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陆注册
67246000000014

第14章 聚散之间,藏书灰飞烟灭

多年前,读过达理的一篇小说,名字已经忘了,内容却还记得,讲的是卖书的事。记得看到最后,唏嘘不已。那时我还是学生,还没有几本真正属于我自己的书,但是已经开始为身后事发愁了,最发愁的就是这书。相信有我这种心境的藏书家不在少数,历朝历代都有。藏书在中国,历来是一件极其庄重的事,其意义自不必讲,往小了说,怡养性情,往大了说,传承文化。因而在外在形式上也极其在意,有条件的,就建个藏书楼,没条件的,也要设个书房,实在连书房也没有,书架总要有一个两个吧。家里有几本书,就可以称得上是书香人家了。旧时,就连农村,门楣上也总要请人刻上“耕读传家”几个字,我小的时候还经常看到,可见此风之长。

现在藏书越来越成为少数人的事,但是一般的人,不管家里有没有书,装修房子时也总是要留一间当书房。书房最后往往变成了客房,书架也变成了杂志架,然而说明读书、藏书的遗风总还是有的。爱书人、藏书人买书、搜书时的乐趣自不必讲,现在坊间多有这方面的书,我最关心的还是这些藏书最后的命运。我总认为藏书的命运其实也是藏书者个人命运的一部分,是不能断然割裂的。可惜这方面的书不多,偶尔从一些零散的文章可见一些端倪,但总不能让人满足。所以,突然在书店见到马嘶这本《学人藏书聚散录》,不由一喜,随即毫不犹豫地就买下了。

马嘶所谓学人,多是民国以来的学者、文人,如胡适之流。学者而藏书,似乎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再自然不过了,如钱锤书者,虽学富五车而不藏书,毕竟是个别。藏书而变为学者,也是常有的事。两者可谓是相辅相成。看目录,马嘶关心的那些人,也大多都是我所关心的,如胡适、陈寅恪、钱穆、周越然、阿英等,自然更为兴奋。细数这些人,藏书最后的命运不外乎这么几类:一是生前就毁灭散尽,或毁于战火,或毁于“文革”,如周越然的言言斋藏书;二是生前捐赠,如巴金早在1981年就开始将他的三万多册藏书进行捐赠;三是死后遗赠,如唐弢和阿英这两位藏书大家的藏书即是死后由家人捐赠出来;四是死后散失,如著名学者赵萝蕤教授死后其藏书即被发现流失于潘家园地摊。

人云爱书人“借书是一痴,还书是一痴”,其实更深刻地讲应该是“聚书是一痴,散书又是一痴”。多少藏书人就是在不断地聚了又散,散了又聚中度过这漫漫一生的,聚散之间,多少藏书都已灰飞烟灭。有时,甚至让人弄不清楚,这些藏书人藏书究竟是对还是不对,比如郑振铎在他的《失书记》中痛心地记道,他多年来历尽艰苦积聚起来的珍本善本书,在“一·二八”和“八一三”战火中毁于一旦,仅毁于“八一三”战火的,古书就有80多箱,近2000种,一万数千册。相信很多书已随此战火彻底在这个世界上绝迹了。周越然的言言斋藏书也是如此,仅在“一·二八”战火中失去的中文书籍即达160余箱。更让人痛心的莫过于同样毁于两次战火的商务印书馆涵芬楼和东方图书馆,仅东方图书馆被烧毁的善本书即达五万余册。试想,如果这些书未被聚集在一起,或者并不至于完全毁灭吧?但是,即便它能逃过战火,它又如何躲得过“文革”这场浩劫呢?再说,怪也只能怪那场战争,那个无能的旧政府,又怎么能怪到藏书家头上呢?

读郑振铎《失书记》,感觉真是字字是血。然而藏书人的脾性就是如此,刚刚好了伤疤便忘了痛(其实这痛是永远忘不掉的),一有条件就又开始聚,在1958年郑振铎飞机失事时,他又是一位收藏丰富的藏书家了。1959年其遗藏被家人捐献给国家时,中外图书总数已达两万余种,九万余册了。

收藏丰富的藏书家,为了不至于让辛辛苦苦搜聚起来的藏书分散、散失,最后往往会选择将书捐赠给国家或某些藏书机构,以为如此,藏书就能有个好的归宿。然而,一片“痴心”最后收获的往往是“妄想”。李辉先生就曾著文谈到他在地摊上曾买到从图书馆流落出来的巴金藏书,而阿英捐赠给家乡安徽芜湖图书馆的藏书,据陈平原先生著文讲,至少在他去时还未分类上架,不知今日如何。

不过,此书仍有大遗憾存在,主要表现为资料还不够翔实,有些我真正关心的问题并没有得到答案。比如谈胡适,就仅谈了胡适流落在大陆的那102箱书,胡适后来在美国及台湾的藏书散书情况就未见提及。又如钱穆,也只写到1937年10月,钱穆踏上漂泊之途后五万册藏书的流失,至于以后,钱穆在海外几十年的聚书散书情况却不见告知。这难免让人感觉不满足。或者是资料缺乏的缘故吧,那么,期待在不久的将来作者能有一本增补本出来,好满足一下我们这些饥渴的心。

同类推荐
  • 徐迅散文年编:鲜亮的雨

    徐迅散文年编:鲜亮的雨

    本书为徐迅散文年编第三卷,收入了作者1985到1999年创作的一百余篇散文随笔,其中以有写景、忆人、读书、追怀往事、怀念故乡为主题的作品,以及为他人撰写的序言及书评文字。文字清新温暖、朴素清新,写景的趣味盎然,抒怀的深刻隽永,导向积极,记录与友人交往的文字可见作者亲切真挚的为人。
  •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叶芝诗选——诺贝尔文学奖文集

