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031400000004

第4章 乌梁素海

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张长龙从浑浊的水里起出空空的网具,望着黄藻疯长的乌梁素海两眼发呆。鲤鱼没了,草鱼没了,鲇鱼没了,鲢鱼没了,胖头鱼没了,白条鱼没了,王八没了……甚至连顽皮的泥鳅也少见了。张长龙摘掉网眼上的水草,甩了甩上面的水,然后把湿漉漉的散发着腥臭味儿的网具架到木杆上晒起来。唉,如今十天半月也用不上一次网了。他蹲在海子边上,掏出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装上几丝圐圙布伦的烟叶子,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一缕一缕的青烟便向芦苇丛里慢慢散去,散去。栖在芦苇叶上的蚊子们被烟熏得喘不过气来,纷纷逃窜。这几年,乌梁素海里蚊子的个头倒是越来越大了。张长龙心里想,蚊子要是变成鱼就好了。别的鱼没了也就没了,可鲤鱼要是没了,那乌梁素海还是乌梁素海吗?

20世纪80年代之前,乌梁素海每年产鱼都在五百多万公斤以上,光是黄河鲤鱼就占到一半还多哩!往事不堪回首喽!他蹲在架着网具的木杆旁边,眼睛眯成一条线,想着心事。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吧唧,吸了几口烟,吐出一个一个烟圈圈。咳了咳,用粗糙的拇指压了压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丝,嘴里便哼出了小曲,小曲的调子满是怅然的味道——

乌梁素海的芦苇/一眼望不到边

金黄金黄的大鲤鱼/惊动了呼市包头

临河陕坝/海勃湾乌达/石嘴山宁夏

十个轮轮大卡车一趟一趟地拉

唉,这唱词写的都是早先的乌梁素海了。如今,连一条鲤鱼也捕不到了。鲤鱼是乌梁素海的标志性鱼类,也是反映乌梁素海生态变化的“晴雨表”。如果鲤鱼没了,那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令张长龙不解的是,鲤鱼虽然没了,可野鸭子、黑鹳、鹈鹕、白琵鹭、红尾滨鹬,还有漂亮的疣鼻天鹅每年春天还是照常飞来,产蛋孵化,繁殖后代。莫非,那些鸟类及漂亮的疣鼻天鹅有极强的抗污染能力?这是个问题。大大的问号,日里夜里挂在张长龙的心尖尖上哩!猛然间,那个问号仿佛拉直了。他心里打了个激灵,似乎意识到了什么。什么呢?乌梁素海的鱼没了,接下来没了的不会是鸟吧?不会是他心尖尖的鸟——疣鼻天鹅吧?不会的,不会的,断断不会的。然而,一个声音却问道:怎么就不会呢?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我不相信。张长龙讨厌一切与疣鼻天鹅有关的谶语。无论怎样,只要他听到空中滴落的那沙哑的鸣叫,只要他看到水中那漂浮着的倩影,便有一种酥酥的感觉,整个人就兴奋起来了。因之疣鼻天鹅,张长龙的每天多了一份牵挂,也多了一份盼头。

乌梁素海何时能够一天比一天好起来呢?问天?问地?还是问自己?张长龙自己也说不清楚了。

乌梁素海在哪里?

看看地图就清楚了。黄河流到了河套段不是呈“几”字型吗?“几”字最上方的“一”横处的左端偏里的地方,就是乌梁素海了。

乌梁素海,蒙古语意为“盛产红柳的地方”。我到乌梁素海时,曾留心观察,却没有发现一棵红柳,芦苇倒是多极了,吃了药一般疯长。乌梁素海是黄河改道的杰作,黄河先是在北边流淌了,不知哪一天却来了脾气,呼地拉了个弧线,往南移了许多。这一移不要紧,在造就了沃野良田的同时,却也丢弃了许多东西。鱼啦,虾啦,王八啦,就不必说了,其中最大的一件东西就是乌梁素海了。好家伙!最初的乌梁素海阔气得很啊!有一百多万亩水面,汪洋一片,甩手无边啊!

黄河真是犟脾气,把这么大的海子说丢弃就丢弃了,从来没有回头寻找过,也从来没有后悔叹过气。是死是活,乌梁素海全凭自己挣蹦了。不过,一切存在必有它的道理。内蒙古河套灌区管理局党委书记告诉我,乌梁素海是黄河流域最大的淡水湖,也是地球上同一纬度最大的自然湿地。乌梁素海对于调节我国内陆气候发挥着重要作用。它的西边,是嚣张的乌兰布和沙漠,有了乌梁素海便如同有了一道绿色屏障,把肆虐的风沙挡在一边。它的东边是高高隆起的阴山,正是因为有了乌梁素海的滋润,阴山的绿色才那么的葱茏。它的北边,是羊群满地的乌拉特草原,正是因为乌梁素海的哺育,草原上的牧歌才格外的悠扬。

然而,偌大的海子里,活蹦乱跳的大鲤鱼怎么说没就没了呢?

