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062500000006

第6章 新民

1.每天都有一点进步

原文

汤之《盘铭》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注析

[《盘铭》]:刻在器皿上用来称颂功德或警戒自己的言辞。盘:指沐浴用具。

人物简介

汤,即成汤(生卒年不详),又称武汤。他是契的后裔,姓子,名履。他也是商朝的创建者,在位三十年。他初居亳,为夏方伯,专主征伐;夏桀无道,汤兴兵伐之,灭夏,放桀于南巢,遂有天下,国号商。

译文

商汤在洗澡盆上镌刻的铭文是:“如果今天能够洗除污垢以自新,那么就要天天自新,并且每日不间断地自新。”

历代论引

朱子说:“汤以人之洗濯其心以去恶,如沐浴其身以去垢,故铭其盘。言诚能一日有以涤其旧染之污而自新,则当因其已新者,而日日新之,又日新之,不可略有间断也。”

札记

苟日新,日日新

“明明德”是人在静处时的道德修养境界,要求弘扬天性中光明正大的品德。“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则是从积极的角度强调德行的修养必须坚持不断革新,一天天向着那个目标趋进,日积月累,渐成大德。商汤王在生活用具上铭刻警戒,以时刻警醒诫惕自己,在德行的修养中每一天都取得新的进步,就像洗去身上的尘垢一样,每天都荡涤去污渍,使自己保持洁净,从而使自己焕发出新的精神面貌。就如曾子每日三省其身,改过自新一样,今日改掉一点过失,明日又改正一个错误,以内心的至诚砥砺自己,以修养成就自己美好的德行为最高境界,从而保持精神的纯粹与高洁,固守人格的完美与高贵。人可以在肉体上被打倒,但是,精神是永远站立的。“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展示的是一种革新进取的姿态,是自觉弃旧图新的道德升华。

精神的洗礼,品德的修炼,思想的改造,人格的铸造不正是如此吗?

史例阐释

学行识见,在于日积月累的勤谨修持

甄琛(公元?—524年),字思伯,北魏中山无极(今河北无极县)人。孝文时,举秀才,官至车骑将军、侍中。去世后,谥号孝穆。

甄琛年轻时聪慧机敏,不拘礼法。他遍读经史群籍,考中秀才以后便进京候考。但他每天只是下棋,甚至通宵达旦,不眠不休。为了夜间下棋,他指使仆人执烛照明,仆人偶尔瞌睡困盹,即遭致棍杖体罚。天长日久,仆人叫苦不迭。最后仆人实在忍受不了,就与甄琛讲论道理说:“少爷您辞别父母来到京城,是为谋求功名,服侍你读书我们执烛照明,实在不敢懈怠。然而你却日夜沉溺棋阵,为了下棋令我们夜间执烛,稍不合意,既遭殴打,这是进京的本意吗?而且这样严厉地责罚似乎也不合情理吧。”甄琛听后颇受感动,心里也感到非常惭愧。于是他决心不再下棋,毅然借书攻读,日夜不辍,进步很快。因此学问日益丰富,识见超群。太和初年,甄琛拜中书博士,迁谏议大夫。他陈述时政,切要中肯,多被采纳,颇为皇帝赏识。

景明元年(公元500年),甄琛为中散大夫兼御史中尉,依附赵修。赵修奢暴,侵公害私,屡谏不止,后来赵修罪行败露,甄琛因与赵同党被劾免职,回归原籍。

当初,甄琛以父母年老为由,请求解官服侍;及至显贵通达,就不再请归;至此才回乡供养父母。

甄琛的母亲曹氏是钜鹿人,有孝行。每得鱼肉菜果珍美佳酿,必先奉敬公婆。

甄琛还乡后丧母,服孝未满,父亲又亡故了。

甄琛就在双亲坟茔种植松柏,蔚然成荫,发誓终生守候,专心从事农圃,不再出山为官。

正光五年(公元524年)冬,甄琛弃世,谥号“文穆”。孝明帝亲临祭奠,抚其亲属。

“行成于己,名生于人。”不论做人还是为官,惟在于致力躬行。那种“座谈则理高,行之则事阙”的夸夸其谈者,是不会有真知灼见的,更不可能成就事业。

2.公民必需的觉悟

原文

《康诰》曰:“作新民。”

