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6336900000001

第1章 扩大你的影响圈,缩小关注圈

扩大自己的“影响圈”,缩小“关注圈”

01

2017年6月高考成绩放榜的时候,一位北京文科高考状元很坦白地说:“农村地区的孩子越来越难考到好的大学了,现在的状元大多是家庭好、父母也厉害的。”这个新闻一经播出,便引起了网友的一片哗然,但很多人也不得不诚恳地点头称是:寒门难出贵子,贵门更易上位。这位状元就是个典型的贵门子弟,父母是外交官,从小被精心培养,周游列国,兴趣广泛,在丰富的教育资源下,考上好大学便是水到渠成的事。

我也认同好的父母是子女的贵人,有资源、有学识、有远见的父母,其子女更易出类拔萃,这是毋庸置疑的事实。阶层决定资源,父母决定你的起跑线。可是,这也并不代表那些不小心投胎成为寒门子女的人,就永远只配屈居人后。明知自己出身寒门,却心甘情愿低人一等,不力争上游,只会唉声叹气地抱怨父母,这种人才是真正的loser。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说,积极主动的人会专注于“影响圈”,弱化“关注圈”。“影响圈”指的是只要尽力就能改变的事,“关注圈”是指无论怎么努力都改变不了的事实。出身寒门,这是“关注圈”,改变不了,就只能接受,但余下的人生路是你的“影响圈”,拼尽全力,就有扭转乾坤的可能。

牛人都在默默地扩大自己的“影响圈”,而缩小“关注圈”。一方面他们会妥协于某些命中注定的事,但又会在可扼住命运咽喉处全力以赴。

02

近日重看米歇尔·奥巴马的传记《人生真相》,发现她就是那种明知寒门难出贵子,也要拼尽全力的女人。

身为黑奴后裔,她天生受到白人歧视,父母处于社会中下层,但她从没抱怨过。她接受自己的身世,但从不以此作为自己低人一等的理由。她从小就极度自律。据她哥哥回忆说,年轻时他每次打球回家都会看到米歇尔在学习:他在看电视,她在学习;他关掉电视去睡觉时,她还在学习。为了能在拥挤的公交车上看书,她会先坐车倒回几站,然后再上回家的车。这样就可以保证坐着看书,虽然多花了30分钟,但是争取了更多的学习时间。因为家里空间小、又吵闹,她会在早上4点半到5点之间起床,这样就有安静的时间学习、思考。这个早起的习惯,直到她成为美国第一夫人依然风雨不改。为了减轻父母的经济压力,放假时她会勤工俭学:做临时保姆、训练犬只、在装订厂上班。

纵使家庭条件比不上很多同学,但她从不懈怠。后来她考上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这是她阶层上升的第一步。对于寒门子弟而言,教育是改变命运的唯一转机。毕业后,她打败了众多男性竞争者进入律师事务所,成为极少数的女性律师之一,薪水比她父母加起来还要多很多。这时她正式跃升为精英阶层。

在传记里,她说她遇到过无数挫折:身为一个黑人女孩,身边同学会告诉她“一个黑人女孩看书就是装白人”;老师会警告她“你不要有太高的期望,你的考试成绩太差了”;邻居也会善意地提醒她“成功注定不属于芝加哥南区的黑人女孩”。可她不认命,以顽强的斗志为自己代言,就算出身寒门,就算天生是黑种人,但全力以赴才能让别人闭嘴。是啊,谁能为你的人生定调呢?除了你自己。

很多人说,贫穷的人无论怎么努力都追不上那些家里有钱又努力的人。可是追不上又有什么关系,你生来又不是为了与人比较的。你通过努力,让现在的生活比以前优渥,让现在的自己比以前优秀,这就是了不起的。

人们经常说:一命二运三风水,四积阴德五读书,这五个要素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但除了“一命二运”改变不了外,其他三个都是你的“影响圈”,可以由你自己去改写。就算寒门是你的命和运,但愿你仍能不被命运套牢,火力全开地与自己较量。

拼了命才尽兴,也许寒门难出贵子,但希望你是个例外。

你累,因为你活在别人的时间表里

01

罗振宇在《时间的朋友》跨年演讲里说:“成功的价值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想要的方式过完一生。”一听,我立马感觉找到了组织。

其实我有句人生格言跟罗振宇的这句话有点儿像,说给大家听听:“成功的价值只有一种,就是按自己的时间进度表过一生。”

这句话说易行难,皆因我们活在俗世里,半点儿不由人,从最近红遍大江南北的相亲节目就可以知道,多少女孩儿的未来被亲友死死地把控在手中。你明明才芳龄24岁,开开心心回家过个年却被母亲大人逼着加入相亲大队,母亲说她想在55岁前看着自己的女儿结婚才能心安,于是至仁至义至孝的你,不顾内心的想法欣然赴会。

很多文章会教人去做一些事,比如:“女人25岁前一定要做的10件事!”“30岁前不做这几件事后悔一生!”这些鸡汤文颐指气使地教导你该怎么过一生,好多人被集体洗脑,感觉某个阶段不做某件事就像倒了大霉似的。可从来没人质疑过,匆匆忙忙地赶别人为你安排的进度表,你开心吗?

02

上一年因办公室装修,公司安排我在家移动办公,开始时就像被金蛋砸中一样开心,就差没热泪盈眶。可是大概过了一个星期,我就濒临崩溃,虽然在家办公,但领导为了理性安排我的工作进度,要求我的办公时间要与她的同步。本来我以前的办公时间是早上9点到下午6点,在家办公后与娱乐圈的狗仔队没差别,要24小时蹲点,因为不知道领导在哪个点儿会突击。比如她会在我吃饭时毫无征兆地拨电话过来说,10分钟后准备电话会议;当我洗漱后准备上床睡觉时,她会发微信让我把方案发到她邮箱。因为没有规定的上下班时间,领导随时能找我,有次我正在蹲马桶,却被她要求赶紧与客户开个三方电话会议,那是我人生中第一次在厕所开会,相当“酸爽”。

她的时间表就是我的时间表,她有空就骚扰我,没空就不搭理我。最奇葩的一次是,午夜12点打我电话沟通工作。领导永远以她的时间表来布置任务,而我像个毫无时间观念的小狗跟在她后面。现在回想起来,那段日子我简直是活在焦虑中。

其实从这件事总结经验:你的时间表一旦被别人操控,估计你再也没办法自由支配自己的时间了,跟行尸走肉没什么差别。为什么说“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若为自由故,两者皆可抛”,因为能自由安排自己的人生,才能最大限度地感知身为人类的幸福。

03

鲁豫曾在节目里说,她从不按别人的时间表来生活,她有自己的时间表。这大概是她活得比一般人潇洒的原因吧。

但大多数人早已习惯了随波逐流,在某个阶段别人有的东西,而你没有,总会有点惶惶不可终日的感觉。于是我们会紧跟别人的时间表去安排人生大事,这样就好像为自己的人生买了一份高额保险。

像我朋友小朱,她毕业没多久就结婚了,生了小孩儿后就一直当家庭主妇,其实她一直很有事业心,而且她早就计划好等小孩3岁上幼儿园,就找工作上班。谁知前年政策开放,每个家庭可生二胎,她的几个闺蜜都加入二胎战团去了。而且鉴于婆婆和公公天天轰炸,她只能搁置自己的计划,继续当个生子机器,把二胎生完再考虑自己的梦想。上一年年底她终于迎来了第二胎,公公婆婆俱欢颜,唯独她焦躁不安,每天披头散发给小儿子喂奶,还要哄大儿子睡觉。而婆婆说身子受不了折腾,陪完月子就回老家了,老公却天天忙于工作,分担不了多少,只有她天天带着两个儿子,别提有多烦躁了。

其实她根本就还没做好生二胎的心理准备,在她的人生计划表里,继续上班是下个阶段的任务,可面对婆婆的要求,她忽视了自己内在的想法,假装热情地去迎合俗世标准。

前段时间看到她在朋友圈感慨“自己真没用,满满挫败感”。是啊!一个毫无主见,只会对别人唯命是从、不敢按自己人生计划表行事的人,怎么会有成功感?

