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77700000046

第46章

自从东征以来,李自成就没有睡过一夜安稳觉。今日宿营在山海卫的西郊,石河的西岸,想着明日在石河滩和西岸上将有决定胜负的大战,他的心情更加不能安宁。

他回想从崇祯十三年秋冬之间他率领潜伏于陕鄂两省交界处的一千余小股部队,突然奔入河南,沿伏牛山脉北进,提出剿兵安民和开仓放赈的口号,所到之处,百姓夹道欢迎,许多城镇,都是老百姓开门迎降,称他的人马为仁义之师,称他为百姓的救星,他的人马迅速扩大,由一千左右迅速增加到七八万人,那情况多么动人!到了十四年春天,攻破洛阳,夺得福王的财富,一面赈济饥民,一面扩充人马。兵力迅速增加到二十多万,号称五十万。中原各地百姓心向闯王,所以崇祯十五年的朱仙镇之战,能够利用百姓帮助,击溃明军。从那以后,破襄阳,破西安,直到不战而进居庸关,顺利攻破北京,真是民心归顺,势如破竹,旗开得胜,马到成功!万没料到,吴三桂竟敢据守孤城,不肯投降;更没料到,过了永平以后,沿途百姓纷纷逃避;近山海卫十里左右,更是连一个人影也看不到,想问一点消息也不可能。他忽然在心中问道:多尔衮率领的满洲兵如今到了什么地方?离密云境内的长城还有多么远?这时多尔衮率领南下大军,正向山海关迅速前进。他率领着威武雄壮的巴牙喇兵,保护着中央政府各部院随征的大小巨僚和奴仆,以及朝鲜世子李(氵(山王))及其随侍臣仆,走在大军的中间,俨然是中央政府的心脏。保护这政治和军事心脏的是正黄旗、镶黄旗、正白旗,总称为上三旗,是皇帝的亲军,如今归摄政王直接掌握。镶黄旗和正白旗是全部随征,正黄旗一半随征,一半留守盛京,保护盛京、皇宫和中央政府各衙门。这上三旗本来有正蓝旗,而没有正白旗。今年年初,多尔衮决心****国政,毅然下令,将莽古尔泰的正蓝旗降入下五旗,将他自己的正白旗升入上三旗。在这次大军南征中,虽然满洲八旗、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十几万全部人马都是他的倚靠力量,而满洲上三旗更是他的核心力量。

为着不耽误时间,不使山海方面有意外变化,多尔衮不许南征大军从宁远城中经过,而是走宁远城外大道,在离开宁远十几里远的旷野中稍作休息,匆匆打尖,为牲口饮水,喂点草料,立刻继续前进。由于从这里到山海关没有高山,都是燕山山脉东尽处的丘陵和旷野,大道宽阔,多尔衮不再骑马,改乘黄色大轿,前有黄伞、黄绸龙旗,以及行军中的简单仪仗。

自从吴三桂投降以后,对目前的军情军机,多尔衮不断得到禀报,真是了若指掌。现在他正在驰赴山海关的路上,知道李自成今日到山海卫的西郊,驻军石河西岸,明日要与吴三桂的关宁兵进行大战。而他率领的南征大军,明日下午就会抵达山海关外。只要吴三桂能顶住李自成的进攻,一天之后,他的八旗兵就会突然在战场杀出,万马奔腾,杀声震天,势不可挡,杀败李自成,然后不日即可进入北京。

多尔衮从十几岁就带兵作战,不断立功,权力和威望一日比一日高升,但是他最得意的时候莫过于今天。在沈阳出师时候,他也考虑到他的胜利,但是他预想着从密云附近进入长城后将要经过一些苦战,才能打败流贼,占领北京。而吴三桂割据山海关,要拔掉这个钉子,也要费一些周折。没有料到,他到翁后地方会遇到吴三桂派游击将军来向他请求借兵。他考虑之后,毅然决定,放弃原定的进兵方略,立刻从翁后向南,直趋山海关,同时给吴三桂回信,封他平西王。他的左右文武,包括很有学问、胸富韬略的洪承畴和范文程在内,都称颂他的这一决定是中国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英明决策。但是他在兴奋和喜悦的情绪中也怀着一点担心。两年来,大清朝太宗皇帝曾经指示几个与吴三桂父子往日交厚的朝臣,包括吴三桂的亲舅父祖大寿,写信向吴三桂劝降,全无效果。大清皇帝不得已用自己的名义给吴三桂写信劝降,也无回音。这些情况,多尔衮完全清楚,所以直到在连山遇到了吴三桂第二次差来的使者郭云龙和孙文焕催促他从速进兵,他才完全放心。他不觉精神百倍,离开了黄轿,骑马前进。

