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7700000024

第24章

李自成因顾君恩将满洲兵南犯事看得太轻松,反而不敢相信。他看看宋献策和李岩的神情都很沉重,显然与顾君恩的看法不同,便对牛、喻。顾三位大臣说道:

你们三位先退下去处理朝政。他又转望两位军师:你们留下,孤还与你们有事相商。牛、喻、顾叩头退出以后,李自成先向李岩问道:

林泉,你平日与献策留心满洲事,不尚空谈。方才顾君恩说多尔衮因满洲老窝里有事,众心不服,他不会马上南犯。你认为如何?李岩恭敬地欠身回答:兵法云:‘昔之善战者,先为不可胜,以待敌之可胜’。今日我军距关中路途遥远,后援难继,而到达北京之兵,只有数万,自山海关至居庸关,长城绵延千里,东虏随处可入。顾君恩说多尔衮不会南犯,岂非空谈误事!至于顾君恩说多尔衮辅皇太极的六岁幼子继位,自为摄政,不肯立嫡立长,众心不服,此系不知夷狄习俗,妄作推断。东虏原是夷狄,国王不立储君,亦无立嫡立长之制。既然多尔衮已经拥戴皇太极幼子为君,在满洲就算是名正言顺。多尔衮为满洲打算,为他自己打算,都会乘机南犯,以成就皇太极未竟之志。他一旦兴兵南下,满洲八旗谁敢不听!他号称墨勒根亲王,这是满语,汉语睿亲王,必有过人之智,不可等闲视之。遇此中国朝代更换之际,他岂肯坐失南犯之机?顾君恩之言,决不可听!李自成点点头,转望宋献策问道:献策,你还有何话说?宋献策说道:多尔衮对关内早怀觊觎之心,如今吴三桂既派人前去借兵,南犯遂成定局,只不知从何处入塞耳。你有无防御之策?自东协至西协,千里长城一线,我大顺朝全无驻军设防,臣愚,仓促间想不出防御之策。李自成的心中震惊,开始感到可怕,但想到不出兵必将动摇军心,只好仍然按照原定计划出兵。他又问道:

东征的事,只能胜,不能败,孤也反复想过。倘若受到挫折,不惟幽燕一带及河北各地震动,不易固守,中原与山东各地也将受到牵动。你昨日言用奇兵出九门口焚毁吴三桂的海边粮船,确是妙计。你想,此计定能成功么?倘若此计不成,我军又不能一战取胜,你另有何计善后?宋献策知道皇上已考虑到东征会受挫折的事,他忽然决定,不妨再一次趁机谏阻,也许为时未晚。于是他赶快离座,跪到皇上脚前,说道:

请恕微臣死罪,臣方敢直陈愚见。虽然陛下已经明白晓谕,不许再谏阻东征之事,然臣为我大顺安危大计,仍冒死建言,请皇上罢东征之议,准备在近畿地方与东虏决战。倘若在近畿以逸待劳,鼓舞士气,一战获胜,则国家幸甚,百姓幸甚。今崇祯已死,明朝已亡,我国之真正强敌是满洲,吴三桂纵然抗命,实系无依游魂,对我朝不过是癣疥之疾耳!既然吴三桂已经差人向满洲借兵,我们不待满洲兵南犯,先出兵打败吴三桂,回头来迎战东虏,不使他们携手对我,岂不可以?不可,此是下策。臣昨日已言:敌我相较,兵力相差不远。陛下去,陛下不利;三桂来,三桂不利。倘若东虏南犯,则胜败之数,更难逆料,望陛下千万三思!李自成因宋献策的直言刺耳,到底他已是皇上之尊,不觉怫然不悦,停了片刻,问道:

倘依照你的妙计,焚毁吴三桂泊在姜女庙海边粮船,吴三桂还能是我们的劲敌么?焚烧吴三桂的海边粮船,虽是一条好计,但未必就能焚烧成功。何故不能?正如孙子所云:‘战势不过奇正。奇正之变,不可胜穷’。我所能探到的吴三桂粮船停泊之处,确在姜女庙海边,但天下事时时在变,要从世事瞬息变化上估计形势,兵法才能活用。就以吴三桂的几百艘粮船来说,据臣详细询问,始知起初泊在姜女坟附近的止锚湾,以避狂风。后因满洲兵跟踪而来,占领宁远与中、前所等地,吴三桂的粮船只得赶快拔锚,绕过姜女坟向南,改泊姜女庙海滩。十日之后,安知粮船不移到别处?比如说,吴三桂因战事迫近,命粮船改泊在老龙头和海神庙海边,我欲焚毁彼之粮船,不可得矣。再如,倘若吴三桂幕中有人,事先向九门口增强守备,凭着天险截杀我方奇兵,我方就不能越出长城一步。还有别的种种变化,非可预料。所以臣以为用兵重在全盘谋划,知彼知己,不在某一妙计。这全盘谋划就是古人所说的‘庙算’。陛下天纵英明,熟读兵法,且有十余年统兵打仗阅历,在智谋上胜臣百倍。然悬军远征之事,却未见其可。微臣反复苦思,倘不尽言直谏,是对陛下不忠;倘因直谏获罪,只要利于国家,亦所甘心。陛下!今日召集诸将,罢东征之命,准备迎战真正强敌,实为上策!吴三桂借他的一封家书,向孤挑战,倘不讨伐,必成大涡。捷轩已传令三军出证,军令如山。倘若临时变计,必会动摇军心,惹吴三桂对我轻视。他反而有恃无恐,在山海卫鼓舞士气,很快打出来‘讨贼复国’旗号。这道理是明摆着的,你不明白?臣何尝不知?但是孔子说:‘小不忍则乱大谋’。望陛下从大处着眼,对吴三桂示以宽宏大量,以全力对付满洲,方不误‘庙算’决策!李自成神色严厉地说:‘庙算’已经定了,东征之计不能更改,你不用说下去了!宋献策十分震惊,不敢再谏,只得叩头起身,重新坐下。在这次召对之前,他原来已经放弃了苦谏东征之失,只打算提出一些受挫时如何补救的建议,只因临时出现了可以再次苦谏的一线机会,他又作‘披肝沥胆’的进谏,而结果又遭拒绝,并且使‘圣衷’大为不快。看见李岩又想接着进谏,他用脚尖在李岩的脚上踢了一下,阻止了李岩。

李自成虽然听从了以刘宗敏为首的陕西武将们的主张,坚决御驾东征,但他听了宋献策的谏阻东征的话,以及宋献策同李岩对多尔衮必将南犯的判断,也觉得很有道理,不能不有点动心。沉默片刻,他对两位军师说道:

对东征一事,你们反复苦谏,全是出于忠心。孤虽未予采纳,也仍愿常听忠言。古人常说,天下事不如人意者十常八九。比如,从西安出师以来,群臣都认为只要破了北京,举行登极大典,即可传檄江南,毋须恶战而四海归降。没想到吴三桂竟敢据山海卫弹丸孤城,负隅顽抗;又没想到满洲人新有国丧,皇族内争,竟然也要举兵南犯。孤面前并无别人,我君臣间有些话只有我们三人知道。孤现在要问,万一东征不利,你们二位有何补救之策?宋献策对皇上的谦逊问计,颇为感动,赶快站起来说:臣有一个建议,御驾东征之时,将四个大有关系的人物带在身边。哪四个人物?这四个人物是:明朝太子与永、定二王,吴三桂的父亲吴襄。望陛下出征时将他们带在身边,妥加保护,善为优待。为何要带着崇祯的三个儿于和吴襄东征?宋献策回答:三代以后,每遇改朝换代之际,新兴之主往往将胜朝皇族之人,不分长幼,斩尽杀绝,不留后患。百姓不知实情,以为我朝对明朝也是如此,吴三桂也必以此为煽乱之借口。带着崇祯的这三个儿子,特予优待,使百姓得知实情,而吴三桂也失去煽乱借口。外边纷纷传言,说吴襄也被拷掠。如今将吴襄带在御下身边,如有机会,可使吴襄与吴三桂的使者见面。李自成轻轻点头,又问:带着他们还有什么用处?带着崇须的太子、二王和吴襄,对吴三桂示以陛下并非欲战,随时希望化干戈为玉帛。李自成对和平不抱任何希望,勉强点头,又问:还有何用?倘若战事于我不利,则必须暂时退避,速回北京。兵法云;‘强而避之’。兵法重在活用。如果战场上于我不利,当避则避。遇到这样时候,在太子与二王身上,可以做许多文章。李自成不愿意想到东征受挫,心头猛然一沉,停了片刻,又一次勉强点头,然后又问:

你还有什么建议?兵法云:‘兵贵胜,不贵久’。我军在山海卫坚城之下,倘若一战不胜,请陛下迅速退兵,不可恋战,受制于敌,更不可使多尔衮乘我不备,攻我之后。李自成不相信多尔衮会用兵如此神速,暗中想着宋献策未免将情况想得太坏,淡淡地回答说:

