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3200000012

第12章 六经方药(4)

养荣承气汤 润燥兼下结热法 俞氏经验方载吴又可《温疫论》鲜生地(一两) 生白芍(二钱) 小枳实(钱半) 真川朴(五分) 油当归(三钱) 白知母(三钱) 生锦纹(一钱)【秀按】火郁便闭。不下则无以去其结热。液枯肠燥。不润则适以速其亡阴。方以四物汤去川芎。重加知母。清养血液以滋燥。所谓增水行舟也。然徒增其液。而不解其结。则扬汤止沸。转身即干。故又以小承气去其结热。此为火盛烁血。液枯便闭之良方。

【廉勘】吴鞠通重用细生地、元参、麦冬、合调胃承气。名曰增液承气汤。从此方套出。皆为热结液枯。肠燥便闭而设。

【荣斋按】本方何秀山按语中有“重加知母”句,我认为“知母”是“生地”二字之误。

浓朴七物汤 攻里兼解表法 俞氏经验方 载《金匮要略》薄川朴(二钱) 生锦纹(酒浸一钱) 鲜生姜(一钱) 大红枣(四枚) 小枳实(钱半) 川桂枝(八分) 清炙草(六分)【秀按】腹满而痛。大便不通。为内实气滞之的证。故君以小承气法。疏气机以泄里实。但肢冷身热。表邪未净。佐桂枝汤去白芍之酸收。解表邪而和营卫。此为太阳阳明。攻里解表之良方。

柴芩清膈煎 攻里兼和解法 俞氏经验方川柴胡(八分) 生锦纹(酒浸,钱半) 生枳壳(钱半) 焦山栀(三钱) 青子芩(钱半) 苏薄荷(钱半)苦桔梗(一钱) 青连翘(二钱) 生甘草(六分) 鲜淡竹叶(三十六片)【秀按】少阳表邪。内结膈中。膈上如焚。寒热如疟。心烦懊 。大便不通。故君以凉膈散法。生军领栀芩之苦降。荡胃实以泄里热。佐以枳桔。引荷、翘、甘、竹之辛凉。宣膈热以解表邪。妙在柴胡合黄芩。分解寒热。此为少阳阳明。攻里清膈之良方。

六磨饮子 下气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上沉香(一钱) 尖槟榔(一钱) 小枳实(一钱) 广木香(一钱) 台乌药(一钱) 生锦纹(一钱,各用原支)用开水各磨汁两匙。仍和开水一汤碗服。

【秀按】胃为阳府。宜通宜降。五磨饮子。本为气郁上逆而设。得锦纹汁。则疏气滞。降实火。尤为得力。

此为郁火伤中。痞满便秘之良方。功用甚多。学人宜注意之。

枳实导滞汤 下滞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小枳实(二钱) 生锦纹(钱半酒洗) 净楂肉(三钱) 尖槟榔(钱半) 薄川朴(钱半) 小川连(六分) 六和曲(三钱) 青连翘(钱半) 老紫草(三钱) 细木通(八分) 生甘草(五分)【秀按】凡治温病热症。往往急于清火。而忽于里滞。不知胃主肌肉。胃不宣化。肌肉无自而松。即极力凉解。反成冰伏。此方用小承气合连槟为君。苦降辛通。善导里滞。臣以楂、曲疏中。翘、紫宣上。木通导下。

佐以甘草和药。开者开。降者降。不透发而自透发。每见大便下后。而疹 齐发者以此。此为消积下滞。三焦并治之良方。

加味凉膈煎 下痰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风化硝(一钱) 煨甘遂(八分) 葶苈子(钱半) 苏薄荷(钱半) 生锦纹(一钱酒洗) 白芥子(八分)片黄芩(钱半) 焦山栀(三钱) 青连翘(钱半) 小枳实(钱半) 鲜竹沥(两瓢) 生姜汁(两滴,同冲)【秀按】凡温热者。多挟痰火壅肺。其证痰多咳嗽。喉有水鸡声。鼻孔煽张。气出入多热。胸膈痞胀。腹满便秘。甚则喘胀闷乱。胸腹坚如铁石。胀闷而死。急救之法。惟速用此方。凉膈散为君。以去其火。臣以枳、葶、芥、遂。逐其痰而降其气。佐以竹沥、姜汁。辛润通络。庶可转危为安。若畏其峻险而不用。仍以疲药塞责。则百不救一矣。

