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29500000004

第4章 北原山鼙音贯耳 上东门啸声惹祸

当小?子突然站到母亲面前时,母亲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在弄清眼前这位半大小伙子就是自己失踪六年的儿子时,母亲一把将小?子拥进怀中,高兴的痛哭失声。六年了,多么漫长的两千多个日日夜夜!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自己的儿子。儿子失踪的那年才刚刚八岁,而今已经十四岁了,由一个充满稚气的小娃娃长成了一个英武的壮小伙子。这天上掉下来的巨大惊喜,使她一时感到幸福的难以承受。她迫不及待、语无伦次地问这问那,想知道这六年来儿子的所有情况,但又不知从何问起。

从母亲的絮叨中,?子了解到:当年“酒糟鼻子”提着长矛追赶自己时,母亲担心儿子遇害,也不顾一切地跟着“酒糟鼻子”追了过去。她要在儿子遭遇毒手时,扑上去牺牲自己,挽救儿子。当“酒糟鼻子”找不到自己在山坡上逡巡时,她才略微放了点心,便隐身在一丛茂密的荆芥后面,屏住呼吸,静静地观察动静。等“酒糟鼻子”走远后,她便顺着山沟一直向内寻找。她认为,既然“酒糟鼻子”没有抓住儿子,那儿子一定是跑进山沟深处去了。谁知这一来,她寻找儿子的方向,和儿子从草丛中钻出来寻找母亲的方向,正好来了个南辕北辙。

在母子亲近的时候,父亲周曷朱一面听他们絮叨,一面在忙着做饭。儿子的失而复得,使他感到喜从天降。他要做一顿他们羯族人家只有在重大节日才肯吃的,纯粹用白面做的“莫难饼”来庆贺儿子的归来。因为他们平时只吃用野菜、杂粮和各种可吃的东西混在一起,上锅蒸出来的“苦垒”,外加喝点稀饭。

失踪六年的小?子突然意外归来的消息,很快传遍了北原山下的整个羯室部落。因为很多人认为,小?子早已不在人世了。试想,一个七八岁的娃娃失去亲人的照料,在大灾之年独自走失,哪还有生还的可能!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小?子在失踪六年后居然回来了。于是,人们争相到周曷朱的“疙瘩窑”来探望。一时间,用篱笆围成的小小院落挤满了来来往往的人。

面对乡亲们提出的种种问题,聪明的?子告诉他们:在与母亲走失后,他独自一人饿昏在路上,是一个善良的老头救了他。后来,他就在老头家给人家放羊。今年老头死了,羊也卖了,所以他也就回来了。对于拜师学艺的事他却一字不提。

“哎哟,可算回来了。”人还未见,话音便传了进来。人们回头一看,来的正是李婶。“我就说嘛,这孩子生时,满屋子的红光,白气从天上下到门口,该是个大贵人呢。怎会像他们说的早已不在人世了!来来来,让一让,让我进去瞧瞧。”

?子见状,分开人群走出来,把李婶扶进窑洞,让她坐在炕上。

李婶上下左右仔细打量着?子,说:“长高了,长得越发像他爹了。这孩子身上透着股贵气儿,一定是个大贵人呢。”

“还大贵人呢,”周曷朱憨笑着说,“我看他和我一样,生就的穷命。这不,白白给人放了六年羊嘛。”

周围的人都笑了。

“那可未必,”忽然有人反驳,“圣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就叫‘贵人遭磨难’嘛。”人们回头一看,只见有两个人挤开人群走了进来。

来人衣冠华丽,相貌丰腴。一个年约二十出头,一个已是三十开外。他俩站在这群衣不蔽体的羯族人之中,格外显得与众不同。然而,?子却对这俩人并不认识,于是,他用询问的目光看看父亲。

“原来是二位爷来了。”周曷朱连忙走过去打招呼,“快请进来坐。”

