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79600000067

第67章 防臣违法,发散《稽制录》

大将蓝玉被剪除后,在开国的功臣武将中封公的仅剩下信国公汤和及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晚年的明太祖最放心不下的是皇太孙年幼懦弱,而自己又年迈多病,皇太孙肯定驾驭不了那些还活着的开国功臣和武将,他们会给以后的皇权构成威胁。汤和已经告老还乡,于是傅友德和冯胜便成为下一个杀戮的目标了。

1393年三月,明太祖命宋国公冯胜、颍国公傅友德分别率部去山西、北平戍边。同时下诏规定:他们俩及所属卫所将土,均要受晋王朱?和燕王朱棣的节制;凡是军中机密大事,一份要上奏朝廷,另一份要报知二王知道。并将此规定为永制,令冯胜、傅友德遵命执行。几天之后,明太祖又下诏给晋王和燕王,凡军中赏罚、大事要上报皇上,小事可自行决断。

傅友德,武艺高强,刘福通起义后,他曾是李喜事部下的一员虎将,后归降陈友谅。1367年,朱元璋率大军攻江州路时,他又归顺朱元璋,此后他随朱元璋,历经百战,九死一生,可谓虎荡生风,叱咤风云,战功卓著,鄱阳湖大战,他驾驶轻舟,急驶军前,身上多处中箭,仍然奋勇向前,连敌军都惊呆了,此战中,只他一人就手杀数百人。随后他又率军扼守泾江口,切断陈友谅的败逃之路,为平定陈友谅立有奇功。在夺取武昌战役中,首战高冠山下,傅友德脸颊中箭,从后脑穿出,他忍着碎胆裂肝的剧痛,率部勇猛向前;肋间又中了一箭,他将箭拔出,呼啸着冲向前去;武昌战役,他立首功,朱元璋破格升他为雄武卫指挥使;洪武年间,他又屡立战功,1370年因功封为颍川侯,1381年洪武十四年),被任命为统军总帅。云南平定后,太祖又从颖川侯升他为颍国公。1392年(洪武二十五年)二月,傅友德向太祖请求把怀远的九顷官田拨给他占用,作为园圃。

明太祖没有答应并斥责了他。1393年(洪武二十六年)二月二日,即蓝玉案案发前夕,太祖下令让晋王节制山西、河南的马步军,召傅友德回京,二月十日,蓝玉案众徒被诛,傅友德未受株连。但蓝玉之死,给傅友德心中蒙上了一层阴影。一次,他相处多年的老部下王弼拜访他,忐忑不安地说:“皇帝年事已高,说话办事,都让人捉摸不透,从十三年到现在,已经两次兴起大狱,许多有功的将帅、文臣都被牵连进去。上次,我们年纪还轻,得以幸免。而这次凉国公案,才刚刚开始,会不会也把我们罗织进去死于非命呢?”

王弼的一番发自肺腑的话语,不能不引起他的深思,可是,生活的阅历,特别是眼下的紧张气氛,使他深知私下议论这些事情的严重后果。尽管他内心觉得王弼的担忧不无道理,但他仍沉默不语。隔墙有耳,尽管傅友德一言未发,但王弼所说的话很快就被明太祖探听到了,傅友德便给自己埋下了祸患。蓝玉被杀的当月,明太祖又给各功臣武将颁发了《稽制录》,并在序文中说:“功臣多武人,不知书,往往恃功骄恣,逾越礼法。甚至肆意废法,奢侈无度。”这绝对应该视为明太祖对武臣,特别是有功武臣发出的一次警告,恰在此时,王弼和傅友德的私下议论传人朱元璋耳朵,这正好为明太祖剪除傅友德等提供了机会。

1394年十一月二十九日,明太祖朱元璋在大殿设宴招待文臣武将。傅友德的长子傅忠为驸马都尉,次子傅让为金吾卫镇抚。此时傅让正在御前值班,没有佩戴剑囊。太祖认为这是傲慢无礼的表现。接着,太祖封剑赐给傅友德。此时傅友德战战兢兢跪拜接诏,他心中明白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在使者面前,他心一横,杀了儿子。使者回报,明太祖故作吃惊地说:“怎么这样残忍啊!这样做不是怨恨我吗?”

