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5961900000019

第19章 在禅悟中觉醒

一、无路寻路

监官和尚(未详~842。唐朝中期禅师)一日唤侍者来:“与我将犀牛扇子来。”侍者回答:“扇子破也。”和尚又说:“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侍者无言以对。

若是你,你将如何回答?

后来四位禅师分别以侍者的身份回答。投子和尚说:“不辞将出,恐头角不全。”雪窦评:“我要不全的头角。”石霜则回答:“若还和尚即无也。”雪窦的评语是:“犀牛儿犹在。”资福则画出一圆相,并在一圆相中写个牛字。雪窦的批评是:“适来为什么不将出?”保福回答:“和尚年尊,请别人好。”雪窦评道:“可惜劳而无功。”

各人各持己见,着实相当精彩,令人觉得禅僧们的面目,真是栩栩如生。

这个犀牛即指大犀牛。犀牛扇子则是以犀牛角加工制成的扇子骨。监官和尚原想透过扇子,使侍者获致得悟的机缘,所以说“扇子坏了就还我犀牛”,想以意外的答案,破除对方的执着。可是,那名侍者仍被扇子和犀牛牢牢套住,难以获得机缘。

后来四位禅僧分别说出了一句漂亮的答话。投子和尚说:“拿出来固然可以,但如此将缺少一角。”意思是即使我能以语言说明心境,又如何充分表达呢?石霜则说:“还给你,我岂不是就没有了?”以表示悟境要自己去领会,不是他人所能给予的。

资福的一圆相中有一头牛,表示“你想要的我找到了,喏,不是在这儿吗?”表明悟境俯拾即是,就等你来拿。

保福的“另请高明”,表示他已得悟,根本不需要和尚提供的机缘。

“扇子既破,还我犀牛儿来”,意思是假如拿不出扇子,就说出你的心境吧!表明如果你被犀牛所束缚,就无法对应此一问答。本来禅问答就毫无定律可言,如果能在无路中找路走,此种研究精神便值得欣赏。

二、打破常识

一日,世尊为说法而登高就座,文殊菩萨敲了三次槌子云:“谛观法王法,法王法如是。”世尊听了,一言不发地走下台来。

为何世尊一句话也没有说,文殊菩萨便说他说法结束了呢?

这就是要打破常识。或谓说法便是要说话,便是一种束缚。既然世尊已体现真理之法,即不需以言语道出,其行、住、坐、卧无一不是无言的说法,只要世尊在场,便是无言说法的始末,重点就在观者反应的如何。

文殊菩萨未让世尊说法,便表示说法已结束,即在表明“禅不需要用口来说,它就在超越语言及思考处”。

因此,禅学的重点不在学习而是体会。我们应该废除对于说法的依赖,改以体验修行才是。

自古云:“百闻不如一见。”表示看一次的了解程度,远胜于听一百次。其实,百见不如一验的学习手段很多,读者想想即可了解。此外,我们周围多的是学习的对象,只要你能废弃束缚之心,放眼看全世界,必不难发现世界即是一个学习的宝库。

参禅需打破常识,人生也是这样。按部就班、墨守陈规,终其一生只能是浪费生命,而且,自身的存在因平庸而毫无意义。因此,只有根据自己的条件,打破常规,才可能领略到瑰丽的世界。

三、无需定律

一名僧侣问大光和尚(837~903)。唐末禅师):“长庆道因斋庆赞,意旨如何?”大光和尚听了便站起来舞蹈。僧侣见了立刻礼拜,大光和尚问:“见个什么便礼拜?”僧侣也以舞蹈作答。和尚道:“这野狐精。”

僧侣为何一下子变成了野狐精?

