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64300000007

第7章 通往宫阙的路上(2)

小三皇子也是很喜欢玩的,对于一个孩子来讲,这块天地太狭小了,每天接触的,除了周围的这几个人,就是铁红色的宫墙,还有院中的老柏树,他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样,寂寞的心情可想而知。现在,外面过年的气氛已经很浓了,从市井中不时传来爆竹声响,还有串街小贩的各种吆喝声,这一切深深的诱惑着小三皇子。他感到某种压抑、窒息,好像呆在樊笼里,多么希望有人带他出去到外面看看呀!可是这里没人敢越出大门一步。

乳母和苏麻喇姑今天都感觉到这位小三皇子,眼润耳热,心神不定,情绪有点烦躁,休息时不是像往日那样,在阳光下活蹦乱跳,尽兴玩耍,而是望着宫后一棵大树上的鸟窝出神。

苏麻喇姑不解地问:“在看什么?”

“鸟窝。”

“那有什么好看的?”

他对苏麻喇姑说,他很想爬上后边那棵大树,掏一下鸟窝。

“这怎么使得,越秩皇太后要督过的。”

毫无疑问,他的这种想法不会被在场人接受的,教书的太监讲今比古,教他怎样制欲,引经据典地说:“‘有欲甚,则邪心胜’,不可,不可也。”

“国语骑射,是我们的祖制,连掏鸟窝都办不到,将来还能担什么大任?”

他的这番话,使在场的人惊讶不已。苏麻喇姑眼睛一闪,指了一下门旁的弓说:“用它。”

“我长大了,要驰射山林……”

“那定然,那定然。”苏麻喇姑点头说。

这个后来在他的生命中放射出熠熠光辉,成为人们敬仰的“明君圣祖”东方第一大帝的玄烨,在对童年生活回忆时,不无感慨地说:“朕自幼龄学步能言时,即奉祖母(指博尔济吉特氏)慈训,凡饮食、动履、言语能有矩度。虽平居独处,亦教以罔敢越秩,少不然即加督过,赖是以克有成”。

这一天的清晨,玄烨晨读结束,在苏麻喇姑、乳母、张、林两个太监的陪同下,来到庭院中玩耍。不一会儿,忽然有人叩门,原来是宫内太监捧着一盒关东糖和一盒南糖,还有许多小食品,说:“这是皇祖母送给小三皇子过小年的。”

这天晚上,是送灶之日。人们俗成过小年,在“神人萃,物爽冯……潭云塔影,在螺洞光……照游盛今古”的京城尤为热闹,人们争相购买“关东糖”,鸡、鸭、鱼、肉,美酒佳肴,进行送灶。

教他汉学的张太监,详细向他解释了这种民风由来。他说:“这是由中原大地衍生出来的习俗,再由汉人传遍了各地。灶王君,有的地方叫灶王爷、灶神。品级不大,但管事不少,受玉皇大帝的亲自派遣,到人间各家各户的,并委任于各户的一家之主或叫司命主,了解人间的善恶,然后每年腊月二十三日上天‘汇报’,作为天神赏善罚恶的依据。”

“为什么要吃糖?”

王太监笑了笑说:“这是官场的陋习。人们按着人间有贪官,肯定灶王爷和灶王奶奶也是愿意接受贿赂,人们用猪头肉、鱼和豆馅粉团祭灶,给灶王的嘴抹上饴糖,封住口,再给一些美酒,让其喝个烂醉,这样灶王就会报喜不报忧,‘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了。”

一盘盘苏叶饽饽冒气啦,

一碗碗五花腱肉腾热啦,

一缕缕年祈香烟升上啦,

一盘盘关东糖灶王吃啦……

京城人祭灶严肃、虔诚而又热闹。而大内祭灶更是十分严肃隆重,按照“有其举之,莫敢废也。”有祖制,户、灶、井三祀,由内务府掌之。本朝祭灶都在坤宁宫举行,届时三院辅臣学士及部、院、卿、寺、堂上官、国子监祭酒,六科都给事中、各掌道御史,都与此。以志承平。九楹之间,面南设天地神位,行之拜礼,对于东厨灶神行叩礼。西大炕,供朝祭神位,北炕供夕祭神位。朝祭神为释迦牟尼、观世音菩萨、关圣帝君;西祭神为穆里罕神、画僧神、蒙古神。这种祭神可谓严肃、活泼又很实惠。《养吉斋丛录》是这样记载的:

