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61500000001

第1章 风起边关

黄昏时分,太阳快要落山了。顺承门的城门校尉被手下从瞌睡中叫醒,打着哈欠,揉了揉眼睛,开始准备这一天中最后的工作。六月的京城干旱少雨,这已经是连着有半个月没下雨了,黄沙铺成的道路上尘土飞扬。守城的官兵们早已习惯了这里的一切。校尉把士兵集合到一起,列个队,训个话。

就在校尉懒懒散散的准备解散的时候,忽然看见城外西北方向的道理上有一队快马正朝城门飞奔而来,从飞扬的尘土看,这一队人马至少有十骑,看着还有两三里路的样子,没有旗帜,看不出是哪路人马。

校尉看着马上就要交班了,就没多想,示意士兵解散,关好城门准备交班。士兵们各自散去,边干活边说笑着,还探讨着这刚发的俸禄,一会去喝一顿,干起活来不紧不慢的。

这一磨蹭,那飞奔而来的马队就已经快到眼前了。眼看着这城门马上要关了,这马队里的一个人高声喊到:“莫关城门!”

这一嗓子有如狮吼一般,隐隐透着杀气。守城门的所有人都听得真真切切,士兵们都不由自主的停了下来,顺着声音的方向望去。这校尉也被这声音吓了一跳,心里的火气一下就冒了上来,老子是这城门的校尉,你说不关就不关吗?耽误了老子晚上喝酒可不行。转身一看手下的这些兵竟然都停了下来,火气更旺了,吼道:

“都他娘的看什么看,老子叫你们停了吗?耽误了交班小心我扣你们下个月的饷银。”

这一吼比刚才的声音更可怕,手下的士兵个个不敢怠慢,谁都不再说话。等那一队人马来到城门口的时候,城门已经关闭。

“打开城门。我等有要事要进城!”

本来这校尉都已经准备去交班了,又被这吼声吓了一跳,认出是刚才声音。校尉本来已经消下去的火气又上来了,想要出去看看这是哪个倒霉蛋,于是他命手下把城门开了个一人宽的逢,自己走出城门。

这门口的一行有十二人,都是一身黑色装扮,骑着枣红马,这些马比出和京城中其他人家的马都要高大,显得十分健壮。

马队的后排有九人,三三排列得十分规整。这九人个头不算高大,却几乎一般高矮,头上戴着粗布帽子,身后背着手刀,刀柄上系着红布。九人前面是两个身材魁梧,虎背熊腰,头上戴着麻布帽子,手刀戴着刀鞘挂在腰间。最前面一人带着黑色皮帽,腰间挂着一把佩剑。左手持着缰绳,右手拿着马鞭。

这校尉看着这一行人,个个脸上都是一层尘土,胯下的马也都喘着粗气显得疲累不堪,显然是赶了许久的路,才勉强在天黑之前赶到京城,不想竟然就差了那么一盏茶的时间,城门已经关了,想要进城就要等到明天早上天亮城门才开。看着他们狼狈的样子,校尉幸灾乐祸的笑出了声,说道:

“你们来晚了,今天城门已关,想进城要等明早开门。”说完转身就要走。

“刚才喊你莫关城门,为何不听?”这声音一出,校尉转过身来,看着右边那个身材魁梧的骑士手持马鞭指着自己,满脸的怒容。

这校尉本来就是幸灾乐祸,看着这大块头这怒气冲冲的更来了嘲讽的劲头。

“笑话,我是朝廷委派的守城校尉,按照朝廷规定的时辰关城门,你算个什么东西,敢来指挥大爷我?”

这校尉盘算着,虽然他们都带着兵刃,但这京城门外,天子脚下,自己又是守城校尉,量他们也不敢在此造次,于是继续说道:

“看你们赶了一天的路把,下次再快点,说不定能赶在爷关门前进城。”说完一脸贱笑地看着大块头。

校尉正得意着,只听得一阵呼啸声,接着“啪”的一声响,校尉只觉得左边脸上一热,接着眼前一黑,脚下一软便倒在了地上,甚者都没来得及用手支撑一下自己,直接用整个脸着了地。再反应过来的时候,感觉脸上火辣辣的疼,尤其是左边的脸。校尉翻过身来一看,知道是那大块头用马鞭抽了自己,怒骂道:

“大胆!你敢打朝廷命官?你……”还没等说完,又是一鞭子抽在了右脸上,这校尉登时疼得哇哇大叫。这城门后的士兵一看校尉被打了两鞭子,正满地打滚,都急忙跑出来。

“一个小小的城门校尉,也敢自称朝廷命官!”那大块头吼道。说完,从怀里掏出一块令牌,道:“睁开你的狗眼看看!”

