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0500000023

第23章 圣人抱一

原文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译文

树木长得卷曲不合规矩反而会免除先伐之祸,屈就反而伸展,低洼反而充盈,破旧反而生新,少取反而多得,贪多反而迷惑。所以圣人掌握万事归一的法则,可以治理天下。不单凭自己所见,反能看得清楚;不自以为是,反能受崇敬;不自我夸耀,反能见功劳;不自高自大,反能长久。正因为不和世人相争,所以没有谁能与他相争。古人所说“曲则全”的道理,怎能只是一句空话呢?对于辩证法对立统一规律,只能诚心诚意去遵循。

解析

老子引用了古语: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这分别指代六种完全不同的事物,它们共同反映一个道理,那就是“委曲求全”,对于我们人类而言,这是一种低姿态的生活态度。对于除人以外的诸多生物而言,委曲求全确实能保全自己,以免受外来的伤害,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将其界定为一种大智慧。

在生物圈中存在着环环相扣的食物链,各种生物为了生存、避免被淘汰,纷纷显示出自己的生存技巧。蛇是一种最柔软的动物,正因为它的柔软,它才可以任意改变自己的形状,以逃避敌人,并自由前行而不受外界环境的阻挠。试想:如果蛇像一根大木棒一样坚硬,它还能自由前行吗?这乍听起来十分可笑,问题的根源在于它违背常理,即我们所说的大道。大道虽然看不见摸不着,但却能被我们所感知,德是道的体现,体现了道的无行无为。蛇本身不是道也不是德,它只是体现道和德的万物中的一种,作为灵长类的人类是最能体现道和德的载体。

我们经常用青松的孤傲和柳树的温顺来形容完全不同的处世风格,青松不畏惧严寒,傲然挺立,任凭外界风暴雷电的狂虐。而柳树却不同,它随风舞动,姿态妩媚。态度的不同必然造就两种完全不同的命运:青松折干倒地而死,而柳树左右摇摆,保持平衡,什么也没有受损,反而得到了杨柳依依的美名。我们应该学习柳树,以“曲”而保“全”。

几何定理的证明中,有时会用到逆证法,也就是倒着推理,我们在此也不妨使用逆证法来推断。如果我们从全的方面去求全,直的方面去求直,必然无法达到目的,这是因为从全的方面会走到它的反面曲,从直的方面会走到它的反面枉。所以,我们为了达到全,不妨先曲;为了达到直,不妨先枉。

得道之人最明白这个道理,他们永远处在曲和枉的境界里,所以就无为地得到了全和直,也就无所谓曲和全、直和枉了。没有了概念和分别,也就没有了矛盾,没有了矛盾也就没有了痛苦,没有了痛苦也就自在无为,和大道同步了。

圣人(得道之人)的眼里没有自己,自然也就没有别人或他物,所以没有任何东西遮蔽,自然会清澈明亮,也就什么都能看得见了。圣人没有等级观念,自然没有善恶是非的标准,自己没有对错,别人也无所谓善恶了。他们不自夸,也不损人,自然会得到别人的赞扬、拥护和爱戴。他们对于自己的成绩从不夸耀,心中没有功过的概念,自然也就不会骄傲。常人则不同,有点成绩就沾沾自喜,到处炫耀,开始时别人还能容忍,到最后别人也就厌烦了,自然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可和称颂。

最主要的是圣人对所有的事物都不会分别对待,无所谓名利,一切顺应自然,淡然而宁静。他们不会与人进行残酷的你争我夺,始终和大道合为一体,万物皆源于大道,和大道同体的人岂不是拥有了宇宙万物,还有什么可争夺呢?得道之人不与人争,也就没有得;没有得,也就没有失。没有得失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不患得患失也就没有痛苦的折磨。没有痛苦就是美好的人生,这是不与人争夺的结果。