译文

《康诰》说:“激励人弃旧图新,做新的道德的人。”

历代论引

朱子说:“鼓之舞之之谓作,言振起其自新之民也。”

札记

革新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

人是历史的继承者,也是现实的承担者,更是未来的开创者。因此,不应停留在单纯继承前人的文化遗产的阶段,而应当以自己创造性的进取精神,确立和发展新的思想,创造和发展新的文化,从而做对历史负责的新人。

今天对于昨天来说,是新;现实对于历史来讲,同样是新。人类社会的发展,国家的振兴,民族的进步,其动力就在于不断地创新。但抛弃历史的创新是空想,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而那些刻意而为的标新立异的所谓创新,更是一种倒退。

史例阐释

生具奇异之貌,必有惊世之才

庞统(公元179-214年),字士元,东汉末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他与诸葛亮齐名,号称“凤雏”。庞统其貌不扬,却胸怀韬略,素有大志。庞统年轻时,为人质朴鲁钝,不为时人所识。只有他的叔父大名士庞德公对他十分看重,认为他有经天纬地之才。当时,颍川人司马徽清高雅正,素有善于识人的名声。庞统二十岁时遇到司马徽,与之交谈。司马徽甚觉惊奇,称庞统为“荆南士人之冠”,更评他为“盛德”,对他十分推崇,认为他有安邦定国的才能。

庞统与诸葛亮、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徐庶等人为友。时人称:“卧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只是因庞统相貌不佳,又恃才傲物,不为当权者所重。《世说新语》中说:“顾劭曾经与庞士元通宵长谈,顾劭问:‘听人们说,你有知人之名,那么我与你相比如何?’庞士元说:‘陶冶世俗,与时浮沉,坐而论道,我不如你。但是辅佐君王,制定治国安邦的王霸策略,我比你似乎有所特长。’顾劭认为他的这种评论是恰当的。”

赤壁之战后刘备占领荆州,任命庞统为耒阳令。但他在县不治事,后来经鲁肃、诸葛亮推荐,任为治中从事、军师中郎将,这才提出了西取汉中的方略,并一力付诸实施。庞统跟随刘备征蜀,进兵成都,曾计擒蜀将杨怀、高沛。建安十九年,在围攻雒城的战斗中,庞统中流矢而死,被追赠为关内侯。

庞统喜欢讲论道义德行。据《世说新语》记载:“庞士元去到东吴,吴人引以为友。见陆绩、顾劭、全琮,对他们评价说:‘陆子就像一匹老马,有捷足远行的才用;顾子则如一头老牛,可以负重致远。’有人就问:‘按照你的这个评断,是不是陆子胜于顾子?’庞统说:‘老马虽然长于迅捷速行,但只能致一人远行。老牛虽然一日行走百里,但是其所致达的则不只是一个人啊!’吴人以为评价精当。”他在修养方面总是给予人们过高的评价,当时的人们都不能理解他为什么要这样做。他说:“当今天下群雄并起,战乱频繁,伦理道德观念日趋衰微,好人善行得不到褒扬,坏人罪恶不能清算。我正是为了以此倡导好的风俗,振兴合乎道义的事业,从而使有志向善的人们受到勉励。那么,就不能不这样做。语言不动听就不能感动别人,也就引不起别人的羡慕。现在,如果能有一半人崇尚伦理、教化,那也是值得欣慰的。”

“国以人兴,政以才治。”诸葛亮称赞庞统:“非百里之才,胸中之学,胜亮十倍。”陈寿评论说:“庞统雅好人流,经学思谋,于时荆、楚谓之高俊。儗之魏臣,统其荀彧之仲叔?”