士兵中的一个赶忙走上前去,打量了一下令牌。这人是校尉的副手,在这城门看守了六年,多少见过些世面。这一看之下不禁大骇,这令牌竟是兵部的羽令箭牌,只在有紧急军情时才能使用。

“耽误北境军情,你们担当得起吗?”那大块头又大声呵斥道。

这校尉的副手见状,也顾不上这满地打滚的校尉,赶忙招呼身边的士兵打开城门。不等城门全开,一行人马就风尘仆仆的入了城。

京城分为内城和外城。刚由顺承门入了外城,一行人马不停蹄的直奔内城崇仁门。待到了崇仁门门口,天色已然黑了下来,城门也已经关闭。城楼上的守城士兵见一行人停在了门口,便喊道:“天色已晚,尔等要入城,明早再来,速速离去。”

“宣府行军司马,有紧急军情要上报兵部!”

城楼上的士兵一听,不敢再怠慢,回道:“将军稍后,待小人去通报。”

这崇仁门是内城城门,这城门校尉比外城的要高一级,见得世面也多。士兵进来通报的时候,这校尉正和几个副手喝酒,一挥手道:“什么紧急军情,让他等一会。”这士兵不敢再打扰,转身退了出去。

城门外的一行人等了一刻钟,也不见人来开门。那大块头又喊道:“宣府行军司马,有紧急军情,速开城门!”这一次,连个回应的都没有。那领头的转头对大块头说了些什么,那大块头又喊道:“宣府行军司马,凉国公世子冯翰远有紧急军情呈报,请速开城门。”

这一嗓子非同小可,刚才通报的士兵差点没坐地上,转身就去找校尉,一边跑一边大声回到:“世子稍后,马上开门。”

这士兵是一点不敢怠慢,没等进屋就上气不接下气的喊:“大人!大人!快开门!”

校尉此时正喝的尽兴,听着外面大呼小叫的,气不打一处来,吼道:“喊什么喊什么,一个行军司马,五品官,京城一抓一大把,摆什么架子,让他等着!”

等那士兵终于进了屋,憋了半天终于说出:“外面,外面是凉国公世子!”

那校尉一个激灵:“谁?”

“凉国公世子冯翰远!”

那校尉赶忙扔下酒杯,慌乱地边穿盔甲边往外跑。

不一会,城门大开,不等那校尉出来,冯翰远一行人马直接入了城。那校尉刚想上去给冯翰远陪个笑脸,却被飞奔的马撞倒在地,吃了一嘴的沙子。

入城之后,冯翰远吩咐旁边的大块头道:“冯武,你带几个人回府上禀报我父亲一声,我先去兵部报道,晚一会回去。”冯武应了一声带了三个人左转朝凉国公府奔去。冯翰远却马不停蹄的直奔兵部衙门。

兵部今晚坐堂值夜的是职方司郎中王兆杰,昔日与冯翰远乃是同窗。见堂外一人快步进来,正觉奇怪,定睛一瞧竟是冯翰远。王兆杰知道冯翰远远在北境门户宣府,此时风尘仆仆的进来,定是发生了不得了的事情,也顾不得寒暄,急忙问道:“宣府有变?”

冯翰远脱去披风,抓起桌边的一个茶杯,咕嘟咕嘟的喝了个干净。王兆杰马上吩咐人再上凉茶。放下茶杯,冯翰远拿袖子一抹嘴,说道:“鞑靼好像要有大动作。”说着从怀里掏出一本奏章,递给王兆杰,说道:“这是我带着斥候探查的结果。我和郑将军估摸着,这次鞑靼集结了五万人。”

“五万人?”王兆杰拿过奏章翻开了看。“老天,你竟然带斥候深入鞑靼五百里?你胆子也真够大的。”

“先别管这些”,冯翰远摆了摆手,说道:“根据我们探查到的马队,牧民,牛羊的规模来判断,成军人数至少是五万人,具体多少还要等再次探查。”

