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72600000042

第42章 证管风云:把市场还给市场(8)

如果换了另外一个人担任证管会主委,也许会对于“中央银行”的配合态度感到满意。但这时在位的是戴立宁,新上任不久的戴立宁急于开放外资,对于50亿美元的限额并不满意。他认为,首先应该把外资额度开放到整个台湾股市规模的10%,经过调整后,还可以开放到25%,最后过渡到不再设立限额。10%大约相当于200亿美元,是当时额度的4倍。与此同时,他也在考虑进行下一步,开放国外自然人投资台湾股市。①

而对于外资问题,谢森中采取的态度是事缓则圆,不是不做,但进展速度不能太快。面临戴立宁的请求,谢森中总是以事情不宜太急、需要缓一缓的名义,按照自己的进度缓缓推进。这使得一心想尽快打开局面的戴立宁干着急。

在戴立宁的大力推动下,50亿美元的限额很快告破。1993年11月24日,外资累计申请投资金额已经高达55.88亿美元,其中最后一周的申请额就高达5.765亿美元。借此机会,戴立宁提出了自己的方案,试图将外汇限制逐渐放开,直至彻底取消。②

也恰在这时,戴立宁对股市的改造也初步有了成效,外资在其中扮演了颇为正面的角色。在1993年9月24日投资人集会抗议不久,台湾股市迎来了一波大行情,股市迅速从3000多点攀升到了第二年年初的6000点。更可喜的是,这一波行情已经明显表现出不同于以前投机时代的特征,领涨的已经不是那些小盘易操纵的股票,而是绩优股和大盘股,这与戴立宁将公道还给绩优股的原则恰好吻合。而其中,外资在股市里的表现尤值得表扬:它们购买的股票大都是绩优股,并且买进值也大幅增加,在1993年4月,QFII的买进值只占全部交易的0.1%,到11月的行情中,QFII的买进值已经占到了0.6%。戴立宁喜滋滋地表示,吸引外资的目的就是让这些更加理性的投资者改善市场的投机行为,而证管会会继续推动这一改善。

戴立宁的讲话很快得到了“央行”的回应。“中央银行”总裁谢森中表示,大幅度开放外资会引起热钱的涌入,从而造成金融秩序的不稳定。他还强调,在金融自由化、国际化,以及维持岛内金融市场稳定的抉择时,三思而行是不够的,必须是五思而行,若未按部就班是相当冒险的行为。同时,谢森中对取消外资投资岛内证券市场额度的构想不以为然。

两人的差异除了性格、思想,还有各自角色的不同。“央行”总是倾向于保守、小心翼翼,生怕出错,而证管会则希望尽快改善股市结构,同时,戴立宁经过分析认为,开放QFII进股市并不会让热钱大量涌入,也不会引起金融的不稳定。因为QFII申请时都是要审核的,而对于索罗斯量子基金式的对冲基金,戴立宁也不欢迎它们前来。另外,QFII对于个股的持股比例也有限制,当时的限制是不得超过5%,如果是合资,则不得超过10%。

戴立宁表示,香港外资比例已经达到了50%,而台湾才只有2%,就连香港也没有出现太大的问题,因此,不必要担心台湾的经济金融秩序会出现混乱。他还以老虎和狗的比喻来形容外资,认为从非法渠道进来的外资可能是老虎,会伤人,但从合法渠道进来的外资却能够成为人类忠诚的朋友——狗。

另外,由于大陆的崛起,台湾普遍担心开放外资额度会让大陆的资金从香港进入台湾,从而控制台湾的产业。戴立宁表示那更是杞人忧天,由于持股比例受限,就是真的有大陆资金前来,也只能与其他地方资金一样进行投资,而无法获得控制权。

他认为,中国历代政府一直扮演着经营者的角色,哪怕决策错误,在当时也是“最明智”的错误。但现代民间许多管理分工的功能是政府或公务员所无法替代的,政府已经无法像元、明、清时期那样运作,所以应当把“看得见的手”移开,把效率还给市场。“中央银行”的一切借口都隐藏着不愿意放权这个最根本的理由。

到1994年1月底,由于外资的踊跃申请,证管会每一周都必须核准两三亿美元,外资额度的放宽已经成了最紧迫的事情。戴立宁亦频频在报纸上抛头露面,一有机会就为开放QFII投资额度辩护。

作为回应,不堪其扰的“央行”于1994年3月5日宣布将外资投资台湾证券市场总额度提高至100亿美元。但其中只有75亿美元是给QFII的,其余的25亿美元用于岛内的投资信托公司在海外发行收益凭证,募集资金后投资股市。