04

这让我想到《就要一场绚丽突围:30岁后去留学》的作者范海涛。留学前范海涛是北京某知名媒体的财经记者,她的工作就是从一个高大上的新闻发布会跑到下一个高大上的新闻发布会,每次现场发问都能把对方逼问到节节败退。工作时间她可以跟同事聊着商业精英八卦,点评着上市公司的报表,享受着北京温暖的阳光,她的生活体面和自在,是很多人梦寐以求的。

可她偏偏选择在30岁孤身到哥伦比亚大学留学。她说短暂的成功感已掩盖不了涌上心头的空虚和迷茫,于是要出去看看这个世界。在哥伦比亚大学课堂上,她花了很多时间去学习语言以及适应美国的文化,像个婴儿似的在异国他乡重新学习,这对于30岁的她而言很不容易。

然而她肯用两年时间去探索那个未知的领域,与自己更高层次的灵魂相遇,让自己曾经一成不变的生活有了绚丽的色彩,勇于突破自己的心灵牢笼,这便是她的骄傲。回国后,她继续创业写书,过更为丰盛的生活。

可能很多人会说,都30岁了还折腾什么,安安稳稳工作然后结婚生子,回家洗手做羹汤不好吗?

可是范海涛并没有走一条大家认为这个年龄应该走的正确的路,就像她在书里写的:“俗世的快乐和痛苦,遮蔽了深度追求的可能。”在人云亦云的俗世里,她没有隐藏内心的真实想法,她也没有听从那些所谓的“女人要在什么阶段就要做什么事”的大道理,她对于自己的人生从来都自有安排。别人在30岁时选择安稳,而她却在30岁突围而出,所以说按自己人生计划表行事的女人,才配得起更好的未来,她做到了,并活出了自己的精彩。

我一直认为那些敢于遵循自己的人生计划表,不急不躁做自己喜欢的事的人,才是真正的勇者,她们不会到处问别人:“究竟女人25岁后要不要去相亲?”“30岁后不生小孩会不会成高龄产妇?”“40岁选择继续读书深造会不会太晚?”

张爱玲的姑姑张茂渊78岁才结婚,在那个时代应该会沦为笑柄吧,而她却敢于追随自己的真实感觉,从来不考虑他人的眼光,不听别人的闲言碎语,不慌不忙安稳有序地过自己的日子。既然结婚时机还没到,就随缘吧,对于婚姻她有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因为外界认为她是时候结婚了,就迎合大家的口味嫁一个自己不喜欢的男人。

我并不是要鼓吹大家做剩女,而是她从容勇敢的姿态实在令人敬佩,换作许多人,如果看见自己的闺蜜全都结婚了,父母狂轰滥炸时,就算亲戚朋友不催,自己也很惶恐吧。因为大家的时间表都是一样的呀,你落后了,仿佛就被这个世界遗弃了。

我们一直都愿意和别人过一样的生活,总是活在父母、同事、朋友的期待里,唯独失去了自我。我们害怕跟别人不一样,所以我们习惯按部就班,心想只要按着众人的时间表来安排自己的人生进度,就一定不会有风险。

可是偏偏我们却越活越糟心,就像我那生二胎的朋友一样,她明明想在职场里实现个人价值,却牺牲自己来完成全家人的心愿,明明有自己的想法,却甘心接受别人的绑架。

而你凡事力求跟别人的进度一样,才是你不幸的根源。有时候彪悍的人生就是要跟着自己的感觉走,敢于执行自己的人生时间表,才有勇气不在乎别人的期待和指责。

何以解忧?唯有开源

01

最近一个朋友终于赚够钱买房子了,广州寸土寸金,单靠自己的能力买房是很了不起的本事。朋友家境不算富裕,所在单位稳定有余,却收入不高,真诧异她怎么会这么有钱。后来才知道原来她下班后一直在做副业。

她是公司的PPT小能手,以前常为同事们培训PPT技巧,很受欢迎。某天她突然开窍,既然有这门手艺,为何不靠它赚点钱?于是她开了一个关于职场技能的公众号,除了分享PPT小知识外,也开始在一些PPT网站接活儿,私底下帮客户设计模版。为了提升PPT设计技巧,她开始研习高手经验,精读专业书籍,吸取花式设计风格及先进设计概念。技能越发精湛后,她还在网易课堂上开了几门PPT课,说日进斗金一点也不夸张。

朋友一改“不务副业”的状态,将业余特长发展成事业,赚钱的同时还赚足了满满的成就感和安全感,生活品质也大幅度提升了。

何以解忧?唯有暴富;何以暴富?唯有开源。

02

亦舒是个下班后争分夺秒的赚钱高手。据她在专栏里说,在担任公职时,她会一边上班,一边在下班后为报社撰稿。为了掩人耳目,还曾用过大量笔名。她还笑称,因为写作风格独特,无论用哪个笔名都会被读者认出,还被多管闲事的同事告密,但这并不妨碍她一直坚持写稿的决心。她在走出校园后,从来没做少于两份的工作。如果下班后不兼职码字,一则生活费成问题,二则一日不写就惶惶不可终日,每天要写两页纸才安心。所以她才会说出“如果没有很多很多爱,我希望有很多很多钱”。在亦舒眼里,独立女性的第一要诀是经济独立。

所以对于女孩儿而言,背地里多掌握几项赚钱技能,会为自己的生活创造更多的乐趣,自己才能更有底气。

大学时我有位舍友,她除了功课好外,还是个打工狂人。即将毕业时,大家还是职场小白,她已算是半个职场人了。

当年我们毕业写简历,无非就是写自己参加过的社团活动、英语四六级分数、考过的证书等白开水内容。而她的简历亮点密布,段位更高,她的简历里写着参与过的实习项目、对办公软件的熟练程度、协助企业做过的成功案例等。

后来她成功进入了一家知名外企,而其他人还在等着运气的搭救。我大学舍友让我长了教训,工作后我也利用业余时间做过不少兼职。

做副业让我未来的路越来越清晰,额外的收入让我有了额外的快乐,额外的阅历让我有了额外的技能。

03

常有朋友留言说想多赚点钱改善生活,我们也真心希望他们更有钱、更快乐,下面是给大家的干货方法:

第一,想方设法地争取大公司的兼职工作。

我不建议浪费时间做劳动密集型兼职,大学时我卖过奶茶,做过餐厅服务员,虽然能赚点小钱,但对将来找工作没什么用。建议大家尽量找公司里的兼职,有职场人士的指导进步会更快。进公司的途径很多,比如:多浏览各大招聘网站,会有不少实习或兼职消息;加HR微信群,多参加培训课程沙龙,就有很多机会;添加相关职场公众号,里面有很多关于这方面的信息。

第二,打开脑洞,成为一个赚钱的手艺人。

我有个同学下班以后在家做DIY烘焙,以前微信接单,现在淘宝开店,人气与订单齐飞。

另一个朋友业余时间承接古筝商演,她有次在某活动上找到策划公司的负责人,毛遂自荐成功后,对方有合适的演出都会联系她。

还有一个喜欢写作的同行,有个自己特别喜欢的公众号,后来摸清了那个公众号的定位和风格后,写了一篇文章投了过去,不仅被采用了,还被好几个大号转载,因此他更加用心地创作,现在成为那个平台的签约作者。

第三,开个公众号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吧。

我和梁爽都是写作爱好者,白天上班,下班写作,做公众号这半年,累并快乐着。因为这个公众号,我们认识了很多爱我们的读者,每条留言都是我们更新的动力。也因为公众号,我们的文字被很多出版社和策划公司的编辑看到。如果你有个写作梦,不妨从打理一个公众号开始,从每天晚上写一篇文章开始。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大多数人也不可能一夜暴富,倒是每天为自己赚点钱,日积月累地富起来最靠谱。

你是真努力还是假勤奋?

01

小时候我总听长辈们的教导:笨鸟就要先飞,勤能补拙,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在大家眼里,勤奋又认真是永远的美德。我也觉得认真是很优秀的个人素质,还在笔记本上记了不少关于认真的名言警句来提醒自己。但有时我也做些反思,我的认真用到点子上了吗?为何我那么努力,还是没有别人进步得快?