当二人坐下后,周曷朱告诉?子:这二位爷不是我们羯族人,是华夏人。他们和我们不同,有姓,有名,还有字。这位年轻一点的,姓郭,名敬,字季子,老家是邬地人;而这位年长一点的,名叫宁驱,老家在阳曲。前年他们来到武乡,买了土地,还在北原山南建了庄园。现在咱们羯人大都在他们两家干活,所以我们应该叫二位“老爷”。

听了父亲的介绍后,?子便走上前去见礼:“原来是郭、宁二位老爷。?子这厢有礼了。”

郭、宁二人连忙起身还礼。

通过仔细打量,郭敬对宁驱说:“这孩子果然状貌奇异,气宇轩昂,气度不同常人。看来李婶和那老者的话确有道理。”

宁驱也深表赞同:“是啊,是啊,确实不同凡响。”

原来,郭敬和宁驱在此地定居后,常常听人们说起,周曷朱妻子曾经生了一个不同寻常的儿子。不仅生时“赤光满室,白气自天而降”,而且自幼就淘气的出奇,却又聪明过人。为此,他们曾经专门找李婶询问过当时的情景。李婶当然当仁不让,给他们绘声绘色地说了个没完没了。可是,又听说这孩子在八岁那年外出逃荒失踪了。部落里的人多数认为这孩子早已不在人世了。为此,人们一直在作为笑谈,认为那老者在信口雌黄。现在,这孩子回来了,所以郭、宁二人决定,亲自前来看看。这一来是作为当地地主,他们要对自己的农奴表示关怀,二来也是想亲眼看看人们传言中的这个孩子到底是个啥模样。当他们见到这孩子后,果然被这孩子身上那种难以言表的气质所折服,不由得交口称赞。

临了,郭、宁二人从身上掏出一些散碎银子交给周曷朱,说:“孩子在外面受了很多的苦,你把这些银子留下,买点吃的,给孩子补补身子。”于是,他们在周曷朱一家千恩万谢下,告辞走了。

对于郭、宁二人的慷慨解囊,部落里的人们大多不甚理解。然而,郭、宁却有自己的想法。他们认为,如果当年老者说的话可信,预先作一点“政治投资”,也不失为明智之举。

好不容易,前来探望的人们陆续走散。这时,?子忽然觉得哪里有点不对劲。他用眼睛四处搜寻一番后,问父亲:“爹,我爷爷哪去了,怎么一直没看见爷爷?”

?子这一问,使得本来被喜气笼罩的家庭突然又跌入了深深的悲痛之中。周曷朱告诉儿子:就在六年前那次外出逃荒中,他的祖父耶奕于为了掩护族人脱险,挺身与乱兵展开搏斗,终因寡不敌众,被乱兵杀害。现在他的尸骨就掩埋在当年遭遇乱兵的那条路旁的山上。他和母亲以及其他族人在逃脱乱兵后,颠沛流离,先后走过五洲八县,到大前年才又辗转回到北原山下羯室中来。

这一巨大的噩耗,使得?子悲痛欲绝。回想起小的时候,常常骑在爷爷的脖子上,被爷爷驮着,上山下河,尽情嬉戏的种种情景,他不由得号啕大哭。父亲、母亲也都陪着他伤心落泪。

经过师傅去世和祖父被害的连续打击,?子的心智变得成熟了许多。他是一个性格倔强的人。对地主郭敬、宁驱的馈赠,他觉得不能无端接受。他要加倍偿还他们的这份情谊。第二天,他就去找郭敬和宁驱,要求到他俩的庄上去干活。

