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2984000000002

第2章 老阳篇

老阳,原名杨世祺,哈尔滨知青。1968年,下乡至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二师十七团(原“汤原农场”);1971年,全团迁到浦鸭河开拓普阳农场,曾任连队指导员、小岭水泥厂政治处参谋。1977年,考入人民大学统计系,毕业后留校执教,曾任教务处主任;1988年至1993年,任中国驻纽约总领事馆教育领事;回国后,任中国人民大学国际教育交流委员会副主任;1995年,创办北京蔚林国际商务学院;2006年,创立中国商务港,成为中国第一批运营互联网金融的电子商务公司;2011年,退休;2017年,病逝。著有长篇小说《鸭子河》《小儿岭》。

垦荒第一犁

我所在的兵团第十七团位于黑龙江省汤原县。1971年,兵团组建了炮兵团。兵团总部决定把炮兵团放在汤原,命令十七团开赴蒲鸭河地区重新开荒建点。蒲鸭河位于黑龙江与松花江的交汇处,是一片尚未开发的处女地,十分荒凉。当年开发汤原的老兵又重新拿起开荒的锄头,几千名大城市来的知青也接受了前所未有的考验。

你,

第一个拂去寒冬的积雪,

亲吻了初春的土地。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你,

第一个点燃了烧荒的火,

让熊熊火焰,

温暖了,召唤了冰冷的原野,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你,

第一个刨开了蒲鸭河岸上的冻土,

播下了希望的种子。

但是,

你不能说——

是你,开出了垦荒的第一犁。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你,

不是他,

不是我,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个战斗的集体。

在这个集体里,

有从上甘岭战火中走过来的老连长,

有在南泥湾开过荒的老工兵,

有留着平头的北京小伙子,

有梳着小辫儿的上海姑娘,

有他,

有我,

还有你……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我,

不是他,

不是你,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杆被战火和鲜血洗礼过的红旗。

这杆红旗,

飘扬着南泥湾的凯歌,

谱写着朝鲜战场上五次战役经历,

她,

当年,

曾引领着十万勇往直前的官兵,

风餐露宿,

让沉睡千年的亘古荒原,

变成丰收的大地。

开出垦荒第一犁的人,

不是我,

不是他,

不是你,

这份荣誉啊,

属于一个神圣的主义。

这个主义告诉我们——

劳动创造了世界,

创造了历史。

劳工神圣,

劳动者是这个世界的真正主人,

他们最终会摧毁剥削者用黄金筑起的藩篱。

一个崭新的世界正向我们招手。

让我们,

胸怀着神圣的理想,

擎起那杆被战火和鲜血洗礼过的红旗,

跟随这光荣的战斗集体,

把青春的光芒和勇气,

融进——

绚丽多姿的朝霞,

广阔无垠的天空,

冉冉升起的红日,

摧枯拉朽的东风,

开天辟地,

开出蒲鸭河垦荒的第一犁!

1971年作

1988年改

清平乐·生命之火

朝阳普照,

白云漫空绕,

绿洲万里东风浩,

风景这边独好。

欢喜昨夜春雨,

甘露滋润新苗,

郁郁葱葱一片,

生命之火燃烧。

1975年作

抬木头三首

当年在兵团体力较好的男知青差不多每年都要进山伐木。伐木是一件既艰苦又危险,几乎是“玩命”的活儿,其中“抬木头”这个环节尤其艰险。八个人必须同心协力,有生死与共的信念,如一人不支,则八人全有生命危险。因此,抬木头的号子喊起来十分悲壮,震撼人心。