前面我们讲到大道和大德的关系,委曲求全是一条智慧的处世方略,这是解悟大道之人的行为,也可以说是真正的大德。

智慧典例

为人之道

刘秀委曲求全以自保

西汉末年,绿林赤眉起义爆发,刘秀、刘伯升兄弟也在南阳起兵。后来义军联合起来,推刘玄为帝。在义军的发展过程中,刘秀兄弟逐渐显示出了超人的才智和胆识。特别是在昆阳一战中,刘秀临危不乱,以少胜多,取得了昆阳大捷。然而大胜之后,义军开始分裂。有人对刘玄说:“刘秀兄弟才识过人,且屡立战功,势力越来越大。二人难以久为池中之物。此时不除,将来必为祸患。”刘玄觉得言之有理,便下令杀掉刘秀的哥哥刘伯升,刘秀本人也将大祸临头。

刘秀这时正在带兵攻打昆城附近的县城。听到哥哥被杀的消息,非常悲痛。他明白自己功劳太大,遭到皇帝刘玄的猜忌,性命悬于一线之间。本来他是久怀自立之心的,但若这时起兵反叛,自己势力尚弱,无异于以卵击石。逃跑吧,身家性命或许能够保住,千秋大业则付诸东流。思来想去,刘秀决定效孙膑装疯、以柔克刚之计。于是急令收兵,匆匆赶回宛城,叩见皇上。一到殿上,他“扑通”一声跪伏在地,向刘玄连声谢罪,流着泪说:“我们兄弟没有听从陛下的旨意,是天大的罪过。我们百死莫赎!”刘玄本就觉得杀害功臣有些过分,见刘秀如此自责,反而不知如何是好。

旧时的部下听说刘秀回来了,纷纷前来探望。有人说些激愤的话,刘秀总是借口有事,敬而远之。为了表明立场,哥哥的丧礼,他也不去参加,而且一点儿悲痛的表情都没有;一日三餐,总是饮酒作乐,谈笑风生;跟别人谈话,绝口不提自己在昆阳大捷的功劳,总是显出一副唯唯诺诺的样子,不停地责备自己,说皇上如此器重自己,自己却有负他的期望。刘秀的表现传到刘玄耳中,刘玄的警惕之心马上松懈下来。他觉得刘秀对自己这么忠心,怎么会背叛他呢?后来,刘玄反而深深内疚起来,后悔听信谗言,杀害功臣。刘秀不但躲过了此次劫难,还被加封为破虏大将军。后来,刘秀看准时机,离开了刘玄,在河北建立了自己的队伍。他以河北为基础,扫荡群雄,终于统一了天下。

刘秀之所以能取得成功,主要在于他恰到好处地运用了委曲求全的处世策略,为了积聚力量,他忍辱负重,最后取得了成功。

从政之道

勾践屈辱尝粪为灭吴

公元前494年,吴王夫差为了报杀父之仇,发动兵马,向越国进攻。吴军在梅山之战大获全胜,越军被打得落花流水,几乎全军覆没,残军退守在会稽山。越王勾践眼看着就要国破家亡,要求跟吴王讲和。吴王提出了一个条件,他要越王夫妇到吴国给自己当仆人。勾践与大臣文种和范蠡经过一番谋划之后,答应携着妻子心甘情愿侍奉夫差。

夫差的大臣伍子胥极力反对,要求直接杀死勾践,以绝后患。夫差有心要羞辱勾践,拒绝了伍子胥的建议。他在先父阖闾的墓旁建了一所简陋的石头房子,将勾践夫妇安置其中。里面没有床铺,他们就铺上干草,以前的王袍也被换上了奴隶的服装。他们整日蓬头垢面,替夫差养马、劈柴挑水、做饭洗衣,俨然奴隶一般。为了麻痹夫差,让他放松对自己的警惕,勾践想方设法讨好夫差,博取他的信任,甚至不惜亲自舔尝他的粪便。

一次,夫差生病,腹泻不止,便令勾践暂时回避一下。勾践连忙说:“贱臣过去曾从师学医,了解一些医术,如果让我观察一下您的粪便,我就可以判断您病情的轻重。”说完就亲口尝了尝夫差的粪便,向夫差说他的病很快就会好。