金牛和尚跳舞的公案在前面提过。这名僧侣不解金牛和尚跳舞之意,但心想不妨以长庆和尚的解释为了解线索,于是以此问大光和尚。这时,大光和尚以跳舞作答,但他并不是在模仿金牛和尚,他的意思是:如果你想知道长庆解释的真意,就直接学金牛和尚跳舞好了。

但是,僧侣此时突然有所悟,因为他在这一刻以前,虽然多方努力想了解此一公案,却始终不得解。如今大光和尚以动作示范,使他连金牛和尚的行为含意也体会到了。当大光和尚为明白其理解程度而发问时,僧侣即以动作表现自己的心得,这便是体现。

然而,此刻大光和尚却道“这野狐精”,意为僧侣不是真的领悟,何以见得呢?原来这僧侣固然领悟了不少,却依然缺乏进一步的透悟,因为,他的所作所为,毕竟只是他人言行的翻版罢了。

笔者在前面曾一再述及,禅学并没有必须如何的定律,也不可能有,你必须因时因地临机应变。如果能超越他人的模仿或借来之知,表达自身的境界,当然就是真的透悟了。

四、看什么是什么

佛经“楞严经”有这么一段记载:“吾不见时,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若见不见,自然非彼不见之相。若不见吾不见之地,自然非物,云何非汝?”

这个公案究竟想说些什么?

引用“楞严经”一节的这个公案,是释迦佛对弟子阿难提及万事皆空之悟时所言。

阿难很想知道什么是开悟,而开悟的世界,也就是释尊所见的世界。假如我能够看出释尊究竟看到什么,当然就有得悟的可能。这是阿难一贯的想法。释尊当然早就看透了阿难的心态,所以他才如此教诲他。

“吾不见”意味着远离迷惘,什么都不去想,处身于万事皆空的得悟世界。“何不见吾不见之处”这句话,是说看本身便是束缚,而不管看或不看都是空无的世界。换句话说,释迦佛是在告诫阿难,不要将万事皆空,及得悟的世界,视为特别的世界,而加以认识或对象化,以避免自我束缚。

总而言之,只要远离自我,迷惘便消失了。看什么是什么,心不为之动的世界,便是万般皆空。当一个人挣脱束缚,踏入万般皆空的瞬间,便是得悟。得悟需要有动机,而这个动机来自身心的冲击。

据说,常逃课的学生非常自我,常以自我的方式武断地决定,终致成为个人感性的俘虏。要使这种学生恢复正常,与其以语言谆谆教诲,不如让他熟知一般社会的运作较为有效。譬如没有去过海边的小孩,就干脆带他去看海,若是未尝过山中生活的小孩,何妨带他去山中度个假期呢?

从中,我们可以让小孩在沙滩上尽情奔跑,或是让小孩玩锯圆木比赛,让他们抒发内心的紧张与压迫感。逐渐地,小孩自然会恢复身心的正常。

这种实际运作,也算是一种身心的冲击及震撼。即使孩子们不能戏剧性地恢复正常,但只要常常给予他契机,让他们看到社会运作的真相,他们就有机会解脱自我束缚,明白自己要做什么,不要做什么了。

五、吃茶去

有一次长庆和尚说:“宁说阿罗汉有三毒,不说如来有二种语。不道如来无语,只是无二种语。”保福问:“作么生是如来语?”长庆和尚云:“聋人怎得闻。”保福道:“情知你向第二头道。”长庆和尚问:“作么生是如来语?”保福回答:“吃茶去。”

“吃茶去”究竟是何意?

阿罗汉就是能断绝一切烦恼,值得人们尊敬、供养的圣人。三毒是指贪、嗔、痴;贪是贪得无厌,嗔是嗔恶、愤怒之意,痴是白痴、愚痴之意。“阿罗汉有三毒”这句话,是说阿罗汉已远离,所以不可能有三毒。

“如来有二种语”,是指方便与真实二种说法。所以长庆和尚说:“佛法只有真实,那有方便与真实二种说法呢?”

“聋人怎得闻”是指不论说什么佛法,都必须拥有与佛相同的经验才能了解。比如听别人说水有多冷时,假如听者有过摸冷水的经验,自然很快就能了解。

“你向第二头道”是责备长庆,将人二分为有经验与无经验两种。简而言之,就是以方便与真实二种角度来看,而接受第二层次的体会。双方讨论至此时,最后如何以真实的语言归纳佛的真实呢?那便是“吃茶去”!