傅友德听到这话,如晴天霹雳,他两腿发软,精神全部崩溃,自尽于朝门外。这位征战沙场四十年的老将,刚烈地结束了他的一生。对傅友德的这些做法,明太祖怒不可遏,下令抄了他家,将他一家大小发配到边地。因寿春公主的缘故,其孙子傅彦名幸免于难,后官至金君卫千户。

关于傅友德的死,文献记载不一样,有的说是牵连蓝玉之案被赐死;有的则说他是暴死;也有的记载说他自尽身亡,但无论哪种说法,都说明他不是善终。本文取后者。

傅友德死后两个月零几天,死神又降临在宋国公冯胜头上。

冯胜,即冯国胜,定远人,早年与兄长冯国用投靠了朱元璋,兄弟俩文韬武略,智勇双全,冯国用早年病故,而冯胜征战数载,屡建奇功,是徐达、常遇春之后,又一能统帅全军,战功卓著的帅才。他曾做过朱元璋护卫军队的最高统帅。1372年(洪武五年)北征时,徐达、李文忠、冯胜各率一军分道迸发,只有冯胜一路获胜回朝。其女儿又被册封为周王妃。徐达、李文忠死后,他成为洪武年间的头号统帅,每次出征,均授大将军印,统帅全军。1387年(洪武二十年),在平定东北的战役中,虽大获全胜,但他自己却因贪掠珠宝良马,强战降人之女,受到太祖的谴责。回朝后,明太祖收回了他的大将军印,并让他回风阳老家居住。

后来虽又让他出征、备边,但不再以大将军身份使用了。

冯胜回老家后,由于常年征战,不甘寂寞,在家闲得难受,常在打稻场埋下瓦罐,听碌碡轧过的咚咚声,回忆昔日战场上厮杀和战鼓的隆隆声。与他有怨的亲戚樊父为报私仇,于1395年二月,向明太祖诬告冯胜打稻场下埋有兵器,阴谋造反,明太祖反正是要杀冯胜的,不问真假,派人将他召人京城,并告知有人告他,太祖说:“这件事没有就好,我并不多问。”赐给他一杯酒。冯胜知道,说什么也没用,举杯一饮而尽,随即告辞。明朝开国的最后一员猛将就这样倒在了血泊之中。

蓝玉案诛杀了大批的文臣武将,也有不少数功臣宿将,但也有一些士将由于揣摸透了朱元璋心理,而使自己免遭杀戮。如信国公汤和,在徐达、李文忠死后,汤和看破天机,他诚恳地向明太祖请求说:“我跟随你效命多年,现在岁数大了,不堪重负了,愿意告老还乡。”明太祖非常高兴,立即赐宝钞五万锭,并在凤阳为他修建了一座豪华宏伟的大宅第。等他在福建完成筑城御倭的任务后,就准他回家养老了。后又赐给他黄金三百两、白银二千两、钞三千锭,彩币四十多副。并给其夫人黄金二百两,白银一千两、钞五百锭、彩币三十多副。还赐给他夫妇俩玺书褒谕。在蓝玉案发生后,朱元璋颁发给功臣武将《稽制录》,武定侯郭英立即归还佃户,依法纳税;汤和赶忙归还仪从户;曹国公李景隆也马上交出庄田六所以及田地、山塘、池荡二百余顷。以上三人在洪武朝平安无事,后也寿终正寝。

