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5800000001

第1章 陆浑关清兵大剿匪 河南府奉旨迎圣驾

洛阳,东临嵩岳,西望潼关,北靠邙山,南对伊阙,横跨伊、洛、瀍、涧四条河流;纵连汴、郑、洛、陕四大州郡。黄河挟八百里秦川古韵东出峡谷,敞开胸怀,拥抱中原大地;伊洛裹五千年河洛文明北顾山峦,放慢步履,沉淀四书五经。于是乎道、儒、佛、理植根发祥于斯,九十六位皇帝君在此临天下。洛阳因居洛水之阳而得名,是中国“六大古都”之首,是闻名中外的历史文化名城,华夏十三朝古都。夏商以来,文明古国城邑出现,洛阳即为屈指可数的大都市。西周初年,周武王率领雄师伐纣,会师于孟津,以周代商。武王功成早逝,其子成王在洛阳定鼎,名为“郏辱”,周公在洛阳营建“王城”,称洛阳为“洛邑”。到平王东迁,定洛阳为东周国都。及至战国,国都始有“洛阳”称谓。东汉光武帝刘秀中兴汉室,定都洛阳,改“洛”为“雒”。曹魏以洛阳为都,西晋、北魏继承衣钵,复称“洛阳”。隋朝重新统一华夏,在洛阳建都,先后称其为“东京”或“东都”。李世民平王世充于洛阳,称其为“洛阳宫”、“东都”、“神都”、“东京”,武则天长期在洛阳号令天下,统治八方。五代时曾建都洛阳的后梁称其为“西都”、后唐称其为“雒京”。后晋、北宋均称其为“西京”。明朝光宗皇帝名字朱常洛,为避讳“洛”字,又改“洛”为“雒”。清代迄今,仍称“洛阳”。经专家论证,确认历史上曾先后有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计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

话说光绪二十七年秋天的某日,在西安至洛阳的官道上,一匹快马驮着信使正风驰电掣般向洛阳古都狂奔,天刚刚下过雨,官道上偶尔还有积水和泥坑,马蹄溅起的水点、泥点纷纷落在躲避不及的行人身上,信使全然不顾,老百姓不敢吭声。快马冲过夜雨闪电,迎来晴日朝霞,疯一般在雨潇潇、风萧萧的古道上疾驰。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在西安躲避了一年之后准备途经洛阳回銮北京。传旨的快马日夜兼程,要尽快把这个消息送给河南知府文悌,让他收拾好洛阳行宫,早早做好迎驾的准备……与此同时,洛阳团总朱至贵受文悌委派带领队伍到嵩县陆浑去剿匪,行至龙门山前的古道上,朱至贵正洋洋得意之间,忽然听到“哈哈……爷爷候你多时了”的大叫声,没有想到竟然在这里遇到了劫路的强人。朱至贵惊魂未定,顺着声音望去,只见山腰上站着两个彪形大汉,一个身材高大骑马拿刀,一个虎背熊腰,手持盘龙铁棍,威风凛凛,令人望而胆寒。随从的官兵不敢上前,用弓箭远远射去,欲伤两个大汉的性命。两个大汉全然不惧,用兵器拨落羽箭,从山坡上冲将下来刀与棍上下翻飞,弓箭根本伤不到他们,继而纵身跃起,飞出数丈之远,落在官兵队伍里边杀将起来,刀劈人头如同切瓜,盘龙铁棍越抡越快,人越战越勇,如入无人之境。两个大汉在人丛中时而跃起,时而匍匐,杀得非常痛快,上百名官兵不抵两个强人。副团总大怒,手举双剑去迎强盗,那个持棍大汉腾空跃起,从擂鼓台上飞扑下来,大喝一声:“谁敢与你响棒槌爷爷对阵?”

说时迟,那时快,盘龙铁棍已向副团总的头上砸来,副团总急忙举双剑相迎,只听当啷一声,山谷回响,一把剑早被打落在地,副团总觉得虎口发麻,头懵眼花,眼看性命不保,打马欲夺路逃生。那大汉见其逃跑,弯腰拾起一把刀用力掷去,可惜只刺穿了副团总的衣服,未曾伤其性命。朱至贵见状急忙挥刀上前搭救副团总,那个拿刀大汉放马过来,副团总取下刺穿衣服的宝剑,再一次挥舞双剑挡住大刀,未战三合,副团总已觉抵不过强盗功夫,只好且战且退,拿刀大汉从腰间悄悄取出飞石“嗖”地一声,把副团总打下马来。众清兵抬起副团总就跑,拿棍大汉脚棍并用飞将起来,且大声喝道:“小子,还不快快受死!”这一声大喝如同晴天霹雳,竟然把清兵吓得魂飞胆丧,竟然把副团扔在地上各自逃命,大汉追至跟前手起棍落,要毙副团总性命。朱至贵急忙上前拼死挡住,几个清兵又将副团总扶上马,朱至贵护着副团总急急后退,这时两个大汉跃马追来,其中一个大汉的飞石百发百中,打得清兵狼狈逃窜,根本抵挡不住,副团总腿上又中一石,不禁叹道:“不料将死于此啊!”

副团总眼看性命不保,朱至贵惊惶失措间认出了强盗的身份,那两个强盗不是别人,一个是飞石将曹凤甲,一个是响棒槌王太。朱至贵在没有中举之前曾经拜曹凤甲为师学艺,王太是曹凤甲的随从,因此认得。朱至贵急忙叫道:“那不是师父和王太师叔吗?师父和师叔不要伤了副团总性命,我是洛阳朱至贵啊。”

曹凤甲听到有人喊他师父,又听到“朱至贵”三个字,仔细一看果然是自己的徒弟朱至贵,顿时红了脸面,急忙喝道:“贤弟住手,财物留下赶快撤退!”随着曹凤甲的喝声,王太也认出朱至贵来,并不与其答话,扭头准备撤离,这时一个持洋枪的清兵突然对准王太背部开了一枪,王太没穿盔甲,子弹射中了王太的臂膀。王太大怒欲折回来斩杀清兵,被曹凤甲拦住,曹凤甲狠狠地掷出一枚飞石,那清兵已经脑浆迸裂,倒地而亡,曹凤甲和王太转眼之间消失在龙门山擂鼓台的丛林之中。

这个擂鼓台坡,在龙门口的险峻之处,坡上道路崎岖,素称一线天。和平年代一线天是南北商贾必经之路,战乱之时为兵家必争之地,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朱至贵救下副团总,稍事休息,继续向嵩县陆浑关方向前进。副团总迷惑不解地问道:“大人,是什么人如此胆大妄为,敢在龙门口劫路,难道他们不怕知府大人治罪吗?”

