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4800000003

第3章 在文化心理体验与间离中彰显的生命意志

——四川美院77、78级群体艺术略论

(一)

通观20世纪后半期的中国画坛,我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有趣的问题,从80年代初期,发展起来的区域性文化标志的绘画现象,进入到90年代到进入到21世纪,其发展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原初特征与最初冲动被逐渐被湮灭的过程。或者说,是现代主义的思潮将这些来自于区域文化的动力席卷而空?还是后现代多重标准,将其心灵的生命之本,连根拔起?更有在经济全球化中,文化后殖民语境下,被规定为“仰承的惶惑”?

于是,在这种情况下,滞后的恐慌与对现代概念追索,会成为双重的挟裹力量,从而将画家原本的创作基础彻底“倾覆”。

当然,值得注意的是,这里“倾覆”的不仅仅是绘画的语言基础、造型基础,还有由特定对象而生发的表现系统,以及当初使得其创作产生意义的文化背景。

而这种转换有可能意味着一种自我的否决。而使得其特定的艺术状态,沦为当然的“区域性的风情”,也就是说,当初由伤痕到寻根的美术潮向中,所挟裹的有“湖北”、“湖南”、“陕西”、“山东”等等,然而,当八五美术新潮秋风乍起的时候,似乎是带有进化论般的逻辑指认,“伤痕”、“寻根”被悬置在自我悲鸣、自我身份确证的初级文化层面与心理冲动之上。也就是说,当时代的进程似乎已经逾越了这些带有明确时段性的文化特征的时候,再把持原来的立场已经成为不合时宜。而在这种文化情境中,哲学的理念与文化的概念,便适时地成为艺术家新的身份证件,据此可以贯通艺术的各个环节。

(二)

但是,我们只要环顾一下周围,就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四川美院77、78级所构成的美术群体,在经过了20年的斗转星移,其当初所昂扬的创作力量,对于社会文化的穿透力,以及有关视觉艺术命题的不断更新,无疑给我们留下了坚实的印证。

那么,是什么力量使得这个群体的艺术,在今天还具有如此旺盛的生命能量和文化推进性呢?

显然,“文化凭借”带来的心理力量,以及将这种力量的来源,维系在生命层次之上,并且不断地发出新的追问,成为这个群体艺术之树常青的最重要的原因之一。

有意思的是,这个群体的画家,在其艺术进入最初的峰巅与荣耀之后,大多数都有迅速出国重新学习和考察的机缘。对于有过成功经历的人,出国后面临着世界性的绘画高峰,要么迷失自我,对于原来的成功羞惭不已;要么陷入一种民族主义的符号世界之中,将自我异化为“自残的谄媚者”。

在这种情势之下,四川美院的77、78级画家们,则不约而同地选择了回到创作的文化起点——自身的文化背景之下,进行重新的自我拷问与重新的心理设置,而此时,他们已经在不自觉间有了一个“跨文化”的视角。并且在自己的艺术发育过程中,起到一种良佳的自省机缘。而这种“自省意识”的建立,又不是在盲目的自我否决之上,而是更加审慎地调整。

在自闭的文化状态中,艺术的创作往往会陷入集体意志下的自我复制;而在完全的开放情况下,又往往会迷失本性——将花样翻新误会为创造的更迭。而真正的“跨文化”的意义在于,将“文化”视为人类共有的智慧,而能够理性地反观民族性的文化心理的优长与劣短;“大文化”观照带来的既不是盲目的否决,也不是狂热的自我膨胀,而是设置在一种真实的文化关系之中。

所谓“真实的文化关系”所要揭示与批判的就是“虚伪的建构”。即脱离了文化内在的真实逻辑与生命能量和智慧层次的感悟。

(三)

