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300000024

第24章 遵义章(4)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先后有十几个省份宣布独立政府无法,只好将袁世凯请出来,让他领兵前去评判。袁世凯上任之后,并不急于消灭革命党,他决定观察一下革命党的态度再作决定。不久之后,孙中山先生给他拍电报,承诺只要他能够让清帝退位,自己就会将临时大总统的位置让出来。

袁世凯经过权衡之后,决定接受孙中山的建议。于是,他就让段祺瑞领兵前去逼宫。隆裕太后无法,只好同意。宣统皇帝宣布退位之后,孙中山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第二天,参议院投票选举中华民国的临时大总统,袁世凯竟以全票当选。应该说,那次选举是非常公平的。当时,人们还不知道袁世凯的狼子野心,对他都很有好感。

那么,袁世凯如此之好的人缘是怎么获得的呢?为什么革命党人和北洋军都对他很有好感?这和他的大方有关。

据史书记载,袁世凯是一个非常大方的领导。他接受清政府的委派,编练北洋新军的时候,无论是将领,还是普通的士兵,待遇都非常之好。而且,当某个将领家里出事之后,他总会让人带着一笔钱和他的关心前去问候。因此,北洋军的将领们都愿意衷心拥护他。他被清政府罢免之后,一直在家赋闲。当时,有不少革命党人去游说他,鼓励他起来造反。他虽然没有响应,但是对每个前来的人都殷勤招待,他们走的时候,还要送很厚重的礼。

他的儿子不同意他这种做法,说家里的钱都快被花光了。他笑着说,将来,天下都是我们的,何必在乎这点钱呢?

撇开袁世凯的政治身份不谈,他这种领导才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

【原典】薄施①厚望②者不报,贵而忘贱者不久。

张氏注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覆之、载之,含之、育之,岂责其报也。道足于己者,贵贱不足以为荣辱;贵亦固有,贱亦固有。唯小人骤而处贵则忘其贱,此所以不久也。

王氏点评:恩未结于人心,财利不散于众。虽有所赐,微少、轻薄,不能厚恩、深惠,人无报效之心。身居富贵之地,恣逞骄傲狂心;忘其贫贱之时,专享目前之贵。心生骄奢,忘于艰难,岂能长久?

【注释】

①施:给予。

②望:期望,想要得到的报酬。

【译文】

给予的很少,却希望得到丰厚的回报,自然会大失所望;富贵之后就忘记了曾经的贫贱,富贵的状态一定不会长久。

【解读】

生活中,不少人为别人付出了一小点,就天天挂在嘴上,希望得到丰厚的回报。这样的人,不但得不到被帮助者的好感,反而会惹来蔑视和怨恨。所以说,不要将自己对别人的好时时刻刻挂在嘴边。

古话说:“富不如贫,贵不如贱。”就是说,人在贫贱的时候,往往比较真诚,生活也比较简单,没有太多杂念,因此会有幸福感;而人富贵起来之后,就会被物欲所驱使,看不清楚世间的东西,朋友也没有贫穷时候那么知心,感觉孤单多了。所以,我们不能因为发了点小财就得意忘形,目中无人。

有一句俗语,叫作“贵人多忘事”,流传很广。现在,人们用它来形容记性不好,而在古代,人们用这个词语来形容那些富贵之后就忘掉穷朋友的市侩嘴脸。

杰克·伦敦是美国20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童年的时候,家里很贫穷。他从很小就开始被迫谋生。他先后做过很多工作,但是都不喜欢。等到他成年之后,就跟着姐夫一起去阿拉斯加,加入到淘金者的队伍当中。当时,有很多美国青年前往阿拉斯加淘金。杰克·伦敦生性幽默,性格谦和,因此交了很多朋友。他的朋友中,有一个叫作坎里南的中年人,他来自芝加哥。他的一生都非常不幸,其辛酸的生活可以写成很多本厚重的书。没事的时候,他们经常会在一起探讨。坎里南经常跟杰克·伦敦讲述自己的故事,很多时候杰克·伦敦都被感动得泪如雨下。在跟坎里南交往的过程中,杰克·伦敦决定走上写作的道路,他要将朋友们的苦难和辛酸都写出来。