“知府也不治罪于他们,今天这个事情就当没有发生过,千万不要声张。我想师父曹凤甲肯定不知道是我朱至贵剿匪从这里经过,如果知道,他是不会劫掠我们的。”曹凤甲确实不知道是朱至贵路过龙门口,张黑子的侄子张治公当时负责为王天纵的队伍放风,为了帮助南山土匪他编了个谎话,跑到曹凤甲那里说文悌给慈禧太后置办了丰厚的寿礼,要经过龙门口运送洛阳,如果老将军出马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地劫下寿礼。曹凤甲对慈禧恨之入骨,听到这个消息就带领王太去劫寿礼,没有想到遇到的竟是自己的徒弟朱至贵,二话不说急忙撤离。

离开龙门险要之地,一边行军,朱至贵一边详细向副团总介绍曹凤甲的情况:曹凤甲是洛阳南白沙人,自幼不爱读书爱习武,虎背熊腰,两眼炯炯有神,据说是黑虎星下凡。他自幼丧父,家道贫寒,经常吃不饱饭却酷爱习武,十四岁练习弓马,善使使一把铁杆大刀,武功十分厉害。十五岁那年,听说龙门山上有猛虎伤人,便提了大刀,借了别人的马匹,只身去山上打虎。来到龙门山,但见山高林密,路断人稀,并不见老虎踪影,就面对龙门山大叫起来:“老虎在哪里?老虎在哪里?出来受死!”那老虎几天没有吃人,正饿得要命,听见山下有人说话,便飞一般向山下奔来。老虎钻出密林,看见人和马不由分说就扑了上去。曹凤甲平时腰间常有一个布囊,里边装有圆石三十枚,以石伤人,百发百中,百步之内,绝无虚发。他看见老虎扑来,急忙以飞石击之,谁知老虎和人不一样,连中两石,仍然不肯后退。曹凤甲急忙站立马步,横刀相迎,也是老虎该死,居然扑在了刀上,立时开膛破肚,匍匐在地,挣扎几下,一命呜呼。曹凤甲哈哈一笑把血淋淋的老虎背下山坡放在马背上,牵了马大摇大摆而回。一路上百姓们听说曹凤甲杀了老虎,无不欢呼雀跃,围住观看。曹凤甲因此名声大振,成为河洛大地上的英雄人物。

在洛阳县和登封县交界处有个马河湾,这里有一个和曹凤甲同年同岁的人名字叫温发魁,也是自幼习武,善使一杆银枪,枪法极好,曾以枪捕杀金钱豹数十只,一时之间洛阳、登封两地居然没有了豹子出没,于是温发魁就有了一个绰号叫降伏豹。曹凤甲曾经与温发魁多次比武,两个人武功不相上下,遂焚香结拜,温发魁为兄,曹凤甲为弟,一虎一豹杀遍中原无敌手,英雄豪杰多来结识。那曹凤甲手下有两个随从,功夫都很了得,马前杀手葛瑞,是曹凤甲的同村街坊,此人身材瘦弱,腰细如蜂,面如女人。他自幼尚武,身轻如燕,飞檐走壁,常陪曹凤甲练武,有短剑两把,名曰雌雄飞燕剑,一把手使,经常藏于袖内,可以脱手飞行,出手猝不及防,伤人直取咽喉;一把系于辫稍,匿于腰间,关键时刻短剑随辫稍飞舞,随心所指,刺眼不刺鼻,刺心不刺背,如蚂蜂伤人,行踪不定,因此人称赛马蜂。马后护卫就是大战副团总的王太。王太是龙门南王山寨人,五短身材,天生一副娃娃脸,善使一根黑铁盘龙棍,有万夫不挡之勇,作战之时腿棍并用,一路有声。这王太自认武功不及曹凤甲,甘心情愿给曹凤甲当了马夫,一根盘龙铁棍,能挡住一条去路,如若依棍腾空跃起,可摘丈八桃梨,平地飞奔行走,可追奔马尻尾,行起路来,不听脚步声,只闻铁棍响,因此人称响棒槌。

曹凤甲是洛阳一带的武林高手,在没有考上武举人的时候,经常练武,一个人能把打谷场上的石磙举起来,还能把牛车从山沟里拉上山坡。有一年曹凤甲到登封去拉煤,因为路窄牛车过不去,他一只手提着车轴,只用一辙路走了二百米远。曹凤甲是咸丰年间在河南省省会开封府考中的武举人,他为人忠厚有胆识,力大无穷,因为长得相貌丑陋,平时给皇帝把守后门,人们称御后辖。辖,在满语里是侍卫的意思。曹凤甲在校场比武考武举人的时候,老乡温发魁是他的场上对手,两马相遇,刀枪相击,温发魁挺枪刺来,竟然把曹凤甲的大刀挑落在地,并用银枪凶猛地向其刺来。在这生死紧要关头,曹凤甲急中生智,用脚将大刀挑起,手接大刀与温发魁大战一百多个回合不分胜负,最后又将温发魁的银枪挑飞,手举大刀紧追温发魁不放。主考官见状急忙大呼:“曹凤甲,不可伤了温发魁性命!”曹凤甲这才停止追赶温发魁。

考完下场,曹凤甲仍然精神抖擞,而温发魁却累得气喘嘘嘘。主考官问曹凤甲练的是少林功还是太极功,曹凤甲笑道:“习武贵在将有形化为无形,随机应变,出奇制胜,不能拘泥于一招一式。小人虽然在少林寺习过武,然而小人的功夫是集天下武功之大成,各种武功小人都融会贯通了。”