张长龙把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掖到裤腰里,蹲在海子边上,把手指头伸进水里,却不见手指头。水,黑红黑红的,浑啊!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张长龙,现年五十八岁,属蛇的,小名叫长龙。鱼是离不开水的,龙呢?龙当然离不开海呀!在属相中,民间有蛇便是小龙之说。小龙也是龙啊!

张长龙现任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编外管护员。

张长龙的老家在白洋淀,白洋淀曾是雁翎队打游击的地方。抗日战争时期,在白洋淀的芦苇荡中,雁翎队用“大抬杆”(联排鸟铳)把日本鬼子打得吱哇乱叫,屁滚尿流。张长龙打小就爱听父亲讲那些雁翎队打鬼子的故事,过瘾。

1955年,乌梁素海成立了渔场,当地蒙古族牧民,不识水性,不吃鱼,更不用说会打渔了。于是就从白洋淀迁来一批能打渔的把式,作为渔场的骨干。那批把式中就有张长龙的父亲,父亲身后那个像泥鳅一样的小家伙就是他。张长龙,那时他仅仅三岁,整天赤条条的,在海子里翻着水花,嘴里噗噗噗地吹着水汽,摸鱼掏鸟蛋,却也乐趣无穷。张长龙天生就是水命,离了水他就没有力气,浑身打不起精神。他还特别能潜水,嘴里叼根苇管,隔一会儿,咕嘟咕嘟冒一串泡泡,再隔一会儿,咕嘟咕嘟又冒一串泡泡,在水下潜上个把时辰不成问题。

刚来渔场时,这里只有七户人家,都是在乌梁素海周边草场放牧的蒙古族牧民。那时的乌梁素海里水鸟和鱼多得超出想象。多到什么程度呢?水鸟多得飞起来遮天盖日,落到海子里见不到水面。鱼呢?那就更多了,套马杆插在水里,生生不倒——鱼多呀!把套马杆挤得立在水里了。瞧瞧,那阵势,那情形。啧啧啧!大鱼也多得是,1969年那年,张长龙还捕过一条两米多长的大鲤鱼呢!手抠着鱼鳃把鱼背在身上,鱼尾巴像墩布一样在地上扫来扫去的。啊呀!乌梁素海的鲤鱼就是好吃,舀海子里的水炖鲤鱼,那是河套一带远近闻名的美味。王八也多,大的王八有脸盆那么大。捕鱼要用“箔旋”布阵,俗称“迷魂阵”。张长龙是布阵的高手,布完阵,只消掏出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装上一锅子圐圙布伦烟叶子,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吧唧吧唧吧唧,再吸上几口,就可收鱼了。冬天用冰穿打冰眼下网捕鱼,那场面也很壮观。鱼冻得直挺挺的装到驮子上用骆驼运到包头去卖,换回布匹、盐巴、陈醋、白酒和砖茶。餐餐有鱼虾吃,顿顿有酒喝。那日子,那时光,美得很呢!

早年间,除了捕鱼,张长龙还在海子里猎雁、猎野鸭、掏鸟蛋。父亲从白洋淀带来的那把曾打过日本鬼子的老鸟铳,到了张长龙手里威力不减当年,不过,那把鸟铳的枪口对准的不是烧杀掳抢的日本鬼子,而是振翅飞翔的天鹅、大雁和野鸭。他的枪法极准,百步之内,一枪一个“眼对穿”。说到那段历史,张长龙的话便格外少了,只是吞吞吐吐地说了一句,他的左耳就是猎雁时被鸟铳轰轰的巨响震聋的。他说,这是报应。后来,他的鸟铳被公安部门收缴了,人也险些被带走。现在他的上衣口袋里揣着助听器,双耳戴着耳麦,听力倒也无碍。我几乎不用太大的声音讲话他也能听到。

一个人的出现令他改变了自己的活法。

那个人是一位鸟类学家,叫邢莲莲。作为内蒙古大学教授的邢莲莲带着研究生来乌梁素海搞鸟类调查,请张长龙当向导。邢教授学识渊博,待人谦和。在接触的过程中,张长龙跟她学到了许多鸟类知识,知道了自己过去猎鸟掏鸟蛋是错误的,鸟类是人类的朋友。从此,他成了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一个不拿工资的编外管护员。他划着一条小木船整天出没于芦苇荡中,发现猎鸟掏鸟蛋的不法分子,或者上前制止不法行为,或者没收猎具将盗猎者扭送到森林公安派出所接受处理。起初,人们以为他是“吃官饭”的管护员,惧他三分。后来知道了,他不过是个编外的管闲事的人,并无执法权,便不再把他当回事了。那些混混们还笑嘻嘻地送给他一个外号:鸟长。

鸟长,鸟长,鸟长。这两个字用河套话读出来并不怎么好听,何况,张长龙知道,那些混混们给他起这个外号心里是啥意思。可是,张长龙一点也不生气,鸟长就鸟长,鸟长也是官啊!

