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091100000009

第9章 激情岁月 (1)

一九七五年八月,我下乡插队,随后两年半的艰苦生活,使我有了直面人生和社会的机会。我所在的那个知青组,前后有三十多人,吃住在村里专门设置的“知青组大院”里,但分散到各生产小队去劳动和分配。当时正值全国“农业学大寨”的高峰,各地农村都在争创“大寨县”,村里则是在争取亩产“过长江”,“跨纲要”。我们那个村子很穷,三百多户家,一千多口人,八个生产队,只有为数不多的十几辆自行车,没听说谁有手表和半导体收音机,缝纫机也没有几台。那时村里没有电,更没有拖拉机,仅有的机械就是几台破旧195柴油机,所有的农活都是靠锄镰铣、牛马和笨重的体力。生活也很艰苦,长年的主食就是地瓜面“煎饼”和玉米面“窝窝头”,白面很少,肉和油很缺,吃臭虾酱时常常会吃出苍蝇来,能在过节时吃上一顿肉包子,简直就是莫大的享受了。

刚下去那回儿,知青们热情极高,牛气冲天,我们的口号是:“扎根农村六十年,六十年不死接着干。”大家的确是“晴天一身汗,雨天一身泥”,夏天战洪水,冬天修梯田,谁都想“磨两手老茧”,认认真真地接受“再教育”。记得有一次地头“赛诗会”上,一位知青朗诵自己创作的描写“推小车”情景的诗歌:“怀一颗红——心——露一脸钢——筋——看,填平的车辙复压深……”大家顿时笑得前仰后合,满地乱滚。的确,我们当时就那么幼稚。

那会儿,我的美术特长也得到了充分的展示;村里村外,“大寨田”山头,公社大街两旁,到处都可以看到我的大字,最大的字有几米见方,用石头在山坡上摆成,远远就能看到。我还参加了公社文艺宣传队,翻山越岭到各自然村、生产队、地头和场院里演出。那会儿我很自豪,自以为我们正在为那个“崇高理想”扎扎实实地奋斗着。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开始逐渐地认识和体会到什么是真正的社会和人生,它与狂热的理想究竟有多大的差距。那时知青下乡是随父母的所在单位的,这样便于管理。我们那个组知青们的父母来头都比较大,当时那个专区第一、二把手及各局委主要领导的孩子基本都在我们这个组待过。由于这样一帮地区领导的千金或公子住到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从县、公社到大队都极为重视,生怕有所闪失,弄丢了头上的“乌纱”。

刚开始时,知青们的安排和待遇还是一样的,可谓“同吃,同住,同劳动”,可这种状况很快就有了明显的差别。那些领导的子女先后被安排去当会计、保管、供销社的售货员、民办老师、赤脚医生、广播员等,脱离了繁重的体力劳动,成了所谓的“公职人员”,有的甚至干脆回家泡病假。因为他们的老子手里有权,可以给大队、公社乃至县里批几张条子,带来诸如化肥、农药、水泥、钢筋等当时的“紧俏物资”,生产队和公社的干部又可以借知青家访的名义,到那些领导人的家里串串门,送上一点儿农村的“土特产”,为将来的仕途畅顺通融一下感情。而我们这些来自普通干部家庭的知青,则被另眼相待,不仅好位置轮不到我们,入党的次序也排在那些知青的后面。后者是我尤其不能容忍的,因为当时我对“政治上的进步”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自认为在中学阶段时曾比他们强过,下乡后又是知青组副组长,大队团支部书记,还负责着大队的宣传以及公社的知青文艺演出队,连年被评为县里的“先进知青”,一直积极劳动在第一线,理所当然会“优先入党”,可事实却把我的幻想和自尊心砸得粉碎。

下乡不到一年时,我与同组的另两个正副组长一起填写了“入党志愿书”,经本村党支部通过后报公社党委审批,据说是因“名额限制”没被批准。那次我很委屈,有苦无处诉。其实我应该明白,与那两位知青相比,我除了埋头苦干外,并不能为村里和公社多作点儿“贡献”,怎能这么轻易地“捞”到“党票”呢?