王兆杰听罢,忙召来旁边的书记官,叮嘱道:“你先记一下,这位是宣府行军司马冯翰远,来呈报宣府紧急军情,余下的等我回来再补。”然后转头对冯翰远说道:“这样,今天内阁是宋尚书当值,我带你去找他。”

“好,事不宜迟,走。”

内阁的当值处位于皇城内,离兵部衙门也不算远。宋尚书此时眉头紧锁,已经拿着这份奏章看了好一会。冯翰远与王兆杰两人坐在旁边也不敢出声。约莫一炷香的时间过后,他从一摞奏章里拿出一本,递给了冯翰远,说道:“你看看这个。”

冯翰远立马打开来看,原来是大同总兵奏报北俞早先在边境的大军正缓慢向北撤退。

“这是七天之前收到的。”宋尚书说道,“你们有何想法?”

王兆杰说道:“现在鞑靼于宣府外五百里集结重兵,显然意图犯我边关;而北俞此时在西边的大同边界撤军,去向不明。下官认为,一种合理的解释是,北俞已经探知鞑靼的意图,有意在其集重兵于宣府之时趁机袭之,因此才从大同边境抽调兵力。”

宋尚书听罢,看了看冯翰远,问道:“翰远,你认为呢?”

冯翰远道:“王兄所言,确是最合理的解释。但是如若北俞有意偷袭鞑靼,所集结之兵力也必然不会少,鞑靼对此应该不会全然不知,按理说更应该对北俞严加防范才是,断不会置之不理。因此末将认为,此番北俞定是与鞑靼达成了某种约定,才会让鞑靼如此放心。而大同边境的撤军,或许只是为了掩人耳目。”

王兆杰听罢,点头道:“如此说来,倒也合理。”

宋尚书拿着冯翰远的奏章看了又看,又抬头看看冯翰远,转念一想,好像明白了什么,于是对王兆杰说:“兆杰啊,今天兵部你当值把,早些回去,以免误了公事。”王兆杰应了一声,转身退了出去。

待王兆杰走远后,宋尚书挪到了冯翰远旁边,问道:“看你这风尘仆仆的样子,想来是有意在今天赶回来,可是还有什么别的事情?”

“宋大人明鉴。末将确实还有要事禀报。”冯翰远说着,从怀里又掏出一份奏章,说道:“大人请看。”

宋尚书赶忙接过来仔细观瞧,竟是越看越心惊,问道:“此事当真?”

“末将目前还不能确定,不过此事郑将军已然知晓,也已对此做好了防范。不过,若末将所料不错,这事情恐怕并不简单。”

“怎么说?”

“以往鞑靼人攻城时,所用最多不过简单的云梯,冲城车这些简易器械。除了制作简单之外,所需铁料也少,所以制造起来也不是难事。可这投石炮、行炮车、望楼、壕桥,这些都是是复杂的大型攻城器械,图纸在我大周都很难寻得,所需铁料更是比云梯冲成车高出数倍。如果这鞑靼人真的可以制造这些器械,说明他们得到了完善图纸,有了熟练的工匠,还贮备了足够都铁料。我怀疑……”

“你怀疑有人通敌?”

“大人明鉴。”

宋尚书一脸的愁容,拿起两份奏章又看了几遍。

“会不会有人将制造好的部件直接运与鞑靼?”

“末将认为,组装这些器械所需部件都十分巨大,若要运往鞑靼又能避人耳目,恐非易事。而且能将这么多铁料运往敌国,想必不是一般商旅能够办到的事情。”

宋尚书听罢眉头紧锁,在屋里来回的踱步。这件事情实在是非同小可。大周自开国以来与北方已经打了数十年,虽说时而小打小闹,时而大打出手,可从来也没有朝中出内鬼这一说。若真是朝中有人勾结鞑靼人,那比五十万人压境还要可怕。

“你可有怀疑的人?”宋尚书转身问道。

“末将没有查到证据,不敢乱猜。”

宋尚书听罢,沉默了良久,说道:“只怕这贼人已经在朝中潜伏了很久,也不知除了这图纸铁料,还给了鞑靼人什么东西。翰远,这一仗,你和郑将军可有把握?”

“这正是我回来的另一个目的。”冯翰远站起来,向着宋尚书拱手一礼,郑重的说道:“末将恳请朝廷将刚刚组建的三万骑兵交予末将,支援宣府。”

宋尚书一愣,问道:“骑兵?你说的可是西郊大营三万骑兵?”