朝以寅、卯,夕以来、申。祭均用豕,并设香碟、净水及糕。糕以黄稷米为之,朝则司祝擎神刀,诵神歌,三弦琵琶和之以祝,遂进牲。夕则司祝束腰铃,挚手鼓,蹲步祭神歌以祷,鼓拍板和之,亦进牲。

这里说的进牲,就是杀猪、宰黄羊,赐王公大臣吃肉。届时,按照满族风俗,当大块的猪、羊肉,用木盘端上,从腰间掏出刀子,动手割拉后,沾着盐末而食。肉吃完了,接着膳房上来的祭神供品——饧,俗称灶糖,京都人管这叫“关东糖”,每年一进冬月,奉天内务府便要急急准备,贡运到京,所以这糖也叫贡糖。整个仪式诸臣欢畅痛饮,笑语无禁。宴毕,复命近东西墀中,那里有一道宫内节日盛景,树盘龙楠木灯柱,与宫檐齐,柱凡八面,每面皆悬联,五色八角圆灯。而小三皇子长这么大,是从没进宫过过小年的。

在这样的日子里,小三皇子虽然没被邀进宫,可是太后确实惦念、喜欢这个小皇孙,这给寂寞的小皇子以无限的喜悦,他望着紫禁城的方向,对皇祖母的关爱无限感激,并致以深深的敬意。年,越来越近了。这时,不论是风雪漫天的关东路,还是千帆竞秀的大运河上,从云贵川林莽小道,到两湖、两广、两江、苏皖山陕及至京畿,各地的总督、巡抚、监政、总管、织造,都在争先恐后向朝廷运送应进的贡物。

旧制规定,各省每年有三贡者,有二贡者,其物亦有必易裁减。现在是太平盛世,龙颜大悦,各地贡品当然要大减了。

来自“龙兴之地”的打牲乌拉衙门的爬犁、车队、马队出发了。

这支队伍的前导插着黄龙旗,大纛在寒风中猎猎飞扬,铁轱辘车辗着冰辙,发出悠长、闷钝的吱吱嘎嘎声响,传出很远,很远……

按照清代的驰驿之制,官吏过境,不论官阶大小,地方官吏均为其预备食宿。毫无疑问,这些插着黄龙旗,腰扎黄带子的运贡车队,沿途村镇、驿站、卡伦,均有驿丞、官员小心备致招待、迎送,每经一地,还吸引许多遥望观看的人们,有的跪拜,磕头,有的摆上供酢、果品。

这打牲乌拉衙门,其实是本朝“龙兴之地”的一个后勤基地。

公元1644年“大清帝国”定鼎中原、迁都北京,根据当时中国政治形势需要,分别在吉林乌拉街、江宁(今江苏省南京市)、苏州、杭州这四个地方,建立了与当地将军衙门和副都统衙门极不相干的朝贡衙署。其中江宁、苏州、杭州三个衙署,均是明朝在江南地区而建立的织造官府、手工业生产的朝贡机构,惟有这打牲乌拉总管衙门,是继后金统治者虞猎而建的司官府农副业、特产职能的朝贡机构。是直隶于京都内务府的。

乌拉国战败后,国王布占泰率其残部逃走了,努尔哈赤为了防备其东山再起,卷土重来,于是选派了长白山带来的讷殷城迈图,让他随军携带家属,出任“乌拉地间嘎善达。”

“乌拉地间”就是原乌拉国所属地域。

过去,朝贡事宜均由当年跟随努尔哈赤从珲春来的迈图掌管,他从1629年至1657年间任“嘎善达”、总领33年,官阶六品,到本朝14年,随着各种规章制度的日臻完善,朝廷设打牲乌拉总管衙门,立八旗,开辟贡山、贡河。

经过迈图的几十年治理,这个经过战争洗礼,几为荒废的都城,再度成为乌拉地区的政治、经济、军事、经济及文化活动中心,也是皇廷农副土特产品的主要供应基地。

现在,迈图年老了且多病,按照世袭制,由皇帝钦封其子希特库接替父任,官阶六品(后升任四品)。

这支头戴缨帽,身穿箭服,佩着腰刀,身背弓矢的黄带子朝贡队伍,由一眼花翎、四品总管这位来自长白山讷殷部希特库亲自带领,随行的官员有左右翼领、骁骑校、拔什库、珠轩达、铺副、学官、笔帖式、牲丁、包衣等一行三十三人,将军衙门,照例出派章京一员,领催二名,披甲二十名,按时接替护送,个个脸上庄严而神圣。

