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67300000052

第52章 八仙桥青年会

鲁迅先生喜欢木刻,进而,喜欢从事木刻的人。翻开1936年先生的书信,可以发现,他和一个叫曹白的木刻家通信三十余封往来。

比如鲁迅先生拍肺部X光照片的事情,在日记里都没有写,而是由许广平代笔给曹白信中提到的。

1936年8月2日,鲁迅写信给曹白:“病前开印《珂勒惠支版画选集》,到上月中旬才订成,自己一家人衬纸并检查缺页等,费力颇不少。但中国大约不大有人买,要买的无钱,有钱的不要。我愿意送您一本,附上一笺,请持此向书店去取(内附《士敏士图》一本,是上海战前所印,现已绝版了)。”

在这封信里,鲁迅还特地解释了,为什么印刷的版画集成本很高,是因为印量少,机器不开,用老款的机器想要印好,便成本很高。如果买的人多,印量大,那么,用新机器印,便可以很便宜卖了。这封信的最后一句“总之,就要走,十月里再谈罢。”然而五天以后的8月7日,在致曹白的信里又说:“我还没有走,地点和日期仍未定。”

还是在8月7日的信里,鲁迅谈到了“中华全国木刻第二回流动展览会”,这个活动从8月初起,先在广州,尔后在杭州和上海举行展览。鲁迅在信里还特地评价当时中国的木刻现状:“木刻开会,可惜我不能参观了。我对于现在中国木刻界的现状,颇不能乐观。李桦诸君,是能刻的,但自己们形成了一种型,陷在那里面。罗清桢细致,也颇自负,但我看他的构图有时出于拼凑,人物也很少生动的。郝君给我刻像,谢谢,他没有这些弊病,但他从展览会的作品上,我以为最好是不受影响。”

然而,当木刻展览流动到上海以后,10月8日是最后一天,鲁迅先生还是去了。

曹白在回忆鲁迅先生的那篇名叫《写在永恒的纪念中》写得非常丰富:“到那边还没有十分钟,碰巧,鲁迅先生也来了。他的帽子是故意戴得那样的低,低到帽沿几乎要碰到了鼻子,只能使人看见半个瘦削的苍白的脸庞和一横鼻下厚厚的胡须。但在冬天,就连胡须也不给人看,他把围巾围没了。这打扮,使有些人就不免说:‘鲁迅真古怪。’但这为的是要避去狗眼,一九三一年给他的教训太大了。”

在八仙桥的展览厅里看展览,只一会儿,和曹白一起,跟在鲁迅先生身后,便有了一群木刻爱好者,他们边听鲁迅评论这些木刻作品,边插话问题。鲁迅先生累了,将头上的帽子脱了下来,说,我们歇一会儿。

于是,曹白、林夫、陈烟桥以及白危,几个木刻青年,就围着鲁迅先生坐了下来。然而,他们坐在那里谈笑风生,却没有注意到,也来参观木刻展览的沙飞用相机拍下了鲁迅先生和木刻青年的合影。

每一次看到这一组照片,我都会想到一个法国人,他叫做拉蒂格,是一个知名的摄影师,七十岁的时候突然以摄影作品出名,八十岁的时候成为法国总统的御用摄影师。他有一天去一个做医生的朋友那里拍照片,那个朋友很喜欢中国的传统医学,拉蒂格到的时候,那个朋友正在忙碌着给一个人拔罐,光着上衣的顾客表情相当舒服,显然是一个老顾客。拉蒂格马上抓拍了他的照片。照片发表以后,才被人认出来,此人竟然是毕加索。毕加索光着上身,表情非常友好地看着摄影师,这幅作品成了人像摄影的典范之作。各大媒体争相转载,并广泛地猜测拉蒂格和著名的画家毕加索是很要好的朋友。可是,事实的真相是,拉蒂格,他本人第一次见毕加索,拍照的时候,他根本不认识他。