戴立宁期待QFII的投资额度是200亿美元,最后只给了75亿美元,等于是杯水车薪。

但这也恰恰显示了谢森中循序渐进的风格,每次只调整一点儿。

两部会的对决

1994年6月,谢森中离任,接替他的是另一位学者官员梁国树。梁国树,台湾大学教授和美国范德堡大学客座教授,1975年即担任“中央银行”副总裁,之后转任过第一商业银行、彰化银行、交通银行三家银行的董事长,最后才接任了“中央银行”总裁。

“央行”新总裁的走马上任使得戴立宁以为时机到来,他再次频频出面,呼吁放宽QFII投资额度。

最初的消息似乎是善意的,根据反馈,“央行”决定放宽到200亿美元,但时间未定。戴立宁也认为,梁国树素来主张市场导向③,沟通起来会比较容易。市场上弥漫着乐观的情绪。

但戴立宁显然过于乐观了,“中央银行”显然不甘心被一家比自己低级的机构牵着鼻子走。6月1日,梁国树上任第一天,出其不意地对证管会进行了一通炮轰。于是,两部会之间的战争陡然升级。

在面对记者回答外资问题时,梁国树直接指出:证管会应该检讨,不是开放外资就是国际化,国际化须有很多制度配合、改进,这个问题不是一个部门向另一个部门施压就可解决的。

梁国树表示,对于外资开放问题,各部会因各有职责范围而各有主张,但外资开放不单单影响股市,连带外汇市场、货币市场都将受影响;所带来的冲击,对台湾稳定成长是否会有负面效果,大家必须有所考量,将正负面影响坦诚交换意见后,才能获得共识。

他还强调,金融自由化以不危及金融稳定为前提,“财政部”要外资开放,需相关条件配合,证管会尤需检讨。

但他同时也表示,“央行”不会反对外资进一步开放,但正面影响是否远超过负面影响这个问题,是关键所在。

如果从纯经济学角度看,也许戴立宁开放外资的态度更加可靠;但是,如果从监管机构的角度考虑,梁国树的意见也并非是错误的。监管机构的行动往往不那么迅速,瞻前顾后将得失考虑清楚,才能够作决策。而当时的“央行”显然还没有考虑清楚:到底外资涌进会不会冲击汇率和货币市场,从而增长通胀和资本泡沫?外资的骤进骤出会不会带来金融秩序的不稳定?

戴立宁对此有过研究,因此可以斩钉截铁地回答:不会。但“央行”对于开放QFII投资额度并没有这么急切,自然也不会像证管会一样作这么多研究。

在梁国树的谈话中,还可以看到,虽然表面上,梁国树与谢森中的主张没有太大区别,但是,梁国树的学者风范却让他以更加开放的心态在看问题。他虽然炮轰证管会,对这个不听话的低级机构感到不满,但并未堵死沟通的道路,甚至主动要求与证管会沟通讨论,看外资开放的得失。正是这一点构成了双方进一步沟通的前提,也促成了关于外资开放的大辩论。

在台湾,很少有两个政府机关之间会明着跳出来进行针锋相对的辩论,政策的决定往往是静悄悄的。部会之间通过公文和人际关系决定了政策,一旦公开,就已经确定,对于外界来说,很少看到内部的究竟。

只是由于戴立宁毫不顾忌的性格,以及梁国树不避讳与低级机构公开辩论的胸襟,使得人们看到了外资开放过程中决策者之间的碰撞。

1994年8月,QFII投资额度再度告急,截至8月14日,外资申请额度已经超过了120亿美元,已经核准的达到62.7亿美元。这时的证管会不得不放慢审批的速度,等待“中央银行”的反应。戴立宁表示,如果不及时放开额度,越到额度将要用尽之时,外资机构反而为了抢占最后的机会,会蜂拥而至前来申请,就像抢购风潮中人们纷纷购买卫生纸,不管有没有需要,先囤积起来再说。他的讲话被媒体冠以“卫生纸效应”的名称刊登了出来。

8月18日,台湾“中央银行”与“财政部”开会商讨放宽外资额度问题,会议无果而终。在会上,从“外汇局”局长升任“央行”副总裁的彭准南与戴立宁两人一度杠上,彭准南担心外资大量汇入,会导致汇市和货币供给额不安定。双方唇枪舌剑大战一番,反而将“财政部”部长林振国冷落在了一旁。舌战的结果显示了“央行”和证管会的分歧巨大,之前,人们猜测的“央行”可能松绑并未成为现实。

不凑巧的是,一宗股市违约交割案——“洪福案”恰好在10月份爆发了,这宗弊案将是下一节的主要内容。“洪福案”的影响也延伸到开放QFII投资额度的问题,“中央银行”和证管会对此各有看法。“中央银行”认为,“洪福案”的爆发,说明台湾股市还有不少问题,因此,戴立宁在要求开放QFII投资额度前,请先把股市搞好,以免外资开放后问题丛生。

