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500000037

第37章 人治巅峰 (2)

有人会说,张居正之所以把祖制挂在嘴上,实际上是为减少改革的阻力,不得不如此,是策略上的考虑,这正是他的高明之处。或许这个说法有一定道理。不过,从张居正给朋友的私人信函里也可以看出,张居正是真心这么想的。他认为朱元璋考虑得很全面了,后世按照他的设计做就行了;国家的规章制度已经很多了,问题是制度得不到执行。所以他执政以后,一切的着眼点和注意力都集中在,如何能够把祖制执行下去。

张居正还对变法的言论批驳说,“法之不行也,人不力也,不议人而议法何益?”还说,“天下之事,不难于立法,而难于法之必行”。

如果我们稍微研究一下被张居正和太监冯保相互勾结而推翻的高拱,就可以清楚看出,实际上,倘若是高拱具有张居正所处的地位、所有的权力,那他会真正推行大改革。

张居正和高拱,都是实干家,是务实的领导人。但是,高拱同时又是思想家。高拱不仅是一位能干的有谋略的政治家,而且也是一位博学精虑的思想家。那么,作为思想家的高拱,他的主张是什么呢?韦先生说,高拱的主导思想是,“主张变制,坚持通过变法以求治。”

高拱有一句话,说:“法以时迁,则更法以趋时。”用现代的话说,就是与时俱进!在被张居正取代前的短暂时期里,作为执政者的高拱,不仅有变法——即我们今天所说的改革的系统思考和论述,而且大刀阔斧地在推进变法。可惜的是,历史没有给他足够的时间。

如果高拱继续执政,那么,他会致力于改革,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对闭关锁国政策的大调整,开放对外贸易,在这方面会有大举措。另外,高拱一定会对干部选拔任用制度,继续进行较大的调整、改革。还有,鉴于高拱对主流意识形态——宋明理学,公开地、旗帜鲜明地持批判态度,他不会像张居正那样,在意识形态和文化上,采取专制主义的高压态度。而且,毫无疑问,高拱会实行在他执政的短暂时期里提出的“厚农资商”政策,继续其已经实行的鼓励、支持工商业发展的改革,包括货币政策的改革。

高拱是真正的改革派,而张居正基本上属于整顿派。历史上从来说高拱和张居正没有政见分歧,其实是误解。两个人有政见上的分歧,分歧的根本之处就在这里:是整顿还是改革,是小改还是大改。

或许还会有人说,张居正推行了一条鞭法,那不是改革吗?仅凭这一点,他也完全称得上是改革家吧?也许可以这么说。但是,事情也未必这么简单。关于此,我要问一句,海瑞是不是改革家呢?可能结论会有很大分歧。

实际上,海瑞早在张居正执政前,就在他担任“一把手”的江南一带大范围地丈量土地,推行一条鞭法。可是,说海瑞是改革家的人不多。所以,不能仅仅因为推行了什么新的制度,就可以称某人为改革家。关键要看他执政的理念和主导思想。事实上,张居正和海瑞,都推崇朱元璋时代的制度,把恢复祖宗法度的功能,作为自己的神圣使命。不同的是,海瑞是理想主义者,张居正是实用主义者;海瑞以身作则,从我做起,而张居正要求别人遵守祖宗法纪,自己可以而且应该是例外。

综上所述,我认为,与高拱相比,张居正是整顿派。他的新政,是以整顿为基调的。在整顿方面,张居正是成功的。确实,人治社会、专制国家,条条框框订得其实很多,很冠冕堂皇的;最大的问题是说一套做一套。谁能够促进按照那些制度办事,就已经很不错了。张居正就是这样的一个强势人物。

那为什么梁启超等都强调张居正是改革家呢?别忘了,中国不是言论自由的国家,有时候,为了现实的目的,要借助历史上的一些人和事来表达,借古喻今。况且,他对张居正在体制性腐败成那样的氛围里,在整个官场推诿扯皮不思进取的背景下,能够做成事情,是很钦佩的。所以难免对他推崇备至了。

