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3200000062

第62章 伤寒夹证(16)

【脉】痢脉微小滑利者吉。浮弦洪数者凶。浮大者未止。微弱者自愈。此无外感者。大旨如此。若兼表邪。初痢身热脉浮者。先解表。初痢身热脉沉者。可攻下。久痢身热脉虚者。属正虚可治。久痢身热脉大者。属邪盛难医。

【治】凡挟表邪之痢。与时行疫痢。皆有身热。但当先撤表邪。如恶寒头痛身热之类。因其表而行散之。表邪解而痢亦轻矣。如仓廪汤。(人参、茯苓、甘草、柴胡、羌活、独活、枳壳、桔梗、川芎、薄荷、生姜、陈廪米。)以解表化滞。自然身凉痢止。因于湿热者。以苦辛寒为治。苦以燥湿。寒以清热。稍加辛热佐之。

以为发散宣通之用。无不效矣。因于气者调之。因于血者和之。邵氏谓在气分、有苦辛调气。及辛甘益气等法。在血分者、有苦辛行血。及咸柔养血诸方。治赤痢者。气分药必不可少。气行而血自止也。治白痢者。血分药必不可兼。恐引邪入于血分。反变脓血也。此治痢者。不可不知也。

【秀按】痢疾一证。大都以赤者属热。白者属寒。然白色亦多属湿热者。如肌肉腐熟而成脓也。赤色亦有属寒湿者。因血瘀凝涩而入肠也。不可据赤白分寒热。当以舌苔脉象辨之。大抵赤属血。自小肠来。

白属气。自大肠来。赤白相杂。气血俱病。盖心主血。肺主气。凝滞则伤气。郁热则伤血。气血既病。则心肺亦病矣。而小肠者、心之合也。大肠者、肺之合也。二经皆出纳水谷。转输糟粕之官也。而胃又为大小肠之总使。肺移病于大肠。则气凝涩而成白痢。心移病于小肠。则血凝涩而成赤痢。大小肠俱病。则赤白互下。其血与气之凝结。必挟饮食痰涎。始成积滞。其饮食痰涎。皆聚于胃。故痢证亦不离乎胃。谓由心肺而及于胃也。此辨致痢之原因也。再详证候。以定疗法。所云里急后重。其证在广肠最下之处。里急与后重不同。里急者、急迫欲便。后重者、****重坠。里急有虚实之分。实为火邪有余。虚为营阴不足。里急而不得便者火也。重者承气汤。轻者芍药汤。久病见之为气脱。里急而至圊反不能出者。气滞也。以疏通为主。后重亦有虚实之异。实为邪实下压。虚由气虚下陷。因邪压大肠。大肠不能升上。而下坠乃后重。宜大黄槟榔、或香连丸。泻其所压之邪而愈。若积滞已行。后重不减。脉无力。不食者。此脾气下陷。或大肠虚滑。不能自收。治以升涩之剂。固其脱。升其坠而愈。二者何以辨之。凡邪迫而后重者。

至圊稍减。未甚复甚。(荣斋按:未甚复甚句不大明了,或许是未几复甚之误。)虚滑而后重者。圊后不减。而得解愈虚故也。亦由积滞已去。过服肉面生冷而后重者。运脾消导为主。但虚坐努责。不得大便。此为无血证。倍用四物汤。加新会皮。和胃生血自安。如痢后后重不除者。

宜三奇散。(枳壳、黄 、防风。)最妙。若下痢脓血。里急后重。日夜无度。或渴者。宜导气汤。(白芍、大黄、归尾、黄芩、黄连、木香、枳壳。)下痢赤白。里急后重。宜香连丸。或木香槟榔丸。审证用之。冷热不调。里急后重。腹痛口渴。小便不利。宜黄连阿胶丸。(黄连、阿胶、茯苓、此方去茯苓、加黄柏、山栀、海藏名黄连阿胶汤。)后重当调气。亦有积与气坠下者。当兼升兼消。凡用诸承气等药。攻积之后。仍后重者。

