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370300000095

第95章 李鸿章鸭绿江边布棋局

洋务运动主要是在经济、科技、军事方面学习西方。因为慈禧深知,政治制度是不能学习西方的,尤其是西方政治家高喊的民主。

但是当无情的岁月在慈禧的脸滑过以后,她认识到了女政治家也是女人,美容和逛街应该占据女人生活的大部分,那就得减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怎么改革呢?出国访问,开阔一下视野?但是她有一个问题,没有具有名份的配偶可以携带,总不能说那拉氏携李莲英出国访问吧?所以政治体制的问题她又低头看国内,借鉴一下民间吧。

她一下子想到了江湖。这个好,江湖上你争我斗,尔虞我诈,打打杀杀,各自为战,互相制衡,我只需要做你们的盟主就行了,具体的事情浪费你们的脑细胞吧,我还是留着精力看衣服,做美容吧。于是朝廷出呈现了江湖格局:

名誉盟主:光绪(主要起传令官作用)。

总顾问:慈禧(什么都顾,什么都问),座右铭:坐看庭前花开花落,就怕天边云卷云舒。

【帝王派】掌门人:光绪,中坚力量,翁同龢及进步知识青年。派训:我的地盘我想做主。

【皇族派】掌门人奕?、奕環,主要成员,皇族公子哥。派训:一只香来一杆枪,一把拐来一个筐,见了上司就烧香,见了下属就放枪,能拐就拐,能诓就诓。

【淮军派】掌门人:李鸿章,主要成员:张树声、潘鼎新、刘铭传等等。派训:风风火火闯九州,该出手时就出手。这是当时中国最有实力的门派,成员遍及政界、军界。在各派中具有压倒性优势。也是朝廷的顶梁柱,清朝的江山有一千斤,淮军派支撑着六百斤。换句话说,淮军派也对朝廷构成了极大的威胁,好在李掌门革命觉悟很高,忠于朝廷,忠于太后,忠于金银,没有热衷于皇权。

【湘军派】掌门人:曾国藩,刘坤一(早年),主要成员:李鸿章(早年)、左宗棠(早年)、彭玉麟、胡林翼、鲍超等。派训:好汉须记当年勇,青出于蓝永远不是蓝。这曾经是中国最有实力的门派,淮军派掌门曾经是它的成员,但是后来被淮军派超越,不过湘军派仍沉浸在昔日老大的尊荣里。

【楚军派】掌门人:左宗棠,主要成员:王德榜等。派训:好好学习,天天向上,他日折桂,必定有我。

【南洋派】掌门人:沈葆桢,主要成员:刘坤一、曾国荃。派训:满招损,谦受益,细水长流。

【清流派】掌门人:空缺,主要成员:张佩伦、李红藻、张之洞等,派训:以人民的名义,激扬文字,针砭时弊,谈吐间尽显男儿本色。

此外还有很多小的派别。每一个大派下面又有很多小派,比如淮军派,下面又有铭字军(刘铭传)、鼎字军(潘鼎新)、开字军(程学启)。

对于各门派下面的官员,自己考核,自己管理,需要提拔或贬谪时,只需要报告总顾问,名誉盟主走走程序就行了。

各门派实行轮值制度,遇有重大事项,名誉盟主报告总顾问需要哪个门派担任轮值主席,那个门派就要勇挑重担。

当然,日常担任国家和军队管理的轮值主席大多数淮军派,因此淮军派还提出了一个口号:让流动红旗不流动。

这次对日作战,担任轮值任务的正是淮军派。之所以淮军派担任轮值主席,是因为“天时地利人和”。因为长期以来淮军派担任国家和军队建设的轮值主席;祸起于朝鲜,陆战在朝鲜、辽东一带,这都是淮军派的势力范围;海战在黄海,这是北洋海军(隶属淮军)的势力范围;当时从总顾问到一般政治人物,都希望淮军派来一场大战,检验一下这座钢铁长城可靠性,同时也削减一下它的势力。

