米。这种导弹采用单级燃料火箭,可以携带常规弹头以及核弹头,一般用越野载重车就可运输。

在冷战期间,前苏联曾经把这种导弹输出到广大发展中国家,伊拉克、朝鲜、伊朗、埃及、利比亚、叙利亚以及东欧地区都曾经装备这种廉价的导弹。这也是“飞毛腿”导弹能够走上战场的重要原因之一。

许多国家引进这种导弹以后,都进行了改进。伊拉克就把射程增加到了600千米,但精确度有所下降。一般报道它的圆公算偏差范围为300米,实际上在战场上使用时偏差达到1000米以上。朝鲜也能生产“飞毛腿”导弹,并曾向叙利亚出口。

“飞毛腿”导弹虽然名噪一时,但是属于导弹发展过程中早期的型号,精度太差。在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向以色列发射了3枚导弹,结果全都偏离了目标。两伊战争中,战争双方曾经使用飞毛腿导弹袭击对方的城市,伊拉克发射了189枚,伊朗发射了77枚。

7.其他国家战略导弹一览

法国

作为核大国之一,法国着重发展海基潜射战略导弹和空基核力量的发展,1996年法国拆除了本国的中程陆基战略导弹。目前法国的核武库主要由“凯旋”级核动力弹道导弹核潜艇,携带新型核弹头的M51潜射弹道导弹,ASMP-A空对地巡航导弹和具有核投射能力的“阵风”战机组成。

英国

冷战结束以后,英国只保留了核潜艇作为威慑力量。目前英国有4艘前卫级核潜艇,携带美国制造的“三叉戟”潜射导弹,这些导弹安装由英国自己制造的核弹头。

印度

印度是世界核俱乐部的新成员,目前印度真正服役并形成作战能力的是“烈火”系列导弹,其中烈火-Ⅰ型射程为700千米,烈火-Ⅱ型射程为2000千米,烈火-Ⅲ型的射程可以达到3500千米左右。

巴基斯坦

巴基斯坦由于和印度长期存在领土争端,因此大力开发研制其自己的战略导弹和核威慑力量。巴基斯坦的导弹主要是“沙欣”系列,“沙欣-Ⅰ”的射程仅有750千米,“沙欣-Ⅱ”的射程达到2000千米,可以威胁印度的大部分地区。

以色列

以色列国土面积虽小,并且和周围的阿拉伯国家有着剪不断的恩恩怨怨,但却是真正意义上的中东核大国。以色列研制的“杰里科-Ⅱ”型导弹射程1500千米,虽然相对于中、美、俄等国的洲际导弹来说微不足道,但是这个射程覆盖了中东大部分地区,其战略意义之重大,丝毫不逊色。

此外伊朗、朝鲜也都发射了地对地导弹,例如伊朗的“流星-Ⅲ”型导弹、朝鲜的“劳动”系列导弹。

同类推荐
  • 诱人的海洋

    诱人的海洋

    本书介绍了海洋蕴藏的能量和资源,孕育的动物和相关趣事,海底世界的地理奇观和大量宝藏,以及海洋里的许多奇异现象和未解之谜等。
  • 站在巨人肩上-从米歇尔谈生物化学

    站在巨人肩上-从米歇尔谈生物化学

    本套《站在巨人肩上》丛书,共30本,每本以学科发展状况为主脉,穿插为此学科发展做出重大贡献的一些杰出科学家的动人事迹,旨在从文化角度阐述科学,突出其中的科学内核和人文理念,增强读者科学素养。
  •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引领青少年的100个世界文明故事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是非常有道理的,它深刻地阐释了学习兴趣对于学习的作用。之所以把兴趣放在首位,也是因为兴趣是十分重要的。兴趣能够调度人的更多的精力在某一方面。如果你把兴趣调整到学习上,那你就比别人多了许多精力,胜算也就大些。
  • 发现水世界:水族万象

    发现水世界:水族万象

    视觉天下探索发现丛书编委会编著的《水族万象》是一本深入探解水族动物世界的百科全书,它们的聪明才智,它们的憨态可掬,它们的楚楚动人,它们的威风凛凛……它们巧妙的捕食方式,它们深居简出的生存之法,它们感人至深的“夫妻”生活……无一不是吸引你的制胜法宝,它们在这个危机四伏的大自然界里所展示的一切适者生存、弱肉强食的生存法则都将在这里真实上演。本书盖了大部分学科领域,既突出趣味性,又兼顾知识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把复杂的科学知识用简明、通俗的语言加以描述或说明,深入浅出,配有大量和正文匹配的图片或示意图,让版面更活泼、阅读更有趣、学习更轻松,启发广大读者更好的认识,关爱大自然里的每一个宝贵生命。
  • 探索未知-化学与饮食

