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3700000027

第27章 陈明守护丁玲的尴尬 (1)

著名作家丁玲和陈明的爱情,在文学圈甚至圈外,都引起人们关注。近日,年过九旬的陈明,出版了《我与丁玲五十年——陈明回忆录》,以亲历者的身份,系统地回顾两人相伴走过的历程。书中在陈明的简介中说:这本书,“对于了解丁玲是难得的第一手资料,也是极其宝贵的独家史料”。对像我这样关注丁玲的人来说,自然是必读的书了。读后有所感,为小文与读者分享,恳请陈明及方家批评指正。

丁玲与陈明的结合在1942年的延安。那时,丁玲38岁,陈明25岁,13岁的差距,典型的老妻少夫。此前,丁玲经历过两次婚姻——先与胡也频,胡被国民党杀害,后与冯达,和一次恋情——与冯雪峰相恋;陈明经历过一次婚姻。尽管陈明比丁玲小13岁,但自两人步入婚姻殿堂后,陈明一直扮演了丁玲守护者的角色。这角色,基本上是两个担当:一是在丁玲命途多舛的岁月中,不离不弃,成为其坚强的后盾;一是在政治上、历史上维护丁玲的名誉,尤其在丁玲1986年去世后,陈明虽再婚,但一直没有放弃丁玲名誉坚定捍卫者的责任。

在中国文学史上占一席地位的作家中,丁玲属于命运最为坎坷的一个。这种命运,肇始于1933年她被自己第二任丈夫冯达出卖而被捕。在被国民党软禁3年的岁月中,丁玲与冯达育有一女,直到1936年才在党组织的安排下奔赴陕北。在延安,丁玲又写过使她受了“几十年苦楚”(丁玲语)的《三八节有感》等杂文,成为延安整风中被批评的对象;而在接踵的“审干”中,丁玲被捕的历史又似霍桑笔下无法隐灭的“红字”,梦魇般地纠缠着她。然而,梦魇并未结束。1955年,丁玲又成为“反党小集团”的头目,1957年成为闻名全国的大“右派”。经历了风霜雨雪的北大荒岁月后又进秦城监狱;出狱后又被流放山西,直到1979年才重返北京,恢复党籍;而她被捕那段历史的结论,几经周折,直到1984年才尘埃落定,丁玲用“我可以死了”来告慰自己。此时,距离丁玲谢世仅有不足两年的时间!

在丁玲所遭受的几次大的创痛中,陈明不论从现今年轻人所不能理解的“党性”来说,还是从自己的命运考虑,都可以选择离开而不用背负道德的指责,但陈明坚定地和丁玲站在一起,成为丁玲栖息的港湾。这样的婚姻,这样的爱情,用“荡气回肠”的字眼来表达,都轻了。

丁玲谢世后,陈明依然没有放弃守护者的责任。虽然这种守护,使陈明常常有“按下葫芦起了瓢”的忙碌和尴尬,但陈明一直坚守,直到如今出版这本回忆录,也可以看作是一种守护。

本来,丁玲一生坎坷,涉及的历史事件甚多,而自身的经历又是那样丰富,她的性格又是那样特立。对于研究者来说,观点各异,甚至针锋相对,不足为怪。但在陈明看来,凡是离开了他心目中丁玲形象的观点、言论,基本不足取,应该按照他的观点而对丁玲保持“舆论一律”。为此,陈明首先写下了大量文章批驳研究者,甚至采取上书的方式动用组织手段以维护丁玲的形象;其次,用对丁玲日记、讲话以及作品整理的方式,修改原始记录,以有利于己。在陈明这本回忆录中,依然可以找到类似的守护痕迹。

丁玲称陈明为“改家”,意即丁玲的作品都经过陈明的修改。在回忆录中,陈明专门有“关于修改丁玲的作品及遗物的处理”一节,说明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其中着重谈到了他对丁玲20世纪40年代日记的修改原因:

至于丁玲20世纪40年代的日记,因为要出版的时候她已经去世,没办法和她商量,只得我独自替她改。我为什么要改呢?因为她的日记本来就记得很不完全。我修改过她和毛主席的谈话,因为她与主席的谈话,也是凭记忆记下来的要点,不可能一字不差,意思可能不是很完整。比如毛主席说,茅盾的东西不忍卒读,看不下去。没有讲到茅盾作品的好处。我认为,如果把丁玲的日记原封不动地公开,人们会以为,丁玲是在借毛主席的话攻击茅盾。考虑到毛主席说这番话,只是在非正式场合说的,不是太严谨,同时对茅盾也稍过了一点,所以我把这段话做了适当的修改,把丁玲说的茅盾的话加进去了。再比如毛主席说郭沫若,有才华,但组织能力差一些,我的修改也没有违背主席的基本意思。丁玲接着毛主席的话说,他们的作品还是写得好,我不如他们。丁玲当时记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去发表。丁玲去世后,我觉得这段谈话有意义,可以发表,比如毛主席一再对她说,看一个人,不能只看几年,而要看几十年。