因此在组建抗日援朝军时,淮军派自然充当主力。同时,总顾问、名誉盟主考虑到战争一旦战胜,淮军就是再造中华的功臣,那还了得,李鸿章的腰比现在还要粗了,帝国的大厦就完全由他一人撑着了。

所以光绪又派了皇族派的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盛京将军裕禄等。

这样有个好处,一旦战胜,军功章里有淮军的一半也有皇族的一半。也让国人看到大清的江山始终是满族人在扛着。即使战败,皇族军也可以在战争中得到锻炼,为战后建设更加强大的皇族军提供可能。

光绪本身是个热血青年,他做梦都想成为汉武帝、唐太宗、康熙,因此他支持洋务运动发展经济富国强兵,对外强硬抵抗外侮保境安民。但是,他现在才知道自己“纵然生得好皮囊,腹内原来草莽”。甲午战争一连串的失败给他迎头泼了一盆冷水。前面说过,本来他还想通过甲午战争这张考卷结束实习期,现在看来不取消实习资格就很好了。所以这位“焦急哥”变成了“沉默哥”,对于战争的具体战略部署不再指手画脚,而是把这个担子压给了李鸿章。

李鸿章这只被赶上架的鸭子是哑巴吃黄莲,当初直隶的民脂你也搜刮了,北洋的银子你也吞噬了,现在日本人来了,你这个江湖轮值主席不冲上前谁冲上前呢?

但是如今的李鸿章与往年不一般,不是中法战争时的李鸿章。中法战争时他只管给太后、皇帝、军机处出主意想办法制定战略方针,然后他们当大喇叭喊出去,战略失误找不到他,因为有他们撑着;战术错误也找不到他,前面还有两广总督、云贵总督及前敌司令。

现在太后在潜心念佛(虽然没有吃斋)岿然不动,“焦急哥”成了“沉默哥”,战略失误了没人给撑着;自己就是直隶总督、北洋大臣,就是前沿指挥官,仗如果打不好你找谁顶雷呢?

但是李鸿章就是李鸿章,三下五去二化解了自己的危机。

当时全国的陆军不止淮军,海军不止北洋,这个地球人都知道。但是面对光绪把全国的担子压到自己头上,李鸿章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接受了,没有半点推脱和牢骚。

李鸿章连夜召开作战会议,按照“政治引领,军事主打”的原则制定出战略方针:“严防渤海以固京畿之藩篱,力保沈阳以顾东省之根本”。

保北京不言而喻,皇帝在北京;保东北是因为皇帝的老家是东北。总之,这场战役的核心就是保卫皇帝,保卫大清。

你看人家李鸿章,功高不盖主,势大不轻主,所以成为大清官场的不倒翁。估计光绪看了这个战略方针后会深情地握着李鸿章的手,不住地擦眼泪:“老李同志,有你在,大清则长青,大清长青,你则长青!”

李鸿章不仅是战略总策划,还是方面军总司令,也这次战争的承包责任人,因此他对辽东的防守也做了较为具体的安排部署。

首先他看到朝鲜战局无法收拾了,打下去也无力回天,怎么办呢?你能灰溜溜地带兵跑回来吗?不要紧,李鸿章有办法。

他安排秘书班子重新总结了中法战争前期失利的原因:战线长、保障难、前后方联系中断、帅将指挥脱节、异邦作战群众基础差……

这次对日作战要充分吸取中法战争的教训,收缩战线,退回国内,经营鸭绿江防线据险而守——占尽地利。

东北为龙兴之地,群众基础好,且为了彰显八旗军强大的战斗力,最好派当今真龙的传人一起并肩战斗,这样他们既是卫国又是保家,会有不一样的主动;况且满汉会在战斗中凝结民族友谊,熔铸钢铁长城,此谓人和。

辽东防线现在势单力薄,建议调集大量军队,对前来侵犯的日军造成威慑。其必不敢贸然行动,稍一犹豫,将进入冬季,天寒地冻。外人来东北必然水土不服,况且转眼迎来太后60大寿,各族人民都竭尽全力为太后60岁生日献礼,斗志必定空前昂扬,战力必然空前高涨,此谓天时。

天时、地利、人和兼具,战斗的胜负还用说吗?