乃阳气不升。药中当加升麻升其阳。其重自去也。至于腹痛。亦有寒热虚实之不同。实痛者、非食积即火邪。

食必痛而拒按。若脉洪实有力。腹胀坚硬。为积滞作痛。若火则畏热喜寒。脉洪而数。口渴喜冷。兼见热证。

为火邪作痛。邪实于中。每多气逆。故治痛之法。皆以行气为主。食则消之。火则清之。丹溪云。初病得之亦可用大承气、调胃承气下之。看其气病血病。然后加减用药。治痢止痛。宜如神汤。(川连、枳壳、槐花。)或芍药甘草汤。(芍药、甘草。)热痛加芩连之类。虚寒之痛。未有不宜乎温脏也。寒在中者。宜温脾。寒在下者。宜温肾。总以拒按喜按。好冷恶冷为辨。若守痛无补法。不知因虚而痛者。愈攻则愈虚愈痛矣。古人谓痢而后泻。自肾传脾则易治。泻而后痢。自脾传肾则难疗。叶天士云。命门火衰。泄泻则有。若讲痢疾。断无此理。又云。寒无上迫之理。火性急速。故下迫。脾肾气虚泄泻者有之。夏秋之痢。属湿热下迫者多。补脾补肾之法。惟久泻而无积滞腹痛者可用。非夏秋之痢。所可用也。然又不可轻用涩药。早投兜涩。积聚不去。多至死亡。更须慎用参 。误服则为胀满。误服升麻。即为噤口。惟气虚下陷者宜之。否则下焦湿热与积。升至上焦。速死之道也。饮食之油腻酒面。尤宜禁戒也。凡痢时吃酒则难愈。愈后吃酒则复发。痢之最危险者。莫如噤口。大抵初痢噤口。多属湿瘀热郁。胃气伏而不宣。脾气因而涩滞者。宜香连枳朴之类。清疏肠胃。亦有积秽在下。浊气薰蒸。宜下之。如香连加大黄。若久痢而致噤口。是胃气虚惫。独活、理中、尚难为力也。若脉细弱者。宜参苓白术散。(人参、茯苓、白术、扁豆、山药、米仁、桔梗、陈皮、砂仁、莲肉、甘草、大枣。)加菖蒲末。米饮调下。沈金鳌云。石菖蒲治噤口痢。屡试屡效。古人云。胃虚有火。

丹溪用人参、川连、石莲、粳米、加姜汁、细细呷之。如吐再服。或用姜炒川连、人参汤和之。叶氏半夏泻心汤。减去大枣、甘草守中之品。又有休息痢。乃屡止屡发。经年累月。未得霍愈者也。多因兜涩太早。

湿热未清。加以调摄失宜。或因饮食不节。遂令脏腑受伤。漫无止期。用补中益气汤为最妥。有加肉果、木香。吞驻车丸。亦有阴虚多火。不能胜任升麻、木香、白术者。只用驻车丸。加人参、乌梅之类。有积加枳实、楂炭。积热未清。用清六丸。(滑石、甘草、红曲。)加香连。又有疟后痢。痢后疟。疟痢并作者。既疟而后痢。非表邪内缩。即元气下陷。此似痢非痢证。若多食肉面。亦有疟后痢。宜葛根、炒麦芽、六神曲之类化之。既痢而后疟。是邪从外达。迎其机而达之可也。初起即疟痢并作。即宜专用发散。如荆、防、柴、葛。佐以赤苓、神曲。血痢则参加归、芎。使在腑之邪。提并于经而外解之。如不应。则辨其挟热挟寒。表里分消之。热者去荆、防。加芩、连。寒者去柴、葛。加桂、姜。下痢兼证。亦当辨之。如痢而呕者。胃气不和。宜加姜炒川连、竹茹、广郁金。虚则加参。因食消之。因痰化之。有痢而小便不通者。

由邪热在里。迫于大肠。必郁结于膀胱。则气不化。宜清膀胱之热。兼清肺气。喻氏有急开支河一法。令气化行。而厘清其热势也。以小便涩痛。方是真热。轻者用六一散。凉水调服亦效。有兼大孔痛者。须辨其新久寒热。热留于下。黄芩芍药汤清之。虚寒而痛。理中汤温之。此证宜食淡味。可用薰法。以熟艾、黄蜡、诃子烧烟薰之。热则****闭。寒则****脱。所以兼脱肛者。虚寒多而实热少也。若久痢寒滑脱肛。

