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1900000119

第119章 脏腑类(44)

名义 初虞世《养生必用方》云:古人凡奏圊频并皆谓之利,寻常水泻谓之利,米谷不化谓之米谷利,或言下利清谷。痢谓之滞下,谓所下濡滞,脓血点滴,坐圊迟久,岂不谓之滞下也。(《万安方》)(按:米谷疑水谷,然《幼幼新书》引亦作米谷,且云或言下利清谷,则难得改易,姑仍其旧。)源由诸说 水谷痢者,由体虚腠理开,血气虚,春伤于风,邪气留连在肌肉之内,后遇脾胃大肠虚弱而邪气乘之,故为水谷痢也。脾与胃为表里。胃者脾之府也,为水谷之海。脾者胃之藏也,其候身之肌肉。而脾气主消水谷,水谷消,其精化为荣卫,中养脏腑,充实肌肤。大肠肺之腑也,为传导之官,化物出焉。水谷之精化为血气,行于经脉,其糟粕行于大肠也。肺与大肠为表里,而肺主气,其候身之皮毛。春阳气虽在表,而血气尚弱,其饮食居处,运动劳役,血气虚者,则为风邪所伤,客在肌肉之间。后因脾胃气虚,风邪又乘虚而进入于肠胃。其脾气弱则不能克制水谷,故糟粕不结聚而变为痢也。(《病源论》)夫赤白痢疾,古人谓之滞下,近代云无积不成痢。以仆思之,一岁之中,岂惟夏秋之间有积而春冬无之。得非致疾之由,皆因春伤风邪。然风喜伤肝,春时肝木正旺而不受邪,移气克于脾土。脾受贼邪,故不能克化食饮,又乃饮食不节,恣餐生硬瓜果鱼肉粘腻等物,积聚不化,更因外感五邪,如当风取凉、露卧湿地等,不为霍乱,则成滞下必矣。其中却有冷热之分。(《管见良方》)夫痢疾者,因夏月初秋忽有暴冷,折于盛热,无可分散,客搏肌中,发于外则为疟,发于内则为痢,内外俱发则为疟痢。皆由荣卫不和,肠胃虚弱,冷热之气乘虚客于肠胃。又因饮食有冷,冷气在肠胃,复为热气所伤,肠胃宿虚,故受热气,夹热则赤,夹冷则白,冷热交攻则脓血相杂。亦因沉积所作,赤痢积热,白痢积冷,赤白痢冷热之积。若脾胃气虚,不能消化水谷,则糟粕不聚;或春间解脱,风冷所伤,肠虚胃弱,卒被寒所折,便为下痢多矣。(《全婴方论》)盖人日受饮食之积留滞于内,湿蒸热瘀伏而不作,偶或调摄失宜,复感酷热之毒,至秋阳气始收,火气下降,蒸发蓄积而滞下之病作矣。(《明医指掌》)(按:此说《医统》引戴氏,又出薛氏《平治会萃附论》,当考。)泄泻痢疟同乎一源,多由暑月脾胃气虚、饮食伤积所致。饮食才伤便作,则为泄泻为轻;饮食停积既久,则为疟痢为重。而疟与痢又有分别。饮食为痰,充乎胸膈则为疟疾;饮食为积,胶乎肠胃则为痢疾。古人有言曰:无痰不是疟,无积不是痢。良有以也。(《丹溪心法附余》)脉候 肠 下脓血,脉沉小流连者生,数疾且大有热者死。肠 筋挛,其脉小细安静者生,浮大紧者死。

