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6300000062

第62章 印象山曼先生

3月28日上午,春雨潇潇,天地含悲。

在殡仪馆告别室见了山曼先生最后一面,回到办公室,心里空落落的,眼前一片空白,唯有山曼先生的印象由远而近地浮现在我的眼前……

作者山曼

20世纪70年代,拜读先生的美文,知道先生的大名;80年代始与先生相识;90年代之后,因为工作关系,联系与接触日渐增多。

先生原名单丕艮,笔名山曼。有关“单丕艮”与“单不良”的故事,有若干版本在省内新闻界、文学界、民俗界广为流传。

我与先生的接触始于约稿。先生是一位极认真负责的作者,每次与先生商量好的专栏或文章,先生都会高质量地按期交稿,从未误过事。有事外出,先生必预先交一批稿子,以防“断顿”。

1994年夏,报社成立文艺部,由我主持文艺部的工作。我想把地域文化作为地方报纸文艺副刊的一块品牌,于是和责任编辑商量在“半岛”副刊上开辟一块民俗方面的专栏。先生是民俗专家,首先想到的就是先生。我们的想法和先生不谋而合,先生大力支持。没过几天,我们便收到了先生的稿件。很快,“烟台民俗”便与广大读者见面了。之后,又陆续有“烟台民间玩具”、“烟台村名谈”、“乡语新篇”等洋溢着浓郁地域特色的民俗文化专栏陆续不断地见诸报端,赢得了读者的赞誉,有的专栏结集出版,有的专栏还被评为全省、全国报纸副刊的名专栏。一次,先生正在住院,我和责任编辑徐绍磊将民俗专栏的获奖证书转交给他,先生有些不好意思,喃喃地说:“都是你们布置的,我只是小学生做作文。”

作为作者,特别是专栏作者,保质保量按时交稿十分重要,尽管先生是专家,但是对每一篇稿件都十分认真,真的就像小学生对待作业一般。刚开始时,先生还没有换笔,每一篇稿件都十分认真地清抄在稿纸上。先生的字也很有特点,一笔一画,极少连笔,且笔锋内敛,中规中矩,我们称之为“山曼体”。每次收到稿件,从这一笔一画的“山曼体”上,我们仿佛见到先生认真地伏案写作的情景。有些民俗,年代久远,加之离今天的生活较远,编辑们不明白,请教先生,先生便会不厌其烦地予以解答,从未流露出丝毫的不屑。后来,先生换笔了,改用电脑敲字,开始时使用那种带孔的打印纸,遇到敲不出来的字,先生还会一笔一画地写在事先留好的空白处。

行者山曼

写下这几个字,我的眼前便出现了行者山曼的形象:一双旅游鞋,一身休闲装,稀疏的头发有些凌乱,消瘦的脸上挂满风尘,一个鼓鼓囊囊的帆布双肩背包装着全部家当……

有好几次,我在办公室接待过这身装束的山曼先生,那是他远行归来。先生的出行决不是游山玩水,而是脚踏实地的民俗考察。在我的印象中,先生有两次时间较长的民俗考察。一次是行程万里的黄河民俗考察,另一次是遍及胶东的烟台村名调查。

黄河民俗考察前,先生曾鼓动我说:“有没有兴趣跟我去考察黄河民俗?”说实话,按我的性情,还真想背上行囊,跟着先生,沿着黄河大堤,一路走,一路记,一路想,可是我的工作性质不允许离开这么长的时间。年过花甲,自备经费,无人作伴,又病患(糖尿病)在身,先生还是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征程。

