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5100000025

第25章 2000,去县里飞 (3)

这些年来,出门远行倘若与寻访名胜古迹联系起来,无疑是件丢人的事,不仅名胜古迹,像什么特色小城、新疆西藏也一样,在我脑子里,这跟去新马泰没什么区别。

我们都是躲着旅游热线走。

文化,尤其是已成名的文化,怎么如此令我心烦意乱乃至厌恶透顶呢?

它们丫的肯定招着我了。

我15岁曾一个人爬过泰山,此后的十来年,我去的地方都与名胜古迹沾边或就是名胜古迹,无一给我留下好印象。

现在想来,我若知道泰山是那儿样,还不如去我家旁边的玉渊潭公园转一圈,爬爬小土包,在小土包上的小亭子里抽根烟什么的,这多少能散散心,而且不花钱。

什么他妈云海日出呀,大漠孤烟呀,江南水乡呀,边陲小镇呀,怎么全他妈那么没劲呢?而且大老远的,费力费钱,水土不服,高原缺氧,被各种小虫子咬得浑身是包,被各地吃旅游饭的农民坑蒙拐骗,饱受种种苦头,真是何苦来呢。

不去了,除非有人请,车接车送,请吃请住,再塞两红包,这可以考虑。

但我还是去了凤凰。这个20世纪著名小说家沈从文的故乡,这个因其著名小说《边城》而名声远扬的地方。

我,作为一个写小说的人,去凤凰莫不是去凭吊先师的遗迹?沈老的坟也在凤凰,我莫不是也要去他老人家的坟上喝两杯小酒再烧点纸钱?

没有什么比这个再糟蹋我的了!因此我要写这篇文章洗清我的不白之冤。我上面说了,我对沈从文基本不了解,我这么做与他这个人无关,但谁让他成为这么大的一个文化符号呢?这简直是给我添乱!

15

我听凤凰当地人讲,三四月份是凤凰的旅游高峰期,有许多学美术的学生来这里写生,湘西吊脚楼之类的。

我在凤凰的十天,对吊脚楼这道旅游招牌菜没留下什么特殊印象,可能很多老房子都被拆了,或者隐藏在新建的院墙和俗艳油漆大门的后面,也可能在县城吊脚楼本就不多。

拆吧。就像北京的老胡同一样,拆得好。我女朋友李琴就是在北京老胡同里长大的,她住的那个四合院原先是清朝某个王爷的宅邸,现在大概住着几十家人,我进去转过几圈,像迷宫,又像一个大马蜂窝,或者干脆说就是一个大集体宿舍(倘若把这些密密麻麻的小房子揭了顶拆了墙,将一家一户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集体宿舍是上下铺挨着上下铺,大杂院只不过是在这些上下铺之间砌上墙、盖上顶而已,人们离得是如此之近……竟然还有人说这样住着更有人情味,那么说这话的人就是没人味。

李琴住大杂院留下的一个明显后遗症就是:顽固性便秘。经常一周一次,还很困难。她说小时候因为嫌厕所脏、远、黑,就经常憋着。

我想不只是她,那么多美丽的胡同串子姑娘都受过这番折磨,对于她们来说,从小到大,上厕所这件重要而简单的事,一直就是一个难题。

去看看老胡同大杂院里肮脏的公共厕所吧,再看看从老胡同大杂院里成长起来的漂亮姑娘,你是不是应该有所感动呢?她们可真不容易。

我有时看着李琴几乎被憋青了的美丽脸庞,我就对老北京四合院之类的民俗文化禁不住怒火中烧!谁再跟我提什么他妈“胡同文化”我就跟谁急。

胡同文化历史来都属于达官贵人,只有他们才配独门独院。

当然四合院比楼房舒服了,什么接地气啦,什么布局上天人合一体现深厚的传统文化啦,但这必须得独门独院,你让30户人家挤在一个大院里,“地气儿”怕早被吸干了吧。

1976年地震时,我住在表叔家,那也是在一个大杂院里,我记得我那个小表哥有晚饭后上厕所的习惯,有一段那厕所里的灯坏了,表哥胆小怕黑,而且传说多年前有一姑娘在此上过吊,因此表哥每次上厕所都得带手电筒或火柴,但总有腾不出手的时候吧,尤其是带火柴,你总不能一边蹲坑一边不住地划火柴吧,这也太忙了点,未免滑稽,点蜡吧,好像又觉得为了拉泡屎有点过分,总之每次表哥都让我陪他去,并不惜以烟盒冰棍儿等贿赂我,我只需站在厕所外面将手电光柱送进厕所窗户即可。

有一次不知是因为他的贿赂太少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我死活不陪他去,任他软磨硬泡,就是不去,表哥大概憋急了,总不能拉裤兜子吧,他只得自己小跑着去了。一分钟后,表哥气喘吁吁地跑了回来,我说:怎么又不上了?