明太祖朱元璋之所以能制造一个新的王朝,除了他本人的政治军事才能外,在他的周围聚集了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文臣武将。明王朝建立后,明太祖大封功臣,以此回报了他们。但封建专制主义制度造就的封建帝王,君权是至高无上的,君就是君,臣就是臣。君臣之礼要分清,朱元璋也毫不例外,他和历代封建帝王一样,逐渐地在君臣之间筑起了一道鸿沟,这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尤其是朱元璋,他是一个权欲极重的人,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他对跟随他九死一生、屡建奇功的勋贵们能力的了解再清楚不过了。他们中任何一个都有能力将水搅浑,甚至能把船顶翻,皇权随时都受到威胁。早在蓝玉入狱前,朱元璋就已经猜忌功臣,开了刹戒了,被明太祖朱元璋最早杀戮的功臣是德庄侯廖永忠。廖氏兄弟生在巢湖边,从小就练就一身好水性。永忠与其兄永安是以巢湖水师统帅身份投奔朱元璋的。廖氏兄弟的勇敢和廖氏一家人的忠诚给朱元璋留下了极好的印象。1358年(龙风四年)太湖一战,永安被俘,并誓死不降,死在狱中。

朱元璋随即任命廖永忠为行枢密佥院、统帅永安的部队。鄱阳湖大战,永忠战绩卓著,武昌一役,他战功赫赫,朱元璋以红油漆亲书“功超群将,智迈雄帅”八个大字的匾额赐给廖永忠。平江战役后,廖永忠升为中书省乎章政事。平定闽广,他统帅水师,又建奇功。

1366年,朱元璋认为此时韩林儿已没有存在的必要,但又不能公开除掉小明王,他需要找一个恰当的办法,物色一个合适的人选。为此他从前线召回了办事严谨又非韩林儿红巾军嫡系的廖永忠。觉得派他做这件事最为稳妥。朱元璋给廖永忠交待任务时讲,“眼下战局顺利,谁掌大位的事总要有个考虑。皇帝远在滁州总不是个长事,今派你去滁州,将皇帝及眷属等一起接回应天。”然后,朱元璋又着意叮嘱说:“天有不测风云,长江浪高险恶,稍不留意就会出事,你要善解我的苦心,办好此事。”廖永忠对朱元璋的这番交待似懂非懂,但不容他再问,朱元璋就示意他退下。廖永忠是个很聪明的人,只一会儿他就悟出了朱元璋话中的玄机,不久,在长江瓜步渡口,浪急水深处,韩林儿被吞噬了。廖永忠回京复命,少不了又被朱元璋给训斥了一顿。明太祖从此取消了龙风年号。

就当时形势而言,韩林儿之死是难以幸免的,无论谁为朱元璋办好此事,都是大功一件。天机不可泄露,你知我知,天知地知,应该说朱元璋已回报了廖永忠,南征两广,调回主将汤和,命廖永忠独当一面,为他立功创造机会,故廖永忠凯旋而归时,明太祖给了他隆重的欢迎和极高的荣誉。从另一角度看,在朱元璋面前,廖永忠实在不该把瓜州-事件看得太重,这也是廖永忠一生最大的不幸,1370年(洪武三年)在明太祖大封功臣的前夕,廖永忠竟头脑发涨,甚至想借瓜州事件向太祖邀功,托杨宪为他打探消息,这分明是揭太祖的隐私。这一行为刺到了朱元璋的痛处,犯了大忌。明太祖特意宣布,廖永忠本应封公,只能封侯。这是明太祖对他的严重警告。

天下大定,功成名就,将相不免跋扈,明太祖也加重了猜忌之心,恃功骄横的将帅越来越多,明太祖开始忧心忡忡,为子孙后代担忧。当初要不是把懦弱的韩林儿沉杀,自己能明正言顺地做上皇帝吗?想当此,五年前廖永忠邀功的情景不觉又泛到了眼前,此事终是个把柄,此人终是祸患,廖永忠便成为武将中最早让朱元璋不放心的一个,这就注定了廖永忠的命运。1375年三月二十五日,明太祖下令逮捕了廖永忠,罪名是他偷穿了绣有龙凤花纹的衣服,僭越犯上。入狱不久被杀,时年五十三岁。