其一

威武山林壮,

群英降树乡。

一声孤号[1]响,

两路[2]勇夫强。

深谷同声吼,

长空浩气彰。

声声飞热血,

步步闪磷光[3]。

千壑歌声亢,

万峰诗意长。

白山昭亘古,

红日破天荒。

其二

凛凛西风冽,

森森煞气藏。

一人忽落杠,

两路顿飞扬。

魂跳青云热,

身横碧雪凉。

相扶无话语,

庆幸免为殇[4]。

其三

酒罢酣一夜,

天明复楞场[5]。

挺胸[6]寒气咽,

迈步[7]冷霜尝。

岚[8]尽惊蛰脆[9],

春来谷雨[10]香。

红霞烧遍野,

林海已苍茫。

1973年冬作

1988年春节改

2016年冬再改

【注释】

[1]抬木头的时候要喊号子,号头(领号的人)先要先喊一句,作者把这一句称作“孤号”。

[2]“两路”是描写抬木头的时候,八个人在木头两侧分成左右两行,每两人相对而立,肩扛一杠。

[3]“磷光”一词表面上是描写人在抬着木头行进时踢起来的雪花,在阳光的照耀下反射出的光感;实则暗喻志士仁人为国捐躯,死而后已的精神光芒。

[4]“殇”字是指没有到成年就死去的人,战死者。

[5]“楞场”是伐木时用来处理原木的集散地。

[6]“挺胸”是描写抬木头时人的姿势和状态。

[7]“迈步”是描写抬木头时人的姿势和状态。

[8]“岚”是指山里的雾气。

[9]“惊蛰”是一年中开春的一个节气。

[10]“谷雨”也是节气,在“惊蛰”之后,自谷雨开始,大地万物复苏。

浪淘沙·建家园

1974年春夏之交,我奉命担任一个新建连队的指导员。当时,意气风发,踌躇满志,一心想在边疆的土地上建设出一个美好的家园。

天下数江南,

风月无边,

嫣红姹紫好人间。

融尽了前人血汗,

锦绣遗篇。

创业有何难?

重塑江山,

苍荒朔漠建家园。

辟地开天今日事,

我辈儿男!

1975年元旦作

2013年元旦改

沁园春·端午祭屈原

1977年春,我乘坐火车开到小岭那天,正值端午节。车站上摆满了卖粽子的小摊,彩旗林立,吆喝声此起彼伏,十分热闹。我沉淀已久的荒凉感一扫而光。想起屈原,加之春回大地,满山翠绿的景象,游子的心境豁然开朗。

紫气东来,

荡起春风,

扫尽雾涛。

看漫天碧色,

清清寥廓,

白云飘绕,

红日悬高。

天下昭昭,

江山浩浩,

桃李春花妩媚娇。

羞昨夜,

煞秋风秋雨,

梦断西桥[1]。

椒浆[2]洗尽英豪,

取寸寸丹心照九霄。

更楚人屈子,

翻江洪水,

举身一跳,

万古情操。

醒世狂言,

惊天呼啸,

一曲悲歌卷大潮。

肝肠断,

念满竹国史,

独诵离骚。

1988年端午节作

1989年端午节改

2011年端午节、2017年春节再改

【注释】

[1]“西桥”指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原兵团司令部驻区连接市区的一小座桥。作者当年曾在这座桥上彻夜徘徊。当时,作者一度失落,万念俱灰。所以,才有“梦断西桥”一句。

[2]“椒浆”是酒的别称。

喜讯五首

1977年年底,国家试点高考;次年初,宣布全面恢复高考制度。对我来说,这是个天大的喜讯,犹如绵绵无期的寒冬迎来了春的气息。听到这个消息时(1978年4月),正值冬去春来之际,小岭的巍巍青山披起翠绿的纱幔,山涧的流水唱响了欢快的歌声。我以兴奋激动的心情写下四首打油诗,后分别改写成五绝和七律。

