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4912100000004

第4章 分寸感是至高无上的品德,做到者必是人中龙凤

1.分寸感至高无上,极少人才能做到

“分寸感”这个词并非今日才有,最早出现在《战国策·齐策》。现在所谓的分寸感,通常指一个人在做人做事时能掌握界限,不偏不倚刚刚好。

分寸感最能体现一个人的情商高低,以及一个人的自控能力。一般来说,具有分寸感的人,做人更有亲和力,做事会更加细心,成功概率也会更高。《中庸》第三章中说:

子曰:“中庸其至矣乎!民鲜能久矣。”

意思就是,孔子说:“中庸这种法则真是至高无上了,但却是很难掌握的,需要一个人长时间修炼,民众很少有人能做到,这种情况已经很久了。”

所谓分寸感,就是做人做事不偏不倚刚刚好。可以说,凡是能做到分寸感的人,必定是非凡之辈。一旦失去分寸感,即使是名扬四海之人也将跌落凡尘。关于分寸感,《战国策》里曾记载过孟尝君的故事——

孟尝君从小天资聪慧,做人做事知进退、有分寸,而且待人和善,尤其对待自己的门客,更是宽容。他在老百姓中也拥有良好的声誉。这人一旦出名了,惦记的人就多了,秦昭王听闻孟尝君高尚的品德,想邀请他去秦国做官,孟尝君本想一试,但他的宾客们都不看好,并纷纷劝阻。孟尝君听从了众人的劝告,再三思考后,决定放弃这个机会,继续过他的小日子。

孟尝君本可以过着平淡的日子,安度晚年,但他最后还是抵不住诱惑,跑去秦国做了官,途经赵国的时候,被赵国的平原君热情相邀,赵国人对孟尝君的名声早就耳闻,都想近距离观瞻这孟君子的相貌。结果一看,大家发现孟尝君矮小瘦弱,于是开始发笑,纷纷议论起来:“本以为孟尝君是个魁梧的大丈夫,原来是个瘦小的男人!哈哈哈。”孟尝君听后大怒,一下子斩杀了几百个赵国人。这个时候,他就开始丧失分寸感了。后来,孟尝君排除万难,终于回到了齐国,谁知却被齐王所猜忌,将他贬到边境,几年后孟尝君就病死了。

你看,刚开始的时候,孟尝君很好地把握住了分寸感,所以做人做事人人称赞。然而,可惜的是他并没有坚守下去,后来受不住诱惑,跨过了那条界限,踏上了秦国的朝堂,还因为别人的讥笑滥杀无辜,这个时候的他已经彻底丧失分寸感,毫无君子风度可言了。失去分寸感,又如何能落个好下场呢?

由此可见,君子和庸人的区别在于分寸感,很多时候就在一念之间。的确,分寸感是很难做到的,只有极少数人才得其法。大多数人穷其一生,都不得其门而入。也有些人,天生悟性不错,加上头脑灵活,很容易就能正确把握分寸感。遇到尴尬的场面,他也能凭借自己的创意轻松化解。下面请看这则案例——

三国时期,吴王孙权曾举办一个宴会,邀请文武百官前来参加。诸葛亮的哥哥诸葛瑾带着自己的儿子诸葛恪也来了。宴会上,孙权喝的有点多,看着诸葛瑾的脸,笑着让人牵来一头毛驴,他在毛驴身上写了“诸葛子瑜(诸葛瑾字子瑜)”四个字。百官看着这头驴,又看了看诸葛子瑜的脸,别说还真有点像,于是都哈哈大笑起来。诸葛子瑜没有笑,他觉得很尴尬,但又不能发作。

这个时候,他的儿子诸葛恪认为吴王玩笑开过分了,于是站起来说:“请大王允许我在毛驴身上加两个字吧!”诸葛恪在后面写下“之驴”两个字,这两个字加的甚是巧妙,既没有打孙权的脸,也保住了父亲的颜面。见到诸葛恪如此才思敏捷,而又极其有分寸,孙权决定把此驴赏赐给他。后来,孙权一天比一天喜爱信任诸葛恪。公元245年,丞相陆逊病逝,诸葛恪升任大将军并代领其兵。公元252年,孙权病危,将诸葛恪任命为托孤大臣之首。