而戴立宁则认为,所谓把股市搞好,这本身就是一句空话。股市永远会有问题,永远不是完美的,那么到什么程度才算搞好?难道因为股市永远不完善,就永远不开放?他认为,外资额度小也从侧面助长了台湾股市的不成熟,因为碟子浅,易操纵,从而造成了问题;引进外资的目的就是加深股市,使它更健康。他还呼吁举行公开听证会,由“央行”和证管会各自邀请专家进行辩论,使公众更明白其中的是非曲直。而“中央银行”则坚持等待“央行”和“财政部”共同组成的专案小组拿出报告后,再作决定,而几个月来,专案小组并未作任何决定。

到这时,双方的争执已经有了意气用事的成分,在发布会上你来我往。梁国树毫不客气地指出股市就像艘破船,戴立宁立即回应说,股市就是艘破船,甚至称不上破船,只是条竹筏,正因为此,才需要大家的爱护,共同努力,让它不要沉没,而开放外资是有效办法之一。

受到低级别单位这样的叫板,无疑令梁国树和“中央银行”感到不快,但戴立宁三天两头的骚扰显然也让“央行”深感头痛。“央行”保守的作风、缓慢的行事风格,遭遇到这样一个快言快语、行事迅速、不按常规出牌的对手,它既想藐视对手,却又不得不被动地回应。

各大报纸也推波助澜,不停地讨论这件事情,并以《放宽外资限额股市国际化第一步》、《金融国际化“央行”须带头迎接挑战》、《股市外资额度应持续放宽》、《放宽国外机构投资人进入股市有助健全股市》、《我开放外资速度不够快恐成证券金融市场发展绊脚石》等题目来督促“央行”。显然,论与媒体打交道的能力,这时的戴立宁已经身经百战,不惧怕任何对手。

公开听证会

这样的叫阵又持续了一个多月,就在人们认为开放QFII投资额度暂时无望的时候,“中央银行”行动了。1994年12月8日,“中央银行”单方面宣布,将于12月16日与证管会一起举办外资公开听证会,讨论QFII投资额度的问题。

地点设在“中央银行”,程序是“央行”和证管会共同主持,各选择5位业内专家,由他们进行政策辩论,看是东风压倒,还是西风更胜。

消息一经宣布,立即引起了媒体和投资者的兴趣。从策略上来讲,戴立宁成功了,他把四平八稳的“央行”逼迫了出来,不得不应战。

然而最后的成败却未必。“央行”在宣布公听会的同时,还说明了自己的主张:逐步开放;证管会应该拿出改善股市的计划,才能予以开放。并且特别说明,这次公听会上不做出结论,只是讨论。

而证管会的态度是:暂时要求放宽QFII投资额度到股市市值规模的10%。在国际上,有一个全球资本市场的重要参考指标,由投资银行摩根士丹利制定,叫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其中又包括国家(地区)指数,进入摩根士丹利的指数,意味着经济体在国际上得到了承认,是全球化的重要指标之一。摩根士丹利国际资本指数要求一个经济体至少向外资开放10%,才有资格进入指数,因此,证管会将10%作为最低目标,也是希望能够列入该指数,让全球的投资者更加认可台湾市场。至于长期计划,则要求彻底取消限额。另外,证管会希望公听会能够当场做出决定,以免“央行”再拖延更长的时日。

如果公听会只是讨论性质,开过之后,又长期搁置,那么,失败者无疑是戴立宁。如果公听会上大部分的声音是反对证管会的,戴立宁也是失败者。

这次公听会由于被媒体放大,成了谁也不想输的面子问题。戴立宁一接受挑战,双方就立即准备起来,确定了学者名单。④

两部会的对决成为当时台湾令人瞩目的焦点。整个资本市场都在关注戴立宁的成败。但最终这场公听会却成了一场扑朔迷离的游戏,以至于结束之后,人们也没有明白到底谁是胜利者。

1994年12月16日,在“中央银行”的大会议厅里,辩论正式开始。150人的会议厅容纳了将近200人,“财政部”部长林振国亲自前来旁听。辩论一过,媒体纷纷奔回报社开始报道。

①陈建发,《国外投资人投资我股市 研拟开放》,《经济日报》第17版,1993年8月31日。

②朱纪中,《外资投资国内股市五十亿美元上限 证管会拟协调央行放宽》,《中国时报》第19版,1993年11月25日。

③梁国树后来曾经说过:管制资金流通,就像在河里堆石头,只要有缝隙,水就会流过去,以此表示过于严格的管制没有必要。这可以看出他的市场导向原则。但作为“央行”总裁的他与作为学者的他,在立场和主张上是有一定冲突的。

④“央行”请的学者代表是:“中央研究院”院士陈昭南、台湾大学国际企管系和经济系教授朱云鹏、中国输出入银行总经理柯飞乐、美国马里兰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陈松男、“中央银行”经济研究处处长李胜彦。