记得当时我所在的部门每周一早上都要开一个小时的例会,领导特别重视会议记录。部门每个人都要轮着做会议记录,某个星期轮到我主笔了,我的心情很紧张。身为一个新人,很渴望能把领导分配给我的每项任务都完美完成。那次会议记录我高度重视。领导的每句话、同事的每次发言,我都认认真真地记在笔记本上。领导要求当天会议记录必须要在下班前发到她的邮箱里,于是我还加了个班,把笔记整整齐齐地打在Word文档后恭恭敬敬地抄送到领导的邮箱里。

想不到第二天早上就被请到办公室问话,本以为的赞美变成了批评。她说:“我知道你很认真,可是你知道这样做会议记录会让人看得头昏眼花,而且这样也浪费我的时间。”我顿感委屈,认认真真把每个人的讲话内容按照发言次序排列,一字不漏地记下来难道有错吗?而且为了做好会议记录我还专门买了支录音笔,比其他同事认真多了。

可是接下来领导说:“你交出的任何文档,都要方便别人阅读,而不仅仅是内容丰富、完整。你的会议记录没有任何逻辑,让人看了只会觉得眼前一黑,心情烦躁。”然后她发给我一份同事小可上周做的会议记录让我参考,我一看,心服口服。

她把会议内容分门别类,用大小标题区分,大标题黑体加粗,让人觉得逻辑结构清晰。她是用金字塔原理里的结论先行的方法来撰写笔记,这样写出来的会议记录会让人看起来很轻松。这份会议记录还有一个细节让人眼前一亮,同事把文档设置成打印的标准格式,如果别人需要纸质版,直接打印即可。

这就是聪明人的做事方法,不盲目认真,而是讲究做事方法和效率。难怪同事小可平日做事总能得到领导的认可,每次部门会议都表扬她做事到位。其实她平常也没有表现出很勤劳的样子,用四两拨千斤的力气就能把事情做好,极少加班加点干活,不得不令人佩服她的做事效率。

02

有些人表面上做事认真,实际上在浪费时间。

以前有一位坐在我旁边的姑娘,我封她为“迟到大王”。因为她每天上班都急匆匆的,不到最后一刻不踏进公司大门。一到公司她会先打开电脑,闭目养神一分钟,然后拿梳子理一下刚刚因为奔跑吹乱的头发,接着拿水杯到茶水间接热水,两分钟后坐在座位上吃早餐。等她搞定一切后已经过了半个小时了。其他同事已经处理完邮件,做了几个客户回访了。她终于开始工作了,但她每写两段文案就看一眼手机,手指在屏幕上滑来滑去,可想而知她的工作效率有多低。

有次我们团队因为一个项目加班,看到她也在加班,可是她们团队的人都走了,只有她一个人留下,她在拼命地敲着键盘,一杯刚泡的咖啡放在桌上。她跟我说,自己的工作量挺多,要经常加班才能完成,一脸无奈状。可是跟她一样岗位的那位同事早就完成任务下班了,因为人家不会每隔5分钟看一眼手机,人家每天提前15分钟到公司,当然在上班时间能比她做更多的事。

一个员工不是加班加点就能证明他认真,也许那些能高效完成工作,早早下班的人才是又聪明又认真的干将。

就像我们上学时,有些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讲,老是开小差,下课回家才恶补知识到半夜三更,以为自己很勤奋,理应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但考试成绩出来比那些上课认真听讲、下课疯玩的同学差多了。

这就是没用到点上的假勤奋,所有自以为是的认真都是自欺欺人,浪费时间和精力,结果还不尽如人意。

03

我欣赏那些认真又有巧心的人,他们做事总是有章有法,效率奇高。

比如我有个前同事,她是时间管理的高手,刷牙洗脸的同时会听“喜马拉雅”上的音频节目,上班搭地铁也能在手机的Word文档里把文章修改好。她做事总是能遵循时间管理的四象限法则,把每件事分为重要不紧急、重要紧急、紧急不重要、不重要不紧急四个级别来分配自己的时间。在日常的工作里,她总是未雨绸缪地把重要但不紧急的事情提前做好准备。比如季度总结是重要但不紧急的事,但是她会每周做好总结以及数据分类,等到季末时,大家都在焦头烂额、加班加点地赶季度总结时,她却能轻松完成,顺便还能抽出时间来处理既紧急又重要的事情。她每天开始工作的前10分钟都会掏出笔记本,在空白页上画上四象限法则所用到的十字图像,在每个象限里分出不同级别的事件,然后当天的工作安排就按这个排序进行。

她是我见过的把四象限法则在工作上运用得又快又好的人,所以我私底下也偷偷向她学习,工作效率提高了不少。同事做每一件事,都比别人高效又有智慧。所以领导总是对她另眼相看,高度重视。公司委派给她的任务,每次她都完成得很漂亮,客户对她的满意度是全公司最高的。因为她帮客户写的方案又快又好,极少拖延,每次见客户总是能早到10分钟,让人感觉她既专业又认真又聪明。

认真的人在他做的每件事里都会透出慧光,他们擅长时间管理,讲究方法,从不浪费光阴假认真。他们更容易在职场里出人头地,最能在充满竞争的环境里杀出血路,因为他们能在别人做一件事的时间里做成三件事,而且并不是因为他们比你聪明,而是比你懂得如何高效率做事而已。

罗振宇曾在《时间的朋友》里说,对于创业者,未来是时间之战,第一是帮别人节省时间,第二是帮别人把节省下来的时间,浪费在美好的事物上。

其实我觉得不仅是创业者,对于每个人而言,都是时间的效率之战。那些能高效利用时间,不浪费自己时间,不耽误别人时间,把时间浪费在专注上的人才是有智慧的认真者。但愿你每天在忙碌的时光里还能高效地偷个懒,在高效的认真里开出花,结出果。

你假期的度过模式,决定了收假后的打开方式

最近很多学生放寒假了,工作的人也陆续休假,大包小包,开开心心地踏上了回家征途。

在微博上有位网友晒出自己享受假期的几大好处,比如,可以有一颗说不洗就不洗的头,一个说不起就不起的早晨,一个说不出门就不出门的白天。听起来,真的好freestyle(自由式),连空气也弥漫着假期的自由与慵懒。

老实说,楼上网友所说的假期模式只适用于我放假的前两天,虽然每天睡到自然醒是我每年的生日愿望,但循环播放慵懒模式,不仅会觉得生活无趣乏味,还有种一事无成的挫败感。在我看来,假期不是放浪形骸的好日子,而恰恰是充实自己的好时光。那么高质量的假期打开方式是怎样的?

第一,假期养生才是最有心机的美颜术。

蔡澜说,会玩时间的人,能享受非一般的乐趣。其实,在假期里会玩时间的人,才能过得更高质。那么怎样才算是会玩时间呢?我觉得会玩时间的人首先得会合理安排时间。

我堂妹自从寒假回来就过着日夜颠倒的生活,假期里没有吃过一顿正常的早餐。有次我们两家人相约喝早茶,大伙早早就各就各位在茶楼里吃早点、看报纸、聊天。而堂妹却在茶楼快打烊的下午2点才到,我们喝的是早茶,她吃的是午餐。看着才20岁出头的堂妹日渐发胖的身材和憔悴如菜色的脸蛋,我不禁打了个冷战。

那些有养生心机,爱惜发肤的女孩,不会在假期里自我放逐,而是会好好利用假期休养生息,早睡早起,收假后,惊呆同事朋友。

我一位大学舍友在一次寒假回来后,皮肤变得光滑透亮,身材也笔直修长。她真是太有心机了,我们一个个在假期里忙于吃喝玩乐,夜夜笙歌,差点把自己搞成裘千尺,而她却美成小龙女。上苍是有眼的,人家在假期里天天早睡早起,每天起床,先空腹练40分钟瑜伽,看1小时书,然后用心为自己和家人准备一顿丰盛的早餐,有时是豆浆搭点心,有时是牛奶配麦片,虽简单,但营养十足。心情好的时候,还会到菜市场买点煲汤材料,回来后把汤料扔进慢热锅里,午饭时间,全家人就有广东美容靓汤喝,养生又健康。舍友说,她在假期里喝的汤汤水水是一年里的最高占比,她的水润肌就是在假期里慢工出细活地调理出来的。

纵观我表妹和大学舍友,她们过的是两种不同假期的人生。规律地早睡早起和日夜颠倒的人,是活在两个不同世界的。就像白天不懂夜的黑一样,日夜颠倒的人永远理解不了早睡早起的人,能得到的好处有多爽。