而当时去拍照片的沙飞,也是如此,他除了鲁迅先生之外,并不认识任何一个人。

沙飞学习摄影很偶然,是因为结婚,想记录下和新婚妻子外出旅行的风景,才买的相机。1936年9月,沙飞老家汕头到了上海,他后来考取了上海美术专科学校西画系,他因与画家司徒乔、电影艺术家司徒慧敏、喜欢摄影的牙科医生司徒博等族亲的来往,认识了上海的左翼木刻家。10月8日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第二回全国木刻展览会上,沙飞见到了鲁迅先生并为之拍摄。这是鲁迅先生在活着时最后的照片,1936年10月19日离世,同月28日《广州民国日报》发表了沙飞的文章《鲁迅先生在全国木刻展会场里》。文章里说:“……最后的一天——10月8日,12时半,我去食饭,饭后赶回会场,不料鲁迅先生早已到了。他自今夏病过后,现在还未恢复,瘦得颇可以,可是他却十分兴奋地、很快乐地在批评作品的好坏。他活像一位母亲,年轻的木刻作家把他包围起来,细听他的话,我也快乐极了,乘机偷偷地拍了一张照片。昨天来过的那个女记者和两位美国人一同来选画,她早已认得鲁迅,一见面就很亲热地握手,然后再坐下来谈话,这时我又焦急起来了,站到他们的对面又偷摄了这一幕,因为这是难得的机会啊。鲁迅先生徘徊了好些时候才走,给人们留下一个极亲切的印象。”

后来,沙飞把自己冲洗放大的照片寄给鲁迅先生,并在其中两张照片背面写了字。一张照片背面写的是:“鲁迅先生在第二回全国木刻展览会场中与青年木刻家谈话时之情形。沙飞摄。”另一张写的是:“(鲁迅先生10月8日在上海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场中与青年木刻家谈话时之情形。沙飞摄。版权归作者保留,稿费请寄上海蒲石路怡安坊54号沙飞收。”

这张照片上的字很是好玩,沙飞大概还希望鲁迅先生以后多用他拍的这一组照片,以便付他稿酬。

然而,这一组照片的确让沙飞出了名,鲁迅逝世后,在先生的灵堂里摆放着两张遗像:大照片是美国记者爱德加·斯诺于1933年5月拍摄的,而另一张小的照片便是沙飞在八仙桥拍的鲁迅,那是鲁迅最后的留影,所以,极具有纪念意义。

后来,沙飞将他拍摄的这一组八仙桥的鲁迅先生的照片投寄给了上海、广东各大报刊。《作家》1936年11月号“哀悼鲁迅先生特辑”、《生活星期刊》1936年第一卷第21号和22号、《良友》1936年121期、《中流》1936年11期、《时代画报》19366年11期、《光明》1936年第一卷第十号“哀悼鲁迅先生特辑”、《文季月刊》1936年11期等先后刊登了署名沙飞拍摄的《鲁迅先生最后的留影》、《鲁迅遗容》等照片。有的刊登在封面,有的与司徒乔画的鲁迅像同期发表。广州《民国日报》1936年10月28日艺术版《悼念鲁迅专刊》刊登了沙飞文章的同时,刊有李桦的文章及其木刻《最后的鲁迅先生》和编者志:“根据10月8日下午2时在上海全国木刻联合流动展览会场上摄的照片刻,距离死时只有10天,恐怕是最后的一个遗照。”

可以说,一张鲁迅先生的照片,成就了一个著名的摄影师。

同类推荐
  •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第42辑

    “世界教育艺术大观·百年教育人物传记”丛书,自发行以来深受广大教师、师范专业学生、教育工作者欢迎,成为很多地方教师培训用书,获得了较高的社会评价。丛书共有50辑,介绍了许多教育学家的教育思想和办学事迹。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是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第一资源。有一流的教师,才有一流的教育。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关心教育家的成长。
  • 历史的倒影

    历史的倒影

    本书收录的30余篇文章,是作者近些年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东方早报》《同舟共进》《国家人文历史》《看历史》以及腾讯“大家”专栏等报刊、网站上的历史随笔。这些历史随笔的特点是从历史的纵深来看历史的渊源和发展、演进的逻辑,给读者提供一个宏大叙事的思考角度。
  • 长征领导人5

    长征领导人5

    描写了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所经历的故事,在这漫长的艰辛征途中红军所表现出的种种英雄气概,记载了他们为祖国的解放所作出的种种牺牲,献身于革命的伟大精神,以及打过的一个个漂亮胜战的精彩片段,记叙了他们所立下的不朽的功勋。
  • 深圳市长梁湘

    深圳市长梁湘

    本书在对梁湘及其家人的采访基础上,以大量事实向人们披露了一位具有远见卓识的改革家的生平,以及他在中国大变革初期最艰苦的岁月,如何在邓小平和中央领导下,带领深圳走向辉煌的历程。其中贯穿着思想解放的阵痛,改革开放的轨迹,以及在深圳这片热土上发生的奇迹。
  •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传说:民间美丽故事

