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0100000009

第9章 喝豆汁儿 (1)

记得前年去拜望胡絜青先生,言笑间佐不过些居家过日子的常情常事,也不免说起旧时京里小吃,如焦圈儿、薄脆、吊炉马蹄儿烧饼之类,当然也少不了豆汁儿。

“不喝豆汁儿,算不上北京人。”絜老说着,竟敛了敛笑容,“几回家里来了洋先生,东洋的西洋的全有,我就备了豆汁儿款待他们。心想各位没一个不以热爱北京,敬重老舍自诩的,那就尝尝这个,验验各位的诚心得了——老舍可是最好喝豆汁儿了……”

说罢,老人竟屏住了漾到嘴边儿上的笑意。

接着说的诸如“焦圈儿”又叫“油炸鬼”,跟“薄脆”都吃的是个火候,以及“马蹄儿烧饼两层皮”,不是吊炉烤的不鼓肚儿,夹上焦圈儿算“一套儿”的话题,我虽生也者晚,倒还搭得一两句茬儿。而如今,这些东西即便弄到了,焦圈儿不焦,薄脆既不薄且不脆,“马蹄儿烧饼”也不鼓肚儿的情形却常见,则与老人同感。

关于豆汁儿,絜老却并没再多说什么。

转年夏景天儿,陪絜青先生及舒乙学兄等家里人,去京西八宝山为老舍先生灵盒拂尘。在灵堂阶下,又听胡先生说起几位健在的老友,说起冰心先生,还随说随叮嘱我:“从文藻去世,她是难免有些寂寞的,你得空儿倒该去陪她说说话儿……”

入秋之后,去拜望了冰心先生,还带去了一些麻豆腐。

冰心先生本属闽籍,虽自少年即随父入京就学,但如麻豆腐之类京味儿食品能否入口,我却说不大准,就连同是久居京里的臧克家先生,也曾一听“豆汁儿”就忙皱眉的;而这“麻豆腐”,正是豆汁儿的浓缩物。

北京土著人士大部知道,所谓豆汁儿,麻豆腐,纯属下脚料,甚或称之为“废料”也没什么大不可。那原是制粉丝、粉皮儿的剩余物,麻豆腐即湿豆渣,而豆汁儿,即豆泔水罢了,早年大凡开粉坊的,总兼设猪圈,以渣及泔水饲饮之,则肥猪满圈,作坊主也易饱其囊。此种经营体制,实属两利。而外乡人或许望文生义,把“豆汁儿”误认为“豆浆”,忖度着该是宜甜宜淡的呢,殊不知才舀到碗里,还没沾沾唇,就不得不屏气蹙额了。有扔下钱转身就走的,也有不甘心而憋下口气只咂了半口,终不免逃去的。事后多连呼“上当”,甚至说“北京人怎就偏爱喝馊泔水”云云。

本来于美食家那里,总讲个色、香、味,而麻豆腐也罢,豆汁儿也罢,却无一可取。

先说色,虽系绿豆为原料,却了无碧痕;一瓢在手,满目生“灰”,没点儿缘分是谈不上什么悦目勾涎的,在视觉上先就掉了价儿。

次说香,因是经过焐沤或口酝酿的,故只可叫做一个馊。当年朝阳门内甫小街儿跟大方家胡同东北角儿开着一家豆汁儿铺,老邻居老顾客戏呼之为“馊半街”,没点儿根基的熏也熏跑了。

再说味,既以“馊”为先导,那味可就不只寻常的“酸”了。比如醋,无论米醋或熏醋,临汾醋或镇江醋,都酸得诱人。而这豆汁儿的酸却继馊之后完成着“泔水”的感官效应,难怪除了土生土长的北京人,能有这等口福的,少见。