到了交战之后,看情况再说吧。林泉,你有何建议?李岩说道:臣有两个建议,请陛下斟酌可否。第一个是什么建议?微臣以为,皇上亲率大军东征,北京兵力空虚,首要在安定民心,布德施仁,停止对明臣酷刑追赃;其中有几位明臣素有清廉之名,尤应释放,以符舆情。第二个是什么建议?北京虽在帝王辇毂之下,但平民居于多数。平日生活困难,今日可想而知。臣第二个建议是开仓放赈,救济百姓。献策之意如何?李自成问道。

宋献策赶快说:目今已是四月,暮春已尽,初夏方临,正是万物生长之季,但近来天象阴沉,北风扬沙,日色无光,望陛下体上天好生之德,多施宽仁之政。所逮数百明臣,有的已死,有的赃已追尽,有的原作贪赃弄权之人,在百姓中享有清正儒臣令誉,身受拷掠,借贷无门。趁陛下东征之前,凡是被拘押追赃的明朝勋戚、文臣、巨商,该释放的释放,暂不释放的也应停刑,等候发落,以安北京人心。李自成点点头,说道:近日天气阴霾,日色无光,确如你们所言。捷轩今日进宫奏事,孤就将你们的建议转告于他。至于放赈的事,目前大军供应困难,只好从缓,等东征回来时再议。召对至此完毕。宋献策和李岩叩头辞出以后,心情比召对前更为沉重。他们对东征的必将失利,看得更清,但恨无力再谏,只好在心中长叹。

从四月初七日夜间开始,驻扎在北京城中的大顺军,分批开拔,向通州城外集结。需要携带的粮草辎重,也陆续从北京出发。就在这戎马倥偬之中,罗虎偏偏受封为潼关伯,奉旨成亲,所以在大顺军的重要将领中,他比别人更加忙碌。幸而他的伯爵府驻进了一百名亲兵,府中一切布置,既有亲将和亲兵,也有吴汝义拨给的成群男女奴仆,他都不用操心。

初八日上午,他已接到敕书、铜印,进宫向皇上谢恩。李自成对他的一营人马在通州纪律整肃、操练不辍,着实称赞几句,又勉励他在这次东征中再建奇功。罗虎从宫中出来,立刻驰回通州,为全营出证事进行安排。

李过拨给罗虎的两千人马在昨晚已经来到。如今由他直接统带的人马共有五千,其中三千骑兵,两千步兵。新拨来的部队,将校都很年轻,有许多是从孩儿兵营中出身,同罗虎的关系很好。全营上下,因主将新封为潼关伯,又加钦赐婚配,一片欢快。罗虎回到通州营中匆忙召集会议,向重要将领下达了准备出征的紧急军令,也宣示了皇上对他的口谕,包括对全营的褒奖。他在北京城内,风闻有些营中,士气不振,有些人害怕与关宁兵打仗,使他不免忧虑。当他看见全营上下,士气旺盛,心中十分高兴。他对亲信将领们说:

听说吴三桂的关宁兵训练有素,又听说满洲也要南犯,该我们出力报国的时候了。我只望大家努力,不负皇上所望,再建奇功!午饭以后,罗虎到每个驻兵地方巡视,对将士们说几句勉励的话,并说他定于十二日率领大家东征,为皇上效命疆场。巡视以后,他没有再回行辕,直接驰回北京。

罗虎刚进朝阳门,遇见他的伯爵府的中军游击马洪才骑马来迎,在马上向他小声禀报:宋军师在军师府等候他立刻前去,有事面谕。罗虎不敢怠慢,径直向军师府策马奔去。在军师府辕门外约有一箭之地,遇见宋献策骑马往首总将军府议事。他与宋军师立马街心,马头相交,双方随从人等都退在五支以外,驻马侍候。罗府中军马洪才立马几支外侧耳细听,只听见罗虎将军小声回答:是,是。末将不敢误事,初九日成亲,初十日早膳后就……以下的话听不清楚。又听见皇上要召见的话,其他全听不见了。

罗虎在街心听了军师的面谕之后,缓辔向他的伯爵公馆走去。虽然他平时同手下将校们感情融洽,亲如兄弟,但是凡属于军事机密的事,他从不向部下泄露,也禁止部下询问。他的中军马洪才虽然也是从孩儿兵营中出身,原来把他当哥哥看待,此时却只能讲究军令森严,对他很想知道的话,不敢询问一字。