我们平日里朝九晚五地上班,熬夜是不得已行为,但在假期里,我们不用看谁的脸色,我们是时间的主人。假期才是调理身体、保养容颜、充实大脑的最好契机。

第二,假期读书是最高性价比的气质修炼法。

最近翻看蒋方舟的微博,看到她更新了一条动态说,她要像囤年货一样囤春节要看的书。配图是一张她蹲在书房里的照片。我一直在追《圆桌派》,蒋方舟是常驻嘉宾,很佩服她的见识和谈吐,就算在梁文道和马家辉等文人大咖面前,也一点不怯场,谈起话来有理有据有观点。她气场和视野的磨炼,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博览群书。

女人要有气质和格局,就要多读书!这是硬道理。

很多姑娘说,自己上班时没时间读书,那为何不趁假期读几本好书?在放假前,我就在kindle里囤好了几十本之前一直想看又没时间看的好书,准备在家里慢慢享受。

同事上一年春节期间深受董卿的《诗词大会》影响,在假期里买了好多唐诗宋词回家琢磨。以前我没觉得他有多少文学修养,反而有几分市井的俗气。那次回归岗位后,很多同事看他越来越顺眼,原因竟是他写邮件越来越有文采了。原来书中自有黄金屋是对的,读书能让一个人脱胎换骨。

回到家,我们最怕的是被父母唠叨,追问不该问的事,让我们的心好累。但其实,静下心来读书,是逃离父母苦苦追问的好方法。沉浸在书里的人,是有自己的宇宙星辰的,这个宇宙之广阔,可以让你忘掉生活里烦心的细枝末节。

第三,假期旅行是联络感情并长见识的契机。

很多人说,朋友之间的渐行渐远是由你“不问”、我“不说”开始的。其实我们不是有意对朋友不闻不问的,只是有时我们都太忙了,朋友一旦疏于问候,就很容易没了下文。所以我们不妨趁着假期,来一次友情的巩固之旅。

旅行是友情破冰的契机,曾一起旅行过的朋友和没旅行过的朋友的感情是不一样的。

读万卷书也要行万里路,旅行不仅能愉悦心情还能增广见闻。

我一位经常周游列国的朋友回来说,她的人生观都是在旅行里学回来的。比如她在拉丁民族那里学会了热情,在日本人那里学会了细节,在西欧人那里学会了优雅,在南美洲人那里学会了对死亡的乐观。

旅行的意义是,走的路多了,你会发现:世界另一端还有跟你不一样的人,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心会随着你走的路越走越豁达,越走越有格局。

第四,会玩物养志的假期才算有意义。

很多人说,玩物会丧志,但我更认同蔡澜先生说的,玩物会养志。在假期里,我们不妨成为一个玩物养志的人。玩物其实就是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有什么比做自己喜欢的事更愉悦和充实?很多人在假期里喜欢买买买,喜欢什么扫一扫微信就能到手。但最好的假期生活方式不是随手得到,而是动手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事。

我一位朋友很喜欢香薰蜡烛,她利用假期在家里研究如何做一盏有香味的蜡烛灯。后来她想到了用柠檬做蜡烛灯,她把柠檬两头削了,放入一个精致的小碟里站稳,把一根蜡烛去芯,放在锅里煮,煮成液体的蜡后放进柠檬里,然后在柠檬里放入蜡烛芯,大功告成。每次点燃柠檬蜡烛,那香味比香薰还好闻,一阵阵的柠檬香,令人心情大振。

同事喜欢书法,他在假期里会练练毛笔字,而且近年来越写越好,听说今年都有人上门找他写新春对联了,能赚点小钱,又可发展兴趣,一箭双雕。

假期是愉悦自己的黄金时刻,上班时常常有做奴隶的感觉,只有假期,才能有回归本我的自在。我们不能决定假期的长短,但是我们可以主宰假期的质量。质量高的假期生活方式,人会有回光返照的精神爽利,而颓废的假期模式,只会让你萎靡不振,越多假期反而越过越累。

在假期里,只有保持规律生活,不放纵自己,会花心思,敢去做,把兴趣玩得尽兴的人,才是把假期过得有水准的人。这样的人,才有快乐生活的能力,才能把日子过成诗,才是把有限假期过成高质量的生活精。

限制你想象力的,不是贫穷而是能力

01

之前有个热贴引来了大众讨伐,起因是贴主问“她专科,我名校毕业,我们合适吗”。贴主是浙江某知名高校的毕业生,月薪万元,优越感超标。他通过相亲认识了一个女孩儿,女方条件很好,但就是学历低。在他根深蒂固的思想里,觉得学霸配学渣有点门不当户不对。虽然很多人反对他,但就学历这点儿而言,在相亲和找工作里,是很多人心里的最后一道防线。

我也曾因为自己不是名牌大学毕业而深深自卑过。在找工作的时候战战兢兢,好担心自己的简历会被大公司嫌弃。所以连很多大公司的第一轮海投都没胆尝试,不知白白流失了多少机会。直到有一天我才发现,我的同届校友居然能被我心仪的单位聘用,莫名的悔恨涌上心头。

是否是名牌大学毕业限制了我对未来的想象,在人才济济的简历面前,我情不自禁地低下头来。但是,学历背景真的就是用人单位看中你的唯一标准吗?在职场混得越久越会发现,企业虽然很欣赏名牌大学毕业生,但这不是选人最重要的指标,实力才是他们最关心的。

一位HR朋友曾告诉我,每次他应聘新人时最喜欢问:“你在学校或上一家公司做过的最成功的项目或者案例是什么?”

不管新人毕业于什么学校,只要他曾经做过的项目,就足够体现他的实践能力,HR朋友就会对他刮目相看。他招聘过非名牌大学但是工作能力一流的员工,也招过名牌大学毕业但只会纸上谈兵的秀才。别以为自己是名牌大学就沾沾自喜,也别觉得自己是普通大学就自暴自弃。你能否找到满意的工作,能否突破学历的门槛偏见,不在运气,在争气。

以前我们部门在招人时,曾在各类简历里选中了一位不那么优秀的候选者。参与面试的老大说,只有她做的准备最充足。她来面试前就用了两个星期研究了我们公司的网站,还做了一份同行网站与我们网站的优劣对比分析。有些细节连资深员工也未曾发现,这种发现问题并研究分析的能力令人震惊。

02

一个人的才华不是一张不够出色的文凭能够掩盖的,“是金子总会发光的”这句话虽然有点鸡汤,但千真万确。同事凭着铁铮铮的实力在公司发展不俗,一点儿不比名牌大学毕业的人差。一个人在职场的发展如何,不是由你毕业于哪个大学决定的,而是取决于你在职场中的所作所为。

一位企业管理者说,随着工作经验的积累,一个员工学历的光环会越来越淡化,他的职场背景会越来越值钱。有些人在海投了很多份简历石沉大海后,都会开始埋怨自己的学历背景:“人家有名牌大学毕业证傍身,而自己的学历太寒碜了,哪会被选上。”但实际上,我们大多时候没被看上,不是因为学历不够高,而是最简单的写简历的能力就输了人家一大截儿。

一般能成功进入海选的人,写的简历就是比一般人好,他们的简历有以下特点:第一,条理清晰,用总分的形式,先总结后分析;第二,具有针对性,他所写的经验和能力,和招聘职位所要求的标准是一一对应的;第三,排版简约,方便阅读;第四,关键的个人信息,比如电话、邮箱、年龄、学历背景等都一目了然。

曾做过HR的我阅过无数简历,那些第一关就被淘汰的人,很多都是连简历都没认真写的人。比如他们的简历毫无重点,满页都是跟竞争岗位没关系的文字,有些连自己的联系方式都没写清楚,还有些大段大段的文字,让阅读者心烦气躁。

03

很多人都抱怨自己不是名牌大学,拼不过别人,但事实上大多数人的认真程度,还没达到拼学历的地步。我们都曾以为世界500强公司只会眷顾名牌大学生,但也有普通学子拿到了offer(录用)。而那些能在职场上得偿所愿的人,他们不会因为任何理由限制自己,在激烈的竞争面前,他们永远选择全力以赴。

在知乎上有位网友说,她跟室友两人都因为高考发挥失常考入了一所不太满意的大学。她在大学时自暴自弃,每天睡到自然醒,吃喝玩乐一样没少,而室友天天泡在宿舍煲美剧学英文、做试题。四年后毕业,这位网友找工作四处碰壁,最后只找到一份四千块的工作,而室友一毕业就进入了某知名培训机构,一个月就两万多。原来室友在大学期间虽然没能进入喜欢的英文专业,却见缝插针地学习英文,日积月累,四年下来英文水平突飞猛进。

