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08200000034

第34章 附录:巴利语三藏提要(3)

20.《大会经》(Mahāsamaya、suttanta)。佛陀在迦比罗城大园林时,众天神从十方世界前来集合,拜见佛陀。佛陀向众比丘描述众天神的名称和特征。最后,佛陀报告众比丘,魔军也来了。众比丘保持警觉,魔军无计可施而退走。

21.《帝释所问经》(Sakkapaha、suttanta),共分二章。佛陀在王舍城东因陀罗沙罗石窟时,帝释天在乾达婆青年般遮翼陪同下,前来拜见。佛陀正入禅定。在等候之时,般遮翼弹琴吟唱恋歌。然后,般遮翼向佛陀引见帝释天。帝释天告诉佛陀:迦比罗城释迦族女子瞿毗皈依佛法僧,舍女子心,起丈夫心,命终升天,成为天神之子,名为瞿波。帝释天为佛陀吟诵了瞿波歌。然后,佛陀按照帝释天所问,为帝释天说法。帝释天听完佛陀说法,以手触地,向佛陀三呼致敬。

22.《大念处经》(Mahāsatipahāna、suttanta)。佛陀在拘楼国时,教导众比丘说:“净化众生,摆脱忧愁,灭寂苦恼,获得正理,达到解脱,唯一之路是修行四念处。”四念处是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和法念处,佛陀作了详细讲解。身念处是结跏趺坐,控制呼吸,观察身之生灭和不净。受念处是观察受之苦乐生灭。心念处是观察心之生灭。法念处是观察五盖、五取蕴、六处、七觉支、四谛和八正道。

23.《弊宿经》(Pāyāsi、suttanta)。佛陀弟子鸠摩罗迦叶在憍萨罗国尸舍婆林时,弊宿王不信来世、再生和善恶果报。他慕名前来与鸠摩罗迦叶论辩。鸠摩罗迦叶以种种譬喻回答弊宿王的质问。弊宿王问为何他的作恶或行善的亲朋好友都没有如约从地狱或天国回来向他报告消息。鸠摩罗迦叶回答说,正如刑吏不会准许死刑犯回家探亲,地狱的看守也不会准许恶人回人间;而升入天国的善人不愿再返回污秽的人间,犹如从粪坑中被救出的人不愿再坠入粪坑。如果善人升入忉利天,寿命为一千年,而那里的一日一夜相当于人间一百年。即使他们停留两三昼夜后,回来报告消息,凡人的寿命也等不及。弊宿王表示不信有忉利天,也不信有如此长寿。鸠摩罗迦叶回答说,正如有人生而盲目,不见有黑白青黄,星宿日月,便不予承认。鸠摩罗迦叶以诸如此类的譬喻驳斥弊宿王的观点。弊宿王最后表示叹服,皈依佛法僧,成为优婆塞。

三、《波梨品》(Pāika、vagga)

24.《波梨经》(Pāika、suttanta),共分二章。佛陀在末罗国阿夷时,离车族比丘善宿(Sunakkhatta)脱离僧团,理由是佛陀不显示超人的神通和解释世界的起源。游方僧薄伽婆(Bhaggava)向佛陀问起此事。佛陀告诉薄伽婆说,他曾先后向善宿预言三位裸体苦行者的结局,都得到应验。佛陀也向薄伽婆解释了四种世界起源说——梵天说、戏嬉说、意乱说和无因说。但佛陀认为显示神通和解释世界的起源并非他说法的目的,因为这些不能达到灭苦和解脱。

25.《优昙婆逻狮子吼经》(Udubarika、sīhanāda、suttanta)。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居士散陀那(Sandhāna)访问优昙婆逻园林,游方僧尼俱陀(Nigrodha)讽刺佛陀喜欢离群独处,未必具有高深智慧。随后,佛陀来到须摩揭陀池边孔雀食地,向尼俱陀讲述各种污秽苦行的害处,教导他应该修习纯洁的苦行:守四戒(不杀生、不偷盗、不妄语、不贪欲),断五盖,住于慈、悲、喜、舍,获得天眼通,达到正见。尼俱陀听完佛陀说法,惭愧不已。