这一日,天色将晚,打牲乌拉衙门的运贡队伍来到了天下第一关隘——榆关(山海关),希特库拿出本旗固山额真(都统、旗主)申报兵部发送下来的满文票“出关路引”,还有相关的路条票照,接受关防处记档验行,山海关都统衙门索大人,赶紧上前迎接到驿栈——现在我们管这种地方,叫招待所或迎宾馆什么的,由于是“国有企业”吧,所以招待重要客人时,虽然有朝廷的明文规定,餐饮有标准,可是在中国的衙门、官场里,别忘了那句话,山高皇帝远,“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特别是这些“黄带子”,谁也不敢怠慢、得罪,再说索老爷也是镶黄旗,封地在吉林,对于家乡的人,自然要超标准的宴请一番了,希特库第一次亲自带队,一路顺风,眼看还有三五天的路程就要进京完成官差,为此感到十分荣耀与豪气。

盛宴刚要开始,这时一个额真进来,向都统报告说:“辽阳的佟大管家到。”

佟家是皇亲国戚,辽东大姓。顺治的丈人家,佟妃的娘家,小皇子的姥姥家。

这个家族根基很深,在明朝的后期,佟家在辽阳、开原、抚顺三个地方经商,做着大买卖,效益很好,乡人都很眼热。当顺治的祖父努尔哈赤统一满洲,铁马金戈进军辽东时,佟妃的祖父佟养真带着一千多人投到努尔哈赤的旗下,成为汉军最早的归顺者。

佟妃的父亲佟国赖,是佟养真的次子,在多次的战斗中都表现十分勇敢,屡立战功,后在正蓝旗汉军固山额真。

虽然顺治对佟妃并不喜欢,但有了三皇子,佟家就像通往宫廷多了一座桥梁。佟家上下喜欢这个小外孙,这不必说,四时八节,总要给外孙送上一些礼物。过大年,那就要送大礼。这不佟家带着两辆大车,由尼玛察氏总管带领,风尘仆仆,刚刚通关,因为人们都知道佟家与朝廷的关系,不敢怠慢。

晚宴之后,关守尉又安排了文艺活动,希特库喝得有点过量,本想歇息一下,但盛情难却,恭敬不如从命,只好到了旗营地,那里已准备好了招待总管大人的一切礼仪安排。

晚会的节目,活泼、热闹、有趣。开始是一折“朱春”(满族戏),演的是《乌布西奔妈妈》还有《音姜珊蛮》这些都是女真时期流传下来的著名萨满史诗。

乌木林布拉是天女的玉带,

飘摇延伸到白云和红霞的天际。

貂帐像河岸边的千朵梅花,

豹帐像林莽里的百朵银花……

接着是八角鼓、巴音博罗(满族山歌)、空齐(长寿)舞、察齐(满族打击乐器)、台鼓、杂耍什么的,都很有趣。

看完了戏,索大人觉得希特库兴致很好,便央求地说:“希爷您是关东的大才人,您得为关门留下一副春联。”

双方一揖一让,客套了半天,希特库心想,吃人家的嘴软,拿人家的手短,这里这样热情,不能卷了人家的面子。希特库从小家教严谨,四五岁时,就能背诵《千字文》、《大学》、《中庸》,满文、汉文皆通,能写一手漂亮的颜体字,他的骑射、好学在打牲衙门中,是有口皆碑的。

希特库推辞不过,只好从命,先给几位爷字辈的各送上一幅,最后按照索爷的要求,给关门题写一副:

帝德乾坤大

皇恩雨露深

这一日,小三皇子刚吃过午饭,孙氏奶妈等人正陪着他在户外玩耍,忽听有人叩门,进来的是慈宁宫内吴太监,他带领三四个小太监来了,一进门就高声唱到:“接赐品——皇太后——给小皇爷——赐品!

府中太监赶忙上前跪接。

吴太监说:“这些东西,特制的小袍、小褂、红绒绣顶的小帽还有白袜,还有一双牛皮小靴……都是辽阳送来的。

接着,又上来一个小太监,捧上一包礼服。吴太监说:“这是皇太后给小皇爷的,让他过上元节,进宫好穿。”可是,没等上元节到来,这位小皇子一天夜里突然被召进宫去了。

正在举国上下歌乐升平张灯结彩,为庆贺即将到来的新春佳节时,从晴天响起一声霹雳,礼部奉谕免去一年一度的元旦大朝,不行庆贺。“为什么?”

