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30500000004

第4章 追寻“ 造物主的活儿”

——刘慈欣的科幻世界

文/严锋

二十多年前,在一片“ 向科学进军”的口号声中,我加入了“ 科幻”迷的庞大队伍。那时我最喜欢的作家是郑文光、童恩正、叶永烈,最喜欢的刊物是《科学文艺》和《科幻海洋》,最喜欢的小说是《小灵通漫游未来》。当时像我这样的孩子一定很不少,因为《小灵通漫游未来》一销就是三百万本,足以羡煞今天畅销或不畅销的所有作家们。可惜好景不长,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席卷中国的科幻狂潮就像恐龙那样莫名其妙地消失了。这里面据说有些内幕。不过据我看来,读者的唾弃恐怕是更主要的原因。那时候的绝大部分“科幻小说”,既没有科学,也没有幻想,更谈不上文学。即使是像《小灵通漫游未来》这样最优秀的作品,充其量也不过是毫无情节的科普读物罢了。比如说,里面写到将来有一种“电子报纸”,可以调节旋钮在屏幕上阅读——哪有今天我们用鼠标点击那么方便?

在本国科幻热退潮后,很多像我这样的读者转向了外国科幻作品,不幸的是,那时候外国作品我们常常挑最糟糕的引进,除了飞碟就是水怪,翻译的数量和质量都不尽如人意,当然这是另外一个话题了。在这些萧条的日子里,我常常会哀叹我们文学家科学意识的薄弱,科学家人文素质的低下,更怀疑国人是否存在幻想能力的先天不足,总之,很有点本国科幻虚无主义的味道。我一直顽固地认为当代中国文坛上,像王安忆、韩少功、莫言这样的“纯文学”作家,早已具备了向马尔克斯们叫板的实力,但我们的丹·布朗在哪里?我们的罗琳在哪里?我们的阿西莫夫在哪里?

转眼间走进了新时代,我渐渐开始闻到一些新的气息,感觉到新的潮流的涌动,耳边也开始听到人们又在喊喊嚓嚓地说一些名字。我终于读到了一个叫作刘慈欣的人的作品,然后我对中国人幻想能力的所有的悲观和怀疑仿佛在一瞬间烟消云散。事情是从我无意中闯入《科幻世界》论坛开始的。我发现大家都在那里谈论一篇叫作《乡村教师》的作品,便忍不住找来看了。平淡的书名很可能恰恰是吸引我眼球的理由。这部短篇读到快一半的时候,我简直怀疑自己是不是弄错了,这里面没有一丝一毫科幻的味道啊。一个极度贫困山区的平凡的乡村教师到了肝癌的最后时刻,他用微弱的生命的最后一点余烬,给小学生们上了最后一课,他想努力再塞给孩子们一点点知识,哪怕这些知识很可能对这些孩子的将来不会有一点点作用。这难道不就是《凤凰琴》的翻版吗?

但是我读下去了。因为即使不是科幻,出色的煽情已然把我卷入了在我童年似曾相识的情境。突然,出现了这样的文字:

在距地球五万光年的远方,在银河系的中心,一场延续了两万年的星际战争已接近尾声。那里的太空中渐渐隐现出一个方形区域,仿佛灿烂的群星的背景被剪出一个方口,这个区域的边长约十万公里,区域的内部是一种比周围太空更黑的黑暗,让人感到一种虚空中的虚空。从这黑色的正方形中,开始浮现出一些实体,它们形状各异,都有月球大小,呈耀眼的银色。这些物体越来越多,并组成一个整齐的立方体方阵。这银色的方阵庄严地驶出黑色正方形,两者构成了一幅挂在宇宙永恒墙壁上的镶嵌画,这幅画以绝对黑体的正方形天鹅绒为衬底,由纯净的银光耀眼的白银小构件整齐地镶嵌而成。这又仿佛是一首宇宙交响乐的固化。渐渐地,黑色的正方形消融在星空中,群星填补了它的位置,银色的方阵庄严地悬浮在群星之间。

这后面的转折绝对是大家难以想象的。一个微不足道的乡村教师的最后一点徒劳而可悲的努力,被作者融入了一个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极为壮阔的太空史诗。而这个教师的意义,也被发挥到了一个广袤的宇宙的高度,一个在普通的文学作品中难以企及的高度。