26.《转轮圣王狮子吼经》(Cakkavatti、sīhanāda、suttanta)。佛陀在摩揭陀国摩图罗村说法,嘱咐众比丘以自己为岛屿而安住,以自己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以法为岛屿而安住,以法为庇护,不以别人为庇护。怎样以自己和以法为庇护呢?那就是修习身、受、心和法四念处。这样,就能抵御摩罗侵扰。

接着,佛陀讲述转轮王达尔诃奈密(Dahanemi)的故事。从前,达尔诃奈密依法治国,统一天下,享有七宝:轮宝、象宝、马宝、珠宝、女宝、居士宝和臣宝。当空中转轮开始下沉时,达尔诃奈密便把王位交给儿子,自己出家隐居。转轮消失时,达尔诃奈密告诉儿子,转轮不能作为遗产继承,只有依法治国,才能成为转轮王。此后,一代一代国王依法治国,都成为转轮王。后来,有一位国王登基后,没有询问父王怎样成为转轮王。从此,出现乱世,贫困、偷盗、行凶、谋杀、说谎、淫逸,一代一代罪恶递增,而人寿递减,由八万岁、四万岁、二万岁一直减至百岁,将来会减至十岁,其时人类与禽兽无异。然后,一些人会悔悟,改恶从善。这样,人寿会由十岁渐次增至八万岁。到那时,又会出现转轮王,享有七宝,社会繁荣,人民幸福。同时,弥勒佛(Meteyya)出世,作为人和神的导师。

27.《起世因本经》(Aggaa、suttanta)。佛陀在舍卫城东园鹿母讲堂外,与请求出家的婆罗门婆悉吒(Vāseha)和婆罗堕(Bhāradvāja)谈论种姓问题。佛陀认为在四种种姓中,都有作恶的人和行善的人。因此,婆罗门种姓最高贵的说法不能成立。无论什么种姓的人,成为比丘,成为阿罗汉,获得解脱,就是优秀的人。无论在今生还是在来生,人世间最高贵的是法。

接着,佛陀讲述种姓的起源。从世界劫尽再创造讲起,一直讲到众生分田地,立疆界。此后,出现偷盗和争执。于是,有的人被推举为王,主持诤讼,世间便有了刹帝利。而有的人想避开世间的罪恶,进入林中沉思,便有了婆罗门。有的人经商,成为吠舍。有的人狩猎,成为首陀罗。后来,这四种种姓中都出现出家人,形成沙门。但无论哪种种姓,只要修得阿罗汉果,便是优秀的人。

28.《自欢喜经》(Sampasādanīya、suttanta)。佛陀在那烂陀附近波波利菴婆林时,舍利弗(Sāriputta)赞叹佛陀宣说的诸法,如四念处、四正勤、五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八正道、六入、四入胎、四记心、四见定、七人施设、四通行、言正行、戒正行、四教诫、他人解脱智、常住论、宿住随念智和有情生死智等。

29.《清净经》(Pasādika、suttanta)。佛陀住在释迦族弓术园时,阿难带着沙弥周陀(Cunda)来告诉佛陀:尼乾子(Nigaha、Nāthaputta)在波婆城去世后,其弟子发生分裂,互相攻讦。佛陀以自己为例,说明什么是理想的导师和弟子。佛陀说他达到正等觉,获得阿罗汉果,而成为人间的导师。他善于宣法,度化弟子。虽然他现在已经年老,走到人生尽头。但他的那些上座弟子也能宣法,如果有人谤法,他们能够予以批驳。佛陀强调自己宣讲的法是四念处、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觉支和八正道。佛陀告诫他们说,为了众生的利益和幸福,保证这些法常存世间,众比丘要互相团结,共同诵读,切磋讨论,而不要发生争吵。佛陀还讲述了四安乐、四禅、四果位和四圣谛。他要求比丘不为九事:不杀生、不偷盗、不****、不妄语、不蓄财、不随欲、不随恚、不随痴和不随怖,也不要陷入灵魂和世界起源之类无谓的思辨。

30.《三十二相经》(Lakkhaa、suttanta),共分二章。佛陀在舍卫城给孤独园时,向众比丘讲述三十二大人相。佛陀指出,生而具备三十二大人相,在家则成为转轮王,统治天下,享有七宝;出家则成为阿罗汉、正等觉,驱除世间的蔽障。佛陀具体说明了三十二相及其宿因,有时一宿因获得一相,有时可获得二相或三相。