还有一点也要提及:梁启超不是历史专家,是政论家。据说毛泽东对梁启超很有研究,说他“写政论往往态度不严肃……他好纵论中外古今,但往往似是而非。他自己也承认有时是信口开河”。这至少可以说明,不能认为名人说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历史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样子,最好要我们自己去思考,去发现。

坐享了高拱遗下的和平“红利”

和边防的少数民族达成和平,开放贸易,这是高拱事实上(他只是内阁的“二把手”)掌握全局以后不到一年的时间内,以大气魄、高胆识、精谋略,做成的一件影响深远的大事。张居正当时作为高拱的助手,是此政策积极的支持者和参与者。不过,和平的“红利”,高拱基本上没有能够分享。不久,他就被张居正推翻了。

张居正执政以后,继承了高拱在这个方面的既定政策,精心而具体地指导新形势下的北部边防,巩固了和平。应该说,张居正对实现和平有贡献,对巩固和平有功劳。但是,他享受的和平“红利”,超过了他的贡献。

为什么这么说呢?高拱被推翻以后,张居正和他的心腹人物对外散布说,处理把汉那吉,是张居正的功劳,高拱其实没有做什么。这个就不说了,意思不大。更重要的是,张居正执政十年,最大的功劳是使国库充盈。这当然很不容易。不过,试想,倘若没有高拱奠定的这个和平的基础,每年投入北部边防的经费还是像过去那样多,那么国库是不是真的能够充盈起来,还是值得怀疑的。

张居正生活的时代,和平达成之前,国库支出中,北部边防一直是大头。所谓“府库空而国计拙,田野耗而民不支”,皆因供应北部边防,“是其大者”。这是户部给隆庆皇帝的汇报说的。

按照张居正自己在辅佐高拱处理该事时的分析,说达成和平,防务费用可以大大节省,即减少直接的费用三成以上,而且还可以腾出精力屯田,“可省行粮数十百万”。后来的事实证明,因和平达成,不用兵革,“岁省费十三”,即百分之三十,同时节约征调费百万。这是什么概念呢?过去,北部防务开支最高的年份,岁费是二百多万。大家算一算就知道了。

另外,由于达成和平后开放贸易,地方增加了许多收入,过去的荒凉、凄惨之地,变得一片繁荣!

还有一点,张居正执政的十年,是国防相对比较稳定的十年。也就是说,是一个和平的环境。这对张居正推行新政,进行大整顿,是非常有利的。不能不说,在高拱主持下达成的封贡、互市目标,是形成张居正执政后基本上是一个和平、稳定的局面的关键和基础。

当然,为了巩固边防和平和国内的稳定,张居正也是花费了不少心血的。作为读书人出身的文官,张居正颇有军事指挥的将帅之才,他差不多履行了最高统帅的职责。尤其是,张居正对军事将领的使用,与政权系统的干部不同,很注重才干能力,很注意培养、保护。像戚继光和李成梁,都是张居正的心腹爱将,他对他们的培养爱护,仿佛是门生、子弟。简单说吧,在处理国防这个问题上,张居正是有很大功劳的。

不过,也应该说,张居正对西南少数民族的政策,是比较坏的。早在高拱和张居正合作共事的时候,张居正和高拱在这个问题上就有分歧,甚至发生过矛盾。

高拱对少数民族政策主张,是力主安抚,提高教育水平,引导人心向上,甚至——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以多少带有地方自治色彩这样的战略,来解决问题。所以,他积极推动该地区提拔、培养本省人才,在两广郡县中扩大学校学生员额,扩大科举招收数额,甚至说这几个地方可以不受中央下达的名额的限制,目的是引导民风向上。他的施政基调是用温和的、正面引导的办法处理矛盾。张居正则是一味主张屠杀。稍有风吹草动,他就命令屠杀!而且明确指示可以不问向背,斩草除根!