刘慈欣的世界,涵盖了从奇点到宇宙边际的所有尺度,跨越了从白里纪到未来千年的漫长时光,其思想的速度和广度,早已超越了“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的传统境界。在他的许多作品中,世界都面临着各种巨大的危机,而在种种匪夷所思的解决方案中,正隐含着对种种现实问题的深切思考。在《微纪元》中,人类通过基因技术把自身缩小到细菌的大小,只要有很微小的生态系统,消耗很微小的资源就可生存下来。这恐怕是针对能源和生存空间危机,我们所能想象的最另类的解决方案了。

在读过最新出版的《三体Ⅰ》以及《三体Ⅱ:黑暗森林》以后,我毫不怀疑,这个人单枪匹马,把中国科幻文学提升到了世界级的水平。别的不说,光里面那个三体游戏,想象之奇崛恢宏,与任何世界科幻名著相比都毫不逊色。三体星系由于拥有三颗太阳,其不规则运动使得三体文明的生存条件极为严酷。为了应对变幻莫测的自然环境,他们随时可以将自己体内的水分完全排出,变成干燥的纤维状物体,以躲过完全不适合生存的恶劣气候。对于这一个极为奇幻的想象世界,刘慈欣充分发挥了他在硬科学上的特长,赋予这个世界完全真实可信的物理特性和演化发展规律。作为一个电脑工程师,刘慈欣甚至设计了一个三体程序,来模拟三体世界的运行轨道。刘慈欣以虚拟现实的方式,借用地球文明的外套,来讲述这个遥远文明二百次毁灭与重生的传奇,三体与地球遥相辉映,在最不可思议的生存景象中蕴涵着触手可及的现实针对性,既是对地球文明自身的一种独特反省,又是在宇宙级别上的一种超越。要是换了别人,《三体》写到这个程度,早已可以满意收场了,但是对刘慈欣来说,好戏才刚刚开始。在构造了一个丰满坚实的三体世界以后,他进一步让三体世界、地球,甚至还有更高级的文明,发生更加猛烈而意味深长的碰撞。

步入新世纪,中国的文学生态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传统现实主义大有式微之势,科幻小说逐渐方兴未艾,奇幻小说更是异军突起,仿佛预示着那种认为中国人缺乏想象力的时代终将一去不返。但是我们好像总是喜欢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多少作品笔走龙蛇,随心所欲,天马行空,却脱离大地,轻忽逻辑,漠视人性。对此刘慈欣又是具有宝贵的意义。当我们为他空前的想象力而迷醉时,又会被他锐利的思考和批判所震醒。如果说,我们的文学往往要么太现实,要么太虚幻,刘慈欣给我们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或者说一种宝贵的平衡。刘慈欣是新时代的,又是中国的。他的创作仍然属于那个心系现实的伟大传统。民族国家、社会问题、城乡差别、地缘政治这些尖锐的问题从来没有从他的笔下消失,甚至连“文革”这样沉重的话题都可以从宇宙的视角来展开。在《光荣与梦想》里,人们设想用奥运会上的竞技替代战争血与火的厮杀,解决国际争端。在《魔鬼积木》中,处于弱势的非洲国家用基因工程来对抗世界强权。在《中国太阳》中,进城民工在三万六千公里高的同步轨道上,承担起清洁面积达三万平方公里的人造太阳镜面的使命,通过改变大气的热平衡来影响大气环流,最终改善了家乡的干旱与贫瘠。

在中国庞大的科幻大军中,刘慈欣一直被认为是“硬科幻”的代表,他痴迷于世界的构筑、科学的根据和可信的细节。这应该是一种褒扬,因为我们的大多数科幻作品,实在是太软太空了。但刘慈欣绝不仅仅满足于对技术的描写,而是自始至终都贯穿了对人类命运的深切思考。而这种思考,一旦从大尺度的时间与空间的角度展开,便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开阔视野,其结论也往往令人震惊。在2007中国成都国际科幻·奇幻大会期间,在女诗人翟永明开办的“白夜”酒吧,刘慈欣和上海交通大学江晓原教授之间有一场十分精彩的论辩。刘慈欣的旗帜很鲜明:“我是一个疯狂的技术主义者,我个人坚信技术能解决一切问题。”在全世界敢这样直接亮出底牌的人不多,在中国就更少。刘慈欣举了一个例子,假设人类将面临巨大的灾难,问在这种情况下可否运用某种芯片技术来控制人的思想,从而更有效地组织起来,面对灾难。