“鸟长?”“唉,是我。”

“鸟长吗?”“唉!是我,我是鸟长。”张长龙笑嘻嘻地答应着。

鸟长是什么级别的官呢?股级?科级?县团级?还是司局级?张长龙的脑子里莫非注进水了吧。鸟长管的不是鸟,是管打鸟主意的人哩!管人?呸!呸呸!有那么容易吗?那些戴大檐帽挎六四手枪,屁股后面挂着明晃晃手铐的警察管人都管不住,就凭你那点儿打鱼摸虾识鸟的本事,还能管住人?张长龙,你回家照照镜子吧。家里要是没镜子,你就一猛子扎到海子里呛几口水,清醒清醒吧!

真是灌进水了。

张长龙不但不清醒,脑子里的水反而灌得越来越多。他把家里的十几亩苇滩交给儿子照看,自己一头钻进芦苇荡,不见了踪影。

张长龙在芦苇荡里搭了个窝棚,安营扎寨了。他每天都划着小船,在海子上巡护,机警的眼睛瞪得大大,神出鬼没的样子就像当年白洋淀里的雁翎队员。只是孤单单的,手里缺少壮胆的家什。唉,要是那杆老鸟铳还在手里就好了。

幸亏,裤腰里还掖着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乏了,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累了,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困了,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三伏天,芦荡里的蚊子巨多,却没有一只敢叮鸟长张长龙的。他的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是他驱蚊的秘密武器。未及近前,蚊子们早被白铁烟袋锅子里散出的那股烟袋油子味儿熏晕了。

哗哗哗……哗哗哗……一片水域里,一对疣鼻天鹅正在觅食。瞧瞧,那白净的羽毛,长长的脖颈,在水面上形成的弧线多美呀!张长龙赶紧按灭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泊了木船,猫在芦苇丛后面静静观察。

张长龙从邢莲莲教授那里得知,疣鼻天鹅又名哑声天鹅。它的叫声沙哑,并不尖利。疣者,就是鼻端凸起的肉球球,所以,疣鼻天鹅也叫瘤鼻天鹅。这种天鹅体形大,个体重,有“游禽之王”之说。它的特征鲜明,嘴是赤红色的,在水中游动时,脖子常常弯成“S”形。在天鹅中,要数疣鼻天鹅最美了。远远看去,在水面上漂浮的疣鼻天鹅如同身披洁白婚纱、涂着红唇的新娘。据说,俄罗斯芭蕾舞《天鹅湖》中模仿天鹅的舞步,其艺术灵感就来源于疣鼻天鹅戏水的场面哩!

哗哗哗……哗哗哗……两只天鹅互相追逐着,水面上溅出无数水点。水波跟着水波,一圈一圈向四周扩散着。可惜,那些水点和水波有些污浊,粘稠稠的。水面归于平静,疣鼻天鹅用自己长长的喙清理着羽毛上污渍。

忽然,两只疣鼻天鹅警觉起来,伸长脖子向芦苇丛中打量着什么。张长龙定睛一看,在离自己几米远的苇丛后面探出黑洞洞的枪口,正向天鹅瞄准呢。说时迟,那时快,张长龙从木船上一跃而起,扑向那个持枪人。嗵!嗵!枪口对着天空响了。扑啦啦……两只疣鼻天鹅飞走了。

“干什么,你?是湖匪吗?”

“我不是湖匪,我是鸟长,不准你打鸟。”

那个持枪人是有来头的,是旗里某个部门的头头。他是专门开着一辆越野车来打猎的。不想,却让张长龙坏了兴致。他说:“我是某某单位的什么什么长,想吃天鹅肉,你走开,别碍事。”张长龙说:“你别打天鹅的主意,我不管你是什么什么长。要吃天鹅肉也行,可你必须先吃我的肉。”那位头头说:“你找死吗?”张长龙笑了,说:“是啊!就是想找死,不然你怎么能吃到我的肉呢?”那位头头咔咔两下又装上了子弹,拿枪对准他的额头。那是一支双筒猎枪,枪筒锃亮锃亮的,透着寒气。张长龙拿出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不紧不慢地装上一锅子圐圙布伦烟叶子,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噗地把烟吐出来,说:“你们这些什么什么长,开着公家的车,拿着公家的薪水,却不干公家人该干的正经事,打鸟猎雁,捕杀天鹅,祸害野生动物,这是违法的啊!我的老鸟铳都被收缴了,你的双筒猎枪是哪来的?你有持枪证吗?告诉你吧,你的车号我已记下了,别看你现在耀武扬威,过些天就会有人找你了。”

终于,双筒猎枪的枪口从他的额头无力地移开了。持枪人立刻变成一副笑脸,笑嘻嘻地说,逗你玩呢,别当真呀!呵呵呵!

