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55500000053

第53章 铁血打压 (2)

到孝感讲学,那显然是故意给张居正示威了。在溜须拍马盛行的年代,何心隐敢这样做,应该说,他绝对是有胆识的人,是难能可贵的,值得敬佩的。

通缉何心隐的布告,到处张贴。罗织的罪名,也挺吓人。按照现在的说法,那些布告的内容估计都是相当于诸如反党反社会主义,还可能有煽动推翻政府之类。

老百姓并不认识何心隐;但是,大家都觉得当局给何心隐罗织的罪名太牵强附会,太不像话。据知情人记载,当列有何心隐的所谓罪状的布告张贴出去以后,大家异口同声,说纯粹是胡说八道,纯粹是诬陷好人!有的甚至捶胸顿足,长吁短叹,不忍再看下去了!

可是,老百姓也只能发发牢骚,如果你气量小因此被气死,那也是活该!反正国家的任何事情,老百姓说了是不算的。所谓人心向背,那也只是说说罢了。权力,只有权力才是值得畏惧的。对当权者来说,他们最怕的,是丢掉权力;只要权力在手,何惧之有?老百姓不是议论纷纷吗?那就是要看看,到底谁说了算!

所以,不仅要逮捕何心隐,还要永远封了他的口。或者说,当权者要逮捕、杀害何心隐的决断,丝毫没有受到影响,或许,是更加坚定了。

恰在这个时候,湖北的领导调整了。为什么调整,我说不好,反正调整了;而新来的一把手王先生,对张居正更加效忠,领会意图更加完整准确。另一方面,既然王先生的后台很硬,那他胆子也就格外大。

于是,这个刚刚上任的领导,就决定赶快把何心隐处理掉。

何心隐是名流,要杀他,总要有点借口,最好能有口供。这样对舆论也好有个交代。于是,王先生就审讯何心隐。与后来我们了解的不少有名的非暴力持不同政见者一样,何心隐也是不会承认自己有罪的。不但不承认有罪,他还要大声说,当局逮捕他,这才是犯罪!

“不动大刑,量你不招!”这句话诸位耳熟能详。估计这话,一定也给何心隐说过。简单说吧,当局严刑拷打,何心隐宁死不屈。最后,湖北的“一把手”王先生可能威胁何心隐说,你要这样的话,那别怪我不客气,我就送你见阎王!

“哈哈!”何心隐大笑,“就你?”他轻蔑地说,“你敢杀我?”王先生被激怒了,“你以为我说了玩儿的吗?”“你不敢杀我!”何心隐坚持说,但是,他话锋一转,说,“杀我者,张居正也!”王先生什么反应,我们无从知晓了。不过他杀何心隐的底气一定更足了。

能够有口供当然更好,真没有口供,也无所谓!无非换个法子罢了。这个特能领会领导意图的王先生,于是交代了那些狱警,让他们完成一项光荣任务——棍棒和沙袋伺候!所谓打压,还真是名副其实。棍棒打,沙袋压,转眼间,何心隐就呜呼哀哉!

死了,也就死了。谁也不敢追究幕后指使者,甚至,提出这个要求也是危险的。然而,颠倒是非,不吝杀人者,即使不受到现实的惩罚,也必然受到历史的审判。杀何心隐,确是张居正的一大失着!

专家韦先生对张居正评价很高,他站在张居正的立场上评论说,对何心隐这样的人,“本不必采取断然杀害的办法来消除其影响”,实际上,“杀害了何心隐,并不可能铲除其思想影响,相反,却使其名声更高,甚至成为一部分人的偶像,博取得很大的同情。”他还说,“(张)居正此举,四百余年来一直受到批评,可说其所得远未偿所失。”

两位热血学生的惨亡

张居正这个衣着考究、满腹诗书的领导人,以儒雅俊朗闻名。可是,实际上,他却是一位心胸狭窄、心狠手辣的阴险政客。如果说,何心隐之死,是因为作为持不同政见者,受到当局的残酷迫害,并不是个别现象——专制政权迫害持不同政见者差不多是常态,还不足以说明这一点的话,那么,两个诸生——相当于我们现在说的学生吧——的死,完全能够让我们看清张居正这个人的真面目了。

本来,这两个学生,都是江南的无名之辈。一个是宛陵的吴同学,一个是芜湖的王同学。在惹祸上身之前,他们互相也不认识,国人更不知道他们是何许人也。我敢断言,这两位学生,是性情中人,也是胸有大志的热血青年。为什么这么说呢?