    探索未知-化学与饮食

    探索未知,追求新知,创造未来。本丛书包括:奇特的地理现象、遗传简介、生活物理现象解读、奥妙无穷的海洋、认识微生物、数学经典题、垃圾与环境、湛蓝浩瀚四大洋、生物的行为、漫谈电化学、数学古堡探险、中国的世界文化遗产、中国古代物理知识、中国三大三角洲、中国的地理风情、多姿的中国地形、认识少数民族医学、悠悠的中国河流等书籍。
热门推荐
  • 穷小子异世崛起

    穷小子异世崛起

    这里是属于昊气的世界,没有花俏艳丽的魔法,也没有浩瀚无边的仙法,有的,仅仅是繁衍到巅峰的昊气!新书等级制度:昊体、昊伦、廓灵、童首、金郭、玄胤、坤海、轮守、昊圣、昊神、天昊、恳请推荐票支持,各位兄弟看完之后,请顺手丢上几张推荐票吧,伪哥拜谢!!
  • 六神大陆

    六神大陆

    在这黑暗而深不见底的大陆,妖灵兽与人战争不断,这里生活着一种生物,叫妖灵兽,它能给人类带来无穷的力量,也带来了无穷的灾难。有一位神奇的少年带领五个伙伴,重新带领大陆。
  • 让你的能力出类拔萃

    让你的能力出类拔萃

    有时候,你对家人、对朋友,觉得有许多话不得不说,可是说了,反而把感情伤害了,反而把事情弄糟了。于是你就引用一句中国古话,替自己解释,说什么“良药苦口,忠言逆耳”。其实,有时候良药未必苦口,忠言也未必逆耳。把良药弄成苦口,以致病人怕吃,这是医学不发达的现象;把忠言弄得逆耳,以致别人不能接受,这是说话的人对口才不加研究的结果。我们都有这样的感受,我们并不是不愿听别人的批评,也不是不能接受批评,有时,我们还真希望有人来指点指点,或者是请教别人。
  • 汉末之贾政

    汉末之贾政

    初平四年,长安大乱,诸侯峰起!乱世之中,士族朝秦暮楚,两面三刀。庶子贾政南下上庸,大病一场之后……一场巨变悄然酝酿起来
  • 我们分手吧

    我们分手吧

    他爱她,珍之如命,她躲他,唯恐避之不及。一个逃,一个追,在这场爱情短跑的游戏中谁能获胜?从小关爱宠溺她的天王巨星哥哥,忧郁王子蓝依尘,魅惑淡然冷一冰,邪气俊帅纪彦煜,谁能夺取她的芳心?阴谋重重的国家,又能否迎来光明?
  • 捡个尸体来重生:女鬼大小姐

    捡个尸体来重生:女鬼大小姐

    闲来无事正在时空旅行中的女鬼苏醒之在某条清溪边上看到了一具无主女尸,于是一时兴起就尝试了一下附身,但万万让她没想到的是她竟然因此被困在了女尸体内,而且随后还被女尸的家人给强行带了回去。已经许久未曾玩过cosplay的苏醒之一时半会儿没办法从尸体上脱身,也就顺其自然的扮起了这个叫做应惜弱的千金大小姐,可没想到这大小姐的名头还没揣热就被匆匆嫁了出去,而洞房花烛夜她就被至少四拨人给同时杀了一遍。女鬼发现新嫁的相公是个刚觉醒的魔族,她知道自己陷入了一个大麻烦中,但她是史上最强女鬼,她还能怕那些不成气候的小虫子不成?呵呵,麻烦越来越多,就代表这个游戏越来越好玩。狐妖、精怪、和尚、驱魔师尽管放马过来,她女鬼大小姐,奉陪到底。
  • 初心勿忘

    初心勿忘

    富家女婚姻失败,巧施计重获前夫追求,破镜重圆。富二代生性风流,惧怕婚姻,巧遇麻辣女,甘愿被俘,斗嘴冤家成情侣。酒吧女身世坎坷,尝尽心酸人生,征服冷血侦探,终获一生守护。千帆过后,勿忘初心,方得始终。
  • 活法机要

    活法机要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木兆经年

    木兆经年

    临原城,几十年来它都没有什么变化。街道还是那样的街道,酒楼也就还是那几家。只是每天形形色色的人走过,换了一批又一批。时光没有留下什么,却是抹去了临原城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那里的女子有着江南特有的美丽,温婉、恬静。几十年前的临原城,有一个家族,有一个女子。只是现在是无人知晓了。那年春天,阿念出来踏春。不知道是谁提议的放风筝,可是风筝却是没有放上去,倒是先断了线。阿念追着风筝,看到了那个桃花树上的男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