孤身一人,历时数年,行程上万,中间经历多少沟沟坎坎,遭遇多少磕磕绊绊,多少次风餐露宿,多少次日晒雨淋,人们无从知晓,我也只是断断续续从他的只言片语中略知一二。

1999年10月,先生来到我的办公室,将一本透着墨香的新书放在我的桌上,书名叫做《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作者山曼。从先生自撰的“前言”中,我依稀看到先生此次考察的情景:“本书的考察由作者一人完成,考察的方法基本上是手工作业,一个人背了行囊,到一个县(区),翻阅一下地方志中有关的文字,就地求教,作一番考察,选两三个点,坐公共汽车或步行过去,遇到了好的采访对象就多住些时,或者不宜展开采访,赶紧奔赴下一个目标。如此到过了黄河下游干流两岸所有的县(区、市),徒步走过上万里的路,采访过的人在数千人之多。”上万里的行程,数千人的采访,24万字的长篇巨制,数十幅珍贵的图片,都是这位身患糖尿病的花甲老人一步一步丈量出来的。后来我听先生说,此次黄河之行,饿了有路边小店,困了可借宿农家,这些都不算最难,最难的莫过于孤独。漫漫长堤,茫茫河滩,孑然一身,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先生便自己和自己大声说话,自问自答……

我印象中先生的第二次出行是烟台村名考察。商量好专栏的题目后,先生便独自一人开始了他的工作。别看每个村庄只有寥寥数百字,长者不过千把字,先生从不马虎敷衍,必亲历亲至。每到一村,查阅资料,访谈老人,村名的来龙去脉,姓氏的来历源头,无不调查到位,不留遗憾。“烟台村名谈”前后刊发189期,先生的足迹到过胶东半岛的数百个村庄。这是每一个作者抑或是地方官员都难以企及的。中间,先生来编辑部交稿,偶尔会谈及调查过程中的一些逸闻趣事,也都一笑了之,其中的艰辛困苦,从未涉及。只是有一次我提及稿费和采访费用,先生诙谐地说道:“赔本赚吆喝,远的地方,车费不够,还要倒贴一点。”我们的稿费标准就是这样,我也无奈。这件事直到现在我还心存愧疚。

智者山曼

论及先生的形象,谈不上高大或英俊,但绝对有特点,颇有几分仙风道骨。尤其是头上那稀稀朗朗、灰白掺杂的头发,更是与众不同,头顶上早已是蛮荒地带,其余的地方则留得较长,有点儿像民国初期剪了辫子后的发型。先生曾自我解嘲:“要是像你们那样,还有法儿看么?”别看先生的形象不敢恭维,但先生那头发稀疏的脑袋里装满了智慧,并不隆起的肚子里装满了故事,闲暇之余,哪里有山曼,哪里就有笑声,哪里就有欢乐。

先生1952年参加工作,5年后考取山东大学历史系。毕业后教过书,从过政,且官至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广播局局长。按说在县里官儿也不算小了,后来又到市里创办文学杂志,官至党支部书记、副主编。但是80年代中期,先生毅然弃官从教,一门心思钻进民俗研究领域,成为著名的民俗专家,著作颇丰,影响较大。有关先生的这次大跨度的转型,我没有专门与先生深谈,只是零零星星地感到,先生在有了20余年的从政经历后,感到民俗领域才是他的最爱,于是才有了这次职业的转型和心灵的皈依。

先生是民俗学者,也是民俗文物的收藏家。泥老虎,布娃娃,民间剪纸,土布蜡染,旧果模,招贴画,只要是与民俗有关的,先生都广泛收藏。几乎每件藏品都有一个有趣的故事,有的偶然得之,有的费尽周折。每每讲起这些藏品背后的故事,先生总是津津乐道,饶有兴趣。近些年,先生常为他的这些收藏发愁。放在哪里更为合适?设想过、试行过几个方案,都不甚理想。也不知道先生在他生命的最后岁月,为他的这些收藏找到了好的归宿没有。

窃以为,先生是极具表演才能的,尤其是那张其貌不扬的脸,讲起故事,模仿别人的言行,无不惟妙惟肖,时常令人捧腹,整个儿一个老顽童。先生的幽默风趣尽人皆知。90年代中后期,报社经常组织一些笔会或采风活动,先生是这些活动的常客。每次活动聚餐之后,是大家讲故事出节目的时候。先生酒量不大,也绝不贪酒,两杯小酒下肚,脸儿红扑扑的,此时此刻,讲个故事,说个笑话,唱个民谣是先生的拿手好戏。我印象较深的是先生演唱的鲁西北民谣,大意是小媳妇站在桥下的风口上,喊自家男人回家吃饭的情景,先生双手围在嘴边作喇叭状,有说有唱,还有动作,民谣的结尾是:“骨碌碌……骨碌碌……”每到此时,常令人忍俊不禁。