陶氏黄龙汤 攻补兼施法 俞氏经验方载陶氏《六书》生锦纹(钱半酒浸) 真川朴(六分) 吉林参(钱半另煎) 清炙草(八分) 元明粉(一钱) 小枳实(八分蜜炙) 白归身(二钱) 大红枣(二枚)【秀按】此方为失下证。循衣撮空。神昏肢厥。虚极热盛。不下必死者立法。故用大承气汤急下以存阴。又用参归草枣。气血双补以扶正。此为气血两亏。邪正合治之良方。

【廉勘】以上十六方。名承气者十方。暗用承气而另易方名者六方。温清消补。气血痰食。无法不备。可谓法良意美矣。然用承气者有八禁焉。一者表不解。如恶寒未除。小便清长。知病仍在表也。法当汗解。二者心下硬满。心下为膈中上脘之间。硬满则邪气尚浅。若误攻之。恐利遂不止。三者合面赤色。面赤为邪在表。

浮火聚于上。而未结于下。故未可攻。又面赤而娇艳。为戴阳症。尤宜细辨。四者平素食少。或病中反能食。

盖平素食少。则胃气虚。故不可攻。然病中有燥粪。即不能食。若反能食。则无燥粪。不过便硬耳。但须润之。亦未可攻也。五者呕多。呕属少阳。邪在上焦。故未可攻也。六者脉迟。迟为寒。攻之则呃。七者津液内竭。病患自汗出。小便自利。此为津液内竭。不可攻之。宜蜜煎导而通之。八者小便少。病患平日小便日三四行。今日再行。知其不久即入大肠。宜姑待之。不可妄攻也。知此八禁。庶免误投。

五仁橘皮汤 滑肠通便法 俞氏经验方甜杏仁(三钱研细) 松子仁(三钱) 郁李净仁(四钱,杵) 原桃仁(二钱杵) 柏子仁(二钱杵) 广橘皮(钱半,蜜炙)【秀按】杏仁配橘皮。以通大肠气闭。桃仁合橘皮。以通小肠血秘。气血通润。肠自滑流矣。故以为君。郁李仁得橘皮。善解气与水互结。洗涤肠中之垢腻。以滑大便。故以为臣。佐以松、柏、通幽。幽通则大便自通。此为润燥滑肠。体虚便闭之良方。若欲急下。加元明粉二钱。提净白蜜一两。煎汤代水可也。挟滞。加枳实导滞丸三钱。挟痰。加礞石滚痰丸三钱。挟饮。加控涎丹一钱。挟瘀。加代抵当丸三钱。挟火。加当归龙荟丸三钱。挟虫。加椒梅丸钱半。或吞服。或包煎。均可随证酌加。此最为世俗通行之方。时医多喜用之。取其润不滞气。下不伤饮耳。

增附丸方枳实导滞丸 缓下食滞法 方载李明之《脾胃论》小枳实(五钱) 六神曲(五钱) 青子芩(三钱) 赤苓(三钱) 生晒术(三钱) 制锦纹(一两)小川连(三钱) 泽泻(二钱)礞石滚痰丸 峻攻痰火法 方载王隐君《养生主论》青礞石(一两火硝 研) 沉香(五钱) 川锦纹(八两酒蒸) 青子芩(八两酒洗)控涎丹 峻攻痰涎法 方载《丹溪心法》白芥子(一两) 煨甘遂(一两) 红牙大戟(一两) 生姜汁糊丸代抵当丸 峻攻瘀热法 方载《王氏准绳》生川军(四两酒炒) 炒川甲(一两) 元明粉(一两) 归尾(一两) 光桃仁(三十枚) 蓬莪术(一两醋炒) 紫 桂(三钱) 细生地(一两)当归龙荟丸 峻泻肝火法 方载丹溪《心法》龙胆草(一两) 当归(一两) 小川连(一两) 川黄柏(一两) 芦荟(五钱) 广木香(钱半) 青子芩(一两) 生山栀(一两) 生川军(五钱) 青黛(五钱) 麝香(五分)椒梅丸 缓攻虫积法 方载《张氏医通》炒川椒(三钱) 乌梅肉(一钱) 小川连(一钱) 饴糖为丸(附方完)雪羹合更衣丸 肝与小肠并治法 俞氏经验方淡海蜇(四两) 大荸荠(六个) 更衣丸(钱半,或吞服或包煎)【秀按】雪羹之方。始见于王晋三《古方选注》。谓海蜇味咸。荸荠味甘微咸。皆性寒而质滑。有清凉内沁之妙。凡肝经热厥。少腹攻冲作痛。诸药不效者。用以泄热止痛。捷如影响。然以予所验。功不止此。凡痰喘胸痞。呕吐胀满。便闭滞下。 瘕疳黄等病。由于肝火为患者。皆可酌用。即宜下之证。而体虚不任硝黄者。随证佐以枳朴等品。每收默效。惟俞氏谓其力薄。辄佐以更衣丸。屡奏殊功。