清军人马在宁远南边休息打尖以后继续前进。春夜天朗气清,月光明亮。大军在旷野上的脚步声,马蹄声,既显得军纪肃然,又显得威武雄壮。或远或近,在月色下不时有萧萧马鸣,互相呼应,此起彼落。每隔一阵,就由跟从摄政王的巴牙喇兵中传出令来,又迅速向大军的前后由近及远传下去:

摄政王爷令旨,全军将士凛遵!今日流贼到山海城外,明日将与大清朝新封的平西王吴三桂在山海城下大战。我南征大军,务须不辞劳苦,明日赶到山海,建立大功!多尔衮左手揽辔,右手执玉柄马鞭,自然下垂。他向前展望他的南征大军,几乎望不到尽头;有时似乎尽了,但过了一道浅岗,很远处又出现了行军中的动荡灯火和马嘶。他想着明天的第一仗是赶不上了,但是后天,至迟是后天上午,他的一部分八旗精兵,就可以与吴三桂的关宁兵合兵出战,一战杀溃流贼,乘胜猛追,占领北京。他没有进过北京,但是常听人说,北京的皇宫比天上的宫阙还好。想到大清国不久就能摆脱偏后辽东的割据局面,定都北京;想到再过几个月,他就将幼主福临和两宫皇太后迎来北京,住在明朝留下的紫禁城中;想到他为大清朝建立的不世功业;又想到年轻美貌的圣母皇太后;多尔衮感到像有一股得意的春风吹满心头。他无意识地抬头望望天上的明月,又无意识地扬起玉柄马鞭向前一挥,但跟随左右的官员误会了多尔衮的意思,马上向大军前后传谕:

向前后传,摄政王爷令旨:大军加速前进,明日赶到山海城下,一战杀败流贼!队伍中有众兵将齐声回应:谨遵令旨!明月,原野,稀疏的村落寂静无声,这种齐声回应,更显得气势雄壮,地动山摇。

多尔衮的思绪又回到即将与李自成展开的大战上。他抬头望望天上的皎洁明月,在心中问道:

吴三桂此刻可在部署明天的战事么?自从李自成的东征大军于今日下午西时在石河西岸安营扎寨之后,这里一下子热闹起来了:一眼望不到边的大顺旗帜,新搭起的帐篷,新点起的篝火,烧水煮饭的炊烟,此起彼伏战马的嘶鸣……这一切,似乎是提醒人们,大战不再是哄传的警讯,而是确确实实地来到了山海城外。山海卫自古防御外敌,西边从没有来过敌人,无险可守,城也单薄,且无城壕。近几年哄传李自成兵强马壮,所向克捷;近几天又哄传李自成亲率二十万大军前来,尚有后续部队。山海城内士民,不管贫富,无不十分惊慌,认为大难临头。大顺军进北京后的军纪败坏,抢劫、****、拷掠追赃之举,在各地传得更为严重。尽管吴三桂的关宁兵较能战斗,但士民们仍然担心万一关宁兵在石河西岸失利,李自成就会攻破山海孤城,城中百姓就会遭到惨祸。这天晚上,家家焚香许愿,求神灵保佑一城平安。

吴三桂虽然面对大敌,对守城事不敢怠慢,但因为确知大清摄政王多尔衮率满、蒙、汉约十万精兵正在向山海关急速赶来,明日下午准可到达关外的欢喜岭,所以心中十分沉着,他的将士们也很沉着,士气很旺。只有极少将士对吴三桂投降满洲,心怀不满,但是谁也不敢说出口来。吴三桂的左右亲信对此似乎有所察觉,但没有明显的确实凭据。吴三桂很重视左右心腹将领向他秘密禀报的这一情况,但是为安定军心,他没有禁止谈论,只在部署作战时暗中防范。吴三桂采取这种稳健态度是有道理的。他是个很有心计的人,决不是庸碌平凡之辈。他心中明白,他手下虽有四五万人马,但只有从宁远带进关内的不足三万人,才是他的嫡系部队。原来驻守山海卫的几千人,是他以平西伯地位吞并的非嫡系部队,另外又吞并了蓟辽总督王永吉的督标人马约有两千多人。如今,强敌压境,在大战中倘若有一股非嫡系人马发生叛乱或作战不力,后果不堪设想。正如古话所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想到这句古话,吴三桂暗暗心惊。