张长龙的额头上留下一个圆圆的印儿。

张长龙告诉我,其实那些当官儿的并不可怕了,只要你抓住他的软肋,他一准就软了。张长龙说,最难对付的倒是那些投毒的人,因为很难现场抓到他们。

那年秋天,张长龙在巡护时,发现有人在芦苇荡中投毒,毒死了不少野鸭。投毒者藏在苇丛中不露面,根本抓不到。怎么办?张长龙心生一计:假扮渔民在海子里撒网捕鱼(他本来就是渔民),然后故意把船摇进芦苇荡,捡拾被毒死的野鸭。投毒者在苇丛后面露露头,缩回去了;再露露头,又缩回去了。张长龙瞥了一眼,不言语。他弯腰捡起一只野鸭子,扔进木船里,嘴里叨叨着说,晚上红烧野鸭子肉,可得美美喝几壶啊!弯腰,再捡;再弯腰,再捡……数了数,整整三十只野鸭子,他假装心满意足了。他躺在船头,掏出圐圙布伦烟叶子,装进白铁烟袋锅子里,点燃,吧唧吧唧吧唧,吸了几口,一缕一缕的青烟向芦苇荡里散去,散去。他知道,那些投毒的家伙就在附近的芦苇丛中猫着呢。仰躺着的他,跷起二郎腿,嘴里哼出了酸曲——

小妹妹和哥哥脸对脸/双身身挨住肩并肩

这样的情景你说倩不倩/你说倩不倩

红圪丹丹嘴唇粉圪蛋蛋脸/好像一朵花

巧个嘟嘟小嘴说的奴话话/亲死哥哥咱

细皮皮嫩肉肉水淋淋的眼/说话带笑脸

年轻人看见妹妹心里就甜/不知该怎间

久旱的庄禾苗苗杆瘦叶子稀/就缺一池水

哥哥我白明黑夜睡着梦中想/怀中抱着你

哼完酸曲,他用力吧唧几口烟,吧唧吧唧吧唧,然后将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灰在船梆上磕了磕,烟灰就纷纷落进海子里了。他把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掖到裤腰里,嘴里说道,收工喽!就要划船往回去。终于,芦苇丛中的人憋不住了,呼呼呼呼地站出来了。好家伙!齐刷刷四个。

“哪里走!是你的野鸭子吗?你就敢拿走!”

“不是我的,可也不是你们的呀!无主的野鸭子我怎么不敢拿走?”

“嗨!狗日的!还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了。怎么不是我们的,是我们刚刚毒死的!”

“好!有种!再说一遍!”

“是我们刚刚毒死的!野鸭子是我们的。狗日的,你还要抢不成?”

“行!我要的就是这句话。你们的野鸭子,我还给你们,不过不能在这儿给,你们得跟我去个地方啦!”

“哪儿呀?”

“森林公安派出所。”

四个家伙,眼里闪着凶狠的光,向他围拢来,并蹭蹭窜到他的船上,抢夺野鸭子。张长龙未等那四个家伙站稳,用脚使劲一晃,就把他们晃进水里。扑通!扑通!扑通!扑通!接着,他掏出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一个一个敲他们的脑壳,“叫你们投毒,叫你们投毒”。四个家伙在水里哇哇哇乱叫。

这时,保护区管护站站长杨军带领几个管护队员及时赶来,那几个家伙乖乖就擒。从此,在乌梁素海,鸟长张长龙的名字令盗猎分子闻风丧胆。报纸、电台、电视台的记者纷纷来采访他,张长龙成了远近闻名的名人。许多专家来乌梁素海考察鸟类,许多摄影家来乌梁素海拍片子,都指名请张长龙做向导。考虑到张长龙没有工资,家庭生活也比较困难,于是,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做出决定,允许张长龙做向导每天收费100块钱。不过,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告诉我,他挣的那点钱大部分都买药给疣鼻天鹅及其他生病的鸟治病了。唉,这个鸟长啊!

“狗日的,不让我们猎鸟掏鸟蛋,他却做向导赚钱,把他扔进海子里喂王八!”盗猎分子放出话来。张长龙闻知,哈哈哈,乐了。要是乌梁素海还有王八就好啦!

一个燥热的中午,乌梁素海上空旋飞着的天鹅突然哀鸣起来。原来芦荡深处,升起一股浓浓的烟,张长龙的窝棚被人点着了。腾腾腾,一把火,眨眼间便把苇草和香蒲搭成的窝棚烧得精光。好险啊!当时张长龙若不是在海子上巡护,或许真被烧成灰了。张长龙未被吓退,他割了些芦苇和香蒲,又把窝棚搭起来了。

“有我张长龙喘气,你们就别想打乌梁素海的主意。”张长龙咬咬牙说。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打乌梁素海主意的人,个个憋得都快疯了。

我是在一只游艇上见到张长龙的。

他的皮肤黝黑黝黑的,小平头,脸上满是皱纹,像是陈年的核桃一样。他穿一件灰色的短袖T恤衫,口袋里放着个助听器,裤腰里掖着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眼神中隐隐地透出一种忧郁。