    这些路数迥异的作家,虽语种不同、观念不同、背景不同,但他们那高擎思想主义旗帜的雄姿是相同的,他们那奋勇求索的自由精神是相同的。而他们的雄姿,无不闪现于他们的作品之中;他们的精神,无不渗透于这些作品的字里行间。这套丛书所承载的,正是他们那令万世崇敬的全部精华。
  • 作为故乡的南太行

    作为故乡的南太行

    这是一部感人至深的乡土散文集。作家从北方一座偏僻村庄的起源、清末和抗战年代的诸多蹊跷人事、各种手艺和手艺人,写到个人童年时期的村庄状况、成长经验。其中还涉及一些亲人的现实遭际和命运,并细致状写了村庄独特的地理风物、人情乡俗。感情真挚深沉,语言富有诗意。杨献平,河北沙河人,一九七三年生,现任职于四川省作协《星星》诗刊。主要作品有长篇文本《梦想的边疆》,长篇小说《匈奴帝国》,散文集《沙漠之书》《沙漠里的细水微光》《生死故乡》《历史的乡愁》,以及诗集《命中》等。作品多次获奖。
  •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

    《点燃生命:全国广泛开展无偿献血活动》内容涵盖广泛,涉及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社会、军事、科技、教育、政策、外交、民生等方面。从宜将剩勇追穷寇到肃清匪特,再到依法治国;从开国大典到六十年国庆盛典;从经济战线上的三大战役到中国商业浪潮的滚滚而来……凡此种种,中国人民在其所在的每个领域都留下发展的足迹,写就了不朽的诗篇。
  • 当你读懂人生的时候

    当你读懂人生的时候

    本书是一部生活感悟类散文,这是一部在细节中透露真情的书,犹如一曲天籁,荡涤心灵的污垢,引起一片深远的回音。全书分六辑:生命的留声机、人生的菩提、母亲是守护屋角的檐、把爱串成一片星河、人生若只如孩童、梦想不会老。从人生体验到人生感悟,从挚爱亲情到人间大爱,从孩童之心到梦想之心,作者把人生人情人性的体悟用文字呈现出来,文字优美,情感真挚,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对人生的热爱,读来既给人以美的享受,又能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生活中平凡琐事的乐趣和温情,怡情悦性,情真意切。
热门推荐
  • 最毒少年

    最毒少年

    公元3040年,病毒蔓延至全球,科技退步,觉醒者盛行,最毒少年意外遭遇不明身份的系统:"啥?我是进化之子?怼人就可以变强?放心,最毒少年不是白起的!"系统:"对你,我十分放心……"
  • 月落青衫

    月落青衫

    可能是自己的执念感动了天神吧!顾晓柔在第N次对着手机上的纸片人犯花痴时,没有一点点防备地......穿越了......可是,穿越就穿越吧,……我顾晓柔绝不能坐以待毙!收拾收拾,打(二声)扮打扮,练练功,跳跳舞,江湖~我来啦~~~
  • 二次元之终末生存

    二次元之终末生存

    新神戈德推翻了旧神制度,登上了全新的王座,他要将旧神创造的[旧事物]与[旧制度]全部毁灭,其中就包括了二次元与人类,在这场神策划的[生存游戏]之中,还能看见,多少光芒呢?
  • 网王之冰火交辉

    网王之冰火交辉

    史上最萌冷门cp正式诞生——当腹黑熊遇上单纯小猫,又将牵扯出怎样的是是非非?自古锋芒毕露者命不长兮,或遭天妒,或为君忌。她追寻了他一生一世,却换不来那双蓝眸浅笑依稀。他守候了她一生一世,却换不来那头红发清扬婉兮。倘若人生只如初见,结局是否不会那么悲伤?
  • 红颜知己只为你

    红颜知己只为你

    青春的校园有太多的回忆,红颜知己只为寻你
  • 艾米公主成长记

    艾米公主成长记

    艾米公主的养成有了太多的感动,烦恼和无奈。小心翼翼的前行,正如你是第一次做女儿,我是第一次做妈妈,我们一起努力吧!
  • 捡个老婆回家

    捡个老婆回家

    他,高贵冷酷,俊美如斯,视女人为玩物!却不想在某个雨夜,被个小女子彻底吃定!从此多了个小尾巴到处晃悠。当他慢慢适应,习惯了她的存在时,那个该死的小女人竟然跟他玩失踪?哼,她是他捡回来的!这辈子,他要定她了!
  •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课外必读第五辑——欧·亨利作品选

    语文新课标指定了中小学生的阅读书目,对阅读的数量、内容、质量以及速度都提出了明确的要求,这对于提高广大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培养语文素养,促进终身学习等具有深远的意义。
  • 如果没有归途

    如果没有归途

    阿鹏叔将自己的生活、旅途、主张,通过梦境、恰好、素昧、如面着四个部分娓娓道来。他说,人生总有新的命题,出现在你顺流而下或逆风而行的时候,像是不可拒绝的任务,接受、执行、毫无余地,不等人回神。从体制内到体制外,从外企到私企,从传统媒体到新媒体。从国企铁路工人到有声杂志创办者,他习惯于为自己贴上一个个标签,再逐一撕下;他自觉自己是个拧种,但从不后悔。人生,就是一场没有归途的旅程。如果没有归途,我们是否终将后会无期?
  • 千帆过尽候春归

    千帆过尽候春归

    沈星晓以为自己作为能够重生的特殊人群也应该有点特权什么的,后来发现没有金手指也就罢了,可给她一副柯南一样招灾引祸的体质是闹哪样?喂!老天爷!你出来咱们聊一聊!