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11000000023

第23章

大抵伤寒下利,须看脉与外证:下利而脉大者虚也,脉微弱者为自止。下利日十余行,脉反实者,逆。下利脉数而滑者,有宿食也,下之愈。脉迟而滑者,实也,其利未得便止,宜更下之。下利三部脉皆平,按其心下硬者,急下之。协热利者,脐下必热,大便赤黄色,及肠间津汁垢腻。寒毒入胃,则脐下必寒,腹胀满,大便或黄白,或青黑,或下利清谷。湿毒气盛,则下利腹痛,大便如脓血,或如烂肉汁也。下利欲饮水者,以有热也。下利讝语者,有燥屎也。寒毒入胃者,四逆汤、理中汤、白通汤加附子、四逆散加薤白主之。协热利者,黄芩汤、白头翁汤、三黄熟艾汤、薤白汤、赤石脂圆。湿毒下脓血者,桃花汤、地榆散、黄连阿胶散。虽然自利而渴属少阴,然三阳下利,亦有饮水者,乃有热也。三阴下利宜温之;然少阴自利清水,心下痛口干燥者,却宜下之。此又不可不知也。

【少阴泄利下重,不可投热药,先浓煎薤白汤,内四逆散。缘四逆散用枳实、芍药之类。又寻常胃中不和,腹痛肠鸣下利,生姜泻心汤最妙。此二法不特伤寒证也。】

欬嗽

有少阴证咳嗽,真武汤、四逆散、猪苓汤也。大抵热在上焦,其人必饮水,水停心下,则肺为之浮;肺主于咳,水气乘之,故咳而微喘。

若少阴证咳嗽,四肢沉重疼痛,小便不利,自下利而咳,真武汤主之。

【真武加五味子、干姜。大抵伤寒水气,皆因饮水过多。古人治水气而咳者,病在阳则小青龙汤主之,病在阴则真武汤主之。】

四肢厥逆,腹中痛,或泄利而欬,四逆散主之。

【四逆散加五味子、干姜。】

下利六七日,咳而呕渴,心烦不得眠,猪苓汤主之。又《古今录验》橘皮汤治嗽佳。

咽痛咽干

脉沉迟,手足厥冷,或吐利而咽中痛,此少阴证也。《病源》云此为下部脉都不至,阴阳隔绝,邪客于足少阴之络,毒气上冲,故咽喉不利,或痛而生疮也。伤寒脉阴阳俱紧,反汗出者,亡阳也。此属少阴,法当咽痛而复吐利。此候汗下熏熨,俱不可。汗出者,藁本粉傅之。咽喉痛者,甘草汤、桔梗汤、猪肤汤、半夏散、通脉四逆去芍药加桔梗汤、麻黄升麻汤,可选而用之。

又有伏气之病,谓非时有暴寒中人,伏气于少阴经,始不觉病,旬月乃发,脉微弱。法先咽痛,似伤寒,非喉痹之病;次必下利。始用半夏桂甘汤,次四逆散主之。此病只一二日便差,古方谓之肾伤寒也。

少阴大约可温,然须有少阴口燥咽干,或腹满不大便,或下利清水,心下痛,皆积证也。

衄血

问:阴证有衄血者乎?答曰:阴证自无热,何缘有衄?若少阴病但厥无汗,强发之必动血,未知从何道出,或从口鼻,或从耳目,是谓下厥上竭,为难治。

烦躁

伤寒阴盛格阳者,病人身冷,脉细沉疾,烦躁而不饮水者是也。若欲引饮者,非也。不欲饮水者,宜服霹雳散,须臾躁止,得睡汗出,即瘥。此药通散寒气,然后热气上行,汗出乃愈。火焰散、丹砂丸并主之。

伤寒阴证似阳者,阴发躁,热发厥,物极则反也。大率以脉为主,诸数为热,诸迟为寒,无如此最验也。假令身体微热,烦躁面赤,其脉沉而微者,皆阴证也。身微热者,里寒故也。烦躁者,阴盛故也。面戴阳者,下虚故也。若医者不看脉,以虚阳上格之躁,误以为实热,反与凉药,则气消成大病矣。《外台秘要》云:阴盛发躁,名曰阴躁,欲坐井中,宜以热药治之。仲景少阴证面赤者,四逆加葱白主之。