第一次入党失败后,带队干部怕我有情绪还专门找我谈话,希望我接受“组织的新考验”。我还认真地反省过,准备“端正态度,放下包袱”,以更大的热情投身到各项工作中。不出半年,组里又有两位知青因“特殊贡献”而被接受入党,我也再次“陪杀场”,结果还是不批,据说这次是“材料不全”。哈哈,第一次材料齐全,第二次反而不全了,谁信呢?这次,我陷入了深深的痛苦之中,知青组里也有人嘀咕,说我家里有“重大历史问题”,所以两次入党才被“刷”下来。这种说法在当时简直是等于被判了“政治上的死刑”,真比杀了我还难受。两次挫折,使我的自尊心受到了莫大的伤害,更有一种被戏弄、被羞辱的感觉。

一九七六年夏季,村里小麦丰收,社员们都指望着这下会多分一些麦子了。谁知都打了两遍场了,公粮还是没有缴足,后来了解到那是层层吹嘘,弄虚作假,争当“大寨县”、“大寨村”造成的恶果。亩产吹得高了,缴公粮的指标当然也高,最后的结果是从上到下得了锦旗,有的人被提拔了,而劳苦了一年的社员们,那年人均仅分得了二斤麦子。二斤啊,喂老鼠都不够,其他的全是地瓜和玉米。第二年春夏青黄不接时,一些人家就断粮了,只好偷偷地东借西凑,挖野菜度日。记得知青组在自己的菜地里种了一些大蒜,收回来把蒜头切下来腌咸菜,那扔掉的蒜秆蒜叶都被社员们拣回去吃了。我们知道后都流了泪:为什么种粮食的人却吃不饱,饿着肚子还不敢声张?

那年初春,本村民办小学的一位女教师回家生孩子,学生没人教,村里让我去代几天课。那是一所怎样的学校啊,我这辈子都不会忘记:教室里没有炉子,窗户和门上没有玻璃,用塑料薄膜封着,寒风不时从破洞里吹进来,课桌和凳子用土砖和水泥垒成。孩子们就是坐在冰冷的“土堆子”上,伏在冰凉的“土台子”上,忍受着寒冷听课。这就是“祖国的花朵”吗?他们能担负起农村的未来吗?看着孩子们冻红的小脸和小手,我的心都在流血。

目睹了农村的艰难困苦和各级干部结党营私、勾心斗角,以及周围那些“优秀分子”的拙劣表演,我慢慢对自己所追求目标的正确性产生了迷惑和怀疑:为什么理想与现实有这样大的反差?是理想错了还是现实出了问题?或是我个人对理想的认识有偏差?当时我经过一段时间的思索之后,决定放弃对那个虚无缥缈的目标的追求,从痛苦的旋涡中解脱出来,转向于充实自我。那时的想法中,或多或少地夹杂着与他们比高低的情绪,但无论如何,我因祸得福了,从那以后不再那么轻狂,开始冷静地思考和学点东西了。

农村的生活是艰苦单调的,但我却过得很充实。白天的田间地头和夜晚的油灯下,是我看书的好地方。知识填充了大脑,使我摆脱了烦恼;朴实的农村社员是我的良师益友,他们鼓励我且给予我许多的帮助;月光下知青组前面的小河,漂走我多少悠扬的琴声。我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即使它可能一时被埋在土里。我想,无论组织是否接纳我,我都是社会的一员,我还可以为社会的进步、祖国的发展,贡献自己的聪明和才智,这是谁也不能夺走的权利。由于我的及早醒悟和坚持不懈,多年荒废了的学业又重新拾了回来。一九七七年恢复了高考制度,那年十二月十日,我冒着严寒,步行十几里路,去公社所在地参加了考试,实现了继续深造的梦想。

说来也滑稽,就在我接到了入学通知,准备离开知青组的前十几天,大队党支书突然通知我,说我的入党申请被公社党委批准了,要我和最近新入党的一批知青一起参加入党宣誓仪式。当我站在那面“镰刀斧头”的旗帜下时,心情是复杂的。我很喜欢歌剧《江姐》中《绣红旗》那首歌,江姐当年为理想献身的英雄气概永远激励着我。可是我不知道,无数先烈抛头颅洒热血所向往的,是不是我们这样的社会,他们的鲜血有没有白流。我们是在继承他们的遗志吗?为什么我看到了那么多的丑恶?由于心中充满了疑惑,所以在那个仪式上,也就没有了激动和神圣感,我只是机械地重复地念着别人的话而已。

之后,我离开了农村。在那里,我不仅流下了汗水和眼泪,也抛弃了不着边际的幻想,我学到了朴实和勤劳,学会了面对挫折和选择人生。艰苦的农村岁月,使我成熟,让我长大,令我永远怀念。

冬夜遇狼

老咩姐

同类推荐
  • 难忘又一年

    难忘又一年

    200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30周年,2009年是共和国建国60周年。在党与共和国的历史上.以十一届三中全会为里程碑的“伟大转折”无疑是最为重大的历史事件。三中全会的胜利召开,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重新确立了党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它在拨乱反正,提出改革开放任务,推动农村改革方面起了伟大的历史作用。围绕这一事件,作者在深入研究后发现,邓小平主持的1975年整顿是历史转折的前奏;1976年粉碎“四人帮”的胜利为历史转折创造了前提;此后的两年为历史转折作了准备。
  •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外国语言文化研究(第1辑)

