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5678500000018

第18章 问道罗闻

上午依旧是罗闻老先生的“近代史纲要”。

罗闻是位七十余岁的老头子,头发雪一样的银白,平时为人温和,讲课时却言语犀利,一针见血。

下课后,包摆上“子弹”的顶部,江风瞄了一眼门口,急匆匆推开桌椅,踏出教室,紧跟在罗闻身后。

穿过走廊大半,离人群远了,江风才一步与他并肩,恭敬地问:“罗先生,我有问题想要问您。”

罗闻早就注意到江风,此时和蔼地颔首:“你说吧。”

对于江风,他印象深刻。毕竟,在他的课堂上,能认认真真听上两个小时就属实不易,还能时不时举手提问的,就江风一个。

“您今天讲,‘无忧君’平定人族三百年内乱,改人族联盟为星际议会,却放弃了‘海神’改良过的相对公平主义,施行叛贼拥护的‘分凡制’。我想来想去,很不理解。”

罗闻沉吟片刻,没有直接回答,反问道:“你是对历史感兴趣,想研究历史吗?”

“不是。”江风摇着头,诚恳地说,“但搞不清楚这个,做事就会犹豫,心就不够坚定。”

“哦,对,你应该快要当上正式督察了吧。”想起江风的身份,罗闻恍然,赞许地点点头,一面向前走,一面说,“你认为‘分凡制’如何呢?”

江风已经思考过很久,此时毫不犹豫地回答:“错误的。”

“为什么?”罗闻目光移动,不置可否,饶有兴致地问。

“所谓‘分凡制’,即是将议会公民分为两类,一流及以上,家族子弟,军方编制,三者均不满足,就是凡者。对于凡者,限制灵装,禁售灵药,每月发放定量钱财,无需工作就能维持相对宽裕的生活。”江风娓娓道来,将自己的记忆倾倒出来,“客观上,分凡制维持了社会稳定,减轻了……”

“停。”罗闻打断了江风的长篇累牍,“那不客观的呢?”

“安逸,太安逸了。”江风昂起头,与罗闻对视,“畏惧危险,贪图安逸,不思进取。平庸者尚且不论,有天赋者也会满足现状,不愿发挥自身才能。反正什么也不做都能活得很舒服,为什么要费心费力,去努力学习,认真修炼,刻苦研究呢?凡者占据人类总数的九成,人人都这样想,这不是社会的倒退吗?”

“太过主观。”罗闻脚步变缓,思索着,“首先,历史没有错误,嗯,历史没有对错,只有适宜与不适宜之说。”

“请先生明言。”江风依旧恭敬道。

“平等公结束封建制,不是封建制错了,而是技术发展,民智开启,封建制落后了,平等的浪潮适宜于那个时代。去跟不识字、不明理,存活都难以确保的原始人大谈自由平等,这就叫不合时宜。”罗闻语速不快,口齿清晰,“海神为相对平等主义的‘人人平等,劳者多得’增加了一句‘能者优先’,那是因为第一次星际战争后人才凋零,人族需要顶尖战力来维护种族延续,海神的改革就是合乎时宜的。”

江风低头沉思着,不敢插话。

“那么,近代史上第三次重大改革,无忧君推行分凡制,必然也是顺应时代的选择,是合时宜的。为什么?”罗闻转而向江风提问,锐利的锋芒从厚实的眼睛片下投射出,刺在江风脸上。

“书上没详细写,”江风回忆着这些天阅读的书籍,试探性地说,“您也没讲。”

“为什么?”罗闻步步紧逼,说着同一句话,但江风听懂了,这是另一个问题。

“因为,因为信管律,”江风在四周踱步,思绪翻涌,“因为不能说!”

“对,也错。”罗闻顺着走廊向前,不自觉加快速度,步伐稳健,丝毫不像一个年老体衰的老者,“没什么不能说,只不过你没资格没能力去了解。你做过多少案子了?”

江风想了想,确信地回答道:“参与过的,十七八件。”

“就在明城里参与二十件案子,就看到了明城流光区这个小小的角落里的少许暗处,你就能去指点凡者,去否认分凡制,去指点这个世界了吗?”罗闻的话语带上课堂上那股犀利见血的气势,逼问着江风,“你知晓明城其他凡者的所思所想吗?你去过高墙之外,见识过荒原上的星兽么?你去过水都,去过岩城,去过上京吗?你离开过原始星吗?你知道一个昼夜等同于一个月是怎样的生活么?你知道不同重力条件下如何健康生活吗?你见识过星际战争的场景么?你没有亲身去做这一切,有什么资格谈社会制度的合理性呢?”

江风被这一连串的问题搞得发懵,有些不服气地说:“经历得少,不代表不能发现问题。”

“见识得多,才能去解决问题。”罗闻毫不客气地驳斥回来,“如果你只是对历史对制度感兴趣,我很乐意跟你讲讲我的观点。但你是督察,是要去处理问题。我看得出,你还想去解决问题的根源。那么,你只有一条路可走。”

罗闻顿了顿,缓和了语气:“不是一味空想,不是嘴里瞎说,而是去看,去见识世界的千姿百态,去做,去亲身经历时代的变迁。”

江风愣在原地,哑口无言,内心回想着罗闻老先生所说的话。

“人是复杂的生物,凡者是人,我们也是人。”罗闻完全恢复了那副谦和文雅的读书人模样,“要有宽广的视角,要有辩证的思想。一味死读书不适合你,今后少来学园。”

说完这段话,罗闻不再管江风,自顾自迈下台阶,朝着曲折小径走去。

江风站在走廊尽头,忽然深鞠一躬:“先生,我明白了,我相信您!”