罗虎回到自己的伯爵公馆,同随从们在大门外下马,不觉一惊。大门外新添了一座用松柏枝搭的牌楼,上有红缎横额,上书四个大字:潼关伯府。横额上边悬着用红缎做成的双喜字。牌坊左右挂着红缎喜庆对联,上边的金字是:

皇恩两降功臣府喜气全来伯爵家吴汝义确实堪称是大顺皇帝行在的宫内大臣。尽管皇上身边的和紫禁城中的事情十分繁忙,单是由他经管清点、登记和运走大批金银财宝的事,已经需要他耗费很大精力,还有为皇上准备御驾东征的大事,不但时光紧迫,而且不能有丝毫差错,忙得他在近一两天之内竟然两眼发红,脸颊苍白。当罗虎回到新公馆时候,吴汝义恰好也在这里。吴汝义告诉他说,皇上因为他年轻,母亲不在此地,遇此婚姻喜庆大事,很关心他的伯爵府中没有人员料理,所以钦谕他亲自前来看看。他已经从罗虎手下的亲随中临时分派了几个在伯爵府中管事的人,并且成立了帐房,掌管府中进出财物和接收庆贺银钱和各种礼物。罗虎随吴汝义在府中各处一看,果然吴汝义替他安排得井井有条。他满心感激,说道:

吴叔,请你受侄儿磕头感谢!吴汝义赶快拦住,没有使他跪下,说道:

好侄儿,你不要感激我,要感激皇恩浩荡。马上要东征,但愿你为皇上再立大功。罗虎确实感激皇恩,不觉充满了两眶热泪。他的喉咙硬咽,没有再说一句话,只在心中想道:

在山海卫城下,我愿为皇上肝脑涂地!有传宣官前来传旨,叫罗虎立即到武英殿面见皇上。罗虎立刻出了伯爵府,同吴汝义策马往东华门奔去。

同类推荐
  • 造物先造人

    造物先造人

    本书介绍松下幸之助的经营哲学与做人理念。 本书把松下幸之助最重要的经营观念和管理心得从他的著作和传记中挑选出来,用最浓缩的语言阐释,用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进行说明,以达到启迪和激励当代企业经营人士的目的。
  •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孟子慷慨人生(传世名家经典文丛)

    人生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问,有着太多太多的智慧等待着我们去汲取、领悟;思想是一片宽广无垠的大海,有着太浓太浓的魅力吸引我们去畅游其中。名家的人生,闪烁智慧的光芒,为我们折射出人生的光彩,波荡出生活的弦音;名家的人生,尽显思想的魅力,引领我们享受心灵的美丽旅途,体味生命的丰富元素。驰骋于睿智的思想海洋,让我们的精神变得充盈,心灵变得纯净而通透。
  •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贝多芬传(青少版名著系列)

    在《贝多芬传》这本传记里,罗曼·罗兰以极大的热情提醒人们关注那些最不为人注意的伟人特点。贝多芬作为普通人的一面,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展示在人们面前;贝多芬一生所展现的英雄主义也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雄伟地展示出来,激励着无数的崇拜者。
  •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大医张褒佳行医之道

    本文讲述了张褒佳一生的行医之道,为医学界付出了巨大贡献,直至去世。
  • 德川家康(青少版)

    德川家康(青少版)

    这是一本浓缩了三百年历史的励志读本,更是一本高度提炼的人生智慧,作为送给青少年的青春厚礼,这本《德川家康青少版》从复杂的历史怪象中梳理出最高的人生智慧,让青少年学会了解自己和他人,了解处世之道和成功之道,并将它们应用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像德川家康一样去应对生活中的一切变化,像德川家康一样用耐心和智慧赢得人生的辉煌。
热门推荐
  • 风伴故随

    风伴故随

    相遇,风小依在如小故平淡似水的生活添加了丝丝甜味
  • 反穿王者荣耀:腹黑大神,别撩!

    反穿王者荣耀:腹黑大神,别撩!

    最近,叶黎念成功的中了毒,农药毒,中了一款名为王者荣耀的游戏的毒。貌似还中毒不浅。嗯?你们以为叶黎念是传说中的小学生?不不不,她可是国服第一貂蝉——夜黎以念。但是……这这这突然出在她家的貂蝉只肿么一回事?!【恋爱篇】叶黎念抱着抱枕,坐在沙发上幽幽的看着身旁的许奕辰。后者却拿着手机,带着耳机,有条不紊的指挥着团战。她带着一丝丝被抛弃的怨气,幽幽开口:“许奕辰,我问你,我和段位,你更喜欢哪个?”许奕辰头也不回:“段位。”世界没爱了!叶黎念气愤的拎起包,朝门外走去。许奕辰默默扔掉手机,拉住叶黎念的手腕,将她往回拉,将她扑倒在沙发上。耳畔,是他撩人的气音:“但是我更爱你。”[男女主1V1双处。]
  • 穿越之古灵精怪俏王妃