如果是死气沉沉、碌碌无为之辈,那他们就不会惹来杀身之祸。要我说,一个国家,多一个热血青年,就多一份生机和活力,多一份希望。但是,当权者未必都这么认为。有的当权者,喜欢的是小绵羊类的青年。吴同学和王同学他们摊上的国家领导人,就是一个心胸狭窄的、喜欢小绵羊式人物的独裁者。

按说,他们两个人,远离京师,默默无闻,和国家最高实权人物,不沾边儿的。可是,当年,因为张居正的父亲死了,引发了一场政治风波,在全国造成了很大影响,可说是举国为之震动。吴同学和王同学,这两个学生,就是这场政治风波的余波的牺牲品。

照理说,两个学生,和中央的政治风波也不沾边儿的。可是,他们一定是特别关心政治的年轻人,对中央发生的政治风波比较了解,也有自己的判断。可是议论一下不就得了?学生吗,关心国家大事,指点江山,也很正常的。吴同学和王同学呢,不光议论了,还想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他们互不相识,表达方式倒颇是相似。

话说有一个后来非常有名的人物,进士及第后,还没有正式分配工作,在刑部实习,当时称为观政进士,名叫邹元标。这个人因为给张居正提不同意见,受到严厉处罚,腿都给打断了,还要发配都匀。

邹元标是一位非常正直、有大局意识的人。后来清算张居正的时候,作为受过张居正残酷迫害的邹元标,却是为数不多的站出来替张居正辩护的人之一,而且正是在他掌握权力的时候,替张居正平反。这应该是他人格的明证。当时,作为一个实习生,邹元标没有什么派啊系的,也没有人指使,更没有什么政治目的和利益驱动,仅仅秉持良知和正义感、责任心,冒着很大的政治风险——因为张居正已经以皇帝的名义明确说了,谁再敢提不同意见就严惩不贷——表达了自己对事情的看法,因此而遭到严厉惩罚。这其实是无论如何也说不过去的。可以想像,当时举国上下,私下里一定是议论纷纷,人心不服。

这个消息被关心国家大事的吴同学知道了。他细细盘算着邹元标的行期,自己日夜兼程赶了数百里,在京口,终于迎到了邹元标。吴同学紧紧握着邹元标的手,表达无限的钦佩之意,感慨正直之士遭受的不公平待遇。瞧瞧,这个吴同学,确实是热血青年吧?想像一下吴同学的行动,他赶数百里路去见一个受到当局迫害的发配罪犯,以及和邹元标见面的场景,确实很感人,甚至可以说,催人泪下啊!

吴同学挥泪和邹元标告别,回到家里,热血沸腾,气愤难平,他不顾长途奔波的辛劳,挥笔写了一封洋洋洒洒上万言的信。因为是寄给国家领导人的信,所以也叫万言书,批评张居正这样做,是很不对的,是很失人心的。

可能那个时候给领导人的上访信还比较少吧,反正张居正还真的看到了这封万言书。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学生,也对张居正的做法看不下去,就假托闲置在家的海瑞的名义,写了一份奏疏,攻击张居正。仅仅是巧合,时间上的巧合而已。实际上吴同学和王同学,根本不是一个地方的人,相互也素不相识的。

按说,两个无名小卒,张居正完全可以一笑置之的。堂堂国家最高实权人物,堂堂中华帝国的掌舵人,犯不着和两个提意见的无名小卒计较的。

张居正不会不知道,臣下(包括他张居正)劝谏皇帝,按照惯例,不能惩罚提意见的干部,不说别的,你惩罚他,他就有了名气啦!当年海瑞痛骂嘉靖皇帝,言词之激烈、用语之尖刻,真是史所罕见。嘉靖皇帝要杀海瑞,张居正的老师徐阶就说,海瑞这样做,就是想出名,你别上了他的当,不理会他,是最好的处理办法。结果海瑞真的保住了一条命。对待干部如此,对待无名小卒,更应该如此。

何况,哪个领导人会没人提意见甚至骂娘呢?古今中外,除个别的领导人,对一般群众提个什么意见,表达下不满,只要是非暴力的方式,谁会当回事呢?可是,张居正就不能容忍。他咬牙切齿,不杀不足以泄愤!

领导的意思,下面明白了,那就赶紧去落实。但是,仅仅给领导人上书提意见,那是很平常的事,怎么够杀头呢?张居正培养使用的干部,确实不简单,他们居然说,这是一起有组织、有预谋的大案!用现在的话说,他们的意思是,这相当于有组织有预谋的反革命或者说反政府的大案!