有一次,张居正写信给前方的将领,要他大开杀戒,高拱当即予以制止。事后查明,高拱的判断是对的,那根本不是叛乱,是误会。最后通过安抚,妥善处理了发生的事件。对下面的指示竟然被“一把手”给收回了,这使自视甚高的张居正觉得非常没有面子,对高拱很不满。可能也产生了当副职到底不如当正职的感慨,于是更坚定了他密谋推翻高拱的决心。

高拱被推翻以后,张居正掌握全权,他不再顾忌,在处理西南少数民族的问题上,用韦先生的话说,“张居正颇有嗜杀倾向”。韦先生又说,“隆庆时期和万历初期,相继发生的对壮、瑶、都掌蛮等少数民族的过火屠戮,张居正是负有一定责任的。”

两项“改革”值得玩味

我的看法已经说过,张居正是整顿派,或者说他执政时期的施政是大整顿;也可以换个角度说,张居正是以恢复祖制的功能为职志的。但是,这并不是说,张居正没有改革。

考成法和条鞭法,可以算是改革。这两项改革,颇值得玩味。

先说考成法。考成法是张居正治国理政的撒手锏。简而言之,从行政管理的技术层面看,考成法就是层层节制,事有稽核。这对于强化责任、便于考核、提高行政效率,很有效果,算得上是一种改革或者说制度创新。

不过,应该说,这里面也有巩固个人权力、控制言路的考量。我的意思是说,从政治发展的角度看,考成法是有问题的。

如果说帝制时代的中国,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说,政治上的文明成果有什么最值得肯定或者说继承的话,那恐怕非言官制度莫属了。对此,孙中山先生作过很系统的阐述,他创立的五权分立的政治学说,就是基于这样的认识。而言官制度在明代,最为发达、最为典型。

明帝国以皇帝昏庸荒唐出名,也以言官的厉害闻名。

言路,一向被视为政治是否清明的晴雨表。所谓言路,主要就是言官表达意见的渠道是不是畅通。从制度上保证开言路的,就是言官直接向国家元首负责,是皇家的“议员”,专门对付政府和政府高级干部,使得政策举措符合舆情,个人操守不至有亏。当然,他们有时候也对国家元首很不客气。在体制设计上,言官制度运用的是小大相维的原则,即以小制大,言官机构独立于行政机构之外,不受行政机构的节制。

可是,张居正的考成法,从体制上把“议员”置于内阁的节制之下;从效果上基本消除了“议员”对政府的监督职能。因此,从政治发展的角度说,这是政治上的倒退。所以,张居正的这个考成法一出台,立即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议。

反对考成法的人,张居正处理起来很简单,就用考成法把他给打发掉!

后来,干部、“议员”都不敢公开反对了,但是内心不太服气,许多人因此对张居正始终不能谅解。张居正为此,也苦恼过。

从实际效果看,考成法是张居正新政中争议最大的焦点问题,但又是十年执政的有力工具,对推行他的新政,作用非常大!

再说说条鞭法。对于条鞭法,也就是我们所说的一条鞭法,学过历史的人,几乎都听说过。说到张居正,就会和一条鞭法联系起来。似乎张居正的新政,或者说改革,最主要的,就是一条鞭法。

一条鞭法确实是中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变革。具体的内容,我就不多说了,比较繁琐,也挺枯燥。研究一条鞭法的专家梁方仲先生说,实行一条鞭法,田赋的缴纳才以银子为主,这打破了二三千年来的实物田赋制度。反正我们不是研究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的,对一条鞭法,只要了解到这里,我看也就可以了。

有人会说,既然一条鞭法是重大变革,仅此一条,就能够确立张居正改革家的地位啊!是的,可以这样说吧。但是,我要说的是,实际上,在张居正的新政中,一条鞭法占的位置并不重要。

我的这个说法,乍一听,不大容易理解。这么说吧,一条鞭法,不是张居正的发明,早就试行过了。张居正开始对这个东西似乎兴趣不大、热情不高,所以直到他去世前才正式在全国推行。研究一条鞭法的专家梁先生在遣词造句上很严谨,按照他的说法,开始施行一条鞭法,是“我国明代嘉靖万历年间”。嘉靖年间,张居正出生、科举、入仕,到隆庆年间入阁,隆庆六年中开始执政。显然,一条鞭法在他执政前,就已经开始施行了。

