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523000000225

第225章 巴州定

“报公子,曹军主力正急行南下,不久便可至敌营!”

刚刚因为砍伐的树木解决了壕沟问题,战局有了一丝进展,刘循便收到了噩耗。

“敌营未破而敌援兵至,如之奈何?”

邓贤说道:“不若就此退去,另设他谋。”

张任说道:“敌军主力南返必已破葭萌关之兵,若我等远走,其必顺势往攻葭萌关,葭萌关危矣。当乘其远来,立足为稳,击之,敌军可破。”

张任认为,曹军急行军北上,打完一战再急行军南下,一定疲惫不堪了。加上蜀军有人数优势,说不定这一次可以在野战战胜曹军。

为了不让诸葛亮回营,依托营寨死守,在张任的建议下,刘循率军来到曹营东门。

屯于东门有几个好处,一者,诸葛亮如果不和蜀军交战,一心回营,那蜀军便可在短时间内绕到北门,追在回营的曹军后面攻入曹营。

二者,蜀军在东门也不会受到回军的曹军和营内的曹军两面夹击,东门的防御工事虽然隔绝了蜀军的进攻,可它同样阻断了曹军出营的可能。而曹军想要两面夹击,营中的曹军只能从南门出来,而等南面的曹军转到东门,蜀军早就准备好了。

不过这些都是张任想多了,诸葛亮本来就没有回营休息的准备,曹军主力直直的向蜀军冲来。

两军相距两三里,曹军在诸葛亮的指挥下,很快从急行军的混乱中恢复过来,完美的摆好了八阵。

面对八阵,上过一次当的蜀军这次没有盲目的冲入八阵。张任想仰仗兵力优势,和曹军打消耗战,哪怕中军被曹军的弩手压制,他也没有下令冲阵。(明白自身的不足,刘循将指挥权交给了张任。)

看着蜀军的应对,诸葛亮微微一笑,开始挥舞令旗。

在诸葛亮的指挥下,曹军八阵后方的三军和中间三军以飞快的速度组成了锋矢阵,同样在张任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八阵前方三军的中间那一军一分为二,融入了左右两军,让出了中间的道路。

“呜!呜!”在进攻的号角中,以曹彰和牛金的箭头刺穿了蜀军。

但曹军的锋矢阵没有整个插入蜀阵,而是在诸葛亮的指挥下,行进到一半便开始变阵。

原本的锋矢阵飞快的变成前三军、中三军,而后方让路的原前三军自动分裂成后三军。

张任还没有反应过来的时候,在曹军的主动下,蜀军再一次深入了曹军八阵,仿佛和上一战一般,主动突入阵中。

为了解救八阵之中的友军,蜀军不自觉的开始一点点深入八阵,而张任想要脱离的时候已经来不及了,现在的蜀军和曹军已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了。

相比于上一次,这次的蜀军没有受到曹军骑兵队的打击,有许多蜀军能够杀透八阵。可八阵也让原本成建制的蜀军变得七零八落,杀透重围的蜀军士兵发现身边的友军根本不是同一校,甚至不是同一伍的,他们也找不到原来的主将。

不是所有军阀都有资源和刘备一样让士兵长时间学习的,即便是曹操也只有麾下的精锐才能和刘备军相比,能够在找不到主将的情况下自发按照军衔重新组队。

兵找不到将,将找不到兵,杀透八阵的蜀军反而开始混乱起来。

发现八阵后方的情况,张任下令刘璝和邓贤杀透八阵到后方指挥。但两人显然没有这个本事,刘璝已经在八阵中迷失,没能杀透八阵。而邓贤虽然杀了出去,但他没能控制混乱的蜀军。