你在职场上混得怎么样,并不完全由你是否是名牌大学毕业决定的,很大程度是由你的努力程度决定的。既然名牌大学不是你职场命运的决定要素,那么不是名牌出身的你,还有很多逆袭的余地。

之前在网络上很多人被三万块一件的大衣只穿一次的事件震惊,很多网友纷纷说被自己贫困的思维限制了想象力,但其实我们很多人也会被自己的学历限制了想象力。但其实厉害的人,从来都不是拼学历,而是拼实力。决定你的前途的要素有很多,能有名牌大学加持当然是锦上添花,但如果没有,先让自己努力增值再自怨自艾吧。

毕竟世界上很多事我们是控制不了的,但努力至少是我们唯一能握住的一张牌。

适当孤独,是你进步的契机

01

最近看了一期《读书人》节目,嘉宾是我喜欢的李敖大师,习惯实话实说的他,在节目里再次口吐真言:“我是单干户,不与朋友来往,但是我自己很用功,每天工作十六个小时。”

佩服大师的特立独行,可是听他这样讲,我脑海里蹦出来的疑问是:这种不与朋友来往的生活会不会太寂寞?可转念间,我又觉得也许就因为他这份不合群的孤独,让他一个人活成了一支队伍。他没有被任何圈子绑架,让自己实现最高度的自由,解放更多的时间打磨作品,活得比一般人更潇洒、更高级。

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大概也没法忍受像李敖大师那样只与天地来往的孤独。但是,在我看来适当的孤独,不强求合群的态度,也许就是你变优秀的契机。

02

古斯塔夫·勒庞在《乌合之众》里说:“人一到群体中,智商就严重降低,为了获得认同,个体愿意抛弃是非,用智商去换取那份让人倍感安全的归属感。”在生活中,为了那份归属感,我们拼了老命地去合群,甚至不惜降低自己的进取心,这让我们耽误了不少正事。

记得刚进大学那年,班里的同学都觉得多参加社团活动能长见识,积累经验,将来好找工作。秉着这个宏大的目标,宿舍的每个人都热情地参加各种活动,觉得参加的活动越多,前途越光明,也越能显示自己的合群。因为大家都参加了,如果自己不走群众路线未免也太孤僻了。

为了合群,我也拼命地随着大家一起考证,什么会计证、证券从业证、保险从业证、教师证、人力资源证等等,反正大家考我也一起考。从不落队,永不落空。我大量的时间都用来考证了,但其实我并不喜欢。

出来工作后才发现,原来当年那些为了合群而参加的社群活动并没什么用,那些乱七八糟的证书正在家里的抽屉中发霉,还真不如多背背英文单词,学习PPT,阅读经典书籍呢。如果时光能让我重返二十岁,我一定会推掉那些毫无意义的活动,以及没什么含金量的资格证书。然后坐在图书馆里,一本一本地读完列出的书单,脚踏实地地学习专业知识,多找自己感兴趣的实践机会。

把知识长在血和肉里,认清自己的方向,比盲目地合群有用多了。多热闹的群体也有曲终人散的一天,但知识和技能却能永远地陪伴你,是你未来闯天下的筹码。

03

在大学的宿舍里,如果大家都习惯睡到8点,而你6点起床就是异类,可是你明明很想早起学英文,但为了和舍友们保持同一阵线,硬要拖到8点才爬起来。周六你明明更想到图书馆阅读几本自己喜欢的书籍,可是如果舍友们决定一起去爬山,你也一定会奉陪到底。合群的行为,总是让你更安心。

只是你目前为了合群而产生的安心,将来会成为你的忧心。可是那些出类拔萃的同学,都是不太强求合群的主儿。不是说他们没有朋友,不乐于助人,而是他们永远都懂得如何捍卫自己的时间表,他们从不盲目跟风,随便追随。

记得我们班上有位女生青青,大家都觉得她很孤僻,因为她很少参加社团活动,也很少跟舍友结伴逛街。我经常看到她背着个小背包,提着一壶水,一个人独来独往。某次我吃完晚饭后快马加鞭地去参加一个社团活动,看见她正在一个教学大楼后的楼梯里练英语口语。还有一次我吃过晚饭后准备跟舍友到篮球场看比赛,看见她右手夹着两本书向图书馆方向奔去。她的背影看上去很孤单,但却活成了我向往的样子。青青毕业后去了一家世界500强外企,看她在朋友圈发的九宫格照片,经常是世界各地的美景,让人羡慕不已。

越不强求合群的人,越能活成自己想要的样子。就像青青,看起来好像不太合群,却因为与群体间保持距离,让她能够时刻保持清醒,不人云亦云,按自己的时间表行事。

能成事的人,大都是不强求合群的人。明明不想走大众路线,却非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这样迟早让未来的你,讨厌现在的自己。

04

前段时间我把朋友圈关闭了,目的是让自己不要被朋友圈绑架,释放更多的可支配时间。终于不必为了讨好与合群逐一为大家点赞了,我的世界顿时变得很清静,有了很多时间去做自己喜欢的事。记得以前我开放朋友圈时,每个朋友晒的娃,我都会点赞,生怕漏点了谁。为了合群,朋友们发的九宫格美图我基本上都点赞,因为其他共同好友都点了,自己不点好像太不近人情。

为了合群,我们很容易被人情世故掐住咽喉,于是我们不由自主地一点点出卖自己的时间和良心。本来在点赞和评论朋友圈的时候,你可以多看几页书,跟知心好友多进行几分钟高质量的聊天。可是你偏偏为了维护自己的好人缘,在硬要合群中丧失了让自己变得更优秀的主动权。

不强求合群时,才是进步的开始。有很多姑娘常会因为自己的不合群性格而感到自卑,为了让自己看起来跟大家的关系和谐美满,会做出不少三观不合的蠢事:自己跟舍友没话可聊,却非要尬聊,浪费时间活受罪;自己超级讨厌转发别人的投票文,却默默地转发;不想参加同学聚会,却硬着头皮参加,但其实跟同学们也没啥可聊的;周六日跟着大家去KTV唱歌,其实你更想静静地在宿舍待一会儿……同学们,你这么合群,开心吗?

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你因为硬要合群浪费掉的时间,上帝不会给予补偿。当你毕业准备找工作时,当初一起吃喝玩乐的小伙伴终究要各奔前程,你还是得一个人去面对无穷尽的压力。再好的朋友也没法帮你解决这个问题。无敌需要寂寞,每个人此生都有自己的使命,要实现自己的理想,需要你一个人孤独前行。合群与不合群没有对错之分,只是有些时候,你并不需要为了合群而盲目顺从,减轻对人际关系的依赖,才是专注于内心的第一步。

当你不硬要合群,愿意留给自己适当的孤独和寂寞时,或许就是你开始进取的时候。

与其自怨自艾,不如主动出击

前两天看到我的偶像陈文茜写的一句话很有共鸣:“这个世界是一个主动出击的时代,与其坐在家中哀叹,不如自己极力争取。”确实,在各种美女大行其道的时代,谁有闲情窥探你的灵魂?