表哥喘着气说:上了,给一橛子就跑!

这话可能太生动了,所以至今记得。

16

关于北京胡同的公厕,我想再说几句。

这几年北京的胡同拆了不少,据说市政府为发展旅游业打算保留一些有特色的老胡同。我觉得最有特色的就是老胡同里肮脏的公厕了,不知道他们能否也一并保留?所谓的“胡同游”,如果闻不着那股满胡同飘荡着的若有若无的尿臊味,那就不是真游。

我估计为旅游业准备的这些老胡同,肯定是不会保留这些公厕的,这不是给北京人丢脸么,他们肯定最先想到要改建的,就是这些公厕,那么就让我在纸上将其保留吧。

这种公厕,其实就是一间规规矩矩的小平房,砖墙瓦顶,窗户很高,蹦着脚也什么都看不见。

房间内部,中间用砖砌一个隔断,并不是全断,到距房顶一米左右就不砌了,隔断上方的房梁上坠下一个昏暗的白炽灯泡,一盏明灯,普照隔断两侧的男女厕所。

因此,上这种厕所,男女双方虽看不见,但什么都听得见,窸窸窣窣脱裤子以及更龌龊的一些音,也能听见聊天。当然没有人在这儿聊隐私,谁知道隔壁蹲着个什么家伙。

厕所墙上,尤其是男厕的小便池上方,经常有淫画淫语,可见厕所文学的创作者很为读者考虑,让你站在那儿一边方便一边就读了。通常都是几句话(偶尔有押韵的)一两幅图,符合一泡尿的阅读时间。

这种公厕自然没什么取暖设备,冬天极冷,尤其赶上大风降温,风向又赶巧,此时拉屎几乎是不可能的,你可以想象一下屁股底下劲吹五六级西北风的感觉。

到了夏天,热倒不是问题,由于公厕窗户小,加上潮湿,公厕里一般比外面要阴凉许多。但夏天蒸发大,气息极端难闻,严重时,能把人熏出眼泪来,这个时候,最需要的就是那种鬼头鬼脸的防毒面具。

我认为,对于悲观厌世者、抑郁症患者,这种公厕对他们应有很大疗效。让他们在酷暑的夏日在这种厕所中拉泡屎(撒尿的效用要差许多),然后当他们从公厕出来,大口大口呼吸着外面的空气,我想他们的悲观情绪、抑郁心态应会有所改变——即使没有地狱归来虎口脱险大难不死之感,起码他们应觉得外面的世界还凑合吧。

最后,有这么一个场景在我脑子里晃:

在烈日炎炎的夏日胡同里,午后3点,一个身材苗条的姑娘穿着及膝的无袖连衣裙、拖鞋,小腿匀称。她沿着胡同墙根走,这是条南北向的胡同,墙根也无阴凉。她步态慵懒拖拉,她的一只手攥成小拳头,手心里露出一小截白色卫生纸……她将去公厕,她将午睡之后去一趟公厕。

这个图景应该也没什么淫秽的意味,可我还是印象深刻,大约是我多次看到,还是说这么不错的姑娘上那么糟糕的厕所我在替她为难?但我似乎又带着欣赏的口吻描述这一场景,难道说我内心深处隐藏着某种变态的性欲?

如果有哪位有自知之明的变态狂看了我所描述的情景而有了冲动,最好告诉我一声,让我也有个明白的认同感吧。

我跟李琴的“夫妻生活”乏味至极,以至我们俩都快把这事儿忘了,该到了换换花样的时候了吧?

换花样管用吗?我跟李琴,老夫老妻……我敢保证,不要说做,想一想我们都会笑破肚皮。比如玩受虐施虐那一套,首先那身行头就很难办,纳粹制服、盖世太保的皮鞭子肯定是找不到的,用武警公安乃至邮递员的制服来代替——我穿上就是捡破烂的,她穿上就直接送安定医院正好。