证管会请的学者是:“中央研究院”经研所所长许嘉栋、中华经济研究院第三所所长杨雅惠、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教授何宪章、台湾大学财务金融系主任刘忆如、东吴大学法律系兼任副教授李克明。

同类推荐
  •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中外名人传记青少版)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我国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代表人物。他是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宗师。此书以孟子的生平为经,着重写了影响孟子思想进程转变的大大小小的故事和事件。通过对其生平的了解,增强对历史文化的了解。
  • 盛世囚徒李世民

    盛世囚徒李世民

    李世民,是一位“稍逊风骚”的开国皇帝,也是公认的英明君主。他当上皇帝,并非名正言顺,“玄武门之变”是他人生中最大污点。从弑兄夺位,到贞观之治,李世民是如何成为明君的?他是如何打造出一个盛世大唐,从而名垂千古的?本书深入挖掘史料,描述大唐从玄武门之变到去世这一时期的历史,着力刻画了李世民以及诸位贞观名臣,反映了他们治理天下之道。
  •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

    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

    李平、翁有利编著的《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是《中外名人的青少年时代丛书》之一。《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对麦克斯韦、罗蒙诺索夫家世、家教、兴趣爱好以及对其一生有影响的人和事等着墨颇多,尤其探究了本人之所以成功的主客观因素,希望可以对成长中、探索中的青少年会有所裨益。
  •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全传

    卡洛斯·斯利姆·埃卢,一位墨西哥的黎巴嫩移民后裔。人称墨西哥电信巨头的他,毕业于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第一份工作是数学老师。截止到2010年,他名下各类企业的总市值达一千多亿美元,将近墨西哥股市总市值的一半,而他的财富总额相当于墨西哥国内生产总值的8%。他名下的企业几乎涉及墨西哥工商业各个领域,这使他成了所有墨西哥人都难以离开的无冕之王。
  •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辉煌时代大帝王:刘彻

    本书内容包括:年少即为初露锋芒、南征北战固疆土、严刑制律驭天下等共九章。
热门推荐
  • 前妻另有他欢

    前妻另有他欢

    宋泠死去的那一年,满城风雨,顾南龄——洛城的主宰,在她的尸首旁却不觉一丝牵挂。宋茉嫁给他五年,他们见面的次数屈指可数,可她仍每日替他将西装熨好,将早餐做好,她也有自己的工作,可她再晚却也会等他回来,向她说一声晚安,在餐桌上聊一天发生的事,宋茉的愿望很简单,只要守着他,看着他每天平安,幸福就知足了,即使他的人生中,没有宋茉这个人。可当一切真相浮出水面后,顾南龄,原来你也在守护我呀。可惜,我已经不爱你了。男强女强,请多多关照本文~
  • 魃啸九天

    魃啸九天

    当人性充斥着道家圣地龙虎山每一个角落,当一代天师变成一代僵尸,当主人公在异界并且获得了传说中的犼赐予的《魃啸九天》,当我们的一代僵尸杀上九天,当一切的一切都揭开的时候,这本书里无论是仙、神、佛、魔、人都充满了人性,不喜勿喷。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带着外挂闯末日

    带着外挂闯末日

    末日降临,全球大乱。每个人都为了活下去而不择手段。而赵玄却得到了一个挂壁系统,只要击杀怪物就可以得到兑换点数,换取无数的宝物。末日?不存在的,这是天堂。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异之殇

    异之殇

    异界大陆,风起云涌,各怀鬼胎,使命?责任?还是为了她……
  • 何以潇潇

    何以潇潇

    林以攸觉得好生奇怪,凡事自己认识的,无一不是有着大身份,大背景,大实力,可她自己偏偏只能呆在后方打辅助。十年前认下的哥哥突然厉害了好多,还要我挡桃花,净给自己惹麻烦。好端端的出去买花,碰到了儿时的初恋,偏偏看着可怜带回来的小正太吐了血,尽管她可爱漂亮性格好,但上天不能这么嫉妒我啊……这片位面叫玄天,人族,精灵族分居玄域,天域,千年来一直纷争不断,百年前,大陆动荡,最终两族签订契约,两百年时间,互不侵犯,没有前传了,直接开始……
  • 主神拥有者

    主神拥有者

    这里是未来世界这里是残酷世界这里是多位面世界这里是武者世界这里是星际世界
  • 大佬在娱乐圈修仙

    大佬在娱乐圈修仙

    爽文神界之主遭到死敌暗算重生到异世大陆且看她如何翻手为云覆手为雨
  • 曦洛传

    曦洛传

    云瑾曦是21世纪赫赫有名的特种兵,不仅才貌双全,并且医毒双绝,一朝醒来却变成了一个刚刚出生的将军府大小姐……(第一次出书,有不好的地方还望帮忙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