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500000040

第40章 人治巅峰 (5)

那个时候,没有飞机、火车、轿车,也没有电报、电话,什么手机、呼机、传真机,一个也没有。大一统的中华帝国,地大物博,幅员辽阔,中央要掌握全国的情况,指挥全国的军、政;地方要请示汇报;干部要出差检查工作,相互调动等等,靠什么渠道呢?靠的就是驿站。

张居正时代,全国的驿站,就有1036处。有了驿站,就得有经费、编制;什么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使用驿站,朱元璋都做出了明确规定。说起来,朱元璋的规定不错,也很严密。更重要的是,谁要是不遵守制度,朱元璋这老兄还真下手收拾他。

当时,就有这么一件事:朱元璋的女婿,也就是驸马爷,利用驿道,运送茶叶贩卖,让人给举报了。朱元璋大怒,把这个女婿给杀了。还有一个地位很高的开国功臣,以为自己打江山功劳大,挺牛气,就不把制度当回事儿,结果也受到严肃处理。按说,朱元璋的制度定得不错,执行也可以,违反者受到的惩罚也够严厉了,那就不该发生什么问题了。

可惜啊,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儿!别的时候什么样子,不说了;反正到了张居正执政的时候,驿递制度,已经混乱不堪了。最主要的是,大大小小的干部,也不管是不是公务,都要使用驿道;因为公务应该使用的,就很不平衡,很理直气壮,超标准、高待遇问题突出。

大家都要使用驿道,而且都要超标准享用马匹食宿,那就得多花钱啊!驿站的经费本来有限,而且还不能及时足额拨付,如此一来,哪里够开销呢?有条件的地方,就想方设法创收,比如,让老板们利用驿道运送货物,等等,驿递制度简直就不成样子啦!

张居正当国,奋起振作,要恢复祖制,执行制度。其中,除了整理田赋、整饬吏治外,整顿驿递,也是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整顿驿递,阻力不小,工作量很大。但是,张居正有信心、有魄力、有手腕,效果不错。张居正的具体做法,就不具体说了,反正和朱元璋的做法差不多,按照张居正自己在私人信函里的话说,整顿就是要“尽复祖宗之旧”。

值得一提的有两点。一是张居正搞了实名制。干部因公务需要使用驿道的,在领取堪合也就是弛驿凭证的时候,都要登记自己的名字、职务等一系列信息,以便监督。这样,他就不能把特权给自己的亲属、朋友用了。第二点,不管是作秀也好、表率也罢,张居正的儿子回乡参加科举考试、他的弟弟在京病逝后送柩归葬,都特意声明不使用驿道;地方领导为了讨好张居正发给他们堪合,也被退回去了,还受到张居正的严厉批评。“为政必贵身先嘛,你这样做,不是让我违纪吗?”张居正义正辞严地说。

经过张居正大力整顿,特别是对违反制度的一批干部的严肃处理,一时间还真的见成效了:国家花的钱比以前少了,运转却比以前通畅了。这当然是张居正的功劳。他为此花的心血不少,得罪的人也很多。不容易!

可是,也仅仅是很短的时间,最多超不过十年,驿递制度又是一团糟了!不说比整顿前更差,可至少不能说比整顿前要好。到了这个时候,即使是又出了一个非常负责任的领导人,也只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近乎束手无策,也就只能听之任之了。

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权大于法之故也!人治国家,必然是特权国家。有权的人和他们的亲属子女,总是要追求自身利益最大化,必然破坏制度。破坏制度而又很少会受到惩罚,渐渐的,制度也就失灵了。

反辅为主的奥秘

前面已经说过,按照“宪法”——成文的和不成文的——规定和法定的政治体制,张居正的地位、职务,实际上是辅佐的角色。可是,事实上他的权力却是绝对的,事实上实现了他梦寐以求的独裁!而且这个独裁者不是别人,是作为臣子的张居正!