主考官点头叹服,奏明皇上要点曹风甲为武举第一名。咸丰皇帝正好带着兰儿从开封路过,接见了曹凤甲和温发魁。兰儿见曹凤甲的相貌丑陋,就悄悄对皇帝说:“陛下,以臣妾看来,这个曹凤甲长得太难看,臣妾很不喜欢。不过臣妾不喜欢是小事,如果点了武举第一名,恐怕有失国体啊!”咸丰皇帝当时正宠幸兰儿,听了兰儿的话就说:“爱妃言之有理。”于是咸丰皇帝就点温发魁为第一名,曹凤甲屈居第二名。因为相貌丑陋,兰儿还让曹凤甲把守皇宫的后门,让温发魁把守皇宫的前门。后来因为曹凤甲和太平天国作战失利,兰儿(也就是回来的慈禧)要治他的罪,多亏温发魁等将军出面讲情才保住了性命。曹凤甲从此心灰意冷,向朝廷写下辞表,解甲归田……朱至贵讲完曹凤甲和王太的一些事情,又对副团总说:“当年因为太平天国起事,朝廷正在用人之际,招曹凤甲到开封去考取功名,为国效力。咸丰皇帝亲自到河南巡视,并在开封开科取士,特别是对那些有武功的人一并录用,让这些人为大清效力,不至于落入洪秀全之手。因为有人推荐了曹凤甲、温发魁等人,他们悉数被咸丰皇帝录用。当时太平军将领石达开率军围攻湖南宝庆,清廷为阻止太平军入川,曾命曾国藩亲自统兵前往四川扼守。石达开又从湖南退入广西,清廷又命曾国藩暂缓入川,改援安徽。为了扭转被动局面,曾国藩与曹凤甲共同制订了一个“四路图皖”计划,准备再次进攻安徽。在天京对岸,陈玉成、李秀成会师三河镇之际,留守在滁州、全椒的李秀成部将李昭寿被曹凤甲等人活捉降清,不久,浦口等地落入曾国藩之手。这样,皖北与天京之间的联系被隔断了。为了打通联系,陈玉成、李秀成先后两次率军进攻江浦、浦口,因为曹凤甲作战英勇,拼死抵抗,均未成功。直到在击败署湖北提督周天培等部清军后,陈玉成和李秀成才占领浦口,并围攻江浦,天京之围稍解,但仍处在江南大营的威胁之下。此后,李秀成率军留守浦口一带,陈玉成则率军返回皖西战场,对付东犯之清军劲旅曹凤甲部。

为解决天京长期被围的局面,李秀成一再向洪秀全强奏,要求率军离开浦口,设法攻打江南大营和曹凤甲的队伍。这一要求最后得到洪秀全的同意。关于如何解围问题,李秀成与陈玉成进行了三次面商。陈玉成认为,天京之围难以力解,必须向敌人防守空虚,又是财赋之区的浙江湖州、杭州等地进攻,迫使江南大营守敌回救湖、杭,等他们撤兵远处,再返师自救,就可以取得成功。这是一个围魏救赵之计。李秀成同意了这一计谋,于是研究确定了打破江南大营的作战方案,随后即付诸实施。李秀成将镇守浦口的任务交给部将黄子隆、陈赞明后,即前往芜湖,召集将领会议,说明天京被围的危急形势,宣布攻杭救京的计划,明确进军路线和各将领的任务。李秀成则率领精兵六七千人冒充清军,经武康日夜兼程进袭杭州。

李秀成所率精兵进抵杭州城外,当时杭州守备空虚,太平军轰塌清波门城垣,立即冲入城内,攻占杭州,杀死浙江巡抚罗遵殿等人,唯有将军曹凤甲据守的满城未能攻下。对太平军的攻浙意图,江南大营统帅和春有所察觉,不敢派大队往援,咸丰皇帝深恐失掉浙江这个财赋之区,严令曹凤甲增调劲旅赴浙,曹凤甲只得遵旨加派葛瑞为援兵。清军被调动,太平军的预期目的已经达到。于是李秀成在杭州城内遍插旗帜以为疑兵,连夜撤出杭州,率军疾驰北返,去解天京之围。

当李秀成率军回师天京之际,在皖北执行佯动任务的陈玉成也率军由全椒南下渡江,抵达天京外围之后,扫清外围据点,随即准备总攻江南大营。恰逢大雨,连日不止,太平军冒雨连续进攻,城内太平军也纷纷出击,乘敌人混乱之机,前后夹攻,半天之内将江南大营西半部的50余座营垒全部攻破,歼灭清兵数千人。葛瑞虽然英勇,但是困于乱军之中,左冲右突,不能杀出重围,他身中二十余处刀伤仍然奋力突围,最终双臂被太平军砍断,连辫子都被太平军割断了,精疲力竭,口吐鲜血,死于马下。曹凤甲闻西路有变,立即率兵救援,见营盘已失,爱将葛瑞也惨死于乱军之中,他只得强忍悲痛,仓皇退回。太平军突破敌西南长壕,内外会师,重围已解,士气更高,便连夜乘胜猛攻,清军营垒四处火起,江南大营总部所在地小水关大营也被攻破,曹凤甲和王太率残部经石埠桥乘船逃往镇江。太平军重创清军,缴获了大量枪炮、火药、铅子,以及白银10余万两。曹凤甲逃至镇江后,又得以收集散兵2万余人,防守镇江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次失败,咸丰皇帝听信慈禧的谗言,调曹凤甲回京治罪。后来咸丰皇帝感念曹凤甲屡立战功,没有治他的罪,只是从将军降到一般带刀侍卫,后来受慈禧迫害,解甲归田。