蠲饮万灵汤 急下停饮法 俞氏经验方芫花(五分酒炒) 煨甘遂(八分) 姜半夏(六钱) 浙茯苓(八钱) 大戟(一钱酒炒)大黑枣(十枚)炒广皮(三钱) 鲜生姜(一钱)【秀按】停饮为患。轻则痞满呕吐。重则腹满肢肿。甚则化胀成臌。非峻逐之。无以奏功。此方君以芫花之辛辣。轻清入肺。直从至高之分。去郁陈 。又以甘遂大戟之苦泄。配大枣甘而润者缓攻之。则自胸及胁腹之饮。皆从二便出矣。此仲景十枣汤之功用也。俞氏臣以二陈汤去甘草者。遵仲景痰饮以温药和之之法。佐以生姜之辛。合十枣之甘。则辛甘发散。散者散。降者降。停饮自无容留之地矣。名曰万灵。洵不愧也。

张氏济川煎 增液润肠兼调气法 俞氏经验方 方载《景岳全书》淡苁蓉(四钱) 淮牛膝(二钱生) 升麻(五分蜜炙) 油当归(三钱) 福泽泻(钱半) 枳壳(七分蜜炙)【秀按】大便秘一证。有热结。有气滞。有液枯。热结则诸承气为正治。固已。气滞必求其所以滞之者。而为之去其滞。如食滞则枳实导滞。痰滞则加味凉膈。瘀滞则桃仁承气。饮滞则蠲饮万灵。寒滞则浓朴七物。热滞则六磨饮子。皆足奏功。液枯多兼热结。则养荣承气为正治。若液枯而兼气滞。轻则五仁橘皮。重则张氏济川。夫济川煎。注重肝肾。以肾主二便。故君以苁蓉、牛膝。滋肾阴以通便也。肝主疏泄。故臣以当归、枳壳。一则辛润肝阴。一则苦泄肝气。妙在升麻清气以输脾。泽泻降浊气以输膀胱。佐蓉膝以成润利之功。张景岳谓病浅虚损。而大便不通。则硝黄攻击等剂。必不可用。若势有不得不通者。宜此方主之。此用通于补之剂也。最妙。

【荣斋按】程钟龄说:“下者攻也,攻其邪也。病在表则汗之,在半表半里则和之,病在里则下之而已。然有当下不下误人者;有不当下而下误人者;有当下不可下,而妄下之误人者;有当下不可下,而又不可以不下,下之不得其法以误人者;有当下而下之不知深浅,不分便溺、蓄血,不论汤丸以误人者;又杂症中,不别寒热积滞,痰水虫血痈脓以误人者;是不可不察也。何谓当下不下?仲景云:‘少阴病,得之二三日,口燥咽干者,急下之。少阴病六七日,腹满不大便者,急下之。下利脉滑数,不欲食,按之心下硬者,有宿食也,急下之。阳明病,谵语不能食,胃中有燥屎也,可下之。阳明病,发热汗多者,急下之。少阴病,下利清水,色纯青,心下必痛,口干燥者,急下之。伤寒六七日目中不了了,睛不和,无表症,大便难者,急下之。”此皆在当下之例。若失时不下,则津液枯竭,身如槁木,势难挽回矣。然又有不当下而下者何也?如伤寒表症未罢,病在阳也,下之则成结胸;病邪虽已入里,而散漫于三阴经络之间,尚未结实,若遽下之,亦成痞气;况有阴结之症,大便反硬,得温则行,如开冰解冻之象。又杂症中,有高年血燥不行者,有新产血枯不行者,有病后亡津液者,有亡血者,有日久不更衣,腹无所苦,别无他症者;若误下之,变症蜂起矣!所谓不当下而下者此也。然又有当下不可下者何也?病有热邪传里,已成可下之症,而其人脐之上下左右或有动气,则不可以下。经云:‘动气在右不可下,下之则津液内竭,咽燥鼻干,头眩心悸也。动气在左,不可下,下之则腹内拘急,食不下,动气更剧。虽有身热卧则欲蜷,动气在上,不可下,下之则掌握烦热,身浮汗泄,欲得水自灌。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九街