我看,在大明帝国,除了开国之君朱元璋,还找不到哪个皇帝比张居正的权力更大、受到的制约更少。儒家意识形态是反对独裁的,政治制度的设计也是不允许皇帝独裁的。当然,作为大臣,那就更不用说了。可是,张居正做到了。从这一点上看,张居正是很了不得的一个人。

不是“宪法”赋予张居正的权力,也不是体制上给他提供了基本条件,都没有。恰恰相反,“宪法”和体制,都是不允许他掌握并行使如此大的权力的。举个简单的不太恰当的例子:一个人是单位的副职,依法是“一把手”的助手,助手有什么权力呢?没有决策权的,只能是建议权。可是,他就能够做到单位的事情,一个人说了算,不管是用干部,还是花钱都得这个人点头才可以。你说,这个人是不是很了不得呢?体制上和法律上,是不允许他这样做的,他居然做到了。

客观上说,张居正刚刚上台的时候,小皇帝确实还小。这是一个客观条件。除此之外,他就没有更多的便利了。那么,张居正有什么办法呢?换言之,他能够独裁的奥秘在哪里呢?

根据我的研究,有这么几个方面。

第一点,张居正把皇帝他妈搞定了。

张居正外表儒雅、俊朗,很讲究穿戴,当时也就是四十多岁的年纪,沉稳老练,满腹经纶,应该是很有魅力的一个男人。

农民工的女儿、偷情成正果的李香儿,挺喜欢他的。仅从公开的表示也可以看出,李太后喜欢张居正,到了正常人所难以理解、正常的道理难以说通的程度。女人嘛,一旦真的喜欢上一个人,那是很有牺牲精神的。结果,她拼命压服自己的皇帝儿子,非要他听命于张居正不可,甚至在公开的公文里,明确写下了,皇帝到三十岁后才能够掌权的文字。

这一招很厉害,也很关键。直到张居正去世,那个已经成人的皇帝,也只能诚惶诚恐般听命于张居正。

第二点,张居正巧妙地把劣势转化为了优势。

按照“宪法”和体制,张居正是辅佐的角色,是参谋的职能。这当然是他的劣势。但是,他却巧妙地利用了这一点,把它转化成了优势。和第一点相联系,张居正事实上掌握了皇帝的权力。但是他又不是皇帝,对皇帝的一系列约束机制,张居正就可以巧妙摆脱了。

在传统政治制度的设计上,约束皇帝最主要的机制,是宰辅。比如在唐代,皇帝发布任何命令,如果宰相不副署,就不被承认。武则天称帝时代,有一个有名的大臣就公开说,不经凤台鸾阁,何谓诏旨?就是说,不经过宰相机构的副署,是违法的,那就不是诏书、圣旨,而是废纸一张!从这一点上看,传统的政治体制,有点像现代的内阁制国家。到了大明帝国,朱元璋想独裁,把政治体制给改了,可是后来慢慢的,这种制度还是在事实上恢复了。内阁虽然不是宰相机构,却差不多有点那个意思了。

现在的情况是,张居正身兼二任,少了一个最大的制约。

不仅如此,在正常情况下,内阁作为文官的代表,对于所有对皇帝提意见的干部,是要设法保护的。现在好了,惩罚干部,都是张居正的决策,他看不上的、得罪他的,就以皇帝的名义惩罚,官员中也没有了领头的出面保护了,那些个敢言直谏的“议员”和其他干部,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第三点,张居正认了“黑老大”,做到里应外合,天衣无缝了。

历朝历代,宦官干政是大忌。正义力量本来与宦官应该势不两立。可是,张居正不同。他甘心情愿认冯保为老大,对他毕恭毕敬,甚至可以说卑躬屈膝。因为这样做既违法又不道德,不能公开,只能是地下活动,所以是“黑老大”。这个“黑老大”在内,张居正在外,里应外合,如此一来,凡是他们两个想办的事情,很方便就办到了。当然,这其中,也包括办了不少好事。