记得曾对那出《豆汁记》犯过一点儿疑惑,老戏本子里说金玉奴之父金松,“乃临安丐头”。原来非京籍人士也早有对豆汁儿怀着雅量的,这跟在学问上主张“兼收并蓄”者,似乎都属难能因而可贵之列吧?其实呢,说起京里人嗜好豆汁儿,也没多少奥秘可言。中国有“饥不择食,倦不择席”的老话,西方也有“疲劳是柔软的枕头,饥饿是鲜美的酱油”一类俗语。如果联及旧时曾在东安市场摆过摊儿的“豆汁徐”家内掌柜的所说,京里兴豆汁儿多靠着老旗人的偏好,再联及八旗子弟游手好闲,坐吃山空的背景,以及豆汁儿便宜得出奇还外带辣咸菜丝儿等缘由,那么,所谓“嗜好”或许正是“饿怕了”之故,金松虽被尊为“头儿”,可毕竟首先是“丐”。

不过,京里也有富贵人家喜好豆汁儿的。听我的老岳丈说,清末叶赫那拉族中显宦,光绪爷驾前四大军机之一的那桐那老中堂,就常打发人,有时候就是我岳丈,从金鱼胡同宅里,捧着小砂锅儿,去隆福寺打豆汁儿来喝。这倒让人想起荣国府里,自贾母以下,那么多人都爱吃刘姥姥进献的瓜儿菜儿的情形来了。那自是膏肥脍腻之余,在口味上的某种调剂而已,或如俗话说的,为的是“去去大肠油”,跟“饿怕了”是毫不相及的;至于穷旗人所谓“偏好”云云,似乎也不大说得上,倒让人疑为婉饰之词。

江米甑糕

飞离西安的航班是上午十点的,我一觉醒来才想到几天来跑景点见缝插针,顾玩不顾吃,好几顿都是在旅行车上胡乱填食,西安一趟居然连关中美食都不曾沾唇,“不虚此行”又何以说得出口。吃向来是旅游的重要组成,特别是风味小吃!于是飞身下床,风风火火找吃的去!天刚大亮,空荡荡的公共汽车高速往来,我在宜人的晨风中穿大街走小巷,不一会儿就迎来了小吃一条街。坠入如此“美食长廊”,最想一味一味地品尝下去,大快朵颐!无奈心有航班倒计时,失去了宽松就影响了胃口,充其量只能认真地解决一两种。

东走走,西瞧瞧,最后把目光停在了最看不懂的“清真江米甑糕”和“麻花油茶”,“清真”二字不但亮在了招牌上,也体现在了卖糕老汉头上那顶白布帽的款式。不过此时此刻回族白布帽给我更多的是一种洁净的感觉,于是就先糕后茶。身为旅游大市的西安,薄膜袋“一夫当关”,成为快餐与小吃卫生服务的主帅。具体做法是把薄膜袋严实地套在碗的里外,汤粥也好,面食也罢,盛它一碗,待顾客吃完,薄膜袋连同残汤剩菜和木筷一次性处理之。而那口碗套上新的薄膜袋,又迎接新的顾客。这种做法有得有失,但在缺水的街区不乏为应急的中策。我就是在套着薄膜袋的小瓷碗里领略“江米甑糕”的风味。卖糕老汉操着一把小铲刀,从一个包着严实的大木桶里,挖出一坨冒着热气的软糯糕体,刮入碗内,于是空气中便有了几丝淡淡的甜香。

连观察带品尝,我很快就判断出“江米甑糕”的三大构成:表层是枣泥,主体是糯米饭,但由于蒸得烂熟,饭粒几乎都化为糕状,另还有颗颗硕大的芸豆埋伏其间。我在心里戏称其为“三宝饭”,权当“八宝饭”精兵简政后的和盘托出。总体口感不错,甜而不腻,香软适宜,且经济实惠,称得上是中式快餐中一员精悍的老兵。难怪乎一同享用的不是背着书包的,就是夹着公文包的,相形之下,倒显得我这个无包之人有点单薄了。一小碗下肚就有了饱的感觉,只好对着还来不及下手的“麻花油茶”望而兴叹。