这句话自然、坦率而朴实,虽是听惯的一句话,却是如此真实地表现了真理,几乎使人的思想,无法渗入其间。

这是说,真理根本不限定于何处,宇宙无不充斥着真理,问题在于你有没有慧根罢了。

人与人的差异即在此,包括是否了解内容、放不放手去做、相信与否等都是二择一,不可同时兼得。

六、佛在心中

赵州和尚向弟子说:“泥佛不渡水,金佛不渡炉,木佛不渡火。”

这句话能使你去迷转悟吗?

“金佛不渡炉”意味着,金子打造的佛像,放人炉中便熔化;“木佛不渡火”指木造佛像一接近火就会烧掉;“泥佛不渡水”是指泥制佛像一浸入水中,就全部化掉了。

这个比喻究竟有何意呢?当然不是说金、木、泥制的佛像毫无价值,它只不过表示我们自身的情形而已。也就是说,火烧或水淹都能使人死亡,人原是十分脆弱的。不过成佛者也是脆弱的人类,如金佛、木佛、泥佛一般。制造佛像的材料都很脆弱,但是,当它们都被造成佛像而受人崇拜时,即成为人们信仰的对象。

须知,我们的五体经常从孔穴流出污秽,放出臭气,在欲望与愚蠢中生活,可以说人若能看透自身,百分之百会自杀,因为它是多么丑陋的存在啊!但如果因而否定说“人才不是佛”,这便被外表所束缚了。

这一点可从人的生活状态得到证明。难道每个人都能自给自足吗?由此可见,所有人都是在接受他人恩惠的情况下生活着。

人自呱呱坠地,及至长大成人,可说是需要最长岁月的动物,而且如果没有他人保护,根本就无法成长。就算能长大成人,比起自己受之于社会的无限恩惠,是多么难以图报啊!思及此,我们即可了解,所有人都是为了给予他人好处才拼命工作的,这便是个人体内的佛性作用。

当你体识到那些脏兮兮的人,其实便是佛时,即使整个社会故态依旧,你的内心也会产生很大的变化,那便是由迷惘到领悟的变化。

赵州和尚曾说过“真佛生内里”,意思是不要问真正的佛在何处,它就在各人心中。

七、接受一切

“金刚经”云:“若为人轻贱,是人先世罪业,应堕恶道。以今世人轻贱故,先世罪业,则为消灭。”

关于罪业消灭之说,你有何看法?

业是指人类行为的累积,一切事情因缘而生,因是行为,缘是条件,两者所生的结果,便称为“因缘生起”,简称为“缘起”。又罪业的因缘,由过去而现在,再由现在而未来,换三世便成了苦果转变,称为“生死活转”,这是佛教根本教义。

因为人贪得无厌又愚蠢,所以行为自然生恶因,这些恶因重叠便生出罪业。而恶因必生恶果,所以受人轻视或欺侮的痛苦,可说都是咎由自取。不过,有些人今生今世从未犯过罪业,为何依然品尝着苦果?这是前世的罪业所招致的。

问题是,何时罪业才能消失呢?除非和欲念及愚蠢分手,否则罪业永不清灭。如此说,那么离开欲念与愚蠢而开悟之人,其罪业是否就消灭了呢?答案是否定的。但开悟者可以将一切的业照单全收,所以不会因为业而受苦。亦即他有业而没有业障,故能进入安心的境地。

而且,得悟者自此以后,不再有罪业行为,只有善田的行为,所以罪业不成立,不可能在来生发生苦果。换句话说,地狱轮回之苦轮不到他,如此自然能活在永远安详的世界。

因此如果你从未做过坏事,却一再受苦受难时,就是前世之罪以今世之苦呈显。坦然地接受它,并迈向光明大道吧!