不是大美女还喜欢藏着掖着的人,命运堪忧。《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里第一个习惯就是积极主动,好运气不都是上天免费赠送的,有些是你自己捞回来的。就像我同学小君,因为够主动,已经赢了很多人。

积极进取的人,连老天都在帮他。

01

同学小君大学毕业就去了我心仪已久的潮流杂志当编辑。据我所知,那家杂志社只招名牌大学的学生,单是笔试的流程就严苛得可怕。我和她都不是一流大学毕业的,单是筛选简历就被刷下来了。可三个月后,她居然进了那所杂志社!而且还转正了!什么都无法表达我当时的羡慕。

当初她跟很多人一样投了简历,但结果是石沉大海。因为太想得到这个机会了,于是她单枪匹马带着自己的作品去了杂志社。但是到那里当然也是碰壁,连人家的门儿也进不去,还被前台鄙视。可她还是坚持不懈地去杂志社蹲了好几次点,居然就这样跟前台聊上了话,吃了几次饭后混熟了。后来前台把她引荐给杂志社的主编,主编看了她的文章和插画后,非常满意。她很顺利地得到了这个很多人梦寐以求的机会,现在她能经常采访大咖,见过的世面也不是一般人能比的。

她有才华,但有才华的人不一定有她这样的机遇。这个机遇不是偶然,而是因为她的积极进取,水到渠成而已。正如大仲马所说:“谁若是有一刹那的胆怯,也许就放走了幸运在这一刹那间对他伸出来的香饵。”

所以每个主动的人,运气都不会太差。

02

我大学时的一位其貌不扬的女同学很神奇地追到了超级帅的学长,很多人问她秘诀,她说就靠“脸皮厚”啊。她的主动确实让我们一众女孩儿望尘莫及。她写过情书,圣诞节亲手给他织过毛衣,在图书馆和饭堂不断制造偶遇的机会……反正她竭尽所能地向他表达:我喜欢你!虽然有很多女同学不齿她的“不要脸”,但我佩服她的勇气。当我们因为不敢表白眼睁睁看着心上人被别的女人领走时,她却开开心心挽着心爱的人逛街,多爽。

春节时堂妹向我吐槽说,她在朋友圈里发的九宫格美图很少有人点赞,也极少有人留言,她有点苦闷,甚至怀疑是不是大家都不喜欢她。我问她,那你有没有经常帮别人点赞,她摇了摇头。你对别人爱答不理,别人凭什么要给你点赞呀。朋友圈也需要礼尚往来,更别说日常生活里的友情经营了。

最近一位好友生了小孩,我到她家探望,发现去看望她的朋友很多,小孩子的礼物堆积成山。她的好人缘,我一点儿也不奇怪,即使结婚了,她也不时主动找朋友聊天,关心朋友近况,中秋节、圣诞节,老友们都会收到她亲手做的月饼、曲奇、贺卡等。每个朋友都被她的真心实意温暖过。

03

友情不是被动索取,而是主动表达。有人说伤心时找不到朋友倾诉,进入社会后,朋友丢了好几批,除非自己卖保险或做微商才想起他们。

比如我一位高中同学,她以前很少主动联系别人,朋友有困难她也不主动关心,过节也不送祝福。最近她突然加我以及几位同学的微信,然后发了好几条她正在热推的保险产品,没过几天就对我们狂轰滥炸。我对这种突如其来的热情无福消受,于是很快把她拉黑了。

任何一种感情都需要公平交换,平常不主动维系感情,却奢望得到朋友鼎力相助,这跟投机主义者没什么区别。那些人缘好、有困难能得到别人帮助的人,往往也是那个最主动关心朋友的人。

在人生中,你的每一个主动行为都会对你有所帮助。你争取每一个机会去面试,会得到喜欢的工作;你真诚地对待他人,会交到欣赏的朋友;你热烈地追求一个喜欢的人,会收获心爱的恋人。

在这个世上,主动出击的人会获得所有先机,“先到先得”这个词不是只适用于商品的抢购,人生的各种场合也在遵循这条定律。与其沉默地加班,还不如学会主动跟领导沟通和反馈工作情况;害怕与朋友渐行渐远,还不如今晚就主动联系他,与他分享你最近的喜怒哀乐;对于心心念念的那个人,表白比沉默更划算,说不定正好他也喜欢你。

其实主动不丢脸,被动也不清高。任何事,只要主动一点点,或许就能心想事成。

为什么你总觉得别人过得比自己好?

01

曾有朋友向我诉苦,自从有了朋友圈后,她整个人都不好了。看见大家都在晒自己的高品质生活,不是吃牛排喝红酒,就是世界各地到处逛。再一对比自己,简直活得像一坨屎,生活品质简直低得令人心痛啊。她不淡定地说:“我把那些炫耀狂魔都屏蔽了,眼不见为净。”招数果然够毒辣的,但那不过是自欺欺人的办法罢了,问题的根源不在于别人是否炫耀了生活,而在于她内心总是过于关注别人的生活,忘掉了自己应该要踏踏实实过日子,感受属于自己的喜怒哀乐、花开花落,旁人的生活炫得天花乱坠又如何,跟你有什么关系?

正如张爱玲说“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里面爬满了虱子”,别人华丽的袍子里究竟有多少只虱子,你都还没弄清楚,就开始妄自菲薄,对别人的生活开始羡慕嫉妒恨了。别人的老公你嫉妒,别人的小孩你羡慕,常常对天长叹:诗和远方都是美好的,但不属于我,属于别人。掐指一数,我身边这样妄自菲薄,对自己的幸福视而不见,总是羡慕别人的人还真不少。

同事阿洁就是那种老觉得别人比她过得好的狂热分子,上班时,坐在我旁边侃侃而谈别人的生活,两眼发光。“你知道吗?前同事的蜜月去欧洲了,你有看她的朋友圈吗?多浪漫啊,在巴黎铁塔下看日出,在柏林的小镇中散步,在英国的教堂祷告,多么令人向往,怎么我就没这样的命呢,想想我跟我老公的蜜月简直太没格调了。”

我不知道阿洁是否在朋友圈受到了极大的刺激,语无伦次地开始诋毁自己的蜜月旅行,之前她蜜月旅行回来明明心情大好,想不到如今360度大逆转,她老公用心筹备的蜜月之旅在高格调的强烈对比之下,立马黯然失色。如果她老公知道了,那颗小心脏不知能否经受得住打击呢?

02

还有一位同事琳琳,她总是吐槽自己的工作,向往别人的职位,可是从来没有主动争取过自己所羡慕的生活。某天,她又开启了絮叨模式:“我们公司的收入跟别人真的是没法比啊,跟我一同毕业的同学很多都混得风生水起了,数钱数到手抽筋啊,我的工资还属于扶贫的水平呢!”我心里想:“不满意,你滚啊!这份能让你舒舒坦坦拿着工资的工作,多少人争破头呢。”

我看她像唐僧般喋喋不休就替她忧伤,她对自己的无能该有多愤怒啊!我深深地感受到她羡慕别人时,根本就没有对如今保障她衣食住行的工作有半点儿感恩之心,只有无穷无尽的抱怨。别人在饭桌上喝酒应酬到胃抽筋的时候,你还在自己的办公室舒服地品尝着浓浓的咖啡,别人加班加到满脸疲惫时,你正在家里谈笑风生,别人也在羡慕你的生活啊。

工作也如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也许你羡慕的并没有你想象的那么好。如果你渴求高工资,那么你就努力提升自己的技能,接受更多的挑战,羡慕和比较无法让你过得更好。

相比于那些罔顾自己幸福,总是关注别人是否活得比自己好的女人,我更欣赏那些安安静静地活在当下,用心经营自己生活的女人。

03

前辈子怡就是一个用心经营自己生活的女人。当我还是新人时,她是我的领导,她工作的魄力和进取心简直无人能敌,大boss吩咐的任务,从来都是一丝不苟地完成。可是就是这样一位强悍的女人,却在众人的叹息声中隐退,决定在家当一位贤妻良母,这得需要多大的勇气与冒险精神啊!不知道当她的同辈们在炫耀工作上的辉煌业绩时,她内心有没有闪过一丝忧伤,或者在别人风风火火生活的刺激之下,她会不会后悔自己隐退的决定?