在坎里南的帮助下,杰克·伦敦开始了写作。1900年,杰克·伦敦24岁,他出版了自己的第一部小说集《狼之子》。里面的小说都是以淘金工人的辛酸生活为题材的,因此深受中下层人民的喜爱。就这样,杰克·伦敦渐渐走上了成功的道路。每次他的书才出版就会被抢购一空。空前的畅销给他带来了巨大的财富。

刚开始的时候,杰克·伦敦并没有忘记那些跟他一起共患难的朋友。他经常会将他们请到家里来,大家一起谈天喝酒。但随着时间的流逝,金钱渐渐改变了他的心性。在金钱和朋友之间,他更加看重金钱。从此,他就忘记了那些穷朋友,整天过着奢侈腐化的生活。一次,坎里南来找杰克·伦敦,但他正忙着应酬那些富人,很少跟坎里南在一起。从那之后,坎里南就再也没有来过。似乎从那时开始,杰克·伦敦再也写不出东西来了。因为他生活奢侈,渐渐地经济也出现了问题。他无法面对这种窘迫的局面,最后只好开枪自杀了。

倘若杰克·伦敦一直没有忘记他那些穷朋友,一直没有忘记曾经的穷困,那他可能会取得更大的成就。我们不能不引以为戒啊!

【原典】念旧①而弃新功②者凶。

张氏注曰:切齿于睚眦之怨,眷眷于一饭之恩者,匹夫之量。有志于天下者,虽仇必用,以其才也;虽怨必录,以其功也。汉高祖侯雍齿,录功也;唐太宗相魏郑公,用才也。

王氏点评:赏功行政,虽仇必用;罚罪施刑,虽亲不赦。如齐桓公用管仲,弃旧仇,而重其才;唐太宗相魏征,舍前恨,而用其能;旧有小过,新立大功。因恨不录者凶。

【注释】

①旧:原来的,以前的,此处特指已经犯下的错误。

②新功:新的功劳,刚刚建立的功勋。

【译文】

总是惦记着别人曾经犯下的错误,而忘记他新近立下的功劳,实在是太凶险了。

【解读】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我们在和身边的人交往时,一定要有一颗宽容的心。这样,才能够成就大事,也才能交到更多的朋友。贤如齐桓公,不计较管仲的一箭之仇,破格任用,最终实现了自己的霸业,成为春秋时期最早的霸主。查阅古今中外的历史,能够成大事的,都是那些能够包容别人的人。

古人说:“取大节,宥小过,而士无不肯用命矣。”意思是说,为将者,应该看到下属的优点和功劳,而原谅他不小心犯下的过错,这样,大家都会死心塌地地为他卖命。在生活中,有的人总是抓住别人的一点小错误不放。这样的人,前面的道路只会越来越窄。

李世民是我国历史上为数不多的开明君主之一。他统治时期,政治清明,生产力得到恢复,人民的生活有所好转,国内海清河晏,史称贞观之治。唐太宗之所以能够成为千古一帝,受到许多史学家的称赞,和他宽容大度的心态是分不开的。

李世民是李渊的第二个儿子,他通晓军事,在帮助李渊建立唐朝的战争中,立下许多不可磨灭的功劳。太子李建成觉得李世民的势力在一天天壮大,可能会威胁到自己的地位,就决定铲除李世民的势力。但是,李建成这个人心慈手软,快要动手的时候犹豫不决。他的部下魏征劝他当机立断,赶紧杀掉李世民,他也没有听进去。

不久之后,李世民先发制人,发动了玄武门之变,一举杀死了李建成和李元吉,并且软禁了唐高祖李渊。李渊无奈,只好提前退位做了太上皇,将皇位传给李世民。李世民当上皇帝之后,开始清算那些帮着李建成谋害他的人。魏征自然是其中之一。魏征被抓起来之后,还对已经登基的李世民破口大骂。李世民觉得他是一个非常忠诚的人,而且很有才干,就决定放了他,并任他为官。起初,魏征怎么也不答应,但最终被李世民的诚心感动,做了李世民的臣子。