单就这件事而言,诸葛恪的做法很有君子风度,他掌握了君臣之间微妙的分寸感,既没有侵犯孙权的威严,又帮自己的父亲化解了尴尬。乃至后来孙权喜爱他,也是因为他恰到好处的分寸感。他的聪明才智既可以帮助孙权巩固王位,又能让孙权不忌惮他,可以放心地重用,说明诸葛恪早期深谙中庸之道。可惜的是诸葛恪在后来也犯了独断专行、自以为是的错误,背离了分寸感的正道。

分寸感就像一件趁手的武器,能帮助你在复杂的世界上走得更加顺风顺水。当然,分寸感这把武器并不好掌握,大多数人都用它来伤了自己。要知道,世界上的诱惑太多,不定哪天就会越过禁忌,丧失分寸感,招致恶果。

从古至今,各种事例都体现出分寸感至高无上的好处,却很少人有人能从一而终地坚守。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做到并坚守分寸感,从而让人生更加完善。

2.范蠡的分寸感——商圣的启示

你知道中国的“商圣”是谁吗?我国被称为“商圣”的只有三个人:范蠡、白圭和胡雪岩。其中,最为公认的一个就是范蠡。范蠡的一生堪称传奇,他总能在乱世中找到谋生之路。他先是助越王成就一番大业,随后功成身退,投身商海,成为当地的首富之后却又三散家财。他的故事被后人广泛流传,成为美谈,然而在羡慕之余,你是否能从他的故事中悟出什么人生道理?他为何能如此成功?其实,他靠的就是玄之又玄、妙不可言的分寸感。

虽然分寸感很难做到,很多看似很精明的人都没有坚守到底,但范蠡的所作所为诠释了分寸感的博大精深。

最开始,范蠡是越王勾践的大臣,他陪着越王败落又东山再起,忠心耿耿地助他成就霸业。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后,无脸面对列祖列宗,想要以死了结,范蠡劝越王向吴王求和,并陪越王一起在吴国作奴伏罪,同时贿赂吴王身边奸臣。吴王听信谗言,便放走越王勾践回国。越王勾践为了一雪前耻,卧薪尝胆,没日没夜地锻炼自己,磨练意志,就是为了某一天能将吴国灭了报仇。中间有几次机会,越王想进攻吴国,范蠡说:“不可。”越王一忍再忍,七年之后,终于完成了复仇大任,灭了吴国。吴国的使者来向越王求和,越王于心不忍,想要放他一马,范蠡说:“吴国必须除掉,这是上天把吴国送给越王的,不遵从天意会遭报应的。”越王心软,范蠡便替越王杀了使者,吴王听说后便自尽了。

越国慢慢强大起来,开始进军横扫其他国家,越王成为当时的霸王,整个国家安居乐业,越王奖赏有功劳的人,范蠡却在此时提出辞官隐退。越王身边另一个大臣文种对此不解,问范蠡为何这么做?范蠡说:“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是个可共苦却不能同享乐的人,我劝你也快走吧,小心受害啊!”文种不信,继续做他的官,结果被范蠡言中了——文种被越王忌惮,自尽身亡。

范蠡在助越王成就一番霸业之后,并没有贪图荣华富贵,反而将人性、局势看的很清楚,越王已经无人能挡,当他的对手都被消灭的时候,他就开始忌惮身边的人了。范蠡很清楚这一点,于是他放弃了地位、权力,辞官回家,一身轻松,还免去了杀身之祸,实在是高明。他的行为,深刻体现出分寸感的真意。

辞官以后,范蠡遨游于七十二峰之间,据说他携带美女西施遨游江湖。后来,他化名为鸱夷子皮,做起了商人。他白手起家,凭借聪明才智,很快就成为当地的富豪,但是他把自己的家产都分给了当地的百姓,用来救济穷人,自己辗转到了下一个地方,再次成为首富。最终,他三散家产,留在了陶地,被后人称为陶朱公。范蠡说:“我做官只做到宰相,白手起家能挣到千金,我不是为了钱财而来,能做到如此地步,已经达到了极点。”他深谙物极必反的道理,每次达到极点的时候,就分散家财,可没想到几年以后又成了大商巨贾。

可以说,范蠡的一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在官场上,范蠡做到了相位;在商界,三次成为首富;在爱情上,据说俘获了四大美女之一西施的芳心,二人泛舟湖上,浪漫而逍遥。《老子》第九章中说:“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又说:“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范蠡的所作所为正是道家的体现,遵循了老子所推崇的天道人心,因从自然,时刻把握进与退的分寸感,这才获得了从政、经商、爱情的三丰收。

