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66600000025

第25章 三任祭酒(1)

光绪二十年(1894)六月,刚刚升任翰林院侍读、日讲起居注官不到一个月的王懿荣,又传来擢升的消息。奉上谕:现任国子监祭酒陆润庠现出试差,国子监祭酒王懿荣署理。钦此。是为王懿荣第一次任国子监祭酒之职。

陆润庠(1841-1915),江苏元和(今吴县)人。字凤石,同治状元。历官南书房行走、翰林院侍读、山东省学政、国子监祭酒、工部侍郎、尚书、东阁大学士、弼德院院长。辛亥革命后,留毓庆宫,为宣统帝师傅,授太保衔。光绪二十年,他出任山东学政,主持山东乡试主考官一职,所以国子监祭酒一职由王懿荣掌任。

国子监,官署名。《周礼·师氏》:“以三德教国子。”郑玄注:“国子,公卿大夫之子弟”。西周时期,为了加强军事统治,要求贵族子弟都成为善射的武士,大学教育的首要任务是练兵习武,其次才是学文习礼。汉代由中央主办学校称太学。晋武帝时,设立国子学,或称国学,与太学同隶太常。北齐时国子学脱离太常,独立成署,称国子寺。主官为祭酒,专门管理学校教育工作,即国子、太学、四门、书、算学,各置博士。隋炀帝时改称国子监,作为全国管理学校的最高行政机构,自唐至清,其制均同。唐代国子监置祭酒一人,司业二人,以官兼师。其下除主簿、录事为事务官外,掌教者称为博士及助教。领国子、太学、四门、律、书、算七学。国子、太学、四门学以所教诸生的家世为等级,国子生为三品以上官的子孙,太学生为五品以上官的子孙,四门为七品以上官的子孙。律学、书学、算学等专门学校,招收八品以下子孙及庶人之通其学者,地位较国子等三学为低。广文馆专领以进士为专业的国子学生,其等级和四门学、律学等相似。五代沿袭唐制亦置国子监。宋代国子监除掌训导学生,推荐学生应举外,并掌藏书及刻印书籍等事,元丰改制前置判监事二人,以两制或带职朝官充任,其下置直讲八人,丞一人,主簿一人,监生无定员。元丰改制,始置祭酒、司业、丞、主簿各一人,太学博士十人,学正、学录各五人,武学博士二人,律学博士、学正各一人;又有学谕、直学、斋学、斋谕、学长、集正等。监内分设三案,即:厨库案、学案、知杂案,分管各学钱粮、文武学生升补、考选等事。所辖有国子、太学、武学、律学与小学。北宋于陪都西京(安)、南京、北京亦设国子监,设分司官,由执政、侍从等官担任。南宋初,诏国子监并归礼部。不久,诏命复收生徒,置博士。辽太祖于上京置国子监,设祭酒、司业、监丞、主簿。金国子监置祭酒、司业各一人,丞三人,一人兼提控女真学。辖国子学、太学。元代国子监置于至元二十四年(1287),隶属于集贤院。所辖仅有国子学。明代国子监,设祭酒一人,所属有绳愆厅监丞一人,博士厅五经博士五人,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六堂助教十五人,学正十人,学录七人,典簿厅典薄一人,典籍厅典籍一人,掌馔厅掌馔二人。迁都北京后,南京仍设国子监、设同北京国子监,惟员额较少。因南北两京都设国子学,故有南监、北监之称。国子学生多由各州县学选拔入肄业,也有由捐纳而得的。清代国子监设官大体仍如明制,惟员额减少。祭酒,满、汉各一人;司业,满蒙汉各一人;监丞及博士均满汉各一人。而六堂都以汉人充任助教。另外特简大臣总理监事,并置学正、学录。清代捐官之制,非生员出身的纳资者,必先捐得监生,并不真正在监肄业,于是国子监便成为有名无实的机构。惟祭酒、司业仍须翰林官充任,而州、府、县学官中的优异者,可以充任国子监学正、学录之衔以为荣典。为此,国子监是掌管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称国子监衙门;又是直接举办大学的教育机构,称太学;以国立中央大学行使教育部的职能。光绪三十一年(1905)设学部(教育部),国子监遂废。