这几年,张长龙是越来越不开心了。他的不开心源于乌梁素海的水。乌梁素海的水质是越来越差了,由于工业废水、农业废水和生活污水的涌入,乌梁素海迅速富营养化,淤泥越积越厚,芦苇不断疯长,黄藻不断疯长,水域面积缩小,海子的底儿抬升,平均水深已经不足一米了。“这是怎么啦?”张长龙自言自语,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乌梁素海要成为死海吗?在他的记忆中,乌梁素海的水是流动的。它接纳了上游灌区浇灌农作物排下来的水后,经过自身的生物净化,又排到黄河里了。如今,乌梁素海的水怎么就不流动了呢?酷暑的天气里,海子的水面上还弥漫着一股股隐隐的腥臭味儿。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是的,采访过程中,我的确闻到一股腥臭味儿。同时,我还惊讶地发现,在我想象中那一望无际的碧绿湖水,实际上已经被污染成黑红黑红的颜色,湖面上偶尔还能看见漂浮的小小的死鱼。那小小的鱼,是鲫鱼,长不过一寸。当地人,或者知情人,是从来不吃这种鱼的。张长龙说,乌梁素海仅有这种小鲫鱼了。张长龙说,怕是用不了多长时间,连这种小鲫鱼也要绝迹了。

说话间,我们的游艇已经驶入一处相对宽阔的水域。

只见海子的深处,生长着团团簇簇,如丝如棉的黄藻绿苔,像是一张巨大的海绵覆盖并充塞着水面。如果不是按照事先割出的水道穿行,我们游艇的螺旋桨怕是早被黄藻绿苔裹住了。当我们乘坐的游艇在水道的汊子里拐弯折返时,螺旋桨所搅起的那夹杂着黑色淤泥的层层黑浪,散发出一股股酸腐刺鼻的腥臭味儿。活水变成死水喽!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活水变成死水的原因是什么?乌梁素海湿地保护区管理局局长说,活水变死水的主要原因是利益驱动。一些外地商人承包租赁了乌梁素海周边的芦苇滩地,大面积经营芦苇。为了让那些芦苇长得更好,卖更多的钱,那些苇商们就雇人筑起一道一道的土坝,把水放进来,却不放水流出去。特别是乌梁素海的下稍,都被这样的土坝一道一道地分割了,本来是流动的活水,都成了死水,芦苇在死水里疯长,生活在死水中的疣鼻天鹅和野鸭、大雁等水禽却不断地出现死亡现象。虽然政府发文明令不准筑坝,保护区的管护队员也多次现场制止,但由于权属等复杂的原因,苇商雇人筑土坝的行为仍然屡禁不止。

那纵横交错的土坝割断了乌梁素海的喉咙,它能喝水,但无法下咽啊!退一步说,它能咀嚼,但不能让有效的营养保证肌体的健康啊!

张长龙一看到那些土坝,心里就来气。月黑天,他曾偷偷用铁锹把那些土坝掘开一个一个的口子,让水流动起来,可用不了多长时间,那些口子就又被合上了。他之所以恨那些土坝,是因为土坝里疯长的芦苇阻挡了疣鼻天鹅的起跑飞行。疣鼻天鹅的体重接近鸟类飞行的重量极限。小型的鸟类,只要展开翅膀,双腿用力一蹬,就能很快飞向高空。而疣鼻天鹅却不行,它个头太大,必须有120米以上的跑道并且通过“九蹬十八刨”,才能产生足够的起飞速度,飞翔起来。

天鹅喜欢在芦苇荡中觅食,可如果芦苇荡太过茂密,没有一定的水域空间,没有“九蹬十八刨”的助跑距离,那么一旦遇有紧急情况,往往就会给它们带来致命的灾难。

美,常常是面临着危险的啊!

这是法国作家布封笔下的天鹅:“天鹅的身形丰腴,线条优美,晶莹洁白,散发着我们欣赏优雅和美丽时感到的那种畅快和迷醉。它的要求很少,只要求宁静和自由。它是水禽中的王。”

乌梁素海是我国著名的“天鹅之乡”。

野生疣鼻天鹅目前在我国仅有一千多只,而在乌梁素海就有六百多只。每年3月末,这些疣鼻天鹅就会准时由南方迁徙到这里。鸟长张长龙掰着手指头说,3月12号到,一天都不差,年年如此。天鹅真是有灵性的鸟呀!4月底,它们开始在芦苇丛中筑巢,接着就下蛋孵化后代了。

在船头,在芦苇荡中,在窝棚里,在瞭望塔上……张长龙记下了十几本“疣鼻天鹅观察记录”,每年都要绘制一张“疣鼻天鹅巢位图”。他把保护区内有多少鸟巢,在什么部位,每个巢中有多少枚蛋,孵化出多少雏鸟,甚至连上一年孵化出的天鹅今年有多少返回来,哪些是第几代成鸟等等都详尽地记录下来。邢莲莲教授说,这些观察记录具有重要的科学价值,是研究疣鼻天鹅生活习性及乌梁素海生态演变关系的第一手资料。我在乌梁素海采访时,翻看过那些浸着水渍,卷着边边的“观察记录”,内心油然生出一种崇高的敬意。

疣鼻天鹅喜食水草,特别是龙须眼子菜和狐尾藻等沉水植物。张长龙观察发现,一只疣鼻天鹅一天可以吃掉方圆二平方米内的十五公斤水草。假如一只疣鼻天鹅在乌梁素海一年觅食二百天,那么就会有四百平方米三千公斤的水草被连根吃掉。一只疣鼻天鹅就吃掉这么多水草,那六百只呢?疣鼻天鹅是净化乌梁素海的神鸟啊!