光绪被李鸿章忽悠地摸不着北,当然是“准奏”了。

李鸿章如愿以偿地做了战略撤退,于9月26日把部队全部撤回国内。

光绪派出皇族派的依克唐阿、裕禄等与淮军同台演出。

这样就达到李鸿章把军队退回国内、拽上个替罪羊的目的了。当然了,这场防御战是淮军派占大股。

李鸿章进一步提出,战斗的决定因素是人,因此在辽东战役中要经营好人心,鼓舞士气。

因为朝鲜战争的失败,导致现在士气低落,建议火线提拔干部挖掘战斗力,建议在守军中注入新生力量冲淡朝鲜战争失败的影响。并且他推荐了一个人——宋庆,帮办北洋军务。

为何宋庆被点中秋香?因为宋庆最符合这两个条件(火线提拔、外来人员)。宋庆曾经跟随过李鸿章,也是其门生,但是他又不是李鸿章的嫡系,现在是四川提督驻守旅顺多年。李鸿章想:提拔了宋庆,他肯定会感恩戴德(尽管宋庆是民族英雄但也会对升官有着极大的渴望)进而发展成自己的嫡系,淮军派就可以在战火中壮大;如果战败了,宋庆是前敌司令,他率领的是毅军,还有皇族军,责任不能由淮军一家承担;宋庆守旅顺多年,旅顺是北洋海军的重要军港,也是渤海的门户,他的提拔肯卖力战斗,利于保卫北洋水师。

你看老李同志这是一步走活了几步棋?当然,火线提拔的不止宋庆,还有聂士成、吕本元等一批将领。

李鸿章因为兼任北洋海军大臣,得以水陆军一起指挥。为了保住自己的北洋舰队不被日本联合舰队击沉,他提出海军停在港内,与陆路炮台形成打击合力,海陆军合成作战。这样其实是把花巨额购买来的军舰当成了炮台,丢掉了军舰的机动性。

但是老李一用“海陆合成作战”这个词,就把光绪及军机处忽悠的天旋地转了。

李鸿章还在继续唱:在旅顺设置北洋前敌营务处,任命龚照屿节制诸军,且兼任后勤部长;海陆联勤,既提高了后勤保障效率又节约了后勤保障费用。

龚照玙同志听到这个消息是热血沸腾,誓为朝廷的抗倭事业奋斗终生!因为他知道,在这个位子上肯定要与朝廷保持一致,在富国强军的洋务背景下,要发家致富奔小康。

热血沸腾的不止龚照玙,还有光绪等,一看李鸿章同志真是善于实干、善于创新的好同志,这样的同志“你办事我放心”。

八月二十二日(9月21日),经过李鸿章的运作,清廷命四川提督宋庆(1820―1902)帮办北洋军务,率毅军从旅顺进驻鸭绿江防线重镇九连城,指挥前线战事。

已经75岁的宋庆,当即表决心:“此行若不能奏功,以死殉国而已”。宋庆同志一直革命意志坚决,我们不能说他唯官是图,但是这个副总司令的职位的确瞬间提高了他的革命觉悟。阶级社会,最大的财富不是金银,而是官位。所以拿破仑同志说“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这是价值观的引领。