分寸感看似很难做到,其实也很简单。我们看范蠡,他所做的事情,都能让自己达到某个领域的巅峰状态,可是他又不留恋于高处的快感,每每到了极点,就迫使自己降落重头再来。他从不让自己超越高峰的那个临界点,分寸感把握得刚刚好,所以他才能成为一代“商圣”,人生事迹被后世传颂至今。

同类推荐
  • 讨好世界,不如取悦自己

    讨好世界,不如取悦自己

    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每天又若有似无地一点点变老。我们习惯了在别人的目光中生活,习惯了以他人的标尺衡量自己,习惯了努力去使所有人满意,终有一天我们成为端庄的大人,却忘了关注自己是否活得足够舒适。取悦自己,这件事情很重要。你身边有一个“别人家的孩子”,样样比你强,你总是让人失望的那个;你跨入大龄青年的门槛,成了别人口中“差不多就行了”的“催婚”对象;你被各种“职场潜规则”警告,仿佛战战兢兢、委曲求全才是生存之道。你被别人的目光审视,但你不应该为别人的目光而活。我们所有的努力与选择,都应出自自己的热爱。人生很长,你不必辛苦自己活成别人喜欢的模样;人生很短,你没时间浪费在讨好世界上。
  •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粉红色的信笺

    启迪学生思考人生的故事全集:粉红色的信笺

    人生仿佛是四季的轮回,生命的状态便是这四季的写照。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春、夏、秋、冬,不必为沐浴春风而得意,也不必为置身冬季而叹息,人生中的每一个季节都是我们必经的过程,生命中的每一个时刻都是值得我们珍藏的记忆。
  •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选择是理性的取舍,是有所为有所不为,正确选择了,才能正确做事,选择好了,才不会多走弯路或误入歧途;放弃是另一种更广阔的拥有,放弃是为了更好地选择,敢于放弃者精明,乐于放弃者聪明,善于放弃者高明。人一生中,需要作出太多选择,无论是在爱情、婚姻上,还是在工作、事业上,不同的选择导致命运的迴异。错误的选择会让人走进弯路,辛苦一生却一无所获,或走入歧途,酿成人生悲剧;量力而行,睿智选择,才会让人一帆风顺,成就完美人生。同样,人一生中需要放弃的太多,放弃不能承受之重,放弃心灵桎梏,该放弃时就要放弃,放弃是一种超越,一种生存智慧。不懂放弃常使人背负沉重压力,长期被痛苦困扰;懂得放弃让你避免许多挫折,生活更顺利。本书对选择和放弃的内涵、原则和方法做了全面而深刻的诠释,帮助常常遭遇生活困境的人们掌握这一生存哲学,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中保持清醒的头脑,更直观、更理性地认识自己,认识社会,在漫长的人生旅程中正确选择,适时放弃,走好人生每一步棋,把握好自己的命运.早日实现成功。
  • 内心强大,谁都伤不了你

    内心强大,谁都伤不了你

    世界上有两种截然不同的人。一种人缺乏自信,总是被环境所支配,也会被他人的评价所影响,经不起外界哪怕最微弱的质疑,不敢做真实的自己,总是活在别人的阴影里。这种人内心非常弱小,无法承受一点委屈,当被人误解和冤枉时,就会感觉心里很受伤。他们往往最终会沦为失败者。另一种人恰恰相反,他们目光远大,心胸开阔;他们敢于坚持自己内心的想法,胜不骄败不馁,更不轻易为别人所动。这种人内心十分强大,可以战胜一切恐惧与悲观,谁都无法真正伤到他们,更无法打倒他们。这种人往往或早或迟会成为人群中的佼佼者、成功者。我们每个人都希望自己成为内心强大的人,从而在社会交往中免受别人伤害。那么怎样才能内心强大呢?其实,一个拥有强大内心的人,并非总是强势的、咄咄逼人的,相反他可能是温柔的、微笑的、韧性的、不紧不慢的、沉着而淡定的。内心强大是心中的安定与平静。强大,不是霸道,不是要将别人的所有占为己有,恰恰相反,内心的强大带给我们的是宽容和谦让。文德编著的这本《内心强大谁都伤不了你》深入揭示了导致现代人内心弱小的根源,从自信、包容、淡定、隐忍等方面教会读者如何修炼心灵能量,做内心强大的自己。
  •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生活的艺术:传承后世的修炼经典