对于?子的造访,郭、宁二人均以极大的热情予以接待。当?子提出干活的要求时,二人也都表示乐意,并答应会加倍的付给工钱。但?子摇摇头,他说,他不是为了工钱。

从此,?子开始在郭、宁两家轮流走动。对两家的农活、家务活,尽自己的能力抢着干,从来不嫌脏和累。他的这种态度,使得郭、宁二人十分欣赏,从而对他更加青睐有加。

而就在此时,周曷朱却在忙着另外的一件事:按照羯族人的习俗,当孩子长到十三岁时,就应该给孩子举办成人礼,让孩子启用正式的大名了。现在孩子已经十四岁了,他决定就在今年的端阳节,孩子生日那天,给孩子补办成人之礼。孩子的大名,他的爷爷早已给他取好,就叫“石勒”。这是一个象征吉祥、平安、和顺、幸福的好名字,包含着“和平使君和战乱终结者”之意。是时候让他正式称名“石勒”了。于是,经过一番筹备,到了端午节,周曷朱请来了左邻右舍和族中一些有声望的人,给?子举行了成人之礼。从此,?子正式更名“石勒”。

和石勒一起给郭敬与宁驱家干活的还有葵安、支雄、桃豹、支屈六等一干羯族小子。他们每天早出晚归,上山放羊,割草喂马,从事着各种农事活动。有一天,他们几个在北原山上给谷苗除草。忽然,石勒的耳朵之中听到一阵“咚咚咚,嚓嚓嚓”类似鼙鼓与征铎击打的声音。石勒抬头四望,什么也没有发现。他问和他一起干活的同伴们,听到什么声音没有?同伴们都说,没有听到什么声音。他虽然心中疑惑,但很快也就释然了。可是,后来他发现,每逢他登上北原山,耳朵里总能听到这种声音。他感到十分奇怪,于是,回到家后,就把这事告诉了母亲。他问母亲,这是不是什么不好的兆头?母亲告诉他:这叫“耳鸣”,干活劳累,引起耳鸣,这是常有的事,休息一会儿就会好的,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儿。自此以后,石勒也就不再把这种声音当回事儿了。直到十多年后,他在山东茌平做耕奴时,这种声音再次在耳中响起,昭示着一场席卷整个中国北方大地风暴的来临。这是后话。

这一年夏天,石勒在郭敬家干活。他看见,郭敬家来了好些人。这些人牵着驴,赶着马,运来了好多蚕丝、黄麻、陶瓷和其他物品。出于好奇,石勒问郭敬:“从哪儿弄来得这么多东西,作何用途?”郭敬说,这些都是从各地采购来的货物。过几天,他要组织一支商队,把这些东西运到京都洛阳出售。那里的人很富裕,一趟买卖下来,能赚好多的钱。

听郭敬这么一说,石勒怀上了沉重的心事。他整天愁眉不展,总是在思索着什么。

石勒的这一变化,很快引起了郭敬的注意。他把石勒叫来,问他有什么烦心事,使得他这么不开心?

石勒说:“我的族人都很穷,每天只能吞糠咽菜,苦熬时光。如果能像你说的,做几趟买卖,赚一点钱,族人们的日子可能会好过一些。现在发愁的是,我的族人根本就拿不出本钱来去置办货物。事情无法做到,我也就只能想想。”

“咦,想不到你小小年纪,倒能处处想到族人。”郭敬大加赞赏,说,“这样吧,我帮你完成这个心愿。你也不用打点本钱,就随我到洛阳走一趟。回来后,我再分给你一份红利。以后,这本钱不就有了?”

石勒一听,大喜过望,连忙向郭敬磕头致谢。郭敬一把将石勒扶起,说:“这事就这样定了。你回去准备一下,我选个黄道吉日,咱就出发。”

几天后,石勒跟随郭敬的商队出发了。一路跋涉,晓行夜宿,从孟津渡过了黄河,来到了京都洛阳。京城繁华热闹的景象,让一直在山沟里长大的石勒大开眼界,一路上左顾右盼,目不暇接。

郭敬运来的货物物美价廉,又恰逢京师货物紧俏之时,销售的十分火爆。不数日,货已售罄。郭敬多年行商,精于计算,一向遵循“路不空行”的信条。他还要从京师采购一批日用杂货,运回到山区地方上销售,从而获取更加丰厚的利润。由于石勒初到京师,他很体谅石勒的感受。于是,特地安排两个人,带石勒到京城各地去走走,看看。而他却带领商队的其他人,分头到京城各处去采办返程时的货物。