前段时间我去看望她,才明白我的想法实在肤浅,她比我想象中生活得更悠然自得。阳台开满鲜花,家里布置得井井有条而充满品位。“我现在只做我感兴趣的工作,例如我每周一、周三、周五都会去学习服装设计的课程,继续完成我少女时代的梦想,每个月月底我会在网站上开一些免费的公益课程,帮助别人成长。”现在的前辈看上去是那样的柔和与优雅,脸上带着浅浅的微笑,与世无争。在言谈中,她安于当下的幸福,探索生活的乐趣,并不觉得自己在家里当家庭主妇就不如那些在职场上拼死拼活的女强人。这是一个女人最优雅的姿态。每个人实现自己人生价值的方式不一样,不是别人拥有的,你都必须拥有。

杨绛先生说,人生不会有单纯的快乐,生活总是夹杂着烦恼和忧愁。别人无论生活得多光鲜,烦恼和忧愁一样也不会少。你羡慕的不过是别人风光无限的金缕外衣,别人的千疮百孔你又了解多少。

没必要因为羡慕别人的生活,而患得患失,朋友圈里的各种炫耀,你可以轻松愉快地点赞或忽视,但不要太当真了,认真你就输了。

活在自己的幸福里吧,未来是他们的,也是你的,幸福属于每一个人。

二十多岁的开挂姑娘,懂得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01

在电视剧《欢乐颂》里,樊胜美和安迪都是没有安全感的人。樊胜美父母重男轻女,能得到母亲的关注简直是不可能的。安迪在孤儿院度过童年,母爱更是匮乏得可怜。

可是这两个极度缺乏安全感的人,她们选择自我救赎的方式却很不一样。安迪通过独立和冷静的个性,让自己时刻都能充当自己的上帝。而樊胜美却一心一意把安全感放在男人身上,钓金龟婿才是她的终极使命。所以她才会说出那句“埋单是男人天经地义的事情”。她压根就没想过将来靠自己埋单,逮住谁,谁就是她的救命符。可怜之人自有可悲之处,没有安全感却不想自强不息的樊胜美,估计将来还有很多弯路要走,很多眼泪要流。她对安全感的索取像一个黑洞,迟早会成为压垮王柏川的最后一根稻草。

没有人能完全承受另外一个人毫无限度的索取。每个人都背负着自己的心理暗疾前行,我们都有或多或少的恐惧和不安,只是有些人会让自己生出更强的盔甲来抵抗,而有些人却只会急于找救生圈。

02

记得两年前小思发了封辞职邮件给我,官方上她说想换个环境,但私底下我知道,她男友被派到外地驻扎一年,而她也打算“嫁鸡随鸡”。

我一点儿都不觉得惊讶,小思缺乏安全感是众所周知的,公司派她去公干,她到酒店的第一时间就会检查安全通道,睡觉的时候一定会整晚亮灯,同时要伴着电视机的声音才能睡得着,她很害怕一个人住。

在现实生活里,她很依赖她男朋友,经济上情感上完全沦陷。她工作马虎,找到这个“长期饭票”后,就更加不思进取了,工作了几年,但毫无专业技能傍身,职业天花板即将到头。我真为她担忧,去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她能生活得好吗?远离了熟悉的人际关系,估计她只能彻彻底底地依赖男朋友了,可这危险指数极高。就算保护欲超旺盛的男人,也害怕遇到完全没有独立能力的女人。

果不其然,小思的恋情未能开花结果,一年后就分手了,好像是男方劈腿了。当时的小思一下子就乱了阵脚,人生顿失依靠,最可怕的是她根本没多少存款。真正的安全感需要从你内心生出,才能不让自己成为别人的包袱。很明显小思是她男朋友的包袱。

理财有风险,投资需谨慎,感情也一样。如果你只想在别人身上获取安全感,那么也请你做好被伤害的准备。任何人最终的归宿都是自己,有什么比自给自足的安全感更令人安全呢。

没有谁能保证你一生安稳,就算买国债也有亏损的时候,在找到你可以依赖的肩膀时,也要锻炼自己的臂弯,让自己在茫茫的荒野里,即使没有了依靠的肩膀,至少还有自己。

03

范湉湉在《奇葩说》里说,我们都害怕面对内心的恐惧,比如害怕走夜路,害怕父母老,我们什么都怕,可是作为成年人,我们不能逃避,我们要扛着。

对于这个观点我深以为然,有些恐惧我们确实只能留给自己,别人爱莫能助。就像生病,别人无论多么爱你,也无法感同身受,你只能自己扛着,自己宽慰自己。安全感也一样,面对困难,心灵成熟的人会自己给自己安全感,让自己不那么害怕和恐惧。

最近看《陨落的巨人》,很喜欢里面一个叫比利的男孩。他第一次下煤矿工作时,心里很恐惧,尤其是对死亡的恐惧,因为在煤矿工作是极其危险的,他哥哥就是因为煤矿事故去世的。最糟糕的是他还被阴险的同事陷害,同事换了一盏快没电的煤矿灯给他,当矿灯熄灭时,比利一个人待在又黑又脏的煤矿里,如果大家忘了他,他可能会渴死或饿死在里面。可是比利没有哭,他虽然恐惧,但也尽力去克服。为了转移恐惧感,他更加拼命地在黑暗里工作,因为只有忙碌会让他忘记恐惧。累了,他就开始高声歌唱,不让自己胡思乱想,他一直在开解胆战心惊的自己。最后,他终于熬过了黑暗,等到了光明。

这段故事打动我的是,无论你遇到什么险阻,在坚强中懂得自我慰藉才能产生最高级的安全感。

有时候,某些困难,我们只能独自面对,懂得自我救赎,才能一生平安。如果世界上真有稳稳的安全感,那不过是独立的另外一个名字。无论是家人、恋人还是朋友,都不可能永远与你同在。把安全感寄托在除了自己以外的任何人身上都不安全,强悍的自己才是最好的依靠。

04

记得当初刚工作时,我既迷茫又恐惧,离开家人和熟悉的朋友,很没安全感。那时候我租住在城中村,暗无天日,夜里上楼都胆战心惊,老鼠和蟑螂是我的同伴。但那段无依无靠的日子,让我学会了如何面对孤独,如何自己给自己安全感。

为了驱散自己在出租屋里的恐惧,我学会在生活细节上照顾自己,一点点构建只属于自己的安全感,比如:我努力工作,提升技能,让自己的收入稳定;我注重理财,物质享受会控制在能力范围之内,让自己的钱包永远都鼓鼓的;我坚持运动,注意饮食,让自己在大城市里有健康的体魄;把送水、维修等服务以及重要朋友的电话都整理好贴在冰箱门上,让我的生活需要帮助时,不至于走投无路。这些方法曾帮助我度过无数个无助与不安的日子。

所以当你学会自己过日子,学会自己陪伴自己的时候,安全感才能生长于你的骨与肉里,永不分开,结出坚强的果实。

二十出头的姑娘,也许会跟当年的我一样遇到很多迷茫、很多不确定、很多恐惧,但是当你掌握了更多的求生技能,更懂得照顾自己时,安全感会神不知鬼不觉地在你心里生根发芽。你寻寻觅觅追求的安全感,其实就在你自己的手里,心理强大又独立的女人,你就是自己安全感的助燃器。

但愿你这一生既能找到可靠的男人,也能找回独立坚强的自己,让你即使在暴风雨中也能处变不惊。

适度的敏感力,让你进退有道

01

日本作家渡边淳一在《钝感力》里认为“现代人不要对日常生活太过敏感,必要的钝感力是赢得美好生活的手段和智慧”。

钝感力确实是好东西,让人更能抗击挫折和悲伤,且有助身心健康。但如果缺乏适度的敏感力,在人际关系里也相当危险,一不小心就沦为别人眼里的“讨厌鬼”,处于人人都讨厌的境地。适度的敏感力并不是脆弱的玻璃心,它是一种可以敏锐地察觉别人心理感受的能力,是能将心比心地站在别人的立场想问题的能力。这样的人有同理心,知分寸。

拥有敏感力的人,常常能恰到好处地把握人际关系的临界点,知道怎样的距离会产生美。相反,如果一个人缺乏敏感力,为人处世简单直接,不把握行事说话的分寸,就容易惹人生厌。

比如我前公司有位同事小简,性格大大咧咧,心思不细腻,因此捅出了很多篓子。有位女同事因胎儿不稳有流产迹象便回家休养,三个月后返回工作岗位。坐在女同事旁边的小简经常热情过度地提醒女同事注意身体,但说话又粗心大意。譬如她想关心同事的饮食,却说成:“饮食方面,你千万记得不要吃西瓜,不要吃螃蟹,不要吃薏米,要不很容易流产。”女同事本来对于流产这件事就很介怀,听到“流产”二字便脸色一沉。小简完全没有察觉到气氛不对,继续说:“市场部有位同事,八个月都保不住胎呢,你要多加注意了。”女同事听完小简的“肺腑之言”,脸色更加阴沉,忐忑不安。接下来的好几个月,都不太想跟她搭话。

对女同事好言相劝的小简不仅没有跟女同事拉近距离,对方反而对她不冷不热,关系越来越疏远。小简的弄巧成拙,正是由于她太过迟钝,不能敏锐地察觉别人的心理感受,反而好心办坏事。

真正的关心,并不只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去关心别人,而是要学会换位思考,要找到合适的言辞,用自己的敏感力去体察别人的情绪,这种安慰才能让双方各自心生欢喜。

