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1931800000352

第352章 收回安定统一黎区

接下来,沐剑声就询问对方是何时到了这里来任职的,尚之平苦笑答道:“小弟自从那次遇见兄长之后,几番犹豫后就定下了外出避祸的念头,可是却不知父王心中到底是何打算,屡屡否定了我外出的申请。直到前些时日,由于父王病重后无法理事,我的大哥于是接管掌握了王府的大权,才顺势将我发配到这里,来到这里任职才不过一月时间,这屁股都还没有坐热呢,就成了兄长的阶下囚。”

沐剑声听了大笑道:“那正好说明你我弟兄有缘啊,是不是?看样子贤弟还没有过完这官瘾,那很好办的,就请贤弟继续担任这个挂名的参将,以便于咱们保守这个秘密,等到合适的时候,再对外宣布真实的情况,贤弟以为如何?”尚之平一听这时要扶持自己作傀儡啊,不过眼下自己也无从选择,于是同意了沐剑声的建议,走马上任。

半月之后,沐王府的人使用商船,趁着消息还没有泄露,又偷偷将尚之平的家人二十余口从广州带来,从而彻底解决了尚之平的后顾之忧,把此人绑上了战车,成为了一面绝佳的挡箭牌。

而搞定了尚之平后,沐王府就得以打着尚之平的名义,施行瞒天过海之计,对外继续隐瞒岛上的真实情况,直到很久之后才暴露出真相,实现了利益的最大化,麻痹了对手。

这期间虽然岛上也有个别心怀异心的人员,曾想着偷偷的将相关的消息泄露了出去,只可惜琼州孤处海外,而在各个港口。每一只船只的进出都经过严查,再加上眼下大陆上也正是兵荒马乱的,消息传递的难度可想而知。

即便是费尽心思传出消息,可这会谁又顾得上一个小岛的事情,此时整个天下都已经大乱了好么,再者还有那尚之平还在明面上撑着,又没有切实的证据,外人既顾不上,也无人愿意插手岛上的事务,就这样直到一年多之后,清廷才获悉了琼州岛的真实情况。可惜那时候已经晚了,因为沐王府已经攻克吕宋,真正成了气候。

眼下有了尚之平在前面作挡箭牌,事情就好办了许多。至于其他一起归降的琼山府衙的其它官员,王府早就有了具体的调查和安排,随后根据情报,处置了十几名清廷的死忠份子,罢免了一批贪官污吏,仅有少数一些官声较好的人被王府留用。然后按照沐王府自家的权力结构,大幅调整了行政机构,任命唐甄为对外的府尹,负责主要的行政事务,施世纶为同知,谭忠为通判,从旁协助他处理政务;而李西华则被提升为参将,实际统帅琼山府各部驻军。

对于归降之人,尚之平继续担任名义上的参将,主要负责对外接待的事务,力争继续掩盖真相;另外,早先已经暗中投靠王府的李民、林乾(崖州林家的主要代表)、宋清(文昌宋家骨干)、陈文轩(琼山陈家家主)等人予以了提拔重用,担任了一些军政要职,其中李民升任游击将军,驻防在崖州,林乾为万州通判,宋清为琼山县令,陈文轩为儋州令,以便拉拢他们身后的那些家族。

随后为了便于掌控全岛,沐王府的核心领导阶层的人员一分为二,分驻琼山府城和昌化大本营两处。其中沐剑声柳大洪师徒将率领一批核心骨干老人,继续坚守大本营统领全局,而李西华和唐甄则分领部分文武负责驻守府城琼山,整顿维持局面的安定。为了控制那些新降人员,一干投效人员的家属,全部被转移到了大本营附近的村落居住,两处地方将随时保持水陆两方面的联系,每天都有消息往来传递。

攻占了岛上的全部要点,控制住局面,消除了隐患之后,王府就暂时解除了全岛各县城的戒严情况,展开了后续加强控制全岛各地的行动,宁源、文庄、孔尚任分别担任了新的知州,各县的主要官员也依次调整,全部换上可靠的官员,以前那些旧官员则需要经过审查,合格之人经过培训考核之后,方能再次出仕。