    影视翻译语境论——对译制问题的语言学思考、从单性到双性:格·斯泰因的《埃达》解读、国内ESP教学与研究综述、浅析话语实践分析教学法、略论西方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的缘起及其三大主要流派、英语语言文化教育对二语教学的作用、英汉翻译中对含义的处理、论“情境演播”的语用意义——对促进快速掌握英语语言能力训练法的语用学理论点分析……
  •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珍爱生命,拒绝邪教

    邪教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密切关注的对象,也将是人类当前和今后必须正视、不可回避的重大课题,为使人类能齐心合力地共同解决这一难题,很有必要给邪教下一个统一的定义,不仅要有专门的称谓,而且也要有相对一致的内涵。但眼下的现实情况仍需我们深入研究,广泛探讨,清除分歧,尽快达成共识。
  • 破解戒毒难

    破解戒毒难

    一本从实践中来,通过总结、提炼上升为理论成果,具有指导性作用和操作性较强的戒毒专著。书中对新形势下的戒毒康复进行了有益探索,一是对《禁毒法》实施前后的戒毒康复进行了回顾和总结,在戒毒理念、方法、措施等方面有所创新和发展。二是戒毒康复理念上的创新。三是博采众长,总结了一些好的经验和做法。
  •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

    《中专生学习现状及对策研究》依据新课程理念,从调查研究入手,对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现状和写作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比较、研究,指出存在的问题,进而提出培养中专生思想政治课学习和写作能力的教学策略。这些策略不但为改革中专思想政治课和语文课教学提供了借鉴和思考,而且有利于学生主动地提高自身素质,为将素质教育落到实处、做到细处提供了思路,更有利于中专生将来立足社会、服务社会。
热门推荐
  • 守护甜心之粉语梦物

    守护甜心之粉语梦物

    不是我不是我,你们为什么都不相信我,为什么!黑暗中泪水,布满了脸。咯肢门开了,怎么样怎么样,担心很急切的涌出来。姐姐还没有脱离危险区,但是。。。。。我以前总是最讨厌这两个字,但是现在他却带给了我无限的欢乐。但是。。。。。。姐姐终于醒了。真的吗真的吗?太好了!雨兮沫雪粉梦:守护者,等着吧。巨大的玻璃窗前,三个的身影,看着下面一群嬉戏的孩子!完
  • 绝品少年

    绝品少年

    周骏,一位处在纯良与无良之间的少年,面对自己人生的十字路口,该如何抉择?
  • 我有一双神眼

    我有一双神眼

    因一次车祸,在一次意外中眼睛发生异变。一次不平凡的际遇让他拥有了一双神奇的透视之眼,从此他的生活生了不可思议的改变,财富唾手可得,赌坛王者横空出世,改变接踵而来……惊心动魄的赌石,深藏秘宝的洞窟,真假难辨的古董接踵而来,他的生活也随之产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 我回都市有任务

    我回都市有任务

    人人都想长寿,我的任务是劝人去死。我能完成这逆天的任务吗?
  • 旧墨风月

    旧墨风月

    江山为局,笔走风月。醉花浓荫下的年华去而不返。阴谋与权利交织成的如画江山,只余寥寥几笔真情。人人皆为棋,步步皆局。经年后,青史墨遗。
  • 西游传I

    西游传I

    西天灵山,如来佛祖与燃灯古佛,阿弥陀佛论道,万千众佛汇聚一堂,而金蝉子却因为误食了瞌睡果酒,公然的打了瞌睡。如来佛祖震怒,将其惩罚,贬下凡间,传扬佛法至大唐。九九八十一难,又会如何?一起来看看吧……
  • 汲风仙途

    汲风仙途

    当了几年昏君的汲妙,意外驾崩之后才猛然忆起,自己原是修真界入凡俗界悟道之人。她于死的那一刻悟出道韵,元神飞升回修真界,并依靠道韵生成了灵根,从此她便不再是个没有灵根的凡人。她也可以修习道法,问鼎仙途。
  • 在线中

    在线中

    人活着到底是干什么,这个问题到现在都没有个答案……而整日沉迷悠闲的陆小步,时而为这个问题而烦恼……但不得不面对实现的她,和对象曹峰一起共同找到了她想要的答案。
  • 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

    存在之镜与智慧之灯

    本书是作者最新力作,在当代文学批评语境下对当代小说叙事研究的文化与美学向度作了最新阐述,显示出当代学术强烈的时代感和前卫特色。
  • 阿阇世王授决经

    阿阇世王授决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