其一

冬雪疑无去,

谁知雷又鸣。

西窗一夜雨,

唤起万山青。

其二

浩浩山河亮,

引吭一放歌。

歌平难忍泪,

似雨落滂沱。

其三

拨去茫茫雾,

中华返正途。

国风重蔚起,

民气又昭苏。

其四

忽闻喜讯不成眠,

万缕千丝绕脑间。

风送泉声来枕上,

月推树影过窗前。

长安烟火升一日,

乡野风尘落十年。

更鼓消歇残夜去,

曙光万丈照河山。

1978年初春作

2016年深秋改

一字诗·高考复习

一笔一砚一纸头,

一丈书台一灯油,

一窗清风一瓯酒,

一人苦读一春秋。

一朝一暮一更夜,

一字一句一心留,

一日大鹏同风起,

一展蓝天瞰九州。

1988年6月作

2014年5月改

七律·哭王学文

2008年4月某日,接待东北故友,得知兵团老兵王学文病逝,两袖清风地走了。王学文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五军四十五师教导营营长,身经百战,屡立战功。1958年,他从华中某大城市来到冰雪严寒的三江平原开荒种地;兵团组建后,他到基层连队担任连长,直至病亡。我曾去过他家,家徒四壁,一贫如洗。他家乡有老人,膝下子女多,一直过着清贫的生活,但从未听他叫苦,只见他堂堂正正做人,是关云长一样的忠勇之将。他的风骨与人格令我十分敬佩。但现实生活中,光明磊落、赤胆忠心的他不得其志,荣辱沉浮随风而去。每想到此,心中就难免升起一种悲壮与苍凉的感慨。当时,曾写下两首打油诗,以抒发心中的郁结,现改为七律。

其一

重逢旧雨[1]品琼浆,

忽报文公已病亡。

七尺戎装平国难,

一身风骨度沧桑。

可怜望帝[2]从民怨,

唯愿鳖灵改法章。

满树杜鹃悲泣血,

鲜红一串落盈觞[3]。

其二

文公报国义如山,

肝胆甘朝日月悬。

王母丛山[4]迎烈火,

上甘绝岭退硝烟。

本该战鼓收东岸,

谁料旌旗放北关。

难道云长[5]同野马[6]?

穿云破雾问苍天。

2008年4月作

2016年11月改

【注释】

[1]“旧雨”是指老朋友、故交。

[2]“望帝”与“鳖灵”取自于“杜鹃啼血”的寓言故事。故事中“望帝”为民请愿,希望“鳖灵”改弦更张,“鳖灵”不予理睬。“望帝”无奈,化为杜鹃鸟,每夜啼血,染红大地。

[3]“觞”是古代盛酒的容器。

[4]“王母山”是太行山的别名。

[5]其“云长”即关羽,把王学文比作关羽,喻他像关羽一样有一颗赤胆忠心。

[6]“野马”是一种形容,好比春天沼泽上浮起、涌动的水汽形似一群野马,无边际地奔腾。此番形容出自于《庄子·逍遥游》。

七律·回蒲鸭河

2014年秋,我回到阔别三十八年的蒲鸭河,看望至今还生活在那里的老兵。蒲鸭河已改名为“普阳河”,旧时景象全无踪影,一座美丽、整洁、现代化的小城镇赫然展现。当年的老兵把自己的一生一世都贡献给了北大荒,把这里建设成中国最大的商品粮基地,把一片荒芜的土地变成如今美好的家园。而今,他们中的多数人已长眠在这片土地上,剩下为数不多者也已步入暮年。看到北大荒欣欣向荣的景象,想到这是当年十万复转官兵整整一代人的辛劳成果,不禁百感交集,成诗两首。

其一

眼前忽降一新城,

野鸭蛮河[1]无影踪。

大道宽街穿锦绣,

琼楼玉阁落葱茏。

繁集闹市人丁旺,

曲径幽湖枫叶红。

一道霞光飞跃起,

千红万紫到心中。

其二

当年十万大军停,

辟地开天神鬼惊。

朔漠野坡深稼穑[2],

寒浆冻土苦躬耕。

桑田漫展人间富,

沧海尽收天下兴。

满地红梅欣慰笑,

高碑挺树伴英灵。

2014深秋作

【注释】

[1]“野鸭蛮河”是描写四十多年前我们刚到蒲鸭河时的情景。

[2]“稼穑”一词泛指农业劳动。

七律·五连战友聚会

2016年4月24日至27日,原兵团十七团五连百余名知青从全国各地赶到北京参加战友聚会。大家开怀畅饮,追昔抚今,共叙半世纪的战友情谊;分别时,难舍难离。我因事未能赶到,深感遗憾,为此献拙诗三首,以表心意。