实际上,在张居正还是五岁孩童的时候,当时内阁里有一位很有影响的人物,就提出改革田赋制度,推行一条鞭法了。当时也有“议员”和地方官响应,并且在局部试行。此后,广东、浙江两省,一条鞭法普遍施行。后来,当国的徐阶——张居正的恩师,因为自身利益的考量,坚决反对施行一条鞭法,阻碍了推行的速度和广度。著名的清官海瑞在徐阶下台后,到徐阶的家乡当“一把手”,就大刀阔斧清丈土地、施行一条鞭法。而当时高拱已经被徐阶排挤辞职回家,内阁里的当国者,都是徐阶的学生和追随者——李春芳、张居正、殷世儋,所以海瑞的努力也以失败而告终。

张居正执政后,地方施行一条鞭法的积极性依然很高,不少地方都在搞。不知道是不是受到恩师徐阶的影响,反正,在执政后较长的一段时间里,张居正并没有在全国推行一条鞭法的想法,甚至,对一些地方自发搞的,他还不大高兴。总的看来,似乎张居正接受了这样的一个观点,即:一条鞭法在南方实行可以,在北方不适合搞。

同类推荐
  •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曾国藩全书(第六卷)

    讲述了曾国藩,晚清第一名臣,被誉为官场楷模、千占完人。他倡导西学,开启同光中兴,扶晚清王朝六十余年而不倒,被视为朝廷中流砥柱。伟人毛泽东云: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可见其影响之大。
  • 麦克谦传

    麦克谦传

    本书是麦克谦(R.M.M’Cheyne,1813~1843)的好友安德烈·波纳根据麦克谦的日记以及通信编纂而成,详细记录了麦克谦短暂而辉煌的一生。麦克谦是19世纪前期苏格兰国教牧师。虽然他任职时间并不长,不到三十岁就英年早逝,但对苏格兰国教产生了巨大影响。他去世后不久,国教就分裂,但分裂的各派都高度评价年纪轻轻的麦克谦。麦克谦一生忠于职守,严于律己,宽以待人,热情似火。他高尚的品格影响了许许多多人,包括后来在中国作出有益贡献的宾惠廉、戴德生等人。尤其是他一寸光阴一寸金的工作态度更成为激励年轻人奋发图强的表率。本书自19世纪40年代出版后,在欧美地区产生了广泛影响,多次重印、再版。
  • 延安女兵(第二卷)

    延安女兵(第二卷)

    本书是一部丰富完美的历史挡案、历史资料,书中包括蔡畅、邓颖超、帅孟奇、康克清、丁雪松、罗琼、王云等百位风云人物,塑造了一群伟大时代的中华民族的巾帼英雄,一批妇女解放运动的先锋。
  •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红尘大梦,浮世成伤:萧红传

    在张爱玲热之前,最被中国人瞩目的女作家是“文学洛神”萧红。她23岁写出《生死场》,立刻蜚声文坛;30岁写出《呼兰河传》,首开中国“散文化小说”之先河,迅即成为一代文学经典。她的文学天才,正如自己后院里那些花草,恣意纵横,烂漫自然。而天才如她,却有着惊人坎坷的一生。她少年丧母,18岁又失去了最疼爱自己的爷爷。一生与汪恩甲、萧军、端木蕻良等三个男人有过情感纠结,而每一次跟新的恋人在一起时,都怀着上一个恋人的孩子;在文学之路上受到鲁迅的大力提携,成为鲁迅家的常客,却浑然不知许广平对自己的真实感受;32岁,她病死于香港,死前,病床前没有一个亲人……
  •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

    《南怀瑾的最后100天》为著名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晚年亲自指定的口述传记作者王国平,对南怀瑾去世前一百天生活的真实记录。一代宗师南怀瑾在生命最后关头的隐秘细节,在书中如画卷般逐次展现于世人眼前。南怀瑾对自己一生的回顾和总结,以及临终前对中国文化与历史的最后思考,尤其值得关心中国文化命运的人们深思和记取。
热门推荐
  • 刺杀太子殿下

    刺杀太子殿下

    重生后的苏蔷想要报仇,得先杀了当朝太子。她投毒,他把她按在墙上时“不小心”抖落了毒药;她射箭,他把她搂在怀里“手把手”教她;给他一刀总可以吧……可是!谁让你在我沐浴时进来的……
  • 晟艾之尘埃

