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3245300000001

第1章 黄遵宪,把手稿埋在日本

1884年,晚清诗人黄遵宪在美国时适逢选举年,目睹时任总统、共和党人切斯特·阿瑟和民主党候选人格罗弗·克利夫兰两派相争的过程。选举的一切令这位拖着大辫子的满清官员目瞪口呆,他写诗形容两派拉票的场面,“开口如悬河,滚滚浪不竭。笑激屋瓦飞,怒轰庭柱裂”;两派候选人互相揭底的演讲,“彼党讦此党,党魁乃下流”。在感到惊奇、不解的同时,他既做出“共和政体万不能施行于今日之吾国”的结论,却也在其他诗中表示不必遵从古法。

作为一名生活在动荡时代的文人,他与众不同的人生经历,结合时事、世事,让人回味不已。

看出中国会变

黄遵宪,字公度,号“人境庐主人”,亦号“东海公”。记载中说他“长身鹤立,额高而广”,用现在的话说就是:瘦长的身材,高高的额头;“好学若性,不假师友,自能博群书,工诗文,善著述”,不必老师怎么费心传授,就自己学得有模有样,博览群书,写一手漂亮文章,还著书立说。看上去,这个黄遵宪与传统文人士大夫有一脉相承之处。

1848年,黄遵宪出生于广东梅州嘉应(今广东蕉岭)。此地与大清割让给英国的香港岛仅一水之隔。他成长在近代中国风起云涌的时期和地方,注定了他的一生会焕发出不一样的光彩。

黄遵宪的高祖名叫黄润,家境贫寒,以替人书写牛契为生。当时,外国银圆刚刚在广东的市场上流通,他能够通过银色、声音的差异来辨别真伪。于是,他在集市上摆一张桌子,替人鉴别、兑换银圆,广聚四方之财,几年后就发家致富了。30岁时,黄润开始创立自己的典当铺,并在晚年把当铺发展到四五家。

虽然自己弃儒经商,黄润却没让儿子继承家业,而是让其专心读书。黄遵宪的父亲是咸丰举人,曾在贵州、广西等地为官。黄家先辈在儒、商之间的身份转换,让子弟们意识到科举并非是唯一的通天途径。

黄遵宪4岁入塾,10岁时,先生出题“一览众山小”,命诸位学童作诗,黄遵宪吟出“天下尤为小,何论眼底山”,先生为之惊叹。亲自教导过他的曾祖母听后极为高兴,认为“此儿志向远大”,更对其钟爱有加。18岁时,婚后不过数日,太平天国的军队攻破嘉应,黄氏举家避难,此后家道中落。黄遵宪在22、23岁时两次赴广州参加乡试,均未中。他在考试后绕道游历香港,大开眼界。27岁时,赴京师考试,仍不中。“我来仍失意,走问近如何”,“长安人踏破,有客独居难”,那段时间,他写了很多诗句,里面都暗含仕途失意之情。因他的父亲当时在京任职,他于是留京侍奉,并与一些同为粤籍的京官过从甚密。

黄遵宪很早就认识到大清不能故步自封,他对通晓洋务的翰林院侍讲何如璋说:“中国必变从西法。其变法也,或如日本之自强,或如埃及之被逼,或如印度之受辖,或如波兰之瓜分,则我不敢知,要之必变。”就是虽然料不到将来会变成什么样,但认为中国绝对会被西方制度所影响。这种对未来的通透,让他深受何如璋赏识,为日后赴海外任职埋下了伏笔。

一本书能给大清省2亿两白银

没有功名却有见识的黄遵宪,当时不单被一位大人赏识。丁日昌任福建巡抚,曾邀请他入幕;李鸿章与他一番交谈后,称他为“霸才”。29岁时,黄遵宪终于考中举人,名次在百名以外,以五品衔拣选知县待用。也就是说,已经有了当知县的资格,准备准备,就能入仕了。正在此时,何如璋被选为首任赴日正使,邀请他当随行参赞。

