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02600000033

第33章 酒与礼节严密的祭祀

祭祀的典礼属“吉礼”,被列为“六礼”之首,古代人们认为祭祀是家国之大事,在祭祀中酒是必备用品。古代的祭祀,主要是祭祖先,祭神祗,其目的是表达对祖先或神灵的崇敬,并祈求保佑和赐福。

祭祀之前,所有参加祭祀都必须沐浴更衣,并且要戒掉自己的嗜欲,不吃荤。尽管祭祀中使用酒,但是在祭祀前任何人都不能喝酒,并且要以此来向祖先和神灵表诚心与敬意。在进行祭祀的时候,现场的纪律要求很严,皇帝经常要求陪同的官员,虔诚整肃,不许迟到早退,不许走动喧哗,不许咳嗽吐痰,不许紊乱次序,不许闲人偷觑,不能出现礼节上的错误。否则,必然严惩。

天子之祭

古时的天子、诸侯都建有宗庙,用来进行祭祀,以求取庇佑。按照古制:天子设有七庙,庙里供奉着他的七代祖先,其中太祖庙于居中,左右分别为三昭三穆,三昭、三穆是由健在的天子往上数的六代,祖父、高祖父(祖父之祖父)、高祖父之祖父为三昭;父亲、曾祖父(父之祖父)、曾祖之祖父为三穆。诸侯一般有五庙,大夫设三庙、士只能有一庙。一般国家有了大事,天子就一定要到宗庙去祭告,以示对祖先的尊敬。

皇帝即位时,也要在宗庙里进行祭祀,召见群臣接受印玺,以此表明正式掌握了国家大权。

家祭

一般的老百姓在家庙里祭祀祖先或家族守护神,称为家祭,陆游的《示儿》诗中就写到: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祭礼用酒

古代,统治者认为:

国之大事,在祀在戎。

而在祭祀活动中,酒作为美好的东西,首先要奉献给上天、神明和祖先享用。在周王朝和战国时代,《周礼》中对祭祀用酒做了明确的规定:在祭祀时,用“五齐”、“三酒”共八种酒。而在祭祀的迎神、奠玉帛、进组、初献、亚献、终献、撤撰、送神、望瘗等九个仪程,各仪程演奏不同的乐章,跳文、武“八佾”舞,使用不同的酒。

清代时候,朝廷进行祭祀时套设文、武、乐舞生480人,执事生90人。每进行一项仪程,皇帝都要分别向正位、各配位、各从位行三跪九叩礼,从迎神至送神要下跪70多次、叩头200多下,整个过程历时两小时,而在这期间皇帝举酒杯的次数也多达几十次。后来,因为皇帝不堪如此大的活动量,一些皇帝到年迈体衰时,一就都不亲自去致祭,而派遣亲王或皇子代行。

延伸阅读

酒宴谏齐王

齐威王在后宫置酒宴,召大夫淳于

前来,并赐给他酒。然后齐威王说:“先生能饮多少才醉?”淳于回答说:“臣饮一斗亦酒也醉,饮一石也醉。”威王感觉到奇怪,于是就问:“先生饮一斗就醉了,怎么还能饮一石呢!这不是怪事吗?说来听听。”淳于说:“大王赐酒时,长吏和御史都在一边,我感觉恐惧,所以饮酒不过一斗就醉了。若有客人来,我要在一边侍酒,这样不过二斗就醉了;若和久不相见的朋友交游,则可以饮五六斗才醉。若在聚会上,男女具有,并且以游戏助兴,我可饮八斗酒才醉。到了日暮时分,主人送走客人只留下我,并且让侍女服侍我,这时候我就最高兴了,便可以饮一石酒。所以喝酒多了人的头脑和行为就乱了,这就如同乐极生悲一样,其实其他的事情也是一样的道理,做什么事情都要适度,注意节制。”齐威王听了他的话后,说:“你说的很好!”于是,就打消了长夜饮酒的主意。

同类推荐
  • 军事谋略

    军事谋略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民族,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悠久的文明之一。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近5000年之久,从公元前841年开始,有文献可考的编年史从未间断,至今已近3000年,这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是绝无仅有的。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中,只有中国的历史始终传承有序,从未中断。
  •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学生主题阅读空间(异国风情卷)-小导游去埃及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是写作内容与语言的重要来源。写作的素材、语言的积累、习作的技巧唯有通过大量阅读才能获取。主题阅读为学生进行习作创造了极其有利的条件,因为主题阅读与随意读、泛泛而读效果是不一样的,有主题的阅读首先是主体的提炼与确立,在一个主题的统领下,让学生阅读相关的文章,积累了大量的语言,丰富了情感体验,并从中习得方法,是解决学生作文时不再无话可说、无内容可写的有效途径。
  •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特色风情(全集)