这样的观点当然会引起巨大的争议,这正是在《三体Ⅱ:黑暗森林》中出现的场景。作为一个长期饱受人文主义思想熏陶的人,我本应对刘慈欣的科学主义倾向大加挞伐。但是,在看完《三体Ⅱ:黑暗森林》后,我知道他看似极端的“科学至上”和“唯技术主义”的旧瓶子里面,其实已经装了很多的新酒。这也正折射了我们这个时代的一个重大转折精神,人性、道德、信仰,这些原先是哲学家、伦理学家、神学家的专属论题,如今正日益受到科学家的关注。而具有理科背景又是科幻小说作家的刘慈欣,恰好站在一个难得的位置上,从科学的角度审视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解释科学。他超越了传统的道德主义,以惊人的冷静描写人类可能面临的空前的危机和灾难,提出了会被认为是极其残忍的各种解决方案,但是我们将理解他对人性的终极信念。刘慈欣相信最美的科幻小说应该是乐观的,中国的科幻作者们应该开始描写美好的未来,这是科幻小说的一个刚刚开始的使命。

在这样一个终极的高度,刘慈欣涉及了信仰的问题。这本来就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一种稀缺的元素,在科学飞速发展的今天,在偶像的黄昏,在“上帝已死”的现代,更是显得尴尬和不合时宜。但是,信仰不死,只是转型。未来、理想、乌托邦,这些都是人类永恒的心理需求。这些渴望在不同的时代会呈现出不同的面貌,在一个科学技术高度发达的时代,在宇宙大爆炸和坍缩的背景下,光年和基本粒子的尺度上,信仰又会采取什么样的形式,科学又会在其中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在刘慈欣的心目中,科幻小说的最高境界是幻想宇宙规律,并以此构建一个新世界。“这是最高级的科幻,因为没有比幻想宇宙规律本身更纯粹的科学幻想了;同时这也是最难写的科幻,比如把万有引力与距离的关系改一下,成线性或三次方,那宇宙会变成什么样?这绞尽脑汁也难想出来。”他认为这是“造物主的活”。

从《流浪地球》《微纪元》《超新星纪元》到《三体Ⅱ:黑暗森林》,这个世界已经卓然成形,日趋丰满。对刘慈欣,我们有大希望。

→选自《书城》2009年第2期

同类推荐
  • 串味折子

    串味折子

    这本随笔集,无面具、少委婉、不粉饰、近市井。笔力精峭、洞微烛隐、妙意横生。犹如串味折子戏,或长或短、或俗或雅,亮相即精彩纷呈。
  • 伊索寓言

    伊索寓言

    本书原书名为《埃索波斯故事集成》,是古希腊、古罗马时代传的讽喻故事,经后人加工,成为现在流传的《伊索寓言》。《伊索寓言》是一部世界上最早的寓言故事集。同时,《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之一。
  • 百年老课文

    百年老课文

    人类最大的使命是制造翅膀,最大的成功就是飞翔。看一种书,接受了一个人的见解,又立刻能把那人那书的思想排逐了出去,永远不把别人的思想砖头在自己的周围起墙头来。
  •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大师讲堂学术经典:杨树达讲文言修辞

    读中国书,不可不知中国特色的修辞。不明中国特色的修辞,易犯事不明、物不显、犯人忌等毛病。中国修辞与西方修辞相异之处甚多,然知之者实少。杨树达《中国修辞学》为中国特色修辞学的奠基之作,值得让更多读者知晓和学习。本书介绍了这本奠基之作的精华所在。
  • 曙光示真(海明威文集)

    曙光示真(海明威文集)

    本书记述的是海明威于1953—1954年第二次偕同第四任妻子玛丽·威尔什去非洲游猎的经历。他们夫妇俩与跟随他们作为助手的几个当地人追猎一头作恶多端的凶悍狮子,沿途并射猎瞪羚、豹子、沙鸡等非洲特有的野生动物,表现了作家对憨厚、忠诚度非洲土著居民纯真友好的感情以及他们这一段幸福快乐的伉俪生活,当然也深切地反映出海明威对于最能丈量人性极限的冒险活动的终生痴迷。本书是海明威的第二部“狩猎专书”,是读者零距离感受海明威独特魅力的最佳读本。
热门推荐
  • 天靖凡生赋

    天靖凡生赋

    自天靖王朝建立开始,每一段历史里都掩着一群人的名姓,筑着累累白骨。央言之,不过是承万千生灵的愿望而诞生的大巫,一身冷傲风流的气韵,在遇到温云成时都化作了温柔婉转的情丝,一腔女儿心思,半负了苍生天下,半负了爱恨情仇,她就像个踏血河而来的修罗,一身血债,半世流离,都抵不过天荒地老里,有君相伴。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另嫁