3.改变命运

原文

《诗》曰:“周虽旧邦,其命惟新。”

注析

[周虽旧邦,其命惟新]语见《诗经·大雅·文王》。周:周朝。旧邦:旧国。其命:指周朝所禀受的天命。

译文

《诗经》说:“周朝虽然是由祖先传承的旧国家,但却禀受了新的天命。”

历代论引

朱子说:“《诗经·大雅·文王》之篇,是说周国虽旧,至于文王,能新其德以及于民,而始受天命。”

札记

创新是人类进步的灵魂

面对客观现实,我们是无奈的,是渺小的,我们总是会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无从摆脱,也无力改变命运的约束。但是,我们的心灵却是自由的,我们可以修养自己,让心灵充满快乐,做出我们力所能及的努力。

大凡人们习惯沉浸于旧有的秩序之中,安于眼前的安逸,而不思进取,既自限于自己的发展,也于事业无益。回顾历史的发展,人类的每一次创新,不论是在自然科学领域或是在社会哲学方面,都必然会引起相应的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迈进,从而使人类从自然的桎梏中解放出来,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迈进,走向自由的新天地。

社会惟在创新。只有创新,才能推动历史的发展,进而改变人类的命运,同时也改变个人的命运。

史例阐释

出身牧野,担当大任

王尊,字子赣,汉代涿郡高阳(今河北省高阳县东旧城)人,历官东平相、京兆尹、徐州刺史等。

王尊年少丧父,由几个叔父抚养,叔父让他在草泽中放牧羊只。王尊一边放牧一边暗自学习,求取学问,竟然无师自通,能读史书。后来他拜当地的文学官员为师,学习《尚书》《论语》,大略通晓了它们的大义要旨。

初元年间,王尊被举荐为直言,升任虢县县令,调任槐里,兼任美阳县令政事。后来因政绩考核为优等被提拔为安定太守。到任后,王尊立即整顿吏治,发布教令,通告所属各县所有官吏忠于职守,以身作则,威势震动郡内。因此,盗贼也不敢在境内作案,纷纷逃往邻境,当地借势横行霸道的豪强劣绅大多受到严厉的惩处而顺服。但是,王尊也因此而被诉告免去官职。

后来经涿州太守徐明荐举,朝廷又起用王尊,让他出任益州刺史。据说,先前任命琅琊人王阳为益州刺史,王阳巡行州内区域来到邛郏的九折坂,看到如此险恶的地势环境时,感叹说:“奉先人遗体,奈何乘此险?”于是返车而归,以病辞。现在王尊作为刺史,来到这个陡山坡,他问随行的官吏说:“这里不正是当年王阳所畏惧的路途吗?”随从的官吏说:“正是这里。”王尊挥鞭驱驰,说:“王阳是孝子,王尊则为忠臣。”

王尊升任东郡太守时,黄河暴涨,淹没大堤,情况十分危急。附近居住的人们惊恐万状,争相奔逃。

王尊急往察看,远远已听得河流咆哮如雷鸣,惊浪奔涌。及至近旁,但见一片汪洋,水势湍急,波浪如山,向堤撼来,堤身为之震颤。平时金堤高出水面数丈,如今不过数尺。众人无不心寒胆战。

原来东郡地近黄河,当年武帝时,车驾亲临,始行治理,筑堤固防,附近一带大堤,名为金堤,意为坚固如金。此堤关系黄河流域的安全,若有毁坏,不但东郡成为泽国,且下游吴楚诸郡都将遭灾。

为了安定民心,王尊亲自率领官吏百姓,抢险护堤,置个人安危于度外,丝毫不惧,宁愿用自己的身体填堵大堤,誓与金堤共存亡。

王尊到了晚上也不回官府,就在大堤上搭起帐篷露宿,指挥群众救险,始终不肯离开半步。水势愈涨愈高,离堤面不过三尺,沿堤土石被水冲击,渐渐剥落,众人各自奔走逃生,只有一位主簿守在王尊身旁,而王尊凝立不动。

……

不久,洪水渐渐退去,官吏百姓陆续回来,王尊便指挥人们将堤身受损之处进行加固抢修。过了一两天,河水稍退,金堤得以保全。

白马三老朱英等人把这件事上奏朝廷,朝廷派人核实后,颁下诏书,说:“东郡河水暴涨,淹没大堤,百姓恐慌,争相奔逃。太守王尊身挡洪流,不避危殆,面临生命危险而不退后,终于稳定了百姓,众人同心加固堤防,致使河水不能为害。特此进行嘉奖。王尊升为中二千石,另外再赠送黄金二十斤。”

4.接受新思想的陶冶和洗礼

原文

是故君子无所不用其极。

译文

因此,品德高尚的人在修养自新方面无时无处不追求完美。

历代论引

朱子说:“自新新民,皆欲止于至善。”

札记

修养无小事

人生的机会是由自己的长处创造的,但能否取得成功,却往往受限于自身的缺陷。修养自新不是一朝一夕所能达到的,修养无小事,在乎点滴的积累。

很多时候,我们不能确定自己的心灵到底需要什么,也不知道是什么令我们不安,更无法说清我们因为什么而浮躁。我们总是心存旁骛,不能决然地平静下来。总有一种奋然而行却又不知何往的无措,使自己蠢蠢欲动,却又没有明确的方向,就像迷途的羔羊。谁是引领我们走出迷惘的向导?

