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44300000009

第9章 正道章(1)

【原典】德足以怀远。

张氏注曰:怀者,中心悦而诚服之谓也。

王氏点评:善政安民,四海无事;以德治国,远近咸服。圣德明君,贤能良相,修德行政,礼贤爱士,屈己于人,好名散于四方,豪杰若闻如此贤义,自然归集。此是德行齐足,威声伏远道理。

【译文】

高尚的品德足以让身处远方的人,也心悦诚服地前来归顺。

【解读】

司马迁在《史记》中这样称赞孔子:“高山仰止,景行行止,虽不能至,心向往之。”这几句话说的是,孔子的品行和思想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虽然隔了很多年,自己对孔子还是不由自主地生出敬意。由此可见,德往往具备强大的号召力,可以在无形中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在《庄子·德充符》中,有这样一个故事:卫国有一个人叫哀骀它,品行高尚,但相貌丑陋,男人跟他相处之后就不想离开;而女人见了他就会心甘情愿给他做妾。他没有权势地位,没有金银财宝,也没有过人的才能,但是大家都很尊重他,愿意依附他、亲近他。就是因为他品行高洁,让人爱戴。

而在《尚书》中,也有类似的记载。舜禅让王位给禹的时候,苗国不愿归顺。舜就让禹出兵讨伐,但被一个名叫益的大臣劝阻了。他说:“唯德动天,无远弗届,满招损,谦受益,时乃天道。”意思是说,只有德是能感动上天的,无论多远的地方都能感化,自满就会招来祸害,但谦虚则会让自己受益,这个就是天道啊。于是,禹没有出兵讨伐,而是加强自身德行的修养。不久之后,苗国就来朝贡了。

孔子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就是说,君主只要自身的德行高尚,并将它表现在政治理念之中,他就会像北极星一样,四面八方的人都跑来拥护他。孔子又说,君主只要德行高尚,就会像麦地中的清风一样,让麦苗(此处比喻人民)臣服。

还有这样一个故事:

一天,秦穆公驾车出行,视察旱情。刚到岐山,他的马车就坏了,马也脱缰跑了。秦穆公无奈,只好带着下属去找马。最后,终于在岐山的南面找到了。不幸的是,那匹马已经被一群农夫杀死,并架在火上,准备烤着吃。下属们非常生气,准备将这些人都抓起来,从重处罚。秦穆公拦住了他们。他让下属把那些人叫过来,才知道他们已经好几天没有吃饭了。

秦穆公看着他们,非常难过,说:“吃了马肉之后不要马上喝酒,恐怕对身体不好。”随后,他让属下送给他们一些喝的东西。

一年后,秦晋交战。战争开始不久,晋军攻势猛烈,秦军渐渐支撑不住,退下阵来。连秦穆公的车子都被晋军团团围住了。晋国大夫梁由靡抓住了秦穆公的马,而一位将军则用长矛刺中了穆公的铠甲。看到绵延不尽的敌军,秦穆公心想,我今天肯定是没命了。就在他闭目等死的时候,晋军忽然大乱。原来是几百个手拿各种武器的农民,奋不顾身地击杀晋军。晋军阵脚大乱,他们趁乱救出了穆公。秦穆公脱险后,秦军士气大振,最后反败为胜,全歼晋军,并且俘虏了晋惠公。

战斗结束后,秦穆公打算重赏那些建立了大功的农夫。农夫们却一齐下跪,对秦穆公说:“大王,我们这样做,只是为了报答你去年的不杀之恩,并不是为了来领赏的。”原来,他们就是由那些吃马肉的农夫组织起来的“军队”。

俗话说:“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那么,应该怎么做,才能让别人心甘情愿地为自己付出呢?只有一个方法,那就是,诚心待人,宽以待人。只有这样,大家才会真正信服你,在你有困难的时候帮助你。

【原典】信①足以一②异,义足以得众。

张氏注曰:有行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矣。天无信,四时失序;人无信,行止不立。人若志诚守信,乃立身成名之本。君子寡言言必忠信,一言议定再不肯改议、失约。有得有为而众人宜之,则得乎众人心。一异者,言天下之道一而已矣,不使人分门别户。赏不先于身,利不厚于己;喜乐共用,患难相恤。如汉先主结义于桃园,立功名于三国;唐太宗集义于太原,成事于隋末,此是义足以得众道理。