我们在这方面似乎是山穷水尽了。

我真不知道那些多年的夫妻他们怎么能够?!我估计全都在瞎混,我估计这个社会的性问题在貌似平和的表面下,不定糟糕到了什么地步。

我现在理解我们中学的某位男老师,动不动就摆出长者的派头摸摸这个女生的脑袋拍拍那个女生的肩;我也理解了我们中学的那位姓吴的教导处主任,一个五十多岁的汉子,经常牺牲午休时间,钻到操场底下那迷宫一般的防空洞里与那些早恋的男孩女孩斗智斗勇地打游击。那帮痞男痞女似乎也不怕他,还经常设置些机关陷阱之类的等着他出丑。我看吴主任是“抓流氓”抓上瘾了,要不他把防空洞出口的大铁盖子封死应是容易的,而且我们学校的痞男痞女就那么几个,他完全心中有数,但大家走到地面上,彼此谁都不提防空洞的事。其实痞子们知道他们屡屡甩掉的那个在背后大喊大叫的汉子就是这位吴主任,吴主任也知道他一脚踩下去弄得满脚都是尿泥的那个陷阱是谁挖的,但一旦到了地面上,双方都像没事人一般,吴主任还曾在训话中公开表扬某痞子最近有进步(是在麻痹敌人吗?还是一语双关暗指其陷阱挖得有水平?)。现在想来,这分明是双方达成的一个默契,目的就是让这游戏继续!

17

我们,或者说我,多年来一直把爱情成功的一个重要标志看做肉体的结合。光口头承诺是不够的,口头接触(接吻)也仅仅算作皮毛,至于手拉手那就更等而下之了。

甚至已经可以这么说,肉体的结合——我还是别这么文了——也即做爱、睡觉、“办了”,这已成为爱情成功的唯一标志。只有“办了”,男女双方才会松口气,否则就总是“未完成进行时”。

能够一直在这“未完成进行时”中慢慢折腾着的,我还真没看见过。单相思不算。

说到单相思,它倒是比“完成了”的爱情更容易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刻骨铭心。我经常听到一些痴男怨女(从朋友口中,从报刊小说中)在那儿一副椎心泣血的样子诉说他们的单相思,我看其中有一大部分都是因为没“办”成在那儿耿耿于怀。当然,也确实有那么一小部分死心眼,他们不仅要肉体的承诺,他们更要灵魂的承诺,其实这是极难的,他们大多是爱情小说看多了,我称他们为“爱情教”信徒。

这路人也算是有福气吧,悲悲怨怨时刻都有个落脚点,他们心中苦恋的那个对象(某位凡夫俗子,很可能仅仅因为长着一只与众不同的鼻子)就是上帝,爱情小说或此类影视作品就是他们的《圣经》。他们经常在半夜或凌晨“痛并快乐着”,先是抚今思昔,遍寻亲朋好友似是而非的冷酷嘴脸,以此归结成一种世态炎凉的氛围,于是感时伤世,自悲自怜继而伤心欲绝,继而泪流满面无声痛哭。当泪将要哭干之时,看一眼他们旁边睡着的胖媳妇或某个鼾声如雷的莽夫,他们的眼泪将重新溢满胸膛,第二波更强的感动再次震撼全身,这一次如暴风雨般的鼻涕眼泪汹涌澎湃,枕巾也将像遭了洪涝的庄稼地变成一片泽国……如此这般,或许还有第三波、第四波,直至力尽,而后安然睡去,次日醒来,除了眼睛有点肿,浑身上下轻松愉快,情绪也异常饱满。他们的胖媳妇或莽夫,还以为是自己的活儿好呢。

按说对此类“爱情教”信徒我不该如此刻薄,我接触过一些,人都挺好的,给人温良恭俭让的感觉,毕竟是有信仰的人,我这么写人家,或许是出于嫉妒吧?

我也曾那样儿,可我现在再也“那样儿”不起来了,我的“爱情教”大约在几年前不知什么原因破灭啦。

同类推荐
  • 尘世间小小的灯

    尘世间小小的灯

    肖勤所有的小说均指向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和事。这部小说集的名称,《尘世间小小的灯》,似乎更适宜散文的合集,所以选这么一个名字,我想是缘于她一点小小的阴谋——这样的作品名称,远比高大上的理性、高深、拟古的名称来得讨巧。读过集子所选之作,我接受了她的这个阴谋。肖勤不过是想把更多人的眼光吸引到她所书写的诸多个体上来——空巢的老人、留守的孩子、城市间孤独行走的某一个人,他们对命运无计可施,却依然保有对未来的期冀和对他者的怜惜。这样的感觉有如冬天的阳光,即便暖不了身体,也暖了心。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未删减足本,毛姆经典作,毛姆故居典藏版本,20世纪英国风云小说家经典代表作,平庸生活的告别书!毛姆三大代表作之一。20世纪风靡全球的毛姆代表作,毛姆半自传体小说,三大代表作之一,同名书籍豆瓣评分9.2。马尔克斯、奥威尔、格雷勒姆·格林、奈保尔、伍尔芙、张爱玲、村上春树、王安忆、刘瑜、毛尖、董桥、冯唐、曹文轩等人一致推荐。自问世以来,以62种文字风靡英国、美国、意大利、加拿大等110个国家,全球销量突破6000万册。
  • 坐一回儿子的车