清代国子监位于安定门内国子监大街(即成贤街),创建于元代至元二十四年(1287),明初曾为北平府学,明成祖永乐元年(1403)始设北京国子监。永乐十九年(1421)迁都北京,以北京国子监为京师国子监。清沿明制,增建辟雍,创建国学,使北京国子监规制度更加完善。它是元、明、清三代培养全国各民族知识分子的最高学府。

国子监是由一个前、中、后三个院落组成的长方形四合院,占地约28000平方米。进入集贤门(门三,按旧制,中门只在皇帝临雍等重要活动才开),便是前院。东有门通孔庙,西有门通射圃。院内建有为圜河供水系统配套的东西井亭。穿过前院,进入太学门,便是国子监的主要建筑群。中轴线上有黄色琉璃牌楼、圜河、辟雍、灵台、彝伦堂;左右有率性、修道、诚心、正义、崇志、广业等六堂,绳愆、博士、典簿、典籍等厅,东西御碑亭,钟鼓亭等。后院有敬一亭,东西厢。

乾隆四十九年(1784),建造辟雍殿。辟,君也。上覆黄色琉璃瓦,表明它是皇家最高等级。因为辟雍离不了水,根据西周青铜器金文记载,辟雍是水上习射的地方。《礼记·王制》称:“天子命之教,然后为学,小学在宫南之左,大学在郊,天子曰辟雍,诸侯曰叛宫。”

圜河及供水系统,“建辟雍以象天运,敷教化于流水之源。”

琉璃牌楼。是太学门内的琉璃牌楼。南面为“圜桥教泽”,北面为“学海节观”,皆乾隆帝手书。西御碑亭刊刻《三老五更说》,“学海节观”是指汉明帝刘庄于永平二年,率群臣恭养三老于辟雍,饷射礼毕,诸儒执经问难于前,冠带搢绅之人圜桥门观听。节观,含有限制参观之意。学海无涯,读书治学的人,都面临一个书林学海如何涉足的问题。

“圜桥教泽”。泽,恩泽,德泽,泽及万世。《清朝文献通考》作了这样概述:“士习者,民风之本也。……列圣之教译,有以深入人心,而庠序之教化,有以表率乎民俗也。”

彝伦堂。元代为崇文阁,原系皇帝诣学御讲之所,中门及中座为皇帝专用,平时国子监生员不得在中门设座及中门出入。御书楼未建前,为珍藏图书典籍之所。明永乐年间改建,更名彝伦堂,作为祭祀、集会、宴请和讲学之场所。

祭酒,明代品级为三品或从四品官员担任。清初祭酒由亲王担任:随后由大学士、尚书、侍郎内任命。祭酒本为首席之意,非官名,古代宴飨时推年高德望之人先举以祭,故有此称。历代相传。祭酒以下有司业,为祭酒之副职,辅佐祭酒,品级为五六品。监丞、博士、助教、学正、学录、典籍、典簿等官。监丞是主管生员违犯监规,予以纠举惩治的官员,品级为六至八品。博士就是教授生员的教师。整个国子监就是以官兼师,以师治校的教育官署。国子监生源是专门培养贡生的地方。贡生是地方考选在学生员,贡于王廷之意,经廷试,升入国子监后称监生。监生在府州县学受初级教育,选拔到国子监受高等教育,称贡监生。贡监生又分拔、优、岁、恩、副五贡。府、州、县学为同级,相互之间没有隶属关系,学生是经童试考取秀才,称生员。

监生毕业后,首先到中央各衙门实习,称为历事,每三个月考核一次,一年期满,然后由朝廷分配工作。那些重视功名的人,还可以参加科举考试。历代以来,国子监生取得举人、进士的人很多。《清会典》规定:“文官进士、举人;国子监毕业的监生都是正途。” 监生毕业考试为廷试,廷试每百名,取正印8名,授予知州、知县等正印官,一般的分配到中央各衙门,以七品、八品小京官录用。国子监还培养在华留学生。来自那些附属国和邻国的学生亦称贡生,又称夷生。由于交通梗阻,对学习期满等待回国的留学生,未回国前,一切银米衣物,照旧由国子监支领。