宋庆可以说是一名好同志,堪称英雄,忠君爱国,作战勇敢,勇于担当,尽职尽责。他是在部队里成长起来的。没读多少圣贤书的他自然与科举无缘,24岁时(1844年)这位山东好汉想到了从军,投奔了老乡、亳州知州宫国勋,参与剿灭捻军。宋庆同志是个头脑聪慧、明辨事理的人,为什么敢于把自己扔进刀光剑影里创业,而且和民间认为是正义代表的捻军为敌呢?因为宋庆同志同时还是个志向远大、审时度势的人,他看清了捻军不过是昙花一现,远不是清军的对手,因此只能参加清军。而当时维稳是不计代价的,为了能剿灭反贼捻军,政府派出几倍于捻军,装备前卫的军队,应该说胜利不是问题,只要有勇气和胆略,挣几枚军功章是没问题的。事实也跟宋庆预想的差不多,战斗是不对称的,清军在捻军面前所向披靡。作战勇敢、建功心切又有宫国勋推荐的宋庆很快光荣的进入了军官队伍,而且后来官位一直飙升,从农民到将军。之所以能在官场取得这样的战绩是因为他后来继续参加了剿灭太平军不对称的战斗,稳建战功,抱住了李鸿章、左宗棠这些大树,经历屡次裁军他的毅字军都得以保全。既然是参加的都是不对称战争,战火真的锻炼了宋庆吗?又得适应官场的潜规则,他能一心一意修主业吗?后来驻守旅顺,建炮台、修军港,估计战斗主业抓得不紧,至少放松了学习,面对现代化的战争,面对装备不逊于清军的日军,他还能建功立业吗?

后来黑龙江将军依克唐阿率镇边军、刘盛休率铭军也先后到达九连城附近。这样鸭绿江防线清军人数增至80多营,约3万人。

依克唐阿是皇族,他的成长经历我们就不用说一些了大家可以想象一下。

李鸿章的表面文章压不住一连串的问题。宋庆和依克唐阿谁也不服谁,怎么联手作战?另,除了依克唐阿的部队,诸将由宋庆节制。你宋庆是周瑜还是诸葛亮,我们凭什么听你的?事实上宋庆除了可以对自己创建的毅字军10多营发号施令,其他的诸将只能采取协商的协作办法。宋庆把苦水倒给李鸿章,李鸿章也无法解决这个顽症。宋庆没办法,只好以安东至九连城一线为主阵地,分左、右两翼设防。

右翼:以苇子沟为大营,宋庆率亲兵四百人驻此;铭军,由刘盛休统带,驻九连城;芦榆防军,由聂士成统带,驻虎山至栗子园一带;毅军一部,由马玉昆统带,驻榆树沟至瑷河右岸一带;毅军一部,由宋得胜统带,驻苇子沟至瑷河右岸一带;盛军,由吕本元,孙显寅统带,驻安东县沙河镇一带。

左翼:以长甸城为大营,依克唐阿驻此;齐字练军,由倭恒额统带,分扎安平河口、鼓楼子及蒲石河口;镇边军,由依克唐阿直接统率,分扎东阳河口、苏旬河口,另有聂桂林所派奉军三哨,驻扎长甸河口。

一心想一言九鼎的光绪也知道一言堂的好处,就命令宋庆担任鸭绿江防线总司令。但是两粒豆子放在一起融合吗?况且依克唐阿是大清的股东,你宋庆充其量是个车间主任或班组长,你凭什么管我股东?你淮军派什么时候一统江湖了?

同时,清军也在辽南地区加强守备。怀字军、和字军、桂字军及徐邦道拱卫军等30多营分别把守金州、大连和旅顺,修筑炮台,增加炮位,构筑工事。

清朝的总兵力和日本进攻中国的兵力差不多,装备甚至更胜一筹。据日方统计:清军鸭绿江防线共有大炮90余门,而且“米均齐备,枪炮子弹均二百数十出”。但是宋庆这个临时盟主能够带领这些帮派走向胜利吗?