八、自满必败

天平和尚行脚时,曾经在西院参禅过。他的态度不好,动不动就骂那些一起修行的僧侣说:“莫道会佛法,觅个举话人也无。”有一天,西院禅师远远看见了他,便召唤他:“从漪。”天平和尚抬头应答。西院禅师却道:“错!”天平和尚走了两、三步,西院禅师又叫:“错!”天平来到禅师面前,禅师道:“适才这两错,是西院错?是上座错?”天平回答:“从漪错。”谁知西院禅师却道:“错!”此后天平和尚不再找人问答而欲离去,禅师挽留道:“且在这里过夏,待共上座商量这两错!”天平和尚听了禅师一席亲切的话,更不顾一切飞奔而去。

禅师这一错再错,究卖弄错了什么?

禅的世界一切平等,因为,这世上原本就没有伟大、聪明或悟的标准。天平经常找人问答,或者出难题考对方而从中取乐。或者他看不起其他修行僧的原因,在于他以为自己很能干,立于以自我为中心的标准和他人比较。换言之,他在毫无差别的世界中,犯了有差别的错误。

西院禅师为了使他了解这一点,便刻意喊他的小名。这个小名便是全体中的差别,但天平没有发现,还是回答了,这是第一错。

接着禅师呼唤之后,应该是一个问答的问题,亦即此处应有禅句出现,但实际上却什么也没有,这是第二错。

再说,“是西院错?是上座错?”还是一种比较,目的是要显示差异让对方发现。可是,天平却回答“从漪错”,到头来他还是没有发现禅悟的世界,这是第三错。

禅师一再地尝试引导他,希望能防止他误入歧途,但是,天平终究心怀自我飞奔而去。他向其他修行僧炫耀自己多么了不起,不料却在最重要的禅师前面,毫无表现。这就像在模拟考试中考满分,可是在真正高考时却不及格一样,所以,你的目标务必要经常保持满分。

九、无物缠身

肃宗皇帝问慧忠国师:“如何是十身调御?”国师回答:“檀越踏毗卢顶上行。”肃宗云:“寡人不会。”国师道:“莫认自己清净法身。”

“踏毗卢顶”是何意?

肃宗皈依佛教,也关心禅学。他立志成佛以治天下,当他问到“如何是十身调御”时,是因为他心中有此理想而毫无野心,只希望能带给民众安详和幸福,因而问这样的自己是否是佛。

“踏毗卢顶”是指肃宗想成佛,并以佛心施行理想政治的抱负,可说是一种束缚,也就是离佛。除非能抛弃向佛的束缚,否则无法真正成佛,所以慧忠国师又道:“不要认为自己便是清净法身。”也是要他舍弃自我清净的束缚,否则无法得悟。

无论如何,只要被现况束缚,满足于现状,也就无法进步。如果皇帝绝对相信自己实施的是理想政治,并肯定现状,国势就会日益衰退。因此人必须不断否定现状,顺应时代潮流才是正途?

因此,我们必须多方适应环境,才能生存下去。假如你认为最理想的便是安居乐业,没落之时必定指日可待。认为佛最尊贵而安居其中,本身也是一种束缚。我们一定要有克服此种想法的思考力,才能临机应变。可见,真正的自由便是无物缠身。

同类推荐
  • 读史学做人(低调做人的哲学与亮剑精神)

    读史学做人(低调做人的哲学与亮剑精神)

    其实,每个人的潜意识中都保留着一分追寻逝去历史的好奇,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能够通晓古今之变,能够知道我们来自何方,又将走向何方?从这一点上来说,我们本身就处在历史之中,历史就在我们的身边。在中国五千年的辉煌文明中,古人们那些超越常人的见解,出奇制胜的创造,机敏应对的韬略,解疑醒世的良言,无不闪烁着智慧之光。他们正确看待问题的眼光、巧妙解决问题的手段,在今天看来仍然体现出极高的智慧。每天读一点历史,一个简单的故事就能启迪思想,开悟心灵,改变你为人处世的方式,改变你做事的方法与技巧。只要我们走到历史中去,你一定能够从中有所感悟,这些感悟肯定会对你的做人做事有所启迪,会源源不断地激活你的思绪和才情。
  • 做人不要太明白生活不要太较真