回家后查了《现代汉语词典》,略微吃惊地发现有关“江米”的标准词条居然有三:除了“江米”,还有“江米纸”“江米酒”,可见广为人用,自己却一无所知。看来美食家并非单凭嘴巴吃出来的,还得“君子动口又动书”。“江米”,糯米也;“江米纸”即“糯米纸”;不过“江米酒”不是糯米酒,而是味道甘甜酒味幽香的“酒酿”,这可是另一款开胃的小吃。“甑”为“古代炊具,底部有许多小孔,放在鬲上蒸食物”。而“甑子”释为“蒸米饭等的用具,略像木桶,有屉子而无底”;字里行间烟气氤氲,看了半天没看懂,同为炊具,却让人看不出“甑”与“甑子”的区别,大凡遇上此类事,《牛津英汉双解词典》会画个小图令你一目了然的。不过反正想来想去都很像卖糕老汉那只包得严严实实的“木桶”,于是乎西安这款枣红的“江米甑糕”随之又平添了古都悠悠的色香……

开封鼓楼小吃

同类推荐
  • 热读与时评

    热读与时评

    本书分“现象观察”、“新作短评”、“女性写作”、“历史小说”、“西部小说”、“荐语与序言”六个栏目,从宏观扫描和微观考察两个方面,对90年代以来的90多部长篇小说进行了追踪与论评;获过奖的、得好评的和有争议的各类作品,都在认真的观照之中给予了自己的评说;开放的视野怀精到的品评,既有益于读者理解具体作家作品的精妙与独到,也有助于读者了解长篇小说创作长足演进的情形与态势。对于想在浩如烟海的长篇小说之林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作品的读者来说,这本书还可能起到“长篇小说导读”的作用。
  • 披风

    披风

    《披风》是苏忠近作的汇编,多为短句、短章,无冗词,无赘语,简约是他的基本风貌。有时深情绵缈,飘逸着记忆的风烟;有时关涉现世,聚结着日常的烦忧。山晴雪,雨离别,枝乱颤,都是他的所见、所感,美言词,深邃而别有意蕴。
  • 书林佳话

    书林佳话

    往昔袁叶劝学文曳唱道,院野娶妻莫恨无良媒袁书中自有颜如玉。曰富家不用买良田,袁书中自有千钟黍曰。安居无需架高堂袁,书中自有黄金屋遥冶。其实,袁读书本身就有。福袁何必拿书去做名缰利索,遥倘若达不到这种境。
  • 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

    流动的盛宴(译文随笔)

    《流动的盛宴》是关于巴黎的最著名的作品之一,其扉页上的题献——“假如你有幸年轻时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你此后一生中不论去到哪里她都与你同在,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盛宴”,已经成为巴黎的“文化名片”,被广为传诵。在这部半纪实半虚构的作品中,二十年代巴黎文人圈的风俗画卷徐徐展开,那些当时在世界文坛、艺坛上呼风唤雨的人物都被寥寥数笔勾勒出生动的素描像,与这座城市、这部书永远融为一体。
  • 幽微处的亮光(《花园丛书》)

    幽微处的亮光(《花园丛书》)

    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收得《藏园游记》一书,每于颓唐之际接读,辄耽于其文字的雄深雅健,而迷醉不能自拔。最先拜读的是《光绪戊戌旋蜀舟行日记》,这是他逗留北京考试,从少年到青年,首次返川的行路日记,满纸故园之思。既多古典式细腻刻画的笔触,更时有印象式的笔墨予以调和;舟泊陆行,一路风尘,以移步换景的山河风景为经纬,穿插市井风貌、生活方式,地方人物的人生沉浮,劳顿、忧伤、惊喜之余,还有一种近乡情怯的清空和孤寂……那是诗的泥土,也是烟火人间的泥土。一部游记,层次极其丰富而又分明,味道深醇,读之令人心情低回不已。
热门推荐
  • 再世之书