【注释】

①信:诚实守信,重视并履行自己的承诺,从而得到他人的信任。

②一:此处作动词用,统一的意思。

【译文】

讲信用,说一不二,就能统一不同的意见;讲义气,诚心待人,就会得到大家的拥戴。

【解读】

所谓信,就是讲信用。孔子说:“人无信不立。”意思是说,诚信是一个人立身的根本。一个人要是不讲信用,大家都不会信任他,所谓事业也就无从谈起。古代那些成就了一番大事业的人,都是言出必行的。比如一个统军的将帅,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守信用,否则,士兵们就不会在战场上披肝沥胆。守信用,重承诺的人,大家都会很信服他,将一些有争议的事情都交给他处理。这就是“信足以一异”的含义。

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意思是说,一个人言而无信,我真不知道他以后能做些什么。古人非常重承诺,因此才有“一言既出,驷马难追”的古话。

在我国卷帙浩繁的史学典籍中,有许多精妙的言辞和栩栩如生的故事,它们告诉我们,言而有信对于一个人立身处世的重要性。

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有一天,他准备攻打原国。在正式攻打之前,他跟士大夫们约定,会在10天之内攻下原国;如果攻不下,他就退兵。他带领着晋国大军出发了。晋军的攻势非常迅猛,但是原国军队进行了顽强的抵抗。第10天到了,晋文公还没有攻下原国。于是,他就准备收兵回国。这时,一个将军说:“再用3天的时间,我们就能够攻下原国了。”随行的大臣们也劝晋文公再等几天。晋文公说:“事先,我已经跟大家约好,在10天内攻下原国。现在已经过了10天,我不退兵,就会失信于天下。得到原国而失去信用,这样的事情我不愿意做。”于是,他毅然领兵还朝。原国人听说这件事情之后,就说:“像这样言而有信的君王,我们为什么不归顺他呢?”于是,原国人就主动出城投降了。卫国人听说之后,也主动归顺了晋文公。

在生活中,信守诺言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倘若言而无信,就会受到大家的指责和唾弃。中国古话说,言出如山,讲的就是诺言的重要性。因此,一个人千万不能轻易作出承诺,作出承诺之后,就一定要做到。机遇不会垂青那些言而无信的人。在我们的身边,有不少人喜欢信口开河,随意许诺。因为他们在一些小事上的失信,大家会怀疑他们在大事上的信用。因此,即便有适合他们去做的事情,人们也不放心让他们去做。

孟尝君是战国四君子之一,他以仗义疏财,善于笼络人才著称。一次,他用高格的礼遇延请冯谖到府上,并派他到封地薛去收债款。冯谖到了薛地之后,制定了灵活的收债政策。对于那些有能力偿还贷款的人,他就派人去催;对于那些实在没有能力偿还的,他就免除他们的债款,并当场将借据烧掉。当地的百姓因此而对孟尝君非常感激。

冯谖收债的事情被孟尝君知道了。他回去后,孟尝君非常生气地责问他为什么这么做。冯谖说:“虽然我没有帮你把所有的债款都收回来,但是却给你买来了用很多钱都买不来的东西,那就是‘义’。”孟尝君并不理解冯谖,但也没有怪罪他,只是再也不让他去做任何事了。

一年后,孟尝君受到了齐王的猜忌,被免去宰相职务。无奈之下,他只好回到封地薛。在那里,他受到百姓们热烈的欢迎。看到那些在路旁欢呼的民众,孟尝君高兴地说:“原来,冯谖说的‘义’就是这个啊。”他因此非常感激和器重冯谖。

在风云激荡的战国时代,冯谖非常明智。他不像别的人一样,采用蛮横无理的方式来帮助孟尝君,而是用恩惠来帮孟尝君笼络人心,用一个“义”字为孟尝君赢得了人心。冯谖真是一个深知“义足以得众”的道理的人啊!