此后为了控制岛上中西部的山区,王府又分别派出使者,前往剩余六个黎民万户那里通告消息,宣布了新政权的建立,让他们尽快派人前来献表,表示归附。此前琼州岛上的黎民万户,分别是昌化的王那豹、感恩的黎大海、崖州的符通川、陵水的田龙、万州的黄智义、安定的董福寿、儋州的吉镇海七人。在七个万户里面,符通川和黄智义的实力最强,下属人员均超过两万;而王那豹、田龙则实力居中,均控制了不到两万部众;余下的黎大海、董福寿、吉镇海三人则仅有一万出头的部属子民,实力属于最弱。此外在岛上还有少量的苗民,主要居住在万州陵水一带,人员共接近两万,主要分为三大部落,首领为三名长老,基本上各自为政,暂时还没有统一的首领。

由于原安定县的黎族首领董福寿,在王府大军进攻琼山的过程中,错误的估计了形势,派兵加入绿营一方助战,因此在战后被王府杀鸡儆猴,不但他自己被斩首示众,没收了全部的家产,而且全家几十人也都贬为了矿工,分别迁到昌化的几个村子里面居住,交予村长监管。好在为了稳定人心,尽快恢复秩序,沐剑声这次没有搞株连,宣布只是追究首恶即可,这样就让那些观望之人定下心来。有了董福寿的前车之鉴,剩余的六个万户很快就作出了选择,献表归顺了王府,这样以来,沐王府就完成了彻底掌控全岛的任务。

稳定住局势后,沐王府在全岛迅速推广各项旧有的政策。而原属安定的黎民区域里面,黎汉混居之地划归县衙直辖,而原属黎族聚居的地方,王府不再设立万户千户,而是新设了大小十二个黎民的自治村落,由村民们自己选出村长,与王府委派的监察使一起,共同对地方进行管理,这也算是沐剑声对于民族自治政策的一种尝试,为以后大范围的推广这种政策积累经验。

虽然都已经归顺了沐王府,不过因为时间原因,王那豹和黎大海是最先实际归附王府的人,王府并没有太过削弱他们的地盘和实权,仅仅只派了少量的人员,以推广教育为名,进入到山区里面展开后续的各项工作,基本不影响这些黎族头人的权益;不过后来才投效的几人待遇就不这样了,王府以各种借口,对他们都酌情削减了所属地盘和人口,以示惩戒。好在这些人也还算识趣,没有进行抗拒,接受了处罚不说,又先后缴纳了不少的财物,后续也认可了王府新政策的实施,才算是勉强过关,这到倒是让准备借机搞清理的沐剑声小有失望,本来还想有人跳出来呢,结果都是些墙头草和胆小鬼。

其实不是这些人不想反抗,只不过沐王府的强大让这些人不敢反抗,连绿营官兵都给收拾了,这些靠祖辈余荫过日子的二世祖们又岂敢不识大局?随后为了尽快安定各地局面,稳定地方,王府让他们继续统领黎民各寨,基本维持原状,安定他们的心思。不过为了加强对这些地方的具体控制,免不了要派一些官员参与日常的管理,来推行王府的具体政策的执行,并对这些黎族的首领进行监督,免得他们成为继续欺压村民的土皇帝。

为了制约这些人,同时又以培养少数民族后备官员为名,下令把他们的一些亲属子弟,也都吸纳进入学校和军营里面,进行统一的学习培训,既让这些人见识到了王府对他们的诚意,学到了不少的知识,算是变相的人质,也在潜移默化中改变这些人的思想观念,为以后的民族同化减小阻力,这样经过了一系列软硬兼施的办法,终于让全岛的黎民彻底安定下来。