国子监自雍正三年(1725),开始设置管理监务大臣。每天早晨,祭酒、司业升坐彝伦堂,属官自监丞以下按次序站立。诸生见过礼后,质问经吏,拱立听讲。

监生们除了学习四书五经外,尚有历代典礼、赋役、律令、边防、水利、天官、河渠、算法之类。每日练习书法200余字,以二王、智永、欧、虞、颜、柳诸帖为法。每班选一人充斋长,督促诸生的功课和管理日常生活。衣冠、步履、饮食都要遵守规则。

王懿荣初任国子监祭酒,正逢祭孔大典之期,他于七月开始筹备,于八月二日在国子监进行祭孔前演礼。初三日,光绪皇帝驾临国子监,王懿荣陪同,并主持了国子监行祭孔的释奠典礼。一切在王懿荣周密安排下,成功进行。光绪皇帝龙颜大悦,赐御笔“福寿”、“松寿”字各一幅。

王懿荣任祭酒时正逢爆发中日甲午战争,刚刚任职半年的他,请缨奉旨回家乡登州办理团练事宜。光绪二十一年(1895),甲午战争结束。王懿荣请假两个月,滞留故乡处理停办团练的善后诸事。这年五月,又奉上谕:王懿荣补授国子监祭酒。钦此。六月假期已满,十六日由烟台起程北上。二十日回京覆命,具疏谢恩。时为二任国子监祭酒。

王懿荣在第一次任国子监祭酒时,在《谢署理国子监祭酒疏》中曾说道:

奏为恭谢天恩仰祈圣鉴事:

本月十日内阁奉上谕:“陆润庠现出试差,国子监祭酒著王懿荣署理。钦此。”

窃臣叨依禁中,备员讲幄,念涓埃之末答,恒寤寝以难安。兹复渥承简命,权领成均。谢坛济受代之日,荀卿子游学之年,聪明威重,汉太初已慎其官;学识德望,唐元和尤钦其选。臣顾何人,膺斯宠遇!惟此生成之独厚,诚非梦想之所敢期,祗有益加砥砺,倍矢靖共。居其位而思职,断不存五日京兆之心。戒其属以率其徒,庶稍裨礼乐百年之治。所有微臣感激下忱,谨缮折叩谢天恩,伏祈皇上圣鉴。

从这个奏疏上看,王懿荣虽然身任国子监祭酒,但仍在大内南书房入值,陪伴光绪帝左右。国子监祭酒一职实属兼任。当然王懿荣也十分谦虚,说自己的资历、德望还不够足以担任此职。由此可见,国子监祭酒一职虽是清水衙门,但实是非一般官员所能担任的。在清代担任国子监祭酒一职,有一个不成文的惯例,清初一般由大学士、尚书担任,清中期,一般由状元出身的翰林担任,还有一条就是国子监祭酒不得连任。所以国子监一职更换频繁。王懿荣能连续三次担任,实属学识渊博、德高望重,已是打破多项之惯例。

王懿荣第二次担任国子监祭酒也是半年的时间。就在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月,他的母亲谢太夫人病逝于家乡福山县城里新宅(俗称二宅子)。王懿荣在京接到讣告,星夜匍匐奔丧。他同时还驰电告知次子王崇烈曰:“吾父母,吾不能奉养矣,此后,之致身君国者,赴汤蹈火亦不敢辞!” 王懿荣忠君报国之思想与念头,早已在此时流露于纸背了。

按清代官吏制度,父母病逝为丁忧守制。在职官员需返里为父母守孝三年。实际是二年七个月,制满后称服阙,到家乡省抚报到,然后上奏朝廷,由吏部重新安排官职。然而,守制之官场人情却是千姿百态。如,乾隆皇帝到热河避暑,宠臣傅恒奉命伴驾。忽然丧报传来,傅恒的大哥去世,傅恒赶紧奔丧。在此期间其兄家正按例搭好灵棚,供人凭吊,讣告也送给相关亲朋好友,但来者寥寥。第三天,傳恒风尘仆仆地赶到。街上一下子热闹起来,各部院大臣纷纷白衣素马,一路哭号着跑来吊唁,且都备了重礼,有的跟傅恒的哥哥根本没见过面。傅恒走到哪里,一帮人跟到哪里。