    做人不要太明白生活不要太较真

    生活和工作中有不少场合都需要你不要去较真,更不能较真。如果你避开锋芒,或许矛盾反而迎刃而解,气氛一下子完全改变,打开新的局面,这才是人活得潇洒的原因所在。做人不要太明白、生活不要太较真。需要的是思想的精深和灵魂的感悟,需要的是摒弃一切奢求、贪欲和妄想,卸掉一切外衣、面具和伪装。学会崇尚自然,返璞归真,让心灵变得更加纯朴、真实。
  •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人脉就是命脉全集

    本书是为那些想拓展人脉而又无章可循的人量身定做的,它会教你如何构建和拓展人脉,如何提升自己来吸引入脉,如何更好地利用人脉为自己服务,如何避免人脉的陷阱,如何在人际关系中游刃有余等。除此之外,本书还穿插了很多真实的案例,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可以说,本书是你选择人脉书的最佳选择。
  • 禅里禅外看人生

    禅里禅外看人生

    现代人的生活紧张忙碌,加上上进心强,功利价值挂帅,生活上的倒错(把追逐和占有当目标,把生活当手段)等等,致命焦虑和浮燥的情绪增加。本书旨在指引一个人成为一位有觉悟的人。通过自我的认知领悟到生活的真谛,从而指引自我,从种种成见、偏见、敌意和偏执中解脱出来,体会自在和宽阔的精神世界,让我们更清醒、更有觉察力,更加积极地去生活、去理解人生。消解生活中的障碍和烦恼,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幸福和自由。
  • 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新农民闯市场指南

    本书结合各地农民朋友闯市场的经验,分十章分别介绍他们以不同形式走上致富之路的成功经典案例,并对案例做了独到的点评。内容通俗易懂,条分缕析,对农民朋友如何闯市场具有很好的启发和指导作用。
热门推荐
  • 遗落空间的神之众

    遗落空间的神之众

    玄意是神帝宙斯最小的女儿,由于她的哥哥姐姐们接连叛离,死去,重伤。她成了大帝唯一的继承人,所以她必须前往遗落岛学习获得一千年一届神俑的冠军,以及遗落岛岛主的认可,最后通过是花神,精灵王,梦神,等众神的认可。最后即可下一任神帝而另一个与宇宙共存,互不相知的世界,艾德迩大陆最强王国的太子殿下沐吟,因为其妹沐灵儿身受奇毒,唯一能解救沐灵儿的方法只有传说中的遗落岛岛主知道。只是一个传闻他也愿只身犯险,勇闯遗落岛两人刚上岛便相遇了
  • 禁血盘龙行

    禁血盘龙行

    陆云很慌,他慌的一痞!原本他以为是穿越了一个世界,自己可以稳当主角。结果发现竟然是两个世界…那个牛逼哄哄的男人,会成为自己的对手吗?但是,有系统还会怕他?不服,就是干!
  • 异能掌握者

    异能掌握者

    在2650年的地球,人口早已超过地球承受的极限,但科学的发展却又是无止境的,人类的足迹几乎遍布了整个银河系,生活的空间也从地球慢慢的衍生到整个银河系,看我们的主角如何在这样的世界生存。
  • 最后的圣人王阳明

    最后的圣人王阳明

    大明朝,有三位文臣因军功受封伯爵,王阳明是其中之一。历代儒家之中,有四位圣人名冠古今,享誉天下,王阳明也是其中之一。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古往今来,真正做到立功、立德、立言兼备的人,唯有王阳明一人而已。王阳明的一生因何变得传奇?他是如何创立阳明心学的?他为何能在贵州悟道成圣?他的军功是否浪得虚名?这一切的故事,都要从余姚城说起。
  • 我超甜的你要不要

