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283600000005

第5章 托妮·莫里森

托妮·莫里森(1931—)美国黑人女作家,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引起了世界各国读者的广泛注意与浓厚兴趣。

《剥夺的语言与语言的剥夺》(The Looting of Language)是莫里森女士的获奖演说。文章简短,含义丰富,反映了莫里森对语言多重功能的认识。

剥夺的语言与语言的剥夺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双目失明,却无所不晓。”或许是从前有一个老头子,一位智叟?或是一位能让坐立不定的孩子安静下来的说书人。我从不止一种文化中听说过这样一个故事,或与此相仿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老婆婆,她双目失明,却无所不晓。”

在我所知道的那个故事里,老婆婆是一个奴隶的女儿,是个黑人,美国人,她孑身一人住在城外的一所小房子里。她智慧过人,闻名遐迩,在她周围的那些人中,她说是就是,她说非就非,什么都由她说了算。她的声望,以及人们对她的敬畏,一直流传到很远很远的地方;一直流传到民间智慧和预言被当作种种笑话的城里头。

有一天,老婆婆的门下来了一帮年轻人,他们似乎决意要证明她并没有那种神力,他们相信她是在行骗,要让她的骗局大白于天下。他们的计划很简单:他们走进她的屋子,只想问一个问题,问题的答案完全建立在她和他们的区别之上,即她是一个瞎子。他们认为这是她最根本的缺陷。他们站在她面前,其中一人说道:“老婆婆,我手里有一只鸟,你能告诉我它是活的还是死的吗?”她没有回答。于是他又问:“我手里这只鸟是活的还是死的?”她还是没有回答。她双目失明,看不见来人,更别说他们手里拿的是什么。他们皮肤的颜色,是男是女,来自何方,她都一无所知,她只知道他们的动机。

老婆婆的沉默实在太久了,年轻人忍不住笑出声来。

她终于开口说话,声音轻轻的,却很严厉。“我不知道,”她说,“我不知道你手中的鸟是死是活,但我知道它在你的手中。”她的回答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它是死的,它要么原来就是死的,或是你弄死的。如果它是活的,你还可以把它弄死。它究竟是死是活,则由你决定。无论哪种情况,都由你定夺。

年轻人想要显示他们的能力和她的可怜,结果反受到一顿训斥,她教训他们说,他们不仅要为嘲弄别人的行为负责,而且要为他们所用心计而白白浪费的那点生命负责。这样,失明老妪把注意力从力量的体现转移到了行使力量的方式上。

我将故事中的鸟看作是语言,而那位老妪则是训练有素的作家。她总是担心,她自呱呱坠地之日起就获得的、用于幻想的语言,究竟应该如何摆弄如何让它好好地服务,而避免用于某些邪恶的目的。作为一个作家,她一方面把语言看成是一个系统,另一方面又把它看成是为了所控制的一个活物,但绝大多数情况下是一种动力——一种产生后果的行为。

因此,孩子们向她提出的问题——“它是活是死?”——就不再是一个不现实的问题,因为她把语言看成是会死亡,会被抹去的;它是死是活,完全取决于人的意志。她相信,如果来访者手中的鸟是死的,那么持鸟人应该负责。对她来说,死去的语言不仅仅是一种不再被人说写的语言,它再也不会产生任何语言内容来赞许其自身的僵死状态,诸如统计学所用语言,锋芒和棱角全无,却专门吹毛求疵。它在履行监督职责方面铁面无私,除了在维持其麻木不仁的自我观照、绝对的排他性和垄断性方面没有限制以外,再无其他的愿望和目的。

但是,说它是僵死的,它却不将产生影响,它将阻塞人的心智,扼杀人的良知,压制人的潜能。由于它还受质询,所以它不能形成新的思想,不能容忍新的思想,不能与别的思想相互砥砺,不能讲述另一个故事,不能填充令人困惑的沉默。那久经锤炼的、用以鼓励愚昧和维护特权的官方语言,是一具铠甲,被打磨得光可鉴人,然而,骑士早已离去,只留下一具空壳。就这样,它搁在那里,默默的,虎视眈眈,充满感伤色彩。他让学童们肃然起敬,它为暴君强人提供庇护,它在公众中能唤起对稳定和谐的虚假回忆。

她坚信,当语言由于疏忽、搁置、缺乏尊重、淡忘,或被强令扼杀而死亡时,不仅她本人,而且所有的语言的使用者和创造者都负有责任。在她的国家里,孩子们将舌头咬去,代之以子弹发出无语之声,发出那完全失效并造成混乱的语言的声音,那种语言是成人们在把握意义、提供咨询指导或表达爱情时根本不用的。然而她知道,言语器官的自戕不仅仅是孩子们的选择,在那些头脑幼稚的国家首脑和商贾巨子们当中,也比比皆是,徒有空壳的语言不给他们留下任何诉诸其仅剩的人类本性的可能,因为他们只要对俯首听命者说话,或只要强迫别人服从就行。