清朝晚期社会动荡,变法的雷声隐隐,波谲云诡,远离京师、朝廷,充任一个未有先例、前途未知的外交官,是需要极大勇气的。黄遵宪却不顾亲友们的劝阻,毫不犹疑地选择了赴日。他自幼居住在侨乡,有过海外游览的经历,而且,他对古人之学始终抱有怀疑的态度。

1877年,何如璋率第一届驻日使团乘轮船从上海出发,抵达长崎。在龙旗飘扬下、21响礼炮声中上岸。他们到任第一天,就有琉球臣子前来拜谒,痛哭流涕,说日本阻挠进贡,力图废藩。此后,日本又觊觎朝鲜,日、俄两国都希望将朝鲜据为己有,英、法、美、德也希望与之通商。黄遵宪与何如璋商议,应该先发制人,上书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将朝鲜废为郡县,以绝后患。此计不行,又请求派使主持朝鲜外交。在朝鲜使者访日时,黄遵宪劝朝鲜亲中国,联美国。日本人得到情报,刊载在报纸上,并称赞黄遵宪的见识远超李鸿章。可惜朝鲜并未听从。

在日期间,黄遵宪一人独行,走本州、过北海道,在镰仓的江之岛、伊豆的热海先后停留半月。“采风问俗,搜求逸事”,打听日本民间风俗习惯,光书就看了200余种,准备数年,最终写成《日本国志》和《日本杂事诗》,上到国俗遗风,下到民情琐事,无一不编入其中。黄遵宪说,写作的根本目的在于“为我国所用”,所以“凡牵涉西法,尤加详备,期适用也”。

《日本国志》出版之时,中日战争已爆发,而大清节节败退。有人将此书推荐给张之洞,并遗憾地说,如果早点读到此书,可以为大清王朝节省2亿两白银——正是《马关条约》中向日本赔款之数。

1882年,黄遵宪调任美国三藩市(现译作旧金山)总领事。2月12日抵达美国,3月,美国国会通过限制中国移民法案。因赴美之国人多为华工,此项法案实际是针对华工的,但学生、商人、游客,乃至侨胞也受到波及,被视如囚犯。黄遵宪向负责外交事务的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求救无果,于是自图良策,为回国的侨胞颁发护照,作为返回美国的凭据,尽可能提供便利。

当时三藩市的华工贫苦,往往数十人挤在一个屋子里住。美国法律中有一条“方尺空气”的规定,即每人需享有56平方米空气的范围。违者,房主处以500美元以下罚款,房客处以50美元以下罚款或监禁。黄遵宪抓住这条法律,在视察华工住地后,又亲自探望关押华工的美国监狱,见到数十人被囚禁于同一牢房,就叫随从丈量监牢面积,责问美国人必须按照“方尺空气”给予相同待遇。

在美国任职期满后,黄遵宪归国探亲,适逢朝中赏识他的大臣失势,他又不屑自降志气,逢迎上司,于是赋闲在京。数年后才再任驻英二等参赞,后调任新加坡总领事。只是,晚清懦弱,又不擅外交,往往以求和了事。他感到才华没有发挥之地。在新加坡任职4年后,国内政局不稳,张之洞为招揽人才,特地调他回国。据说他“自负而目中无权贵”,在拜见时“昂首足加膝,摇头而大语”,引起张之洞不满,最终未受重用。

黄遵宪一生中,游历日、美、英及新加坡等国家共13个年头。他曾说:“儒生不出门,勿论当世事。识时贵如今,通情贵悯世。”长年出门在外的他,用诗歌的方式,介绍了诸如电灯、电车等新鲜玩意儿。比如他笔下的电车,“别肠转如轮,一刻既万周。眼见双轮驰,益增中心忧。”既表现了新的时代特点,又有传统诗歌的情感意境。

将《红楼梦》全书首次介绍到日本

明清以来,东渡日本的中国学者对日本影响最大的有两位,一位是明末清初的朱舜水,一位即黄遵宪。

黄遵宪在日本很受尊重,史载“日本人士耳其名,仰之如泰山北斗。执贽求见者,户外屦满”,日本人听到他的名字,把他当作泰山、北斗那样来仰慕。拿着礼物求见的客人络绎不绝,门外都是客人脱下来的麻鞋。