每次讲故事、说笑话或唱民谣时,先生常常是脸儿红扑扑的,嘴巴略张,金牙微露,眼儿乜斜着,表情很丰富,样子很可爱。从先生嘴里出来的话,也像他的本名一样“艮”悠悠的,有韵味,有嚼头。先生的音容笑貌恍然如昨,只是从今往后,再也听不到先生吟唱的民谣,再也见不到先生可爱的面容了。

连续两天,春雨潇潇,是天公在为先生送行么?

先生在那个世界里会做些什么?还会继续他的民俗研究么?还会继续他的黄河之行么?

我想会的。因为按先生原来的计划,他只考察了黄河的下游,还有中游和上游没有完成。先生在他的《流动的传统——一条大河的文化印迹》一书的“后记”中写道:“我不会离开黄河的,做梦都常在大河之滨。”

一路走好,山曼先生。

同类推荐
  •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王双定文集:为啥抛弃我

    这是一对年老多病的夫妇历尽艰辛收养教育三个弃婴的故事。由三个弃婴又引出另几个弃婴一系列感人肺腑的事迹:有以德报怨、有浪子回头、有抢救病人、有力破积案、有慷慨解囊……
  • 裸体之美:苏紫紫日记

    裸体之美:苏紫紫日记

    真实记录了苏紫紫从16岁到现在的成长经历,心路历程,忠实体现了一个16岁的青葱少女一步一步慢慢成长蜕变,成为一个为了自己的艺术梦想和自由的心灵表达,率性敢为,不畏世俗的90后新生代红人。她是人人羡慕的人大学子,也曾是饱受网络争议的裸模,这两个极端的身份,将她推向了道德和艺术争议的风口浪尖。无论是骂还是赞,无论是真还是假,她都是她,那个为了追逐梦想、放飞理想的她,一直都是!于她而言,困难只是挡在黎明之前的黑暗,终究会消散;于她而言,亲情就是永远无法割舍的情感,看似远离却时刻相随……这就是她,那个誓将人体艺术进行到底的人。
  • 借我春秋五十年

    借我春秋五十年

    本书是部长篇纪实文学作品,也是作者的又一部宏篇巨著。作品叙述并描写了一个英俊少年从戏剧舞台到政治舞台的人生历程。洋洋洒洒、流畅生动的文字展示着作者精彩的人生经历和对生活的真诚感悟。《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有众多人物形象,立体而鲜明地展现在读者面前,用句时髦的词语——我们很快就与他们“零距离接触”。作者对亲历的数十个文化事件的详细描写真实地揭示了座城市文化事业发展的历史进程,堪称这座城市的文化记忆。《借我春秋五十年:一座城市的文化记忆》配有百余幅历史图片,展现着作者所处时代的鲜明特色,书稿更加显得生动而丰满。
  • 古文观止鉴赏

    古文观止鉴赏

    在社会生活日益发展的今天,科技的车轮正以惊人的速度横扫世界,终日在电脑和千奇百怪的机器前忙碌的现代人,用电线、轨道、或航线,把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
  •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雨果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雨果名篇名句赏读

    聆听感悟大师经典系列丛书包括:韩愈、司汤达、歌德、显克微支、陀思妥耶夫斯基、德莱塞、王安石、梁启超、屈原、狄更斯、萧红、泰戈尔、孔子、哈代、朱自清、茨威格、林徽因、李白、莎士比亚、李商隐、白居易、徐志摩、郁达夫、托尔斯泰、高尔基、萧伯纳等大师的名篇名句赏读。
热门推荐
  • 梦中缘,请三思