宜诃子皮散(诃子、粟壳、炮姜、橘红。)一法。以磁石末食前米饮下。外以铁锈汤洗****。有痢后呃哕。为胃气虚寒。最为恶候。橘皮干姜汤。(陈皮、干姜、竹茹。)误食生冷而呃者。理中加丁香。此秀积年经验。并参考吴云峰心得治痢法也。

【廉勘】伤寒变痢。而痢亦能化为伤寒。既夹下痢。犹当辨其下痢之色。参合外证。庶几不致误治也。

如初起里急后重。痢下色白。此为湿热凝滞。气分受邪。宜胃苓汤加香砂。兼热者、加炒黄芩、滑石。色如豆汁者。亦属脾中湿热。燥脾分利。亦宜胃苓汤为主。或如鱼脑及鼻涕冻胶者。脾虚冷痢也。宜二术、炮姜等味。如白脓努责而出者。气与热结也。宜木香、槟榔、黄芩之类。如屋漏水尘腐色者。皆元气虚惫也。

宜理中汤。加煨葛根、炒黄芩、茯苓。至于赤痢为血分之邪。湿热多者。以行湿清热为主。如炒黄芩、炒银花、滑石、木香、楂炭之类。兼见紫块或稠粘。用黄芩、延胡索、桃仁、赤芍、行瘀治之。若血色鲜浓紫浓者。则为热盛。宜用白头翁汤。或初起势盛。里急后重。脉有力者。加制大黄下之。若纯下清血。而脉弦者。风入胃也。宜用炒枳壳、荆芥炭、煨防风。血色紫黯。屡服凉药。而血愈多者。寒湿也。宜理中汤。加芎、归、木香。或如猪肝。如苋菜汁者。皆寒也。非炮姜不治。若血色稀淡。或如玛瑙色者。为阳虚不能制阴而下。非温理其气。则血不清也。若辨黄黑二色。凡深黄而秽臭。热证也。浅黄色淡不甚臭。

或兼腥馊气者。寒证也。黑而焦浓浓大臭者。火证也。黑如漆光者。瘀血也。若青黑而腥薄者。肝肾腐败之色也。又有五色痢。亦有虚有实。丹溪云脾胃有食积。及四气相并。则痢有五色之相杂。当先通利。宜归连丸。(当归、黄连、黄柏、黄芩、阿胶、熟艾。)亦有因湿毒内盛。****仪云。五色痢。乃五脏之气化并伤。而治法则求之于肾。仲景所谓五液注下者是也。宜益火消阴。实脾堤水。兼分理其气。或可救其万一。张三锡云。诸痢坏证。久下脓血。或如死猪肝色。或五色杂下。俗名刮肠痢。乃脏腑俱虚。脾气下脱。若再投痢药则误矣。宜用真人养脏汤。大抵下痢属里证。不当更见表热。如头痛身热之类。若表证有热。则外内俱困。故俞氏治法。以先撤表邪。冀清其痢。举其一以例其余。亦可谓扼要之论也。

【荣斋按】本节廉臣先生勘语,是指湿热痢、虚寒痢而言,不是指夹伤寒的痢。他在《名医验案类编》中,却帮助了伤寒夹痢的治法,特录于下:“痢疾见头痛怕冷,身热无汗者,均属有表,当从汗解。如口舌不燥渴,胸腹不闷痛,舌或无苔,或淡白且滑,宜活人败毒散(茯苓、枳壳、桔梗、柴胡、羌活、独活、川芎各一两,甘草五钱加薄荷少许。)每服五钱,日夜连进三五服,姜汤煎,热服取汗,汗透而痢便减。若见燥渴,唇舌红赤,舌上黄燥或滑,面色腻滞,心烦,小便热赤者;为湿热暑湿之邪,宜胃苓汤(苍术、浓朴、陈皮、甘草、白术、泽泻、猪苓、茯苓、官桂。)去官桂,加香薷、薄荷、连翘、滑石、淡豆豉,六神曲等;连进三五服,得汗透而痢自止。”这治法是针对“夹痢伤寒”而设,移作补充,更见完备。