(《脉经》)脉时小绝者生,洪大数者死。悬绝涩者死,细微而涩者生。紧大而滑者死,得代绝脉者亦死。(《病源论》)下痢微小却为生,脉大浮洪无瘥日。(《脉诀》)肠 频下脓血者,诊脉宜滑大也。若弦急者必死。(《济生》)(按:此改经文悬涩为弦急。《医约》曰:此乃大概言之,又当审其胃气。如有胃气,则脉虽大不妨,又不可以一途而论也。)法曰证与脉合者生,相反者死。今痢为有余之证,脉宜洪大数实,乃为脉证相符而可治,今又有不治者何?盖痢虽属有余,而下利则伤气伤血,实为有余中不足。故脉沉小流连者生,洪大数身热者死,细小安静者生,浮大而紧者死,阴症见阳脉者生,阳症见阴脉者死,身热脉大者半死半生。(《会解》)下痢白沫,初起脉小滑能食者易治,洪大急疾四肢厥冷者难治。久痢脉微弱小细者即愈,数实或虚大无根者危。下痢脓血,初起脉小滑或弦软身不热者易治;数实滑大而身热者,势虽甚犹或可治;若先不热,五六日后反发热脉大者必死。久则脉宜芤迟虚细,不宜数盛滑实,或身热不止、口噤不食者皆死。久痢脉结代,反骤能食为除中者必死。大抵下利之脉,初起虽实大不妨,六七日后最忌强盛。凡下利脉浮身热作风治,脉沉身重作湿治。下利为肠胃病,虽迸进而能食则吉。若噤口痢,初起脉数实可治。久痢而反不能食,脉见有余者死。惟小弱流利者,当作胃虚治之。(《医通》)痢为里证,脉宜沉恶浮(有表邪者不在此论),宜细恶大(初起邪盛者不在此论),宜缓恶弦。(《医碥》)辩证要领 其证有令人先泄泻不止变成痢疾者,亦有不泻便成痢疾者。其证心腹 痛甚不可忍,亦有不痛者。里急后重,奏厕频迸,或有或无。宜子细看厕马中,若有一点或赤或白或赤白相杂,此即痢证无可疑者。