    本书主要介绍了中国的部分民间传说与其蕴含的文化内涵。包括民间历史传说、民间风物传说、民间幻想故事、民间鬼怪故事、民间动物故事、民间生活故事、民间机智故事、民间幽默故事、民间寓言故事、四大民间传说(《牛郎织女》 《孟姜女哭长城》《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等内容。
热门推荐
  • 梦想与捞比

    梦想与捞比

    有一种梦想,叫做电竞。有一种希望,叫做冠军。LOL的火爆创造了无数的机会与金钱,玩家们一边高呼德玛西亚一边挥洒着手中的钞票,电子竞技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很多人义无反顾地投身于职业竞技之中,但更多人选择了做视频与打直播,积累人气开个淘宝店赚粉丝黑心钱,而后者的收入几乎是前者的十几倍。每天训练十几个小时,承担巨大压力的职业选手与每天直播五六个小时就是玩的主播,你选哪个?这是一个梦想与捞比的故事。
  • 肩门

    肩门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
  • 再靠近一点点

    再靠近一点点

    他在她最狼狈的时候出现,一纸契约,被迫成了夫妻。看着各种各样的红颜知己上门挑衅,婆婆找茬,公公的破口大骂,她只觉得心累,拜拜了您呐!收拾行囊,她带着女儿头也不回的走了。谁知道,小姑娘人小鬼大,离婚计划流产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凤逆天下:傲视轻狂嫡小姐

    凤逆天下:傲视轻狂嫡小姐

    北凰家嫡女:废材?痴傻?无能?一朝强魂入体,亮瞎你的狗眼。嫬姐欺负?干掉她;姨娘狠毒?灭了她;渣男来袭?甩了他。华丽转变,惊世容颜,全系天才,修炼奇才。什么!?还不够?那我告诉你什么才叫鬼才,稀有者业者,神兽之主,空间系属性.....本想独自逍遥,为毛身后跟了一堆人?1·“娘子”“滚”2·“馨馨,求收留,求包养,求宠爱”“...”3.“嗯?”“....”4·“馨儿,我们走吧”“...恩..”某三人“不行!!”......然而事实上最后其实是一对一啦
  • 极品出租车

    极品出租车

    曾经有人说你是什么职业?任小天骄回答、我是开出租车的。任小天作为一名出租车司机,却得到得到一辆穿越的车。从此穿越不是梦,遨游在世间!一辆看似普通却又不普通的出租车,幻化人形后的绝世美女!今天学习武功秘籍、明日遨游两个世界。世界中的连接点等待发现,众多的未知还有待探索。
  • 空之,任之

    空之,任之

    当今世界,灵气匮乏,天脉断闭,世上再无一人白日飞升。但世人羽化登仙,长生不老的欲望何其强烈。终于,天道五十,天衍四十九,遁去的一出现,天道松动。世上惊才绝艳之人全力出动,无论是东方人,西方人,还有不是人,都在收紧一切资源,争得那最后的仙人之位。快来与我一起看小之如何以世俗九流入道,去成那遁去的一。
  • 奈何桥上有鬼静安

    奈何桥上有鬼静安

    七梓是第七任孟婆,但是她没有记忆。她只是想知道孟婆的归宿而已,却不知一切自有宿命。或许她很纯,也或许她很疯,但是在万年的时间下她仍保存着心底的那份真。奈何桥上有鬼而岁月静安。(简介小白,请自看内容)
  • 员工关系管理

    员工关系管理

    本书是高校人力资源管理、劳动经济、经济管理等专业的基础课教材。本书第一版2004年底出版,在员工关系领域产生了广泛影响,受到本领域研究者、学生以及实际部门的广泛关注和好评。笔者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对该书进行了重新修订,并根据新的环境和变化,做了大量的修改和补充。对新时期企业员工关系协调机制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
  •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定义邪典电影(电影学堂)

    本书是对全球有代表性的邪典电影的一次集中探讨。包括如何界定邪典电影,是谁在运用什么样的文化规则来界定,作为一种具有对抗性的电影类型其洞察力如何,又与主流电影之间形成了怎样的张力,以及邪典电影的分类和体系化进程。作者试图在邪典电影和电视节目成为当代文化的核心之一时,推动对邪典电影的研究。
  • 经年个人

    经年个人

    浮华梦若指间沙;时光流逝,千年轮回。谁在为谁守候?在这个大陆上,实力决定一切,人们从凝聚武魂的那一天开始,一步步的修炼,武士、武师、武者、武王、武宗、武皇、武圣、武尊、武君,直到修炼者梦寐以求的境界—武帝。但世界上是否只有他们一个大陆,而武帝是不是修炼者的巅峰等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