疣鼻天鹅的巢是用苇叶、苇茎和苇茬子筑起来的,层层叠叠的,远远看去就像一个一个的柴堆。如果水面上升,天鹅就用自己灵巧的嘴,咬断附近的芦苇,选择合适的材料,再把巢加高。疣鼻天鹅的蛋个头很大,一般一巢有五到八枚。鸟类学专著说,疣鼻天鹅产蛋最多在九枚。可据鸟王张长龙长期观察,乌梁素海的疣鼻天鹅最多可以产蛋十二枚。瞧瞧,生生比专著上记载的多出三枚。

疣鼻天鹅巢中的蛋上常常覆盖着一层细密的羽毛,孵化期的蛋最需要的是一定的温度,三十四摄氏度是孵蛋最适宜的温度。在孵化期,疣鼻天鹅对水质的反应也特别敏感,水中富营养过猛及难闻的气味最容易导致孵化失败。即便幼鸟勉强出生也多半是畸形,活不了多长时间就一个一个地夭折了。

张长龙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上火呀!嘴上起了个大泡泡。怎么办呢?呀呀呀!怎么办呢?

那天,在乌梁素海疣鼻天鹅核心繁殖区——苏圪尔的芦苇荡中,张长龙掏出那杆枣木杆儿的白铁烟袋,装上一锅子圐圙布伦烟叶子,吧唧吧唧吧唧,吸上几口,吧唧吧唧吧唧,再吸上几口,终于想出了一个办法。什么办法?用“漂白粉”净化水质。

他把白铁烟袋锅子里的烟灰一磕,就急急地去找保护区管护站站长杨军。哪知,杨军也正为这事犯愁呢。张长龙把自己的想法如此如此一说,杨军听后,一拍大腿,说了一个字:“行。”杨军立即向保护区管理局打了个报告,申请经费购买“漂白粉”。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全力支持,次日就把一笔款子批下来了。张长龙主动要求参与投放“漂白粉”的任务。酷暑天,装在船上的漂白粉气味异常难闻,张长龙被呛得差点背过气去。为了减少这种气味对天鹅的影响,必须用最短的时间,在三平方公里五千亩水面范围,完成一次投放十吨“漂白粉”的任务。啊呀呀呀!每次完成任务时,大汗淋漓的张长龙累得几乎瘫在船上。

然而,当朝霞映在乌梁素海局部净化了的水面上时,望着那宁静安然的疣鼻天鹅,张长龙感到无比的幸福。尽管净化了的仅仅是苏乞尔这块小小的水域。

连续三年,经过“漂白粉”的消毒净化,苏乞尔水域的天鹅幼鸟没有出现一只死亡现象。

天鹅守护着蛋,守护着幼鸟。张长龙守护着天鹅。

疣鼻天鹅的孵蛋时间一般在三十二天左右,母鹅每天除了觅食三两个小时外,其他时间都是静静地卧在巢中孵蛋。当小天鹅破壳出生的时候,母鹅几乎耗尽身上的能量,精疲力竭了。而张长龙一颗揪着的心,才稍稍放下来。这时,他也几乎精疲力竭了,甚至连碰一下那杆枣木杆儿白铁烟袋的力气都没有了。

冬天,疣鼻天鹅不在乌梁素海的那些日子,张长龙是落寞而惆怅的。

唉,乌梁素海一定是出了问题。

乌梁素海冬天结的冰也是黑红黑红的了,那冰有一米多厚,几乎冻绝底了。海子里即使还有大鲤鱼也不能活了,缺氧。一片肃杀凄凉的景象。

疣鼻天鹅去了哪里?飞到南方的某个地方越冬去了。张长龙的心也跟着飞走了。疣鼻天鹅在哪里,张长龙的心就在哪里。

嘎嘎——嘎嘎嘎——这是多么伤感的鸣叫啊!这伤感的声音总是在张长龙的心里回荡。并且,日里夜里折磨着他。

布封说:“在所有临终时深深感动我们的动物中,只有天鹅在弥留之际还在唱歌,用它的和鸣作为它最后叹息的序曲。天鹅发出如此温和、如此动人的音调,是在它行将断气的时候,向生命作凄凉而深情的告别。那是令人悲恸的挽歌啊!低沉哀怨,如泣如诉。甚至在晨曦初露,或者风平浪静的时候,我们还能真真切切地听到。”

或许,有一天,天鹅真的就不来了。

现在的乌梁素海不是早先的乌梁素海喽!

路德维希在他的《尼罗河传》里说:“朝代来了,使用了它,又过去了,但是,它,尼罗河——那土地之父却留了下来。”乌梁素海曾经是那么的富庶和美丽,养育了世世代代的乌梁素海人,今天它自己却出了问题。它的问题,不是它自己的问题,而是我们的问题,正是我们无休无止的滥用水,污染水,不尊重水,不节约水,才导致了水的问题,乃至乌梁素海的问题一天比一天严重。

其实,出现问题的湖泊不仅仅是乌梁素海。

1972年,罗布泊干涸。1992年,居延海干涸。2005年,滇池全湖出现富营养化,严重污染。2007年,太湖蓝藻暴发,引发一场震动社会的水危机。令人忧心的报道,一个接一个。洞庭湖、巢湖、鄱阳湖的生态系统也遭到了不同程度的破坏。这是怎么了?江河湖泊的气数已尽?还是这个世界疯了?