    我超甜的你要不要

    【治愈系甜文,别后重逢】他,冷南风,单亲家庭长大的孤僻男孩,校园里又高又帅的学霸校草。他一直以为自己的世界是阴暗的,直到那一年那个笑容带着阳光的女孩将他的整个世界照亮,他才知道原来他的世界是可以有阳光的。她,萧念,可刚可甜,软萌可爱,泡在蜜罐里长大的开朗女孩,校园里默默无闻的学渣,不争不抢,懂得满足,懂得感恩的暖心少女。那一年,懵懂的年纪遇上懵懂的他,潺潺的生命之树,花开花谢的旅途,风风雨雨、点点滴滴,在彼此心湖里映出了一片风景绚丽。......“同学们好。我叫萧念,泓峥萧瑟的萧,念念不忘的念。”,突然快要睡过去的冷南风听见了那熟悉又陌生的嗓音,缓缓起身,目光转向声音的出处。只见,一抹娇小的身影在讲台上,笑魇如花,绽放在死气沉沉的教室。有的人,只一眼便再也移不开。……后来的后来,他终于明白最难过的不是不曾遇见,而是遇见了,也得到了,又匆忙的失去,然后在心底留了一道疤,它让你什么时候疼,就什么时候疼,你连反抗的权力都没有。后来的后来,她总是想起曾经,曾和他分享着所有秘密,而如今,他却成了她心底的秘密。初拥故事,美在结局。
  • 我家沈少爷第一凶

    我家沈少爷第一凶

    第一次见面,她就“间接性”的刮了他的车。第二次见面,她是别人的未婚妻。第三次见面,他直接闯进她的房间。“叶少少,你刮了我的车,怎么赔吧?”“行吧,要多少钱,反正我哥有,找他要。”“车坏了,赔钱可以修,可是刮到我的心了,可不是钱可以修的。”嗯……大型碰瓷现场。
  • 魔甲公爵

    魔甲公爵

    魔法诞生于永恒之火,魔甲诞生于人类之光,一个蒸汽与魔法的世界,处处充斥着禁咒与机甲的对决。被命运摆布的少年,终将驾驭起最强魔甲,将永恒之火烧到精灵王国,龙域,乃至兽吼大陆!本书又名《一个不正经公爵的诞生》、《为啥我帅不过三分钟》,欢乐与温情并在。【每天上午11.36,下午5.30更新】
  • 快穿之顶级人生

    快穿之顶级人生

    时空管理局的优秀员工王潇潇,被分配到改变遗憾工作组,通过完成委托人带来的各种任务,获得工资,完成组内提升。在一个个任务面前。王潇潇突然意识到,人类的脆弱。她想离开时空管理局,却突然惊现局长大人。一切又该何去何从?
  • 你好地球人:时光恋人

    你好地球人:时光恋人

    来自外星球的生物“时间偷猎者”违反《宇宙法》闯入地球,星系女警追踪来到地球,在闻市高中一年级学生叶文的帮助下,展开追捕“时间偷猎者”行动,在与“时间偷猎者”的对抗中,在这美丽星球的都市,引出了一场久违时光的怅然爱恋……
  • 末日曙光之君临天下

    末日曙光之君临天下

    一道红色的光芒从天空中划过,大自然最为残酷的灾难来临了,人类灭绝的时候到了!天空出现了巨大的裂缝,陨石冲天而降,美好的城市,先进的文明一夜间被摧毁了,留下来的是行尸、是变异兽...人类,大自然伟大的产物,他们并没有向大自然屈服,末日流星摧毁了他们的城市,他们的文明,可是摧毁不了他们智慧,摧毁不了他们的意志!他,司马弈,本是一间大学中非凡而平常的大学生,在七月十四号西方情人节和东方俗称鬼仔节的那一天,和女友吃过了晚饭回到了他在郊区中的一间豪宅翻云覆雨后,天空中的灾难就开始出现了,当他从床上醒来的那一刻,整个曙光城已经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