第十二节·夹疝伤寒

(一名伤寒夹疝气)【因】素有疝气。时发时止。复伤寒湿。直入太阳之里。膀胱气化失利。则诸状发矣。疝名有七。其始皆因于气。故曰疝气。然有内外之别。或发时诸状复现。发过全无形迹。或素有定所。发则心腹胀痛绞切。

冲逆攻突。发过则罢。而腹部仍有瘕聚者。均名内疝。或****肿坠掣痛。牵引小腹。或外肾肿溃。脓水淋溢。二便滞涩。阴络不利者。皆名外疝。考之古训。多责之肝。其实内外诸气散列。而病踞阴部。皆足以致之。

【证】发热头疼。脘腹满痛。阴囊肿硬。茎肿溺涩。大便燥结。此为寒湿直入太阳之里。气化不利之一例。其余七疝。不克备载。

【脉】疝脉弦急搏指。凡弦数有热。弦紧有寒。弦细亦为寒湿。弦濡而数为湿热。牢急者生。弱急者死。

【治】伤寒寒湿。直入太阳之里。膀胱化气不利。引动素因疝气者。宜五苓散加独活、防己。其他疝证。别有治法。惟仲景独以寒疝为名。所立三方。亦以温散祛寒、调营补虚为主。而子和治法。又以辛香疏气为主。

谓肝得疏泄。而病愈矣。用金铃子散。虎潜丸等法。可谓发前人所未发。且治疝之方。必加治气之药。

【秀按】疝气之病。虽多责之于肝。实与诸经亦多有关系。《内经》云。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又云。督脉生病。从小腹上冲心而痛。不得前后为冲疝。又曰。脾传之肾。病名疝瘕。又曰。三阳为病发寒热。其传为 疝。又曰。邪客于足厥阴之络。令人卒疝暴痛。此《素问》言诸经之疝也。《经脉篇》云。足阳明之经病。 疝腹筋急。足太阴之经病。阴器纽痛。下引脐。两胁痛。足厥阴之经病。阴器不用。此《灵枢》言诸经之疝也。《难经》云。五藏谓之疝。六府谓之瘕。又云。男子谓之疝。女子谓之瘕。《病源论》云。阴气积于内。复为寒气所加。故使营卫不调。血气虚弱。故风冷入于腹内而成疝也。疝者痛也。或小腹痛。不得大小便。或手足厥冷。绕脐痛。自汗出。或冷气逆上抢心腹。令人心痛。或里急而肠痛。此诸候非一。故云诸疝也。《病源论》又云。七疝者。厥逆心痛。足寒。诸饮食吐不下。名曰厥疝。腹中气乍满。心下尽痛。气积如臂。名曰 疝。寒饮即胁下腹中尽痛。名曰寒疝。腹中乍满乍减而痛。名曰气疝。腹中痛在脐左旁。名曰盘疝。腹痛在右脐下有积聚。名曰 疝。腹与阴相引而痛。大便难。名曰野狼疝。皆由血气虚弱。饮食寒温不调之所生也。《录验方》七疝丸。治前七疝证。方用(人参、桔梗、黄芩、细辛、干姜、蜀椒、当归、芍药、浓朴、乌头各五分。)凡十物。治下筛和。以白蜜丸。如梧子大。食先服四丸。日三。不知稍增。禁生鱼猪肉。按《僧深方》有八物。(桔梗、细辛、桂心、芍药、浓朴、黄芩各一两半、蜀椒二两半、乌喙二合。)服三丸。

同类推荐
热门推荐
  • 古今中外

    古今中外

    这是一个在太阳系中神秘而又微小的一个蓝色星球,这里是人类的家园,人类掌控着这个星球,并在这个星球上生存了几千万年,直到2014年的最后一天一束银光从太空注入地球,使得后来发生两代不同世纪的人相遇,当那些古今中外的人相遇到一起会发生什么呢?让我们一起去遨游在遐想的海洋,并用努力去创造明天属于我们自己的美好的太阳!
  • 四叶草物语