    穿越之古灵精怪俏王妃

    “哎,这年头真是流行穿越,搞得我也想穿越,也弄个王妃皇后的,整天被人伺候着,就不用参加这折磨人的高考了。”上官暮雨走在高考的路上,跟死党发着牢骚,没有注意到前边一辆车正在驶来,只听“砰!”的一声,却只闻其声不见其人,难道,真的让这妞碰上了?她,真的穿越了。。。
  • 乱编的修真世界

    乱编的修真世界

    一个农村娃在一个濒临毁灭的世界里修真的故事.......想写在一个大世界开始渐渐灭亡的背景下,主角在残酷中前行的故事,可能会加很多奇奇怪怪的设定。 修真者如果相信命运,那当初为何踏上修真大道?我命由我既为真。
  •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伟大的戏曲家关汉卿与元杂剧

    “中国文化知识读本”丛书是由吉林文史出版社和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组织国内知名专家学者编写的一套旨在传播中华五千年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全民文化修养的大型知识读本。
  • 一辞上邪

    一辞上邪

    一朝的时空错乱,来到一个架空朝代。阴谋还是真情?背叛还是无奈?她是高高在上的公主。他是身份低下的侍卫。二人的身份就是一道巨大的鸿沟阻拦着二人。他不仅仅是她的侍卫;也是她自幼便倾慕的人,她从不掩饰对他的爱慕,即便他百般逃脱,也逃不过日日相陪而动了的心。一首《上邪》似乎用了她一生的感情。他曾笑她不懂情爱,转身便轻负一切。从她的世界消失,再无音讯。经年之后……国家败落她是被迫前往他国和亲的公主。他是别国声名赫赫的异姓王爷。大婚当日,洞房花烛,烛火摇曳。他看着盖头下的倾世容颜说:“公主,年幼之时的话,可还算数?”她看着那熟悉的容颜,笑了:“王爷,年幼的话,从来都是算数的。”这一次的《上邪》已然是得偿所愿。那年……他亲手将自己的妻子,送于那高高在上的帝王,轻许承诺,奔赴战场。三年时间,大战结束,他凯旋而归,却是亲眼目睹她从城楼跃下。那一日斜阳残火,她一身嫁衣似火决然跳下城楼。他听见她嘴里不在念叨着那二人熟悉的《上邪》而是:“我愿从此与君绝。”容清寒:“我的一生,从来都是仇恨,可唯有你才是我唯一的光明。”楚辞兮:“国家仇恨我不懂,你的身份我也不在乎,可是至始至终我只是想要你而已。”
  • 夜夜的悲伤

    夜夜的悲伤

    爱恨不得,平平无奇,却傲娇的不行,终究是场悲剧
  • 快穿古代之做个倾世王妃

    快穿古代之做个倾世王妃

    她,一个普通女大学生,一次化学实验课失败的爆炸导致穿越:他,北冥国三皇子,整日处在兄弟之间的阴谋中。意外相遇,究竟他们之间会擦出什么火花呢?.【如有雷同,纯属巧合】【过于雷同,算你抄我】?
  • 一生一个孙文静

    一生一个孙文静

    我和她爱情的开始和等待.我们都在等一个未来。
  • 豪门虐心五部曲之失心篇

    豪门虐心五部曲之失心篇

    婚礼当天,她被心爱的丈夫抛弃在婚礼现场,洞房花烛,她的丈夫和别的女人在她的婚床上缠绵,结婚之后,她的白马王子一夜之间变身为嗜血恶魔,亲手将她推下地狱……一场误会,他亲手扼杀了她尚未出世的孩子,让她痛彻心扉,他的前女友归来,终于揭开一切神秘面纱,原来她只是一个替身……“陈练秋,我爱你,爱了整整一个曾经,现在我走了,整整一个未来。”当往事的真相一点一点的被揭开的时候,她早已在一场意外中丧生。直到有一天,一个和他长得一模一样的女人在聚光灯下出现在她的面前……“安小雨,你终于回来了。”“对不起,你认错人了。”听到她的声音,他异常震惊,因为曾经的她是一个哑巴。面对着他的纠缠,她只是淡淡那一笑“秋哥哥,你对于我而言,已经是历史了。”她爱时,他不知,他爱时,她不理。是孽,是缘,是情,是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