随着黎民各部的迅速归顺,几个苗族村落眼见沐王府的统治已是大势所趋,也很快的接受了王府的管辖,此后王府新设了七个苗族自治村落,而以前的三名长老被任命为三个人口最多的村落的村长,同时又让苗人另外选出了几名村长,这样就进一步分化了他们,避免他们来抱团对抗王府。随后又派出官员进行监督,这样也有利于王府后续政策的推行,大大加强了王府对基层的掌控力。

此后又为了拉拢这两族的人民,王府下令对所有山里的土地进行了重新分配,其中大部分土地的所有权,都基本收归王府,然后再分配给基层的百姓耕种,来稳定基础的人心。当然为了弥补这几个万户的损失,除了借机免去了他们之前为清廷效忠的罪责之后,又用一些工厂的股份来置换他们的土地,虽然这些人多少都不甚愿意,但是面对王府的强力压制,尤其是随时会翻旧账的可能,这些人只能接受。不过随着他们在此后工厂分红之事上尝到了甜头后,于是大多从心里接受了现实,也默认了这种交换。

同类推荐
  • 逆清1847

    逆清1847

    当穿越到1847年的特种兵上尉李云帆偶遇当时年仅16岁的石达开时,历史会有怎样的不同?居于历史潮流这副大棋盘中的一个个人物是否还会重复自己似乎注定的命运轨迹?近代中国那一幕幕让人扼腕叹息的苦难历史是否还会继续?世事如棋,每一不甘随波逐流的人物既是棋手又都是棋子,李云帆能够以一己之躯扭转这沉沉末世,能够给四万万同胞觅得那一份向往追求了几千年的“太平”吗?此书可解!※※※本书读者群:读者1群(33651534)读者2群(17818906)读者3群(61652640)
  •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谁是枭雄

    东汉末年,内忧外患;群雄并起,割据九州;乱世之中,问谁称雄?一部多人穿越,呕心沥血之作;誓破多主余扑,尊重历史,多方阅览资料。我不是在写小说,而是写一部穿越历史。我希望它可以是一部“历史”。拒绝主人公开挂成长!自己的武将,自己的智士,来谋得这三国天下。
  • 风起狼烟直

    风起狼烟直

    特种兵穿越到战国时代?等等......此战国非彼战国,没有七雄,只有五强!且看南风起,狼烟直,一统江山,封王做皇!
  • 武夫当国

    武夫当国

    国家有难,匹夫有责!为了捍卫国家尊严,袁肃毅然从军,在经历了人生重大的转折后,他最终选择站在法统北洋政府的立场,经营属于自己的北洋少壮派团体,以铁血手腕统一中国,重铸北洋雄狮,捍卫中华威仪!
  •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其实我们一直活在春秋战国1

    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前221年,在这段被后人称之为春秋战国的550年间,那些空前绝后的伟大人物和传世经典井喷似的涌现:孔子述《论语》、孟子写《孟子》、老子写《道德经》、墨子写《墨子》、孙子写《孙子兵法》、鬼谷子写《鬼谷子》、韩非写《韩非子》……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华文明的基石,四书五经铸造了后世中国人的价值观,春秋五霸开创了谋略计策的典范,战国七雄构建了现今中国版图的框架。
热门推荐
  •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虎踞梅岭:梅关(文化之美)

    梅岭自越人开发后,成了中原汉人南迁的落脚点,中原文化逐步在梅岭生根开花,并向岭南传播开去。梅岭既是古战场,也是革命战争年代红军多次战斗过的地方,特别是陈毅同志带领部队在这一带坚持了三年游击战,并在临危之中写下了壮志凌云的《梅岭三章》,使梅岭的知名度更高。
  • 臭屁丑妃:踢爆花心皇帝

    臭屁丑妃:踢爆花心皇帝

    一朝穿越,还没来得及高兴就发现自己的新身份是一个满脸豆豆,面似包公的黑煤球。太子嫌弃她,其他嫔妃打压她,好在她不是吃素的,不就是变白,变美吗,小菜一碟,只是变脸后桃花开始泛滥鸟,她该选择正牌老公还是后来的小三啊!
  • 顺风顺水:现代家居装修与布局参考手册