其一

绿金园[1]里酒盈瓯[2],

战友重逢喜泪流。

昨日春花刚茂盛,

今宵桑叶已皤头[3]。

夕阳有意秋风老,

潇月无情逝水忧。

愿借席间三碗酒,

劝君豪饮一春秋。

其二

屠苏老酒过三巡,

往事悠悠重入魂。

夏日飞沙冬日雪,

白天野老[4]晚间军。

寒江急雨摧朝气[5],

朔漠长风荡彩云[6]。

一代群芳凋落尽,

只留香气满乾坤。

其三

深秋深处有晴晖,

坦荡风光走一回。

有志有心必有福,

无忧无畏定无悲。

斗生搏进一前锦[7],

退死消沉百走危[8]。

放眼青山夕照美,

东来紫气漫空飞。

【注释】

[1]“绿金园”是那次知青聚会的场所。

[2]“瓯”是过去年代里人们用的碗。

[3]“皤头”,白头。

[4]“野老”指农民。这句话是说兵团战士既当农民又当兵。

[5]“朝气”比喻青春。

[6]“彩云”比喻青春。

[7]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七《刘陶传》。按刘陶上奏说:“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本指人们应为现实的生存而斗争,而不应消沉等死。

[8]出自《后汉书》卷八十七《刘陶传》。按刘陶上奏说:“民有百走退死之心,而无一前斗生之计。”本指人们应为现实的生存而斗争,而不应消沉等死。

七言排律·衰年随笔

当年开进石场沟[1],

五十春来五十秋。

春雨一席花又放,

秋风几阵稷复收。

虹霓起处青春去,

霹雳轰时岁月丢。

破斧无歇成暮色,

征袍未换已皤[2]头。

一蓑烟雨孤帆泣,

两鬓风霜独木愁。

敢向苍天赊碗酒,

能教红日照心幽。

晚霞半岭喧烂漫,

夕色满山争自由。

切莫空流一脉血,

自强自立自风流。

2017年3月作

【注释】

[1]“石场沟”是作者下乡劳动开山采石头的地方。

[2]“皤”(音同“婆”),意为白色,形容头发白了。

同类推荐
  • 冰心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冰心散文集(名家经典文集)

    本书是现当代作家冰心的散文精选集,收录了《童年杂忆》《寄小读者》《樱花赞》《往事》《小橘灯》等多篇文章,共分为五辑。这些作品充分体现了冰心充满“爱的哲学”的散文风格。本书中冰心以行云流水的文字,倾诉着自己对祖国、故乡、家人、大海的眷念,表达着自己对下层人民的同情,以及探索人生的惆怅,满蕴着温柔,微带着忧愁,显示出清丽的风致。
  • 听林清玄讲禅意

    听林清玄讲禅意

    如今我们生活的世界太嘈杂,充斥在耳边的除了各种大型机械不停运转的轰鸣声,就是为了金钱利益而引发的争吵声。
  • 走进格林童话

    走进格林童话

    本书对格林童话在德国的诞生追本溯源,捋清它在中国的特殊读者群--译者的不同接受与传播历程,分析研究由格林兄弟创建的“童话范式”,并深挖儿童文学背后更深层的秘密,拓展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学术空间,促进儿童文学研究的深化,重新架构儿童文学理论风景,提升儿童文学理论研究的地位。
  •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唐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

    本书内容包括:唐五代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南宋词人审美心理研究、审美之旅与现实人生。
  •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这一代人的怕与爱:80后的自画像