朱至贵带领清兵要剿灭王天纵的土匪队伍,他将人马驻扎在陆浑关下,天色已晚,不敢冒进,让兵马围住土匪刚刚夺取的陆浑古城。当时王天纵和张黑子以二百多名土匪固守陆浑镇,对抗朱至贵部。张黑子提出要偷袭朱至贵的大营,王天纵摇摇头说:“老张叔,朱至贵初来乍到,必有防备,况且清军已经装备了少量洋枪,偷袭不一定能够解决问题。”张黑子觉得王天纵说的有道理,就取消了偷袭计划。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朱至贵开始督促部下攻打陆浑古城,清兵虽然作战英勇,怎奈张黑子和王天纵均非等闲之辈,土匪又都是身有命案的亡命之徒,无不以一当十。张黑子手舞大刀,纵横驰骋,刀劈箭射,异常威武。王天纵手持长枪龙飞凤舞,特别是他的飞石功异常厉害,石无虚发,往往一石毙命,杀死清兵不计其数。王天纵手里还有几支洋枪,他枪法极准,专打清兵小头目,弄得清兵畏缩不前。加上曹凤甲装扮成蒙面人混入土匪中间暗中相助,他的飞石简直比清兵的洋枪还厉害,陆浑镇城池坚固,久攻不下,后来清兵吓得看见燕子飞过就急忙躲避,疑是王天纵和曹凤甲的飞石击来,急忙退却。张黑子和王天纵越战越勇,与围城的清兵血战一天,杀得清兵尸横城墙上下,寸步难以前进。朱至贵损失了几十个弟兄,但是陆浑古城仍然固若金汤,牢不可破。

大战一天,日落西山。朱至贵原以为能够迅速攻克陆浑城池,打退土匪,没想到会遇见王天纵这个能打硬仗的对手,毫无功效。陆浑镇屡攻不下,部下伤亡惨重,朱至贵大怒,下令将陆浑古城团团围住,在城外建营立寨,一面从洛阳调集洋枪,一面用炮火猛烈攻城。王天纵让土匪们备好干粮和弓箭雷石,人不卸甲,马不卸鞍,住在城上守卫,每人跟前准备了榆木门板,门板上再裹上湿水的被子,这样大炮也伤不到他们。敌人炮火虽然猛烈,但是城池仍然未失,此时朱至贵已调集洋枪来到陆浑古城之外,准备困死土匪。曹凤甲悄悄对王天纵说:“贤契,陆浑离洛阳甚近,离深山老林却远,此处不是久留之地,你们还是撤退吧,不要硬拼。你没有看朱至贵是想围而不打,困死你们哩!”王天纵觉得师父说得有道理,又经过认真分析,知道得陆浑古城难,守陆浑古城不易,死拼也不一定能够固守城池,遂主动命令部下撤出陆浑镇,与师父曹凤甲别过,然后带领土匪队伍进山去了。曹凤甲则悄悄绕道回到白沙老家。

朱至贵不敢带兵追赶张黑子和王天纵,一边命令队伍撤退,一边派人向知府文悌报捷,口称经过浴血奋战,官军终于收复陆浑关。朱至贵撤退至龙门口,让队伍驻扎在龙门山下,自己带领副团总住进自己的龙门庄园,叫来一个说书的瞎子,白天喝茶听书消遣,晚上狎妓取乐。

河南府知府文悌正在府衙等待剿匪的消息,他手里拿着水烟袋,坐在三堂里一边抽烟一边沉思,偶尔看一眼前任知府请嘉庆年间进士赵慎轸撰写的府衙对联。

为政不在言多须息息从省身克已而出;

当官务持大体思事事皆民生国计所关。

文悌郁郁寡欢的表现让整个府衙的后堂都快凝固了。丫鬟仆女们看见老爷愁眉苦脸的样子,一个个低心小意,连大气都不敢出,唯恐惊动了老爷被惩罚。

文悌到洛阳上任之后,没有从北京带家眷过来,先是娶了洛南平泉庄一个专门种植牡丹的花大户之女做六姨太,不曾想这个花夫人风流,竟然弄出红杏出墙的事情来,文悌恼怒之余也模仿皇帝把妃子打入冷宫的办法囚禁了六姨太,对外声称六姨太已经病死。朱至贵听说知府的六姨太病故,为了巴结文悌,主动把自己的妹妹嫁给文悌做了七姨太。七姨太叫朱至红,人长得有模有样,风流无比,本是李家未过门的儿媳妇,她听说那个公子有点儿憨傻,就迟迟没有嫁过去。后来她哥哥一说让她嫁给知府大人,她就昧了李家的亲事,毅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知府老爷。文悌还比较喜欢这个风情万种的七姨太,但是也不放心那个李家,总害怕自己的姨太太和那个李家公子仍然藕断丝连,暗渡陈仓,再弄出什么绯闻,惹他脸面尽失。