    顺风顺水:现代家居装修与布局参考手册

    风水,又称堪舆、图宅、青囊、山水之术等,是我国古代文化中一个重要的术数类别。晋人郭璞传古本《葬经》谓:“气乘风则散,界水则止,古人聚之使不散,行之使有止,故谓之风水。风水之法,得水为上,藏风次之。”古代风水师在选择居住环境时,往往认为,“山环水抱”、“藏风聚气”的地方最佳。“山环水抱”之处直接受到山水灵秀之气的润泽,无论从磁场学、美学还是心理学的角度来看,都是非常理想的选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人际的运用(现代人生成功方案丛书)

    你有时可能会遇到这种情况:对方或许完全错了,但他仍然不以为然。在这种情况下,不要指责他人,因为这不是聪明人的做法。你应该了解他,从他人的角度去考虑问题。对方为什么会有那样的思想和行为,其中自有一定的原因。探寻出其中隐藏的原因来,你便得到了了解他人行动或人格的钥匙。而要找到这种钥匙,就必须设身处地地将你自己放在他人的位置上。
  • 啼笑因缘·第一部分(张恨水经典言情)

    啼笑因缘·第一部分(张恨水经典言情)

    《啼笑因缘》主要描写旅居北平的江南大学生樊家树和天桥唱大鼓的姑娘沈凤喜之间的恋爱悲剧,同时又穿插了大家闺秀何丽娜对樊家树坚持不懈的追求,卖艺为生的关寿峰之女秀姑对樊家树的暗恋,军阀刘德柱仗势霸占民女以及豪侠仗义的关氏父女锄强扶弱等情节。反映了北洋军阀统治时期黑暗、动乱的一个社会侧面。它不仅在旧派章回小说的老读者群众,引起强烈反响;而且还使当时的新文艺界惊异不止,甚至还讨论过《啼笑因缘》何以有如此大的魅力,流传得如何广泛。张恨水(1895年5月18日-1967年2月18日),原名心远,恨水是笔,取南唐李煜词《相见欢》“自是人生长恨水长东”之意。张恨水是著名章回小说家,也是鸳鸯蝴蝶派代表作家。被尊称为现代文学史上的“章回小说大家”和“通俗文学大师”第一人。作品情节曲折复杂,结构布局严谨完整,将中国传统的章回体小说与西洋小说的新技法融为一体。更以作品多产出名,他五十几年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一百多部通俗小说,其中绝大多数是中、长篇章回小说,总字数三千万言,堪称著作等身。
  • 金口才全书·风趣出名嘴

    金口才全书·风趣出名嘴

    一个善于说话的人思想水平一定要高,道德品质一定要佳。古人云“言为声”,只要一张口,一个人的知识水平,思想水平,道德品质乃至性格特点就会全部展现,在听者面前语言的运用一定要把握火候。
  • 清风微凉:薄荷色夏天

    清风微凉:薄荷色夏天

    (短篇全免)我的世界里,存在着一丝温暖,他叫微凉。——薄荷薄荷,我从未离开你。——微凉
  • 大荒真龙经

    大荒真龙经

    吃掉一头龙,会发生什么?一个渔村少年的修仙故事,吞白龙,得真经,习法术,修神通,收火种,炼丹药………【每晚八点更新】
  • 店铺资金与成本管理

    店铺资金与成本管理

    本书主要从店铺现金流的管理、成本的控制,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知识的方面入手,阐述了店铺的管理。通过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简洁明了地讲述了创业人必备的财务知识。针对管理人员的特点,内容上实用性强、针对性强、可操作性强。既帮助店主准确而又轻松地理解和认识管理方法与财务知识,又帮助店主更好地经营店铺,实现店铺的利润最大化。这本书不但是店铺从业者实际工作的必备手册,还是一本日常管理的工具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