罗中立在完成了他的《父亲》之后,相继创作了《春天》、《丰收之后》等带有明确叙事情节的作品,或者说,在相当一段时间中,《父亲》的光环逼视着罗中立,使得他的创作陷入到一个线性逻辑的线索之中,成为某种意义上的自我复制。但是,在经过了跨文化的“反观”之后,他的作品从语言形态到审美指向上,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是,我们只要从生命层次上,关注一下他的创作逻辑,就可以发现,这种“变化的巨大”不过只是一种表象而已。

从文化层面上我们分析一下《父亲》,所引起的持久心灵震荡与历久弥新的视觉魅力,就可以发现,它是在对于中国最民间、最原始的文化生存层面上,所进行的“逼肖”的视觉揭露。而后来的《渡河》等一系列作品,却是从视觉形态上,向最民间、最原始的文化层面上的靠拢。

于是,一系列有趣的悖论也就产生了:《父亲》是用最成熟的视觉再现方式——照相写实手法。这是在后现代形态的绘画中,才会出现的一种特定的表现手段,是用冷酷的描绘批判绘画中的“情感的表现”。但是,罗中立再现的却是最原始的区域性的“中国乡村形象”。《渡河》表现的依旧是乡村的景象,不过,它已不再是依据“讴歌到揭露”的模式,而真正成为“人性的温情”。或许,也只有经历了异域文化的涤荡,才会有如此从容的表现。从叙述的语言上,它也转换成为一种朴拙的、直抒胸臆的表达。这是对冷漠的表现所带来距离的填平,它是一种中国式的、后现代语境中的牧歌。

何多苓被认为一位充满诗人气质的艺术家。在新时期他的“返回”的方式,与罗中立截然不同。如果说罗中立是向遥远的、生存的原始表现,体现“原生性”回返的话,那么,何多苓则是明确地向“婴儿状态”进行视觉诉求。

从早期何多苓所创作,命名的《春天已经苏醒》题目,而画面中的人物,人性尚在混暝的状态;到其中期的《黑鸟》那般宿命:生命的幽灵不知何时会不期而至。

今天的何多苓原本理性而明晰的画面,已经被氤氲四起的诡秘所吞噬,而那些婴儿却是处在了被空间悬置的状态。何多苓所要证实的还是原来那个命题:生命从其最初的状态,就已经被悬置在一个宿命的诡秘之中。

叶永青在这个逻辑之下,则将涂鸦直接导入到规整的画布之上。但是,若将这些作品与真的涂鸦相提并论,则注定是一个错误。因为构成这个最原始的、充溢着强烈表现欲的图式,其线条却不是淋漓尽致的千里之泻。这些线条其实是由最基本的、细碎的“丁字形”笔迹组合而成。这个“意外之处”旨在申明,叶永青是在用一种充满了智性的精心考究,来距离化地观照这种无忌的涂鸦。

更为有趣的是周春芽,其“生命返回”的途径充满了黑色幽默。一方面他是国内新时期油画中,较早地采纳后期印象派绘画技法进行创作的艺术家,而他的表现对象又基本上以藏区题材为主。后来,周春芽赴德国留学,接受了阴郁的抽象表现主义的方法。画面上弥漫的是对人类生命摧残程度的气息。而后来他的表现对象则直接转换为以“狗”为画面主体。

与其说他的绘画就由此而转向了动物,而大谬不然。实际上“狗”在他的画面上,已经在不自觉间窃取了人的位置。它有着人一样的伫立与张望、仰躺与翻滚,并且身披类服装的军绿色毛发……实际上,周春芽是以对于狗为表现对象的转换,在提示着人类文化从本质上,与原始到“动物性”,没有太大的界限。在此,周春芽所把持就不是简单的批判或者是暴露,而是以这种幽默的方式,做出了一次“形而下”的返回,“形而上”的警示而已。

以生命存在的反向形态,进行视觉诘问的则是张晓刚。应当说张晓刚是四川美院77、78群体中,比较早地营构自己图式的人。不过,早期的作品也更倾向于在概念间的拼接与匹配。那些来自于坟墓边沿的人物,更有可能是《圣经》或者是《古兰经》的插图形象而已。并且,那种死亡的气息是通过处心积虑地情节勾连制造出来的……