物与物关系的后面,从来都是人与人的关系。

乌梁素海还有救吗?

乌梁素海的未来,取决于我们今天的认识和行动。

它,或者彻底死掉,或者绝处逢生。

然而,在这个春天,天鹅还是来了。

因为它们知道,有一个人日里夜里盼着它们归来呢!

嘎嘎——嘎嘎嘎——天鹅的叫声从空中滴落下来,张长龙蹲在船头把助听器对准天空。他听到了那熟悉的声音,老伙计们,终于把你们等来了。他故意不看空中,眼睛眯成一条线。

眼前的乌梁素海仿佛又变成早先的那个美丽的乌梁素海了。鲤鱼、鲢鱼、草鱼、胖头鱼、白条鱼在海子里自由自在地游着,偶尔大个的鲤鱼啪地跃出水面,划出一个漂亮的弧线,又潜入水底了。王八和泥鳅最喜欢在沼泽地里拱来拱去,那里有它们爱吃的蚯蚓和浮游生物。牧人的套马杆插在水里,晃几晃,就立住了,不是它不倒,是鱼多得挤得它倒不了。

红荷、白荷、粉荷静静地开着,煞是好看。栖在开着米粒般白花的菱角叶子上的青蛙呱呱叫着,把睡莲也唤醒了。蜻蜓赶来凑热闹了,三三两两的,这个落下去,那个飞起来。芦苇照旧是茂盛的,如墙如帏。芦苇边上是草滩,如毡如毯的草滩,直铺到阴山脚下,直铺到土默川边边,直铺到乌兰布和沙漠腹地,直铺到乌拉特草原。

在芦苇荡中间是一片开阔的水域。野鸭子嬉戏着,溅起一串串的水花。接着,呼啸飞起,在海子的上空盘旋两圈,就似暴雨一般,啪啪啪地砸到乌梁素海的另一边去了。

嘎嘎——嘎嘎嘎——天鹅,疣鼻天鹅出场了,这是乌梁素海真正的主角。它是那么的优雅和美丽,令我们的视觉畅快而迷醉。

乌梁素海本该是这样的啊!

同类推荐
  • 中国治水史诗(上)

    中国治水史诗(上)

    《中国治水史诗》,有我们的老领导叶选平先生担纲顾问;有当今中国文坛俊秀、以抒写主旋律饮誉大江南北的何建明先生挂帅主编,实不容我赘言再三。但程贤章先生最近从北京传话,主编何建明先生仍希望我从策划治水史一书写些感言。推之再三不能,只好勉而为之。
  • 最后的照相簿

    最后的照相簿

    每个人的故乡都在沦陷,关于故乡的记忆也在渐渐消失。故乡是盘根错节的根,它生成生命个体以及生命记忆,成为一个人最初和最终的源点。指尖的《最后的照相簿》关照现实物象,探索内心幽秘,内敛、温和、自信,充满对陌生事物和具体情境的关照之心,语言平静、从容,从细微处切入,叙述客观而又不失鲜活与温润。以其内在的柔软和语言的灵性,拓展了散文文本的想象空间,也拉近了散文与大地的关系,使大地或乡土的本源力量得以显现,并成为心灵化的图景。
  • 青春的地标

    青春的地标

    “微小说”是“微博”的伴生物,它在微博上上传、阅读,可视为“微博小说”的简称。微小说和随之出现的“微童话”“微寓言”,初步构成了“微文学”的三副面孔,和“微信”“微电影”,共同把“大时代”“小时代”,推进到“微时代”。
  •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

    《我心有猛虎,在细嗅蔷薇:徐志摩诗传》以徐志摩平生经历为经,以徐志摩的诗文为纬,带领笔下最纯净的自由、爱和美。作者用细腻优美的笔触,剖开诗人矛盾杂糅、繁复瑰丽的内心世界,触碰那个在理想与现实、飞扬与坠落中冒险的灵魂,感受他在如火的激情和如水的温柔交织中颠簸挣扎着的心灵。
  • 宋词三百首全解

    宋词三百首全解

    王国维说:“唐之诗,宋之词,元之曲,皆所谓一代文学也,而后世莫能及焉者也。”词又称“曲子词”“曲子”,它的产生、发展、创作和流传都与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词的起源较早,最初主要流行于民间,从《诗经》《楚辞》及汉魏六朝诗歌里汲取营养,大约到中唐时期引入了文坛,发展成为固定的文学样式,唐末五代时期开始流行,到了宋代,进入了全盛时期。唐末五代时期,有了一批专长填词的作家,词的体裁形式和表现技巧也成熟起来,五代末期赵崇祚所编的《花间集》可称为这一时期词作的集大成者。这些作品基本上都是为青楼女子和教坊乐工而创作的,爱情相思、离愁别恨,几乎成了词的主题。
热门推荐
  •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