    再世之书

    联邦X3XX年,地球上的资源已经无法提供现有人类生存下去,联邦政府莫名其妙的接收到宙外的信息,远距离航空开始。为了节约资源,大部分人都将进入冷藏舱,在冷藏期间进入新的世界去冒险。新的世界即为再世。一个普通的战士,莫名其妙成为了联邦的敌人,只想简单的在游戏里玩乐,却只能站到人类的对立面。世界让我毁灭,我就踩在世界之巅。
  • 灵异有道

    灵异有道

    天不悯人,魑魅魍魉入凡世英雄才俊,且看吾辈战纵横。宽广无垠,穷目难极是为大。万物根本,主人意志是为灵。为人处世,坚守己见可称道。出生入死百感累,粉身碎骨终不悔。这便是灵异有道,灵亦有道。
  • 口是心非

    口是心非

    他只是在别人家的战场上,帮忙驮回一具尸体而已,助人为快乐之本嘛!可没想到,他单纯的助人举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高爆学园

    高爆学园

    我叫睿烟,代号为血染城。是一名精英卧底。没想到在执行任务时受伤,被一名女生救了……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罚入凡间的精灵

    罚入凡间的精灵

    身份神秘的灵玥,失去记忆。从小就可爱、善良、什么都会的她会遇到怎样的事情呢?恢复记忆后,她又该怎么选择呢?……她倒底是精灵、恶魔、贵族千金、还是可怜的穷家女呢?她与他的爱情会幸福吗?诠释了爱、恨、情、仇。最终他们各自又有怎么的结局呢?
  • 医谋之风华倾天下

    医谋之风华倾天下

    夏暖穿越了,因为科学家闺蜜一一的实验将她倒腾但这个没有电脑没有手机没有WIFI的破地方。穿越到刘家村还没一个月,先是生了一场大病,然后姐姐走了,后来被哥哥赶出家门,自生自灭,而后险些葬身虎腹……这大起大落,也是醉了。幸而承蒙药王谷谷主相救,因“天赋异禀”被药王谷谷主收做嫡传弟子。原来,在不知不觉之间她已经步入了当权者布下的天下棋局之中。那执棋人在暗处淡淡微笑,看着这一场生死角逐。胜者活,败者死。(本文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我的霸总是重生哒

    我的霸总是重生哒

    姜辞同学自从回国之后,就屡次遇到那个陆先生。他每次都能在她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帮忙的次数多了,姜辞同学有些怀疑。某天,姜辞同学抬着清亮璀璨的眸子,非常认真的看向俊美的男人:“陆先生,我怀疑你喜欢我,但是我没有证据。”陆先生靠近她,握住了她的手腕,视线深深,“我现在给你证据。”姜辞同学:“???”某天,姜辞同学生气了。她觉得自己跟陆先生永远都想不到一起。“我不想跟你说话了,你根本不和我在一个频道!”陆先生宠溺看她,“那我,调一下?”姜辞:“……”这个男人,竟该死的让人心动了。【男主重生向,超宠超甜,报复心强性格傲娇小仙女*清冷腹黑套路大狐狸】【甜炸裂!】
  • 如果不爱,就放手吧

    如果不爱,就放手吧

    “秦哥哥。”牙牙学语的女孩开口的第一句话就是秦哥哥。。。“我会永远都这样对你好,即使你不要我了。”男孩看着手上的书,向女孩念出刚刚看到的那句话。这是早熟的他向无知女孩许下誓言,只是女孩好像并不明白。那一年,男孩三岁,女孩一岁。“秦哥哥,你会永远这样对我吗?我想要的你都会我让我得到吗?”“当然回啦,只要是小诺诺要的我都会让你得到。”男孩拍着自己的胸脯对女孩说。那一年,他七岁,她五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