后期最切近“日常生活态”的作品,反而让我们感受到死亡气息的逼人。所有的家庭中的成员,或者是各种身份人物的标准头像,都如同被灌注了水银一般,死亡时没有狰狞、没有痛苦、没有挣扎。有的只是标本般的化装,与标本般的死亡。这里什么都有,光泽、华美、绚然、迷离……所有与视觉相关的要素都具备。然而,内里已经缺失了生命。

张晓刚就是通过这样的手法,向我们传达出他的生命态度——从对于表现命题的逆反,到对于死亡的宿命,由题材上对于现实的间离,最终走向了文化心理上的间离。从而,也构成了自己特有的、完整的审视态度。

(四)

从某种意义上,绘画中的“与时俱进”,若维系在社会性的表象变化上,不仅仅无法反映社会内在的矛盾所生发的绘画机巧,相反,可能会沦为新的民俗写照或者是商业世界的视觉镜像反观。

从某种意义上,四川美院77、78群体所反映出来的特殊的审美气质,正是源于在跨文化观照过程中将生命意志的心理外射作为永恒的重心所在。也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我们才可以发现他们纷纭的个性创造力与感性世界的永远尊重。

我们同时可以看出,四川美院77、78群体,没有更多地受到理性风潮的冲击,也极少进入观念与行为的艺术域度。或许,命运已经给予他们约定,在平面的画面中,通过文化视角的调整,将个人的生命激情与跨文化的审视相结合,从而最终达到一个更为独特存在的境地。

当然,在21世纪艺术情境转换更为迅捷的时空里,调整看世界的文化视角,也将会变得更为艰巨,而奇思异想的迭出也需要更多的心理体验,而这一切,对于建立了曾经辉煌过的艺术家又在不断地拷问着……

同类推荐
  •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

    《最苦与最乐》是梁启超文学作品精华选集,内容涉及时评政论、游记家书、学术杂谈、人物传记,比较全面地反映了梁启超人生脉络和作品风格。书中收录其具有代表性的名篇《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谭嗣同传》《趣味教育与教育趣味》等,既能帮助读者全面了解梁启超的人生和思想,又有助于培养读者积极进取的人生观。其中,《最苦与最乐》《敬业与乐业》两篇被收入教育部新编初中语文教材。
  • 艺术感觉论

    艺术感觉论

    自从文艺理论研究从刻板的研究教条中解放出来之后,几乎每一个具有艺术良知和理论能力的人,都觉得自己有资格从任何一个微观方向或角度对文艺理论重新进行审视。正是如此,大多数人已经不再轻易地将艺术感觉视为先验唯心主义或主观唯心主义,而力求多角度、多方向地作出论证。但我依然觉察到,相对于纷纷攘攘的艺术理论研究成果,对于艺术感觉的研究却未免粗浅。这种现象不得不使我企图开辟另一个研究方向:将艺术感觉作为一种特定的“感应”方式,并且将它的结构和功能纳入形成艺术感觉过程的“选择”和“建构”的图式之中。
  •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陈先发诗选

    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陈先发诗选

    《陈先发诗选》是《常春藤诗丛·复旦大学卷》的其中一册,诗歌语言内涵丰富,极具表现力与创造力,完美融合了古典诗歌传统和当代表达方式。用词新奇、意蕴悠长,给读者留下丰富的想象空间,“沉郁顿挫”的诗歌美感、层层递进的诗歌节奏给读者带来了不一样的审美情趣。作者密切关注自然,与大自然深度对话,以特有的个人生命体验挖掘出对人生的哲学思考。
  •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浔诗选

    常春藤诗丛武汉大学卷·李浔诗选

    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大地上如地壳运动一样,崛起了一座座诗歌山脉。北京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复旦大学及华东师范大学,成为中国当之无愧的诗歌重镇。在这一时空节点上,诗人们所具有的探索、独立、低调的写作态度,朴素、豁达、真挚的诗风,构建和丰富了当代诗人特有的诗学与美学传统,并取得有目共睹的诗歌成就。就整体成就而言,可立于世界诗歌之林。《常春藤诗丛》呈现了20世纪80年代活跃在中国,且至今仍在全国诗坛具有影响力的诗人的成就以及他们诗歌创作的面貌。
  •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套装共3册)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套装共3册)