(按:《和剂·指南》曰。病患登厕,才有一两点物或赤或白或如鱼脑者,此皆痢证也。此陈氏所本。)虽曰赤色为热,白色为寒,赤白相杂为冷热不调,然不若姑以此法辨之。凡痢疾有冷热虚实,一时脉证未明,全在医者子细详察,不可执脉。(《管见良方》)诸有积,以肚热缠痛推之。诸有气,以状如蟹渤验之。(《直指》)泄痢之病,水谷或化或不化,并无努责,惟觉困倦。若滞下则不然,或脓或血,或脓血相杂,或肠垢,或无糟粕,或糟粕相混。虽有痛、不痛、大痛之异,然皆里急后重,逼迫恼人。考之于经,察之于证,似乎皆热证实证也。余近年涉历,亦有大虚大寒者,不可不知。(《局方发挥》)凡治痢疾,最当察虚实,辨寒热,此泻痢中最大关系。若四者不明,则杀人甚易也。(《景岳》)痢疾古有赤热白冷及五色分属五脏之辨,然脏腑寒热当以脉症互参,虽有前说,存之而已,若执此认病,泥矣。(《金匮翼》)证治总例 凡人患痢,不问赤白,脉小身凉者易安,脉大身热者难瘥。患痢未有不腹痛者,皆缘有积也。暑积及热积多患赤痢,冷积多患白痢。亦有肠胃有风而患赤痢者,有冷热不调而患赤白痢者。暑积痢可用黄连阿胶丸、绵煎散加滑石。白痢可用驻车丸、感应丸之类。冷热不调用戊己丸、巴豆丸子之类。(《医说》引《医余》)如五心烦热,唇赤烦渴引饮,心中欲冷而恶热,脐腹胀痛,六脉洪数或六脉虚弱者,便不可作虚寒治疗投之热药,此等脉证多因中暑得之。近人多不明中暑而妄投热药,倾人性命。殊不知寒伤形而不伤气,所以脉盛;热伤气而不伤形,所以脉虚。经云:****于阴,阴本于阳。阳无阴以生,阴无阳以化。凡夏月天气热,当食以寒,扶阴气以养阳之时也。今人以为阴气在内,反抑以热药,而成疟痢脱血者多矣。若心中有时烦躁,五心烦热,四肢弃纵,不欲衣覆,或扬手掷足,饮食欲冷而恶温,下痢纯赤或赤黄色者,不问六脉虚弱及年高等人,便宜以性凉之药调治,如败毒散、小柴胡汤、黄连丸是也。若下痢纯白,或如鱼脑,或如 溏,或滑泄不禁,脐腹冷痛,四肢逆冷,口若含霜,饮食欲温而恶冷,六脉沉微,不问少壮,此是虚冷证也,宜用温热药治之,如丁香豆蔻散、阿梨勒丸、木香散、驻车丸,或佐以四桂散、附子理中汤。若下痢赤白,或纯脓,或 溏 臭,脐腹撮痛,遇痛则痢下,下后则痛止,此是有积作痢,宜以加巴感应丸中,加黄蜡丸如绿豆大,各十五丸兼服,其积必去。若里急后重者,以枳实去瓤麸炒黄煎汤,吞下感应丸则愈。如未止,但以仙方断下丸或六神丸、香连丸、驻车丸服之必愈。(《管见良方》)大抵治痢之法,虚者补之,实者泻之,滑者涩之,闭者通之,有积者推之,风则散之,暑则涤之,湿则燥之,热则凉之,冷则温之,冷热者调之,以平为期,不可过,此为大法。(《妇人良方》)痢疾多因饮食停滞于肠胃所由致,倘不先以巴豆等药,以推其积滞,逐其邪秽,鲜有不致精神危困、久而羸弱者。余尝鉴焉,每遇此证,必先荡涤肠胃,次正根本,然后辨其风冷暑湿而为之治法。故伤热而赤者则清之,伤冷而白者则温之,伤风而纯下清血者则祛逐之,伤湿而下豆羹汁者则分利之。又如冷热交并者,则温凉以调之;伤损而成久毒痢者(按:上文曰,或饮服冷酒物,恣情房室,劳伤精血而成久毒痢者),则化毒以保卫之。夫如是,药无不应而疾无不愈者矣。(《济生》)痢出于积滞。积,物积也。滞,气滞也。物积欲出,气滞而不与之出,所以下坠里急,乍起乍止,日夜凡百余度。病家所请,莫不求其止,孰知物积气滞致有如是之证耶。继人但见有上项证候,不论色之赤白,脉之大小,一皆以通利行之。物积用巴豆、大黄辈,气滞用枳壳、桔梗、青皮、蓬术辈,二者兼济,必能收功。其间佐以黄连阿胶丸,效验尤着。盖痢疾多因伤暑伏热、酒面炙 酝酿而成,其阿胶尤大肠之要药,有热毒留滞则能疏导,无热毒留滞则能安平。市肆或无丸子,即以炒阿胶、当归、青皮、赤茯苓、黄连作剂,入乌梅、浓蜜同煎,最能荡涤恶秽。积既去,遍数自疏。嗣是却以木香、茯苓、缩砂、白豆蔻、陈皮、甘草调之,自然喜食。

食则糟粕入于大肠,然后真人养脏汤、易简断下汤,可止则止矣。(《直指》)法云:后重则宜下,腹痛则宜和,身重则除湿,脉弦则去风。血脓稠粘,以重药竭之:身冷自汗,以毒药温之。风邪内缩,宜汗之则愈, 溏为痢,当温之。又云:在表者发之,在里者下之,在上者涌之,在下者竭之,身表热者内疏之,小便涩者分利之。又曰:盛者和之,去者送之,过者止之。兵法云:邂其来锐,击其堕归。此之谓也。(《保命集》)痢疾初得一二日间,以利为法,切不可便用止涩之剂。若实者,调胃承气、大小承气亦可用。有热先退热,亦不可便用参、术;然气虚者可用,胃虚者亦用之。初得之时,元气未虚,必推荡之,此通因通用之法;稍久气虚,则不可下。壮实初病宜下,虚弱衰老久病宜升之。(《丹溪心法类集》)治痢十法:其或恶寒发热,身首俱痛,此为表证,宜微汗和解,用苍术、川芎、陈皮、芍药、甘草、生姜三片煎。其或腹痛后重,小水短,下积,此为里证,宜和中疏气,用炒枳壳、制浓朴、芍药、陈皮、滑石、甘草煎。