    另嫁

    国公府的嫡女自小有一门亲事,可是到了快要成亲时,未婚夫居然失踪了,这下可难倒众人了。某嫡女:什么?人不见了?那正好另嫁他人吧
  • 我弟有大帝之资

    我弟有大帝之资

    2100年,灵气复苏已过去了百年,各方势力蛰伏,蠢蠢欲动。牧生一个不平凡的十六岁少年,,懵懂无知,卷进阴谋的漩涡,误食能力果实,接到传说中的学校圣斯顿的录取通知书。得知误食能力果实者,三日内可以炼成丹药,提取能力果实。在逃往帝都的火车上,被亲哥哥坑,放出天启六王,被帝国大主宰的关注,挖矿一月。帝都圣斯顿,拜师面冷心啰嗦的冰山剑仙叶孤仙,与师兄沈之行,共谋引师娘大计。半年后,在期中考试中荣获第一,声名鹊起,一年后,时间荒野,百万佣兵争夺赛,在团长“炎武”带领下,夺得第一。两年后,波塞大帝离奇的死亡,冰王海欧斯称帝,这巨无霸的国家,陷入了动乱,三十六路诸侯,手握重兵,虎视眈眈。两年半后,10年一次的“青年战”,5Pk5战争,他以一己之力,力压诸国。拥有正义联盟支持的,三十六诸侯国为首的麒凌侯,要求帝国派出和亲公主“夏诺雪”。这当真是大逆不道,波塞大帝在位时,便提出“帝国永无合亲”。冰帝欣然答应,合亲之时,便是他血洗三十六国之时。冰帝以牧生之名,将三十六国满门血洗,完成了统一大业,君临天下。
  • 魔血诛神

    魔血诛神

    一个未知身世的少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屠杀,踏上了复仇之路。为报血仇,先入修真之门,后坠炼魔之道。而当身世之谜逐渐解开,一切坚持,却又似乎失去了本来的意义。为了心中执念,唯以沸腾魔血,诛灭万界神魔。
  • 盛世情:呆萌是态度

    盛世情:呆萌是态度

    她是叶氏集团的私生女,因为两个女人的死被迫寄人篱下12年。在一场绑架后,她终于下定决心要成为强者。于是在他的帮助下走上逆袭之路。当她真正变强时,他的一句表白却又让她成为了软萌的小兔子。
  • 女寝104

    女寝104

    一间尘封已久的寝室,四个来历不同的人,一段段惊奇的故事,究竟谁是朋友谁是敌人?这夜过后,又会发生什么?
  • 智慧决定成败

    智慧决定成败

    本书介绍的都是那些普通人白手起家成为亿万富翁、小企业发展壮大成为业界领头羊的故事及其成功轨迹。读完本书,您会悟出:许多人的成功并非您想象的那样高不可攀,有的甚至得来全不费功夫。只要头脑清配、方法对路、兢兢业业、知难而进,换了您也同样会成功,而且可能比他们更功功!祝您好运!
  • 追随你的心

    追随你的心

    本书全面解读和诠释苹果“教父”乔布斯经营理念与管理思想的作品,完美地展示了乔布斯的创新思维和商业智慧。本书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乔布斯的经典语录开篇,结合他本人以及商业史上的经典演讲案例,针对苹果公司及商业中的关键问题,如创新、管理、经营、用人、生活等都有独到的见解和剖析。
  • 末世之我的僵尸女友

    末世之我的僵尸女友

    人类与僵尸关系日渐微妙,而人类为了巩固地位,一些人开始研究僵尸基因,妄想改造人类体质,不想创造出了一种让人丧失理智,不知疲倦和疼痛,见到活物就啃咬的病毒,被感染的人被称为“丧尸”,而且这种病毒传染性极强,让整个世界陷入了末世。韩诚是一个刚毕业的大学生,刚找到工作就面临世界突变,丧尸横行,驾驶着面包车四处闯荡,偶然的遇难,让他意外邂逅了冷艳美女,结果后来发现,自己的女朋友居然是僵尸?还是高级僵尸!什么,自己平时文文静静的老妈,居然也是高级僵尸?这都是什么鬼!且看拥有双重身份的韩诚,在这末世里一点点的蜕变,在不同的立场的煎熬下,他会去拯救这个世界吗?还是让它更快的毁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