这时,那些已经做好准备进宫参加元旦庆贺大典,等待天子赐宴的大臣们,心里顿时紧张起来,忐忑不安,互相交头接耳小声议论着,寻问摸底,这是为什么?感到朝廷将有大事发生。

很快有人从内侍太监那里寻到一点风声,“皇帝病了!”

“皇帝病了……”

从大臣到宫女,人们听到后立刻惊悚起来,万万没有想到的是大清帝国的天子圣躬违和,这似乎预兆着某种不幸的临界。

接着,太监、宫女们忙作一团,遵命将张挂的灯笼、彩带摘下,将写好的春联撕下,人们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谁也不敢问,宫廷内的大小事,都是机密,在这种严肃的情势下,说话也不敢发出高声,整个宫廷上下,节日气氛一下荡然无存了,呈现一片清冷、肃杀。

元旦这天,尽管宫内空气更加紧张,王公亲贵、百官,重臣,仍然进宫请安,同时也想借此探听一下消息,皇帝病情如何?这是所有人致为关心的大事。

顺治帝之病为出痘。这是全满族人心惊胆战的传染病——天花。

这个青春正富年仅24岁,清朝入关第一代皇帝,不久即在宫中闭合上双眼,撒手尘寰。

结束了顺治朝政。

同类推荐
  • 跟着王爷上梁山

    跟着王爷上梁山

    一个失宠的皇子,一个身为八十万禁军教头的公务员,一个被家族驱逐的浪子,一个江湖上令人闻风丧胆的杀手,还有一个来去如风行踪缥缈的盗贼。这样的五个人因为机缘的巧合,走到了一起。一路行侠仗义,除暴安良,在大宋那片阴云密布摇摇欲坠的天空下,书写着一段又一段传世佳话……
  • 避疫

    避疫

    金朝汴京大疫,柳庄的读书人带领全村抵御疫情,组织青壮、挖沟通淤、置医购药、隔离病源、焚毁尸体……但大疫毁灭了生命,避疫却毁灭了人心。规训与隔离是否应该被施行?人数占优是否便能够执掌暴行?生命的意义究竟在于不惜一切代价的生存,还是在于亲情的守护或伦理的延续?避疫的种种手段,或许在当下被视作文明与科学,但在当时打破了全部的道德与伦常,在原本牢固的以血亲为纽带的社会结构上留下了不可缝补的裂痕。面对生存的压力,血亲相互背叛攻讦,习俗被随意颠覆,律法被肆意践踏,偶像与信仰被粉碎,少数人的生死也可以被多数人定夺……倘若如此,浩劫之后,余留下的也不过是一片荒漠与行尸。
  • 春秋右氏传

    春秋右氏传

    恩怨情仇,世事变迁。---《右传》
  • 大唐帝国血

    大唐帝国血

    开元盛世的繁华,让炎黄子孙怦然心动。金戈铁马的鏖战,让铁血男儿心驰神往。他,一个在帝国的边陲长大的少年,被刻意隐瞒的身世背后,究竟隐藏着什么样的秘密?他,如飞的战马,灵蛇般的长枪。一个有着奇异梦幻的少年,驰骋在广袤的西域的大漠。朋友,让我们打开想像的翅膀,追逐一个英雄的足迹,神游那跌宕起伏、英雄辈出的帝国时代吧。写手皇家卫队,愿以一个勤勉的写手身份,将一个精彩的故事奉献给亲爱的读者朋友。敬请读者朋友对一个刚刚涉猎网络创作的新人给予更多的关怀和爱护。写手卫队郑重推荐网络成名作家林宝之王的作品《中华游龙》,书号79377,这是一本可读性非常高的作品,每个读者都会从中感受到作品的内在魅力。
  • 大楚之滨

    大楚之滨

    普天之下,莫非楚土率土之滨,唯有楚臣一颗异星降临,是,紫薇帝星,亦或,是天狼孤煞且看他以帝胄之身,带百万披甲之士,以无上雄姿,打破这六国乱世。醉卧美人膝,手掌天下事,他……便是大楚帝君。
热门推荐
  • 穿越之调戏美男