同类推荐
  • 青红帮演义

    青红帮演义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陀罗尼

    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陀罗尼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嵩山野竹禅师录

    嵩山野竹禅师录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笺纸谱

    笺纸谱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广州记

    广州记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热门推荐
  • 葵花向菊

    葵花向菊

    白兮遇到了那个叫木易的男孩,人生似乎也悄悄地改变,可是在这场没有头没有尾的游戏里,她彻底输了……
  • 罚雷传记

    罚雷传记

    罚雷!见证一个懦弱,弱小的他圆他昨日的梦想!第一本小说,更新很忙,我也不多求,只求各位多提一提意见和建议,这小说会融入我个人的心情,和对人生的认识,可能有点悲剧情节,但是绝对会过去的……
  • 生命中的天使

    生命中的天使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秦月——生活在大山里的女孩,她觉得阿爸从垃圾箱抱回她,就是为了与他相遇。人们都说她会是山窝里飞出的金凤凰,为了他,她折了羽翼:为了让梦想照进现实,她从身边推开他…大山里一位女孩和一位男孩的故事。问世间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
  • 武道名人堂

    武道名人堂

    一个高武世界,穿越成为本该沦为背景板的角色。却在有一天,激活武道名人堂系统。并获得初始人物卡李寻欢。故事,从这里翻开全新一页。 本书群号:214384678
  • 人间祸水

    人间祸水

    卫一18年的顺风顺水人生折戟于江明煜,一个誓不罢休,一个避犹不及。从年少到成年,从国内到国外,少年情意如玄铁,终于,他成功趁虚而入。最后却成了一个逃不开,一个放不下。“放过我吧,我都替你不值。”“是我犯贱而已,跟你无关。”滂沱大雨的晚上,他看着她上了另一个男人的车,不顾一切追上去,直到他摔倒在地,她才淋着雨跑回来。抱着浑身湿透的身体,她还是心软了:“真是败给你了。”卫一将她抱在怀里,替她挡住所有的风雨,又哭又笑说不出来话。没心没肺撩人不自知女主vs黑切白(明明是个商业天才却附带了个恋爱脑)男主
  •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我愿褪去一身荣华富贵,只愿留在人间。
  • 海林之森

    海林之森

    爷爷的书架上珍藏了无数的书籍,每当我静静的站在书架前,就会想起爷爷曾经为我讲述他年轻时的故事。我记忆犹新的是他年轻时与奶奶相遇的那片蓝色森林。
  • 闪婚容易离婚难

    闪婚容易离婚难

    叶芊然感觉自己的人生是狗血加杯具的双重组合。刚一出生,老爹跟富婆跑掉了。刚一毕业,从在产房里就相识相知的青梅竹马被白富美夺走了。老天终于开次眼,抛下个高富帅,岂料同父异母的妹妹跑来横刀夺爱。好吧,废柴当自强,我叶芊然绝不会在同一个地方绊倒第三次!莫承熙,你给我听好,做了我的人,就要从一而终,给你一瓶灭蚊灵,把身边的妖蛾子全部灭掉。
  • 小故事大道理·春

    小故事大道理·春

    本书共收录近100则小故事,它们涵盖了幸福人生的所有诠释,有习惯养成、职业生涯、财富金钱、潜能激励、爱情婚姻、交际处世、心灵境界等47辑32类。这些精辟的小故事背后,都隐藏着无穷的思想和智慧。
  • 保镖学校

    保镖学校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来到陌生城市的陈家洛遇到抢劫的,抢劫?不会吧?这个小偷居然和那个千金小姐的保镖是一伙的,经过这个事情,陈家洛从而认识了大小姐姚瑶,姚瑶:“你可以做我保镖吗?”这只是一个开始而已,在保镖学校生活久了,陈家洛结识了不少伙伴,若若,李嫣然,钟灵,李紫紫等人,不一样的历险开始,在一个个的困难面前,陈家洛是否会坚持向前,他和自己喜欢的人最终在一起了,吵吵闹闹的日子,这样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