与他交好的日本人遍布政坛、文坛,其中有汉学家、历史学家、政治家、诗人、散文家、书法家,等等。著名的有日本内阁首相伊藤博文、陆军创建者大山岩等。有时虽言语不通,但日本人都认识汉字,彼此往来聚会,以笔代舌,因此能够互相沟通。黄遵宪为提倡风雅,对日本文人所呈诗文,都悉心评点。每一篇出,“群焉宗之,日本开国以来所未有也”。甚至曾任高崎知事的源辉声,还将笔谈的纸片装裱成册,珍藏纪念。

黄遵宪特别推崇《红楼梦》,他是近代以来高度评价《红楼梦》的第一人。他曾对日本友人石川英说:“《红楼梦》乃‘开天辟地、从古到今第一部好小说,当与日月争光,万古不磨者’”。他不辞辛劳,将《红楼梦》亲自圈点后送给日本友人,这是完整的《红楼梦》全书首次被介绍到日本。而他本人,也做了一件和“黛玉葬花”一样风雅的事。1879年,黄遵宪出版《日本杂事诗》,受到日本朋友的追捧,有人提出希望珍藏他的手稿。黄遵宪说:“愿得一片清净壤,埋藏是卷。”想把自己的手稿埋掉。

于是,源辉声帮着他将手稿埋藏于东京宅中园林,由黄亲题“日本杂事诗最初稿冢”9个字,刻石树碑。源辉声逝世之后,安葬于东京北部的平林寺。他的儿子遵从父亲遗愿,也将诗冢迁到了平林寺。这不但是一桩文坛雅事,也见证了中日之交的睦邻友好。

对梁启超合掌膜拜

黄遵宪生活在近代中国前所未有的巨变时期,一生与保皇党、改良派都有所交往,并情谊甚笃。

32岁时,他在日本结识改良派思想家王韬,天天游宴,酒酣耳热中谈论天下大事。39岁时,两广总督张之洞曾命他巡察南洋诸岛。从海外回国后,黄遵宪与康有为、梁启超二人过从甚密。康有为赞赏黄说:“久游英美,以其自有中国之学,采欧美之长,荟萃熔铸,而自得之,尤倜傥自负,横览举国,自以无比。”黄遵宪则在给梁启超的信中说:“国中知君者无若我,知我者无若君。”他自发捐了1000元,作为梁启超《时务报》的开创基金。黄遵宪对梁启超的文章更是赞赏有加,亲切地称梁是“罗浮山洞中一猴”,东游之后,修炼成了孙悟空,有72变,越变越奇。而自谦“吾辈猪八戒”,对梁启超只能合掌膜拜而已。

晚年,黄遵宪协助陈宝箴、梁启超在湖南推行新政,先后创办时务学堂、南学会、保卫局、课吏馆、不缠足会、《湘学新报》、《湘报》,使湖南成为当时全国最活跃最有朝气的一个省。

因新政之功,1898年,黄遵宪被任命为出使日本大臣。当他抵达上海时,戊戌变法发生。据说事发之后,他藏匿了康有为、梁启超二人,还不畏危险,立刻通知康有为的学生离开,并通过自己的影响,联络英国领事馆,解囊资助,保护康、梁家人。由于英国驻上海总领事和日本驻华公使等人的干预,清政府没有追究,而是允许黄遵宪辞职还乡。

还乡后,黄遵宪思想郁闷,经常和倡导新学的丘逢甲唱酬往来。1905年,他在致梁启超的信中说:“吾之生死观与公略有异,谓一死则泯然澌灭耳。然一息尚存,尚有生人应尽之义务,于此而不能自尽其职,无益于群,则顽然七尺,虽躯壳犹存,亦无异于死人。无避死之法,而有不虚生之责。”3月28日,在家逝世。