他又想到,近日来山海城内士民惊慌,哄传李自成的声威,哄传往东来的大顺军有二十万之众。他身任主将,虽已有充分准备,但也怕自己思虑不周,万一李自成的流贼大军不惜死伤,越过石河滩,先占领西罗城,再拼死抢夺山海城,千钧一发时候,民心不固,城中有变,如何是好?想到这里,他顾不得天将三更,立刻吩咐一位行辕中的传令官员,快去请本城绅士佘一元老爷前来议事。不过片刻,举人佘一元匆忙来了。说来凑巧,佘一元向吴三桂施利落座,尚未说话,一阵马蹄声在辕门外停住。十几匹战马全身汗湿,喷着鼻子,昂起头萧萧长鸣。吴三桂觉得诧异,正在向外张望,门官带着郭云龙和孙文焕大踏步走进来了。

吴三桂猛然一喜,问道:见到清朝摄政王了么?郭云龙赶快行礼,恭敬地回答:职将等在半路上遇到了摄政王,呈上伯爷书信,由范文程大人读给他听。洪大人也在旁边……摄政王怎么说?摄政王面谕职将立刻回山海关,向王爷禀报……向什么人禀报?向王爷--就是向你禀报。他认为你已经是大清朝敕封的平西王了,不再是明朝的平西伯。啊!……你说下去!他要你回关来禀报什么?他面谕职将,他统率的南下大军,过宁远时不停留,日夜兼程,准定在二十一日,就是明日上午到达欢喜岭;他自己中午可到,临时驻节威远堡。后日一战,杀败贼兵,乘胜穷追,占领北京,进一步平定中原。还有别的话么?范大人暗中对职将吩咐,摄政王军令森严,明日上午满、蒙、汉大军的先头部队约有五六万人,一定会到达欢喜岭,暂不进关。摄政王的帐殿将设在威远堡。请王爷在收兵以后,一定要赶快率领山海城中官绅到威远堡叩谒摄政王,一则敬表欢迎之意,二则恭听摄政王面谕后日的作战方略。大清兵暂不进关?吴三桂赶快问道,不觉惊喜。

郭云龙说:是的,听范大人漏出口风,清兵暂驻欢喜岭一带休息,并不进城。后日大清兵在西郊战场上突然出现,会使流贼骤不及防,一战溃不成军。佘一元听到清兵暂不进城的话,面露喜色,不觉在心中说道:

谢天谢地!吴三桂见郭云龙与孙文焕十分疲惫,说道:你们快回去休息吧。明日与流贼作战,你们不必出战。赶快休息去吧!郭云龙与孙文焕转身退出以后,吴三桂正要同佘一元谈话,忽然又听见一阵马蹄声到辕门外停下。吴三桂想着必是西罗城外发生了意外情况,某一位将领前来禀报。然而较门外在片刻间寂无人声,只有马蹄在青石板铺的地上不安定地踏响。吴三桂注视院中,心中问道:

莫非是流贼打算在夜间攻城?少顷,一个将官戎装整齐,不需门官带引,大踏步走进二门。吴三桂一看,大声问道:

是子玉么?杨珅快步进来,向吴三桂抱拳行礼,恭敬地说道:

伯爷大人,西罗城外有紧急情况,职将特来禀报!你遇见郭云龙了么?职将在辕门外遇见了郭、孙二人,知道大清兵星夜赶来,明日中午前后可以来到。李自成如今坐在鼓中,真是作恶多端,天意该亡!西罗城外有何紧急情况?回伯爷,刚才有二三百贼营骑兵,来到石河滩上,向西罗城守将喊话……喊叫什么?是陕西口音,十分洪亮。他们喊叫说,明朝的东宫太子坐在石河西岸,召平西伯吴将军前去一见,他有重要面谕,可避免两军屠杀。你们怎么回答?我们众将商量一阵,有人说可以派出四百骑兵,冲到西岸将东宫夺回。有人说怕中了李自成和宋矮子的诡计。大家商量一阵,不敢决定,推职将回行辕请示。吴三桂的心中一动,问道:倘若去四百骑兵,救不回东宫,李自成用大军将我兵包围,岂不要吃大亏,弄巧反成拙?杨珅说:我军派出这四百骑兵,只声称是护送平西伯去面谒东宫。走到近处,分两路突然奔去,势如闪电,将太子夺回,不要恋战,立即返回。另有三百步兵,身穿白衣,埋伏河滩中间。敌兵倘若追来,一跃而起,火器与弓弩齐发,片刻间太子就到西罗城了。吴三桂听了以后,沉默不语。作为武将,他认为这一计虽说未必成功,但不妨一试。河滩中有伏兵接应,穿白衣服可以同月色混在一起,使敌营的追兵到了附近才能发觉,到那时已经在炮火和弓弩中死伤一片,而太子已经到了西罗城中。他毕竟为明朝守边大将,所以很愿意救出太子。但是一想到多尔衮率领的满洲大军正在向山海关赶来,不禁出了一身冷汗,随即向杨珅命令:

你速去西罗城,命火器营向河滩放几炮,将乱呼叫的小股贼兵赶走!伯爷,有东宫口谕……速去,不要中计!杨珅恍然醒悟,二话没说,匆匆退出,在辕门外同亲兵们上了战马,疾驰而去。

佘一元本来想向吴三桂请示如何保护满城士民不受清兵蹂躏之祸,见吴帅心情很乱,只好起身告辞。吴三桂明天还要请他邀集本城士绅去威远堡迎接大清摄政王,还要依靠他这样的本地士绅出来安定人心,所以吴三桂握着佘举人的手,一面谈话一面走,送出辕门,表示尊重,也表示亲近。佘一元害怕清兵进入山海城以后,****烧杀,掳掠人口,如同往年入塞情形。吴三桂虽然也有此担心,但想着清朝既然封他为平西王,又是被迎进关内,其志在占领北京,必不会同往年一样。他大胆地向佘一元表示,他将保护山海卫一城士民的身家平安,请佘举人代他传谕百姓放心。

同类推荐
  • 嫁给比尔·盖茨

    嫁给比尔·盖茨

    本书以散文的笔法,记述世界首富的夫人与丈夫作为志趣相投的伴侣、宏伟事业的搭档,其辅助丈夫的高超处世艺术和贤妻良母形象。
  • 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宠辱之间:千古流传的大清外戚

    本书介绍了大清外戚故事,内容包括:有惊无险度余生——索尼,君子之泽五世斩——索额图,兴衰荣辱皆由“天”——隆科多,不测富贵不寻穷——年羹尧等。
  • 普京归来

    普京归来

    本书是由陈小蒙编写的《普京归来》。《普京归来》的内容提要如下:他是俄罗斯的灵魂和舵手,重要的不是他在什么岗位,而是他在背后操控什么。普京王者归来,无论是选择台前还是幕后,其权力从未没落,他依然是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偶像,依然是媒体的宠儿,依然是新话题的制造者、新形象的缔造者,依然是充满魅力、活力四射的俄罗斯头号男人。如今,他决意要带领俄罗斯重回世界之巅。
  • 王明传

    王明传

    王明,中共早期主要领导人,凭借苏联的扶植,在20世纪30年代一度操控中共最高领导权,可谓中共高层内的“通天教主”。王明,一生瞻左顾右,歧路徘徊。他堪称中共“左”倾第一人,以他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错误,在中共中央占据统治地位的时间长,危害大,给革命造成严重损失。悖论的是,抗战时期,王明又犯了严重的右倾错误。晚年踏上留居苏联的不归路,著书立说攻击中共和毛泽东。
  •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全书(第八卷)

    鬼谷子,原名王诩,又名王禅,是历史上极富神秘色彩的传奇人物,春秋时人。常入云梦山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先生。鬼谷子是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谋略家,兵家、教育家,是纵横家的鼻祖,是中国历史上一位极具神秘色彩的人物,被誉为千古奇人,长于持身养性,精于心理揣摩,深明刚柔之势,通晓纵横捭阖之术,独具通天之智。他的弟子有兵家:孙膑、庞涓;纵横家:苏秦、张仪。相传鬼谷即为太上老君的唯一弟子玄都仙人。鬼谷诡秘,社会纵横、自然地理、宇宙天地玄妙;其才无所不窥,六道无所不破,众学无所不通。证得弟子门人无数,翻云覆雨,惊世骇俗,后皆大有作为。鬼谷堪称万圣先师,万圣之祖,绝不为过。
热门推荐
  • 三国里的传奇妖道

    三国里的传奇妖道

    古往今来,仁义道德皆狗屁!纵观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我们有无数次统一世界的机会,但是孔老二的儒家思想却束缚了众多帝王的脚步。为什么成吉思汗能征服欧亚大陆?为什么拿破伦能开启大航海时代?而我们只能在中华大地上重复悲哀?是仁义,还是道德?既然安乐能使人腐朽,那么我就去寻求战争。历史既然证明,想把所有人都变成好人是妄想,那么我就试试把所有人都变成坏蛋。秦歌大风,启曰无衣。兴始皇之志,推封神演义。一个穿越乱世的盗墓贼,即将开启一篇充满血色的篇章。刘兴汉,一个注定脚踩尸骸,站在无数冤魂中寻求真相的枭雄。只要给我们机会,谁都有一颗不干平凡的心。三国,从我们脚下开始。
  • 韩娱之黑粉