语言被系统地剥夺还可以从这样一个倾向中看出。使用者为了威胁,为了使对方就范而往往放弃语言多层次的、复杂的、生发性的特性。压制性的语言远不止于再现暴力;它本身就是暴力;它远不止于再现知识的界限;它本身就是知识的界限。无论是模棱两可的官方语言,还是虚假的、没有主心骨的媒体语言,无论是盛气凌人却又僵化了不堪的学界语言,还是商品化的科学语言,无论是只言法律不谈道德的莫予毒的语言,还是那种将种族主义的用心隐藏在文学修辞的背后、旨在使少数民族疏离的语言,都必须统统摒弃、改变和揭露。这种语言是吸吮人血的语言,给人伤口上抹盐的语言,它将其法西斯的大皮靴藏在体面和爱国主义的饰壳背后,然后便毫不留情地踏向思想的不设防的腹地。性别歧视的语言,种族主义的语言,有神论者的语言——所有这些都是典型的附有控制和监督使命的语言,它们不允许,也不可能允许新的知识,它们也不会鼓励思想的交流。

这位老妇也清醒地知道,凡是受雇于人的知识分子、贪得无厌的独裁者、被人豢养的政客、蛊惑人心的煽动家,或冒牌的记者报人,没有一个人会同意她的想法。现在和将来都会有煽动民众的语言,不断将他们武装起来;让他们在购物中心,在法院,在邮局,在操场,在卧室,在林荫道上被屠杀,让他们相互屠杀;用令人激动、充满缅怀情思的语言,将无谓牺牲的伤感和污秽遮掩起来。将有更多的外交辞令把强奸、刑罚和暗杀包裹起来。将有更多变着花样的、充满诱惑力的语言把女人们制服,按照他们自己说不出口的罪名,把她们的喉咙码齐,就像那一溜等待宰杀取肝的鹅一样。将有更多以科研名目出现的监督性的语言,更多的政治性的语言,历史性的语言,目的则是为了遏止千百万人痛苦的呻吟;更多的具有迷惑性的语言,让心怀不满者,被人剥夺者向他们的邻居发起攻击;更多傲慢的、貌似经验之谈的语言,把充满创造性的人们困锁在自卑无望的囚笼中。

然而,在雄辩、魅力、学术气的背后,激动人心也好,充满诱惑也好,这种语言的核心仍是消沉懈怠,甚或可以说,一丁点活力也没有——如果说那只小鸟已经死去了的话。

她不想让这帮来访的年轻人留下这样的印象,以为语言非得勉强维持一点生气。语言的活力,其实就在于为说它、写它、读它的人鲜明地刻画出实际的、或是想象的却又可能存在的生活。虽说它有时偏向于取代实际经验,然而它又不能当作实际经验的替代物。它向可能产生意义的地方倾斜。当一位美国总统将他的国家想象成一块墓地时,他曾说过:“世界对于我们此时此刻说过些什么将不太注意,也不会长久地记住,但它永远不会忘记他们在这里曾经做过些什么。”这番话言词简单,却含义隽永,令人振奋,因为它无意囊括这场内战浩劫中死去六十万人这一事实。

他的这番话,无意树碑立传,亦鄙视作“终极之语”,即所谓精确的“归纳”,它承认了他们“极其有限地增减其意义的能力”,因此表达了一种对于所追悼生命不可挽回的哀思。正是这种哀思令她感动,使她认识到语言永远无法与生命相提并论。而且不应该相提并论。语言永远不能将奴隶制、种族灭绝的大屠杀和战争“说透”。而且也不应该有这样的奢望。语言的力量,措词的得体,仅在于指向那不可言说之意。

斟酌再三的词语,有意的沉默,不受任何干扰的语言等,无论粗犷还是婉约,无论深处求意,渲染夸张,还是拒绝认可,无论放声大笑,不是无言的哭泣,它总是要向知识,而不是向知识的毁灭推进。可谁人不知文学因其散布疑问而遭禁,因其批判时政而遭贬,因风气的轮转而遭废呢?而多少人一想到这自我糟践的舌头不就暴跳如雷吗?