【原典】才足以鉴①古,明足以照下,此人之俊②也。

张氏注曰:嫌疑之际,非智不决。

王氏点评:古之成败,无才智,不能通晓今时得失;不聪明,难以分辨是非。才智齐足。必能通晓时务;聪明广览,可以详辨兴衰。若能参审古今成败之事。便有鉴其得失。

天运日月,照耀于昼夜之中,无所不明;人聪耳目,听鉴于声色之势,无所不辨。居人之上,如镜高悬,一般人之善恶,自然照见。在上之人,善能分辨善恶,别辨贤愚;在下之人。自然不敢为非。

能行此五件,便是聪明俊毅之人。

德行存之于心,仁义行之于外。但凡动静其间,若有威仪,是形端表正之礼。人若见之,动静安详,行止威仪,自然心生恭敬之礼,上下不敢怠慢。

自知者,明知人者。智明可以鉴察自己之善恶,智可以详决他人之嫌疑。聪明之人,事奉君王,必要省晓嫌疑道理。若是嫌疑时分却近前,行必惹祸患怪怨,其间管领勾当,身必不安。若识嫌疑,便识进退,自然身无祸也。

【注释】

①鉴:借鉴,洞察。

②俊:聪明,才智过人的人。

【译文】

才学能够从历史中总结出经验,聪明才智则足以洞察下属的心思。能做到这样的,真是人中豪杰啊!

【解读】

俗话说,读史使人明智。一个人只要多读书,多观察,多行走,多思考,自然能够洞彻古今。著名文学家曹雪芹说:“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可谓至言。因此,一个人只要在生活中养成观察学习的好习惯,就能够明白古今中外那些名人将相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中获得经验教训。这样的人,在生活中就会无往不胜。他们明察秋毫,但是又能够用宽厚的心胸去包容别人。在这样的人面前,小人的阴谋无法得逞,无心的过失则能够得到谅解。一个人,只有拥有了这些优秀的品质,才会在人生中取得更大的成绩。

老子说:“五色令人目盲。”意思是说,人们往往会被世间的表象所迷惑,从而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因此,人在生活中,一定要有一双锐利的眼睛,不仅要认清楚世间万象,还要认清楚自己。认清楚自己往往要比认清楚周围的事物更加重要。

一天,寺庙里新来了一个小和尚。小和尚对周围陌生的一切都感到好奇,他问方丈:“我刚刚来到这里,应该干些什么呢?”

方丈和善地笑了,他说:“你就先认识一下师兄,熟悉一下周围的环境吧。”

第二天,小和尚去见方丈,说:“师父,师兄们我都一一拜过了。下面,我该做什么呢?”方丈微笑着说:“不对,你一定在某个地方有所遗漏,还是赶快去了解和认识吧。”

到了第三天,他对老方丈说:“师父,我这次确实将在寺中生活的师兄们都认识了。”方丈还是很和善地微笑着说:“不对,有一个人你肯定还没认识。并且,这个人对你非常重要。你下去吧,找到他之后再来见我。”小和尚非常迷惑。他见到人就问,寺里还有没有其他的人。在禅房里,僧堂中,他一遍遍地寻找着。但是,他始终都找不到方丈说的那个人。

一天,他在水井边玩耍,不经意间在井水中看到了自己的身影,瞬间豁然开朗。

俗话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我们都拥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够看到别人的优点和缺点。但是,无论我们的眼睛如何明亮,我们都无法看到自己。这个时候,我们就需要借助一定的媒介,比如说镜子,比如说别人的眼睛。因此,我们要多和别人交往,虚心听取别人的意见。在交往中认识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己。

【原典】行足以为仪表①,智足以决嫌疑②。信可以使守约,廉可以使分③财,此人之豪也。

王氏点评:诚信,君子之本;守己,养德之源。若有关系机密重事,用人其间,选拣身能志诚,语能忠信,共与会约;至于患难之时,必不悔约、失信。

掌法从其公正,不偏于事;主财守其廉洁,不私于利。肯立纪纳,遵行法度,财物不贪爱。惜行止,有志气,必知羞耻;此等之人,掌管钱粮,岂有虚废?

若能行此四件,便是英豪贤人。

【注释】

①仪表:人的外表,此处引申为准则、楷模。

②嫌疑:令人困惑难解的事情。

③分:分析,打理。

【译文】

品行足够成为表率,智谋足够解决疑难,诚实守信,总是信守约定,清正廉洁,却又仗义疏财,拥有这些品行的人,真是人中豪杰啊!