    韩娱之黑粉

    林允锡一睁眼,世界就变了个样,这是一个不一样的韩国娱乐圈。这个世界有tara,有kara,却没有那个名为少女时代的组合。这对于一个黑粉来说,是多么沉重的打击。为了捍卫作为黑粉的权利,他的第一个任务便是:“活抓少女时代!”集齐九个少女的他能否召唤神龙,实现他的愿望?别人家的黑粉只需要舒服地在家做个键盘侠,林允锡却要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这是个最好的时代……”“这也是个最坏的时代……”林允锡很惆怅。
  • 魔法征途之路

    魔法征途之路

    熬夜通宵刷副本猝死,不料居然转生到了异世界,还是一个魔法大世界,作为一颗尘埃,小心翼翼的生存着。
  • 找个厉鬼做情人

    找个厉鬼做情人

    两次百鬼夜行都让张阳赶上了,这莫名其妙的天象让一个原本阳身阳命的少年变成了一个阴身阳命的怪异命格,从此张阳注定不是一个正常人……天生阴阳眼、阴身阳命、猛鬼情人、道士老婆……这都不是事儿。
  • 摄政王的娇养女帝:乱世情缠

    摄政王的娇养女帝:乱世情缠

    秦素素是南汉唯一的公主,因为父皇暴毙和外人夺权,她被迫登上皇位成为南汉的君王。秦霭是修仙界的第一人,离飞升只剩最后一线却成为南汉摄政王,掌控整个南汉帝国。她夜半受伤,他大开杀戒;她依赖奸细宦官,他将人暗杀瞒了整整八年;她醉生梦死,他想默默守护却狠狠伤了她;她勾结朝臣发动政变,他放手让她知道现实的残酷。当一切真相大白,她才猛地发现,原来自己一直恨错了人。皇叔,既然你招惹了朕,就别想再离开我自己飞升了!且看一个胆小隐忍、任性阴狠的小公举如何逆袭成为心性坚定、杀伐果决的一代明君,一举夺得朝权,攻下冷心冷情又一腔深情的修仙第一人,并且成功让他不得飞升,成为只能陪她宠她的一代‘贤后’!
  • 娇娇明心似我心

    娇娇明心似我心

    “皇上呀,你可要为老臣做主啊!"“别哭了,好歹你也是一位尚书,你这像什么样子。说吧,什么事""皇上啊,就在今天公主殿下把老臣的儿子给打了,这青一块紫一块的,看的老臣心里难受啊皇上,呜呜呜""哦~心儿打的?哎呀爱卿,你早说啊,快起来,快起来。心儿还小,不懂事,我这个作父皇的也那她没办法……你就多多担待啦。来人,辞李尚书黄金百两以示慰藉,还有,李尚书悲伤过度晕过去了,快把他抬出去。哎呀~朕头晕,朕要回去休息了。”
  • 光明大魔神

    光明大魔神

    光明神殿刚刚出生一天的少殿主被流放到了魔域,但失落不寂寞又在魔域拉帮结派。原以为自己是个失落的光明神殿少殿主的身份就够不可思议了,但是还有另一重身份等待着他的回归…………
  • 秩序维护者

    秩序维护者

    世界无时无刻不在运转,任何事物都沿着世界的秩序运转,那是因为有这样的一群有着“特殊”能力的人在维护着世界的秩序!
  • 飞摇漫絮

    飞摇漫絮

    她本是最微弱的人,但有人却愿“飞流直下三千尺。”来带她“扶摇直上九万里。”前世他不惜冒着魂飞魄散只为保全他的一缕魂魄,散尽修为送她重生。今生他愿被天道惩罚也要与她一同仰望这世间繁华。前世她为这天下神女,却冒着被天下人唾弃而执着与魔族太子在一起。今生她有现穿古,一切空白,从头再来。与他一同寻找前世记忆,完成这宿命的责任。魂飞魄散如何?天道否决又如何?被天下人唾弃又怎样?他们还是这天下最尊贵的人。
  • 极品豪婿

    极品豪婿

    重生为了云城第一大集团的上门女婿,成过街老鼠,人人鄙视,深感人生悲催之时,发现:自己是云城第一废物,第一纨绔……但让人羡慕的是,他有一个号称云城第一美人的老婆。原来,这是一个从搞定高冷老婆开始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