这时候的洛阳城,正是历史上空前繁华的时期。

自从几年前平定吴国,三国纷争的局面宣告全面结束。天下一统,四海承平,本来也算是雄才大略的晋武帝司马炎开始变得骄奢淫逸。他把占有和亲近女色看作人生的最大享受。经过在国内的几次采选,他后宫的美女早已超过五千多人,但他仍不满足。吴国平定后,他听说南朝金粉格外鲜妍,而吴宫之中的众多美女,大多已经被出征吴国的将士抢掠回来。现在洛阳城中到处举办喜事,娶吴娃为妻为妾,却很少有人向他进献。这使他心中由妒生怒,大为光火。于是,传下一道圣旨,命令将士将所有抢掠回来的吴女,全部敬献宫中。将士们哪敢违旨,只得忍痛割爱,将所得吴女送入宫中。这样一来,后宫中又新增了吴女五千多人。两下合计,宫中美女已经超过一万多名。武帝把这些美女分配在宫苑各处,从此无心国事,每日乘坐一辆由羊拉着的轻便豪华小车,在宫苑各处游历。因为宫苑中美女如云,个个天姿国色,武帝无从选择,便任由羊儿行动。当羊车停下后,自然有无数美女前来迎驾,他便随手牵了几名,入内淫乐。只是宫中粉黛万余,而武帝只有一个,大家都渴望临幸承恩,谁知得等到何年何月!于是,个别心眼活泛的宫女,得知羊嗜食竹叶,爱舐食盐,就用竹叶插户,盐汁洒地,引逗羊车到门,好亲近武帝。可是,这种方法很快就被其他宫女知悉。等到整个宫苑户户插竹,处处撒盐,这方法便重归无效。宫女们也就只能翘首以盼,静待机缘了。

皇帝日夕宣淫,不问国事,朝政便由杨皇后的父亲车骑将军杨骏、杨骏的弟弟卫将军杨珧、太子太傅杨济把持,时人号为“三杨”。“三杨”乘势擅权,培植亲信,排斥异己,夸富斗靡,藻饰承平。

当时除“三杨”之外,还有中护军羊琇、后将军王恺等,倚仗着皇亲国戚,备极骄奢。

更有散骑常侍石崇,富极天下,名冠京都。为了显示自己的豪富,王恺与石崇经常比赛奢华。王恺家用蜜水洗锅涮碗,石崇家就用蜡代替柴火来烧饭取暖;王恺家作紫丝布步障四十里,石崇便作锦步障五十里来压倒他;王恺用香椒和泥来涂抹房屋,石崇便用更加名贵的中药材赤石脂来取代它。王恺不甘心斗不过石崇,就以皇帝亲舅的身份,向晋武帝讨来一棵二尺余高的珊瑚树来向石崇夸耀。谁知石崇不屑一顾,提起铁如意把珊瑚树击得粉碎,然后命家童取出数十株三四尺、四五尺更为高大的珊瑚树来,让王恺任意取偿。如此种种,不一而足。

权臣贵戚肆意挥霍,更突出地表现在对享乐设施的建筑上。他们不但恨不得将人间美景一股脑儿微缩搬迁到自己所能控制的地段上来,甚至还妄想把玉皇大帝的天宫都弄到他们的家里。于是曳紞绣,珥珠翠,朱楼牌坊,曲榭回廊,殿宇庙堂,假山拱桥,直把一座洛阳城铺陈的金碧辉煌,花团锦簇。

在如此富丽堂皇、锦衣玉食的京都城中,石勒穿大街,过小巷,进餐馆,逛商埠,实实在在地饱了一番眼福,同时也增长了不少见识。这一天,石勒在同伴的带领下,来到了京都上东门。这里又是一番景色,只见街道上人流如织,车水马龙,雄浑高大的门楼直插云天。宏伟的城墙上,五色旗幡随风飘扬。从未见过的巨大门洞中,人们进进出出,摩肩擦背。门洞前的广场上耍猴子的,变戏法的,斗鸡的,打彩的以及各种摊贩,一团团,一簇簇,呈现着京都特有的热闹与繁华。这一切平生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事物,吸引得石勒这里看看,那里瞧瞧,感到件件新奇,处处好玩。