没有办法,张任只能亲自冲阵,重新将指挥权交给刘循。有了张任的应变,蜀军还能在曹军的进攻中坚持,刘循则完全跟不上诸葛亮的节奏。

随着曹军数次变阵,刘循脑中成了浆糊,不指挥还好,越指挥蜀军越乱。待张任杀到八阵后面,主阵的蜀军已经有崩溃的趋势了。

张任企图率八阵后方镇定下来的蜀军两面夹击,可时间没有眷顾张任,在刘循的努力下主阵的蜀军溃败了。

逃兵越来越多,刘循制不住,只得随他们一起向阆中县逃跑。这时候,一直等在曹营南门的黄忠杀了出来。

原来,诸葛亮杀向蜀军的时候,让人给黄忠传递的消息(信绑在箭上射入营中),让黄忠不必加入混战,只要在南门截杀蜀军败兵即可。

发现主力溃败,张任也只能接受现实,为了刘循和主力能保存,张任舍命攻击曹军八阵,将曹军主力留在了原地。

“公子快走,我来断后!”为了掩护刘循,刘璝主动率本部断后,冲向了黄忠。

刘璝很好的完成了断后的任务,代价便是他的生命。杀了刘璝的黄忠没有支援主阵,而是继续追杀刘循。

“刘循休走,我已等候多时了!”发现刘循败兵,魏续和宋宪一起杀了出来。

“公子速离!”受到曹军精锐骑兵的冲击,好不容易聚拢的蜀军败兵又四散逃跑。情势危急,这一次站出来的是一直护卫在刘循身边的严颜。

严颜所部被驱离垫江县后,一路北上,在充国追上了刘循,之后便一直在刘循身边。

严颜虽然英勇,可身边的士兵毕竟是少数,而且疲惫不堪,很快便被魏续和宋宪的骑兵冲散,分割消灭。严颜本人也被魏续和宋宪两人夹击,一个没注意被击落马下,成了曹军俘虏。

“不必远追,速往攻阆中!”诸葛亮止住了想要追杀张任的曹彰等人。

诸葛亮下令黄忠和魏续等人即刻南下进攻阆中县,曹军主力打扫完战场后立刻修整。

南面逃跑的刘循始终没能摆脱曹军骑兵的追击,从北门逃入阆中县,曹军也跟着败军杀入阆中县,刘循没有片刻休息,又再度从西门逃跑。

夺下阆中县,魏续等人完成了既定目标,也不再继续追杀刘循,刘循绕道梓潼关,向刘璋求援。为了自家的利益,巴西太守庞羲投降。

“孔明先生连战连捷,真天下奇才也!”诸葛亮一连串的胜利,让曹丕整日笑容都停不下来,“先生所创八阵果真不凡,必将流传千古。”

曹丕认为诸葛亮一定会因为八阵名垂青史,而原本的时间线,诸葛亮确实流芳百世,不过不是因为八阵,而是其他功绩。

反倒是八阵这个犀利的阵法,因为司马家夺得天下后,司马昭想要垄断这个阵法,下令晋朝官方典籍不得记载,最终导致八阵彻底失传。

同类推荐
  • 刀枪不入

    刀枪不入

    一个利用与被利用的政治故事,一幕“奉旨造反”的政治悲剧,在利益的棋盘上,死掉的都是棋子。
  • 虎步龙骧

    虎步龙骧

    太宗年间,一个濒死的少年,一个冷血的刺客,命运的交织让两个毫不相干的人惺惺相惜,开始一段传奇的故事。少年风凌阳从濒临死亡,一步步成长为一教教主,武林至尊,坐拥二三美人,笑谈风花雪月,指点武林江山,垂范千秋英名。看唐太宗怎样遭人暗算,看武媚娘怎样一步步爬上权力巅峰,看扶桑武士凄绝怪恋,看中西异人决战金城。这里有奇情绝恋,有温婉动人,有义气高远,有刻毒阴谋,有宫廷权斗,有武林争锋,有小桥流水,有大漠荒沙,历史人物与虚构侠客交相辉映,权利与道义的冲突时时刻刻考验着人的心...
  • 历代律令(下)

    历代律令(下)