这可以看做陈明修改丁玲作品的“夫子自道”。陈明何以要着重谈对丁玲日记的修改呢?缘于陈明与丁玲的儿子蒋祖林关于丁玲日记的“笔墨官司”。我在2年曾经写过一篇小文章,也谈到这一“官司”,因而与我也有点关系。

丁玲1947年至1954年的日记,经过陈明整理后,以《四十年前的生活片断》为题,首先发表在《新文学史料》1993年第2期上,注为“陈明整理稿”,陈明在注文中还说:“括弧内的字是我加的简注”。那么,未加括弧的,读者当然认为都是丁玲自己的亲笔内容,是原始的记录,陈明只是原稿照录,未经丝毫的改动或删节。

不料,丁玲和前夫胡也频的儿子蒋祖林于1994年5月22日给《新文学史料》(见1995年第1期第53页)编辑部写了一封信,严正指出经陈明之手整理发表的丁玲日记《四十年前的生活片断》“与原稿不符”,并以丁玲1948年6月15日的日记为例加以说明。蒋先生特意在括弧内加注说明:丁玲日记的原稿“现存我处”。

陈明“整理”稿:毛主席评郭文有才华奔放,组织差些;茅的作品是有意义的,不过说明多些,感情较少。蒋先生披露的日记原稿:毛主席评郭文,有才奔放,读茅文不能卒读。我不愿表示我对茅文风格不喜,只说他的作品是有意义的,不过说明多些,感情较少。郭文组织较差,而感情奔放。

除了蒋祖林指出的“丁玲的话,经‘整理’,成为毛泽东主席的言论了”之外,陈明还把有些语言上的丁玲式表述作了他自己以为通顺的修改。

蒋先生在信末指出:“总之,对待史料,应忠实于作者原稿。在内容上,不应随意修改和编造。在文字上,若修改不当,也会影响史料的文字水平。原稿中明显误写的地方,如修改,应注明是修改者的意见。”

当时,我为蒋先生认真求实的精神所感动,也为陈明对涉及毛泽东和丁玲谈茅盾、郭沫若的日记的“整理”感到震惊!因此,2年我在一篇文章中特意引用了这个例子(该文收在拙著《知情者眼中的周扬》一书中):作为一个老共产党员,陈明当然知道党一贯倡导的“实事求是”的原则,当然也知道完整地保存史料对研究者的重要性,尤其是涉及到毛泽东这样的历史伟人的时候,更应慎之又慎。陈明的做法,名为整理,实则是肆意删改。这种对历史不负责任的态度,令我深感失望。失望之余,我还抱有希望——为保持丁玲的“完人”形象,陈明对文艺界发表的有关丁玲的文章,从“史实上”加以驳斥的很多,这回是涉及到他自己了,我真希望他也能撰文据理驳斥。我在文末还特意说:“顺带提个恳求:陈明可否就丁玲日记的修改问题,给像我这样的热爱丁玲、又有点‘考据癖’的人一个明确的答复呢?”

由此说来,陈明回忆录中的“夫子自道”,算是给蒋先生和我一个“明确的答复”了。

不过,陈明这个答复,实在难以服人。首先,陈明认为,在丁玲已经去世,“没办法和她商量”的情况下,“只得我独自替她改”;还说,“丁玲当时记的时候没有想到要去发表”。日记本来就不是为了发表才写下的,若是为了日后发表而写,那么这日记就失去了真实性。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这且不说,单说陈明把修改日记看作是理所应当的事情,连蒋先生这样不是历史的专门研究者都知道“对待史料,应忠实于作者原稿”,专门的研究者就更不同意陈明的观点和做法了。道理浅显易见,不必多费笔墨。其次,陈明认为,丁玲记毛的“意思可能不完整”,等等。

陈明并没有与闻这次谈话,如何知道的?再说,日记是什么?私密的个人感受的记录,意思完整不完整,是个人的感受,旁人,哪怕是丈夫这样的亲人,怎么能越俎代庖呢。第三,陈明认为毛的话“不是太严谨”才做修改。且不说这是率意的断语,即使毛的话就需要句句“严谨”“句句是真理”吗?更何况,毛是领袖,但毛也是人,他为什么就不能作为茅盾的读者,对茅盾的作品提出自己的评价呢?第四,陈明认为自己对毛的话的修改没有“违背主席的基本意思”。而根据蒋先生披露的日记原文,毛评郭沫若只说“有才奔放”,陈明生生地把丁玲的“郭文组织较差”的评价强加给毛,让丁玲背上“是在借毛主席的话攻击”郭沫若的黑锅不说,如果这样还不叫“违背主席的基本意思”,那倒真让人无话可说了。