在河南府后堂,文悌正对姨太太朱至红介绍慈禧太后当初从北京西逃时的一些情况。知府文悌作为慈禧太后的娘家侄子,当初是秘密接到口谕让他准备迎驾的,如果老佛爷从山西不能顺利去西安,就要绕道洛阳然后西行。当时文悌花了三万多两银子,将洛阳老城的周南驿扩充整理,准备作为行宫,迎接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的到来。后来慈禧西逃还算顺利,就没有绕道洛阳,白让他花了银子若干。慈禧没有到洛阳,文悌亦悲亦喜。悲的是在太后遇难的时候,作为她的侄子,没有尽到臣子之责,心中有愧;喜的是老佛爷不从洛阳路过,使他躲过了一劫。他是慈禧太后的娘家侄子,深知自己这个姑姑喜怒无常,奢侈浪费。文悌仅整理行宫就花了三万两白银,如果再吃喝招待一段时日,还不知道要花多少银子呢。文悌是满洲正黄旗人,瓜尔佳氏,字仲恭,曾经身居御史要职。1898年4月,康有为等人在北京成立“保国会”,慈禧太后患其“集聚匪徒,招诱党羽,因而犯上作乱”,就秘密嘱咐侄子文悌主动接近维新派,和康有为等人暗相来往,伺机窥探维新派的言行。文悌没有辜负姑姑的期望,利用两面派手法拉拢康有为,很快成为康有为的座上宾,两个人一来二往还相当投缘。后来慈禧太后原形毕露要向维新派开刀了,文悌马上也变换一副嘴脸,大肆诋毁康有为立保国会“名为保国,实为乱国”,“徒欲保中国四万万人,而置我大清国于度外”。“保中国,不保大清”这一诬陷之词为慈禧太后大兴党狱找到了借口。既然你康有为身为臣子,竟敢保国不保大清,欺君罔上,那么收拾你就出师有名了。文悌还不失时机地严劾康有为在京城“任意妄为,遍结言官,把持国是”。其实戊戌变法新政一开始便遭到一些人的抵制,特别是北洋大臣、直隶总督、保守派头目荣禄坚决反对变法,简直和慈禧太后是合穿一条裤子。9月16日,光绪帝在颐和园召见统率北洋新军的直隶按察使袁世凯,面谈后升其为侍郎候补,以为袁世凯可以依靠。谭嗣同9月18日夜访袁世凯,透露了皇上希望袁世凯起兵勤王,诛杀荣禄及包围慈禧太后所住的颐和园,以强硬手段促成维新变法。谁料袁世凯是个出尔反尔的小人,他从北京回到天津之后,立即拜访荣禄,将谭嗣同等人的计划秘密向荣禄做了报告。荣禄又密报给慈禧太后,她得到密报之后突然临朝,宣布戒严,火车停驶;并立即幽禁了光绪皇帝,宣布废除新政,然后大肆搜捕维新党人,就这样结束了只有一百零三天的维新变法。当时维新党人康有为已经离开北京,梁启超逃入日本使馆,谭嗣同却拒绝出走,大义凛然地表示:“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结果其他数十人被捕,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杨深秀、康广仁六人于9月28日被慈禧太后斩杀于菜市口,时人称其为戊戌六君子。谭嗣同临死留下《绝命诗》: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叟待杜根。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之后,除京师大学堂和各地新式学堂被保留外,其余新政均被废止,戊戌变法彻底失败。

光绪皇帝被解除幽禁之后,心里的气不打一处来,不敢骂慈禧太后混帐误国,就严斥文悌受人唆使,结党攻讦,不胜任御史之责,下令将其免职。文悌被皇帝申斥,哭哭啼啼跑到慈禧太后那里去诉苦:“太后老佛爷啊,奴才可是按照您老人家的旨意办事的啊,现在皇上他对侄儿我……”

“唉……什么都不要说了,丢卒保车的道理你明白不明白啊?你就委曲求全吧,来日方长嘛,谁让你是哀家的侄子呢!”当时慈禧太后为了缓和与光绪的矛盾,只好故意不替娘家侄子说好话,任凭光绪发落文悌。直到后来皇上怒气渐消,因为慈禧太后专权乱政,他也无心理事,慈禧太后才让别人出面讲情,文悌被起授河南知府。文悌到到现在还心有余悸,那个维新变法的事情也让他明白了一个道理:在关键时刻,姑姑不可能为了一个侄子和皇上撕破脸皮,到头来吃亏的还是他这个小卒子。文悌也是饱读诗书的文人,他知道历朝历代宫廷斗争的结果,必然是一部分人得益,一部分人遭殃,得益的也未必流芳千古,被称为忠臣孝子;遭殃的也不一定遗臭万年,被看作奸佞小人。那个谭嗣同就是例子,在慈禧太后眼里谭嗣同是乱臣贼子,可士大夫阶层私下里都说谭嗣同是忠臣义士,反而说他文悌是奸诈小人。他知道自己是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了,被后世人唾骂也在所难免。

在文悌为剿匪之事愁眉苦脸的时候,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从北京逃到西安已经一年,现在决定绕道洛阳回銮北京,浩浩荡荡的皇家队伍已经离开西安出潼关了。消息传来,引起洛阳官民一阵不小的震动,让知府文悌心里像吃了一只蝇子,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有人喜出望外是忙着要巴结老佛爷,想从中得到向往已久的好处;有人窃窃自喜是想借此机会接触一下这个统治中国几十年的老婆子,看能不能给自己带来发达的机会,有人则咬牙切齿恨不得扒了慈禧太后的皮,吃了这个丧权辱国、祸国殃民的坏女人,因为她作恶实在是太多了……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要来洛阳,这个消息对洛阳百姓来说既兴奋又担心。兴奋的是人老几辈面朝黄土背朝天地种庄稼,从来也没有见过皇帝是什么样子,只知道皇帝是“龙”,皇后、太后是“凤”,这次也许能够一睹天颜,看一看“龙凤呈祥”到底是什么样子,顺便还能看看那个被人称为老佛爷的女强人慈禧太后到底是人还是神;担心的是中原这几年旱涝灾害不断,粮食欠收,老百姓的日子都在水深火热之中煎熬,哪里还有山珍海味招待那些穷侈极欲的龙子龙孙们。连老百姓都听说慈禧的膳食非常讲究,是个非常奢侈腐化的女人,文悌岂能不知道?他在北京的时候就知道慈禧太后的衣食住行和生活起居是这样的:她膳食的机构有内务府下属的御膳房、御茶房、内饽饽房、酒醋房、菜库等。其中仅御膳房就有正副尚膳、正副庖长以下三百七十余人及太监数十人。宫中膳食有份例规定,皇帝每日份例为:盘肉二十二斤,菜肉十五斤,猪油一斤,羊两只,鸡五只,鸭三只,时令蔬菜十九斤,各种萝卜六十个,苤蓝、干闭瓮菜各五个,葱六斤。调料玉泉酒四两、酱及清酱各三斤、醋两斤。八盘二百四十个各种饽饽用白面三十二斤、香油八斤、白糖核桃仁及黑枣各六斤,芝麻、沙橙若干。而慈禧膳食的规格只能比当今皇帝高,不会比傀儡皇帝低。文悌还亲眼见过,慈禧太后在用膳的时候由御前侍卫向御膳房传膳,御膳房将膳食放在膳盒里或膳桌上,由侍卫抬送至用膳地点。太监按规定布好菜点,经过验膳、尝膳等程序后,太后才开始食用。慈禧用膳的时候喜欢坐北朝南,面前一个长方形上下两层的大膳桌,桌上布满精美食具和菜肴,太监报菜名,太后想吃什么,太监便盛入太后的碗碟之中,她再慢慢享用。吃过饭慈禧漱漱口,然后是饮花茶抽水烟袋。她嗜茶抽烟成癖,还特别讲究。泡茶用的水是当天从玉泉山运来的清澈泉水,所饮的花茶不是经过火焙的茉莉、玫瑰,而是刚采摘的鲜花,搀进干茶里再泡入茶盅,饮起来既有茶香又有花香,甘美可口;抽的烟是云南上贡的上好烟丝。慈禧饮茶用白玉茶杯,金茶托上放着三盏白玉杯,中间是茶,两边是花。两名太监双手将茶托捧到慈禧面前,口里呼喊:“老佛爷品茗了!”慈禧才慢慢悠悠地端起白玉杯饮用。慈禧的这些爱好文悌曾经不经意间对洛阳的一些豪绅说过,经豪绅和官员们一传播,民间百姓也知道慈禧的爱好了。