话语中不再是那种客套的诚挚,带上了真心的敬佩。

罗闻没回头,没应声,越走越远。

远到快要消失在视野尽头时,老先生轻声叹口气。

孩子,你这样说,就是不明白啊。

同类推荐
  • 湮灭后记之混沌天

    湮灭后记之混沌天

    本小说为伪系统文,但其实是Meta类小说,很多地方还请各位读者做好心理准备。这是个可能并非常识之内的故事,可能很长,可能很短,他们都知道自己身处于一个谁创造的世界,创世主也一同生活在里面,这种情况不知是搞笑还是灵异还是奇幻还是魔幻还是玄幻之类,不管如何,这就是个中二又神奇的故事。大概是这样吧。那么,故事开始了。
  • 权罪之门

    权罪之门

    曾经的权臣,被最爱的人陷害,却因非自然的力量苏醒。不想再存活于世,却又被命运推到了权力的巅峰。
  • 入圣系列2

    入圣系列2

    凌腾云,一位爱情事业双受打击的孤儿,感觉人生无望的情况下选择了自杀,却不想在机缘巧合的情况下获得了百年前武林中竞相争夺的绝世武学秘籍,死而复生的凌腾云的继续续写人生的精彩。(情节纯属虚构,请勿模仿)
  • 剑之信条

    剑之信条

    一场大火烧毁了一个不知名的小学校,也燃起了一个孩子内心的火焰,刚开始,他仅仅只是想要复仇
  • 逃生杀机

    逃生杀机

    惨烈逃生只为抓住一线生机,秦天不能接受死在这里。
热门推荐
  • 阎罗战天

    阎罗战天

    阎王要你三更死,谁敢留你到五更?仙帝魔神又怎样,天地往生我做主,轮回盘上有你名~我是阎君,尔等还不速速来拜!
  • 闲说旧梦

    闲说旧梦

    这是旧时的梦。梦里有一人,对我很好。他像朝阳,也似清风。是夏日急雨,是冬日飞雪。爱之一字何其承重,要用一生来把它摆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 摄政女儿国

    摄政女儿国

    嫣然一笑已倾城,杏花纷落遇佳人,微风轻抚河边柳,戏看鸳鸯入林深,幻影如梦亦如真,流年往事化作尘,休怨天公垂恩晚,情定不离从此生。城市打拼多年的退伍军人小石,生活如同他的名字般平凡,可是命运突然眷顾到他,让他获得穿梭于女儿国和现实世界的能力,贤良温婉的女皇,英姿飒爽的女将,端庄秀美的邻家姐姐,可爱活泼的众多妹妹,上古封印的女神,传说中的美人鱼鲛人,柔软无骨的蛇女,高傲冷艳的龙族公主,全都投入小石的怀抱。更新继续,美女陆续登场,欢迎围观!!(本文是YY但不只是YY,一定有你喜欢看的东西)
  • 玄幻!我要重归天道主宰

    玄幻!我要重归天道主宰

    万物主宰,主宰万物生命的诞生是该顺其自然的好,还是亲力亲为的好呢?我不是一个好人,但我是一个好的主宰!!!这是一个华夏小子重归他自己主宰的世界的故事;你是不是想问我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啊!!!嘘~我偷偷的告诉你哦,但你千万不要告诉别人啊!嘻嘻~故事就在后面的书里,自己看吧!!!
  • 天行

    天行

    号称“北辰骑神”的天才玩家以自创的“牧马冲锋流”战术击败了国服第一弓手北冥雪,被誉为天纵战榜第一骑士的他,却受到小人排挤,最终离开了效力已久的银狐俱乐部。是沉沦,还是再次崛起?恰逢其时,月恒集团第四款游戏“天行”正式上线,虚拟世界再起风云!
  • 张氏修仙录

    张氏修仙录

    一个修真界的小家族,齐心协力,共向创建了一个大佬家族
  • 阳光陪伴着有你的我

    阳光陪伴着有你的我

    几年前的韩稚冰不够漂亮,不够可爱,不够活泼,她像活在黑暗世界的幽灵,可为什么有人将她从黑暗中解救出来却又把她狠狠的推回去,她在烈火中重生,化为他最重要的人,让他尝试一下从云端跌入谷底的痛楚……
  • 八零福宝小甜妻

    八零福宝小甜妻

    【日常温馨,宠文1V1】苏欣重生了,重生在八十年代的大山里,村民大字不识一个,普通大学毕业的她,瞬间成了天才中的天才。荒凉贫瘠山沟沟,坑坑洼洼黄土地。连电都没有的日子,着实苦哇哇。苏欣拖着腮,靠着后世的学识,本想带着大家挣几个小钱,谁料成了品牌服装设计师、民营企业家、基层干部、校长、房地产商……一无所有的小山村,更是一跃成为全国最强村。修路、拉电、建学校、图书馆、医院、大卖场、旅游胜地……全出自一人之手!村民都说:“苏老师哪里都好,就是没对象。”……直到某一天,某人将她拉到角落。男人眉目深邃,瞳孔里尽是她的倒影:“苏欣,本子房车人都给你……”苏欣被他炽热的目光看的满面通红:“嗯,要是不答应呢?”“家务我包、衣服我洗,三餐不带重样的。”“……”于是没有对象的苏老师,一夜之间成了莫太太。
  • 也许明天也许后天

    也许明天也许后天

    一个反复重演的梦境,是前世的执念还是未来的预言。他以为生活本该平平淡淡,偶尔喜怒哀乐,或许沧海桑田,直至生命终结。却恍然发现,前世今生亦真亦幻,黄粱一梦,一梦千年。暂停更新中
  • 大唐马王爷

    大唐马王爷

    世间没有不朽,残棺中陈列糟粕般的金丝莽袍、遍洒浮绿的铜钱。虔诚的颂扬难以牢记,而有人执意要抹掉的故事,让人口口相传。贞观十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