在明初的开国功臣中,李文忠是仅次于徐达、常遇春的最重要的将领,他与明太祖的关系,既是君臣,又是舅甥关系,他出身贫寒,早年随父流浪,十四岁时就投奔了朱元璋,还未成年就随军征战,十九岁就率领亲军。他身经百战,驰骋疆场,东定浙,南入闽,北伐大漠,西镇洮番,屡建奇功。李文忠不但能攻善守,骁勇善战,而且通晓经文,善作诗文,是洪武年间不可多得的儒将。1369年(洪武二年),他随徐达、常遇春出征塞北,常遇春不幸中途病故,暂由李文忠代领副将之职。经两年北征,李文忠顶替常遇春的位置,独率一军进攻应昌(今内蒙古阿巴哈纳尔旗东南),俘获元顺帝孙子以及北元后妃、将相等,并缴获宋、元玉玺,战功赫赫,很得太祖赏识。

1370年(洪武三年)明太祖大封功臣,年仅三十一岁的李文忠,被封为曹国公,跻身开国六公之列。1377年(洪武十年),明太祖又命他与李善长共议军国大事。1379年(洪武十二年),又让他掌大都督府兼领国子监事,可见明太祖对李文忠是何等的信赖。

李文忠为人器重沉宏,颇好学问,在军旅生活中,他敢打敢拼,英勇善战;在处理事务上干练谨慎,很得明太祖及马皇后的赞赏。朱元璋说过,开国之功,都靠勋臣同心一力,才得以成就大业,在国戚中有贡献的只有李文忠一人,可见他们的关系非同一般。在应天时,军队给养不足,明太祖要增加农民的田租,李文忠认为不妥,请求减租,朱元璋觉得他讲的有理,欣然采纳了。在攻下杭州之后,李文忠又提出了减免杭州地区田租的建议,朱元璋也同意。

李文忠四十岁左右时,可谓前程似锦,如日中天,也正是他在政治生涯非常辉煌的时期,他与明太祖之间的关系逐渐出现了裂痕,产生了隔阂,镇守严州时,李文忠迷恋上了名妓韩氏。给朱元璋知道后大怒,先杀了韩氏,后又召李文忠回应天,准备问罪,马夫人为文忠说情:“保儿年少血气方刚,受人挑唆,责骂他一顿就是了,严州位置重要,保儿在那儿镇守着,张士诚害怕他,不要损伤了他的威望,也不可轻易更换他。”朱元璋觉得夫人讲的有理,只是教训了李文忠一顿,又命他回严州去了。李文忠回严州后心中不快,他手下儒士赵伯宗、宋汝章劝说文忠:“此次你去应天总算是回来了,下次再去可就难保了,还是早作打算的好。”其意是劝他归降张士诚。李文忠聪明一世,糊涂一时,他还真的派人去杭州和张士诚联系。过些日子,朱元璋让人给李文忠捎了一封亲笔书信,又召他回应天。此次回应天,朱元璋不仅盛情款待,而且赐他好马、金钱,并推心置腹地叮嘱他要用心守好严州。李文忠回到严州时,对先前自己的做法非常懊悔,并对手下侯原善等人说:“我几乎让你们给误了,这事现在该怎么办?如果泄露出去,我还有何脸面去见父帅?”侯原善马上向文忠献计说:这事好办,只要让那两个人不说话就是了。于是李文忠设宴招待赵伯宗、宋汝章等人,将他们先灌醉送到船上,不由分说,将二人捆绑结实,投入水中淹死。事隔多年,明太祖还是知道了此事,并由此对李文忠极为不满,猜忌尤深。