夫差疑惑地问:“你如何知道?”勾践回答说:“贱臣曾听医师说:粪者,谷味也,体健其味重,体病其味轻。贱臣刚才尝过大王的粪便,味酸而稍苦,可见没有什么大碍!稍加调养就可以了。”夫差叹息道:“勾践今日如此对我,这些是我宠信的大臣和儿子都做不到的啊!勾践对我的确忠心耿耿!”感动之余,吴王决定释放勾践夫妇回国。

勾践回国以后,发愤图强,笼络群臣,教养百姓。经过十年卧薪尝胆,他的国力大大增强,等待时机讨伐吴国,以雪耻辱。勾践虽然报仇心切,但并未鲁莽行事,他时常对众人说:“两国交兵,除将士有必死之心,战马有一日千里之力外,后方补给是很重要的,有许多国家征伐别国时,都是因为后方补给跟不上,才被迫撤离的。我军若与吴国交战,一战必胜还可,若成两军对峙,便不妙。所以欲灭其国,先灭其粮草,此乃上上之策啊!”

但是,吴国地大物博,哪有轻易断粮之理?吴国的农夫多得像海滩的沙粒,难道能把他们全杀了不成?为此,勾践一筹莫展,整日思考败吴之策。

一日,忽报有吴国使者来见,原来他们是来讨债的。几年前,越王向吴王借了十万斛粟米,现在吴国想要讨回以备耕种。因为吴国粮仓都只供应一年的粮食,如今正值耕种季节,正要用十万斛粟米回去散给百姓播种。

越王想了一想,便向使者恳求道:“短时间很难凑齐这么多粟米,容宽限几日,定当派人送回吴国,不需再派人来取。”

吴使爽快地答应了,勾践便命令百姓将粟米蒸熟,然后来官府换取两倍的生粟米。百姓们见有利可图,都日夜不停地蒸粟米。不几日,勾践便派人将十万斛熟粟米交给了吴王,并称这种粟米最适合播种之用。吴王见米粒大而饱满,便相信他,命人拿去播种,可百姓播种后却都不发芽,吴国因此大闹饥荒。

勾践乘机发兵讨伐吴国。吴国由于粮食供应不上,军队战斗力下降,五湖决战,夫差大败。越军包围了夫差的王宫,杀死宰相,活捉夫差。吴王没想到昔日舔尝自己大便的人竟然倾覆了自己的国家,他请求世世代代为越国附庸。勾践一心欲痛雪当年的耻辱,断然拒绝,夫差被迫自杀。

堂堂一国之君,肯为奴仆,已是不可思议,更尝粪便,其忍辱之心真是无人可比。如果盲目反抗不起任何作用,那就用百倍的忍耐为既定的目标暗中积蓄力量,总会有出头的一天。

同类推荐
  •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家智慧一点通

    道在低处,不在高处,平常心即是道。立足于百姓平民,将高深莫测的道家智慧用最朴素的语言表述出来,而又不离大道,这是本书最为独特的地方。全书不讲“道可道、名可名”之类的东西,直接点击生活的方方面面,将看似一团乱麻的生活烦恼用道家的智慧梳理得清清楚楚,因为生活就是道,道就是生活,人生之外,别无大道,大道之外也别无人生。
  •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家讲故事大全集

    哲学是无所谓入门的,更没有所谓的初学者和专业者之分。维特根斯坦曾经说过:“一部严肃且伟大的哲学著作,完全可以用笑话写成。”哲学之所以可以写成笑话、故事或者寓言,那是因为所有的哲学问题和哲学思考都源于人类的生活本身,只不过我们是“日用而不知”罢了。只要你是一个用心的人,从哲学的故事中有所感悟,你就是一个哲学家。
  •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的人定胜天