“正是。”

“可那些骑手才上马三月,马都未能骑得稳,还没怎么操练,连鞑靼人长得什么样都没见过。兵器甲胄也不全,这样的军队如何上得战场?”

“大人莫急。据末将所知,这三万骑兵的马可都是大宛良驹?”

宋尚书一脸茫然,问道:“你什么意思?”

“不瞒大人,只要将这三万骑兵交予末将,定能大破鞑靼。”

“你应该知道,这三万大宛良驹,朝廷可是花了几百万两银子。”

“末将知道。”

“有多少胜算?”

“至少六成。”

宋尚书看着冯翰远,半天没有说话。

冯翰远站起身说道:“末将知道这个方案有些冒险。不过末将与郑将军反复推演过,确有胜算。”

良久,宋尚书颓然道:“朝廷为了买这批战马可是废了不少的心思,本来是想分到各个马场留作种马繁育,以解决大周战马匮乏的局面。你父亲凉国公极力放对,这才放到西郊大营组建骑兵。如今你要把这样如此筹码押到战场之上,虽说是六成胜算,可大周可是输不起,你明白吗?”

冯翰远看着他面色极是为难,说道:“大人所虑,末将明白。末将有一言大人莫怪,此事是不是应当告知陛下定夺?”

宋尚书没有表现出愤怒,只是呆呆的望着桌上那两本奏章,良久才说道:“你远在边关有所不知。自从五皇子病重,陛下已经有半个月没有上朝了,整日整夜守在芷阳宫,连阁臣想见都难。这朝中之事全靠内阁撑着呢。”

“五皇子病重?突然病重吗?太医有何说法?”

“唉,据老夫所知,太医院现在都乱做了一团,这五皇子究竟是何疑难杂症居然没人能诊出来。”

“这么多太医居然没人能诊出来?这就奇怪了。五皇子年纪还小,也从未出过皇城,自小也不是体弱多病,怎么会突然病倒呢?”

“老夫也觉得奇怪,可现下顾不得这些,先想办法保住五皇子的命才是。”

“这病因都没诊出来,如何对症下药?”

“老夫对医术也是不通,只能寄希望于太医院了。”

“陛下和纯妃娘娘怎么样?”

“唉,还能怎么样。我那个妹妹,从小就经不起折腾。如今儿子病成这样,她也每天只是哭。陛下最是宠爱我这个妹妹,也最疼这个幼子,自然也好不了。”

“如此,倒是末将鲁莽了。”

宋尚书摇了摇头,说道:“你说得对,这陛下毕竟是我大周的陛下,此等军国大事,确实应报给陛下定夺。翰远啊,你回来还没回家看一眼吧?”

“末将一进城便去了兵部,未曾回家。”

“国事为先,理当如此。你且回家去看看父母,我晚些时候去芷阳宫见陛下。”

冯翰远连忙起身,向宋尚书行了一个大礼,说道:“如此有劳尚书大人了。”

“都是份内之事。时辰不早了,快些回去把。”

“末将告退。”

宋尚书望着冯翰远远去都背影,思绪万千,喃喃道:“如此看来,朝中恐怕再无宁日了。”

同类推荐
  • 姑爷有点帅

    姑爷有点帅

    一位高材生穿越到了古代,醒来后发现自己成了上门女婿………靠着自己的才华学识,在这个世界开始了豪横的人生!
  • 极品王侯

    极品王侯

    想写一本让人觉得好看的书,简单的书,看起来爽的书,恩,这就是我的目的。现实既然既然已经都这么难过了,何必看书还看的虐心虐身呢,想想也觉得不划算啊......美女会有的,金钱也会有的,但到底是个平凡人,没有各种王八之气和11光环,慢慢奋斗吧,就像作者每天奋斗码子一样,痛并快乐着~走过路过点一下收藏就是对我最大的支持,多谢!!当然有推荐票票更好了~~(第一卷会比较慢热,我的错......但精彩剧情已然呈现了,加油~一勾~)
  • 明栋

    明栋

    明崇祯十六年末,李自成攻克潼关,剑指京师,督师孙传庭战死,大明从此再无抵御之师;关外皇太极病逝,多尔衮磨刀霍霍,向大明展示狰狞獠牙;张献忠起势于湖广,席卷八荒。乱世峥嵘,群雄辈出。枭雄当道,鹰顾狼视。幸有,国之栋梁。醉枕江山,意图从头,收拾旧山河。沐忠信,本为世家庶子,奈何族权争斗,国之将倾,以致厉兵秣马三十载,终能再横压一整个时代,独我无王!!!
  • 傲视苍穹之龙行天下