    由竭宝峰、刘心莲、邢春如、李穆南编著的历史之谜系列丛书共32分册,用来阐述政治斗争的复杂性并揭示古代历史长河角落中最为隐秘的部分。
  • 俺要当八路

    俺要当八路

    这是一个人性沦丧的时代。这是一个抵抗日军的时代。这是一个民族复兴的开始。日本侵略者无耻的侵略中华大地烧杀掠夺无恶不作,三光政策更是令人发指!中华这条巨龙终于愤怒了,龙游逆鳞处置必死!雄天本是一个乡下的小伙子,他是大字不识一个的流氓也是个一身正气血性汉子。他偶然间加入八路军民兵队这也是命运的指引踏上了抗日征程……故事开始了。
  • 外交内方外圆

    外交内方外圆

    本书是一部全景式再现中国历史的大型图书,它在吸收国内史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中华文明悠久历史沉淀下来的丰富的图文资料融为一体,直观的介绍历史发展进程,全书以多幅珍贵图片,配以文字叙述,全方位介绍中国历史的基础知识,内容涵盖政治、军事、经济、文化等诸多领域。
热门推荐
  • 公子独秀

    公子独秀

    本想平平淡淡,奈何骚动的世间,骚动的心,那是按也按不住呐...
  • 大道至中

    大道至中

    深山中一个道士和一个和尚养大的一个孩子,为求悟道而进入凡世红尘。道为何物?道为领悟,道为境界,道为经历,道为万物。
  • 九界我再走一回

    九界我再走一回

    九界众生,玄黯双源,风云卷动,有人德不配位,有人想撼动天理,纷纷扰扰,芸芸众生,世间万物,不过一个缘字。
  • 魅力难挡高小松

    魅力难挡高小松

    “我叫高小松,我,魅力难挡。”“......”“这自我介绍,会不会太中二了点?得换个!” 我叫高小松,阴司公务员,对待工作一向认真负责。 可总有那么极个别人,不愿乖乖接受命运,想想就可怕。 拜托,不要给我添麻烦了好吗? 答应我,要和我一样做个善良的人!
  • 腹黑皇叔的心尖宠:公主万万岁

    腹黑皇叔的心尖宠:公主万万岁

    咳嗯...本宫有个皇叔。什么?你说有个皇叔了不起是不是?你是不知道皇叔为本宫摘星辰摘月亮,杀莲花拒娶妻,斩大臣亲出征,可是...自本宫长大以后,为什么皇叔就...不再那么温文儒雅?而是..日日夜夜索取无度呢?
  • 清花词

    清花词

    传说,在一家熏香店里,有一位活了上千年的神兽,却像画中千年的嫡仙,常年身着旗袍,甚是奇异。她轻看世间红尘迷离,笑谈千年前的乱世,你,有幸一听吗?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全球神话再临

    全球神话再临

    在这个科技为主,质量守恒的时代,无鬼神,无超凡。平凡的蓝星少年得到了神话系统,当消失在历史长河中的神灵再临,科学家惊呼:我太难了
  •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之精神

    中国佛学精神是印度佛教文化精神与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相融合而形成的。外来佛教传入中土后,经过两汉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依附、迎合与调和,魏晋南北朝时期与传统儒道的共存并进、冲突交流,隋唐时期的相互吸收、独立创新,以及入宋以后的融合渗透、三教合一,逐渐形成了具有自身精神特质的中国佛学理论。中国佛学一方面继承了印度佛教的出世精神、思辨精神和文化宽容精神,另一方面又融合吸收了以儒道为主要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伦理精神、人文精神、自然精神等,从而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中国佛学精神。
  • 南风不解忆

    南风不解忆

    男女主人公16岁相识,22岁重逢,可以说是缘深,但女主是个失忆症患者,她和男主之间的回忆在6年后己经忘得所剩无几,男主为了帮她找回记忆暗中做了许多努力,只可惜直到他后来因心脏病去世,女主仍旧没有想起他,这不得不是个遗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