岁月如叶,落满地,当蓦然回首之时,只剩寥寥落落的几片,摇摇欲坠地挂在枝上。对未来,我们充满神往,而又深怀忐忑,但是,我们生活在现在,这是不可轻视的事实,所以肩负的责任和义务一刻也不能放弃,对自己的修养一刻也不能松懈。

史例阐释

以义理为本,以躬行为务

耶律有尚(公元1235-1320年),字伯强,辽东丹王十世孙,元代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他天资聪颖,器识超绝,受业于许衡,精通性理之学。历官国子祭酒,迁昭文馆大学士。卒年八十六岁,谥“文正”。

至元八年(公元1271年),许衡升任集贤殿大学士兼国子祭酒,专门负责教育王公大臣的子弟。他奏请皇上批准,把他的十二名学生任命为斋长,作为伴读,耶律有尚就是其中之一。许衡年老,回归乡里后,朝廷任命耶律有尚和他的同学作为助教,接管学校的全面事务。担任助教很长时间之后,耶律有尚出任监察御史,但他没有上任。紧接着,他又被任命为秘书监丞,出知蓟州。耶律有尚在蓟州任上时,为政宽简,深得民心。裕宗在东宫时,召耶律有尚为詹事院长史。自从耶律有尚离开学校后,学校的事务就再也没有人接管,诸业废弛,处于停学状态。因此,朝廷以为除了耶律有尚,谁也不能继承许衡的职务,于是,就提拔耶律有尚为国子司业。当时学馆未建,没有教学设施,老师、学生全都是租借民房居住。耶律有尚上任后,多次进言呼吁,朝廷才兴建学舍,开始设立国子监,紧接着设立监官,扩大学生人数,学校初具规模,教学走向正规。于是耶律有尚升任国子祭酒。从此,儒风大振。

至元二十七年,因为双亲年老,耶律有尚辞职归奉双亲。

大德改元,耶律有尚又被征召赴任,任集贤大学士,兼国子祭酒,级别相当于中奉大夫。耶律有尚主管国学,其立教以义理为本,省察自己必须诚恳真切,待人接物以恭敬为先,行为必须端正诚笃。耶律有尚视填词作诗为雕虫小技,并认为它会破坏圣人之道,应被完全摒弃。所以,学生们争着学习正道,崇拜孔孟学说,以经术为尊,以实践为急务,最后全都成为德才兼备的有用人才。

同类推荐
  • 老子密码

    老子密码

    细读中国历史,就会发现一个常识性的秘密:官员史家尊孔孟,商人文人骂老庄。然而,一但商人文人戴上官帽,有了政治地位却又走向公开赞赏孔子,暗里仍然使劲地研究老庄。因为此老子和庄子的道家思想是重返自然、不信礼法与教育的田野哲学。
  • 康德的世界

    康德的世界

    本书是以康德的精神世界这个角度写的康德的传记,描绘了著名哲学家康德的一生及其思想变化,是研究西方哲学的人应读的著作。
  • 官道曾国藩

    官道曾国藩

    曾国藩的评价,近百年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曾国藩褒扬者有之,斥骂者也不乏其人?誉之者称其为实现了“立功、立德、立言”三不朽的“完人”、“千古圣相”;毁之考’称其为“汉奸”、“刽子手”……曾国藩是一个永远值得你去认识、了解的人物。官道亦为人道,人道成就官道,为官之道,学曾国藩。曾国藩:初名子城,字伯涵,号涤生,谥文正,汉族,湖南省长沙府湘乡县人。晚清重臣,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者。
  •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大学论·德智平衡论