这个片段常被当作世态炎凉的样本。所谓冷暖自取,大家不能按照常人社会要求官场人情。

话说一群候补知县打麻将。才打完一圈,仆人来报说巡抚大人的姨太太得了重病。大家争先恐后寻找衣帽,备马抬轿急欲先赶到巡抚官邸。仆人又来报得病的是巡抚老娘,大家相顾而笑:“巡抚大人需回家丁忧,再也管不着咱们了,明天吊唁不迟。”一会仆人又来报死去的是巡抚本人,众人立马齐刷刷地脱了官服,重新入局,连声说道,差点耽误了大好时光,赶紧摆上,打个通宵!

谢太夫人生于道光三年(1823)癸末二月二十六,卒于光绪二十二年(1896)正月初六日。享年74岁。谢太夫人一生知书达理,深明大义,虽出身名门望族,却没有丝毫骄横之气。当年在京曹的寒素生活,她全力支持丈夫编书做学问,从没有半点埋怨。后来丈夫做到了四川按察使,儿子也官至国子监祭酒。她还是那么平和待人,没有一丁点骄恣。中日甲午战争爆发时,张之洞任两江总督时,看到战火在胶东半岛燃起,把她接到了南京,问寒问暖,虽说女儿已经故去了多年,而张之洞还是待她如亲生父母一般,可见谢太夫人的为人兰薰桂馥。甲午战争结束后,王懿荣为了遣散团练兵勇,为了不花费朝廷饷银,叫儿子如数上缴国库。谢太夫人拿出自己的私房钱,替儿子王懿荣上缴遣费,真是应了那句古语,有其母,必有其子。谢太夫人的这种高风亮节。瑰意琦行的大家风范至今也是后人学习的楷模。

同类推荐
  •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纪伯伦全集(第三卷)

    从这本书中你可以看到一个慷慨激昂、横眉冷对的纪伯伦;一位细腻、性感的纪伯伦;一位感性、沉默的纪伯伦;一位对未来充满希望、现在充满斥责的纪伯伦……或许这才是他作为20世纪最富盛名的思想家该有的一面。文中饱含纪伯伦对时代、民族、家国的忧思,因为这本书,他足以和鲁迅一起留名青史。
  •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

    名人传记丛书——施韦泽

    施韦泽是20世纪的人道主义者及著名学者。天资聪颖的他本来可以过上安适、富足的生活,但他却在38岁时毅然远赴非洲,在原始丛林河畔建立了丛林诊所,服务非洲直至逝世。
  •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世界名人成长历程)

    《世界名人成长历程——叱咤风云的军事家(1)》本书分为圣马丁、安东万·约米尼、左宗棠等部分。
  •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上下)

    中国历代风云人物(上下)

    从上古时代到王朝结束,在你面前展开了一幅绚丽的历史画卷。所有你能够记起来的风云人物,在这里都可以看到他们的身影。君王、武将、思想先哲、文学家、忠臣、发明家、变革家,任何一个领域的人物几乎没有疏漏。记载的他们纵横捭阖、波澜壮阔的大历史风貌,让人无限向往。这些活生生的历史人物,将我们带进属于他们的那个年代,一起翻阅那个时代的历史画卷。感受每一个炎黄子孙的血脉膨胀,热血沸腾,在内心深处多一份对祖国、对华夏文明的热爱与崇拜。
  •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爱国主义教育丛书:曾纪泽

    翻开中国近代史册,在那硝烟弥漫的战场上曾涌现出众多的爱国志士、民族英雄,他们的事迹已被广为流传。青少年朋友。在他们当中,还有为了捍为国家利益,在充满剑拔弩张气氛的谈判中,不懈抗争的爱国志士,而曾纪泽就属这样一位。曾纪泽年轻时两次到京城应试都落了榜。他也曾因不能通过科举考试而心中闷闷不乐,而一想到他父亲的教诲:“或中或不中,无甚关系”而应“以后穷经读史光阴难得,一刻千金!”也就慢慢从低落的情绪中解脱出来只有勤奋学习,并有一颗报效祖国之心,就能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从此,曾纪泽放弃了科考,潜心钻研对社会有用的典籍。他除了研读经史诗文外,还学习天文、地理、数学、音乐、骑术等,成为了博学多才的人
热门推荐
  • 今天大佬想起自己是谁了吗