31.《尸迦罗经》(Sigālovāda、suttanta)。佛陀在王舍城附近松鼠食处竹林时,看见一位家主的儿子尸迦罗礼拜东南西北上下六方,告诉他依照圣贤之法不应这样礼拜。作为家主的儿子,应该克服四处:贪、瞋、痴和怖;摒弃四恶业:杀生、偷盗、****和妄语;堵住财产流失的六个漏洞:酗酒、浪荡、沉迷伎乐、赌博、结交恶友和懒惰。而所谓礼拜六方,实际是善待父母(东方)、老师(南方)、妻儿(西方)、朋友(北方)、仆役(下方)和沙门婆罗门(上方)。

32.《阿吒曩胝经》(ānāiya、suttanta)。佛陀住在王舍城灵鹫山时,四天王带着夜叉军、乾达婆军、鸠槃荼军和龙军前来拜见。北天王毗沙门说,由于佛陀教导不杀生、不偷盗、不****、不妄语和不酗酒,大多数夜叉不信奉佛法。因此,他向佛陀吟诵了阿吒曩胝护经,告诉佛陀说,任何比丘、比丘尼、优婆塞和优婆夷,只要记住这部护经,无论夜叉、乾达婆、鸠槃荼或龙前来骚扰,都不会得逞。然后,佛陀吩咐众比丘记住这部护经。

33.《等诵经》(Sagīti、suttanta),共分三章。佛陀住在末罗国波婆城铁匠纯陀的菴罗林时,末罗人新建一座会堂,请佛陀去说法。佛陀为末罗人说完法,感觉背痛,吩咐舍利弗继续为众比丘说法。舍利弗的说法分成十部分,按照数字序顺编排教义,共讲了二百三十种法,即一法二种、二法三十三种、三法六十种、四法五十种、五法二十六种、六法二十二种、七法十四种、八法十一种、九法六种、十法六种。

34.《十上经》(Dasuttara、suttanta)。佛陀住在瞻婆城伽伽罗池边时,舍利弗为众比丘说法。他按照数字序顺编排教义,共讲了一百法,即一至十法各十种。

中尼迦耶

《根本五十经编》(Mūlapaāsam)

(一)根本法门品(Mūlapariyāya、vagga)

1.《根本法门经》(Mūlapariyāya、sutta)。佛陀讲述一切法的根本法门。他指出当时社会流行的观点是将万物(包括涅槃)与自我联系起来。而正等觉如来则认为地是地,不认为自己是地或地是我的,不以地为快乐。他知道快乐是痛苦之根,知道从有产生生、老和死。因此他灭贪断欲,达到无上正等觉。

2.《一切漏经》(Sabbāsava、sutta)。佛陀指出能知能见的人能摆脱一切“漏”(烦恼)。摆脱“漏”的七种方法是见、护、用、忍、离、除和思惟。这样的人不会陷入“有我说”和各种邪见,而能摒弃贪欲,摆脱束缚,断灭烦恼。

3.《法嗣经》(Dhammadāyāda、sutta)。佛陀向众比丘讲述食嗣和法嗣两种比丘,前者注重求食,后者注重求法。佛陀赞扬法嗣比丘,因为这样的比丘少欲知足,勇猛精进。然后,舍利弗为众比丘讲述隐居之法,教导众比丘排除贪、瞋、痴等罪恶,遵循中道(即八正道),获得知见,导致平静和神通,达到正觉和涅槃。

4.《怖骇经》(Bhayabherava、sutta)。佛陀以自己在林中修道的亲身体验说明心中有贪瞋痴的人才会产生恐惧,而心中无贪瞋痴的人能降伏恐惧,进入四禅,领悟四谛,达到解脱。

5.《无秽经》(Anagana、sutta)。舍利弗讲述世上有四类人:一、自身有污秽,并意识到自身有污秽,二、自身有污秽,却没有意识到自身有污秽,三、自身无污秽,并意识到自身无污秽,四、自身无污秽,却没有意识到自身无污秽。舍利弗认为第一类人和第三类人是优者,第二类人和第四类人是劣者。舍利弗还向目犍连解释污秽是指瞋怒和不满,也就是恶、不善和欲境。

6.《愿经》(kankheyya、sutta)。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实现心中愿望,就要奉守戒律,内心寂静,修习止观。