黄遵宪的诗现存1000余首。诗文在他看来,是提不上台面的“余事”,却是他一生最大的成就。他的《日本杂事诗》总数达200首,内容涉及日本历史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逐客篇》写美国排斥华工运动;《纪事》如实描绘了美国的总统选举。至于他心血之著《日本国志》更是给近代中国以巨大影响,梁启超评价为:“乃知今日本,知日本之所以强;乃知中国,知中国所以弱。”戴季陶说道:“中国到日本去留学的人不少,除了30年前黄公度(即黄遵宪)先生著了一本《日本国志》而外,我没有看见有什么专论日本的书籍。”傅斯年说道:“其《日本国志》成于甲午之前,今五十余年,不闻有书可代之也。”周作人则谓:“其中《学术志》2卷,《礼俗志》4卷,都是前无古人的著述。至今也还是后无来者。”

以诗歌来观中国、看世界,呼吁人们学西方、维新救国,黄遵宪可以称为一代“诗史”了。(撰文:李芳)

同类推荐
  •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我用尽青春只为寻你:徐志摩传

    徐志摩是一位在中国文坛上活跃一时并有相当影响的作家,他的一生很短暂,但却给世人留下了《再别康桥》等传世之作。白落梅以独特的语言、冷静的视角,为人们讲述了一个拥有复杂感情经历的传奇诗人,带你发现一个真性情的徐志摩。
  • 不一样的胡雪岩

    不一样的胡雪岩

    胡雪岩身上存在着传统式商人常有的巴结权贵、骄矜浮躁、奢靡享乐等致命弱点,但我们不能因此而将他打入冷宫。相反,鉴其兴衰沉浮,察其长短优劣,正可使当代商家引以为戒。
  •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大家风采:天下名人世界上卓越的24位画家

    本书介绍了世界上最卓越的24位画家,包括他们的档案、历史评价,还有其光辉灿烂的创作历程,向读者全面展示了这些艺术大师的多彩人生。
  •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皇帝那些事:沉重的逍遥

    本书选取中国历史上的15位皇帝的生活中的嗜好为考察对象,以文学家独特的视角和细腻的笔触,解读中国历史上那一群独特的人的另一面。
  • 唐明皇:爱美人更爱江山

    唐明皇:爱美人更爱江山

    《唐明皇爱美人更爱江山》讲述了他励精图治,缔造了开元盛世,万古流芳;他好色误国,酿成安史之乱,大唐从此万劫不复。功德碑上写不尽他的丰功伟绩,耻辱柱上他的名字也赫赫在目!其内容包括安禄山起兵、潼关失陷、马嵬坡前长恨歌、郭子仪奉诏平叛、被幽禁的太上皇等。
热门推荐
  • 剑仙不羁

    剑仙不羁

    浪子三唱,只唱英雄。浪子无根,英雄无泪。浪子三唱,不唱悲歌。红尘间,悲伤事,已太多。浪子为君歌一曲,劝君切莫把泪流。人间若有不平事,纵酒挥刀斩人头。
  • 异世超级珠宝商

    异世超级珠宝商

    利用萃取工艺,珠宝加工大师可以从蕴藏于矿脉中的天然矿石提炼出用于珠宝加工的宝石。所以,最让他们高兴的无疑是获得稀有宝石。但是,作为魔兽世界珠宝大师的洛恒现在却并不这么想,看着手中那块晶莹剔透的平衡影歌宝石。一块让路过的洛恒霎时蹲下来捡起,鬼鬼祟祟塞进口袋的大路货。“天哪,我的肾那!难道我穿了?真是。真是。。。横财啊,横祸!kao。。”几天后,正在哭天喊地的洛恒惊奇的发现,自己不仅穿越了,连在游戏里的私人物品和大师级工艺技能体系也穿越了。而这个世界恰恰以具有能量的各色水晶作为通用流通货币的魔幻世界。那么说。。。洛恒看了看包裹里的一大堆闪晶晶的宝石,大乎:“我的未婚妻啊,我发财拉!”正在路过的一位身穿华贵礼服的贵族少女转过头,冷漠地看着洛恒道:“又是你个没用的废物!真不知道我的爷爷为什么这么偏执地看好你。。。”
  • exo十二个少年的十二种爱

    exo十二个少年的十二种爱

    初中党,文笔平,不喜勿喷不喜勿喷请绕道。
  • 系统你走开啊

    系统你走开啊

    “叮!你看了一眼语文书,语文经验+1”“叮!你瞥了一眼数学书,数学经验+1”“叮!你认真看了一眼英语书,英语经验+10”“叮!.......马飞:“系统你行行好,让我自己学习一回行吗??系统:“呵~开什么玩笑?让你自己学习?不可能,不然我不就失业了吗?
  • 热夏听蝉