    坐一回儿子的车

    《坐一回儿子的车》由厉剑童著,主要内容:母亲含辛茹苦把儿子抚养成人,儿子出息了,有小轿车了,也忙了。母亲一次又一次想坐一回儿子的车,每次话到嘴边又咽下去……母亲终于有机会坐上了儿子的那辆红色小轿车。不过那车没有开往儿子住的省城,也没有到有风景的地方,而是缓缓地驶向了小城西北角,那里是一个刚建成的高档火葬场……《坐一回儿子的车》字里行间溢满真情,让人感慨万千,让每一个读者都禁不住泪流满面……
  • 婚房

    婚房

    程皓和女友林小洛,都是在北京打拼的80后。相恋六年,如今他们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父母常把“买房结婚”挂在嘴边,他们的爱情能经受得住房子的考验吗?他们曾为租房结婚还是买房结婚犹豫过,也曾为留在北京还是回故乡发展徘徊过。但是,最终两人选择了一起奋斗一套北京的房子,作为他们的婚房。他们的买房故事在天涯连载后,引起了众多读者的共鸣,被近一万个论坛转载,同时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他们这种一起为房子打拼,将爱进行到底的精神激励了所有的80后。
  •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

    《艾多斯·舒立凡》是艾多斯·阿曼泰的一次带有实验性的写作,也是他对本民族文化的一次精神之旅。50个故事如同珍珠,被文学的红线穿缀起来,向读者展示了哈萨克族美好的精神财富,也展示了这位年轻人丰富的内心世界和优秀的艺术才华。
热门推荐
  • 一定曾经活过

    一定曾经活过

    因为阴宅盘龙水出贵人,奇怪灵堂?洪家打到底影藏什么密码?前清神秘组织?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谁是心上人(靡靡之音系列)

    谁是心上人(靡靡之音系列)

    [花雨授权]向来无病无灾的她,竟然被诊断为“血癌”。为了父母可以安心养老还有弟妹们的将来,她接下“让未婚夫解除婚约”的委托,从此生活变得无比精彩。先是笨少爷和傻管家的组合让人捧腹,接着是“红杏出墙”惨遭失败……
  • 黯芒祭苍

    黯芒祭苍

    如果所有的努力在某一天全都白费的话,你是会选择重头再来,还是转头放弃?
  • 地底奇人(卫斯理珍藏版)

    地底奇人(卫斯理珍藏版)

    2006年珍藏版。一位奇异的盲者主导的一宗大买卖,导致一死一重伤的惨剧。破案的线索竟落在一隻纸摺的猴子上。一名神秘莫测的女郎突袭卫斯理,挑起他寻根问柢的本性。误打误撞下,卫斯理夜探巨宅,发现案件的玄机,就在一位隐世多年的奇人身上……《地底奇人》这个故事,是想写一些中国传统帮会中的奇人,结果,也还是只写成了一个传奇故事。这个故事有它的重要性,因为在这个故事中,引出了卫斯理故事中一个极其重要的人物:白素。
  • 天魔引

    天魔引

    魔由心生,若要斩魔,必先成魔!这由因果而开始的路上,必将是充满着血腥,必将以白骨为石!我心成魔,谁人可挡?遇神杀神,遇佛斩佛!
  • 树妖成长日记

    树妖成长日记

    他从何处来,有将归于何处?世界欠他太多的解释,却没有人给他一个答案。既然世界给不了他答案,那么他就自己去寻找。世界那么大,他要去走走。他是一颗树,一颗会奔跑的树妖他叫黒木。
  • 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物初大观禅师语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跟演讲大师学口才

    跟演讲大师学口才

    演讲,作为一种以语言为工具进行宣传的社会活动,可谓源远流长。在古代的希腊、埃及、巴比伦、印度和中国,演讲就已经有了高度的发展,并成为一种相当普遍的实践活动。中国最早的一部历史文献《尚书》中记载的《甘誓》就是公元前21世纪夏启和有扈氏战于“甘”这个地方的战前动员——演讲。在古希腊,演讲的作用很大,无论是对国家事务的决定,还是对人的情感以及社会思想的影响都很强烈,因此,演讲被誉为“艺术之女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