7.《布喻经》(Vatthupama、sutta)。佛陀教导众比丘要常使心净,勿使心秽。心秽堕恶,心净趋善。贪、瞋、痴等是污秽。只有清除这些污秽,才会虔信佛法僧。这犹如染布,布若洁白,染色则鲜明;布若脏污,染色则黯淡。佛陀还教导婆罗门孙陀利迦·颇罗堕瓦遮说,在圣河中沐浴并不能涤除恶业,只有守戒修善,才能清净纯洁。

8.《损损经》(Sallekha、sutta)。佛陀教导众比丘要摒弃世间流行的种种我论和世界论,要依据正智如实认识到“这不是我的,这不是我,这不是我之我”。然后,佛陀讲述排除杀生、偷盗、妄语、贪、瞋、痴等罪恶的五种法门:损损、发心、回避、上升和般涅槃。

9.《正见经》(Sammādihi、sutta)。舍利弗讲述正见就是正确认识善恶及其产生的根源。恶是杀生、偷盗、****、妄语、两舌、恶语、粗语、绮语、贪婪、瞋恚和邪见。恶的根源是贪、瞋、痴。善就是摆脱这些恶。善的根源是不贪、不瞋、不痴。达到正见的途径是正确认识贪、苦、老死、生、有、取、欲、受、触、六处、名色、识、行、无明和漏的产生和灭寂之道。

10.《念处经》(Satipahāna、sutta)。佛陀讲述身、受、心、法四念处,也就是身随观身而住,受随观受而住,心随观心而住,法随观法而住。佛陀指出四念处是净化众生、克服忧愁、摆脱苦恼、理解正理、达到涅槃的唯一途径。

同类推荐
  •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18个放下忧虑的禅修练习

    《全然接受》作者塔拉;布莱克拥有担任禅修老师和心理治疗师20年的丰富经验,在本书中对许多学生、客户的案例做了详实的分析与阐释,为我们提供系统化的实修方法,告诉我们如何转化悲伤情绪并重获完整的人格。
  • 如何安住身心

    如何安住身心

    本书是“星云大师谈人间万事”中的第一册,为台湾星云大师目前仍在《人间福报》“人间万事”专栏连载的部分短文集结。该书有别于过去传统佛教读物的写作手法,是一种完全应世的、软性的文章。风格清新,朴实有味;取身近物,道不远人,体现出很强的人间性和普遍性。作者此类短文集结出版后很受欢迎,在台湾地区成为众多读者的口袋书、床头书,在大陆也十分热销。该书从最普世的角度谈人生和社会,文字简洁清新,无狭隘的宗教习气,实有益于世道人心,有益于和谐社会建设。
  • 金阊区志

    金阊区志

    本志上限追溯事物发端,下限止于1999年,重点记述了1951年苏州市金阊区建区以来的自然、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

    《善用其心》是继《降伏其心》之后,于2008年至2010年2月间,万行法师在建寺之余,每晚共修时与四众弟子及信众之间的交流问答,皆是针对弟子们在佛法修学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而谈。万行法师坚持“以人为本”,将佛法与深奥的禅理融入生活,让弟子们在“农禅并重”的道风里,在“信教先爱国,学佛先做人,修道先发心”的家风下,借人炼心,借事检心,于堂上坐禅,堂下禅做,在工作中修行,修行中工作,在降伏身心的同时,融入生活,融入自然,融入道,在消除自我的同时圆满自我。
  •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当代北京云居寺史话

    力求既体现“史”的宗旨,即以真实的史料为依据,注重完整性、科学性、知识性,纵向脉络清晰,横向展现充分;又具有“话”的特点,即注重叙述的通俗生动和议论的简洁明了,贴近实际,贴近生活,使广大百姓愿意读,喜欢读。本书是已出版的《当代北京社会生活史话丛书》的延续和拓展。
热门推荐
  • 请你给我一个拥抱

    请你给我一个拥抱

    被无依无靠的母亲从新疆召回的周建仁,在列车上遇见了一个女孩,两人并没有如一般人那样一见钟情。在二十岁之前从未恋爱过的周建仁,在自己二十岁的生日那天又遇上了那个女孩,他不知道一见钟情这个词,用在自己身上是否正确。
  • 领导细节全书