【以上少阴经脉证治也。】

厥阴经脉证治

足厥阴,肝之经。厥者,尽也。《灵枢》曰:亥为左足之厥阴,戌为右足之厥阴。两阴俱虚,故曰厥阴。夫阴尽为晦,阴出为朔。厥阴者,以阴尽为义也。其脉循阴器而络于舌本也。脉弗营则筋急,筋急则引舌与卵,故唇青舌卷而卵缩。凡病人烦满而囊缩,其尺寸俱微缓者,知厥阴经受病也。

伤寒六七日,烦满囊缩,其脉尺寸俱微缓,此足厥阴肝经受病也。厥阴病,其脉微浮为欲愈,不浮为未愈,宜小建中汤。脉浮缓者必囊不缩,外证必发热恶寒,似疟为欲愈,宜桂枝麻黄各半汤。若尺寸脉俱沉短者,必是囊缩,毒气入脏,宜承气汤下之。

大抵伤寒病脏腑传变,阳经先受病,故次第传入阴经。以阳主生,故太阳水传足阳明土,土传足少阳木,为微邪也。阴主杀,故木传足太阴土,土传足少****,水传足厥阴木。至六七日当传厥阴肝木,必移气克于脾土,脾再受贼邪,则五脏六腑,皆困而危殆,荣卫不通,耳聋囊缩,不知人而死矣。速用承气汤下之,可保五死一生。古人云:脾热病则五脏危。又云:土败木贼则死。若第六七日传厥阴,脉得微缓微浮,为脾胃脉也。故知脾气全不再受克,邪无所容,否极泰来,荣卫将复,水升火降,则寒热作而大汗解矣。

厥阴肝之经主消渴气上冲,心中疼热,饥不欲食,食则吐蛔,下之利不止也。若阴气独盛,阳气暴绝,则为阴毒。其证四肢逆冷,脐腹筑痛,身如被杖,脉沉疾,或吐或利。当急灸脐下,服以辛热之药,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古人云:辛甘发散为阳。谓桂枝、甘草、干姜、附子之类能复其阳气也。微用辛甘,甚则用辛苦。阴极发躁,阴证似阳。学者当以脉别之。

手足逆冷

手足逆冷,此名厥也。厥者逆也,阴阳不相顺接,故手足逆冷也。阳气衰,阴气盛,阴胜于阳,故阳脉为之逆,不通于手足,所以逆冷也。伤寒热多厥少者,其病当愈。厥多热少者,其病为进。然有冷厥,有热厥,当仔细辨认。

冷厥者,初得病日,便四肢逆冷,脉沉微而不数,足多挛,卧而恶寒,或自引衣盖覆,不饮水,或下利清谷,或清便自调,或小便数,外证多惺惺而静,脉虽沉实,按之迟而弱者,知其冷厥也。四逆汤、理中汤、通脉四逆汤、当归四逆汤、当归四逆加茱萸生姜汤、白通加猪胆汤,皆可选用也。

热厥者,初中病,必身热头痛外,别有阳证,至二三日乃至四五日,方发厥。兼热厥者,厥至半日却身热,盖热气深则方能发厥,须在二三日后也。若微厥即发热者,热微故也。其脉虽沉伏,按之而滑,为里有热。其人或畏热,或饮水,或扬手掷足,烦躁不得眠,大便秘,小便赤,外证多昏愦者,知其热厥也。白虎汤、承气汤,随证用之。仲景云:伤寒一二日至四五日厥者,必发热。前热者后必厥。厥深者热亦深,厥微者热亦微。厥应下之而反发汗者,必口伤烂赤。

【热厥当下,故云厥应下之者。若反发汗,必口伤烂赤也。】

又有下证悉具而见四逆者,是失下后,血气不通,四肢便厥。医人不识,却疑是阴厥,复进热药,祸如反掌。大抵热厥须脉沉伏而滑,头上有汗,其手虽冷,时复指爪温,须便用承气汤下之,不可拘忌也。