    穿越之调戏美男

    一次追杀,她穿越而来,啥米?古代!嘿嘿,这个帅哥是谁?大哥!嗯,也好,和大哥混混黑道,练练拳,和二哥花前月下,过过招。日子本逍遥,却偏偏嫁入将军府!哼,酷哥,你以为你冷!姐就会喜欢你!靠边儿点!别挡着我看美男!(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迪迦奥特曼传奇

    迪迦奥特曼传奇

    这是一个关于迪迦奥特曼的故事,里面有许多奥特曼是他的伙伴,奥特曼的力量是无穷的,奥特曼也是我们的英雄,请看我的小说。
  •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星斗其文,赤子其人

    沈从文是中国现代文学巨擘,一位“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他的学生汪曾祺也以独具特色的作品,在当代作家中享有盛名,被誉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汪曾祺自少年时代起就开始关注沈从文及其作品,1939年他选择考入西南联大,与沈从文在联大任教有很重要的关系。沈在创作、生活上对汪处处关照,两人的师生情谊维持了近半个世纪。汪曾祺的散文总有一种温和,不矫情不做作,质朴浅淡,却含蕴悠长,耐人寻味。老师沈从文曾评价学生汪曾祺:“他的文章应当说比几个大师都还认真而有深度,有思想也有文才!大器晚成,古人早已言之。最可爱还是态度,宠辱不惊!”
  • 虚无守护神

    虚无守护神

    一个寂寞一事无成的都市青年了“路天”在得到一个来自虚无空间的物品后,从此变的不再平凡,行使着自己一直梦想的职业,从此踏上了守护神的道路,在各个空间守护各个空间的人物不再发生悲剧,。。。。。。天下风云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狂图霸业谈笑间,不如人生一场醉。
  • 翼行纪

    翼行纪

    数百年前,两位界神境强者在上位面开启了天域之战,最终以一死一伤结束。数百年后的今天,一代天骄之子降世与下位面,并开启了他传奇的一生。
  • 执笔悯生录

    执笔悯生录

    世间万物,只要是生灵,就有其存在的道理,就有其活下去的理由。悯生录,是在杀戮连连,被鲜血染红的2020年的一本免死簿。只要是名字在那上面的,都将会获得一次额外的生命。无论是人类还是妖怪,都期待着,自己的名字能被写在上面。都期待着,悯生录的持有者,能够给它们一个重生的机会。而名字在上面的,大多都在用了额外的生命后,含憾而去。(ps.这是由悯生录引发的一个个那什么,比较腐的故事。)
  • 时来运转(玄机变系列之二)

    时来运转(玄机变系列之二)

    [花雨授权]六年前,注定牵扯的命运,三十两银子,一纸卖身契,她被谢府买断了终身。或许今生她只是为他转运而生,对上他专注的凝望,即使这一生注定在他身边沉沦她也认了!
  • 诛天九劫

    诛天九劫

    成长的道路是由血泪白骨铺就的,太多太多的原因让他只能变强,变强,变强!世界越来越清晰,终有一天,他的眼中再无秘密。挥手翻云雨,横眼断风云!天地之间,舍我其谁?然而他不知道,故事才刚刚开始……
  • 学长顾南风

    学长顾南风

    新闻系不务正业的财迷姜茶茶同学原本靠着做和食堂不同的外卖发点小财,没想到被校草顾南风突然接管食堂,这下彻底断了她的财路。后来又办校报替人在校报上刊登匿名告白。天有不测风云,谁能想到,最后迷底即将揭晓时,告白了一个月的正主学姐临阵跑单了!眼看着招牌要砸了,姜茶茶心一横,便自己顶替上了。可没想到告白的对象竟然就是在食堂和自己作对的顾南风?“顾公子,你在食堂引起我注意,现在又在这里堵我。你是不是……喜欢我啊?”“我说……姜茶茶同学,你是不是有什么误会。再说了,不是你先对我动心的吗?校报上刊登告白一个月……这么快就倒打一耙了?”后来,谁也没有想到,一心瞧不上姜茶茶的顾南风,暗地里居然偷偷吃飞醋,还故意找茬。更可怕的是,越看她越觉得可爱甚至有点小心动,这是怎么回事?姜茶茶:还能怎么回事,还不就是恋爱那点事呗。
  • 无理幻想

    无理幻想

    一个有趣的身份游戏,兵法第一师范突破十万收藏我就陪你们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