魏征是唐代最有名的谏臣。他心中装着天下和百姓,总是不惧权贵,为民请命。他多次当面顶撞李世民,甚至将他比作桀纣那样的暴君。李世民非常害怕魏征。一次,李世民正在花园中玩鸟,见到魏征来了,担心他说自己玩物丧志,就将鸟藏在袖子中。同时,他又非常敬重魏征,因为魏征这个人道德品行都很好,他从来不贪污国家财物,也从来不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好处。他多次下诏表彰魏征,号召大臣们向他学习。他还将魏征写的《谏太宗十思疏》挂在书房里,每天都要看看,以提醒自己。

正是这种包容的心态为李世民赢来了巨大的声誉。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愿意到他的手下来为他办事。不仅如此,即便是那些边疆少数民族的首领,也纷纷给他写信,表示愿意归降,并尊称他为天可汗。

【原典】用人不得正①者殆②,疆③用人者不畜④。

张氏注曰:曹操疆(同“强”)用关羽,而终归刘备,此不畜也。

王氏点评:官选贤能之士,竭力治国安民;重委奸邪,不能奉公行政。中正者,无官其邦;昏乱、谗佞者当权,其国危亡。贤能不遇其时,岂就虚名?虽领其职位,不谋其政。如曹操爱关公之能,官封寿亭侯,赏以重禄;终心不服,后归先主。

【注释】

①正:正直,正气。

②殆:危险。

③疆:同“强”,勉强的意思。

④畜:挽留,留住。

【译文】

如果用人不当,任用了作风不正的人,肯定就有危险;而强行用人,是一定留不住人的。

【解读】

权力是个好东西,也是个坏东西,它能造福于人民,也能祸害人民,其中的关键就是使用的人。儒家主张,官员们的道德水平必须高尚,这样他们才能够公正公平,诚心诚意地为人民办事。而一个道德败坏的人,不但不能为大众作出表率,反而会利用手中的权力中饱私囊,损害别人的利益。

在历史上,因为用人不当而铸成大错的事例比比皆是,前车之鉴,后事之师,我们应该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前秦皇帝苻坚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他大胆任用了平民出身的王猛为宰相,并在他的帮助下统一了中国的北方。但他有一个弱点,那就是容易相信别人,没有猜忌之心。对于那些前来投降的人,他从不杀戮,其中有才能的,他还委以要职。

宰相王猛临终之前,拉着苻坚的手说:“皇上你与人为善,从来不杀戮那些前来投降你的人。人心难测,很难分清敌我。不过,微臣觉得,我们真正的敌人不是南方的晋国,而是在我们国内的鲜卑人和羌人。更令我担心的是,他们的首领都在你的帐下,并且身居要职。一旦政治局势发生变化,国家就危险了。”

苻坚并没有听进王猛的话,他认为,自己只要与人为善,别人也不会亏待自己。于是,对于那些鲜卑首领,他依然诚心款待。不久之后,苻坚率领大军南下,和东晋大将谢安在淝水边决战。因为判断失误,苻坚大败。无奈之下,他只好率领残兵败将回到洛阳。鲜卑籍大将慕容垂觉得有机可乘,就打算起兵反叛。不过,他打着安抚民心的旗号。苻坚对于慕容垂的野心毫无察觉,还向他表示感谢。慕容垂领兵渡过黄河之后,就将鲜卑人都召集起来,并建立了后燕帝国。

苻坚无奈,只好眼睁睁地看着慕容垂反叛自己。他命令自己的儿子和一个羌族的将领率兵前去评判,结果,那个将军也反叛了他,在战争中将他的儿子杀死。被鲜卑族和羌族反叛了的前秦帝国瞬间崩溃。不久,他就成为敌人的阶下囚,并被杀死。

苻坚本来可以成就一番帝业,只是因为他在复杂的时代中没有仔细考察就轻易对别人委以重任,结果断送了自己的大好江山。

【原典】为人择官者乱,失其所强①者弱②。

张氏注曰:有以德强者,有以人强者,有以势强者,有以兵强者。尧舜有德而强,桀纣无德而弱;汤武得人而强,幽厉失人而弱。周得诸侯之势而强,失诸侯之势而弱;唐得府兵而强,失府兵而弱。其于人也,善为强,恶为弱;其于身也,性为强,情为弱。

王氏点评:能清廉立纪纲者,不在官之大小,处事必行公道。如光武之任董宣为洛县令,湖阳公主家奴,杀人不顾性命,苦谏君主,好名至今传说。若是不问贤愚,专择官大小,何以治乱、民安!欺贤人,必无重用之心;傲慢忠良,人岂尽其才智?汉王得张良陈平者强,霸王失良平者弱。