    梦中缘,请三思

    每一段美好都希望被记住,只是时光会将一切荒芜。但,总有那么一个难忘的人,一个定格的瞬间,值得留恋、让人追寻;总有那么一种情,不求朝暮相见,只想在灵魂深处相偎,能多久,就多久。……残烛照影斗清寒,自在浮云惹碧山。一缕相思一缕梦,半生离散半生缘。
  • 超级零工

    超级零工

    打零工的胖子得到史前文明传承神器,需要什么会什么,无论武术、医术、艺术、技术还是高科技想到就能会。他拯救美女,拯救企业,走上了专治各种不服的嚣张道路,然而,嚣张的生活却只是开始……
  • 神锋无影

    神锋无影

    试训?拜托,我只会试镜好不好?我是何旭,一个万众瞩目,但却跨越了时空和领域的明星。现在我的身份嘛,是一名很会表演的足球运动员。记住:一秒已经足够对付你们了,我能够完美掌握的这一秒钟,就是你和我之间永恒的距离。
  • 恃婚而骄

    恃婚而骄

    〖正文已完结,番外中……〗在爱情坟墓的婚姻里躺了三年,林清浅心死如灰,决定离婚,从此断情绝爱专心搞事业。那个结婚后就三五个月见不到的老公变成前夫后三天两头在自己眼前晃悠。与人谈合作时,男人低声轻哄,“浅浅,他钱没我多,这个项目让我来投资好不好?”林清浅:“不好。”遇到白莲花起争执时,男人摊平她的掌心一巴掌甩白莲花脸上,“浅浅,这样打人手才不会疼。”林清浅:“……”*后来林清浅终于走上事业的巅峰,追求者无数。追求者一送她99朵玫瑰,第二天她就收到999朵玫瑰。追求者二送她一箱草莓,当天晚上她收获了一冰箱的草莓。追求者三送她一只猫,然后家里就成了宠物店。林清浅忍无可忍,发微博:已婚,拒撩。发完微博手机往沙发上一摔:这下你满意了?清隽矜贵的男人露出迷人的笑容,“浅浅,我很大度,但这并不妨碍我吃醋。”林清浅:“江砚深,你有病啊!”江砚深:“你不是早就知道了。”林清浅:“……”忘了,他还真是有病的(≧□≦)(1v1双洁,男主不渣女主不白,很甜,信我=w=)
  • 重生九零农女的奋斗史

    重生九零农女的奋斗史

    懦弱如她,学霸的成绩,却被人占了名字,替他人做了嫁衣,还错过了深爱的他,被迫嫁了个窝囊废。可蠢死的她老天竟然也给了她第二次机会,临死还可以重生。重生归来,她决定奋起,不再做个傻里傻气的女人,不再为了读死书,去巴结什么人。再也不做为人做嫁衣的傻事,要好好带领家人发家致富,顺便牢牢抓住他不再放手。至于那些极品,嗯,这一世,她要让他们看看谁更狠。
  • 叶子执着

    叶子执着

    这是一个压抑悲伤的世界,无法挣脱唯有不得不走下去。死亡不是结束,而是新的开始
  • 有只猫咪喜欢我

    有只猫咪喜欢我

    〈重生〉〈萌宠〉自家的喵主子比自己智商还高是个什么体验?牧浅:就一个字,爽!自从养了猫,牧浅脚也不痛了,腰也不酸了,成绩不下滑了,钱包也不瘪了。后来的后来,牧浅瞅着自家主子,遗憾的叹了一口气,“真可惜!”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孤乃孤芳自赏

    孤乃孤芳自赏

    他本是一个普通人,但是他的前世并不普通...
  • 如意香市

    如意香市

    黎曼香常常能看见街上的游魂及别人的前世今生,另外,睡着以后灵魂出窍对她而言更是常有的事,这样自小就异于常人的特殊体质让她饱受困扰,尝试交往过的几个男友,也都因她的异能而被吓跑,她没办法拥有正常的社交生活,对外在社会适应不良,因此她只能在催眠师大哥身边当助手,没事就宅在家。情节虚构,请勿模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