    今天大佬想起自己是谁了吗

    【失忆后的满落】“哥哥以后我保护你!”“就是你想害昭昭?那来打一架!”“我是不记得从前,但我现在拥有世上最珍贵的情谊。”失忆后的满落,好战护短,重情重义。神秘的大陆,众人修行上古的祖巫之力,强者对决,热血沸腾。这是一个失忆的本土少女蹭蹭升级“打怪兽”的同时一不小心打了自己未来对象的治愈故事。【好战护短神秘少女X好战凶残心机boy】
  • 姓顾的你又骗我

    姓顾的你又骗我

    她原是世家千金,他是这个国的帝王。曾经的欺骗换来了她的成长,失忆后的她却再次爱上他……
  • 灵界阴阳师

    灵界阴阳师

    你相信世界有鬼吗?你信,就有;不信,则无。这里,可不仅仅有鬼喔;还有更可怕的东西。你怕不怕?
  • 穆将愉兮上皇

    穆将愉兮上皇

    吉日兮辰良,穆将愉兮上皇;抚长剑兮玉珥,璆锵鸣兮琳琅;瑶席兮玉瑱,盍将把兮琼芳;蕙肴蒸兮兰藉,奠桂酒兮椒浆;扬枹兮拊鼓,疏缓节兮安歌;陈竽瑟兮浩倡;灵偃蹇兮姣服,芳菲菲兮满堂;五音纷兮繁会,君欣欣兮乐康。以上出自《九歌》你吻我于前世,我护你于今生。这三界,也不过是我上皇掌中物。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三姐妹与霸道少爷的爱恋之路

    三姐妹与霸道少爷的爱恋之路

    她们和他们相遇,相恋,可情敌总不断出现,她们该怎么办?
  • 恶魔校草,宠宠宠!

    恶魔校草,宠宠宠!

    【全本免费】她可是正宗好好学生一枚,不偷不抢不惹事,不就是想找个地方好好学习嘛!眼前从天而降的几个美男是怎么回事?圣兰斯贵族高校美男俱乐部?耍赖撒娇的小正太,心智不全的同班同学,闷骚勾人的混血美男,冷静怪异的眼镜学长,邪恶霸道的妖孽殿下,这都是些什么人呐!拜托,她这辈子没做过什么缺德事,放过她吧!
  • 万古术皇

    万古术皇

    万古之前,吾逆天伐术以纵横,万古之后,朕秉应天道而称皇,任世间玄妙,凭大道苍茫,天地宇内,唯我术道无双!
  • 师傅在上,请和徒儿三拜

    师傅在上,请和徒儿三拜

    芊雪想尽一切办法终于成了祝司晨的徒弟。可她不想做他徒弟,她想做他妻子,但他是高岭之花温和又淡漠。她觉得做不了他妻子,做他徒弟整天跟在他身边也好。可两人竟阴差阳错的分离了千年。千年后再重逢,师傅对徒儿有些地方不一样了……以前他从不主动碰她,现在居然主动为她擦手。以前他都是唤她芊雪,现在居然温柔地喊她阿雪。以前他看她的眼神从来都是淡漠又疏离,现在居然深沉又炙热。以前他对她虽温和却也是师傅的姿态,现在居然像她的丈夫,各种宠溺她……“所以,师傅在上,请和徒儿三拜。”“不知阿雪所言三拜,是何意思?”“自然是,一拜天地!二拜高堂!三夫妻对拜!”男女主t.f95.net.身心双处温馨治愈悬疑灵异文,多轻松…
  • 不偏不倚就要你

    不偏不倚就要你

    [大型爽文现场+微奇幻]惜姐在这里,你们就永远都发不了光!从小“失去”养母,被养父抛弃,养父另娶,她却已成独来独往的习惯。那天,死去十八年的养母突然出现在顾惜面前,告诉她自己是诈死,后来处处刁难。你和你爸一样没出息!——谢语。顾惜是个隐藏大佬,直到遇见寒爷,她的身份被一层层扒开。众所周知,寒爷超宠自己媳妇,媳妇脾气也不怎么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