    本书汇集了三位世界级智者葛拉西安、拉罗什福科、托尔斯泰对世人生活、处世、修炼、友爱及成功的谆谆忠告。他们所具有的特殊身份,加上其惊人的才华,使其能洞见人民间生存法则的精髓。他们的著作在发表后虽历经磨难,却为人类留下了永恒的财富,并世代传承,被誉为处世的圣经。
热门推荐
  • 逆天毒妃:异世重生

    逆天毒妃:异世重生

    她被族中长老陷害,再睁眼,已魂穿异世。命运的使然,让她穿越到云武国举世闻名的废物身上。白衣男子的神秘出现,体内不明的上古封印,自己身世的未解之谜.......在这弱肉强食的世界里,她要活出自己的风采“我命由我不由天,天欲灭我我灭天!”
  • 禁锢的孤单爱

    禁锢的孤单爱

    父母离异天才学霸放纵顾喻,父母要求严格品学兼优压抑李清言,父母缺少陪伴富二代孤独商演,父母贫穷爱比较内向女孩秦月。面对一次一次父母压抑的爱。他们该如此选择。
  • 竹海桑田

    竹海桑田

    一人一剑走天涯,一梦醒来尽飞花。纵使平生如幻梦,且把诗酒趁年华。清晨,竹桑看看远处地平线上升起的太阳,轻轻眯了眯眼,唔,该启程了呀!拿起剑伸了伸懒腰之后向远方走去。
  • 药窕毒妃

    药窕毒妃

    两场事故,一个中弹穿越,一个溺水身亡,神医穿越丞相女儿的身上,宅斗是必须的,当跑路的花云溪阴差阳错的撞进身中媚药的他,北域高高在上的王!寒宫无比尊贵的宫主,被吃掉是必须地!儿子也是可以搞出来地!小娘子,你逃不掉的。捉你回宫!吃光光!情节虚构,切勿模仿
  • 战在这里

    战在这里

    一场恶魔的实验,一场人类的危机。夜色,弥漫在城市的废墟里;人类,在生与死的交界中挣扎着。昏黄的月光,挂在永远都不会亮的天上。血色的亡灵,游荡在没有太阳的大地上。兽性,野蛮,人类的文明陷入风暴危机!血色,杀伐,猎物与猎人你选谁?善与恶的抉择,谁是真理;真与假的故事,谁是黑手?谁又才是穿梭在次时代的一场风暴?耀阳下的钢铁沦为烈阳的祭献,幻影中的魔法成为祭坛的召唤。一场以未来为赌注的游戏,一场完全没有规则的棋盘。这,只是一场求生的盛宴!
  • 退魔人

    退魔人

    【起点第二编辑组签约作品】已经五次高考落榜的周成昱无意中拔出了祖传宝物退魔剑,从而成为“退魔家族”的继承者。同时怪诞有趣的事情也随之发生:上海财经大学的录取通知书,繁杂乏味的学科考试,接踵而至的妖魔鬼怪,扑朔迷离的案件,纷乱如麻的感情游戏,以及频频降落到自己头上的麻烦,既是大学生又是驱魔人的他如何应对?对此,周成昱洒脱地甩出一句话来: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欢迎加入《退魔人》读者群:16703787(顾三的群)顺便提一句:群主名字就叫周(成)昱哦!
  • 轮回天庭

    轮回天庭

    转龙脉,生龙血,化龙骨,凝龙魂,渡劫化龙;真龙崛起,傲世寰宇,上击九天,下灭九幽,执掌轮回,再建天庭,扫灭黑暗,纵横混沌,逆成永恒;
  • 三国之我是曹熊

    三国之我是曹熊

    历史系高材生穿越成为曹操之子曹熊,在赤壁之战后力挽狂澜,保全了曹家在荆楚一带的实力,之后深得其父信赖,携名将、用智谋,纵横三国,开一代霸业,创全新三国。
  •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九型体质养生

    《黄帝内经》在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以及病证、诊法、论治、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黄帝内经》中早就记载了体质的形成、特征、分类,以及体质与疾病发生、发展、预防及治疗的关系。提出在治病与养生时不仅要了解疾病,还要区分患者的体质。
  • 猎佣:英雄时代

    猎佣:英雄时代

    何为英雄?在亚斯神的庇护下,人类走进了这荒乱的时代,魔物的出现成就了猎人与佣兵......而英雄此刻诞生了......凯安站在顶端说道“我要成为猎人,我会超越罗门的,虽然这还只是刚刚开启之旅,但我相信我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