    领导细节全书

    无论时代怎样发展,也无论组织生存的环境如何变化,作为领导行为最基本的原则——“在细节上下功夫”这一行业准则始终不会改变,也不可能改变。做一个领导者,尤其是一个成功的领导者,比一般人想象的要困难得多:管人管事;要有良好的工作业绩;要展现正确的形象;要运用好权力……如果你选择了领导生涯,就必须了解能够确保自己成功的重要事项。
  • 武破万界1

    武破万界1

    武道之路,凝气血,开百窍,祭脊骨,聚元丹,化元魂,成人仙!天才?在我的神丹面前,全都是蠢材!背景?我雷家乃是大乾第一世家,你跟老子比背景?作孽?我是大乾首位纨绔,别跟我比作孽,否则我先作死你!这是一个嚣张、桀骜的丹道宗师,追寻最强者之路的热血故事!新人新书,吼两嗓子求求收藏人气,嘎嘎!
  • 永恒的国

    永恒的国

    他的左手缠绕着地狱的焰火,他的右手笼罩着天堂的光芒,他踏上了永无止境的进化之路,身后便是虚无。
  • 谜探(陈建斌主演电视剧《三叉戟》系列故事)

    谜探(陈建斌主演电视剧《三叉戟》系列故事)

    陈建斌、董勇、郝平主演电视剧,高群书执导,黄志忠、姜武、郭涛主演电影《三叉戟》原著作者、公安部猎狐缉捕队原成员、全国侦探推理小说大赛一等奖、连续五届金盾文学奖获得者吕铮重磅力作。谜题谜底,探案探心。我是谁?是警察还是罪犯?车祸后醒来,我不仅记忆全失,更陷入一桩桩谜案……我被调查、跟踪、威胁、追杀……我手里到底握着他们需要的什么东西?我账户上的那100万从何而来?我又该何去何从?所有人都想知道真相。我别无他法,唯一的方式就是侦破自己……
  • 我先祖的故事

    我先祖的故事

    本书的作者是利玛窦、徐光启与熊三拔的后代。四百年前,利玛窦、熊三拔跋山涉水从意大利来到中国,与徐光启相遇,共同致力于中西文化交流。四百年之后他们的后人也走到了一起,追溯古时,谈论当下。本书主体部分共分为三章,由三位后人分别叙述他们祖先的生平故事、历史贡献及迄今的家族发展史。在2010利玛窦逝世四百周年纪念之际,本书有着更为特殊的价值。书稿中文后附意大利文。
  • 超级打脸系统

    超级打脸系统

    他只是一个普通的三流大学生,却在一次意外中获得了足以逆天的能力。打脸?哥最擅长!富二代?我打!官二代?我打!敢装逼?我打!看不起我?我打!利用打脸步步登天,什么样的女人勾搭不到,什么样的巅峰无法攀登?且看他如何一路高歌、踏风而来!
  • 我的21岁护士老婆

    我的21岁护士老婆

    医院的实习生孙君,偶然的得到了传自上古时期的绝世医书,从此他就不再平凡了。什么绝症与疑难杂症分分钟钟搞定。……“孙医生,你看看我的病有治吗”?一位漂亮妹子道。孙君:“有治,肯定有治,你那里不舒服说出来看看”。漂亮妹子:“我的胸前不知道为什么好痛”。“胸前?小问题,让我使用十八摸治疗法,摸一摸就好”。孙君一脸的贼笑。PS:(本人曾经写有《异界逍遥公》《万千家族》《奇医风流》等小说,共计七百万字,人品有保证,希望大家多多投鲜花)
  • 末世之绝世狙神

    末世之绝世狙神

    M78行星一个类似地球的行星。公元2028年,一场惊天大病毒在人类社会传染。愈演愈烈,死亡人数无时无刻都在呈倍数增加,发展到最后出现超级变异病毒,通过空气不出3天,席卷全球。人心惶惶,经济及社会瞬间崩塌!人类的命运何去何从?就在这时,全球所有地区下了一场血雨,导致所有沾染了血雨的感染变异病毒的人类或动物都发生了异变!!!
  • 日月终风

    日月终风

    古有兽,行可御风,奔皆踏雷披电。吼,震山荡海,无人驯。久之,独而孤,生幻相,匿走于江湖。—苏氏妄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