    《开明新编国文读本》是中国现代语文教育开创者的扛鼎之作,由叶圣陶、郭绍虞、周予同、覃必陶等几位国学大师合编,称得上“二十世纪富有生命力的语文经典读物”。在热烈探讨中学语文教育的今天,作为师长、家长、学生,都应该重视这部经典作品,并以此来重新审视当下的语文教育。我们重印这部《开明新编国文读本》,希望能帮助中学语文教师更准确地领悟如何选用适合中学生的作品,也希望能帮助家长们寻找到培养孩子语文及文学鉴赏能力的课外读物。当然,我们更希望广大青少年读者,尤其是在校中学生可以通过这套书更深刻地理解作品的含义,从而更进一步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热门推荐
  • 不同的偏执

    不同的偏执

    什么是感情,我不太清楚,我只知道你必须要留在我身边
  • 寄生虫逃离

    寄生虫逃离

    公元2109年,人类医疗水平已上至极点......几乎再也没有病毒可以侵害人类.....然而......一种从来没有发现过的寄生虫.....几乎要将人类灭绝.....
  • 花式追妻:精分男神,高调宠

    花式追妻:精分男神,高调宠

    被投资商要求出演《凛冬时夏》女主,新人男主完美到逆天。她本色出演,奈何隔行隔座山,片场小白她渣到想自杀,再观那位——完美内敛,呸,自行加戏到不要脸。偏偏还没人敢喊——CUT!片场镜头:回忆里男神很高冷,她撩他爱理不理。现场这人入戏太深,倒贴成瘾!后来,她才知道,这货就是当年被她逼得转学的冷白月光。-“南先生如此多才多艺,还颜好,所有女人心中的完美情人。”“我体活也很好,古小姐要不要替所有女人验证一番?”她报复式撩他上瘾,纵火却不救火,最终惹火烧身。他布下天罗地网,只为找回当初那抹藏在心底最深处的身影。-他餍足笑:“还想怎么撩?”“滚!”【腹黑真霸总VS绝色活妖精,甜双洁】
  • 群主饶命

    群主饶命

    二十一世纪的大好青年罗宇,成为了武侠聊天群的群主!群里不断有来自不同世界的人物加入,他们几乎都是各个世界的主角或者重要角色,但面对群主,没有不怕的。更重要的是群主腹黑,诓骗许多人前往他所在的世界,让他们遭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江湖与武林.....后来群成员才明白,群主与他所在的世界,同样可怕......那里才是真正的江湖,真正的刀光剑影!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香奈儿和她的浪漫传奇

    本书讲述可可·香奈儿从一个出身卑微的乡下女孩变身时尚帝国女王的传奇人生,阐述可可·香奈儿的创业感悟及管理之道。
  • 刻骨师

    刻骨师

    把人的名字刻入对方的骨子里,一辈子或爱或恨,永远都忘不了。正因为见过太多的人因为如此生不如死,刻骨师才永远那般冷清......【看文指南】①照常更新,一星期三章。②另外一本等好基友的丧尸文完结才重新填坑。③求收藏求点评!④新浪微博:梧桐非梦,欢迎互粉!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钢铁

    青少年应该知道的钢铁

    本书对钢铁材料基本知识作了详细的介绍,主要针对我国钢铁的冶炼、发展进行了详细探讨,同时还涉及到冶金机械、压力加工等钢铁生产制造及应用的知识,试图为青少年提供趣味性和科学性相结合的钢铁知识。
  • 都市之纵横七界

    都市之纵横七界

    是开始,还是结束!......夏木,一个本该最普通,最不起眼的角色,但自从他被一颗流星砸中之后,一切都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