“哐,哐。”一阵沉浑的锣声传来。此时,正倚着城墙观看场上杂技表演的石勒循声望去,只见一顶高大官轿从城内大街上走来。四名公人抬着两面大锣在前面鸣锣开道。官轿的前后左右,由大队官兵护持,威风八面,声势显赫。特别令人恼火的是,数名恶奴走在队伍的最前面,呵斥着,吆喝着,手持皮鞭,肆意抽打行人。街上的人们纷纷躲避,顿时秩序大乱,不少摊贩的货摊被挤翻,货物滚落满地。

更令人不能容忍的是,一名老年女乞丐因为躲闪不及,被人们撞倒在地。开道的恶奴不但不加扶持,反而对她挥鞭狠抽。石勒见状,不由得怒气勃发,嘬口发一声长啸,冲过去推开恶奴,将女乞丐救起,扶了出去。

从前面我们知道,石勒曾经练过“狮子吼”,其啸声自然不同凡响。现在又挟怒而发,更是声震宫室,气势惊人,引得街上人们纷纷瞠目相顾。

最糟糕的是,这一声长啸,惊动了一位显贵,致使他将又一次遭受磨难。

官轿内坐着的,正是时任朝廷尚书令的王衍。这一年正好是晋武帝太康八年(287年),不知因何原因,皇家太庙大殿塌陷。武帝意欲改建太庙,命王衍赴泰山求签择吉。王衍奉旨东行,刚刚走到上东门,就被石勒的一声长啸震得大惊失色。他急忙掀起轿帘观看,见啸声出自一位胡人装束的十几岁少年,这不由得引起了他的惊恐。于是他急令随行的将军:“这胡雏,小小年纪就能发出如此怪啸,而且还敢公然对抗朝廷差役,将来长大,必定会成为朝廷之大患。快去,给我把他抓来!”

“得令!”随行将军立即指挥身边士卒向前围捕。

一见官兵冲着自己扑了过来,石勒立即意识到情况不妙。他来不及招呼陪他一起游玩的两位同乡,便飞身向城门外跑去。

随行将军见状,大声呼喊把守城门的官兵:“快把那胡儿抓住,别让他跑了!”

守城门的众官兵立即挺着长矛,迎头拦截。

情急之下,石勒只得施展武功,将众官兵一一打翻在地,冲出城门,一路狂奔而去。

眼睁睁看着这么多官兵居然没能将一个十几岁的孩子拿下,王衍好生恼怒,从而更认定这胡雏将来一定会为祸朝廷。好在通过交手,守门的兵丁已经看清了这孩子的相貌。为了不放虎归山,王衍安排手下,找来画师,按照守门兵丁的描述,画影图形,下发海捕文书,严令沿途关卡与各级官府通缉捉拿。

回头再说陪伴石勒游玩的两位老乡,亲眼看见了石勒矫健的身手和高深莫测的武功,回来后,将所见所闻向郭敬绘声绘色地作了精彩的描述。郭敬听了后,更加坚信石勒这小子一定不同凡响。然而,眼下他最为担心的是:朝廷会不会顺藤摸瓜,查出他们和石勒是一伙的,从而招致什么麻烦?于是他决定,马上收拾东西打道回府,尽快离开这是非之地。可是,现在石勒在哪里?他会不会自己回了老家?这让他十分担心。经过一番思索,他安排两名机灵精细的人留下打探石勒的去向,自己带领商队离开洛阳,走上了回乡路。