第四点,张居正设计出了一套严密控制干部的制度。

核心就是考成法。这个考成法,表面看是提高行政效率的,实际上是体制上变革,通过考成法,把“议员”牢牢控制住了,通过“议员”,把中央各部门控制住了。这一点,任何皇帝也没有做到过。翻开历史,“议员”给皇帝提意见、弹劾首相的事情,简直是家常便饭啊!很多时候,皇帝迫于“议员”的压力,想干的事情不敢干;不想干的事情也不得不干。而张居正执政,“议员”都很乖,他几乎可以不考虑这个因素了。

第五点,张居正靠任用亲信控制施政。

重要岗位的干部,几乎所有的“议员”,都是张居正精心挑选的。听话的,用!不听话的,炒鱿鱼!

第六点,张居正有独特的指挥方法。

张居正指挥施政,主要不是靠公文,而是靠写私人信函。公文太格式化,太形式主义。而且张居正不能以内阁的名义或者首相的名义发公文、指挥地方和部门的。他就靠写信,纳公事于私谊,实实在在,有啥说啥。由于这些干部,包括军事将领,大多是张居正所信用的,也就不讲究什么法律程序了,只要知道这是张居正的意图,他们就照着干了。

有了上述六点,张居正执政,几乎是六六大顺了。

所以,张居正干成了别人干不成的大事,也干了别人不敢干的坏事。作为传统社会的一个读书人,张居正是成功的!作为传统社会的一个男人,张居正也是成功的!到现在还有那么多人吹捧他,张居正真是太成功了!

可以说,张居正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也登上了人治的巅峰。

同类推荐
  •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赵匡胤:黄袍加身的乱世飞龙

    本书记述了赵匡胤传奇的人生经历,既全面描述了他的文治武功,也深入挖掘了其成功的诸多要素,以及他作为皇帝最难得的人性方面的各个闪光点,让读者感觉仿佛穿越千年时空,零距离地聆听这位大宋CE0的成功哲学课。
  • 一个人的奋战

    一个人的奋战

    本书以翔实的资料,刻画了李家安和发生在他身边的典型人物,艺术地再现了一个优秀青年积极向上奋发努力的生存姿态,真实地再现了一个时代的特色。
  • 莫泊桑

    莫泊桑

    本书主要以其人物的成长历程和人生发展为线索,通过日常生活中富于启发性的小故事来传达他成功的道理,尤其着重表现他所处时代的生活特征和他写作的艰难过程,以便对读者产生共鸣和启迪。本书包括人物简介、思想点拨、经典故事、人物年谱和名人名言等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启迪性和知识性。
  •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李自成第六卷:燕辽纪事

    明末,农民起义风起云涌。崇祯三年(1630),李自成辍业,于米脂号召饥民起义。后与农民军首领张献忠等合兵,在河南林县(今林州)击败明总兵邓玘,杀其部将杨遇春,随后转战山西、陕西各地。七年,连克陕西澄城、甘肃乾州(今乾县)等地,后于高陵、富平间为明总兵左光先击败。
  •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英雄群体:尹浩洋法制新闻作品选

    本书为法制新闻作品选,这里的主要人物,除了巡警栾波是个二级英模烈士外,其它都是些很普通的警察或者检察官法官律师等等。就是在多年的工作中作者确实坚信我们的警察就是英雄——在共产党领导下的警察,是法制社会的基石,是一个奉献大于风险、辛苦大于艰苦的英雄群体。
热门推荐
  •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

    《励志名言集锦》主要内容包括:学习、理想、工作、生活、成功、家庭、青春、爱情、幸福、性格、美德、才能、求实、创新等。
  • 淡淡忧伤之青春校园

    淡淡忧伤之青春校园

    她,是一个孤儿,幼年丧母,父亲在开出租的时候出了车祸,从此孤僻自卑,极不合群。她,家庭条件良好,拥有自信的笑容,乐观的心境,人缘很好,是大家眼中的【乖乖女】当她遇上她,会发生怎样的故事?————————————————————分割线———————————————————本文非穿越,非重生,非魔幻,就是典型的校园文,不喜勿喷。
  • 山野庄园