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要来洛阳,那些有见识的老百姓都说又要遭殃了,而洛阳知府文悌又一次喜忧参半。喜的是因为那次所谓的“触犯龙颜”,光绪皇帝骂他是奸诈小人,他被迫离开京城之后再也没有见过皇上和太后,如今皇上和太后要来洛阳,正是他孝敬姑姑和讨好皇上的好时机;忧的是洛阳南边最近经常闹土匪,伊河东边的彭婆有个四五十岁的土匪叫张黑子,打家劫舍,经常和官府为敌,他曾命令捕快捉拿,没有一次不是无功而返,后来张黑子竟然越闹动静越大了。伊河西岸的鸣皋镇也出了个土匪叫王天纵,本来是个局勇,因与地方豪绅闹了矛盾,杀人放火之后逃到南山落草为寇,拉起了土匪杆子,公然对抗官府。最近张黑子和王天纵两股土匪联合起来,人强马壮,还公然打出杀富济贫,反抗满清的大旗,老百姓说他们是反清义士,官府说他们是叛逆贼寇。文悌派团总三步紧朱至贵到南山围剿,结果没有取得任何成效,他知道朱至贵是个言过其实的人,可是念起是自己的大舅子,还不能对外人说他是酒囊饭袋。前几天有人报告说王天纵的土匪占领了陆浑关,这还了得,他急忙再派朱至贵带领人马去剿匪……不过现在洛阳仅有土匪还是小事,这地方连年遭灾,先是天旱欠收,后是暴雨大涝,洪水冲垮了洛河和伊河的大堤,淹死了成千上万的老百姓,毁坏了万顷良田,仅修复河堤就让文悌忙了整整三个月,花空了府库的存银。因为大灾,该收的银子收不上来,该花的银子却不能少一两,现在官府的日子已经捉襟见肘,还拿什么去迎接皇上和太后呢?如果皇上不念旧恶对他客客气气也就罢了,如果皇上不忘旧恨,再找岔子开销他一下,那他可真是没有退路了。要说文悌也不是多么勤政的官员,他之所以风风火火地修复河堤也是无奈之举。身为一方知府,又曾经是朝中御史,如果连地方上的水患都治不了,地方豪绅要弹劾他无德无能,上边皇上和太后再怪罪他办事不力,那他可真成十足的庸才了,想再回北京简直就是白日做梦。为了保住自己的顶戴花翎,为了不使自己再一次栽跟头,更为了自己能够东山再起,他花尽了府库的库银,总算在九九重阳节前夕把洛河和伊河的大堤修复一新,既为自己捞了那么一点政绩沾沾自喜,也为失去大把的官银惋惜不已。

官场上自古都是鼓吹加粉饰这一套,地方豪绅多是蝇营狗苟之辈,他们也挺会讨好巴结知府文悌的,一听说洛河和伊河大堤修复一新,上百名地方豪绅联名为文悌歌功颂德,还带人敲锣打鼓给文悌送来“爱民如子”和“功满河洛”的匾额,一路鼓乐,一路鞭炮,好不热闹。文悌望着豪绅送来的匾额有些哭笑不得,难道那么多银子就换来两块不能吃、不能花的匾额吗?他在北京什么大场面没有见过,哪里稀罕这些破匾额啊!人们都说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可是文悌自从被降职到河南洛阳上任以来就没有安生过,前边是大旱,后边是大涝,北边是饥民逃荒,南边是土匪闹事,去年是修葺周南驿为行宫,今年是准备迎接皇上和太后来洛阳。再加上上任知府无休止地征集粮草支持官军攻打太平军,已经把洛阳的地皮刮净了,这里再也没有什么油水可捞。现在倒好,没有油水的府衙还得月月出钱让官兵到南山去剿匪,自己还没有捞到多少银子,倒是把府库里那点存银花得一干二净。现在又得剿匪,又得迎接圣驾,哪一项离了银子能行?没有钱怎么能给老佛爷留下一个好的印象呢?又怎么能够再回北京去任职呢?如果老佛爷一不高兴那自己就只能在洛阳这个地方待一辈子,或者终老邙山脚下,成为洛阳之鬼了。但是要想让慈禧太后高兴,没有大把的银子挥霍,老太太能够高兴吗?银子从哪里来?简直把文悌愁死了,他感觉一夜之间自己的头发稀疏了、花白了,脸上的皱纹也增添了许多。他也想让豪绅们给老佛爷献一点孝心,也想到利用职权直接向大户人家摊派,可是这些都是需要时间的,决不是今天摊派,明天就送到府衙的,有钱人哪个没有靠山,哪个不是把钱看得比命都主贵?要起钱来比讨债还难。西安离洛阳这么近,老佛爷说到就到,迎接圣驾的事情一天也不敢耽误。原以为老佛爷西逃不再路过洛阳来,周南驿整修已经一年了,原来里边准备的东西有些已经不能再用,现在老佛爷又要来洛阳,重新准备既要时间也得花钱,真不是一件容易事情。