同类推荐
  •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稻盛哲学与阳明心学

    王阳明提出“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核心是“人生方程式”和“判断基准”,本书将两者结合,讲述两者异曲同工之妙,书中内容包括几大部分,“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的神合”,主要讲述阳明先生和稻盛先生分别在什么情况下感悟出“阳明心学”和“稻盛哲学”;“以心为本”,讲述阳明先生与稻盛先生共有的品质——正义、谦虚、攻心、乐观、忍耐;阳明心学的“致良知”、稻盛哲学的“敬天爱人”,并用企业案例分析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关于人们对“阳明心学”“稻盛哲学”的几点疑问,在书中做出解答。本书对一些企业家、经营者和管理者,具有实际指导价值。
  •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格兰特将军回忆录

    本书以自述的视角,对尤利西斯·辛普森·格兰特的一生——他的童年、上学、婚姻、战场生涯以及所感所思——做了深入的展示。在这个过程中,作者根据自己的经历,浓墨重彩讲述南北战争的前后全过程,并引用了大量私人信件、手稿等第一手资料,从而真实、客观、细致的揭示了美国内战,也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观察、研究美国内战的崭新视角。在总统任职期间,他力主大赦“叛乱”者,发起重建南方计划。他执行“中立”的外交政策,集中精力处理国内事务,为美国的工业革命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并在南方建立了黑白同校的公立学校,为美国的迅速崛起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权谋曾国藩

    权谋曾国藩

    曾国藩纵横官场靠的是厚道而精明的权谋术。厚道是他大智若愚的“阳谋”:在错综复杂的人际中,把精明挂在脸上,并不是好事。做人朴拙一点,让他游刃有余。精明是他审时度势的“阴谋”:官场如战场,只有懂得参透人心,对局势做出明确判断,才能长袖善舞。
  •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雕弓天狼:成吉思汗传

    本书从身世、磨难、婚姻、情义、征战、方略、用人、志向、亲情、功过十个方面对成吉思汗的一生进行了概括,试图从不同侧面挖掘成吉思汗一些生活中的细节,深刻剖析人物心理,还原历史事实,通过一个一个小故事,向读者展现一个完整的成吉思汗形象。
  •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史·人物传记选编

    元朝是我国境内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蒙古族建立的封建王朝。蒙古族兴起于黑龙江上游额尔古纳河东部,后来逐渐散布到蒙古高原的广大地区。成吉思汗建国以前,蒙古人还没有文字,后来借用畏兀儿文写蒙古语,创制了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到1260年,忽必烈又命国师八思巴用藏文创制“蒙古新字”,作为官定的蒙古文。因此蒙古建国前和建国后的一段历史,都是后来追述的,比较简略,也有错误。蒙古太宗(窝阔台)到宪宗(蒙哥)时期编成的史书《元朝秘史》,就是用畏兀儿字的蒙古文写成的。这部史书对了解十二至十三世纪上半期蒙古族历史有重要价值。
热门推荐
  • 混在火影里的萌王

    混在火影里的萌王

    一个现代有为青年,一不小心追番猝死。。。死之前获得了重生成史莱姆的能力。然后就重生了。开始于火影,回去其他世界。主线在哪我也不知道看看再说。。。
  • 退魔人传

    退魔人传

    悠远广阔的冈瓦纳大陆,在世界的最东端有个古老的国度,叫云出国,在这个国度,四处潜伏着强大的异兽,人类与这些异兽日复一日争夺着土地和食物,而退魔人就是那些人类中的战士,守卫城池的利剑,王国的坚盾。
  • 病娇薄少他又偏执了