    四叶草物语

    四叶草的梦想,和三小只在一起,作者是学生党,会更的慢,希望大家理解
  • 神豪返现系统

    神豪返现系统

    <平行世界>作为一个男神,你必须要有钱,你的每一次心跳,每一次呼吸都可以带来金钱,不怕渣男有颜值,就怕有颜值还有钱,加群聊催更916288867<无脑爽文>
  • 时空之外:绝世帝君

    时空之外:绝世帝君

    她,本站在武学巅峰,却卡在最后一层的武阶瓶颈五年之久,在自家腹黑且逗比爷爷的“祸害”下,从天堂跌落地狱,被迫去到某个空间,从武学底层重新修炼,淬炼灵力,凤凰涅槃。这是腹黑携“纯洁”小伙伴们打怪升级的故事。半路跳出一个邪魅男子,竟扬言要娶她为妻?啥?一巴掌拍死!拍不死?那就从了呗!因此,他们也在黑别人与被别人黑的路上越走越远,一去不复返……再临武学巅峰,她也收获了很多自己曾经没有的东西……
  • 低调的复仇

    低调的复仇

    星期一的早上,熬夜加班的唐棠匆匆赶往公司,却在进入公司大门的那一瞬间猝死。然而唐棠的死亡并没有引起家人的重视,她像一颗水滴般悄无声息的从这个世界上消失了。但这件事留下的记忆并没有悄然抹去,身份各异的、相互陌生的人们,如蝴蝶效应般的,引发了一连串的事实,一场低调的复仇,在悄无声息的进行着......
  • 你好松藤君

    你好松藤君

    周忆秋,一个有着迷一样身世和多才多艺的女孩。她有着奇妙的恋爱经历……
  • 御龙在天之龙抬头

    御龙在天之龙抬头

    天下分崩离析,战火焚天灭地。群雄各据一方,谁主九州沉浮。六鳌摇动海山倾谁入沧溟斩巨鲸?
  • 凌天剑意

    凌天剑意

    莫名其妙被追杀,一枚搅动江湖的神奇玉佩,两千多年前传来的消息。......一个个迷团,一桩桩仇恨。为了寻找真相,江小北修仙经,闯秘境,夺机缘,战强敌,一路斩妖除魔,最终破开上古大阵,携凌天之势,毅然踏入修真界。
  • 哪吒要我做他的女朋友怎么办

    哪吒要我做他的女朋友怎么办

    几千年来,哪吒是真正把“不近女色”四个字做到极致的人。只有那些尝试过勾引哪吒的仙女姐姐们才能明白这种苦,我太难了!俗话说得好:爱之深,恨之切。于是,为了报复,也为了让哪吒尝尝“求不得,为情所伤”的痛苦。仙女姐姐和太上老君狼狈为奸,合力将哪吒坑下凡历练,还布置了一个变态的任务……咱们的哪吒表示很懵逼:我是谁?我在哪?我在干嘛?刚才发生了什么?我们的故事,就是从这里开始的……
  • 帝妃归来

    帝妃归来

    顾府小姐顾璇,本是高贵的嫡小姐,却被庶妹和太子未婚夫合伙骗去了山间拜师,最后落得一个臭名昭著,死无全尸的下场?重生归来,顾璇已经准备就绪,要吊打渣男渣女,重振顾府,昔日废柴从此变为绝世天才。几个狐朋狗友在身侧,上炼灵器下炼丹药,庶妹和未婚夫还有几个极品亲戚硬是瞪出了眼珠子,奈何曾经他们瞧不起的废柴早已到了他们无法企及的高度。顾璇原本这一辈子打算虐虐渣,打白莲,却没想到半路被某男截胡了。某男:“帮了你这么多,怎么就翻脸不认人了呢?给你个报答我的方法——以身相许!”顾璇无奈,只好“委曲求全”。(本文架空,男强女强,1v1双洁宠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