【注释】

①强:优势。

②弱:受到削弱,被削弱。

【译文】

如果有人从任用官职的过程中谋取私利,政局就会混乱;一个人失去自己主要的优势,力量就会被削弱。

【解读】

一个国家想要繁荣富强,人才至关重要。因此政府部门在任用官员的时候,一定要有一颗大公之心,切忌任人唯亲。那样不但会给国家带来灾祸,自己也一定会尝到这样做的恶果。

而强弱也不是固定不变,就像世上的事情,都是相对的,强弱也一样。水看上去很柔弱,却能够穿透坚硬的石头;而手中的钢刀,自然能够砍断地上的铁块。看上去是弱点的,可能刚好是自己的强项。所以,我们一定要认清楚自己的优势所在,懂得什么时候该弱,什么时候该强,这样才会无往而不胜。

常枞是我国著名哲学家老子的恩师。一次,他得了很重的病。老子听说后,就前去探望。在病榻前,老子问:“老师有什么话要教导弟子吗?”

常枞说:“即便你不问,我也会告诉你一些的。”

老子就毕恭毕敬地站着,说:“希望老师教我。”

常枞将口张开,问老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看了看,说:“还在。”

“牙齿呢?”

老子说:“老师的牙齿都掉光了,没有了。”

常枞就问:“那么,你知道我要说什么了吗?”

同类推荐
  • 人性奇学

    人性奇学

    孔子曾经说:“我们常常去复习自己过去学过的知识,这不是非常好的事情吗?有自己的朋友从远方来看望自己,不是很值得高兴的事吗?不要因为别人不了解自己就抱怨自己不得志,这不是很有修养的君子做法吗?”
  •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

    本书属于让人从书中走出来时会脱胎换骨的那一种。皮埃尔·阿多的所有作品皆属于这种类型,无论书里谈论的是马克·奥勒留或普罗提诺、斯多葛派或神秘主义,总是带着永远清澈的博学。这些著作表明,对古代人而言,哲学不是体系的建构,而是生活的选择,是在探寻智慧道路上的一种修炼。在这部对话录里,我们将发现一个令人钦佩的博学的学者,他的作品滋养了众多思想家,在他时而讽刺、时而如格言般的判断里我们将发现一个隐秘、腼腆、朴素的人。跟随皮埃尔·阿多,我们将领会到如何阅读和诠释古代的智慧,为什么古希腊罗马的哲学(尤其是马克·奥勒留的哲学)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生活。“做哲学,即学习面向死亡”,要学会“活在此刻,犹如最后一次也是初次看到世界一样”。
  • 思考中国哲学(汤一介集)

    思考中国哲学(汤一介集)

    本书是作者在中国哲学研究方面论文的汇编。书中勾勒了作者研究哲学的历程,分析了中国传统哲学的范畴体系等核心问题,提出五四运动以来的文化是在保守主义、自由主义、激进主义三种力量所形成的张力制约下前行,从中国现代哲学的探索与创新角度指明了中国现代哲学未来发展的方向,并提出了“创建中国解释学”的理论构想,最后还缅怀了中国现代哲学家对中国学术的贡献。
  • 论语新得

    论语新得

    本书在编写方法上,选取《论语》中最有代表性和典型意义的章节,以最为权威的译解,和最贴近现实生活的感悟,再加上与之相应的历史或现实事例,使之浑然一体,让每一个解读对象都得到透彻通达的阐释,并得到适当的延展和发挥。一部哲学经典,一部世俗生活的指导书。只要进入《论语》的世界就必能新有所得。其实每个人都可以从《论语》中读出自己的新得,因为经典的意义不仅在于它是先哲留给后人的经验和训诫,更是一种能够启悟未来的语言和指示。
  • 淮南子

    淮南子

    《中华国学经典读本:淮南子》以道家为宗,综合了诸子百家的思想,构筑了一个以道论为主体的哲学思想体系。它主张积极进取,对无为而治作了新的解释,对治国之道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它对天文、地理、节令都做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并以道论为宗本解释各种自然现象,对我国古代科技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热门推荐
  • 人类是地球的外来客