这时已经有了电报,那么战略指挥权肯定在李鸿章手里。李鸿章对着并不准确的地图,跟诸葛亮较劲,运筹帷幄,妄想决胜千里。

这时半路又杀出个程咬金,喜欢发战争财的唐景崧又站出来了。他本来已经担任了台湾布政使,但是升迁永远在路上,做梦都想自己的乌纱帽变大。当年法国侵占越南自己主动请缨实现了第一次飞跃。现在日本又觊觎朝鲜,这位“请缨哥”又热血沸腾,真想再去潇洒走一回。但是他清楚,如今的轮值主席淮军派不是当年的淮军派,已经兵强马壮,“人才”济济,都是老中医,也不用你去开这个药了,你去能忽悠谁呢?再说现在已经是布政使了,去前线还能当嘉宾做看客吗?你就得指挥战争了,你有那个金刚钻吗?所以考虑了一圈,“请缨哥”只是写了一片论文给李鸿章,指出,凤凰城一代地势险要,应当据险而守,以不变应万变;牢记曹刿老人家的话,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等敌人进攻第三次我军再一鼓作气出击,攻击倭寇的“三而竭”,岂有不胜之理?李鸿章一听有道理,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还是听曹刿的吧。因为李鸿章脑子里也没有现代化的战争概念,虽然他天天亮开嗓子喊搞洋务,这只不过是他审时度势把握的时代脉搏,提出的吸引皇帝的口号而已。虽然也的确进行了一些洋务改革,他的目的是出政绩,不是真想把大清带向繁荣富强。

对于这个战略方针,宋庆和依克唐阿是不认可的,但是他俩也拿不出切合实际的作战方针,他们的成长都如出一辙,翻开人事档案一看,政绩不少,军功很多,但是哪个是为了干事而干事呢?都是为了政绩而干事,干了一,吹成十,把上级领导忽悠来,开个现场会,予以推广,这个过程宣传部门再给吹嘘一番,成了一百,百分之百完美。然后提拔升迁,原来的事就成了烂尾工程,无人问津。他们这个过程中也学不到什么。现在战争来了,战胜是硬道理,再搞花样不大管用了吧?

同类推荐
  • 魏武传奇之明哲保身

    魏武传奇之明哲保身

    世道复杂,很多东西要经历了才懂,两世为人,明哲保身。
  • 二十四史-周书

    二十四史-周书

    《周书》,五十三卷,其中本纪八卷,列传四十二卷。唐令孤德主编,参加编写的有岑文本和崔仁师。北魏末年,政治动荡,乱事遍起。出身于北魏北方六镇中武川镇的宇文泰,率领一批以武川镇人为主的鲜卑族军队,联合关陇地区的汉人豪族武装,建立起西魏政权。后宇文泰的第三子宇文觉在公元557年代魏建周,史称北周。西魏、北周这两个前后相续的政权,统治区域大致包括今天陕西、宁夏、甘肃和四川的大部,山西西南部、湖北西部及河南西部。与东边的东魏、北齐和江南的梁、陈成鼎足之势。公元577年,北周灭北齐,统一中国北方。公元581年,杨坚代周,建立隋朝。
  • 闲话故国

    闲话故国

    他,羡慕古代神级大文豪,神往一介书生生活。他,善识朝中贵臣,交友隐士上人。他,学富五车,畅论封建制度八股文......穿越了,意味着将开始新的一切。义兄孝宗皇帝赐予闲官,他玩游天下,广识文人,交友江湖,视功名如粪土,嬉戏人间。大明,因他的到来而不同。
  • 噬血之手

    噬血之手

    龙脊,一位特种兵王,受首长命令,到太平洋去某一岛屿上,去寻找从太空掉下来的飞行器残骸,不小心被噬血石吞噬了全部精血,窝囊死去,灵魂意外的附身到抗战时期一个封建思想比较隆重的一个家族子弟身上。前世死的太窝囊了,龙脊决定要在这一世活出个样子来。在这个战火纷飞的年代,他将自己一身本领发挥的淋漓尽致,让敌人闻风丧胆。
  • 青帝孙仲谋

    青帝孙仲谋

    天下英豪齐争霸,三国纷争乱不休。自古从来无新事,都是羊头卖狗肉。说仁行义真如此?怕是背后名利收。
热门推荐
  • 未说不爱你

    未说不爱你

    乔臻说:“宋词,我没办法说出你到底哪里好,但是你身上就是拥有吸引我的东西,我没办法改变,对不起。”宋词说:“这世上总会有人哪里都好,也可能会有人哪里都不好,在这场感情中,你就是哪里都好的那个,我就是哪里都不好的那个。”叶嘉北说:”要是我的卑鄙无耻能换来你一个不经意的回头,我愿意做一辈子的小人,遇见你之前,我想做个伟人,遇见你之后,做一个伟人只是在遇见你之前。“程之璟说:“幸而有你。”是啊,幸而有你。
  • 残卷风云