    生命的原欲总是与其实现的结果有距离。于是,这便有了我们生命中“我能够”与“我应该”的矛盾体验,这种体验常常把自我置于“两难境地”。……为此,每个生命个体对自身智性与德性关系的觉知就成为了生命存在的首要问题。
  •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正义:历史的与现实的

    本书是北京大学伦理学教授何怀宏先生近些年的哲学文集,何先生是当代伦理学领域极为重要的学者,这本文集是何先生近些年的思考集结。上编主要是何先生梳理伦理学领域的重要问题的演变,例如“汉立六十余年之‘更化’”,“《天演论》之双重误读”等都是非常精彩的文章。下编主要是何先生近些年的长篇书评集,例如“平等的平衡”就是对皮凯蒂的《21世纪的资本》的评论。
热门推荐
  • 以簪为聘

    以簪为聘

    以簪为聘,你嫁与我可好?此文又名摄政王的宠妃/深情王爷爱上我。一朝穿越,柳晞竟然从一个刚踏进社会的职场新人变成了一个当街调戏良家妇女的恶霸。虽然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什么才能,貌似在古代活不下去。还好,她穿的身份是个有钱人,依然可以继续她的两大爱好:存存存(钱),宅宅宅。但是,过了几天混吃混喝的日子,柳晞发现,她好像要走上宅斗的道路了,并不擅长此的她为了避免走岔路,丢了小命,毅然决定,携款潜逃。
  • 誓死娇宠:调皮小青梅

    誓死娇宠:调皮小青梅

    [青春校园文]青梅配竹马,天生是一对。对于靳辞而言,她是他的全世界。对于微一来说,他是宠她的哥哥。在高中,每当有女生像靳辞告白,她的心里总觉得有些酸酸的。与靳辞有些娃娃亲艾米的出现,微一与她斗智斗勇,她不允许有人抢走靳辞对她的宠爱。直到后来,才明白靳辞于她之间不是亲情,不是友情,而是伟大的爱情。她想要说明他们之间的关系,可是这时她被母亲匆忙带走……注:本文还未更新完,还有后文。推荐票总数达到一万就更新后面的剧情。
  • 我是个有系统外挂的千年巨树

    我是个有系统外挂的千年巨树

    别人魂穿异界好歹是个人吧?再不济也是个强大的妖兽……为毛我就变成了一颗树?——陆木(本书又名从一棵树开始的异世界生活)
  • 五珠连心

    五珠连心

    杨家落脚清远镇受到其他家族打压,家族摇摇欲坠,杨家家主欲用杨家旁支少女杨枝连姻换取生存,杨枝弟弟杨弘不甘疼爱自己的姐姐就此被摆布,誓要扭转结局。。。。
  • 游戏世界任我游

    游戏世界任我游

    林轩能够向MC世界里随意穿梭?是时候给大家看看一立方米的金块啦!
  • 不负韶华不负己

    不负韶华不负己

    当冷艳孤傲的邹佳冉遇上外表儒雅的职场老油条杨明浩;当爽朗倔强的杜诺遇上冷峻沉稳的安辰;当友情撞击爱情;当爱情择遇亲情;当物质悬殊;当名利落差;当人生大起大落……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雾都佳人

    雾都佳人

    真人真事改编的关于一个女人“精致”的故事这是一个女人的故事,一个从职场小白变成生活女王的故事,刚刚步入社会的我们都很期待未来的自己会变成什么样子。落落大方的卓尔在自己毕业后经过不断的努力最终获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且她的生活只能用”精致”两个字来形容,只是这精致的背后所付出的却是不菲的代价,因为在她努力的过程中一次抑郁症差点就要了她的命,好在众多朋友的陪伴下她从抑郁症中走了出来,不过没想到的是抑郁症过后的自己生活却迎来了空前的上升。
  • 元夕梦

    元夕梦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
  • 斗魂天狱

    斗魂天狱

    穿越,被雷劈之后,逗比少年再度重生,身居龙魂,掌握半步帝王之道,震慑青年一代群雄,谁敢挡阻。若不服!“金士,震死他们,最好震得死得不能再死为止。”若心存侥幸!“五行之士,全上弄死他。”对此灭天踏地,坐人族大气运之地,守人族一方平安兴盛。群号:365822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