    人类是地球的外来客

    公元2300年之后科学研究快速发展促使更多微量元素被发现,其中被名为“梏”的化学元素在应用于能量获取研究的时操作失当被大量暴露于空气当中,与氧元素发生反应遍布全球,沙漠开始下雨,地球重新恢复绿色。但是人们渐渐发现,所有动物中,人类丢失了繁衍能力,数十年的努力仍未解决问题,人类数量开始锐减,2411-2445年,长达30余年的战争促使人口进一步锐减,当命运被摆上谈判桌,三年的谈判终于让人类停止了战争,取而代之的是国度消失,人类开始整合全世界的科学力量探求继续繁衍的方法。2478年,人类意识存储数据化实现,2亿人口逐渐实现意识转接至机械体。至2532年,人类彻底完成生物体化转向机械体化的进程,人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实现了永生,可是对于人类来说,婴儿的啼哭已经远去,肌肤之亲、流血流泪已是过去,宗教与信仰已经布满灰尘,飞鸟与狮吼仍在,唯独人类成了地球的外来客,众多的人放弃永生,选择数据抹除,直到有2912年的一天,2283年火星改造计划出发的飞船回来,一对年轻夫妇和一个孩子走出早已经失联的飞船。机械体的人类看着仅存的以生物体存在的三人,生存的意义又开始在脑电路中波动起来。
  • 怎样起草文稿

    怎样起草文稿

    文稿是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工作部署的重要载体。文稿要有政治性、思想性、理论性、指导性,要从全局的高度和领导的角度思考和把握问题,力求体现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体现把方向、议大事、谋全局的原则,体现从宏观思考问题、指导实践的要求。作者长期在中央纪委和中央办公厅从事文稿的起草工作,因此对政治性文稿,特别是领导讲话、调研报告、政策文件等文稿的起草积累了大量经验。本书是作者对于多年工作经验的分享,阅读本书有利于提高文稿起草水平,更有利于正确、恰当处理起草文稿过程中的各种复杂关系。希望这本书能够对各级党政机关、各个部门、各类企事业单位的文稿起草人员有所帮助。
  • 域龙帝国

    域龙帝国

    这是一个退役士兵,在一不小心穿越之后来到一个叫域龙大陆的地方,通过自己在部队学到的东西,抱着真正的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创建一个不同于这个大陆的帝国的故事。具体内容,还得您来看才知道。
  • 重生之江湖剑客

    重生之江湖剑客

    人的一生总会有许多意外,不管是好是坏,你无法阻止它的发生......
  • 扑朔的年华

    扑朔的年华

    小时候的错误喜欢让自己动了情的痞子;长大后的遇见,见证了曾经情的铺垫……
  • 谁偷吃了我的糖

    谁偷吃了我的糖

    一次“碰瓷”,让贺软遇到了沈瞬;一次换班,换来的是贺软此后偏爱;一次考试,是贺软和沈瞬未来的开始。“你能不能离我远一点。”“不能,远了接收不到我的信号怎么办。”
  • 君若情深妾必深情

    君若情深妾必深情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相府嫡女、骁勇善战大将军,初见倾心,情深不悔。短篇1v1,全文免费!
  •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中华国学经典)

    《古文观止》大体反映了先秦至明未散文发展的大致轮廓和主要面貌:本书入选之文皆为语言精炼、短小精悍、便于传诵的佳作,从中不难看出选编者细致和周到的眼光,基本上兼顾到思想性与艺术性。书名为“观止”,可知该书的编选意图就在于尽善尽关,一览此书。即可“观止”古文矣。
  • 亿万总裁小小妻

    亿万总裁小小妻

    酒醉一夜缠绵,他丢给她一张一百万的支票,头也不回的离开!她却把头蒙在被子里,死都没敢看那个男人一眼!好吧,被人吃干抹净她认了,可是为什么她用身体换来的支票不翼而飞了?麻烦接连,莫名其妙冒出来个未婚夫,声音还份外耳熟?他居然是那个混蛋?
  • 灭世武修

    灭世武修

    一条枷锁,链住万千星域。一颗心脏,沉浮黎明破晓。无数位面大陆,宗门林立,站在绝巅者,可笑苍天,瞰大地。本是一代神体,却得灭世传承,是沉沦杀戮,还是走上巅峰之道?且看乌恒如何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