    残卷风云

    新书《地三世界》,欢迎收藏!刀光剑影中,几多悲欢离合?血雨腥风过,再看喜怒哀乐。阴谋诡计,说不清爱恨情仇往事;杀生予夺,道不尽宏图王霸雄心。世间险阻,怎样才能披荆斩棘而证道?此生枷锁,如何为了追求自由而破除?东幽大陆,今时今日风起云涌;几本残卷,此时此刻再现江湖!
  • 你若转身,我便在你身后

    你若转身,我便在你身后

    你是不是傻,本书全靠想象,所以你懂得。新人第一次写,可能会断更,但是,我尽力写好,望各位不要嫌弃,愿君喜欢
  • 神医逆天之天才炼丹师

    神医逆天之天才炼丹师

    她出自医学世家,更是其百年难得一遇的天才神医,凡出自她手,即使到了阎王殿也能给你抢回来,却因为与某人的一场交易穿到了一个腾空的大陆,从此陷入了修灵的生活。缺钱?不可能的,随便一瓶丹药扔出去都有各个势力极力相争;缺美人?不可能的,身边随意一人便是倾国倾城的美人;皇权压迫?不可能的,对于各国来说她就是个瘟神,来了自是请上堂供着都还来不及,看她如何素手翻云创造奇迹。
  • 冷面偶像宠妻成瘾

    冷面偶像宠妻成瘾

    陆枫:要老公吗?慕苏:滚!不要!陆枫:老婆~慕苏:咦~肉麻!他,国际知名小鲜肉,可盐可甜(虽然都是装的),一次偶然的机会遇上了她,并契定了一生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凶猛怪兽在哪里

    凶猛怪兽在哪里

    重生的李约意外获得打怪兽系统,只要打死怪兽就能变强!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该选择什么姿势打怪兽呢?桥得麻袋!怪兽体内有晶体,可以让你变成原能武者?这么说来,徒手撕怪兽也不是不可以喽……可是怪兽有点凶猛,最好先组个队,升级一下装备,加强一下自身实力,要不然,怪兽没打到,自己先成怪兽口粮了……
  • 如果你说爱我

    如果你说爱我

    一场精心设计的遇见,原以为一切都会按照昔筱筱的剧本发展,可是一旦对象是谷瑾,一切都变了。昔筱筱遇到谷瑾,就注定不会按着她原来美好的幻想走下去。一场持续了三年的暗恋,终于在突发情况下暗恋变明恋,昔筱筱便开始了一场苦追男神的戏码。谷瑾,如果你说爱我,我愿意用一辈子陪在你的身边。
  • 我的青梅竹马之鹿晗

    我的青梅竹马之鹿晗

    当女主遇上自己的竹马后会怎样,阴险小人的陷害,让自己陷入信任的危机,经过重重困难,看看女主是怎么和男主在一起的。
  • 冷酷王爷极品男

    冷酷王爷极品男

    什么!她要出嫁了!而且要嫁的人居然是他!夏桀风,草龄双十。因其轻功绝伦,人送绰号“追魂风”,堂堂龙炎王朝第四王爷,皇上的宠妃叶贵妃之子。传闻做事冷酷无情,十二岁就亲手杀死自己奶娘,令天下女人闻“风”丧胆,至今都无佳人肯嫁!也是龙炎王朝唯一一个尚未婚配的成年王爷!可怜她花一般娇艳的佳人,怎么说也是龙炎王朝第一将军林成的嫡生二女儿,难道因为大姐身染寒疾,就要将自己推进火坑吗?呜呜呜呜,她怎么这么倒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