    九街

    陆琦,十七岁被人拐卖,十八岁成了骨场女人浸迹于骨场专门给人吹萧打飞机,因为年轻美丽,于是成了后街一姐乔丽的眼中钉,从此便过上了胆颤心惊的日子为了挣脱命运,她只得与乔丽作斗争,一场一姐的战斗,谁胜谁负且看——
  • 望仙谱

    望仙谱

    方牧从小就拥有别人难以想象的恢复速度,却从来参不透。直到因为机缘进入修仙大门派,才得知自己的力量被封印了。这股封印似乎是为了不让他踏足修仙之路,然而为时已晚,这条路一踏上便只能义无反顾地走下去。本书以一个底层之人的视角将五界的惊天大阴谋抽丝剥茧。本书追求水到渠成,因此速度上略有不足,可谓慢热,但仍望诸位喜欢。度量衡以现代为准
  • 清湘燃楚

    清湘燃楚

    浑身散发着清冷学霸气质的女总裁魏清湘,人生的梦想就是打造一个Ai为主的世界,当她因为一场车祸结识了投资人楚祁,一段沉寂多年与他们爱情一同开始,Ai从不会代替人类只是在帮助人类实现利益最大化。程艾棠工作室公关经理一个名副其实的工作狂,弟弟唐琛软件开发专业在工作室专门负责AI研发和电脑安全。
  • 好一个活宝神仙

    好一个活宝神仙

    若问神仙最怕什么?仙魔大战?起死回生?生死虐恋?不不不不,这些在遇到薛小铃时都显得如此不堪薛小铃没成仙时,六界一片和谐,当薛小铃成了仙时,六界顿时鸡飞蛋打,鸡犬不宁……一天惹出一小事,三天惹出一大祸,仙界各路神仙纷纷想方设法,把薛小铃请出仙界一次又一次,而某人一次又一次地带回一个又一个牛逼的人物神仙们集体泪奔了,这还有完没完了……啥时才是个头啊……
  • 那青涩苦夏

    那青涩苦夏

    一个内向,不爱与人打交道的他,史少峰和一个活泼开朗,天真的她,盛小朵,在这所学校中,他们俩会有怎样的校园爱情故事。
  • 贫民窟里的灰姑娘变公主

    贫民窟里的灰姑娘变公主

    每一个姑娘都有一个公主梦,但贫民窟里的生活着的小丫头黄小仙,从小没有公主梦,有的是变成百万富翁的梦……
  • 乱世寻觅

    乱世寻觅

    一个人,一把剑,一双痴眼,一段愁与仇。忠义情仇,乱世谁堪有。人生本就在寻觅,哪走由心!
  • 这婚我不结了

    这婚我不结了

    沈钱见到自己的哥们刘建申被迫买房,结婚后被房贷压的郁郁寡欢,被逼躲进神经病院,刘建申离婚后因老家拆迁突然成了暴发户,反而过的潇洒奢侈。这让沈钱开始迷茫,愤慨人生的不公平,被父母逼迫相亲,面对自己心爱的女人却因没钱而无法自信,借口躲避。看着自己心爱的女人嫁给了别人,最终被抛弃,想以死轻生,站在楼顶时却害怕的腿软。
  • 缦绾红妆

    缦绾红妆

    【嚣张跋扈小郡主】+【腹黑痴情大司空】郡主又打人了!郡主把宫门给拆了,太嚣张跋扈了!郡主又闹上了,把司空府给点着了!大司空:……又不是什么大事,我担的起,你们别坏了郡主的兴致!!
  • 家有小白初养成

    家有小白初养成

    与其仰望大神,不如圈养小白!可是于瑾错了,游戏中的小白生活中却不一定是小白,他还可能是:A.天才B.人见人爱的帅哥C.自闭儿童D.以上皆是。于是究竟是于瑾圈养了小白,还是被小白圈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