    2010年,曾经引起无数话题的80后开始步入“奔三”的行列,他们不再天真不再任性。如今的他们是否已经实现了自己的理想?是依旧潇洒单身还是家庭美满?又能否承担起“上有老,下有小”的家庭责任……本书与众多80后一起面对这一代人的理想与迷茫彷徨与坚强,共同探讨这2.04亿人群集体的怕与爱。
热门推荐
  • 复仇公主之紫月雪

    复仇公主之紫月雪

    亲眼看着父母倒在自己面前,她心中出现一颗仇恨的种子。被圣雪雪尊一手培养,她心中的种子成长为树。化名紫月雪,她已是带有异能的踏雪罗刹。<若是封面不好看不要介意,毕竟是自己做的,没有什么实力>
  • 青春正好我们不散场

    青春正好我们不散场

    把我的故事写给你看,希望你能在故事里找到自己,莽莽撞撞的青春当时觉得没有什么,现在才发觉可以用一生怀念,怀念人,怀念事,怀念曾经的自己。感恩相遇,感恩有你。
  • 降魔公主未成年

    降魔公主未成年

    莫名其妙到古代,自己成了降魔公主,两个朋友倒到成了护卫!碰到帅哥送上门,本以为桃花朵朵开。谁知当自己被陷害的时候,他却不相信她!伤心欲绝,躲进屋里痛哭,半夜有个白痴跑到她房间里来,还自恋的问她是不是爱上他了!天呢,这还让不让人活了!情节虚构,请勿模仿!
  • 魔翎

    魔翎

    六年之前,玄黄大陆的极东地区发生了一场骇人听闻的血腥屠杀,极东一族惨遭灭顶之灾,相传没有一人幸免遇难。但是亲身经历了屠杀的莫老爹,却从极东地区悄悄带回了一名年仅九岁的少年,并给他取名为莫翎。六年时间过去,莫老爹早已病逝,只留下年幼的女儿莫轻瑶与少年相依为命。在老爹去世的那一天,少年将自己的名字改作魔翎,决心找出当年大屠杀的真相,并为此踏上了一条追寻道法的漫漫长路。
  • 红尘有你才值恋

    红尘有你才值恋

    没有你,我要这天下有何用?没有你,我爱这世间又为何?一个古代送信的衰小伙误入未来穿越城堡,被肆意组装后扔出来再混江湖。为寻亲!为复仇!为挚爱!科技对决妖魔鬼怪仙佛人神。
  • 心肝宝贝万万岁

    心肝宝贝万万岁

    什么?又不满意,又要重生一次?OMG!还改名字?那家庭环境那些改不改?哦不改,好吧!那就重新开始吧!
  • 尼斯里岛

    尼斯里岛

    五百年前,尼斯里岛来了一群自称是里格勒岛的人。他们一登岛,便是大肆屠杀,一夜之间便死了数万人,血流成河,尸体如山。从此,里格勒人便占据尼斯里岛,改名为里格勒岛。但是,五百年来,尼斯里人的反抗从未停止过。五百年后的今天,尼斯里人的救星来了......
  • 我的共鸣

    我的共鸣

    呐,你就是我的共鸣主吗?初听到这句话的万悯,只感觉一阵脑阔痛。一个既是美少女,也是万悯佩剑的神;一个教会当道,却难以对抗邪神信徒的异世界。能拯救你自己的,只有你的共鸣。
  •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明月为君侣:蒋光慈的情感历程

    本书主要叙述了蒋光慈与不同成长背景、性格特色迥异的三位女性的感情纠葛。蒋光慈一生以宽厚仁爱的胸怀成全包容女性,然而最终还是因革命的爱情而染疾于女性,最后在事业、情感、生活的多重窘迫中,贫病交加,凄惨早逝。
  •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佛说延寿妙门陀罗尼经

    本书为公版书,为不受著作权法限制的作家、艺术家及其它人士发布的作品,供广大读者阅读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