她觉得,文字作品是崇高的,因为它具有再生性;它产生意义,使我们的差异,我们之所以为人的差异得以确定——使我们与任何其他的生命不同。

我们总是要死的。这也许就是生命的意义。但我们用语言。这也许就是衡量我们的生命的尺度。

(盛宁 译)

同类推荐
  • 世间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世间所有的不期而遇,都是最好的安排

    本书分为“日常生活,就是我的神殿”“摇曳多姿,世间的美好”“欣喜相逢,很高兴遇见你”“大千世界,不完美是人生真相”四辑。作者心思细腻,文笔优美且灵动活泼,尤其擅长从女性的角度,抒写日常的温暖,细细地观察和感悟生活。生活难免鸡零狗碎危机四伏,但仍然要从狼狈的生活中去捕捉琐碎的美好,从微小的地方去寻找生命的喜悦,让灵魂飞翔。尘世喧嚣,不如安于内心,因为总有些事物在不知不觉中浅吟低唱,暗流涌动,在寂静中奔跑生长,开出独属于自己的清丽花朵。
  • 马季诗选

    马季诗选

    青年诗人马季的个人作品集《马季诗选》,该书选入作者2001年远离家乡后,陆续发表于《诗刊》、《诗选刊》、《星星》、《诗潮》、《中国诗人》、《诗歌月刊》、《诗林》等刊物的133首诗作。
  • 大唐空华记

    大唐空华记

    本书主要介绍大唐西域记撰人辩机的传奇人生,讲述了一段曾经真实发生在中国唐代的最神秘的故事。
  • 岁月回望集

    岁月回望集

    回望逝去的岁月,或许有多种方式:有的人会在静谧的环境中,独自一人,让随风的往事以过电影的形式在脑海中重现;有的人会面对一二知己,敞开心扉,倾诉此生一路走来的经年往事;也有的人会在同学、同事或战友聚会的场合,神情飞扬、绘声绘色地描述彼此共同经历过的校园生活、单位往事或军旅生涯……而我则是以这部拉拉杂杂的集子,对自己几十年生活中的一些印象深刻且有意义的所见所闻作些回顾。基于此,集子便取名为《岁月回望集》。
  •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唐诗三百首鉴赏大全集

    提起唐诗,每个中国人都有一种齿颊生香的感觉。在唐诗里,你会看到秀美的河山,你会闻到清新的花香,你会听到离人的哀怨……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是近两百多年来流传最为广泛,风行海内外的唐诗选本。然而蘅塘退士的《唐诗三百首》,以“温柔敦厚”的中庸之道来选择诗文,大量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没有入选,如《石壕吏》、《卖炭翁》等等。为了惠顾广大读者,我们继承蘅塘退士《唐诗三百首》的精华,又参照多种唐诗编本,精选出了三百首唐诗,编成了这本唐诗大全集。目的在于为中学生、大学生、社会青年以及爱好唐诗的广大读者提供一本普及型读物,为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质做出绵薄之力。
热门推荐
  • 余生皆无你

    余生皆无你

    梦里余生皆是你,醒来余生皆无你。我也不知道我哪儿不好值得所有人都抛弃,也不知道你哪儿好值得让我红了眼又笑着原谅。
  • 晓梦托蝴蝶

    晓梦托蝴蝶

    冷漠女太医碰遇呆萌王爷,先成婚后恋爱的故事...
  • 倾城萌妃:狐妃,你别闹

    倾城萌妃:狐妃,你别闹

    本是狐族公主,本该享受着荣华富贵,却不料狼族侵犯,只得逃入人间,却不想遇见了垂死的他,金光闪现,狐身瞬变少女身,她救了他,却不想当他睁开眼,入目的却是狐身的她。“小家伙,没想到是你救了我,带进王府养着!”不料在月圆之夜,金光再次闪现,入眼的是少女之身的她。机缘巧合,再也没有恢复狐身,只得再次踏入复族之路。【双处,爆笑,复族,欢迎入坑】
  • 原名一点红

    原名一点红

    我是一个寡妇,一个乐的其成的寡妇,一个写的很慢的故事,让我注定是很磨的性子
  • 暖风不如你温柔

    暖风不如你温柔

    有一天,薄昀臣牵着安芷韵的手走在大街上,好似在宣告安芷韵是我的,她是我的全世界(你这占有欲极强啊!)
  • 辰枫缘

    辰枫缘

    辰枫缘,终太浅……七星队成立,却不想七年后悲剧发生……
  • Penrod and Sam

    Penrod and Sam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星和影

    星和影

    “苏晓星!你害死我了”流影不停得抱怨,她刚刚穿越过来,就被人当成天天追着校草跑的傻大妞,好歹她还是武器女王啊!苏晓星只是看着窗外,“为什么…会是你穿越到我的身体里?”“?”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倾城教主,夫人别闹

    倾城教主,夫人别闹

    在睡梦中被身旁强烈的杀气震醒,她僵硬的偏过脑袋,冰凉的匕首贴着她的脖子插入枕头内,卧槽这是神马情况?COSPALY?穿越?卧槽,要不要这么倒霉!据说古代男主有三好,温柔,爱笑,易推倒。虽然这些眼前这男人都吻合,可素……他为嘛是个男娃娃?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