    病娇薄少他又偏执了

    “你死心吧,就算是死,我也不会放你走。”薄厌抚着女孩苍白冰冷的脸,偏执低喃。她死后,所有人都说他疯了,可薄厌知道,他没有。只是从阮念死的那一刻起。薄厌活着,每一刻都是地狱。——阮念死了,她重生在她的十八岁。这一年,她刚回z市,还没遇到薄厌,还没有经历背叛。从家里逃出来,她身无分文的奔向薄厌。她要告诉他,哪怕世上所有人都不爱他,也有她爱他!她的薄厌,连偏执都是那么可爱!——“薄少,夫人不经你允许,又逃出了别墅。”薄厌:“跟着她,别让她受伤了,也别让她发现!”“薄少,有人向夫人告白了。”薄厌:“带走,腿打断!”“薄少,夫人说,她要进娱乐圈,参加选秀比赛……”男人终于忍不了了,解开领带捆住了少女手脚,把人带回床上,“念念?挑战我的底线?”薄厌真凶啊,可阮念一点不怕,她甜甜的亲他,还说,“我爱你,薄厌,可我也爱表演,你就答应我,让我去吧~”薄厌眸色深了:“不行,除非你把爱我说一万遍。”阮念高兴:“说一万遍,你就答应了吗?”“说一万遍,我把娱乐圈买下来,给你丢着玩。”
  • 笨丫头不准逃

    笨丫头不准逃

    片段一,为什么要背叛我,为什么???片段二,给我全球通缉她,蓝兮兮,你,别想逃。。。有点小虐,呵呵!!!
  • 乞丐的帝王命

    乞丐的帝王命

    生来不是王者,到落后的星当个王者,当个圣贤当个王
  • 英雄联盟之节操召唤师

    英雄联盟之节操召唤师

    巫马修意外身亡穿越到了异世界,在被强盗包围九死一生的局面下,他无意中捡到了一枚“远古钱币”。通过“远古钱币”,他无意中召唤出了赏金猎人厄运小姐。之后的异界之旅,他又好运气的捡到了一颗狐类魔兽的晶核,通过这颗晶核,他召唤出了九尾妖狐阿狸小姐。那我可以猜到召唤龙女需要龙血,召唤扇子妈需要扇子,召唤锐萌萌需要断剑,召唤琴女……果然还是需要……(旁白:你流鼻血了……)
  • 洛迦王妃:慕雪倾城

    洛迦王妃:慕雪倾城

    她是不食人间烟火的雪圣女,他是意气风发的王朝继承人。她受命守护他、辅佐他、陪伴他,本不该再有其余纠葛。然出使大唐途中湮没十年的记忆苏醒,她记起了真名,却陷入幼年的噩梦难以自拔,对于昔日最信赖之人的背叛无法释怀,在他率使团离开时孤身滞留长安两年。期间离奇身世逐渐揭开,后在危难之际遇神秘少年穆城,竟是她夙世轮回的守护者。归来之后,他深情依旧,不惜逆天改命要以她为妃。重重劫难,最终结发。但随之先王病故、王朝内讧、外敌入侵,兵临城下之际她被叛军送入敌手以烈火焚烧!此后世间多了个铁血手腕冷漠霸道的洛迦王,铲除异己、开疆拓土、征战四方,后宫妃嫔不计其数,但爱妻却始终只得一个……
  • 女二的女主路

    女二的女主路

    谁说女二都是绿茶?也有江柠这种人的好不好!我虽然喜欢他,(喜欢一个人是我的权利!)但是!识时务者为俊杰!让小爷我做女配?做梦吧!小爷我才不会为了一个男人不择手段!我都喜欢他七年了!既然他还是不喜欢我,ok!那我就换人!我江小爷,是绝对女主命!-来自江柠的小声bb
  • 不离婚的妻子

    不离婚的妻子

    男人和小三涉嫌非法集资,为了还钱设计绑架自己的儿子让妻子拿钱,后钱被抢走,妻子得知真相,非但没离婚,还帮忙把钱追回,让男人拿去还钱。妻子这么做,究竟为何?
  • 予尔欢颜

    予尔欢颜

    你走,我不送你,你来,无论多大风雨,我来接你。纪安陌“我不知道被宠着的滋味,可我愿意宠着你。”然而有一天,她在他的世界下落不明。多年后,他无奈叹息“欢言,陌上花开,可缓缓归矣。”李欢言“许君一世诺言,回予一世欢颜,定不负相思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