    《上海人家》探秘47户上海人家的居家生活,从中透露出上海人日常生活的千姿百态。《上海外国人家》介绍了48户居住在上海的外国人家,来自世界五大洲、十几个国度。不同的装饰风格、相同的生活热情,这些精彩缤纷的外国人家丰富了上海居室文化的色彩,也为上海增添了国际化的情调。《上海特色餐厅》选取了59家地处上海最热门消费娱乐区域的特色餐厅,荟萃了中外不同菜系,囊括了传统和创新各种烹饪流派,是探寻上海风味餐厅的可靠依据,也是了解上海美食潮流的方向指南。无论你是想了解上海的饮食文化还是想为旅游准备实用的参考书,这都是不错的选择。
  • 辽宁民间文化

    辽宁民间文化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人创造了一方文化,一方文化也滋润了一方水土。民间的文化源远流长,劳动人民创造的、古往今来就存在于民间传统中的文化——那是哺育我们生命的根源所在。她宛如珍珠璀璨,她的朴实脱胎于质感的生活。从社会分层上看,民间文化是一种来自社会内部底层的、由平民自发创造的文化。民间文化还是一种具有农业社会生活的背景、保留了较多传统色彩的文化。她有自娱自乐的属性,它立足于民众生产、生活的具体背景,以一种通俗活泼的形式,所自发创造出来的用以娱乐民众自我的文化形态。
  •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多少风物烟雨中——北京的古迹与风俗

    本书作者用兼具理性和诗意的笔触,淡淡地向人们诉说着老北京的古迹和风俗以及那些逐渐远去的故事。
热门推荐
  • 穿越成为金手指

    穿越成为金手指

    (腹黑深情男主+傲娇护短女主)抒情版:人生一世,草木一秋,因果无常,佛说:凡事皆有定数,不可强求,可我偏要求得一世相守。概括版:天心,一代术士宗师,一朝被困于神木戒掉入低位面,被卫家村十一岁的布子卿所获,为了凝聚肉身,获得情人泪。两人相互扶持,情愫渐生。边打怪边升级,一路经历僵尸王旱魃,鲛人余乐,剥人皮女巫……。
  • 武道大发展

    武道大发展

    这个世界的灵气真的是,好惨啊!陈觉仰头望天,只觉得生无可恋。
  • 明月照秋风

    明月照秋风

    我顿时目瞪口呆。并不是因为令狐蕾蕾作为一位深闺中的女子,敢于在我面前大声宣称自己喜欢东方云陇,没一点儿女孩子应该有的含蓄;也不是因为,她竟然就这么武断地决定,要去找东方云陇,丝毫不考虑她的举动会带来的影响。而是因为,我在她眼中看到了一种决然的神气。这种神气充满了对自己这一决定的自负情绪,此外,还有一种对于自己将要征服东方云陇,并决心拥有他的自负。她好像是对东方云陇势在必得,对自己的魅力十二分的自信。我猜她要么是因为成长在深闺中,所以过于无知;要么就是极端幼稚,还是个孩子而已。
  • 记忆里白色的我们

    记忆里白色的我们

    每个年代的人的记忆里都有一段白色的回忆也许现在拥有哪怕已经失去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家族荣耀

    家族荣耀

    人一出生就带着父母给你的印记,属于家族的印记——姓。一旦赐予你姓,你就要一生为之奋斗,这是家族的荣耀!泱泱华夏,是谁规定了这姓,为何又要以姓为界区分种群,区分三六九等!偏偏有人不服,真相就在眼前!为了家族荣耀,拼了!
  • 闻香堂

    闻香堂

    闻香堂在外面看是教女子诗书礼仪、琴棋书画的地方,但实际上是为太子铲除对他登基不利的障碍。霍福依身为闻香堂创建者沈芸湄的养女,本应踏踏实实的为她卖命。但霍福依有着自己的坚持,也因此将闻香堂推入了一个两难的境地。
  • 我和皇帝是同乡

    我和皇帝是同乡

    我穿越了我有主角光环我是不死之身我怕个der!等等这皇帝舅舅的口音,有点耳熟啊!要不试试?楚安安:地振高冈,一派西山千古秀?皇帝一愣:门朝大海,三合河水万年流!楚安安:我草!铁子?皇帝:老……老妹儿?
  • 帝女成皇

    帝女成皇

    燕国长公主叶绮,十二岁时目睹母亲辰妃惨死在父皇剑下。然而辰妃的死只是一场巨大阴谋的开始。叶绮愤然离宫在荒野为辰妃守孝,三年后公主归来,风云再起。
  • 回到明朝去盗墓

    回到明朝去盗墓

    一群生活在21的人回到了明朝做起了摸金校尉,他们都是经历了怎样的危险?古代盗墓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摸金校尉又会接受什么样子的盗墓任务?地宫之中究竟会有什么?让我们一起翻开宋小江的盗墓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