同类推荐
  •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大秦开局时间倒退三十秒

    (本故事纯属虚构,半架空历史)苏劫,穿越成了战国末年战场上一名士卒却拥有了让时间倒退三十秒的能力。于是……欢乐群:1132554736
  • 大元天下

    大元天下

    李唐末年,诸侯割据,群雄并起。李克用、朱温、王建、李茂贞等豪强登上历史舞台,驰骋疆场,逐鹿天下,最终赵宋一统天下————这历史已然是定局。然,在另一个平行空间内,元开的出现,改变了历史!有铁血,有柔情;有战争,有江湖。亦正亦邪,黑白共存。非重生,非穿越;半架空,不考正史,切勿较真。
  • 掌控盛世

    掌控盛世

    这是一本讲述清穿男的故事,主人公曹磊从现代意外的穿越到了清朝,并以假太监的身份掌控着整个康熙王朝,最后建立属于自己盛世帝国。除满贼鳌拜,平汉奸三藩,收宝岛台湾,抗外侵沙俄,杀噶尔丹,定西藏。且看五品太监总管曹公公在天下豪杰协助下如何建11,治河运,斩贪官,破奇案。。。。最后龙袍加身。康熙:“小磊子,你为何夺我江山,抢我女人。”曹磊:“夺你江山,因为我是汉人,江山本姓汉,抢你女人,因为我是男人,我爱她们”
  • 三国之天下归兮

    三国之天下归兮

    双月同天,天机无限。吾等回归三国时代,为改天命逆天而行。主人公带着千年前的智慧回到动乱的三国时代,与三国英豪并肩作战,携手共创另一片蓝天.
  • 盐池史话

    盐池史话

    本书采用不同于史志的体例和风格,系统展现了盐池建县以来较为重大的历史事件和重要历史人物,是一部集自然和人文为一体的精神文化大观,对于挖掘盐池悠久文化历史、传承优秀文化遗产、弘扬革命老区精神、展示盐池发展变化,进一步凝聚和激发全县广大干部群众奋力推动县域经济跨越崛起、全面建成和谐富裕新盐池,必将产生极其深远的影响。
热门推荐
  • 白水浒

    白水浒

    有关于民国时期的诸多人物,开始一本正经的胡说八道。
  • 医主

    医主

    你本是前朝倾王世子,却意外成为神医弟子。你身患重病,却立志学医。本应活不过20岁的你,最后发现了新的大陆。一切有了新的开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封尊齐天

    封尊齐天

    一处强者为尊的玄幻大陆,一段荡气回肠的封尊齐天之路---有为青年尹三儿不一样的寻梦之旅
  • 贪恋红尘三千尺

    贪恋红尘三千尺

    本是青灯不归客,却因浊酒恋红尘。人有生老三千疾,唯有相思不可医。佛曰:缘来缘去,皆是天意;缘深缘浅,皆是宿命。她本是出家女,一心只想着远离凡尘逍遥自在。不曾想有朝一日唯一的一次下山随手救下一人竟是改变自己的一生。而她与他的相识,不过是为了印证,相识只是孽缘一场。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阴阳女仙

    阴阳女仙

    我本为阴阳之神,但却因为邪神暗算,坠入轮回。我投胎成了一名西方世界的魔女,可却被邪神发现。最后我也被邪神再一次陷害,得以重生……这一世,我将重新修炼,阻止邪神统治大天。这一世,我将普渡众生,解救天下千万众生。这一世,我将不断逆袭,成就我的璀璨人生。
  • 主角太难了

    主角太难了

    哇,先天灵宝!“请放弃先天灵宝,抵制主角光环。”哇,仙丹!“请放弃仙丹,提升配角的自我修养。”哇,一棵青草!“……”主角表示,我太难了!
  • 夜空下的许愿

    夜空下的许愿

    世界上有些人都是命中注定遇到的。正如小说中的陈晓希和白晨星一样。
  • 王俊凯,等你爱我

    王俊凯,等你爱我

    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所深深爱着的人,她爱着他,而你又爱着谁呢?此文由本人身边发生的事而改编的,绝对纯原创,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这本书对我来说算是一种纪念,所以不接受抄袭或转载等现象,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