【解读】

司马迁在《史记·管晏列传》中借孔子的话感叹说:“富贵如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如不可求,随吾所好。”意思是说,金钱名利,荣华富贵这些东西,都是大家想要追求的,我也不例外。如果能够通过合乎道义的方式得到这些东西,即便是跟人家赶马,当一个马夫我也愿意。如果不能够通过正义的渠道得到,还是去做一些我自己喜欢做的事情吧。这个世界上总是有这样那样的诱惑,我们一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从大的方向上着眼,作出最有利于大家的选择和判断,真正做到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只有这样,才能够得到大家的拥护,从而成就大事业。

在我国悠久的历史上,有许多成就不朽功业的人,但是真正称得上人中之豪的却不多。真正的人中之豪,不仅能够跟辅佐自己的人共患难,而且能够跟他们共富贵。这样的人,不仅能够迅速建立自己的威信,成就大业,而且能够让美名在青史上流传,得到大家的称颂和赞扬。

同类推荐
  • 易经与现代生活

    易经与现代生活

    风水学在很多人心目中很神秘,似乎遥不可及。这门集心理学、管理学、哲学、自然生物学等学科之大成的综合学说,曾一度被推进了迷信的泥淖,饱受误解之苦。实际上,这门脱胎于《易经》的学问,凝聚了无数远古先贤的心血和智慧。这些远古智者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研习和体会,摸索出了一套人与环境互为作用、相互促进的方法,提出了“和谐”与“均衡”的风水主张。这与我们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可谓不谋而合。
  • 卢梭的智慧

    卢梭的智慧

    卢梭在哲学上主张感觉是认识的来源,坚持“自然神论”的观点;强调人性本善,信仰高于理性。在社会观上,卢梭坚持社会契约论,主张建立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主张自由平等,反对大私有制及其压迫;提出“天赋人权说”,反对专制、暴政。在教育上,他主张教育目的在培养自然人;反对封建教育戕害、轻视儿童,要求提高儿童在教育中的地位;主张改革教育内容和方法,顺应儿童的本性,让他们的身心自由发展,反映了资产阶级和广大劳动人民从封建专制主义下解放出来的要求。
  •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泰州学派研究(阳明学研究丛书)

    在16世纪中国思想史上,阳明后学的“泰州学派”产生了广泛的思想影响。我们发现泰州学派的思想特征有浓厚的社会取向、政治取向以及宗教取向;其思想立场大多有取于阳明心学的“现成良知”说,同时又有“回归孔孟”的思想诉求。他们的思想言行既是阳明心学的产物,同时又极大地推动了阳明心学运动向下层社会的迅速渗透以及儒学世俗化的整体进程。
  •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心学智慧

    王阳明做为中国历史上唯一没有争议的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的圣人,其心学集儒、释、道三家之大成,是500年来中国人最精妙的神奇智慧。阳明心学智慧源源相传,润泽了一代又一代的名人。张居正、曾国藩、孙中山、蒋介石、蒋经国、黄宗羲、章太炎、梁启超、李宗吾等,他们叱咤风云,显耀一生,却都奉阳明心学为最根本的精神导师。
  •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孔夫子的麻辣学堂

    你必定也已经知道,孔丘老师早就不满足于旅游教学的形式,为了把自己的思想更加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们,他便决定不再到处闲晃,专门开办一所成功学校。这可是个干载难逢的机会,上了他老人家的课,成功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你若还是不信,不妨先去试听两节再下定论。瞧!学校已经打出广告:孔氏成功学校,历史悠久(两千余年),师资优良(圣人亲传),免试入学,欢迎试听!没见过孔子拿西瓜刀砍人?居然还鼓动学生去收保护费?放狗咬客人?率众扁人?有没有搞错,至圣孔子何时成了“极道鲜师?本书彻底颠覆你对孔子的刻板印象,在嬉笑怒骂之中,让你深刻领会孔子的微言大义。
热门推荐
  • 岁月是最温柔的慈悲

    岁月是最温柔的慈悲

    那些旧的东西烙上了昨日的欢痕,每一次的回眸,都是我躲在梦与季节的深处,以为不见,就可以不想念。那些不愿意向任何人提起的牵绊和遗憾,在黑暗的角落里慢慢滋长。从天空明亮到夜幕昏暗,城市泛起迷雾的霓虹。我偏爱这一种光线,看不清彼此的憔悴和情绪。放佛是这个世俗的世界,保持着一丝疏离和隔阂。知世俗而不世俗,反而是最善良的成熟。时光,在任何一个角落都表现的淋漓尽致,不偏袒,也不针对。
  • 谢谢你让我化茧成蝶