自从洛阳的南山闹了土匪之后,文悌任命武举人出身的朱至贵为团练总兵,可是这个朱至贵徒有武举人的虚名,多次出战,没有一次大捷,每次都说剿灭土匪若干人,可是土匪没有见少反而增多了,因此人们就给他起了个绰号叫三步紧。也不知道是朱至贵无能,剿匪不力,还是土匪太狡猾,多次交锋,竟然战不过一个毛头小子王天纵,更捉拿不住顽匪张黑子,现在让土匪越拉杆子越大,已经随时会威胁到洛阳的安危。土匪如果只是在南山闹一闹也就罢了,文悌最担心的是老佛爷和皇上要来洛阳,一旦张黑子和王天纵趁机来洛阳闹事,惊动了圣驾,那可就彻底炸锅了。前几天他又派朱至贵到南山去剿匪,朱至贵走的时候拍着胸脯说不剿灭南山土匪决不收兵,可是只听说在陆浑古城交战,并不见捷报送回,后来干脆就没有新战绩上报,看来是没有什么进展了。文悌现在对朱至贵已经不怎么相信了,他知道张黑子、王天纵也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朱至贵也不是个马到成功的将帅之才。果然不出文悌所料,三步紧朱至贵到南山忽悠了一大圈子,说杀了十几个土匪,收复了陆浑古城,把土匪赶进深山老林了,根本没有说与张黑子、王天纵交战的具体细节,只说天气转凉,士兵们要回来更换棉衣,要求于近日撤兵。撤兵就撤兵吧,老佛爷要来洛阳,护驾比剿匪更重要,文悌只好答应让朱至贵撤兵回洛阳。

文悌有时候恨三步紧朱至贵的无能,有时候也喜欢他慷慨听话。朱至贵并不是个省油灯,在别人面前他霸气十足,但是在文悌面前从来都没有傲气,就像个低声下气的孙子一样。这不,朱至贵人还没有回来礼品和请柬先到,礼品有南山的山货一大车,兽皮一大车,还有烟土一百两,有些东西说是战利品,有些东西说是孝敬知府大人的。还说不让知府大老爷出城迎接,等他回来之后,请大老爷直接到朱府去吃酒抽大烟。朱至贵也识趣,明明知道文悌看不起他,不可能出城迎接他,就顺势给个台阶让文悌下。老实说,文悌为了慈禧太后来洛阳的事正闹心,这个时候即便是有天鹅肉他也吃不下去,满脑子都是如何迎接圣驾的事情,这个事情也确实需要和朱至贵商量,更需要他这个洛阳首富出钱帮助。

文悌接到皇上和太后回銮路过洛阳的圣旨是光绪二十七年的重阳节上午,地方豪绅给他送匾也是重阳节的上午,如果送匾在前,也许能够让他高兴一阵子,可惜是先接到圣旨,再收了匾额,他一点也高兴不起来。接到迎驾的圣旨,文悌并没有告诉洛阳知县,府衙和县衙虽然都在洛阳城内,相隔不远,可是洛阳知县是个庸碌的老官痞,已经毫无进取之心,平时也不怎么讨好文悌。文悌则视他为可有可无的摆设,很多时候知府干脆代替知县行使权力,即便如此,洛阳知县既不反感也不答谢,老是不热不凉、可有可无的样子。

关于迎接圣驾的事情,文悌心里更多的是担心。慈禧太后西逃的时候既然不走洛阳,回京的时候干吗就偏偏想起来要从洛阳路过呢?圣旨上还说母子二人要在洛阳停留数日或十数日,要拜关帝庙看龙门石窟,还要到白马寺去烧香,起码要在洛阳住个三五天吧。皇家气派又大,仅随从就不计其数,这三五天的花销肯定小不了,如果是在以往年景,洛阳土地肥沃,天下太平,也许官民还盼望着他们母子到来,为古都洛阳增加一些传奇色彩。可现在灾荒连年,内忧外患不断,谁还希望他们来此折腾?尽管慈禧一高兴也许会赏给文悌一些银子,或者给他官复原职,可她这次是逃难回来的,听说走到哪里刮到哪里,哪会舍得把银子赏赐给地方官员呢?即是赏赐,也是羊毛出在羊身上,还得让地方筹集银子。官复原职的事文悌根本不敢多想,现在的北京已经乱成一锅粥了,洋人横行霸道,为所欲为,光绪皇帝软弱无能对他不冷不热。其实就是让他官复原职,他也不想在这个时候回北京去坐冷板凳。

文悌放下水烟袋,在三堂里捋着胡须踱步,宽大的书桌,雕刻精细的博古架,墙上悬挂的名人字画,这些以往他最赏识的东西现在也不能引起他的兴趣,花白的大辫子在屁股后边有节奏地左右摇摆着。他再望着室内结构工整,装修精细,摆设考究,古色古香的书架,平时他在此习经练字,修身养性,现在这些东西都让他看着心烦,甚或胆战心惊。如果伺候不好老佛爷,可能明天他就不是这里的主人了,这些东西可能就要被别人使用。

此时突然有人在外边禀报:“老爷,朱至贵团总的手下在洛阳金谷园抓到一个南山土匪的探子,你看怎么处置啊?是杀了还是先关起来……”

同类推荐
  • 夭三国

    夭三国

    ……既然来都来了,怎么得,也要把魏、蜀、吴给夭折了不是……大汉光和七年(公元184年)黄巾造反了,刘翔魂穿了……黄巾贼败了,汝南的黄巾把他们整村人都裹挟去造反,接着集体逃进了山里,刘翔跟村里人出了个馊主意,然后近十万的黄巾都知道了,接着连远在南阳伏牛山里的十多万黄巾也知道了。结果……!被推出来当了出头鸟!然后,就腿软的跪到了洛阳皇宫的宫门前,眼前摆着十丈长的血书。一群文盲!密密麻麻的,全是血手印!说是用这血糊糊的麻布,给二十多万人求个活路!这是求吗?这是血淋淋的威胁啊!你们这群反骨仔,脑壳也被开过窍吗?良心不会痛吗?天子一怒,血流漂杵啊!这出头的椽子,很多万个可能,就是千刀万剐啊……
  • 重生之新明演义