到了后来,明太祖对李文忠已不信任了,对于李文忠的不少劝告,他不仅不采纳,而且对李文忠严加训斥,而且认为这全是李文忠家的门客儒士们教他与自己过不去,后来为了一件事,还把李文忠的门客给杀死了,李文忠从此一病不起。

1385年二月,为明帝国的创建立下盖世之功的徐达,也步入李文忠之后与世长辞了,时年五十四岁。

在听到徐达死讯,明太祖身着素服奔徐府吊唁。也许,此时的朱元璋心情是复杂的,为他打下江山的“韩信”就这么死了,这是位立下盖世大功的开国功臣啊!但却只因这盖世大功,年老的明太祖才不得不下如此狠手。

此时,我想起西汉名将韩信临死前说的话:“狡兔死,走狗烹;高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无。今天下已定,我固当烹。”此话不无道理。郭沫若也说:“大凡一位开国的雄略之主,在统治一固定了之后,便要屠戮功臣,这差不多是从汉以来每次改朝换代的公例。”

这是不是说凡开国皇帝均是刻薄残忍的呢?回答是否定的。我认为绝非是个人问题,也不是偶然现象,这乃是封建专制主义制度的产物,这种制度不根除,这种制度的影响不根除,历史可能还会重演。

同类推荐
  • 汪精卫的元首梦

    汪精卫的元首梦

    本书是《中国现代史演义》系列之一:《中国现代史演义》以演义体的形式,叙述了从辛亥革命孙中山缔造共和到今天海峡两岸企盼统一的现状。它把孙中山、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历史巨人在百年中国历史上的惊涛骇浪表现的淋漓尽致。该书还展现了当今海峡两岸重要人物的重大活动。这是一本给读者以深思的书。
  •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3)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军事家(3)

    本书精选荟萃了古今中外各行各业具有代表性的有关名人,其中有政治家、外交家、军事家、谋略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教育家、科学家、发明家、探险家、经济学家、企业家等,阅读这些名人的成长故事,能够领略他们的人生追求与思想力量,使我们受到启迪和教益,使我们能够很好地把握人生的关健时点,指导我们走好人生道路,取得事业发展。
  •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世界伟人传记丛书)

    唐高祖李渊(566—635),唐代开国的君主,姓李,名渊,字叔德,陇西成纪(今甘肃省秦安县北)人。世代显贵,受北周唐国公爵号,后受隋炀帝弘化留守,兼领潼关以西的军事指挥大权.见隋炀帝无道,天下大乱,运筹帷幄,起兵太原,定鼎关中,创建大唐,又横扫群雄,统一全国,实为一代创业之主.在位九年,传位于子世民,自称太上皇。贞观九年崩,死后庙号高祖。
  •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

    《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由王志艳编著,《告诉你一个亨利·福特的故事》从福特的儿时生活开始写起,一直追溯到他创立福特汽车公司及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再现了亨利·福特具有传奇色彩的一生,旨在让广大青少年朋友了解这位世界级的工程师和企业家不平凡的人生经历,从中汲取他那种对自己的理想执著不懈的追求精神,以及坚韧不拔、勇闯难关的坚定信念。
  •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嗜血的老狐狸司马懿2

    面对成就,他没有喜悦,因为对于他而言,成就永远是过去时;面对危险,他没有畏惧,当刺客用剑相逼时,不为所动;面对敌人,他没有仁慈,抓住一切机会给敌人致命一击;面对暗算,他没有畏惧,用自己的狡黠和对手周旋;面对弹劾,他没有失落,在隐退后寻找重新崛起的机会。司马懿,人称“冢虎”,人如其名。没有性格,正是司马懿最为鲜明的性格。深藏不露的性格成了他抵御他人的最佳屏障。他总是在沉默中令人难以捉摸,并在别人放松警惕时给以致命打击。
热门推荐
  • 长生世界