    傲视苍穹之龙行天下

    一个是痴迷文学的少年,一个是叱诧三国的英雄,一场奇异的景观将两者合二为一。身居“吕布第二”的武功,腹含“三国第一”的千年文化,看后现代小子怎样演绎不一样的赵云,龙行天下,舍我其谁!
  • 三国之九原虓虎

    三国之九原虓虎

    三国,这是最好的时代,同样也是最坏的时代。重生为三国第一猛将吕布,三姓家奴的骂名从此改写。赤兔马去哪了?不好意思,改换踏雪乌骓了!方天画戟怎么不用了?见笑了,我有天龙破城戟!问我用的是什么弓?这弓叫啥来着?奥,想起来了,叫灵宝弓!重而为人,快意人生!旌旗所指,刀锋所向!马蹄所至,皆为汉土! PS:系统文,不喜勿入。 书友群:625333077。
热门推荐
  • 潇洒异界游

    潇洒异界游

    修真天才,度劫失败,重生异界!天赋异禀,登峰造极,笑傲异界!玩世不恭,游戏世间,潇洒一生!
  • 第一王婿

    第一王婿

    一手创立威震世界的天门组织,少年首领为了解除家族诅咒,决心辞职回国,甘心当个上门女婿。谁说倒插门就没有人权?老婆,赶紧给本老公跪下唱征服!
  • 四世如寐

    四世如寐

    一世:“你可不可以再靠近我一点点,我没安全感。”二世:“你是谁
  • 三生临界

    三生临界

    天道和秩序相互交错在凌乱的宇宙之中,命运和时间不断打开生命世界的真相。
  • 封天纪元

    封天纪元

    上古时期,天地不仁,群雄并起而攻之,天地自爆天心,造方寸界温养七颗天珠,等待复活的时机,故事便从这方寸界的一角展开了。不甘平庸的农村娃,瞒着家里拜入武林宗门,却不料卷入一场筹划多年的阴谋中,背井离乡,与兄弟、爱人离散,穷极一生,站在了巅峰之上,却忘了自己当初是以什么样的心,追逐着什么样的光。
  • 田园喜事:猎户家的小厨娘

    田园喜事:猎户家的小厨娘

    现代食神一朝空难身死,睁眼变成了小石村的孤女。且看她手握食神宝典,食谱灵泉两不缺,家徒四壁没关系,随便买点都挣钱,夫君体弱不用怕,灵泉天天养身体!日子越过越红火,只是这便宜夫君的身份怎么有点不对?说好的山野村夫呢?一转眼怎么就成了皇子?!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修真都市之爷是鲲

    修真都市之爷是鲲

    “开局一条鲲,进化全靠吞。”人类进入修真文明,修真者成为社会基石,阴阳五行之力取代科技文明。一场离奇车祸,凌千玄父母双亡、身体残废,更遭女友背叛,同学凌辱。一年后,他体内的混沌鲲卵孵化.....美食升境界,绝学神优化,脑力大爆炸,阴阳五行七系全开!管你是人是妖,是仙是龙,是神是魔,在爷面前,都是渣!(前传《都市重生之修仙系统》,160万字完本,欢迎前往)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寻荫记

    寻荫记

    我何时起来,黑夜就过去呢?我尽是翻来覆去,直到天亮。世上最离奇的故事,也不过就是“爱恨情仇”四颗字。有人生而为天之骄子,有人却要在暗狱经受烈火。人们不幸的根源几乎雷同,对痛苦的体验却差之千里。向歆和肖恩的祖辈们隐忍了个人的爱恨,默默承接了来自时代与家庭所赋予的责任,成为那个久远的年代最平稳的音符。他们的父辈在遭遇命运猛烈打击之时,放弃了自己的幸福,为生存和传承做出巨大的牺牲,自己却被极深的愁苦刺穿。向歆和肖恩像一对苦难的孪生兄妹,不再甘于淹没在悲伤的人生设定中,要离开死荫幽谷重新开始。两人在追寻成功的梦想之路上高亢奋进,行走在挑战人性的边缘上,最终冲上云霄,彼此却渐行渐远。自以为实现了梦想的他们,却发现自己依旧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