    重生之新明演义

    元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一个现代武打替身演员被人陷害来到了这乱世之中,因缘际会之下他结识了朱元璋、李善长、刘伯温、徐达、常遇春等历史名人,他依靠先知的历史知识周旋在众多的历史人物之中,寻找着自己的出路.当他认识到周围的人以后将被朱元璋逐一杀害时,他决定另走一条路,建立一个不一样的大明,以消灭离他越来越近的大阴谋!
  • 宋谋

    宋谋

    日常,出门踩个狗屎的小法医,独自进行第二次现场勘查时,遇到了折返现场的凶手,结果。。。。。。好吧,他承认自己是有点衰至于,穿越后的人生——身世成谜。。。。。。微笑着告诉自己,这不叫事儿!看到街边,那一座布灵布灵的大房子没?没错,这可是我家的;再来,看到那用殷切眼神看过来的老仆没?没错,这也是我家的。不过,都是以前——这**哪是有点衰,简直就是衰神附体,主角当炮灰啊——
  • 温故(二十)

    温故(二十)

    《温故》是一种陆续出版的历史文化读物。以今天的视角来追怀与审视过去,并为当下的生存与未来的发展提供一种参照,所谓“温故而知新”。内容大体包括以下三方面:对人类以往生存状态的追怀,对历史的审视与反思,对历史文化遗迹与遗留文本的重温。
  • 凉州风云策

    凉州风云策

    九州之时,天下大乱,各霸主据地称王,暴虐昏庸,徭役繁重,战火四起。丁壮苦军旅,老弱罢转饷。是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
热门推荐
  • 少年他已物是人非

    少年他已物是人非

    [青春/非治愈系/暗恋/少年]江城一中原本不是什么私立学校,校服也不是什么衬衫配V领毛衣。至少叶繁星在那里读高二的时候,不是这个样子。叶繁星转学的第一天迟到,披头散发着被市一中的学生会干部拦下,却被个长得好看的小弟弟送了个小皮筋。这个小弟弟就是市一中的团宠啊!她转学前就时常在弟弟口中听过姜楚年的名字 。 原因是他软萌软萌的,男女老少通吃!但是姜楚年这个名字,叶繁星会一辈子藏在心里,她不会告诉那个看起来温软的少年,自己曾对他一见倾心,抛盔弃甲。
  • 河门

    河门

    声明:作者有生之年,绝不支持任何组织和个人声称河门乃至羽人真实存在!你相信轮回,如果你觉得佛教的轮回转世说太牵强,这部小说会告诉你最合理最可信的解释。小说自男主人公航辉的童年好友王滢娟意外死亡为线索,逐渐展开,死因之谜被层层刨开,航辉发现了一个隐藏在人类世界中的重大秘密,而且人类的历史与文化都围绕和根植于这个秘密。它就是河门,为了河门,有两个巨大的组织——羽人与堵门者自古争斗到现在,一方为了疏通人类的精神之门,一方为了堵住河门。航辉成为了羽人,获得了自己新的身份,但是危险也不期而至,堵门者就隐藏在自己周围,险情不断发生,航辉该怎么完成自己的任务?羽人与堵门者的真实意义是什么?你不妨进入这个故事,逐渐去发现神话与你身边现实社会的联系,你会获得非常的感受,也许你读的并非仅仅是个奇幻故事。
  •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孝敬父母

    教青少年为人处事的故事宝库:从故事中学会孝敬父母

    中华民族有五千年悠久的历史,在这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无数古圣先贤以至德垂宪万世。在上古时代,有三位皇帝:尧、舜、禹非常著名,他们均因德行至大而受四方举荐登上帝位。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苏新皓之银河的不落星系

    苏新皓之银河的不落星系

    他是时代峰峻旗下养成系家族的练习生.她是乐华招收的练习生.两个人看似没有什么关系,但是渊源颇深..“苏新皓你干嘛!”苏新皓一把夺过了女孩子手里的东西,把女孩子给惹毛了.“你弄这玩意儿怎么这么丑?咦~”“苏新皓!”.不仅渊源颇深,还是一对欢喜冤家.苏新皓总是把自己藏起来,哦,不,是把自己真实的内心藏起来.他不太愿意和别人真正真心的交流,他有一个从未说出来的秘密,就连家人都不知道.可是这个秘密却被她发现了......“喂,你可别打我小报告.”苏新皓一就是像平常一样和她开着玩笑说话,可这次女孩子却哭了,扑倒他怀里抱着他......“苏新皓,我喜欢你.”
  • 许你万家灯火

    许你万家灯火

    本文据真实故事改编“陈西于白堇茶米油盐融进了她的生活,不可割舍”“白堇于陈西是最珍贵的宝贝,是他不想舍弃的美好”“说不喜欢都是骗人的,可是偏偏彼此都清楚,喜欢只是喜欢,而这点喜欢偏偏还比爱少了些什么”“抱歉,今后不打扰了”“谢谢你,这些不过都是年少的欢喜,偶尔记起也很好”
  • Hold不住:霸道阴夫药别停

    Hold不住:霸道阴夫药别停

    我历经曲折怀了男友的孩子,却发现男友在一个月前就死了!莫非,腹中宝宝是那个帅得让千万人钦慕男人的??
  • 鬼童禁忌

    鬼童禁忌

    两年前公司野游,因为没有购买纪念品惹下祸事。一连串的死亡记录,终于轮到了我。困局初显,却被公交车上捡的小男孩解开。可他又是谁……
  • 居民防骗指南

    居民防骗指南

    本书共收录了60多个,囊括现代社会街头诈骗、邪教迷信诈骗、传销诈骗等10余种典型案例,包括12章,安排相当案例类型、行骗得逞的原因、科学防范的方法进行阐述。
  • 郡主被狐狸精拐走了

    郡主被狐狸精拐走了

    前一世白鲸落和司澄,被人和妖永不相爱的规矩所禁锢这一世司澄发誓绝不让悲剧重演转世续缘人妖之恋快来看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