    谢谢你让我化茧成蝶

    一个平凡的苏谨言,在一个似梦幻般的境遇下遇到了这一生的牵绊-韩斯冥。她说“在两个不对等的平行线上,永远不会有相交的时候。如果有奇迹能够相交,是一辈子的缘分。”他说“命中注定的缘分就是站在平行线上等着那个相交的支点出现。”她没有想到就这样的擦肩却是这一辈子最难忘的纠葛。当苏谨言交付真心时,他却选择遗忘,把她当做礼物送给了这个世界,而他还是那个高高在上的王者,一个缔造传奇的帝王。而她在这场变故中浴火重生,再次相遇,相互交织的情感又何去何从?
  • 黯光世界

    黯光世界

    由于对宇宙暗物质的研究,导致实验室召唤出暗能量构成的能量体生物慑影,继而开启暗能量与现世的联系,黑暗天使,野兽,九个支持世界的黯光水晶纷纷来到主角修斯和菲米丝的身边。究竟会有甚么更深的黑暗围绕着人类的未来?另一个世界无尽的恐怖,围绕在任何人的身边...
  • 独家:逆天记

    独家:逆天记

    正为何?邪为何?天为何?地为何?即天地不公,那我只好逆天而行!有如花美男相游,有勾心历练在手,天下我有!情节轻松,没有情爱中的勾心,只有弱肉强食,强者生存!
  • 惹爱成婚:总裁的过期甜心

    惹爱成婚:总裁的过期甜心

    他是集团公子,她是无名小女,有着一段不可告人的情缘,谁会很在乎彼此的感受。几年后,本以为不会挂钩的两人竟然又再次相逢,这次她只是一个小女子,怎么斗得过集团大公子钱多身边佳丽多,这段死掉的感情又要面临怎么中盘离别,闺蜜的纠葛,富二代公子怎么在乎这个小女子...
  • 摄影天才

    摄影天才

    看一名普通的大学生,如何利用“照相机”从平凡走向不朽,一步步地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 贵族:帅气校草爱上我

    贵族:帅气校草爱上我

    刚从韩国偷偷溜到到中国,父母和哥哥都不知道。我们美女帮到了A市最好的学校,但是遇到啦3个白痴校草。唉。。好惨啊校草居然强吻我,我不活啦。
  • 快穿之顾先生的异界兔神

    快穿之顾先生的异界兔神

    凌鸢在一场宇宙暴乱被修复系统绑定,为了能够回家只能穿梭在三千世界救助系统的主人,却不想自己深陷其中。也许是巧合让我们慢慢靠近彼此——凌鸢那有什么巧合,不过是我用了%1的运气赌来你的到来——顾晟顾晟喜欢凌鸢四百年,却只能默默在角落注视着她,可是随着凌鸢的慢慢长大,追随者也开始变多,没办法顾晟只能花费一半的法力做了一个修复系统,却没想到,还没等到自己有预谋的将凌鸢带进系统里,凌鸢就突然遇到宇宙暴乱,顾晟只能跳进宇宙中心的暴乱中寻找凌鸢,却被一股神秘力量击晕,这时修复系统也挣脱顾晟的束缚逃离到凌鸢身边绑定了凌鸢。………………有着邻家哥哥陪伴的日子总是很轻松,可不知怎么了,身边妖魔鬼怪多了,邻家哥哥也想换个身份了“你好,我是顾晟,很高兴认识你,以后请多指教。”顾晟在一片嘲笑声中听见了一声安慰,抬头望去那女孩眼中全是自己“为了你,我不会再输”……………………因为我也比较喜欢看小说,所以可能会有些情节差不多,希望不要介意,新手上路,请多多包容,谢谢
  • 最强万界教主

    最强万界教主

    【每日万更!不容错过!群号,901272882,星月教-天枢贪狼星宫!】张霄一不小心得到万界改写系统,从此开启,在诸天万界穿(装)梭(逼)的故事。“嗯?焰灵姬,听说你被血衣侯压制的有点惨啊~要不要加入我星月教,帮你扭转战局?”“唐三,你若拜我为师,我也不是不可以帮你重回唐门,给他们扔个佛怒唐莲!”“叮!恭喜主人成功获得炎帝-萧炎命运卡,每个位面都将有一位神秘女子等着你哦!”张霄:“....”我能怎么办?当然只能....秦时明月,斗罗大陆,绝世唐门,遮天,完美世界,斗破苍穹,火影忍者,海贼王,一人之下,狐妖小红娘.....逍遥快活,装逼无限~这,才是人生真谛!
  • 迷失的文案

    迷失的文案

    生活的一些随笔感慨,一般都很短。作者内心想说的话都写在这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