可是,这两个学生,相距遥远,素不相识,你硬说他们有组织有预谋,他们怎么会招认啊!

当然,招认了,也是死,不招认,也是死。区别仅仅在于死法而已。如果招认,当然可以“名正言顺”处决;如果不招认,就打!打还不招认,就断其食物。

吴同学本来就挺勇敢——不然他会奔波数百里去见邹元标吗?再加上受到邹元标的感人事迹的感染,真就是宁死不屈。他年纪轻轻,胸怀大志,还没有报效国家、报答父母,当然也是不愿意死的。所以,不给食物,就吃自己的棉袄里的棉絮,棉絮吃尽了,又吃粗布……能够吃的一切都吃尽了,还是没有死!

是急于给张居正汇报情况,还是首都那里催得挺紧,我说不清楚,反正办事的人等不及了,就用沙袋压住吴同学的嘴,把他压迫窒息而死;对王同学,他们也采取摧残、折磨的方式,最终将其迫害至死。

提意见的门生被整得家破人亡

当下,我们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新闻:这个国家要弹劾总统、那个国家国会通过了对政府的不信任案,又或者有的国家议会要求罢免某个重要人物的重要职务。

其实,这样的情况,在明代的中国,也是很常见的。除了皇帝,任何一个政务官,似乎都难免要经受这样的考验。当然,结局如何,那真要听天由命了。

遇到张居正这样的领导人,弹劾他的“议员”们的日子,就相当不好过了。现在,我就给诸位讲述这样的一个故事。

事情要从隆庆五年,也就是张居正全面执政一年前说起。

这一年,内阁的“二把手”张居正,当了一次会试(即录取进士的考试)的主考官,这一年登第的进士中,有一个叫刘台的江西人。他的试卷,是张居正亲自阅判的,结果,刘台中了二甲第四名。按照当时的规矩,刘台就成了张居正名副其实的门生。

同类推荐
  •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

    南丁格尔自幼就怀有崇高的理想,她认为生活的真谛在于为人类做出有益的事情。做一个好护士,是她生平唯一的愿望。为了这个夙愿,她把自己的一生都献给了护理事业。
  •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居里夫人自传:不虚度的一生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爱因斯坦最为推崇的女科学家,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第一人。北京国际关系学院教授、著名翻译家陈筱卿译作,经典作品权威呈现。居里夫人用一生诠释:把人生变成科学的梦,把梦变成现实。比成功更可贵的,是一个纯洁而高尚的灵魂。本书分两部分:第一部分语言直白、坦诚,是一个普通女孩通过自己的刻苦努力,顽强奋斗走上科学之路的真实写照;第二部分是由居里夫人撰写的丈夫皮埃尔·居里的传记,通过居里夫人的记叙、两人的书信和日记、他人的评价等多个角度展现了皮埃尔·居里的高尚人格魅力。
  •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俾斯麦(名人传记丛书)

    从纨绔子弟到铁血宰相,他狡猾诓骗欧洲20余载;他凭借铁血暴力三次战争一统德国,震荡欧洲格局;他独裁守旧,镇压工人运动,却又建立了世界上最早的社会保险制度;他骄傲、自负,不分敌友,却是德国近代史上最杰出的政治家和外交家。
  •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埃德蒙·伯克评传(谷臻小简·AI导读版)

    英国著名自由主义政治家试图把保守主义者伯克的政治思想置于具体历史语境中品评,试图达到“同情之理解”。
  • 中国名人地图

    中国名人地图

    本书是彩色中国文化地图系列丛书的一种。编者应用地图的理念,从地域范围来关注中国名人,解读人与地的关系,以名人的“功名、事业、文章”为经,以文化影点为纬、勾画出一条卷名人与地域、文化、历史交相辉映,绚丽多彩的名人地图。版式设计贯穿“文化地图”的全新理念,将300余幅包含多种文化元素的精美图片与流畅生动的文字有机融合,不仅让读者神游于全国各地的名人景点,饱览美不胜收的文化景观,更让读者从不同角度了解名人,并从中获得地理、历史、文化、旅游等方面的知识和全方位的艺术享受。
热门推荐
  •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流浪的权杖——晋文公传