    稻盛和夫不仅是企业家,还是一个哲学家。向他学习,每个人都会有收获和启迪。杨云鹏编著的《稻盛和夫的24个工作哲学》对充满魅力的“稻盛精神”做了很好的囊括,采撷稻盛先生50余年间培养员工的核心思想,内容涵盖了工作真正的意义、在工作上的做法和心得、如何在工作中取得成绩、塑造高尚的人格等方面。“自燃型人”、“精神胜利法”、“敬天爱人”,这些原汁原味的“稻盛精神”是他不可动摇的“信念”,也是被诸多实践所证明了的杰出“工作哲学”,为身在职场的读者点燃指路明灯,同时对企业管理者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来包药散再修仙

    来包药散再修仙

    如若可以,能否让他活出新的人生文弱书生重生仙侠大陆是该同上一世一般胆怯一生还是强者重生啧,实在是有辱斯文
  • 始源纪

    始源纪

    在这个实力、利益至上的世界里,他是不幸的。由于实力的不济,导致家破人亡的流离,爱情的失意。他同时又是幸运的,苦难的开始却不是结束,而仅仅只是崛起的前兆。当紫瞳现世到时候,他将实现他的神话——复仇!!!
  • 誓不为后2:倾城娃娃妃

    誓不为后2:倾城娃娃妃

    ‘重生一次,花容月貌全不见,这干瘪的身子,如何钓到帅哥,助她早日脱离宫闱苦海,过上逍遥自在的的生活呢?唉!’她摇头苦思,一心一意的想要抛弃掉想要老牛吃嫩草的皇帝,独自潇洒快活。却不想,那个俊逸绝美,长期潜伏在宫中的刺客大哥毫无预警的发飙了,“女人,你敢勾搭帅哥就试试看?”说罢,又无耻的自言自语,“这个世界上,还有比我强,能让你夜夜打满分的男人吗?”她瘪嘴,傻傻一笑,拍拍他的俊脸,“我的爷,我能成功的勾搭上你一次,难倒还不能再成功第二次吗?”他冷酷发飙,阴狠立誓,“你安心好了,想等你这只红杏出墙的野男人,我见一个杀一个,见两个砍一双。”
  • 我当老板的那些年

    我当老板的那些年

    这是一个穿梭在各个位面世界然后开店当老板的故事。简介无能。
  • 大明星的老公

    大明星的老公

    开局就相亲,对象是明星。一个考研二战失败的待业人员,成长为文娱巨星的故事。地球土著:“齐墨翰又开抄了?”某大帅比:“文化人能叫抄么?那是文化输出,再说了,我也可以自己瞎编呀!”
  • 腹黑夫君独宠妻

    腹黑夫君独宠妻

    公主要出嫁了!版本是这样的:容貌惊天、龛里谪仙——咦,这不是公主?霸道蛮横、桀骜乖张——猜对了,这才是。西晋皇室刁蛮三公主,及笄之年便对外放言,要去跟南楚议亲,求嫁南楚那位荒唐废柴的六王爷,只因看上了他的美貌。纯属瞎掰!实情本是她拒绝的他,南楚西晋失和,被逼和亲,她气不过想将某人给办了,谁知一不小心,就变成了史上最乌龙的和亲。误打误撞的把他们撮合,恰好天生一对。妙止风:“他是我的人!”楚暝:“爱妃敢不敢再大点声?”妙止风眼神:你看我敢不敢?楚暝:怕了怕了,本王惧内。“你是不是说过就宠我一人?”“是。”“再没有别人?”“没有。”嗯,这回答很满意,本王妃很开心。其实这就是一对恶俗阴险的霸王夫妻收归天下,搞事情的故事~
  • 青萍剑君

    青萍剑君

    有龙有凤,有仙有佛,有心魔作尺,有劫阻前程,我辈唯一剑,可断因果,可立道承,可问红尘万万里,可求随心大逍遥。满堂花醉三千客,一剑霜寒十四州,道一句剑出似龙煌煌如日,问一句袖里青蛇胆气可粗?穿越仙侠文,不小白,有存货,更新稳定,量大管饱,看官老爷,且来。
  • 爱上你,我无路可退

    爱上你,我无路可退

    顾怜笙在国外留学时遭受男友穆思背叛,一气之下消失回国,并赌气与昔日校草凌恒恋爱。一年半后,穆思以‘出演角色’为诱饵指使一位三流模特勾引凌恒,再度失恋的顾怜笙一气之下决定改造自己,报名参加了《女人我最美》的选美活动。却不想活动主办方的老总既然是刚从国外回来的穆思。在选美过程中顾怜笙在穆思现女人的有意陷害下无缘前三。顾怜笙并不服输,苦苦挣扎在娱乐圈这个大染缸中,其间饱受艳照门,泼墨门以及潜规则的折磨。最终在一边仇恨她一边爱护她的穆思和好友林艾的帮助下重新站上人气明星这个大舞台.
  • 再遇我们的青春

    再遇我们的青春

    我们在热恋时分开,再遇,定不会再放你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