【诸手足逆冷,皆属厥阴,不可下,不可汗。然有须下有须汗证者,谓手足虽逆冷,时有温时,手足掌心必暖,非正厥逆也,当消息之。】

若病人寒热而厥,面色不泽,冒昧而两手忽无脉,或一手无脉者,必是有正汗也。多用绵衣包手足令温暖,急服五味子汤,或兼与麻黄细辛甘草汤之类服之,晬时必大汗而解矣。

或伤寒厥逆而心下怔忡者,宜先治水、当服茯苓甘草汤,却治厥。不尔,水渍入胃,必下利也。

又有病人手足厥冷,脉乍结者,邪气结在胸也。心下满而烦,饥不能食者,病在胸中,当吐之,宜瓜蒂散。盖病在胸中,亦能令人手足厥,但认脉乍结者是也。

【阴虚则结。脉来缓,时一止复来曰结。主胸满烦躁。若伤寒发厥,至七八日肤冷而躁,无时暂安者,为脏厥,此为难治。】

若厥阴证大汗出,热不去,内拘急,四肢疼,又下利,厥逆而恶寒者,四逆汤主之。

太阴少阴经,从足至胸,俱不至头,唯厥阴经挟胃属肝络胆,循喉咙,上颃颡,连目出额,故太阴少阴,并无头疼之证。仲景只有厥阴一证,吴茱萸汤治干呕吐涎沫头疼而已。大抵属三阳者,头疼为多也。

【孙真人云:阳伤寒者,体热头疼是也。阴伤寒者,不壮热,不头痛是也。】

若非次头疼胸中满,及发寒热,脉紧而不大者,即是膈上有涎,宜用瓜蒂末一钱,暖水调下,吐涎立愈。

夫重阳必阴,重阴必阳,寒暑之变也。假令手足逆冷而大便秘,小便赤,或大便黑色,其脉沉而滑者,皆阳证似阴也。轻者白虎汤,甚者承气汤。伤寒失下,血气不通,令四肢逆冷,此是伏热深,故厥亦深,速用大承气加分剂下之,汗出立瘥。

【仲景所谓厥应下之者,此也。】

热厥与阴厥自不同。热厥者,微厥即发热。若阴厥即不发热,四肢逆冷,恶寒脉沉而细,大小便滑泄矣。

阴毒

手足逆冷,脐腹筑痛,咽喉疼,呕吐下利,身体如被杖,或冷汗烦渴,脉细欲绝,此名阴毒也。阴毒之为病,初得病,手足冷,背强咽痛,糜粥不下,毒气攻心,心腹痛,短气,四肢厥逆,呕吐下利,体如被杖,宜服阴毒甘草汤、白朮散、附子散、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正元散、退阴散之类,可选用之。

大抵阴毒本因肾气虚寒,或因冷物伤脾,外伤风寒。内既伏阴,外又感寒,或先感外寒,而内伏阴,内外皆阴,则阳气不守,遂发头疼腰重,腹痛眼睛疼,身体倦怠,四肢逆冷,额上手背冷汗不止,或多烦渴,精神恍惚,如有所失。三二日间,或可起行,不甚觉重。诊之则六脉俱沉细而疾,尺部短小,寸口脉或大。

【六脉俱浮大,或沉,取之大而不甚疾者,非阴证也。大抵阳毒伤寒,其脉多弦而洪数;阴毒伤寒,其脉沉细而弦疾,不可不知也。】

若误服凉药,则渴转甚,躁转急。有此病证者,便须急服辛热之药,一日或二日便安。

若阴毒渐深,其候沉重,四肢逆冷,腹痛转甚,或咽喉不利,心下胀满,结硬躁渴,虚汗不止。

【阳盛则身热而无汗,阴盛则身冷而有汗。岐伯云:阳胜则身热,腠理闭,喘粗,为之俯仰,汗不出而热。阴胜则身寒汗出,身常清,数栗而寒,寒则厥。】

或时郑声,指甲面色青黑,六脉沉细而疾,一息七至已来,有此证者,速于气海或关元二穴,灸三二百壮,以手足和暖为效。仍兼服正阳散、肉桂散、回阳丹、返阴丹、天雄散、白朮散,内外通,遂令阳气复而大汗解矣。