    晋文公,姓姬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春秋五霸之一。晋献公之子,因其父晋献公宠爱骊姬,便废太子申生,立骊姬之子为嗣,重耳(晋文公)也遭到骊姬之乱的迫害,在其舅舅狐偃、好友赵衰等一班文武贤才的护送下离开了晋国,并流亡国外19年,在其流亡期间先后到达过狄、齐、曹、宋、郑、楚、秦等国,受到狄、齐、楚、秦等国的礼待。这期间,他先后与狄国公主季隗、齐国郡主齐姜相遇,并与她们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继而结为夫妻。在流亡的19年里,晋文公尝尽了人间的酸甜苦辣,也了解了各国的风土人情,丰富了政治经验,为他后来称霸诸侯创造了条件。本书为你一一阐述了晋文公的传奇传奇一生。
  • 神级祖龙诀

    神级祖龙诀

    练神功,得神通!为誓言,为师表!教化弟子,脚踏天才……一位逝去的地球老人,在即将度入轮回前,偶得无上神血,重生神武大陆……
  • 一个有神仙的地方

    一个有神仙的地方

    本书从很久以前的一个小国家写起,叫黑鸡国。黑鸡国一天之内被河里的两个妖怪灭掉,国王和王后被杀害,公主和王子被神仙暗中救到了附近的昌齐国去。这黑鸡国的故事开始了,各类妖怪都想在国内起到更大的作用,争当一国之首。他们开始施展妖术,变成各类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另一位主人公云地从穷困少年,到不停奋斗,成为一位高僧,后又贪图享受......文中还通过各类人物细致的心理描写来表现各类人物,还描写了美丽的自然风景等。文中还描写了遥远的月球,以及神仙在天上的生活等。
  • 魔帝的天界小公主

    魔帝的天界小公主

    活泼可爱丞相小姐vs冷面傲娇王爷身带阴谋而嫁进魔界的天界公主vs神秘强大的魔帝追夫火葬场vs追妻火葬场九重天帝姬羽落因为和姐姐们玩游戏输了而擅自驱动往生盘却附身到丞相小姐身上。她也太幸福了吧!爹娘都把他供的跟宝贝儿似的,还有九个帅气的哥哥疼爱,整个家里,她就是掌上明珠啊!羽落感觉自己也太幸福了吧!可是原主为什么要自杀啊!因为她要嫁给一个残暴不仁的王爷……
  • 绝色倾城:很魅很狐狸

    绝色倾城:很魅很狐狸

    她原是一只九尾雪狐,为逃避女娲娘娘与雷神的追杀,元神出窍穿越异世大陆。怎奈魂魄附体之时,选人不当,三天后,就沦为了亡国公主,开始了生死一线的逃难。天,这人类的世界怎么也得修炼?无奈小狐狸只好发挥魅力,攀升魔法巅峰。
  • 追想

    追想

    14-17岁的真实自传讲述着三年初中懵懂的我在那时候碰到了属于自己真正的爱情,其中丰富的经历讲述了我跟初恋女友的那些美好记忆,初恋的懵懂让你打开了爱情的一扇门,作者的初恋女友是个什么样的人?让我们一起打开这一篇章。
  • 《暗夜鬼杀》

    《暗夜鬼杀》

    他一个世家废柴全心充满了复仇突然获得了新生会是怎样的情形
  • 恒道

    恒道

    自古顺道者生,逆道者亡。有人云:修炼一途乃逆道得强身。有人云:修炼一途乃顺道得长生。绝巅上有人云:天有道,滋长万物,亦压制万物。修炼一途应为顺道而修,逆道而行,最终创己之道!何奉他道乎?
  • 桑已落

    桑已落

    所有的人都在写穿古代,皇帝爱,斗女二,所有人都只在意那些身带光环的女主。其实,那些深宫中的每一位妃子,都有自己,不为人知的故事。桑之未落,其叶沃若。于嗟鸠兮!无食桑葚。于嗟女兮!无与士耽。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自我徂尔,三岁食贫。淇水汤汤,渐车帷裳。女也不爽,士贰其行。士也罔极,二三其德。——诗经,氓
  • 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时尚女王:时尚大咖自爆圈内潜规则

    真实+残酷:资深时尚界大咖自传体式小说(作者在时尚圈从业20年,顶级大咖);最经典的商场、职场实战小说名利场+女人大戏:一部活生生的现代版《后宫甄嬛传》独家揭密:一本书解密中国时尚圈的浮华与龌龊。这是一个由谎言和假象堆砌而成的行业,“真相”被禁忌和封杀。在本书中,大量的时尚圈内幕、行业秘密、交易和潜规则……都将浮出水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