    《荀子学院:荀子的人定胜天》主要以荀子的基本思想为出发点,并在荀子对天人的思考范畴上,对做人、做事、处世、言谈、交际、识人、用人等方面作了深入细致、又浅显易懂的探讨。希望在重读这些先哲智慧的同时,给我们的人生以新的启发荀子,名况,是战国时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当时人们尊重他,称他荀卿。韩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学生。
  • 沉思录

    沉思录

    《沉思录》的作者是古罗马帝国皇帝马可·奥勒留。他把一切事情都不看成是恶,认为痛苦和不安仅仅是来自内心,并且可以由自己的内心加以消除。书中记录了他摆脱激情和欲望、希望获得冷静而达观的生活态度,阐述了理性与死亡的关系,分析了个人德行以及个人对社会的责任,同时要求人们常常自省,并付诸行动。
  • 老庄心解(新编本)

    老庄心解(新编本)

    本书是范曾先生负笈欧洲、闲居巴黎时与老庄进行的心灵对话;范曾先生或文、或史、或哲、或艺进行多学科的磨砺互证,对老庄最本原的思想命题展开了深度的阐释和解读。要言不烦,清新隽永;刹那神思,直抵灵府。
热门推荐
  • 魔道生死契:盛世安歌

    魔道生死契:盛世安歌

    空空开新坑,跳坑需谨慎,坑死人不偿命。日更不可能,周更可以期待,月更我尽量不那么残忍。
  • 爱上俏皮丽丫头

    爱上俏皮丽丫头

    一见面便注定难以割舍,一见面便注定难以忘怀,三对情侣的爱恋即将开始。危险为好坎坷也罢,最后六人步入礼堂,在神父面前,许下一生一世。
  • 先天灵宝炼就无心

    先天灵宝炼就无心

    你可知我是谁?古荒230年,有一人拿了女娲娘娘炼就补天石的秘法,收集天下的先天灵宝,弄得仙界,灵界,魔界,鬼界,妖界一度混乱。凡界贫瘠,免得一幸。可是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一人用先天灵宝炼制了一傀儡,名为无心。也正是无心二字扰了凡界的安宁。
  • 国师太腹黑

    国师太腹黑

    她,天昱第一女战神,一朝身死,重生在了勇宁侯府千金小姐独孤绾身上。他,王朝最神圣高渺的国师,尊贵如神,气度不凡,却有个致命缺点:爱记仇。不过是占了他点小便宜,就对她紧追不舍。她向来只对打脸小人,凌虐恶人有兴趣,他却势必要让她的兴趣中,再多添一项——自己。于是,他开始接近她,追逐她,爱护她,到最后,愿望实现,他也变成上得了厅堂,下得了厨房,能打架会哄人,居家旅行必备好夫君了!
  • 冥虫

    冥虫

    谁说天使与恶魔就该战斗,谁说光明与黑暗不能共存!
  • 汐心相印舍命于他

    汐心相印舍命于他

    爱情。。是什么?三年。。。你可以一直等一个人三年吗?如果三年过去。。。。你还会认得你爱的那个人吗?如果遇见了。。。。。你会怎样?如果三年前。。。。你爱的人伤害了你。。。。三年后。。。。你是视他为陌路还是继续爱下去,告诉他,我就是那个人?
  • 未来在等你么

    未来在等你么

    经历过一世绝望的人生,不被信任。再次醒来却已来到多年后的世界。俊美却没有任何表情、情感的陌生人,重复而单调的世界。令人诡异的是,这里的人都是一样的面孔......重重悬疑,你该怎么办。
  • 破境武道

    破境武道

    被兄弟所害,反得机缘。年轻一辈谁于争锋!
  • 将苦咖啡创意集

    将苦咖啡创意集

    创意首先要有善意,善意化物,春风化雨,化障碍于无形……
  • 逆天对战录

    逆天对战录

    其实我只想做一个安静修炼的美男子。然而游戏规则却让我不得不一步步称霸世界。注:韭菜长高了总是要割的,猪养肥了总是要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