    山野庄园

    一个远离尘嚣的山野庄园和有些技艺的咸鱼庄园主的故事。
  • 来自娱乐圈的泥石流

    来自娱乐圈的泥石流

    记者招待会上美女记者丁佳玲:“方先生,很高兴采访你。”方宇面无表情:“你高兴的太早了……”“来自丁佳玲的负面情绪+787……”重生平行空间,随身负面情绪系统,从快男开始,一步一步带崩娱乐圈画风。————————群聊:641727844,吹牛水群。欢迎加入~
  • 邪王的懒妃

    邪王的懒妃

    懒人系列终回本:常言,偷得浮生半日懒。当不能偷得浮生又想懒时怎么办?当然是光明正大地懒啦!从小懒到大的庄书兰就是这样想的!当前世成为记忆时,庄书兰更是决定将这懒人做到底。管他冷嘲热讽也好,闲言碎语也罢,她庄书兰不会因此而改变!且看懒人如何笑傲官场沉浮,冷看朝野纷乱!————情景一:“美男,来,给本姑娘笑一个!”一手托起某男精致的下巴,拇指轻刮着脸颊,“啧啧,这肌肤,比姐姐我的还要好!哎!平日里用的是哪个牌子的保养品啊?”……某男呆状,第一次有种叫耻辱情绪袭上了心头——他居然被一个还未并笄的小女孩子给调戏了!情景二:“跟了本宫,他日你就是一国之母,光宗耀祖!”某男拦下某女,半带着威胁地喝着。“光宗耀祖这件事,不归臣管,你去找别人吧!”轻弹去不知何时落在肩膀上的树叶儿,微微一笑,“时辰不早了,臣得回府休息了!”情景三:“你想从这游戏中退出?”媚眼一抛,却让人不寒而颤。“我还有权力说不吗?”某女惨淡一笑,带着狡黠,“既然是你将我带入这游戏中,你怎么可以置身事外?所以,我们成亲吧!”情景四:“……新娘请下轿!”第一声,无人答应……“请新娘下轿!”第二声,还是无人答应……“请新娘子下轿!”直到第三声时,轿里忽地传来慵懒的声音,“呀!我怎么睡着了?四儿,现在什么时辰?为何迎亲的轿子还不来?”————〖精采多多,敬请期待。〗————懒人系列:总裁的懒妻帝君的懒后懒凰天下风流佳人系列:风流女画师新坑:轻松+现代+都市+网游+青梅+竹马=恋上恶男友情链接:逍遥王爷的穿越妃本色出演绝焰煞神
  • 百事可乐阿

    百事可乐阿

    “十六遇你”“六十与你”——马嘉祺遇到步伐一致的人真的很重要.——柯乐渝
  • 尼采哲理诗歌

    尼采哲理诗歌

    弗里德里希·威廉·尼采,德国著名哲学家。西方现代哲学的开创者,同时也是卓越的诗人和散文家。“谁从根本上是教师,谁就只在与他的学生的关系中严肃对待一切事物——甚至他本身。”这句富有哲理性的格言出自《尼采哲理诗歌》。《尼采哲理诗歌》收录了大量的格言与诗歌。读读这些,必定让你深受启发。
  • 神以通灵

    神以通灵

    现实的生活中,隐藏着一些非凡能力的人,他们能看见灵、驱使灵做一些事,或是与灵配合以战斗,这就是通灵人,沟通阴阳两界的通灵人。麻苍葉出生于通灵人世家,十五岁的他只身来到国都贝京,目的,是为了寻找合适自己的强大持有灵,以完成从小就奠定的梦想——通灵王。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重生之我要做宅男

    重生之我要做宅男

    这是一个宅男的养成故事,没有拯救世界,没有称霸世界,只有风轻云淡。这是一本重生者以读书为目的,有爱情,有友情,有热血,从一个装修工,慢慢变成一个宅男,从农村到城市,从荒山到大海。这是一本第一人称的都市小说。在这个第三人称浩如烟海的起点里,希望给大家有不一样的品鉴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