    热夏听蝉

    “突然很喜欢惊鸿一瞥这个词一见钟情太肤浅日久生情太苍白别人眉来眼去我只偷看你那么一眼”——《一介书生》就那么一眼,刘辰韫就认定了,他是她的翩翩公子。哪里知道,张易楷只是盛夏的蝉鸣,拨动心弦,转瞬即逝。盛夏过去,蝉鸣也就无了踪迹。留下的只有那深深的一眼与明朗的篇章,都与他相关。
  • 无限神装在都市

    无限神装在都市

    时隔万年,灵气潮汐回归繁华的东京都重回江户时代,百鬼夜行。沙漠中,法老带着他的军队从永恒的沉睡中苏醒东欧平原上吸血鬼和狼人争斗不休女巫和恶魔在欧罗巴的闹市里穿行美洲大陆,七对翅膀的羽蛇舒展身体,于死亡的轮回中睁开眼睛人类,从食物链的顶端跌落,回忆起了被神话种所支配的恐惧在这魑魅魍魉横行的世界,李瑞看了眼笼罩在自己身上的狰狞异虫虚影,对系统说。“请给我来一套,日炎、蓝盾、冰心、振奋、狂徒、反伤,对了,还有石像鬼板甲,自然之力,适应性头盔,正义荣耀……”随后他对着瑟瑟发抖的妖魔鬼怪拱了拱手。“在下不才,今天就是要锤爆诸位的狗头!”“不灭之握!”生命值+5“黑暗收割!”伤害成长+5“过渡生长!”生命值+2%“风暴聚集!”法术强度+100什么?你还要我吃了这些奇行种?我告诉你!我李瑞就是饿死,死外面,从这里跳下去,也不……系统:“生命值+40”“Rua~真香!”PS:本书不玩游戏也能轻松阅读,请放心观看。书友群:775404673
  •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

    《名人谈文化艺术》罗列了中国古今的名人对于文化与艺术的见解,对文化艺术的不同发展观念,但这些都无不闪现了思辨的灵光和语言的机智。
  • 一生的忠告全集(励志珍藏版)

    一生的忠告全集(励志珍藏版)

    本书是英国著名外交家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写给儿子的人生忠告。此书问世至今,一直长销不衰,成为有史以来最受推崇的家书,被誉为“一部使人脱胎换骨的人际关系和礼仪全书”和培养绅士的“教科书”牛津大学出版社特将此书列入《牛津世界经典》之一。这她之所以如此受到广大读者的青睐,因为全书倾注了世间亲情与人类智慧,是一部教人如何获得他人信任,如何取得成功的经典之作。正如查斯特菲尔德勋爵在信中写道:这是你初涉世道、踏入社会时所必须掌握的一些秘密。我真希望自己在你这个年纪时就懂得这些道理和准则。我付出了三倍的代价,花了五十年的时间,才获得这些人生真谛。因此,我毫不吝啬地把它们传授给你,只愿你从中得到为人的启示与收获。
  • 神书匣

    神书匣

    “神书匣内神仙书,得神书者得天下”.二十年来,武林中人及各派为争神书匣战乱不停.而此匣却不曾有一人能将其打开.神书匣内有无神仙书,神仙书中记何事物皆为未知,仅仅是一句谣言便能引来无数人争抢?还是....
  • 因果之牧道修罗

    因果之牧道修罗

    亘古以来,天地间便蕴育着一种玄妙之气,世人不知其名。数十万年以前,大陆道祖李耳一朝悟道,为度化蒙昧众生,讲玄妙之气强名为道气,开启悟道之路。有人一梦悟道,有人一梦道毁。有人天命所弃,行一步错一步,乾坤戏之。有人天命所归,思一道悟一道,乾坤护之。天道,究竟如何?大道又究竟是什么?不过我已经不在意了,你们去守护天道,做天道之下的朝圣者吧。而我,以天道为畜牧,自为,牧道修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