【阴独盛而阳气暴绝,则为阴毒。若阳独盛而阴气暴绝,则为阳毒。大凡阴阳离绝,非大汗不能复其正气也。】

若阴毒已深,疾势困重,六脉附骨取之方有,按之即无,一息八至已上,或不可数,至此则药饵难为功矣。但于脐中用葱熨法,或灼艾三五百以来,手足不温者,不可治也。如得手足温,更服前热药以助之。若阴气散,阳气来,即减热药而调治之。

【阳气乍复,往往却烦躁,慎不可投凉药。烦躁甚者,再与返阴丹即定。当须识此,勿令误也。】

或身重背强,腹中绞痛,咽喉不利,身如被杖者,当作阴毒治之。

吐长虫

此名蛔厥也。蛔厥者,脏寒,蛔上入膈,其人吐蛔也,此是厥阴证。或病人有寒,复发其汗,胃中冷,及因发汗后,身热,重发其汗,胃中虚冷,故长虫逆上,先服理中圆,次用乌梅圆。

【以上厥阴经脉证治也。】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夙语喃喃,肆君莫烦

    夙语喃喃,肆君莫烦

    那年,桃花树下,他许她十里红妆;那年,桃花冢旁,他敛她一世轻狂。
  • 爱的深度

    爱的深度

    爱的深度又名妈妈大我十岁在银河系外的苍穹星系有个星球叫紫域,那里一样又大不一样。没有超能力,没有特异功能,也没有金手指,因为这个小说就是最大的粗大腿。一个出生18天的宝宝,有成年的身体和智慧,有个爱他的妈妈,有个家庭医生叔叔的朋友。他们接下来会发生什么故事了,由广大读者说了算。
  • 恶毒妹妹发家史

    恶毒妹妹发家史

    从前有一个小女孩,她叫日华。他从小就长在孤儿院,有一天一对夫妻开着车来那个孤儿院想收养一个小女孩儿,于是院长就把日化带出来。
  • 神之修改

    神之修改

    灵气复苏,星球大战,亿万种族竟天骄。你获得神之修改系统,可以修改生命力,1点生命力增加100斤力量。你看着天空凌空飞渡,御剑飞行的武修们弹指灭星辰,一念封仙,你感觉神之修改系统妄称神,竟然只能修改生命力,增强力量,颇为不屑,甚至还伸出了中指。直到有一天,你随意一拳轰碎了大半个宇宙,你觉得神之修改系统其实还好。
  • 画江湖

    画江湖

    常言道,江湖,是一个腥风血雨的地方。在那里,有满怀正义的勇士,也有冷血的杀手,更有阴险狡诈的小人,形形色色的人物,交错复杂的背景,让人捉摸不透,防不胜防。而我们的故事,会从那里开始...一个我们想知,又最不想知的地方。
  • 老衲要还俗

    老衲要还俗

    一次意外,让方泽成为青州市第一大家族族长的独子,在这个修真者为尊的世界,不能修行的方泽利用现代知识,将灵气作为新能源打造各种新奇工具,并引领潮流,开启一个全民修真的新时代!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梦中犹记之希

    梦中犹记之希

    希:涵,我会好好守护你为你花开满城为你灯明三千为你所向披靡
  • 娘子妆

    娘子妆

    当胡梓林收到韩江的死亡报告时,她没哭,他对她说过的,喜欢她笑,所以,她不哭,不哭……
  • 我,来自一千年前

    我,来自一千年前

    一千年后的世界是什么样子的,当你发现自己来到一千年后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兴奋,害怕,亦或是茫然?一梦千年,林笺睁开眼,发现自己已身处一千年后,父亲是帝国一级上将,家中有着三个优秀的兄姐。就像是再美丽的钻石都会有些许的瑕疵,而她就是那个瑕疵。这个身体的前任给她扔下了一个烂摊子。酗酒,打架,被拒婚,十七岁而已,她已经名扬帝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