    长生世界

    长河涛涛,不见终始。这大河中翻腾的每一朵浪花上都踏着一个人,这每一人都是一个时代的英雄。他们法力滔天,主宰芸芸众生,可万载之后,也只是尘归尘土归土。一场阴谋,千般计算,白了满头青丝,只换来坟冢枯骨。最后的一段时日,群雄并起,诸圣争霸,乱天动地,苍茫大地,我主沉浮!
  • 都市神秘手记

    都市神秘手记

    黑夜,狂风不断拍打着半山腰上搭起的帐篷,考古学家们正在紧张的收拾着墓地,探照灯在雨水的拍打下不断的闪烁,人们紧张而忙碌的身影不断的在墓室中穿梭,一些有价值的古物被带出来,淤泥都来不及清理,每一个考古队员都兢兢业业,这里是一座五千年前的古墓,里面的随葬品出奇的丰富,在甬道内就发掘出很多的玉器金石,这座古墓可以说是考古学上的一座壮举。“教授,我们发现一个特殊的墓室,里面的东西很奇怪,需要你们去看一看。”考古队员在主墓室后面又发现一个密室,这里本不应该出现的密室却出现了,里面的东西很是奇怪,有些像是金属合金制成的墙壁,门也像是金属合金门......
  • 开局一只讨饭碗

    开局一只讨饭碗

    徐振祥穿越到元末乱世,没有系统,没有金手指,道具只是一只讨饭碗,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凭借着一只讨饭碗,一个逆天改命的男人。一生中23次在生死边缘挣扎,十次来自敌人,十三次来自自家阵营,这个男人被称为历史上运气最好的人。开局一只碗,结局一个国。不和亲不称臣不纳贡不割地不赔款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这是大明!吾本淮右一布衣,天下与我何加焉。这是朱元璋,也是徐振祥!
  • 穿书要抱紧反派金大腿

    穿书要抱紧反派金大腿

    古武世家小公举陆汐玥穿书了,成了某穿越修仙文的恶毒女配。为了摆脱既定结局,不再打烂一手好牌,陆汐玥要逆风翻盘(抱紧反派金大腿)!
  • 无上天神传

    无上天神传

    看一凡人如何抢夺各种机缘,逆天而行从而成就无上天神之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故事文库——勤劳节俭(中)

    本丛书筛选内容主要遵循以下原则要求:(1)坚持批判继承思想,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既不全盘肯定,也不全盘否定。坚持抽象继承、演绎发展、立足当代、为我所用。(2)坚持系统整体的原则。注意各历史时期分布;注意各民族的进步人物;注意各层面人物;注意人物各侧面。做到:竖看历史五千年,纵向成条线;横看美德重实践,横向不漏面。(3)坚持古为今用,为我所用原则。在发掘美德资源时,特别挖掘古代人物故事、言论,注重寻找挖掘各阶层、各民族的传统公德、通德、同德;注重人民性、民主性、进步性、发展性、普遍性、抽象性,不求全古代,不求全个体。
  • 此间追忆

    此间追忆

    生命如酒,生活如烟,在入喉的滚烫中体会温柔,在随风飘散中学会享受!本书没有写作目的,只为在红尘中寻找共鸣。
  • 吊丝魔皇诞生记

    吊丝魔皇诞生记

    男女之间的事情,或许早已经由他们特有的,相互矛盾的理性与感性所决定了。相遇,相识,相知,吸引,争吵,分开……其实,这不是一偏纯粹恶搞的网游小说,我更喜欢它感人的地方,而不是搞笑的部分!请认真的读下去,50章之前,必有泪点!
  • 这个星君有点傻

    这个星君有点傻

    一场告白,令她被雷劈,然后穿越到一个不知名的国度,成为皇帝妃子,被某某王爷追求。她全程想着离开皇宫,被人救出皇宫后,凤兮发现自己的身世扑朔迷离起来,这个世界也绝非她所想象的那般简单。凤凰涅磐重生,重塑身体,梦回前世;与星君携手,踏入神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