情商高的人应该要拥有钝感力与敏感力自由切换的能力,钝感力有余,敏感力不足的人,往往好心办坏事。

02

在人际交往里,多多体察别人的言行举止总是有益无害的。细心聆听别人是否话中有话,敏锐地把别人没有说出的玄机在暗中消化,不给别人添麻烦,才是成年人在人际交往中必须要做到的。

缺乏敏感力的人很难深刻地认识人性,所以也就很难猜测别人心思。他们往往容易在为人处事里阴差阳错地招人嫌,连自己沦为别人的包袱都不自知,也是一种悲哀。

在娱乐圈,跟张国荣接触过的明星,无不赞叹说哥哥是一个很体贴、很细心的人,跟他相处真是一种享受。他令人舒服的好人缘,来自于他细腻的敏感力。别人不说,他也能在细节里读懂别人的情绪。当年他跟大红大紫的林青霞一起拍戏,休息时只有他会问她:“你过得好吗?”听到这句话,林青霞崩溃大哭,她真的过得不好,一个女人孤苦伶仃地在荒山野岭拍戏,怎么会好呢。但只有张国荣察觉到满身光环的她,其实并不开心,于是他对她说:“我会好好对你的。”那一刻他们成为好朋友。

很多人说,敏感的人容易玻璃心,但把敏感力用在适当的地方就是细心周到,无微不至,让朋友舒畅无比。比如张国荣,他对人对事的敏感力让他为人做事特别有修养,懂得在细微处体恤朋友,又懂得在细节处不为难别人,难怪人见人爱。

03

所以,其实有适度敏感力的人才是最好相处的人,他们是最不会出乱子的朋友。因为他们不会等到你厌恶的时候才察觉大事不妙,在你情绪临近崩溃时,他们就已经撤退了。他们对待朋友的喜怒哀乐明察秋毫,进退有道,真是最佳好友人选。

曾经有位读者问我,怎么才能增加同性缘,让自己更加人见人爱。我回答说:那就提高你的敏感力吧。当对方难过落寞时,最先察觉,第一时间送上你的慰问和真诚的关心;当对方有难言之隐时,敏锐地体察到他的苦衷,绝不鲁莽地苦苦追问;当对方不好意思拒绝时,也请你能敏锐地体会到他的难处,不强人所难。

受欢迎的人一定是在为人处事中,把敏感力运用得当的人,因为他们了解自己,也洞察人性,所以能换位思考,有同理心。也正如张爱玲所说的,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同类推荐
  • 做有正能量的女人

    做有正能量的女人

    生活中遇见磨难,不妥协、不将就、不盲目、不抱怨、不害怕,最要的是以怎样的姿态去度过。正所谓风雨过后方能见彩虹,磨难过后总有美景。做一个有正能量、自信的女人,不怨天尤人,不依附他人,要坚强独立的生活。无论面对什么困难,都处之泰然,宠辱不惊。
  • 受益一生的哈佛情商课

    受益一生的哈佛情商课

    哈佛大学是一座拥有三百多年历史的著名学府,是世界各国学子们梦想的殿堂,哈佛在人们心中已经成为成功的标志。数百年来,这所万人景仰的学府培养出了各个领域的高情商名人。一张哈佛的文凭,之所以成为地位与金钱的保证,也是与哈佛独特的情商教育分不开的。考入哈佛大学,亲自去学习这些方法,是多少学子梦寐以求的事情,然而,能真正走进哈佛大学的人毕竟是极少数,大多数人难以如愿以偿。为了帮助莘莘学子及广大渴望有所成就、有所作为的读者不进哈佛也一样能聆听到它在培养学生情商方面的精彩课程,学到百年哈佛的成功智慧,我们编写了这部《受益一生的哈佛情商课》。
  • 人脉圈关系网:人脉决定成败关系决定财富

    人脉圈关系网:人脉决定成败关系决定财富

    身在官场,渴望步步高升;跻身商场,希望财源广进……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笃定自己的将来必会如愿以偿。本书就是来告诉你,若要实现梦想,现在就要为自己的将来积蓄力量。人脉的广度决定人生的高度;关系的层次决定人生的地位。一个人未来的成败输赢不在于你知道什么,而在于你认识谁,结交谁。扩大你的人脉圈,搭建你的关系网,让你战无不胜、终身受益。
  • 马云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最新升级版)

    马云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最新升级版)

    这是一本马云写给年轻人的有关梦想的书,也是马云给年轻人的人生规划课。让我们跟随马云的脚步一起体验他的逐梦之旅,同时,也从中思索自己的梦想,找到可以为之奋斗的支点。世界如此美好,活着为什么不去梦一场!梦想这件事,看似渺茫,但不试试又怎会知道!梦想不远,只有相信的人才能实现。
  • 性格左右一生

    性格左右一生

    性格的确是一个复杂的东西,它并不是单一的,而是一个多面的复合体。性格是一个人在现实的稳定态度和习惯化了的行为方式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心理特征。有什么样的性格,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人类几千年的文明史告诉我们,积极的性格能帮助我们获取健康、幸福和财富。在当今竞争空前激烈的时代,一个人想要生存立足,求得最佳发展,性格的完整与健全,至关重要。本书从如何认识和了解性格、如何塑造性格、性格测试以及性格与社交、性格与职业、性格与财富及对各类性格的分析,帮你揭开性格的神秘面纱,教你洞悉人性的弱点,取其优而匡其劣,调解自我,悦纳他人,跳出左右你一生的性格误区,追上幸福,从而成就辉煌的一生!
热门推荐
  • 人世魂灵

    人世魂灵

    城市喧嚣不断,暗流涌动澎湃,女主本过着平凡的生活,直到遇见了他,便圈进一场阴谋当中,何为善何为恶,万事没有是非对错,令人恐惧的是那些凶神恶煞吗?不,是人们那一颗阴暗的内心....
  • 梵天真圣

    梵天真圣

    有缘进来瞧,无缘请路过,识见赏分明,读书一娱愉,好湿啊,好湿。。。
  • 绝世无双:邪王盛宠倾世妃

    绝世无双:邪王盛宠倾世妃

    她,是21世纪的天才少女,容貌无双,拥有一手好医术和毒术。她还是21世纪的绝顶杀手,人称血色妖姬。身为天才少女的她,一朝穿越竟成了废材一个,这难道是天意?不不不,她才不信这什么天意呢,她只相信自己,因为在她的字典里就没有废材这两个字。于是她走上了重回巅峰之路,驭万兽,炼灵丹,打坏蛋,护家族,一朝从废材逆袭成了天才。终是有一天,她站上了顶峰,一身白衣宛若九天神女的她站在高处俯视着那些曾经小看过她的人,把他们惊悚的模样尽收眼底,勾唇笑道:小样,都看傻眼了吧,敢说姐是废材?嘁!那是因为姐怕到时候把实力露出来后会吓死你们这群****!!!
  • 世间有万物第一部

    世间有万物第一部

    乾小阴学得仙术请求下山除魔的事情。最后修成正果。
  • 圣之殇痕

    圣之殇痕

    芸芸众生,树上群叶,什么才是真正的自己,哪里才是我的归宿。
  • 无尽意

    无尽意

    作品集共分五回。分别以古代五个非常重要的时辰来命名,在古代,这五个时辰决定了每个人在这个时间段应该做什么,体现出天人合一的独特视角。章节名分别为:寅时、辰时、午时、申时、子时。
  • 傲慢狂徒

    傲慢狂徒

    本人第一本书请多多见谅,如有意见作者改之
  • 剑御蒙鸿

    剑御蒙鸿

    一身转战蒙鸿三千里,一剑在手曾当百万师。今日金樽青酒看歌舞,明朝长剑在手为红颜。
  •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当代]教育与创造基本理论、原则、方法与文论选读

    教育发展具有强烈的时代性,它总是与时代发展息息相关。随着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不断发展以及相互间的竞争的加强,教育教学质量问题再次成为“唯一可供取之不竭”的一项战略资源。“过去,这个问题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紧迫”,尤其是当今国际社会的发展已处于挑战与机遇并存的时代,通过教育发掘和培养创造型人才已成为当前世界性的潮流。
  • 你开挂了吗

    你开挂了吗

    讲述了一个开挂少年的成长之路可能写的不好,多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