    晟艾之尘埃

    十四年的暗恋,谁的殇,谁的恋?乔艾艾喜欢聂晟,全世界都知道,但他不知道。聂晟恨乔艾艾,全世界都知道,乔艾艾知道。夏夏喜欢聂晟,全世界都不知道,她自己知道。乔艾艾对聂晟始于初见,至于死亡。乔艾艾的死亡,全世界都知道,聂晟不知道。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神豪从吹牛纳税开始

    神豪从吹牛纳税开始

    吹牛有用吗?当然没用,那是因为吹牛不用上税。李天宇突然成为了“吹牛纳税系统”的宿主,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因为,只有他吹的牛,需要纳税……李天宇:我在帝都三环有一套房!系统:请纳税6000元,即可获得帝都三环住宅一套。李天宇:我有一辆保时捷卡宴。系统:请纳税850元,即可获得一辆保时捷卡宴高配车型。李天宇:我是商业精英!系统:请纳税58000元,即可对宿主进行全方位的素质提升。 QQ群:831734744
  • 玩转历史之宰相之王

    玩转历史之宰相之王

    一个雄心勃勃想要在仕途闯荡一番的公务员冯建国却在一次奇怪的日全食天象中无意回到中国历史最黑暗的分裂年代五代时期,更令他不可想象的是他居然不可思议的成为了中国历史上最出名的宰相之一——冯道。冯建国在经历了一开始的挫折困苦甚至牢狱之灾后,决心在这个本不属于他的时代走出一条与众不同的仕途,且看一个现代政治体制下的官员如何在古代乱世从身不由己成为桀燕皇帝刘守光幕僚开始,直到其后历唐、晋、汉、周,事四姓十君甚至契丹为官,展开一段辉煌的宰相生涯。-------------------------------------------我的另一本书《残唐侠影录》书号:56947虽然也是五代的故事,不过这本是武侠,又喜欢武侠的朋友请多提意见
  • 斗罗之废宅教宗

    斗罗之废宅教宗

    “报,教宗大人。《一拳教皇》漫画销量屡创新高,如今家家户户都在歌颂教皇大人的伟大!”“报,教宗大人。圣女殿下的新专辑《少年》广受赞誉,毒斗罗流泪称赞说‘仿佛看到了过去的自己’!”身居高位的玉小强微微一笑,继续抚摸着身旁的千仞雪。
  • 36计方圆人生

    36计方圆人生

    本书分:“修身篇”、“处世篇”、“事业篇”、“创富篇”、“爱情篇”、“社交篇”六篇,为读者指出一条由多谋善谋而渐悟方圆的人生道路。
  • 九灵大陆之天灵古帝

    九灵大陆之天灵古帝

    天道苍苍,强者为尊成王败寇,唯一法则弱肉强食,实力说话九灵大陆倒数第三位面的天灵大陆中,白家少年白阳玄在哥哥遇难的五年后,偶遇九灵大陆天尊境强者---玄龙子,从此走上一条不平凡的成帝之路..........
  • 农女难当

    农女难当

    顾子柒穿越了,成了一个有娘有弟弟没爹,随时会被饿死,还有俩极品爷奶的村。顾子柒表示,这点困难没啥,不就是发家致富走上人生巅峰吗,她喜欢。初见面,顾子柒拦住韩千离:喂,大叔,说的就是你,听说我爹救了你,你不仅不感恩,还害我们家被赶出家门,你是不是考虑一下赔偿?韩千离瞅了一眼眼前气鼓鼓的小丫头,咧嘴一笑……
  • 无尽之航海之王

    无尽之航海之王

    黑龙岛,恶魔岛,奇幻岛,亡灵岛,精灵岛,冰火岛?是天堂?还是地狱?元力战舰,科技战舰,魔法战舰?谁是海上霸主?深渊之海,死亡之海,迷幻之海,和平之海?谁能称霸诸海?经商?冒险?海战?任务?无限轮回,究竟应该何去何从?这是一个暗黑,航海,无限相结合的世界,一个奇异的真与假的世界,一曲英雄成长的赞歌,一群与大海共舞的热血男儿,一段不朽的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